手工制作课程教案.doc
(完整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一章手工、学前专业手工及其教育学习要点: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造型规律和常用工具、材料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
教学重点: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和评判标准。
第一节手工概述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
如:纸艺、布艺、陶艺、玩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
第二节学前专业手工与手工学习的基本要求学前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一门学科。
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
一、学科特点(一)造型性造型是内在意义和外在显现的结合体,是手工的本质特征之一。
即所要表现的一切内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并以固有、具体可感、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呈现出制作者内在的精神境界情绪情感、意愿和思想等,揭示客观事实、现象,以及人类的心理、生活状态。
(二)视觉性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直观性,二是审美性。
(三)表现媒介手工制作常常致力于物质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和增强作品及材质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造型规律(一)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二)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1、构思与设计规律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
一般过程:(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色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
《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和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节: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与材料教学目标:了解并认识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与材料。
教学内容:介绍剪刀、胶水、彩纸、针线等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2 第二节:折纸艺术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学习制作纸飞机、纸鹤、纸盒等折纸作品。
2.3 第三节:拼贴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利用彩纸、杂志图片等材料进行拼贴创作。
2.4 第四节:陶艺制作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学习制作陶器的基本步骤,如塑形、上釉、烧制等。
2.5 第五节:综合材料创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如瓶子改造、布艺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
3.2 演示法:展示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操作能力。
3.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相互交流学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美观度、创意等。
4.3 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的手工制作教材,提供给学生参考。
5.2 工具与材料:准备充足的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寻找相关的手工制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第六章:安全与卫生6.1 安全指导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强调使用工具和材料时的安全规则,如避免尖锐物品划伤、小心使用热工具等。
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

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篇一纸、缎带、双面胶、蝴蝶结、小花或贝壳。
准备厚纸一张。
将纸对折,将缎带贴在纸的表面,但注意缎带的两端要比纸长出1cm。
将准备好的缎带背面贴上双面胶。
将多余的1cm贴在内侧纸上。
横的方法也同样将多余的部分处理好。
做好一个蝴蝶结,背面天上双面胶。
将蝴蝶结贴在已经贴好的.缎带的交叉点上。
在蝴蝶结的交叉点上可以贴上小花、贝壳等装饰物即可。
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篇二2.能够和同伴合作,共同商量制作小区,并进行装饰。
2.小区的图片。
一.欣赏美丽的小区图片。
1.这是什么地方?2.有些什么?二.了解材料,分别进行识别。
1.牙膏盒像什么?东西可以用代替。
1.可先将纸盒的两头拆开,在纸盒上剪出距离相等的“刻度”再将纸盒恢复成立体形。
2.将剪过的两个面的纸一格隔一格地推进去,就成大厦了。
四.讨论,制作小区。
1.我们的高楼都一样高吗?它们都是怎样排列的?2.我们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呢?3.今天我们来制作小区,请小朋友一起合作比一比,哪组的小区制作出来最美丽。
五.制作小区。
1.请小组讨论,如何制作小区,应该有些什么?2.请幼儿先制作高楼大厦并摆放好位置后,再添加东西。
3.可以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六.参观小区。
1.请每组派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区。
2.说说哪个小区好看,为什么?教师分享手工制作教案大全(16篇)篇三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
)。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
)。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天气怎么样?提问:(1)呀!一会天气要怎么啦?(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3、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工制作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决定开设《手工制作》校本课程。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不同材质的手工制作项目以及相关艺术理论等内容。
第二章:教学目标与要求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教学要求学生需具备基本的绘画和制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手工制作项目。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手工制作技巧。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手工制作材料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第四章:教学内容与安排4.1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包括纸工、布艺、陶艺等。
4.2 教学安排第五章:课程评价与反馈5.1 课程评价通过学生作品的完成质量、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5.2 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纸工制作技巧与实践6.1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切、折叠、粘贴等,并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些简单的纸工作品。
6.2 教学安排共安排4个课时,其中2个课时用于讲解和示范,2个课时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第七章:布艺制作技巧与实践7.1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布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缝纫、裁剪、拼接等,并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些简单的布艺作品。
共安排4个课时,其中2个课时用于讲解和示范,2个课时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第八章:陶艺制作技巧与实践8.1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陶土塑形、釉料上色等,并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些简单的陶艺作品。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手指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幼儿的美感。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不同类型的手工制作作品,如剪纸、折纸、泥塑、拼贴等。
