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发展及其区域结构——读书笔记
地理读书笔记范文4篇
地理读书笔记范文4篇本文是关于地理读书笔记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在这本书中我首先了解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标准作用的描述是:“国家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个评价课程的基矗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和高中地理考试命题的依据,是高中地理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对于老版本的标准来说有较大变化的是:地理课程标准目标中出现了“过程与方法”的说法,明确提出地理教学不仅要关注最终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必要的知识获取和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以及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同掌握知识一样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
此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被列为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
而在人们以往的认识中,兴趣多被看做是使地理教学更顺利进行和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因素,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本身并没有真正被看做是地理课程的目标。
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变化。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基本标准,是使用于全国范围的最基本(底线)要求,地理教科书编写和实际教学内容范围往往会大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非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可以被称为“拓展”内容。
这些拓展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阶梯”内容,这部分拓展内容虽然在地理课程标准中未作要求,但与标准内容密切相关,是服务于标准内容教学的必要铺垫;二是“提高”内容,这部分拓展内容属于标准内容某一主题,但又独立于标准要求内容之外,多试教科书编写者或教师认为十分重要、根据教学需要加以适当补充提高的内容。
三十“探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标准内容的课外延伸,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前沿、时事地理和生活地理内容,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题,以弥补教科书的滞后性和难以完全适合地方教学的不足。
第四讲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第四讲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旨在分析和解释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特征。
本文将介绍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以及核心观点。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地理学家彼得·霍尔斯和格里菲斯·泰勒提出。
他们认为,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区域内部的空间结构是由各种人文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有以下几个核心观点:
其次,区域内的空间结构是动态的。
区域内的人文和自然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
这个观点突出了历史和时空背景对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影响。
第三,区域内的空间结构是多中心的。
霍尔斯和泰勒认为,一个区域内可能存在多个功能中心,不同的中心在空间上具有不同的重叠和互动关系。
这个观点反映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四,区域内的空间结构是等级的。
霍尔斯和泰勒认为,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域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等级关系,一些核心地区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和控制。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受到了其他地理学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例如,芬克尔斯坦提出了“核心-边缘”模型,认为区域内存在着一个核心区域和一个边缘区域,核心区域具有更高的经济和人口密度。
空间格局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空间格局的布局与设计一直是人类智慧与文化的体现。
从古代的宫殿、园林,到现代的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空间格局无处不在,它既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空间格局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在我国古代,人们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当和谐共生。
在空间格局的布局中,这种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古代宫殿的建筑风格讲究对称、稳重,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园林设计则注重借景、造景,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追求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
城市规划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力求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室内设计则强调人与空间的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空间。
我认为,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二、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空间格局的布局应当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域特点、自然环境、人文风情等因素。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空间格局各具特色。
例如,江南水乡的园林,以水为主题,将水、桥、亭、楼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西北高原的民居,则多采用土木结构,注重保温、防晒,体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
这些空间格局的布局,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产物。
在现代社会,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同样需要因地制宜。
例如,针对不同气候、地形、文化背景,采用相应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使空间格局与当地环境相适应。
我认为,因地制宜的空间格局,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能展现地域特色,为人们提供独特的居住体验。
三、以人为本,关注需求空间格局的布局应当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生活需求。
在古代,人们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实用,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现代设计理念更是将人性化设计放在首位,力求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空间。
城市与区域规划课程学习总结规划城市发展与空间布局
城市与区域规划课程学习总结规划城市发展与空间布局城市与区域规划课程学习总结:规划城市发展与空间布局在城市与区域规划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课程,我对城市规划的目标、原则以及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挑战与机遇。
以下是我对课程学习的总结和思考。
