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doc
《城市设计概论》教案
![《城市设计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4f38ef172ded630b1cb688.png)
《城市设计概论》教案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设计(共5学时)第一节、城市的本质与特征(1学时)一、城市的本质本质:人类将物质、能量、信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赋予某种精神的聚集节点,是人类社会的延伸,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载体。
它表征了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力量与向往,以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同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最好的、最生动的写照。
刘易斯·芒福德、格茨·福普、安东尼·吉登斯、刘易斯·芒福德、《周礼·考工记》、段汉明等都有相关的论述。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1.基本特征城市是创造者(人类)与被创造者(城市)、物质与精神、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城市本体与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具有多种的互补性,是一个互相嵌套的整体。
2.城市与城市历史城市的历史是城市宝贵的财富,影响着我们现存的城市和周围世界,同时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3.城市与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延伸,人类文明的象征,表现出了城市特有的气质与风度。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文化中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积累、保存前人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
刘易斯•芒福德、吴良镛、郑时龄、陈立旭、张鸿雁等都有论述。
第二节、城市系统的复杂性(1学时)一、现代复杂性科学概述复杂性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已有40多种复杂性定义,如香农信息、费歇尔(Fisher)熵、分数维、随机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混沌边缘等等,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W·Weaver、西蒙、普利高津、哈肯、盖尔曼、钱学森、杨永福、成思危、姜璐等都有论述。
二、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复杂性主要可从以下方面来衡量:⑴城市子系统数量巨大、层次众多、关联复杂;⑵城市系统生成、发展的演化过程复杂。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f3ff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4.png)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a.城市规划的定义与分类b.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2.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a.城市规划的综合性与系统性b.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c.城市规划的决策与实施d.相关学科与城市规划的交叉3.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素a.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b.公共利益与城市规划c.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与组织d.城市规划的交通与交通网络e.城市规划中的公共设施与绿地系统f.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4.城市规划的方法与工具a.城市规划的数据与信息收集b.城市规划的分析与评估方法c.城市规划的模型与模拟技术d.城市规划的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5.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a.国内外经典的城市规划案例分析b.城市规划实践中的成功与挑战c.当代城市规划问题与趋势三、教学方法:1.讲课:采用授课的方式,对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与阐述。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经典的城市规划案例,加深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促进他们对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和交流。
4.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城市规划小组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项目表现等。
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和案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课程设计报告成绩:评估学生在实际城市规划项目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五、参考教材:1.《城市规划导论》,肖婷,中国城市出版社,2024年2.《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李奇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年3.《城市规划案例精选》,张琦,科学出版社,2024年六、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课程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第二周: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3.第三周: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4.第四周: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素5.第五周:城市规划的方法与工具6.第六周: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7.第七周:小组项目讨论与选题8.第八周至第十四周:小组项目实施与汇报9.第十五周:学生报告及总结以上为《城市规划概论》的教学大纲,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城市规划问题。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79c231561252d380eb6eee.png)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注:“课程(群)类别”和“课程性质”中用“√”标记选项。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城市规划概论》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选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内容为城市以及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主要理论、我国城乡规划法律以及主要专业规范、城市用地分类规范以及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等内容。
了解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的主要程序、内容,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城乡规划编制基本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城市宏观发展战略研究要点与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满足城市的各项功能和居民对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则;掌握城市规划必须从国情国策出发,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总体综合效益等原则;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作用、编制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基本教学内容(一)绪论2学时(二)城市和城市规划概述8学时1、城市规划发展史回顾2学时2、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2学时3、城乡规划法简介2学时4、城市规划主要编制规范内容概述2学时(三)城市规划的任务以及规划编制体系4学时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1学时2、城市用地分类1学时3、城市发展战略1学时4、城市用地结构1学时(四)城市规划编制6学时1、城镇体系规划 1.5学时2、城市总体规划 1.5学时3、控制性详细规划 1.5学时4、强制性规划内容 1.5学时(五)城市规划的实施2学时1、规划管理内容1学时2、案例介绍1学时(六)课程总结2学时拓展教学内容学生可与测绘学院相关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将城市规划概论的基本认识融汇其中。
