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说课稿

合集下载

化学课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化学课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化学课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课教案: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引言: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特殊状态,它表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趋于固定。

了解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探索其背后的化学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平衡及其调节的方法。

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 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学生将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明白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反应速率来实现的。

2.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会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进而影响平衡常数。

通过解释平衡常数的概念,并进行一些示意图和实例分析,学生将理解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以及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之间的关系。

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 浓度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通过介绍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和浓度变化时平衡位置的调节机制,学生将学会如何用化学公式和平衡常数来解释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2. 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及其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浓度对平衡的重要性。

三、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 压力与气态反应的关系介绍气体反应中压力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值计算,学生将了解气体反应中压力与平衡的关系。

2. 伯努利原理与化学平衡通过引入伯努利原理,讲解压力对物质分布的影响,进而解释压力对化学平衡的调节作用。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将直观地了解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介绍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机理。

通过化学方程式和分子之间碰撞的示意图,学生将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催化剂对平衡位置的影响进一步讲解催化剂对平衡位置的调节作用。

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学生将掌握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方式。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

2. 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等。

3. 学会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勒夏特列原理。

2. 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实际问题。

2. 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化学平衡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2. 讲解化学平衡状态:解释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阐述可逆反应的特点。

3. 探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如何影响化学平衡。

4. 讲解勒夏特列原理:阐述勒夏特列原理的内涵,展示实例进行分析。

5. 应用勒夏特列原理:让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实际问题,如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平衡调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及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的掌握,以及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人教版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选修4中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这一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态的条件以及如何调节平衡位置的方法。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平衡过程中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分析该单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的第二单元,属于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中的一部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化学平衡和平衡移动的条件展开,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教材中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1.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 -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 -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 浓度的变化 - 温度的变化 - 压强的变化 - 催化剂的存在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概念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一定的化学基础。

但是对于平衡状态的形成以及影响平衡位置的条件可能并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学生的联系,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实际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的深入理解3. 教学方法•指导性讲授结合示范实验:通过教师的指导性讲解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理论知识。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说课稿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说课稿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说课稿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课题: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二章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平衡的化学理论的理解,又为以后学习电离平衡奠定了基础,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应用理论分析,研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简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化学平衡移动;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移动;第三部分,勒夏特列原理。

其中第一部分是基础,第二部分是整节教材的核心,第三部分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

3、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编排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重点及难点的确定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1、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2、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

确立依据: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学习很重要,所以讨论“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成为本节课的重点。

由于理论付诸实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平衡移动原理的利用和移动过程中的速率――时间图成为本节的难点。

二、高学情分析二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而且思维活跃,掌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论,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探究为验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法由于本节教材地位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归纳出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影响。

2、通过对外界条件对速率影响理论复习,采取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平衡移动规律。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2. 案例:勒夏特列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讲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平衡状态的特征。

2.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1)浓度:讲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浓度变化时的平衡移动。

(2)压强:讲解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压强变化时的平衡移动。

(3)温度:讲解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温度变化时的平衡移动。

(4)催化剂:讲解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原理。

3.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和讨论法,使学生掌握了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并能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6.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在改变浓度、压强、温度和添加催化剂等条件下,化学平衡是如何移动的。

7.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平衡的移动现象,加深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8. 平衡常数概念:介绍平衡常数的概念,解释平衡常数与平衡状态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平衡常数如何反映反应的倾向性。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际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1.4 教学步骤引入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各种因素。

让学生能够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2.2 教学内容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各种因素。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介绍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介绍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介绍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介绍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第三章: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让学生能够分析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勒夏特列原理。

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3.4 教学步骤介绍勒夏特列原理。

介绍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第四章: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让学生能够分析压力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原理。

压力变化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压力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压力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以浓度为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平衡中的内容,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化学平衡,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考虑条件改变会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如何影响,从而学会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对某一条件下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进行判断。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构建“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这一学科观念;2、通过绘制图像让学生建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同时能运用模型认知举一反三,能够自主判断条件改变平衡如何移动;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能依据原理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价值。