首先,课程让我了解到城市规划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高度集聚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过剩、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
城市规划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环境品质、提升居住条件等手段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规划师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多重因素,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其次,课程让我了解到城市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规划城市发展与空间布局时,我们需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网络、绿地系统等方面的规划。
这就要求规划师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特点,遵循合理性、公平性、可行性、参与性等原则来进行规划设计。
例如,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我们可以规划建设综合性商务中心,以集聚商业资源、改善商业环境;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我们可以提出建设住宅区和公园绿地,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和休闲娱乐的需要。
再次,课程让我了解到城市与区域规划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方法。
在规划城市发展与空间布局时,我们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工具来收集和分析城市相关数据,以便科学地评估城市发展的潜力和风险。
同时,还可以运用城市模型、三维可视化技术等手段来辅助规划设计,使规划更具可视化、沟通性和决策性。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方法,规划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城市功能布局、土地使用规划等方面的设计和优化。
最后,课程让我认识到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然而,也正因为这些挑战,城市规划师有机会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
空间原理——读书笔记
空间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本周阅读了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冯纪忠的文章《空间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
建筑中的空间概念,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从空间组合的角度进行设计原理的研究,能使建筑设计更加完美完善。
读了本文章,我对建筑的设计,空间的原理及架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所谓建筑设计,必须要有一个过程。
所以,设计必须经过思考,提出方案,检查方案,实施方案,再总结的过程。
这些步骤缺一不可,我们必须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
而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之中,应该有空间理念,才能不致片面孤立地思考和着手某个阶段工作或局部问题,从而保证适用,经济,美观等的统筹解决。
而从设计方面来说,一个立体空间用物质覆盖起来,就不得不有所调整,首先是高度的调整。
随之而来的是承重问题和功能上分隔联系有矛盾,又要进行调整这时首先是平面的调整。
所以说,每实施一步都要考虑各方的矛盾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矛盾,这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话,很容易使矛盾不断扩大,导致建筑设计的驾崩。
从规划到建筑室内,不是接力棒,而是一棒接一棒,一环扣一环的,上下均有联系,互相承接的。
它是一个反复深入的过程。
不能单从表面而去进行研究。
在空间塑造方面,书中提到形成使用空间的轮廓,并对建筑空间界面提出要求的几点要素,它们是物体与设备的尺度和运输,活动净空,通风采光,视线,音质等。
这几个要素,都是建筑居住空间的主要基础。
只有这五种空间要素同时存在,才能算得上成功的空间建筑,居住在如此空间的人们才能深刻体会到生活的本质。
而影响这些东西的,则是空间的结构,空间的结构的不同,直接影响欣赏者的感觉与评价。
棱角,线条,纹理,光暗分布设备装修等等使空间的尺度形状的感知性或加强或减弱,使得空间结构产生不同的形态。
这世界上,空间是独一无二的,从来不存在两处一摸一样的空间,因此,空间的结构与形态美是不会重复的,它只是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眼中。
其实,无论是建筑设计,空间设计还是室内设计,有一项最重要的设计内涵就是要对空间怀有无限的想象和创造。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书笔记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书笔记张坤30820122201533这本书是国内著名建筑师彭一刚的作品,我所阅读的是最早的1993年出版的版本。
这本书记述了作者对建筑的认识,感悟并对一些建筑空间结构形式进行了分类分析,语言并不晦涩难懂,像我这样的初识建筑的人也能读懂大部分。
全书共有七章,从各个方面对建筑进行了分析概括,并在后面附了大量的图片示例说明,读起来更易理解。
第一章是总论,主要分析了建筑中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两者对于建筑同样重要,建筑最基础的作用是给人首先一栋建筑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要有功能性,不然没用的建筑是基本没人要的。
但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
所以说建筑发展到一定地步就会跨入艺术的领地,来反映建筑师的内心活动或者精神追求。
来体现一种美,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种和谐的感觉。
而且建筑离不开现实,图纸上的建筑虽然好看,但要修建出来,还要靠强大的技术支持。
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都给建筑带来了新的发展。
最后对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辩证法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建筑:“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经过否定之否定,虽然从形式上看又回复到了原点,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二十螺旋形式的上升。
”对中国的建筑发展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第二章功能与空间主要从功能这一要素入手,分析了不同功能要求下对空间的量、形、质的规定性。
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指建筑功能要求有与之适应的空间形式,但是又不能说空间形式就是有建筑功能决定的,但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
一、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现实生活中一般以平面面积作为设计的依据,根据使用要求的的不同面积要随之发生变化。
二、功能对于空间形态方面的规定性。
在确定了空间大小和容量之后就是确定空间的形态是正方形长方形还是椭圆等等,根据不同的功能而进行选择。
例如教室、剧院、体育馆不同的功能要进行不同的选择使其能够满足需求。
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区域发展来说变得愈发重要。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不同地区的布局、分布和相互关系。
它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速度、方向和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视角探讨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城市空间结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这种分隔式的布局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城市空间的碎片化。
例如,大量的商业区集中在市中心,而住宅区则被迫向城市边缘或者郊区扩展。
这种模式下,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其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首先,要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平衡。
