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数量,中国人口生命表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
一、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的人口数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的一个热点话题。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数量数据:1978年:9.43亿人1979年:9.60亿人1980年:9.86亿人...2018年:13.82亿人2019年:13.97亿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这种增长趋势表明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并对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
二、人口出生率统计人口出生率是指每年千分之一人口中新生儿的比例。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出生率数据:1978年:18.2‰1979年:18.2‰1980年:18.4‰...2018年:10.94‰2019年:10.48‰可以看出,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自2016年起,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措施实施后,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
这反映了中国人口政策的实施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改善、教育水平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三、人口死亡率统计人口死亡率是指每年千分之一人口中去世人数的比例。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死亡率数据:1978年:6.44‰1979年:6.03‰1980年:5.66‰...2018年:7.14‰2019年:7.1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口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相对稳定。
近年来,改善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教育的推广,对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后的差值,是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历次人口普查分年龄段信息及分析
历次人口普查分年龄段信息及分析1、本表数据均来源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偶然的原因,发现如果将这些资料几个普查同一年份人口放在一起,之间会有冲突因此怀疑这每次普查均对上次普查进行过修正,特别是2000年,2010年普查。
这种修正可能不是客观的,而是先有人口总数,再将多出来的人为分到各个年份,对普查实际数据进行因此将1982,1990,20010,2010全国第三至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按年龄分组人口数找出来,放在一起3、分析的方法如下:(1)、1982年普查人,尚未将人口与户籍等持钩,因些主观上统计者、被统计者都不存在瞒报故意,2000年普查时国家鼓励未上户口的无条件上,因此大量瞒报均已纳入普查,基本可认为学齿((2)、考虑意外死亡率,在生长过程中,交通事故、溺水、自杀、意外跌落、凶杀等会造成人口总数由于没有权威数据,且各年龄段不同,暂估为十万分之五十(3)、考虑非老年人的疾病死亡率(4)、上述(2)和(3)构成的人口减员率估计有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七意味着每过十年,同一年龄至下人口下除3%以上当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老病死不好分析,所以集中在1960以后出生的人口可能更好对比(5)、人口瞒报情况,由于80年代,计生政策强制,受罚款、不上户口影响,人口普查时可能有一定但一般来说,超过20岁还瞒报的很少,其影响可忽略大量的瞒报是1-10岁,一般在上学阶段已经进入正常的人口统计。
会导致下一次普查时人口数4、考虑上述情况后,将同一年份出生人数放在《同一年份人口对比表》,可发现以下不合逻辑问题(1)、2000年普查时清出上次不满10岁(1981-1989以后)瞒报数据784万人,2010年则清出不满10岁不合逻辑,按道理2000年应是清出瞒报人最多的一次。
因为当时政策最宽松,普查就上户口,(2)、1980组,2000年普查时1839万,2010时1892万,多出53万在2000年时,1980组的已满20岁,在当时普查政策下,满报率基本竺于0,十年过去了,考虑死亡人数约在57万至132万间,但2010普查数据不减反增,相关100多万(3)、关于人口的非正常死亡,在82-88组都可以看到,在2010普查中,与2000普查对比,都有一定在1989组是,2010普查比2000普查增加了141万,考虑到2000年1989组年龄为11岁,可解释了那1981年普查人口增加44万,1973-1979年增加247万,又怎么解释?按正常,这8个年龄组每个非正常死亡应在60万-140万,8个组合计差780万--1420万(4)、至于其他年龄组,也有些存在疑问,比如1971,1972组,1969组,1959-1962组,大家有兴趣可以用四次普查数据自己对比一下比如说1962组,1990普查1592万,1982普查1562万,2000竟然变成了2092万,2010是2007万,也就是说,1982,1990两次都是错了,不考虑非正常死亡率,2000年普查查多了499万,应当相应的,1962组2010年普查少了85万,非正常死亡率4.06%,这个数字极有可能是根据实际普至于超过50岁的1960年以前,年龄大一些,由于死亡率增加,分析起来就不容易了,这里不做5性别比国际公认,出生性别比女:男108以内属正常范围,随之年龄增长,每十年男孩大约比女孩多损1982年组四次普查分别为105.45,107.77,104.13,102,在合理范围内.即男性非但1990组三次分别为111.75,111.39,102.71,数字就不大正常,为什么四五普性别比无变化,六可推测2000年五普数1990年组有问题,可能人为增加了女孩数,而六普1990组总人数比五普增加单位(万人)总人数女男性别比女比一次增加1990年普查2322.11225.51096.6111.392000年普查2621.01381.11239.9111.75155.62010年普查2802.71420.11382.6102.7139.02010年普查多查出142.7万男孩(还不包括非正常死亡的),女孩却只有38万,显然不合逻辑,因为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五普按1990普查性别比人为调增人口,六普实际比102.71,但虚增的人口另外,从性别比来看,自从90年代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推,政策收紧后,性别比急剧恶化,2001-2010年均性别比, 年份四普五普六普五六普变化2001-2010118-1212000117.79118.2-0.41999122.65117.3 5.41998122.07116.6 5.51997120.44115.5 4.91996118.52113.9 4.61995117.77112.1 5.71994116.59108.97.71993115.21107.57.81992114.61107.37.31991113.48105.97.61990111.75111.39102.78.71989111.59109.01101.27.81988110.11108.33100.77.61987109.12107.55100.57.1从以上数据可见,在1986年以前,性别比还基本正常.