4. 手工制作的主题和创意,如何将手工制作与生活、自然、文化等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2. 实践法: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实践和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3.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
4. 展示法:教师和幼儿展示制作的作品,分享和交流制作的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手工制作的热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如切割、粘贴、折叠等。
3.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如作品的主题、色彩搭配等。
4. 评价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如合作意识、表达方式等。
五、教学资源:1. 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彩泥等。
2. 手工制作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如图片、书籍、视频等。
3. 手工制作的作品展示,如范例、幼儿作品等。
4. 教学环境布置,如手工制作的工作台、展示台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第3-4周:学习剪纸、折纸等平面手工制作作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第5-6周:学习泥塑、拼贴等立体手工制作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第7-8周:进行手工制作的主题创作,如节日、季节等,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劳动课《简易手工制作》教案

劳动课《简易手工制作》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和工艺。
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意制作。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 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创意设计和团队协作。
教学难点1. 手工制作的技巧和工艺的熟练运用。
2. 创意设计和团队协作的深度融合。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
2.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必要的桌椅和手工制作设备。
3. 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手工制作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演示(10分钟)1. 教师进行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和工艺的演示,如剪、折、粘等。
2. 教师展示如何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学生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每组选定一个主题。
2.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
教师点评与指导(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
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感悟。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效果。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过程表现和团队合作情况进行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手工制作活动。
小学生手工制作教案

小学生手工制作教案主题:手工制作可爱的便签夹目标学生:小学生时间:2课时材料:1.颜色纸(各种颜色)2.剪刀3.胶水4.彩色贴纸5.尺子课程安排:第一课时:1.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可爱的便签夹,并向他们解释他们将要制作的手工制作品。
让学生们体验便签夹的功能和用途。
2.准备材料(5分钟)为每个学生准备颜色纸和剪刀。
向学生解释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并提醒他们在操作时要小心。
3.制作便签夹的外壳(15分钟)向学生展示如何从颜色纸中剪出一个长方形的外壳。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尺寸剪出自己的外壳。
然后向学生展示如何将两侧的边折叠向中间,将外壳折叠成一半。
4.制作便签夹的封面(15分钟)鼓励学生使用彩色贴纸或其他装饰材料来装饰他们的便签夹封面。
可以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出贴纸的大小,并向他们展示如何从贴纸上剪下所需的形状。
5.制作便签夹的夹口(10分钟)向学生演示如何从颜色纸中剪下一个小长方形,并将其折叠成一个夹口。
然后教他们如何在便签夹的内部底部使用胶水将夹口固定在外壳上。
第二课时:6.完善便签夹(15分钟)鼓励学生在便签夹上继续添加装饰。
他们可以使用彩色纸、贴纸和其他可用的材料来制作花朵、星星等。
教育学生如何使用胶水将这些装饰固定在便签夹上。
7.检查并修正(10分钟)老师在这一步骤中检查每个学生的便签夹,并根据需要提供指导和帮助。
鼓励学生相互检查并给予建议和反馈。
8.结束(5分钟)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让他们向全班介绍他们的便签夹。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这个手工制作活动的感受和经验。
通过本课程的手工制作活动,小学生将学会使用剪刀和胶水,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此外,他们还将通过制作可爱的便签夹,了解到手工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手工制作课教案

手工制作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工制作》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纸艺花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并掌握纸艺花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艺花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纸艺花的制作。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艺花的折叠和组合技巧。
教学重点:纸艺花的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胶水、彩纸、花杆、花托、示范作品。
学具:每组一份剪刀、胶水、彩纸、花杆、花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纸艺花的实物作品,引发学生对美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纸艺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纸张的选择、折叠技巧、组合方法等。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纸艺花作品,详细讲解其制作步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纸艺花的制作。
6.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纸艺花的制作方法折叠技巧组合方法2.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纸艺花作品。
2. 答案:参照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结合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个纸艺花的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类型的手工制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居装饰、礼物制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纸艺花的折叠和组合技巧。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纸艺花作品进行详细讲解。
学校手工制作课教案

学校手工制作课教案一、引言手工制作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社交能力。
以下将介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材料和技巧完成手工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通过合作制作手工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手工制作项目。
例如,折纸、剪纸、串珠等。
2. 设计有趣的艺术作品展示。
例如,学生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展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
3. 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创作过程。
例如,设计一个主题并要求学生设计和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
四、教学方法1. 示范和实践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正确的手工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逐步提高制作作品的能力。
力。
3.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作能力进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充足的材料和工具。