传统的城市规划过于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了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因此,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时,要注重发展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性,同时保护城市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
其次,要注重城市内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过去,城市规划往往将不同功能区域划分为相互独立的空间,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交流的减少。
要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需要打破这种界限,推动不同功能区域的互动和融合,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
最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仅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
政府应该发挥好引导和规划的作用,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
同时,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参与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中来。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在城市边缘或者郊区建设工业园区,以减少对市中心资源的依赖。
社会各方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结构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空间的生产读书笔记
空间的生产读书笔记
《空间的生产》是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著作,本书集中反映了列斐伏尔对空间问题的研究成果。
列斐伏尔从空间实践出发,提出了社会空间的三元辩证法,即空间实践、空间的表达以及再现的空间。
他认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的生产是一个过程,它既包括了物质空间的生产,也包括了精神空间的生产。
书中还探讨了空间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空间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列斐伏尔的观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认为,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的产物。
这种观点让我开始思考空间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此外,列斐伏尔还提出了“空间的政治”这一概念,他认为空间是政治和权力的产物,不同的空间分配和使用方式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权力关系。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问题,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不平等和权力关系的问题。
《空间的生产》这本书让我对空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开始思考空间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这本书虽然有些理论化,但对于理解社会和空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十章 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规划
第三节 圈层结构理论
一、理论发展
二、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0
一、理论发展
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 2、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间 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 3、狄更生和木内信藏 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20世 纪年代以后)。 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在大量的区域规划实践基础上,深化和发展 了经济活动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和模式。
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 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 (一)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二)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三、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 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 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分析和确定“点”及 “轴”的位置与等级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骤通常是: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 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 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 引区域。 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
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 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空间规划体系》-读书笔记
《空间规划体系》是东南大学城规系主编一套丛书(城市空间研究)的一本,这套丛书由段进老师主编,总体水平较高。
早期本人看过《空间句法》,起码是我看到第一本介绍到中国的书,用来研究南京空间规划,不错的。
空间规划体系总的说来有3个印象,一个谈到规划体系的理论基础的3位一体;另一个是系统介绍外国规划体系;三是谈到中国规划体系的现状和困境,及其一些解决方式。
我就这3方面说说我的见解。
规划体系的3位一体理论:是以地理空间论、人地关系论,规划论为核心的。
从方法论和哲学上讲,地理空间论着重对地理学与规划学角度下的空间概念进行定位和界定,以明确空间的基本内涵和分异规律。
人地关系论是对人与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方式的理论探讨,比地理空间更进一步,涉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而规划论是更加贴近与对实践和空间过程的干预,是对空间发展运行的基本选择与预测。
第二方面的外国空间规划体系,而作者用了一个框架来概况一个国家的规划体系,并不是按照我们以前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谈到的规划体系:组织系统,运作系统,技术系统,法律系统;作者是用规划体系(行政权力;行为主体;发展状态;和运行结构)。
作者把时间轴考虑进去,认为规划体系的结构是和其国家、区域、城市发展状态相关,这也说明不同情况下就会不同结果。
而国家现行统一规划下,规划体系想变革,一是靠特殊的政策和地区(深圳,重庆等),二是靠上面的组织(很难,所谓的三国演义就是说这个)。
因而前者也是希望,能衍生出新的模式,然后逐渐向上形成政策,甚至是法律。
比如是分区规划等。
各类型的规划运作:是包括2个方面。
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但是目前国家,学界对规划管理的探讨相对较少,而且就我们本专业规划管理,也显得不伦不类,在整个规划行业处于一个边缘地带,因为管理是在政府处,但是并不是政府处就不用与研究。
因而更需要向政府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然后由这些人从体系内更好地提出复合实际观点。
学者在外面,更多的是借鉴外国的经验居多,就目前本人的了解。
读书笔记——理解空间:20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
书名
理解空间:20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
作者
冯雷
类别
理解空间:20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冯雷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1
1.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呈现所谓的“空间转向”,人们试图以空间性思维重新审视社会。这种努力实际上隐含则三个不同的方面:其一是在当代社会批判过程中重视对空间现象的分析,其二是在哲学层面对“什么是空间”进行重新反思,其三是试图构建关于社会系统的空间(以及时间)构成理论。P.2
20.