计生政策大大破坏了性别比,对这个性别比还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六五普对比,性别比降得这么快,从1987--1999,每个组基这是不符合性别比下降的统计规律的,让人怀疑2000年普查这几个年龄组数据的真实性.6结论1982三普数据基本准确,因为无人为因素在里面,加之当时流动人口少,有差异也在统计误差1990四普可能有罚款等因素瞒报的情况,但对1982前年出生人口的普查应认为可信,瞒报部分2000五普公布的数据与实际普查可能存在人为调整,而且调整规模应在2000万-5000万2010年六普应是在实际普查人口加上五普调整数上调整后得出的。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统计数据突显了中国人口的动态变化。
本文将分别介绍中国历年的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并分析相关趋势。
一、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如下表所示:年份人口数(单位:亿人)1978 9.21980 9.71985 10.81990 11.91995 12.72000 13.92010 13.82015 13.92019 14.4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口数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发展变化。
在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人口数量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然而,在2000年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速逐渐降低。
虽然人口总量在2010年后开始呈现稳定趋势,但中国的人口问题仍然备受关注。
二、中国历年出生率统计(1978-2019)中国历年的出生率数据如下表所示:年份出生率(千分之)1978 19.451980 18.211985 20.881990 17.131995 15.732000 14.192010 11.932015 12.072019 10.48由上表可见,中国的出生率在1978年至2010年间持续下降。
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后,人口控制导致了出生率的急剧下降。
然而,在近几年,部分地区逐渐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出现了微弱回升。
三、中国历年死亡率统计(1978-2019)中国历年的死亡率数据如下表所示:年份死亡率(千分之)1978 6.111980 5.21985 4.961990 6.231995 6.892000 6.912010 6.442015 7.012019 7.22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总体上有所下降,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老龄化的加剧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004--2008年全国主要人口数据
2004年全国主要人口数据2006年中国各地区非农业、农业人口数单位:万人,%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地区总人口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全国129315.31 42071.07 32.53 87244.24 67.47 北京1199.96 907.12 75.60 292.84 24.40赛才网—全国大学生竞赛论坛注:本表为2006年度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2006年中国各地区城镇、乡村人口数单位:万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中国各地区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单位:万人,‰赛才网—全国大学生竞赛论坛赛才网—全国大学生竞赛论坛新疆2050 15.79 5.03 10.76注:全国年末人口数包括现役军人数,分地区数字中未包括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2008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2008年人口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来源: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根据统计公报整理。
历年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_数量_中国人口生命表
人口数 (人)
年
龄
总计 Total 0-4 5-9
10-14 15-19 20-24 25-29 30-34
16985766 907102
1060664 1353263 1443484 1036723 1110290 1445908
男
8584882 499709 577004 721493 749084 499927 539235 711021
40440
6.35
3.13
88490
43530
44959
7.06
3.47
117954
59010
58944
9.41
4.71
122574
61490
61084
9.78
4.91
100595
50558
50038
8.03
4.03
89609
45320
44289
7.15
3.62
86438
43875
42563
6.90
100.00 5.08 5.92 7.47 8.81 6.39 6.21 7.83 9.55 9.71 6.41 7.60
男
50.67 2.78 3.27 4.03 4.65 3.13 3.01 3.84 4.70 4.80 3.21 3.83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94
1178521 60409 64402 79278 92767 80885 76417 82027
109297 113708
84701 91958 77554 52706 39183 33302 21991 11686
中国出生人口、人口老龄化率、育龄妇女情况及各年龄段人口分析
中国出生人口、人口老龄化率、城乡常住人口、大陆男女人口、总人口性别比、育龄妇女情况及各年龄段人口分析中国大陆人口首次突破14亿人,继续坐稳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之位。
70年前,中国总人口仅有5.4亿人,经济总量仅有358亿人民币。