四、学时分配表五、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答疑等。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1.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课程考核方式应与教学内容和过程相对应。
2.本课程执行测绘学院课程成绩评定规定:课程成绩单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60%。
城市设计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644e008910ef12d2bf9e7b8.png)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131016总学时数:16学时总学分数:1学分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城市设计概论》为建筑学专业的任选课,本课程主要是介绍城市设计学科发展之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城市设计的特征、运用、控制要素、设计方式与控制管理,以及现代城市设计的思潮发展。
基本要求:1、透过本课程的教学,逐步使学生具备城市设计的概念。
2、熟悉城市设计的规律与发展。
3、理解城市设计的运作方式。
4、了解当代国内外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5、提高城市设计的理论思维与视野。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城市设计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分为四大部分:1、城市设计概论与基本特征要求学生对于城市设计学科有基本了解,通过各类相关书籍与案例,使学生能重点掌握到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特征、主要内容与此学科的价值。
2、城市设计的语境与维度透过对于城市设计四大语境与六大维度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基本理解城市设计的思考方式、分析与设计过程。
3、城市设计的方法、技术与运作机制透过案例介绍城市设计运作的过程,以及城市设计在过程中的采用包括信息接收、场地调查、理念创造..等的各种技术及其运用,并重点介绍城市设计在运作机制中所使用的控制管理手段,力求使学生能够对于整个城市设计操作有深刻理解。
4、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思潮重点介绍国内外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动态及多样性的相关发展,同时介绍城市设计解决问题能力的扩展,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无四、教学时数分配:五、其它项目(含课外学时内容):无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以理论配合案例介绍方式,在课堂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辅以课外预习与背景材料阅读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以课程论文、分组研究与平时练习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总成绩=论文40%+分组报告40%+考勤20%2、习题:以课程各专题进行分组并进行报告与研究,并要求课程结束时个人撰写城市设计分析案例或理论小论文一篇。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02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02](https://img.taocdn.com/s3/m/3f1554a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3.png)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 070053学时: 32 (讲课学时: 32 实验学时: 课内实践学时: )学分: 2.0一、适用专业: 城市规划专业、有关其他专业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从城市形体环境设计的层次, 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内容、方法、程序, 从而提高城市设计能力, 提高专业调研能力和专业信息获取能力, 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了解国际国内相关较深层次研究, 形成一个积极的、可不断开拓的开放系统。
城市设计属应用学科, 其理论的讲授内容势必应不断充实与更新。
二、课程教学大纲说明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主干课, 通过对城市设计基本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建立广义的专业理念, 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 为今后应对社会发展、拓展专业领域打好基础, 因此在城市规划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在修完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基础上, 对城市设计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教学目的是:建立以城市设计为思维角度, 形成新的设计观念;了解城市与本专业的关系, 拓宽专业视野, 健全专业知识, 为适应日益综合、宽泛的设计领域的要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决城市相关问题的素质, 使原有的专业知识架构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教学手段:《城市设计概论》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 是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后的较高层次的理论学习, 因此理论课的教学应逐步从被动式教学转向主动式教学, 最终转向互动式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核心部分教学, 提高教学的形象性;象上设计课一样上理论课, 运用实物投影系统, 进行作业讲评与课上徒手草图绘制;安排室外调查, 到城市中去体会实际的城市形体环境及城市生活, 深入理解城市设计理论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三、各章教学结构及具体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基本要素、过程与成果、景观与空间、开发与管理等。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00854c758fb770bf68a552f.png)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0131022课程英文名称:Urban Design课程总学时:64讲课:10实验:48讨论:6 适用专业:建筑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2月一、大纲使用说明(-)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 •课程地位:《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继学习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课后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掌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树立城市设计的观念,掌握其相关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能力,是建筑设计入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熟悉城市设计概念与地位、城市设计性质与任务;了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的发展历史;了解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掌握城市设计的研究对彖、类型与内容;掌握城市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了解城市设计机构组织;熟悉城市设计的编制与成果表达;了解城市设计的决策、实施、操作与管理;了解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的基本要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1、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理解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2、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学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层次;3、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城市设计理论思想及最新发展动态;4、掌握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容、原则与方法;5、掌握当代城市设计的过程与成果表达形式;6、学会运用当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逬行城市设计实践;7、了解城市开发的概念与类型;掌握不同阶段城市开发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三)实施说明1.教学条件(1)采用指定教材、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