列斐伏尔在他的空间批判理论中提出三个方法论的空间概念:空间实践、空间表象、表象的空间。
①空间实践这个概念是指创造社会空间的物质活动。在这里,空间是根据实践感觉组织起来的,在这种空间实践中没有对空间的反省意识,所以列斐伏尔把这种空间称为“被知觉的空间”。例如,建设城市交通网、郊区空间、建筑工程等都是空间实践。
②空间的表象是指通过对空间的符号化把握,理性地改造空间的活动。这主要是指科学家、城市规划人员所从事的那种有意识的、自觉的空间操控。
③表象的空间不是像“空间表象”那种对空间的抽象思维,而是把想象和象征的因素加入到空间活动中,也就是在直接经验的空间中表现自己。P.129-130
21.
考察当今的空间批判理论,我认为可以归纳为四大主题:
形式的空间,实质的空间;
空间与超空间:后现代空间的困惑
社会空间批判的先驱者——福柯、列斐伏尔
超真实时代的先觉者——麦克卢汉、鲍德里亚
杰姆逊:后现代空间的迷向
空间与地理:从地理空间走向全球化空间
苏贾与戴维·哈维:两种地理空间的批判理论;
空间不仅意味着地理;
柯司特:全球化时代的“流动空间”;
7.
关于区域的读书笔记
关于区域的读书笔记篇一:区域规划相关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城市和区域规划》(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彼得·霍尔著,邹德慈/李浩/陈熳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8)从头到尾,我认为,彼得·霍尔就一直在在展示自由主义在不稳定环境下的软弱无力,他通过论述规划性安排的必要性和规划制定权对于管理阶层的重要性,以此隐晦地暗示了,集权式管理体制和宏观统筹是当代社会统治阶层必须掌握的绝对权力。
这种权力既是对其当年统治地位的巩固,也是对其统治得以持久延续的保障。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彼得·霍尔在为独裁统治或者强权政治大唱赞歌,而是他深刻地分析英国发展进程之后的理智选择。
彼得·霍尔赞同这样一种其实难以用文字形容的规划模式“目标——连续的信息——各种有关未来的比较方案的预测和模拟——评价——选择——连续的监督”,而在这种模式下,一个明确而持久的规划目标,其重要性看上去要远大于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在说,就像一台动力强劲的赛车,在直道(平稳环境)中优势明显,但在拉力赛一类复杂环境中,动力的强劲与否并不如各阶段目标的明确和可持续性这般重要,众所周知,复杂环境下取得赛车的胜利,并不是单纯的比拼最快车速,而是比拼领航员的指导和驾驶员对指令的正确执行。
因此,我认为,对于高速进步中的国家而言,明确的长期目标更为重要,尤其是对中国而言。
然而订制这类明确而长久的目标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复杂的工作,远见卓识和精明计较缺一不可。
对于组成这一目标的规划师而言,应该如胡适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于未来的大胆畅想和对于现实的谨慎分析应该在一个合格的规划师身上得到完美的融合。
读完《城市和区域规划》后,给我留下较深影响的是文中对欧洲城市区域规划的缘起和背景,尤其是区域规划背后所隐藏着的更为深刻和直接的经济、政治因素的论述。
我不由得联想到中国当代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政治和经济背景,“马克思主义”这个词第一时间从我脑海中跳了出来,手边恰有到曾经匆匆翻阅过的大卫·哈格的《新帝国主义》,读之。
空间与地方读书笔记 第三章
空间与地方读书笔记第三章
本章主要讨论空间的社会建构。
作者指出,空间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地点,更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
社会建构包括了对空间的认知、使用、规划和管理等方面,这些都是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的。
作者以城市空间为例,指出城市的空间布局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
例如,城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因素都会影响城市的规划和设计。
此外,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也会影响城市的空间使用和演变。
作者还介绍了空间实践的概念。
空间实践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活动和行为。
这些实践可以改变空间的意义和功能,例如,一个公园可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可以成为政治集会的场所。
最后,作者强调了空间与权力的关系。
权力在空间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城市规划和管理往往是由政府或有关部门主导的。
因此,空间的使用和控制是一种权力斗争的表现,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会争夺和占领不同的空间。
总之,本章主要介绍了空间的社会建构及其影响因素,强调了空间实践和权力的重要性。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城市化过程和社会空间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 1 -。
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读后感
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读后感本周阅读了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大师的著作《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本书阐述了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及主要理论,并且论述了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资源与环境及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特征。
书中从理论中,与实践中,对区域开发与发展的点一轴系统理论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t字形结构作了深入系统地论证,对位置及差地租,区域可达性,技术创新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
而在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区域发展的问题,而城乡发展日益失衡,城乡间相对差距均呈不断拉大趋势。
受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产业特性,农民自身素质,国家经济政策等原因影响,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
而城乡发展,则是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区域发展,包括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变,资源在区域中的利用,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东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的差异,东部经济发展较快,而西部发展较为落后。
因此,统筹东西部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联合东西两部区域发展极为重要。