三、教学策略与设计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深度学习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强调学生的性发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利用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利用实验探究的手段,借助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仪器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并让学生通过“V-t”图像表示出平衡移动的过程及结果,建立起“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件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2、难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五、教学过程六、小结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即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温度、浓度、或压强),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对着干,又干不过),减弱不等于消失,更不是“扭转”。

七、教学反思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运用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解释生产、生活、实验室中的实际问题。

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第二节第三课时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到平衡移动的概念。

【讲解】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提问】那平衡移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看图示。

【投影】【讲解】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就是条件发生了改变,导致正反应与逆反应的速率不相等,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导致平衡发生了移动。

【提问】化学移动的方向我们如何来判断呢?Fe(SCN)(浅黄色)(无色)(红色【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填写学案。

溶液颜色变深溶液颜色变深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对科学研究的深度理解。

结论对可逆反应Fe3++3SCN-Fe(SCN)3,分别增大c(Fe3+)和c(SCN -)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滴加NaOH溶液,由于3OH-+Fe3+===Fe(OH)3↓,减小了Fe3+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教师】工业生产上常采用增大廉价反应物的浓度,来提高贵重物质转化率的措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学生】根据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填写学案中的表格。

【总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得v(正)大于v(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①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使得v(正)小于v(逆),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浓度改变时平衡移动的图像是怎样的。

【讲解】①平衡正向移动①平衡逆向移动【过渡】压强对化学平衡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由接下来的实验进行探讨。

【学生】原理2NO2(红棕色)N2O4(无色)混合气体颜色瞬间加深,又逐渐变浅N2O4(2.2.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2、图示:3、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条件改变,v正≠v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属于课标选择性课程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内容。

1.内容要求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2.学业要求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推测平衡移动方向及浓度、转化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二、教材分析(1)知识类型、知识内容及其结构知识类型:化学原理内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识内容及其结构:化学平衡移动概念的建立(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浓度改变对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及原因分析;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知识价值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状态会产生影响,使化学平衡状态发生改变。

因此,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通过选择条件、改变条件,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生活,获取最大效益。

在方法上,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用所学理论解释问题—获得结论—应用结论(设计实验和解释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方法,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特征;对平衡移动有初步认识,知道当一定外界条件改变时,有可能会引起平衡移动。

【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初步具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能力的欠缺: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有序性)差,实验操作阶段耗时较多;实验分析能力较差,缺乏从实验现象中发现、抽取、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难以获得实验结论;实验设计能力较差,缺乏设计有效实验检验理论预测的能力。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课例研究2392015年 第34期一、教材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这一节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仍是十分重要的,它上承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的建立过程,下启有关速率、平衡的“综合图像”分析和等效平衡,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一节内容。

该节内容的重难点是理解并学会应用“勒夏特列”原理,会做“初级”速率、平衡图相。

二、教材编排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1.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实验较多,难度也较大,教材把它放在前面;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就一个实验,且现像明显,学生更易于理解平衡发生了移动,而教材却把它放在后面。

我觉得两者的顺序互换,效果会更好。

2.教材在讲完浓度、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后,就想让学生得出平衡的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再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原理也适合于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这是对大部分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且最关键的是不利于学生画压强对速率、对平衡影响的图像。

我打算引入一段有关基元反应V 正、V 逆的计算方法,让压强对速率和平衡的影响更具体,最后再让学生总结平衡移动原理。

3.一般教学设计是在第二课时时,把外界条件对速率、平衡的影响图像再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一般针对性不强,其实完全可以通过一边做实验,一边让学生自己分析正逆速率的改变和平衡的移动情况。

