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2研究杠杆指导教师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或药品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设想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认识器材。
2.组装设置。
3.变换支点位置进行试验。
省力的情况有一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
实验结论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
反之费力。
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支点到阻力点相等,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3 天平的使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或药品天平砝码实验设想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认识天平的组成部分。
2.学习用天平称量。
1.天平由底座、托盘架、托盘、标称、平衡螺母、分度盘、游码组成。
2.称物体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实验结论天平可以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4 研究轮轴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认识轮轴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实验器材或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实验设想定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在轴上挂重物测力计读数小,反之则大。
1.组装一个轮轴。
2.在轮上用力,轴上挂重物。
在轴上用力,轮上挂重物。
实验结论轮上用力省力,轴上费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1.5 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实验器材或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测力计实验设想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组装定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专业 .专注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验目的使学生认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归纳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翻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归纳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仍是用钉锤省力?4、分组试试实验结论不一样的工拥有不一样的使用方法,能够为我们做些不一样的事情。
备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专业 .专注 .实验课题杠杆均衡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做杠杆尺的实验 ,使学生认识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械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1、在将杠杆尺调理到均衡状态后,第一让学生在杠杆尺左侧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 ,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侧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疏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目 ,察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 ?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均衡状态;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色,进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器械:.专业 .专注 .轮轴实验装置。
轴粗细同样 ,轮大小不一样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 ,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均衡。
实验结论在轴的大小一准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模拟实验 ,使学生疏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征。
.专业 .专注 .实验器械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全册

天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时间 小成员组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实验器材: 钉有三颗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
猜测:选用不同的工具,拔出三种东西所用的力和方便程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和钳工锤分别去取出木板上的图钉、铁钉、和木螺丝钉。
感觉取出三种钉子应用哪几种工具最简单、最方便、最省力。
然后做好记录。
(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成四组做分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取图钉比较方便的是用小刀或剪刀来撬;取木螺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来撬;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天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器材:1盒杠杆尺、1盒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用力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验过程:2222不省力也不费力2323不省力也不费力2214省力3223省力1422费力2332费力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天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小杆秤的研究实验器材:自主小杆秤、钩码猜测: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过程: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野外看到的星星呈现在天花板上,非常美丽。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是引起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拷贝”星星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圆柱形的空纸筒、黑色纸、胶水或橡皮筋、手电筒、剪刀
实验过程
1、将一只空纸筒的底部剪去。
2、用黑纸另做一个圆筒盖,用胶水或橡皮筋将它固定在圆筒上。
3、到野外观察星空,把观察到的星星或星座用针“记录”在黑纸盖上,用针来回旋转使洞扩大。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鲜牛奶变成了味道鲜美的酸奶
实验结论:
1、鲜牛奶是怎样变成味道鲜美的酸奶的?
2、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探究食物发霉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食物发霉的条件和过程
实验器材
馒头、饭粒、塑料杯。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分对照组分别进行)
1、将馒头、饭粒放置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在不同季节里,“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的变化。在移动地球仪的步骤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5、重复第四步,再模拟地球公转3次,试用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在春、夏、秋、冬四个位置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
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六、一班时间20 .9.6实验类型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实验器材:钉有三颗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
猜测:选用不同的工具,拔出三种东西所用的力和方便程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和钳工锤分别去取出木板上的图钉、铁钉、和木螺丝钉。
感觉取出三种钉子应用哪几种工具最简单、最方便、最省力。
然后做好记录。
(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成四组做分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取图钉比较方便的是用小刀或剪刀来撬;取木螺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来撬;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六、一班时间20 .9.8实验类型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实验过程: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用力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1111不省力也不费力1212不省力也不费力2121不省力也不费力2222不省力也不费力2112 省力4114 省力4224 省力3113 省力3223 省力1331 费力2332 费力2442 费力1422 费力2241 费力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六、一班时间实验类型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小杆秤的研究实验器材:自主小杆秤、钩码猜测: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过程: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
猜测:
轮轴越大越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实验器材:
|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猜测:
框架的下面越大越不容易倒
实验过程:
1、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和水制造一个自己认为坚固而且不易倒的高塔。
2、改变上下的大小,轻重支撑的底面大小,然后用扇风的方法测试学生建的高塔的抗风能力。
3、将各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进行对比,看看哪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最强。
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梁的宽度
(以最窄的为标准)
1倍宽
2倍宽
4倍宽
!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2
4
8
实测
2
.
3
7
2、改变纸梁的厚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
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梁的厚度
(以粘在一起的张数计算)
1
!