现在,已经有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项目的实施,使两区域下的经济发展极为密切,西部的经济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现在,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工业化阶段,逐步发展到现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资源环境,在当今的大学里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专业。
当今社会中,资源的利用及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的种种的本质都是为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你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而任何一个区域或者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着起特有的空间结构。
而本书提到的空间结构,则是与开发与发展不平衡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在我国,国土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时不平衡的。
读书笔记
读书报告“从意大利城市和区域空间规划与发展中能学到什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克劳斯·昆滋蔓、彼得拉·波茨、王纺,刊登于《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第三期上。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的发展情况、空间规划以及它们的一些发展模式。
读这篇文章,作者从一开始就已告诉读者意大利和中国的情况是很相似的。
中国和意大利一样,都有很悠久的历史,而且中国的历史更加久远,可是意大利对于它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都比中国好很多,他们比我们更早的意识到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的开发和推广,并借此增加了自己国家的收入。
而我国在文革期间破坏了很多的历史古迹,而且新中国成立之后,直到1982年才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种意识上落后别人的现实,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
从历史上看,公元三世纪以后,原罗马帝国的剩余部分被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等不断转换着的势力集团统治着,和它很相似的中国的朝代更替,唐宋元明清;但不同的是,意大利被不同国家的势力统治,所以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文化,中国的历史演进只是耕种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替统治而已。
接着从意大利的城市发展中可以发现,早期的意大利各城市都是独立的城邦或者公国,势必发展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化种类、艺术形式,意大利城市的发展是从自己的意识开始,而中国的城市发展似乎更像是外国人入侵开始形成了各个有战略地位、经济地位的城市,尤以沿海城市的发展最为迅速。
虽然中国的这些城市在经济等方面也许比意大利的主要城市还强,但却很缺乏文化底蕴,在初期和中期发展阶段,也许还看不出什么问题,我认为最多到了发展的后期阶段,缺乏文化底蕴将会很大的限制一个城市的发展。
所以,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还是不能只着眼于经济的一枝独秀,不能以挣更多的钱为首要目标,而是应该向文化转型,将重点放在建立起自己的文化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是,意大利的食品出口不仅带动了意大利多样化的经济,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欧洲的美食文化,从而带动了欧洲的经济。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扩散的几种形式: 近邻扩散 等级扩散 跳跃式扩散 随机扩散 点轴理论 墨渍扩散
就近分散: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 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跳跃式分散:跳跃式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 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 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是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 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 随机扩散:随机扩散是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 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 墨渍扩散——是由占据扩散和蔓延扩散混合而成的一种扩 散类型。移民迁移到新的居住地,首先完成占据式扩散 ,之后,通过蔓延式扩散,使得文化区得到更大扩展。 结果是原居住地的文化在新居住点周边一定地域范围内 进行扩散,但是各个新居住点之间仍然被土著文化所分 隔,尚未连绵成片。
2.产生的原因
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 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 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 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
3.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 促进
点轴理论
对区域开发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运输通道被成为 生产轴(沃尔.松世)。
随着连接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形成新的优势区位 ,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从而 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 产生新的居民点,使该地区出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趋 势。
扩散效应
相对均衡的高级 有序状态
集聚效应
(一) 区位指向
概念
指经济活动 在选择区位时 所表现出的尽 量趋近于特定 区位的趋向。
分类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原料地指向
燃料动力指向 劳动力指向 市场指向 运输指向
读书笔记——理解空间:20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
我们对空间的认知最初来自于身体知觉,在出现数学、物理学等抽象空间之后,人类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现在,超空间的出现正在改变我们以往的空间认知,因此人类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它。P.15
10.