4.由于跟浓度有关的“试管实验”较多,所以显得较乱,应该一边实验,一边做图,分析正逆速率的变化情况,理清每个实验的改变因素,再得出平衡的移动情况。

5.改老师演示实验为4人一组的随堂实验,并适当使用课件,使教学过程深动、高效。

同时把一些特殊情况放到下一课时再讲解,这节课应该更完整。

三、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1.导入新课:利用初中学过的NaCl 固体的溶解过程跟温度的关系,说明温度既能影响溶解的速率,也能影响溶解的限度,设疑并过渡到温度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是否有影响的实验。

2.通过不同温度下2NO2N 2O 4的实验中颜色变化,并利用活化分子、有效碰撞跟温度的关系,老师再打比方:好比一个水池,当进水、出水速率改变时,水池中的水量如何变化的情况分析。

化学平衡说课稿范文

化学平衡说课稿范文

化学平衡说课稿范文化学平衡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平衡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平衡说课稿1一、说教材1、地位与作用。

《化学平衡》是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第3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必修2中化学反应的限度等;学生初步了解了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

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由于后续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实际是化学平衡知识的延续,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并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化学平衡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学生获取及知识信息加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3、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顺利达成设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学法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培养人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学科。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说课课件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说课课件

化学平衡部分的特点是"杂、乱、难",学 生学习起来难理解、不易掌握。依照教材特 点,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教学上应以让学生 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化学平衡的六大 特征及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关系 为主,不易把问题向纵深引申。
从知识上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相辅相成 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化学反应速率是 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平衡问题实质上也是速率问 题。当在一个可逆反应的体系中,正反应与逆反应 的速率达到相等时,才存在化学平衡;而两个速率 不相等时,则平衡就要发生移动。因此,学生只有 在深刻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化学 平衡移动原理;同时在学习化学平衡原理的过程中, 又能增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更加深刻的理解。因 此,在教学中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学生 已掌握的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经过师生共同分析、 讨论,揭示化学平衡概念本质,便于学生知识的同 化和顺应。
当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正反 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此时,化学 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提问]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阅读]第9面 化学平衡状态 [总结]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和特点 ①一定条件下 ②可逆反应里 ③正逆反应速度相等,各组成成分含量不 变
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 反应:2SO2(g)+O2(g)2 SO3(g),达到平衡 状态的标志是:①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②生成1摩O2同时消耗2摩SO3;③气体体积 不再变化;④生成2摩SO3 同时生成2摩SO2 ; ⑤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平均 式量不再变化。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 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③④ [解析]本题的特点在于容器体积可变,应选B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存在一个问题, 为什么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针对这 一问题,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独立思 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总 结出化学平衡的概念,并初步引入等效 平衡问题,通过一定的变式练习来巩固 这一认识。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说课稿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说课稿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说课稿《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说课稿叶承名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即勒夏特列原理。

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前已经有溶解平衡的初步概念(初中),在化学平衡之后将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化学平衡在学生所需学习的平衡系列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的理解,又为以后学习电离平衡理论、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奠定基础。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化学平衡状态是基础;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移动;第三部分化学平衡常数。

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采取先通过实验说明化学平衡能够移动,从而展开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条件”的讨论。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浓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②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并应用。

③理解用图像方法表示可逆反应从不平衡状态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过程。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从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培养和训练抽象概括能力②通过从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培养和训练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讲解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②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教学重点:浓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教学难点:浓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速率时间图二、说学情本堂课的对象是高二理科班学生。

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等理论,在知识上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为该节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能力保证。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一、引言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在高中二年级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教案旨在介绍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

二、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

在闭合容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正反应以相同的速率进行,从而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K是表示平衡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值,为连续反应的浓度之比。

平衡常数可以用来判断化学反应向正向反应还是反向反应进行。

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的改变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以影响化学平衡。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增加一个物质的浓度时,平衡将向消耗这个物质的反应方向移动,以减少浓度差。

相反,如果减少一个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生成该物质的方向移动。

通过改变浓度,可以使反应向所需的方向转化。

2.温度的改变改变温度可能导致化学平衡向正向反应或反向反应移动。

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增加,平衡将向吸放热的方向移动,以减少温度增加带来的影响。