根据手工制作的项目和需要,准备齐全的材料和工具,确保学生可以顺利进行手工制作。
2. 提前准备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和资料。
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或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做的手工制作项目,并明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社交能力。
3. 示范和实践。
教师进行手工制作的示范,让学生跟随进行实践,逐步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
4. 学生实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活动,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
5. 作品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经验。
大学生手工制作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手工制作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掌握一种或多种手工制作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2.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一种或多种手工制作项目(如:剪纸、编织、陶艺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手工制作的历史、发展和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2. 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工具和材料介绍1.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所需的基本工具,如剪刀、尺子、针线等。
2. 介绍手工制作常用的材料,如纸张、布料、木材、陶瓷等。
三、基本技巧和方法讲解1. 教师示范剪纸、编织、陶艺等基本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四、手工制作项目选择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手工制作项目。
2. 教师针对学生选择的项目进行具体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学生回顾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材料、技巧和方法。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手工制作实践1. 学生根据选择的项目,开始手工制作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手工制作作品,关注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
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手工制作的相关教材、视频和图片。
初中艺术手工制作作品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艺术手工制作作品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艺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创作过程的观察、思考和实践。
3. 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手工制作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手工制作的了解和经验。
二、基本技巧和工艺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掌握基本技巧。
三、创作过程的观察、思考和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如“动物世界”。
2. 学生观察和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创作。
3.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出具有特色的手工艺术作品。
四、作品欣赏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3.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交流创作心得。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手工制作作品进行总结,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收获。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继续创作其他主题的手工艺术作品,或参加手工制作比赛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2. 教师收集和整理手工艺术作品的素材和案例。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作品。
3. 教师定期组织手工制作比赛或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大学生手工制作课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生手工制作课课程背景:手工制作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课程。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对材料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审美观念和创作意识。
本课程适用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共8周,每周2课时。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2. 手工制作材料的认知和运用。
3. 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
4. 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周:课程导入1. 教师介绍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
2. 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
3.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4. 学生进行简单的动手实践,熟悉基本技巧。
第二周:手工制作材料的认知和运用1. 教师介绍各种手工制作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学习材料的选用和搭配。
3. 教师示范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
4.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材料进行制作。
第三周: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1. 教师讲解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进行创意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3. 教师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运用到手工制作中。
4.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创作具有创新元素的手工作品。
第四周: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1. 教师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进行小组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沟通协作。
4.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完成团队作品。
第五周:综合训练(一)1. 教师提出综合训练任务,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2.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完成综合训练作品。
3. 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六周:综合训练(二)1. 学生根据上一周的评价和指导,改进作品。
2.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完成综合训练作品。
手工制作课程教案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手工活动

手工制作课程教案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手工活动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一节:引言手工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手工制作课程,孩子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专注力和想象力。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手工制作课程,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第二节: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课程,让幼儿动手操作、剪刀、粘贴和组装,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课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创作。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通过手工制作课程,让幼儿专注于手工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第三节:教学内容本手工制作课程包含以下内容:1. 剪纸艺术:教授幼儿如何使用剪刀进行剪纸艺术创作。