空间乃是一种秩序——既是一种客观的秩序,也是一种主观的秩序。
11.
约翰·基西克(JohnKissick)说:“事实上,文艺复兴运动中最重要的贡献都与艺术家力图在平面上构成更真实的空间感有关”P.3
形式的空间,实质的空间;
空间与超空间:后现代空间的困惑
社会空间批判的先驱者——福柯、列斐伏尔
超真实时代的先觉者——麦克卢汉、鲍德里亚
杰姆逊:后现代空间的迷向
空间与地理:从地理空间走向全球化空间
苏贾与戴维·哈维:两种地理空间的批判理论;
空间不仅意味着地理;
柯司特:全球化时代的“流动空间”;
3.
就人类而言,世界不仅是物质的和行为的,而且是文化的。文化是标示意义的符号体系,庞大的符号体系构成了符号空间,即所谓文化的空间。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嵌入在文化的空间,人类不得不学习使用这些符号,从而理解事物和规范行为。如果某个人不幸在幼年时期被隔离在文化的空间之外,那么他将终生无法进入“意义”的世界。人类是透过文化空间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因此我们所在的物质空间和行为空间,都掺入了文化的作用。P.3
2.
空间即秩序。我们可以在三重维度上界定空间,即物质的维度、行为的维度和文化的维度。
①物质的空间,可以大致理解为人们所说的自然空间。所谓社会时空只能是从属于自然时空(即物质的时空),而非对应于自然时空;自然时空不是借助于社会时空才得以成立的,相反,社会时空是依赖于自然时空才得以成立的。
②行为的空间,即由动物的空间行为(包括空间认知和空间活动)所产生的空间。它并不是指发生行为的那个场所(即物质的空间),而是指动物凭借其空间智能和空间行为建构出来的空间,是在物质空间基础上生出的次生空间。当然,行为空间并不是与物质空间绝缘的,由于行为通常意味着动物与其环境之间发生物质代谢,所以物质空间并非只是充当动物行为发生的舞台,而是主体在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的空间。只有存在社会行为的情况下,才会有所谓的社会空间。因此,所谓社会空间首先应看作行为的空间。P.3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规律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神奇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区域空间结构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拼图,一直在变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化规律,就像我们从小朋友一点点长大变成大孩子一样!比如说,我们生活的城市就是一个区域空间。
一开始,可能只有一些小小的房子,稀稀拉拉的,像孤独的小星星。
然后呢,人越来越多,房子也越来越多,慢慢地就有了街道,有了商店,这是不是很神奇?再想想看,像我老家的那个小村子。
以前啊,大家都住在那种土坯房里,周围都是农田。
可后来,一些叔叔阿姨出去打工挣了钱,回来就盖起了漂亮的小楼。
村子里还开了小超市,大家买东西方便多啦!这难道不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吗?还有啊,我们学校所在的这个区域。
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周围可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也没有那么多车水马龙。
可现在呢,新建了好多小区,还有大大的商场。
这变化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你们说,这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是不是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它从来不会停下脚步,总是在不断地前进。
就好比一棵小树苗,刚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芽儿,慢慢地长出树枝,再后来变成一棵大树,枝繁叶茂。
区域空间结构不也是这样一点点发展壮大的吗?我还听说,有些大城市以前只是一片荒地呢,经过人们的努力建设,变成了繁华的大都市。
这得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呀!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地改变呀!我们想要更方便的生活,想要更多的娱乐,想要更好的环境。
所以,区域空间就会跟着我们的想法一点点地改变。
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会很不方便?我觉得呀,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就像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故事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奇迹。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丰富多彩。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些变化,也要努力为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观点就是,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是人类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它带着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可一定要跟上它的脚步,一起向前冲呀!。
读书笔记建筑空间组合论
读书笔记———彭一刚《建筑空间结合论》读了这本书,我最欣赏的是他表述的建筑美学及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关系这几部分的内容。
谈到建筑功能时,建筑理论界一直有所谓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功能之说。
建筑一般都会具有实用功能,有待于发展其精神性的审美意义,只有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才是健全的。
一、突出建筑的空间美建筑空间和建筑实体相互结合形成了完美的建筑,因此建筑美也包含了空间美和实体美。
实体美是外在的、开放的,空间美是内在的、含蓄的。
一般说来,像国外集中型的建筑,整体集聚成庞大的体量,建筑的体量美、形体美给人较强的冲击力,在这里实体美是占主导地位的。