(2)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
2.教学手段(1)理论讲授课采用多媒体逬行教学。
(2)讨论教学课采用“教师总结+分组讨论+自由讨论”方式逬行教学。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58661c46bd97f192379e96a.png)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72844课程名称:城市设计英文名称:Urban Design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64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0学时)学分:4适用对象: 环境设计专业考核方式:分散考试先修课程:景观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二、课程简介(中英文,200字左右)1、通过对城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讲授使学生对城市空间的设计方法有较深入的理解。
2、通过对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和讲解提高学生对宏观空间的感受和实际设计能力。
3、通过设计实训使学生具备初步城市设计及表现能力,并结合课堂陈述方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design methods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students have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methods of urban space.2,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space, we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macro space and the actual design ability.3, through the design training, students have the preliminary urban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bility, and combine the form of class presentation program to improve students' express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城市设计是一门环境专业学科主干课程。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c46ea2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8.png)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题目上庄村更新设计、劈柴院街区城市设计、青岛中山路街区城市设计……二、课程学时总计12周,72学时。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巩固与检验现阶段所学知识、原理、方法、技能,并进行灵活的综合运用;学习思考城市设计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艺术、经济的关系问题,建立和培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徒手草图表达、正式图纸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态度和规划设计的表达与表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城市设计的相关方法与原理,掌握空间环境、交通组织、绿化系统、景观小品、市政设施的综合规划设计方法;训练学生规划前期的调研能力,重点强调基地的特征和场所精神,深入思考规划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初步具备规划师的职业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与分析城市现象,关注城市发展动态和前沿课题,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方案,同时塑造一个环境优美、方便舒适且富有个性的空间环境。
四、用地环境与现状上庄村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上庄村,北邻中学,西侧是国家4A级森林公园和一在建高端地产项目,南向是一规划中的大学基地,东侧是相邻村落。
本规划地块四周群山环绕,水系发达,环境优美,基地现状情况详见附图。
设计者可根据地形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规划道路选线和走向。
劈柴院街区城市设计……青岛中山路街区城市设计……五、设计要求1.本次设计应充分考虑规划用地的功能定位。
结合规划区自身优势和现状条件,选择恰当的用地性质,确定开发规模,进行土地适宜性和承载力分析,确定建设用地总的开发规模,确定各项建设用地的比例。
2.对片区的整体形态、开敞空间、城市轮廓和天际线、视线走廊等进行总体设计;对建筑体量与风格、色彩、高度、植物配置、标识系统、小品等提出整体设计原则,强化地区空间的整体感。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内容纲要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内容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a2d2e61f89eb172dec63b7d5.png)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内容纲要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述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一、对城市的理解二、城市形成的两种过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第二节城市设计的历史一、中国城市设计的历史1、思想渊源2、流派与思想根源1)儒家--礼制城市2)道家--自由城3、具体体现二、外国古代城市设计的历史(一)西方古代城市设计1、从村庄到城市---从血缘氏族到地缘社会2、最初的城市1)生者与死者之城--底比斯城2)神的城市--特奥蒂瓦坎城3)人性的城市--阿玛纳城3、古希腊造就的城市文明1)背景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特征2)城市特点实例--古希腊城市设计经典--雅典卫城希波战争后--米利都城4、罗马城市的继承和发展1)古罗马的社会2)古罗马城市3)罗马病三、西欧中世纪城市设计1、中世纪的西方世界2、中世纪欧州的城市设计1)早期2)后期--城市大发展四、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设计1、文艺复兴时代背景2、城市设计特点1)理想城市模式2)按艺术法则建设城市3)城市改建4)巴洛克—城市设计的戏剧化第三节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一、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1、设计2、城市设计学科的创建3、世界各国城市设计发展历程二、对城市设计定义三、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第二章城市设计构成要素一、土地1、土地利用的观念麦克哈格2、土地利用步骤3、土地利用考虑的因素二、建筑形态及其组合1、建筑形态和组合中考虑的基本因素2、建筑形态和组合中要考虑的特殊因素3、设计的基本原则三、开放空间1、分类2、特征3、功能四、人的活动1、人的基本活动内容2、人活动的状态3、人活动的时间性4、人活动的对设施要求5、人活动对场景气氛的要求6、各种活动的连续性五、道路交通1、交通分析2、道路功能3、城市设计对道路一般要求4、城市交通的停车组织六、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1、分类2、主要内容3、作用4、设计原则七、标识1、作用2、设计要点八、保护与改造1、主要内容2、特点实例--中山岐江公园3、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构成要素4、设计原则第三章城市设计理论第一节城市形态设计理论一、从田园城市到新城二、勒••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实例--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三、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城市建设原则四、其他的城市形态探索1、赖特的“广亩城市”2、马塔的“带形城市”3、戈涅的“工业城市”4、格迪斯的有关现代城市演进的学说5、精明增长与新城市主义6、生态城理论7、山水城市理论五、关于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总结1)建立在宗教神权基础上的“宇宙模型”。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8b903dcee06eff9aff8076f.png)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城市规划专业适用)(30学时)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城市规划专业2004年教学计划制订(一)教学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二)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