鼓励幼儿设计自己独特的剪纸作品,并展示给同学们。
2. 折纸手工:通过折叠纸张,教授幼儿不同的折纸技巧和折纸模型的制作。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折纸创作。
3. 棉花手工:教授幼儿如何使用棉花进行手工制作。
引导幼儿制作棉花玩偶、棉花画等创意作品。
4. 彩绘陶艺:教授幼儿如何使用陶艺彩绘材料进行创作。
鼓励幼儿设计自己想象中的陶艺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第四节:教学过程1. 简介导入:通过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手工制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操作示范:教师进行手工制作活动的操作示范,让幼儿清楚地了解每个步骤。
3.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手工制作活动,辅导他们完成作品。
4. 创作展示: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手工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和乐趣。
第五节: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专注力,进行评估。
2. 作品评估:评估幼儿完成的手工作品,关注作品的创意和完成度。
第六节: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可以搭配以下延伸活动:1. 手工角色扮演:让幼儿利用废旧纸箱和纸张制作角色道具,鼓励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创造属于自己的角色故事。
《我会做手工》——小学二年级手工课程教案

《我会做手工》——小学二年级手工课程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学生能够运用剪贴、折叠、粘贴等手法创作手工作品。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和分享。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 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教学内容2.1 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介绍手工制作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手工作品的意义。
- 教授剪贴、折叠、粘贴等基本手工技巧。
2.2 手工作品的创作过程- 观察:学生观察教师示例或图片,理解作品结构和设计。
- 思考: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构思自己的作品。
-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3 手工制作的主题和素材- 课程中将涵盖多个主题,如动物、植物、节日等。
- 学生可使用纸张、彩泥、废旧物品等素材进行创作。
3. 教学安排3.1 课时- 本课程共安排1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3.2 教学计划- 第1-4课时: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习剪贴、折叠、粘贴等手法。
- 第5-8课时:以动物为主题,进行纸张剪贴和折叠手工作品创作。
- 第9-12课时:以植物为主题,利用彩泥和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 第13-16课时:以节日为主题,进行综合材料的手工作品创作。
4. 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4.3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动手能力和创作思路进行评价。
5. 教学资源- 教材:《我会做手工》- 教具:剪刀、胶水、彩泥、废旧物品等- 素材:纸张、彩纸、图片等6. 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的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时要有教师指导。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
- 注重作品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居家手工制作初中作品教案

居家手工制作初中作品教案课程类型:手工制作课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2. 创意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3. 居家手工制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制作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制作的手工制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如剪、折、粘、拼等。
2. 教师讲解创意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步骤,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 教师强调居家手工制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的安全操作。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手工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作品。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意、技巧、合作等方面进行打分。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独特性。
2. 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对居家手工制作的安全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大学生手工制作教案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手工制作,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4. 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技能,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一、课程简介1. 介绍手工制作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起源和意义。
2. 分析手工制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手工制作基本技能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等。
2. 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如剪纸、折纸、粘贴等。
三、手工制作实践1. 选择一个简单易学的手工制作项目,如制作贺卡、书签等。
2. 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分工。
3.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制作步骤完成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五、拓展活动1. 介绍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作,如剪纸、刺绣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市场,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PPT展示手工制作的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魅力。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手工制作吗?它有哪些种类?二、手工制作基本技能1. 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制作所需物品。
2. 通过示范,讲解剪纸、折纸、粘贴等基本步骤。
三、手工制作实践1. 选择一个简单易学的手工制作项目,如制作贺卡。
2. 分组进行制作,组长负责协调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五、拓展活动1. 介绍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作,如剪纸、刺绣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市场,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学生掌握手工制作基本技能的程度。
大学生美术课手工制作教案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
3. 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了解纸艺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纸艺材料进行创作。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纸艺的基本技巧和材料运用。
2. 创意设计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2. 如何在制作过程中解决技术难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绍纸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实物展示:展示优秀的纸艺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画笔等。