2
4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2
4
8
(
实测
2
6
11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材料越宽、越厚抵抗弯曲的能力就会越强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电路的连接实验目的:1、探究电路的连接方式对其亮度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实验材料:1、3个完全相同的灯泡2、1个电源3、6个导线4、1个开关S1,2个开关S2实验步骤:1、首先,我们将三个灯泡依次标号为A、B和C。
2、然后,我们使用导线将A灯泡连接到电源的正极,将B灯泡连接到电源的负极。
3、接下来,我们用一个导线将A灯泡和B灯泡连接起来,开关S1位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
4、我们再使用一个导线将B灯泡和C灯泡连接起来,开关S2也位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
5、最后,我们将电源接通,观察三个灯泡的亮度以及两个开关的作用。
实验结果:1、当开关S1闭合时,A灯泡和B灯泡亮,C灯泡不亮;当开关S1打开时,三个灯泡都不亮。
2、当开关S2闭合时,B灯泡和C灯泡亮,A灯泡不亮;当开关S2打开时,三个灯泡都不亮。
3、我们发现,当A和B灯泡串联时,总亮度低于单个灯泡的亮度;而当A、B和C灯泡并联时,总亮度高于单个灯泡的亮度。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串联电路的亮度低于并联电路的亮度。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流经的电阻较大,导致灯泡的电压降低,亮度减小;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流经的电阻较小,灯泡的电压升高,亮度增大。
此外,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对电路的亮度没有实验思考与改进: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功率的灯泡进行实验,以观察不同电阻对串联和并联电路亮度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改变电路中导线的大小和材料,以探究其对电路亮度的关系。
这些改进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亮度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实验二、实验目的:1、探究种子发芽所需的外界条件,如水分、空气、温度等。
2、练习使用实验观察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材料:1、若干颗绿豆种子2、两个透明塑料盒3、湿润的毛巾5、温度计6、盖玻片7、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在一个塑料盒底部铺上湿润的毛巾,把一颗绿豆种子放在毛巾上,再覆盖一层纸巾。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XXX教学资源提供了一份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其中包括了三个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研究轮轴作用、定滑轮作用实验。
每个实验都有实验名称、实验器材、猜测、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五个部分。
在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中,使用了杠杆尺和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左边(阻力点)和右边(用力点)的情况和钩码距离支点的格数。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原理。
在研究轮轴作用实验中,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和轴。
通过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观察轮上挂钩码的个数,来研究轮轴作用。
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包括轴上钩码的个数、轮上钩码的个数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轮轴作用的原理。
在定滑轮作用实验中,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滑轮和测力计。
通过在定滑轮上挂绳子和钩码,观察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再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包括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定滑轮的作用原理。
总的来说,这份实验报告单提供了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原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级。
时间:实验类型:实验名称: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三节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我们的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电池的数量制作过程:制作电池数分别为1节、2节、3节的电源三个。
分别用不同的电源接通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电磁铁、大头针、电磁铁与大头针的距离、使用的线圈。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电池的数量吸大头针数量(个)磁力大小(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数排序1节2节3节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表,我们发现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电磁铁的磁力也随之增大。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3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12
4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3
1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23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猜测:
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2
1
省力
4
2
省力
6
3
省结果: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猜测:
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4
2
省力
6
3
省力
8
4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专业 .专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分组:(∨ )年级班时间实验种类演示:(∨ )实验名称研究杠杆的奥密实验器械:杠杆尺、钩码猜想:杠杆能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相关左侧(阻力点)状况右侧(用力点)状况用力状况1、省力;2、费劲;钩码数阻力点到支点钩码数用力点到支点的3、不省力也不(个)的距离(格)(个)距离(格)费劲1111不省力也不费劲1212不省力也不费劲实验过程:2121不省力也不费劲2222不省力也不费劲2112省力4114省力4224省力3113省力3223省力.专业 .专注 .1331费劲2332费劲2442费劲1422费劲2241费劲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察看到的现象或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劲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实验的结果: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劲;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分组:(∨)年级班时间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名称小杆秤的研究实验器械:自主小杆秤、钩码猜想:小杆秤是依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专业 .专注 .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目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联合杠杆的原理解说这一现象。
改实验过程:变提绳的地点持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察看到的现象或秤盘内放的钩码数目越多,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实验的结果:可是秤砣的重量其实不需要增添。
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专业 .专注 .分组:()年级班时间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名称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器械: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猜想:轮轴能够省力。
将必定数目的钩码挂在轴上,当作要战胜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当作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目在做实验。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2
1
省力
4
2
省力
6
3
省力
10
5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秤盘内放的钩码数量越多,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但是秤砣的重量并不需要增加。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15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
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3
1
轮轴保持平衡
6
2
轮轴保持平衡
9
3
轮轴保持平衡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16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将纸做成拱形后它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而且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评定等级:
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践报告单

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践报告单背景介绍本次实践活动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次实践活动是根据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内容设计的。
活动内容本次实践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植物的繁殖实验、金属材料的制作实验。
水的物态变化实验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水的物态变化规律及原因。
学生们使用加热器、温度计、玻璃杯等实验器材,完成了水沸腾、水的汽化等实验,并记录了实验过程和结果。
植物的繁殖实验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让学生探究常见植物的繁殖方式,并对繁殖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学生们进行了植物扦插、播种、苗期养护等实验,并记录了实验过程和结果。
金属材料的制作实验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制作工艺,并亲自动手实践。
学生们使用钳子、锤子、钢锉等实验器材,完成了制作铜环、铜线等实验,并记录了实验过程和结果。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和理解得到了提高,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实验原理和方法,掌握了一些基本科学操作技能。
反思与总结本次实践活动虽然收获颇丰,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实验器材不够充足、实验操作流程不够清晰等。
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将更加注意器材的准备和实验操作流程的设计,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实践环境,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得到更好的实践效果。
结语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希望能够促进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
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 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一)比较热能1. 实验目的:了解热能传递比较结果。
2. 实验仪器:锅炉、铁锅、隔温杯或保温杯、热能传导器、恒温锅、密封湿毛巾或无机物质、干净的玻璃瓶、红外热能仪。
3. 实验步骤:(1)用锅炉加热水,倒入铁锅中。
(2)在隔温杯或保温杯中加入同量的冰水,再把上述加热水放入冰水中,放入指定温度和容量的热能传导器,把温度设置为常温。
(3)用恒温锅在铁锅中加入水,把其室温控制在预定的温度;再加上预定的无机物质,放入到红外热能仪的烧杯中(可改变热量的比例),进行监测。
(4)把密封湿毛巾和干净的玻璃瓶放在烧杯四周,调整烧杯的温度,等待新的热能传递的现象出现;湿毛巾传递的热量会使水蒸发,玻璃瓶传递的热量会使气体变化,受到热量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便于观察比较。
4.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可以看出热量传递的效果,表明冰水的快速升温远大于水的温度,热能的传导有差别,每一个物质的传导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物质传导效率大,有的物质传导效率小。
(二)制作水弹1. 实验目的:熟悉制作水弹的方法。
2. 实验仪器:水枪或弹簧弹枪、无毒水弹、膨胀剂、温度计、湿毛巾、玻璃硼酸。
3. 实验步骤:(1)将水枪或弹簧弹枪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确保枪口温度处于常温状态。
(2)将水弹和膨胀剂放入水弹中,搅拌均匀,使水弹变硬。
(3)将水弹放入无毒水弹的容器中,放入湿毛巾或玻璃硼酸,再将水枪或弹簧弹枪靠近水弹,射出水弹,观察弹飞的高度和持续的时间。
4.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发现,水弹的飞行距离和速度与水弹内部的比例有关,温度和水弹内部的压强也会影响水弹的飞行距离和速度,此外,膨胀剂的比例也会影响水弹的飞行效果。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16
实验类型
分组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13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器材:
自主小杆秤、钩码
猜测:
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
实验过程:
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1
1
平衡
1
2
向右倾斜
2
2
平衡
定滑轮
3
3
平衡
不能省
2
3
向左倾斜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上钩码的个数
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3
1
轮轴保持平衡
6
2
轮轴保持平衡
9
3
轮轴保持平衡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16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
猜测:
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过程:
左边(阻力点)情况
右边(用力点)情况
用力情况
钩码数
(个)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数
(个)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1、省力;
2、费力;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1
1
平衡
1
2
向右倾斜
2
2
平衡
定滑轮
3
3
平衡
不能省
2
3
向左倾斜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16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4
2
省力
6
3
省力
8
4
省力
2
1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猜测:
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2
1
省力
4
2
省力
6
3
省力
10
5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说明轮轴可以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15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
猜测:
轮轴越大越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用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8
4.2
5
6
3.2
斜面的坡度越小够省越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斜面能够省力,而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13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器材:
自主小杆秤、钩码
猜测:
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
实验过程:
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20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滑轮组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并做好记录。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9
3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12
4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3
1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23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斜面的作用
实验器材:
1块小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物品、1盒钩码、1个测力计
3、不省力也不
费力
1
1
1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1
2
1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2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2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1
2
省力
4
1
1
4
省力
4
2
2
4
省力
3
1
1
3
省力
3
2
2
3
省力
1
3
3
1
费力
2
3
3
2
费力
2
4
4
2
费力
1
4
2
2
费力
2
2
4
1
费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秤盘内放的钩码数量越多,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但是秤砣的重量并不需要增加。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1.9.15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
猜测:
斜面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的力与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比,然后改变斜面的不同坡度继续进行试验,做好记录为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4
5
6
8
斜面能够省力
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2.1
2.7
3.2
4.5
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一)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4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6
3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8
4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2
1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6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