到2019年,我国大陆总人口增加到14亿,GDP攀升到99万亿,这无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奇迹。
1949-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走势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10-2016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从1592 万增长到1786 万,特别是受2013 年11 月起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2014 年出生人口数量较2013 年增长47 万人,人口出生率提高2.87 个百分点,2016年全面二胎放开以来,国内新生人口数激增,较2015年度增加131万人。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
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2018 年末,我国总人口比上年末增加 530 万人、达到 13.95亿,需注意的是新出生人口却出现了下降,全年共出生 1523 万人,较上年减少 200 万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2018年人口出生率下降至10.94‰,201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0.48‰。
2019年中国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20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3.34‰。
2011-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走势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情况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而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总人口首次突破14亿人,而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却创出新低,老龄化率创出新高。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6)(年末数)
0.59% 0.50% 0.52% 0.49% 0.50% 0.48% 0.48% 0.49% 0.51% 0.52% 0.53% 0.59% 0.59% 0.60% 0.65% 0.70% 0.76% 0.82% 0.92% 1.01% 1.05% 1.06% 1.12% 1.15% 1.16% 1.30% 1.45% 1.51% 1.58% 1.67% 1.56% 1.43% 1.31% 1.33%
190月5年4日7月7日
总人口 城镇人口 农村人口 城镇人口增长率 农村人口减少率
口历年变化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500 -1000 -1500
2345
1664 4.02% 2.27%
2006
131448
692 67728 63720 58288 73160
2076
1384 3.69% 1.86%
2005
130756
768 67375 63381 56212 74544
1929
1161 3.55% 1.53%
2004
129988
761 66976 63012 54283 75705
21480 20171 19140 18495 17245
80174 79901 79565 79047 79014
1309 1031
645 1250
-273 6.49% -0.34% -336 5.39% -0.42% -518 3.49% -0.66%
-33 7.25% -0.04%
增减百分比
972
-376 3.12% -0.44%
2022年中国官方年龄段划分
2022年中国官方年龄段划分中国平均寿命将超过77.7岁。
到年,中国国民人的平均寿命将超过77.从7岁到年,城镇居民的关键健康指数水平已进到高收入地区的行业,下面给大家分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最新,欢迎阅读!人口分布如下:0—14岁人口为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3.50%)与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明: 1、0—14岁人口为万人,占到17.95%;2、15—59岁人口为万人,占到63.35%;3、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到13.50%)。
与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落,生育政策调整获得了积极主动实效。
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其它类型数据分布1、从户别人口来看,全国共计家庭户万户,家庭户人口为万人;集体户万户,集体户人口为万人。
2、在人口地区分布方面,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
3、在性别形成方面,男性人口为万人,占到51.24%;女性人口为万人,占到48.7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07,与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4、在受到教育程度人口方面,具备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万人。
5、在城乡人口方面,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万人,占36.11%。
6、在流动人口方面,人户拆分人口为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拆分人口为万人,流动人口为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万人。
全国人口生命表
全国人口生命表年龄别x 死亡概率xq尚存人数xl表上死亡人数xd平均生存年数xL平均生存年数累计xT平均预期寿命xoe0岁0.0264 100000 2637 98022 7207440 72.07 1岁0.0025 97363 242 97139 7109417 73.02 2岁0.0016 97121 155 97038 7012279 72.20 3岁0.0012 96966 113 96906 6915241 71.32 4岁0.0009 96852 84 96808 6818334 70.40 5岁0.0007 96768 69 96734 6721526 69.46 6岁0.0006 96700 57 96671 6624792 68.51 7岁0.0005 96642 52 96616 6528121 67.55 8岁0.0005 96590 49 96566 6431505 66.59 9岁0.0004 96541 43 96519 6334939 65.62 10岁0.0004 96498 43 96476 6238420 64.65 11岁0.0004 96454 40 96434 6141944 63.68 12岁0.0004 96415 39 96395 6045509 