4. 制作工具:美工刀、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纸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纸艺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纸艺的魅力。
二、理论讲解1. 教师讲解纸艺的基本技巧,包括剪纸、折纸、粘贴等。
2. 介绍纸艺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如彩纸、皱纹纸、宣纸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分工和进度。
2.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实践操作。
四、创意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个人喜好,设计自己的纸艺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 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纸艺的基本技巧和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个人喜好,完成一幅纸艺作品。
手工制作活动教案大学生

课程目标:1.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增强学生对环保材料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对美的追求。
4.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对象:大学生课程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2. 教学材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铁丝、花朵模板(可打印)、辅助工具(如尺子、铅笔等)3. 教学资源:PPT课件、音乐、摄影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纸花,引导学生欣赏纸花的美丽。
2. 提问:同学们知道纸花是如何制作的吗?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制作一束美丽的纸花。
二、讲解制作方法1. 教师讲解制作纸花的步骤,包括材料准备、剪裁、折叠、粘贴等。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步骤,跟随操作。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纸花。
四、交流与展示1. 学生完成作品后,分组进行展示,分享制作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制作纸花的技巧。
2. 学生分享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拓展创作1. 教师提供新的创意纸花制作方法,如制作立体纸花、组合纸花等。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创意,进行拓展创作。
三、团队合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束创意纸花。
2. 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四、成果展示1. 各小组展示完成的创意纸花,分享团队协作过程中的感悟。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肯定学生的表现。
教学反思:本次手工制作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纸花制作技巧,还学会了在团队中相互协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环保材料,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美术课手工制作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工艺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4.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陶艺工具(陶泥、陶轮、刀具、模具等)3. 装饰材料(颜料、彩绘笔、珠子、绳子等)4. 作品展示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陶艺的历史、发展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一些优秀的陶艺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二、基本知识讲解1. 陶艺的分类:陶器、瓷器、陶塑等。
2. 陶艺的制作流程:选泥、塑形、晾干、上釉、烧制。
3. 陶艺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分配任务。
2. 组长带领组员了解陶艺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初步的陶艺制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分享制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学生回顾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流程。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创意陶艺制作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意陶艺制作。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装饰材料,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意陶艺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分享创作灵感。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鼓励学生提出宝贵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亮点。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陶艺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与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3.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手工制作课程教案方燕一、活动目的校本课程之一“手工制作”的开设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一部分有特长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活动要求1、按时参加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2、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品。
3、保持教室清洁卫生。
三、活动内容运用一些用过的纸杯、彩纸及家里用剩的布料和纸张等材料制作一些手工制品。
培养学生的节约和废物利用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适时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制作一件废物利用的手工制品。
教学课时一教学课时二教学课时三教学课时四教学课时五教学课时六制作转转大风车材料:牙膏盒、彩色纸、吸管等1. 准备好一个牙膏盒和一张彩色纸。
2. 将彩色纸卷成锥体。
3. 吸管两头如图一样粘上方形的彩色纸。
4. 用图钉从吸管中间串起来,形成十字形,做成风叶。
5. 牙膏盒竖放,锥体粘到顶部。
6. 做好的风叶再用图钉串到锥体上。
第七课时剪纸教学流程1. 导入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
漂亮吗?你喜欢吗?你想学一学吗?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
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
3.讲解剪纸的大体状况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
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
喜花、枕花、礼花等。
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4.学习简单的剪纸苹果王冠裙子等。
认真观察老师剪纸,提示注意观察剪纸的手段,方法5.自己动手DIY第八课时制作挂历一、说教材《台历挂历的设计》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美术第八册第6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启迪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引发学生对生活用品的设计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当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造型,图案,色彩等设计要素,通过构思,设计,制作出一个式样新颖,生动有趣的台历和挂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内容和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做方法。
2.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做台历和挂历。
3.通过收集,欣赏,讨论等综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我把了解台历设计的基本方法定为教学的重点。
而相对学生如何设计出一款具有新颖美观的作品来说,在构思,设计制作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与实用性相结合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巧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