而像中国木构架体系这样的离散形的建筑则与此相反,由于单体建筑体量不大,结构相似,建筑组群由多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内向庭院的整体空间景象成为建筑表现的主体,主建筑和附建筑都成了庭院空间的构成因子。
在这里空间美就上升到了主导地位。
中国传统建筑是土木为材所形成的木构架建筑体系,由于建筑材料自身物理属性的影响和限制,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不向超长的高度发展的体制。
但建筑要满足多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就必须有满足它的足够的空间。
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传统建筑走上了群体组合的发展道路,通过建筑物的群体组合来延伸、扩大空间。
空间组合通过引导、联系、过渡、集合、总结等方式进行,因此,人置身并行进在建筑的空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空间序列在我们面前不断呈现,此起彼伏,在起、承、转、合中体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
正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美,也就随着时间的进程,在虚实相间的空间布局中流溢出来。
四合院的空间特性表现为内向性的美,这是由于它的围合特征所决定的。
这种围合以轴线对称的方式来进行,围合出来的空间相对具有封闭、内敛、独立、宁静的特征。
在这种组群的处理方式中,呈现出了均衡、对称的空间布局形式,这样的空间氛围和中国的传统的宗族、血缘、道德、伦理关系又相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本周阅读了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大师的著作《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本书阐述了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及主要理论,并且论述了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资源与环境及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特征。
书中从理论中,与实践中,对区域开发与发展的点-轴系统理论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t字形结构作了深入系统地论证,对位置及差地租,区域可达性,技术创新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
而在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区域发展的问题,而城乡发展日益失衡,城乡间相对差距均呈不断拉大趋势。
受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产业特性,农民自身素质,国家经济政策等原因影响,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
而城乡发展,则是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区域发展,包括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变,资源在区域中的利用,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东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的差异,东部经济发展较快,而西部发展较为落后。
因此,统筹东西部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联合东西两部区域发展极为重要。
现在,已经有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项目的实施,使两区域下的经济发展极为密切,西部的经济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现在,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工业化阶段,逐步发展到现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资源环境,在当今的大学里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专业。
当今社会中,资源的利用及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的种种的本质都是为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你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而任何一个区域或者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着起特有的空间结构。
而本书提到的空间结构,则是与开发与发展不平衡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在我国,国土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时不平衡的。
近年来,一些社会经济很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等地区,新建,扩建的大中型项目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预示着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宏观和中观区域间的经济实力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从空间结构观察,社会经济的疏密状况会愈加不平衡,使各区域发展不平衡。
因此,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可以单方面的对其进行研究。
区域的发展,离不开空间结构完善的基础;而空间结构的稳定及持续发展,则离不开区域发展。
只有两者相对发展起来,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才能真正改变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
要做到空间结构及区域发展,要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方区域贫富差距。
重视区域发展,稳定空间结构,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