62.70 13岁0.0004 96376 40 96356 5949114 61.73 14岁0.0004 96337 42 96315 5852758 60.75 15岁0.0005 96294 48 96270 5756442 59.78 16岁0.0005 96246 51 96221 5660172 58.81 17岁0.0006 96195 58 96166 5563952 57.84 18岁0.0007 96137 69 96103 5467785 56.87 19岁0.0008 96068 76 96030 5371683 55.92 20岁0.0009 95992 88 95948 5275652 54.96 21岁0.0009 95904 87 95860 5179704 54.01 22岁0.0010 95817 94 95770 5083844 53.06 23岁0.0010 95723 95 95676 4988074 52.11 24岁0.0010 95628 100 95578 4892398 51.16 25岁0.0011 95528 103 95476 4796820 50.21 26岁0.0010 95425 100 95375 4701344 49.27 27岁0.0011 95325 106 95272 4605969 48.32 28岁0.0011 95219 106 95166 4510697 47.37 29岁0.0012 95113 111 95058 4415531 46.42 30岁0.0013 95002 121 94942 4320474 45.48 31岁0.0013 94881 119 94822 4225532 44.53 32岁0.0013 94762 128 94698 4130710 43.59 33岁0.0013 94634 126 94571 4036012 42.65 34岁0.0014 94508 136 94440 3941441 41.70 35岁0.0016 94372 149 94298 3847000 40.76 36岁0.0016 94223 147 94150 3752703 39.83 37岁0.0017 94077 161 93996 3658553 38.89 38岁0.0018 93916 168 93832 3564557 37.9539岁0.0019 93748 182 93657 3470725 37.02 40岁0.0022 93566 205 93464 3377068 36.09 41岁0.0022 93361 202 93260 3283604 35.17 42岁0.0024 93159 225 93046 3190344 34.25 43岁0.0025 92934 229 92819 3097297 33.33 44岁0.0027 92705 247 92581 3004478 32.41 45岁0.0030 92457 277 92319 2911897 31.49 46岁0.0031 92180 290 92036 2819578 30.59 47岁0.0035 91891 318 91731 2727543 29.68 48岁0.0037 91572 341 91402 2635811 28.78 49岁0.0042 91231 381 91041 2544409 27.89 50岁0.0049 90851 442 90630 2453368 27.00 51岁0.0049 90408 439 90189 2362739 26.13 52岁0.0055 89969 494 89722 2272550 25.26 53岁0.0059 89475 525 89213 2182828 24.40 54岁0.0067 88950 592 88654 2093615 23.54 55岁0.0072 88358 637 88040 2004961 22.69 56岁0.0075 87722 661 87391 1916921 21.85 57岁0.0086 87061 748 86687 1829530 21.01 58岁0.0093 86313 802 85912 1742843 20.19 59岁0.0108 85510 919 85051 1656931 19.38 60岁0.0128 84591 1079 84051 1571881 18.58 61岁0.0129 83512 1081 82971 1487829 17.82 62岁0.0146 82431 1205 81828 1404858 17.04 63岁0.0154 81225 1254 80598 1323030 16.29 64岁0.0177 79971 1416 79263 1242432 15.54 65岁0.0199 78556 1562 77775 1163168 14.81 66岁0.0206 76994 1587 76200 1085394 14.10 67岁0.0235 75407 1771 74521 1009193 13.38 68岁0.0269 73635 1984 72643 934672 12.69 69岁0.0311 71651 2226 70538 862029 12.03 70岁0.0357 69425 2481 68185 791491 11.40 71岁0.0370 66944 2475 65707 723306 10.80 72岁0.0429 64469 2769 63085 657600 10.20 73岁0.0453 61701 2796 60303 594514 9.64 74岁0.0490 58904 2889 57460 534212 9.07 75岁0.0537 56016 3007 54512 476752 8.51 76岁0.0586 53008 3105 51456 422240 7.97 77岁0.0631 49903 3149 48329 370784 7.43 78岁0.0718 46754 3357 45076 322455 6.90 79岁0.0825 43397 3579 41607 277379 6.39 80岁0.0947 39818 3773 37931 235772 5.92 81岁0.0984 36045 3546 34272 197840 5.49 82岁0.1080 32499 3511 30743 163569 5.0383岁0.1157 28988 3355 27310 132825 4.58 84岁0.1248 25633 3199 24034 105515 4.12 85岁0.1322 22434 2967 20951 81481 3.63 86岁0.1404 19468 2733 18101 60530 3.11 87岁0.1529 16735 2558 15456 42429 2.54 88岁0.1660 14177 2353 13000 26973 1.90 89岁0.1789 11824 2115 10766 13973 1.18 90岁+1.000097099709320732070.332000年女性人口死亡曲线计算公式1.年龄别死亡率:x x xD m P =2.死亡概率:0001(1)m q r m =+-22x x xm q m =+11q ω-=3.尚存人数和表上死亡人数: ,*x x x d l q =1x x xl l d +=-0101110001224(1)x x x x x xx x T T L l l d d L T e l L rl r l ++-=++-=+==--4.平均生存人年数:001(1)L rl r l =--(x=1、2、3、4)111224x x x x x l l d d L ++-+-=+12x x x l l L ++=111l L m ωωω---=5.平均生存人年数累计:11T L ωω--= 1x x x T T L +=+ 010T T L =+6.平均预期寿命:0x x xT e l =。
1953~2010我国部分人口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平均寿命初步调查.