困此,本课教学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演示法”,“讨论交流法”,“评比展示法”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和借鉴来获取台历,挂历的知识。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分析归纳,总结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我采用了“讨论交流法”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交流,让学生从中探究台历,挂历的多元文化,了解其制作方法。
最后进行评比展示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大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五、说教学过程生动地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我以谈话式的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做个小设计师,设计自己喜欢的台历或挂历”自然的导出日历,引出课题,这样简单的导入不仅联系生活实际,更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了解认识台历,挂历的知识以及制作方法,这个教学环节我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知道台历、挂历和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台历、挂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欣赏图例,让学生知道可以运用不同的设计计形式和不同的装饰设计方法进行制作。
台历和挂历的设计是人性化很强的设计,我以设计制作一款简单的造型式的台历为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设计出有个性的作品,应避免设计千篇一律。
出示作业要学,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如发现有创意的作用品,我会给予肯定与鼓励,如果视有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会指导并示范正确制作方法。
在欣赏评述这个环节,我按排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生动性,有效地提高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用一句话“我们设计的是台历和挂历,我们还可对生活中其他物品进行巧妙装饰,来美化生活环境,让我们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去创造美吧!”来结束本课。
第九课时第十课时《泥塑》学习目标:1.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橡皮泥制作或和小木棍结合的方式塑造立体形象。
2.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体验玩泥的乐趣,提高学习劳技的兴趣。
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萌生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塑造出成功的作品。
教学难点:泥塑过程中各部分的插接、组合与形体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欣赏作品。
由春晖小学的国学特色引入中华传统文化,问:你还知道哪些是中华传统文化?引出"泥塑"。
欣赏一些泥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想法?二、激发兴趣、初步尝试泥塑就是通过灵巧的双手将泥质材料塑造成为各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泥塑。
(板书)你们以前做过泥塑么?请大家拿出一块橡皮泥,玩一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团、搓、捏、压等技能,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同学们交流展示。
师提升总结,引领示范。
(同学们跟老师做一遍,教师指导技术要领)过渡:学完了这些技术,你想不想尝试制作一件作品?三、自学尝试、熟悉技法多媒体课件展示制作鸭子的主要步骤,学生看书边自学、边尝试。
(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交流(此环节重点解决1、颜色的搭配,2、抓住特征,3、支架固定)小结:看来我们的作品要想栩栩如生、不但要注意颜色的合理搭配、更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学要用支架固定。
过渡:同学们还想玩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件作品,进行模仿创作。
四、模仿创作、提升技巧学生模仿创作学生将作品以第一次比较,进行自评。
师小结:大家这一次的创作有很大的进步,我们的泥塑技术在一次次练习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大家能够自己制作出一件自己创作的作品,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个创意大比拼吧?比一比哪组的泥塑最形象、最有趣。
五、充分想象、综合实践1、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参与点评2、生展示作品师:哪一组最漂亮?学生互评!小结: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创作的作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过渡:其实泥塑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各种风格。
六、拓展深化结束语: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动脑、多动手,让泥塑技术在我们手中得到传承,相信只要你坚持,你就会是下一个民间艺术家。
第十一课时贴画教学准备:1、教师:四尺整开的彩色纸、双面彩色纸及相关手工的工具、课件。
2、学生自由选择:彩色纸,手工工具。
教学设计:1、魔术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魔术吗?想看老师表演魔术吗?想看的同学可要坐端正了。
魔术开始了:老师在看似一张的纸上“唰……唰……”剪着。
哈,会变成什么呢?小朋友想象着……可能是鱼,可能是蝴蝶……孩子们猜想着……好了,老师把纸一摊开,啊!原来是一只蝴蝶。
老师再把纸摊开,哇!原来不只一只蝴蝶,还有许许多多其他颜色的彩蝶正在翩翩起舞呢。
孩子们感叹着……(2)师将这些彩蝶按照一定的规律粘贴到一张大纸上,边贴边说:“这就是拼画。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美丽的拼画》。
”(板书)(3)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的作品吗?同学们说一说曾经看到过的类似的拼画作品。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类似于下图的一些图片,了解拼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十二课时制作笔筒一、教学目标1、情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2、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制作笔筒的方法。
学会泥条的衔接方法及笔筒各种部位的制作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不同形状笔筒关键部位的制作方法。
难点:不同形状笔筒关键部位泥条的衔接。
三、课前准备1、学校设一个陶艺室,按照陶艺制作工艺,分为学生操作室、准备室、烧窑室。
学生操作室内设展柜6个,学生工作台24张,制陶工具24套;;准备室内设拉坯机4台,和泥机1台,磨采由机1台,工作台2张,展柜6个;烧窑室内设窑炉1台,作品准备架2个,喷泵1台。
2、教师所需器材有:白板、录音机、图片、成品笔筒、石膏模子、电吹风、脱模剂、转盘、陶泥、制陶工具。
学生所需工具:陶泥、转盘、泥浆子、制陶工具喷壶、刷子、工作服、抹布。
3、学生操作室贴有《陶艺室学生管理制度》、《陶艺专业学生操作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使学生一进操作室便一目了然,如何使用工具及机器,如何评价自己的操作成绩。
四、“指导——实践式”教学过程设计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准备器材1、准备工具材料准备好教学设备,检查用具情况,指导学生穿好工作服。
穿好工作服清点工具迅速按要求做好。
导入新课2、图片导言上一节课我们每人都设计了一张笔筒素描稿,课前教师选出一部分作品贴在白板上,同学们请看白板,你认为哪一幅伤口设计新颖,构思巧妙?3、同学们设计得都很好,比第一课的作品既新颖又增加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制作成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制作方法。
学生观察白板上的设计稿。
学生选出最佳设计稿2——3幅。
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产生制作的兴趣。
4、利用学生自己的设计稿为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解演示5、按作品的特点归纳分类。
针对每类作品,讲解演示制作方法。
提出问题: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将大家的设计稿分成了四类,大家想一想,每一类设计稿有什么共同点?(可提问4—— 6名学生)同学们回答得十分正确下面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大家的答案:第一类,直筒型;第二类,装饰型;第三类,转折型;第四类,圆底型。
第一类设计与第一节课制作的作品基本相似,按照第一课讲解的方法制作。
第二类设计看上去比较复杂,大家仔细观察,坯体的主体与第一类相似,坯壁外面有复杂的装饰物,我们只需多抹泥浆将装饰物粘牢即可。
第三类作品转折较多,教师教大家用一种新工具:电吹风。
第四类作品底部是圆形,教师也教大家用一种新工具:石膏模子。
(展示新工具,演示其使用方法,强调安全作用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