2、后续课程:城市设计(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教学重点和难点: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的方法;物质-形体分析方法;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空间的类型、模式与特性;空间的动态构成与组合技巧;街道空间设计;广场的空间环境二、教学内容:(一) 城市设计概论城市设计的含义、目标、内容和任务;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二)城市设计中的理论思潮。
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古希腊的城市设计;古罗马的城市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目前城市设计的思潮。
(三)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形体环境的构成;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物质-形体分析方法;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城市意象分析;边界、区域、节点、道路及标志。
(四)城市空间设计城市空间的含义;空间的类型、模式、色彩与特性;空间的尺度、形状、质感、底面;城市底室外设施和标志;城市的轮廓线;城市的空间序列;空间的静态构成与组合技巧;空间的动态构成与组合技巧。
(五)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步行商业街设计。
(六)城市广场设计广场的作用与分类;广场的空间环境设计的几个方面三、实验内容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说明:《××××××》课程教学学时分配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城市设计王建国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城市空间设计梁雪肖连望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3)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夏健龚恺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图解都市计划 Dieter Prinz 著,崔征国译,詹氏书局,1991。
城市设计 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58d10fe866fb84ae55c8de7.png)
城市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235Z10课程名称:城市设计/Urban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64/4先修课程:建筑设计(I\II);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原理适用专业:城乡规划教材:1. 王建国著.城市设计(第三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教学参考书:2. 王一著.城市设计概论--价值认识与方法.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理想空间》等期刊杂志4.相关的政策与设计规范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城市设计是专业核心课程,直接衔接城市设计原理课程,是城市设计课程设计周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结合原理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工程项目,目的在于进一步熟悉城市设计原理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并予以运用。
通过全真模拟工程实践,了解城市设计全过程,掌握设计方法,熟悉技术规范,并能对设计成果进行品质优良的规范表达。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全面掌握城市设计的专业知识,并能综合运用其他的专业知识,解决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些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能力:城市设计经过现场调研、基地现状要素梳理、方案构思、成果表达各个阶段,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多次的分组讨论、多方案选择、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评价的能力;熟练的运用CAD、PHOTOSHOP、GIS等专业软件的制图能力;图文并茂、辅以模型、详略得当的表达能力。
素质: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做贡献。
在均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的素质。
通过经典案例的欣赏与方案对比讲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城市设计概论
(英文): General Theory of Urban Design
课程编号:030403
学时: 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 学时;实验学时或上机学时)
学分: 1.5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城市设计概论是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
课程通过追溯城市设计的起源、发展和前沿,介绍现代城市设计的一般理论、方法和程序, 分析国内外城市设计经典实例,为学生从事城市设计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2.1了解城市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2.2建立现代城市设计理念;
2.3初步掌握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2.4学习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经验。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四、教学基本内容
4.1绪论
4.2城市设计的内容
4.3现代城市设计的要素
4.4城市设计的原则
4.5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4.6现代城市设计过程的建构及目标价值取向
4.7城市设计实例分析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理论讲授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历史与前沿相结合,教材与课外参考资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上,理论课讲授与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现代教学设施与手段,着力改进教学效果。
六、课程设计:无
七、实验、实习或上机安排:无
八、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 50%
2、期末考核成绩 50%
3、综合成考核成绩=平时成绩×50%+课程设计成绩×50%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城市设计概论》邹德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参考书:
《城市规划设计资料集城市设计分册》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建国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建筑外环境设计》刘永德等著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8
《外部空间设计》卢原义信 (日)著中国建工出版社 ,1985
《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著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1997
《城市广场设计》王坷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余柏春著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