1953——2010我国部分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平均寿命初步调查应子勇1953——2010年间,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现对部分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平均寿命作初步调查,以观察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平均寿命及其动态变化,希望能对我们的医疗卫生工作有一些参考作用。
如有不当欢迎批评指正。
一、1953——2010年我国部分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平均寿命1953——2010年我国部分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岁)平均寿命(岁、指平均死亡年龄而不是期望寿命,下同)见表一——五。
表一、1953、1964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岁)平均寿命(岁)* 二者比值是根据一般是1:1.92±0.12之内设计的。
表二、1982年部分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岁)与平均寿命(岁)表三、1990年部分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岁)和平均寿命(岁)表四、2000年部分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岁)和平均寿命(岁)表五、2010年部分人口的年龄构成(%),平均年龄(岁)和平均寿命(岁)二、对表一——五资料的初步分析,解读与归纳表一——五资料可见;1、50多年来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均年龄在不断延长人口平均年龄从1953年的26.57岁延长到2010年的37.12~38.78岁,足足延长了10多岁,但是其延长过程略有波动,以1964年人口平均年龄最低只有24.74岁;2、一岁以内人口占比例数在不断降低一岁以内人口占比例数1953年是3.34%、1964年升高达到高峰是4.10%;70年代后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占比例数也不断下降,1982年为 1.84~2.07%、1990年为1.46~1.75%、2010年为0.92~1.01%;3、人口高峰年龄在不断后移人口高峰年龄不断后移,1953~1964年是1~岁、10~岁,1982~1990年是10~岁、20~岁,2000~2010年是30~、4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表是200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82‰.
总计
1260498643400617098100.0051.050-4629773450928468 5.03 2.735-9811274419336934 6.55 3.5510-1411224059219530218.75 4.6115-1910471654997497208.37 4.3620-24805964002740569 6.79 3.4125-299389246629472637.60 3.7930-3412349761870616289.71 4.8835-3912325261929613239.61 4.8640-449146746740447277.41 3.8145-499431447753465617.49 3.7850-54816794109540584 6.32 3.1855-59574722940128071 4.42 2.2360-64460232334522678 3.62 1.8265-69417102097420737 3.29 1.6570-74314841583315650 2.46 1.2475-7919310903310277 1.470.7080-849832413756950.750.3285-893687133023570.270.1090-9410263237030.080.0395+
197
63
134
0.02
0.00
本表是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66‰.
4-6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4-6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04年)
注:由于各地区数据采用加权汇总的方法,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合计与各分项相加略有误差(以下表同)。
4-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5年)
本表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1.325%。
3-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7年)
本表是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00‰。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局
48.95104.26
2.30121.22
3.00119.66
4.15111.69
4.00110.61
3.3998.67
3.8198.66
4.83100.39
4.75100.99
3.6010
4.50
3.70102.56
3.15101.26
2.18104.74
1.8010
2.94
1.64101.14
1.22101.17
0.7787.89
0.4272.64
0.1756.43
0.0545.98
0.0146.88
)
49.15103.45
2.22122.69
2.78119.10
3.90112.43
4.20107.42
3.2396.85
3.5996.82
4.70100.11
4.87100.67
3.99101.04
3.53102.33
3.40103.08
2.4210
3.77
1.86104.00
1.59100.79
1.3197.89
0.8090.68
0.4972.12
0.1956.68
0.0646.80
0.0136.83合计与各分项相加略有误差(以下表同)。
)
本数据合计与各分项相加略有误差(以下表同)。
)
3.87101.36 3.25102.70 2.20103.27 1.64102.39 1.4298.87 0.9792.14 0.5580.08 0.2565.34 0.0745.17 0.02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