相反,当温度下降时,反应速率降低,平衡将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温度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平衡常数来改变平衡的位置。

3.压力的改变压力的改变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特别重要。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增加压力时,平衡将向分子数较少的方向移动,以减少压力的增加。

相反,当压力减少时,平衡将向分子数较多的方向移动。

通过改变压力,可以调节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从而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4.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本身。

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平衡的达到时间,并且不改变平衡位置。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可控性。

四、实例应用化学平衡理论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工业生产中的反应条件优化、化学肥料的制造、金属冶炼过程中的控制等。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3. 能够应用Le Chatelier原理预测化学平衡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3. 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Le Chatelier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 化学平衡的变化预测。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酸碱指示剂、PH试纸等;实验药品:醋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些反应方程式,引导学生思考反应是否会达到化学平衡,以及何种条件下反应会达到平衡。

Step 2 理解化学平衡1. 解释化学平衡的概念:当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不再发生明显变化时,称为化学平衡。

2. 介绍化学平衡的特征: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或压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平衡常数。

Step 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 浓度变化: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平衡向生成物一侧移动,而增加生成物浓度则会使平衡向反应物一侧移动。

2. 压力变化:增加压力会使平衡向分子数较少的一侧移动,而减小压力则会使平衡向分子数较多的一侧移动。

3. 温度变化: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Kc增大,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温度降低时,平衡常数Kc减小,反应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Step 4 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1. Le Chatelier原理: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外界影响,系统会偏离平衡状态,但会通过自身调整来恢复平衡。

2.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可以预测在不同条件下化学平衡的变化趋势。

Step 5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来验证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和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

Step 6 总结归纳总结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和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教案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一、教材分析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的核心内容。

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本章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以前, 学生已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和速率时间图象, 但只局限于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速率的影响。

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改变, 但化学平衡不一定改变。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拓展和应用, 又是学生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 是解决化学平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使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培养。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4)能够通过勒夏特列原理正确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

(1)过程与方法:(2)在理解化学平衡时, 初步掌握将化学问题以及内在的规律抽象为数学问题, 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1.以平衡移动定律为主线, 结合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情感态度价值观:(2)通过实验、观察、思考, 领略实验学习乐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

四、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在学习中体会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 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六、难点: 勒夏特列原理。

七、教学方法八、采用启发诱导法、实验探究法, 分组讨论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教学。

九、教学过程1.【引入】复习提问:2.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特征: 逆、动、等、定、变。

3.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

(图示说明)平衡移动的概念及原因: 反应达到平衡后, 如果改变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 正逆反应速率会随之而产生变化, 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V正=V逆平衡不移动V正›V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当V正’=V逆’达到新的平衡。

V正‹V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当V正’=V逆’达到新的平衡。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教案讲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师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教案讲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师版)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01目标任务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2.能利用平衡常数和浓度商的关系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3.能根据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推测平衡移动的方向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

1.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外界条件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解释或预测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能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收集实验证据,基于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02预习导学自主梳理1.化学平衡移动(1)含义: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改变、、压强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

(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3)图示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υ´逆−−−→正向反应−−−→改变条件−−−→一定时间反应开始尚未平衡化学平衡状态正向或逆向移动新的化学平衡状态建立新平衡化学平衡移动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①对于平衡:Cr 2O 2-7+H 2O2CrO 2-4+2H +,加入稀H 2SO 4,c (H +)增大,溶液颜色变为色,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加入NaOH 溶液,c (H +)减小,溶液颜色变为色,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②对于平衡:Fe 3++3SCN -Fe(SCN)3,加饱和FeCl 3溶液,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变。

③影响规律a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b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2)压强①适用对象:有参加的可逆反应。

②影响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a .若为体积不等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

b .若为等体积反应增大压强时,v 正、v 逆同等程度地增大;减小压强时,v 正、v 逆同等程度地减小,平衡均移动。

(3)温度①对于2NO 2(g)N 2O 4(g)ΔH =-56.9kJ·mol -1,将NO 2球放入冰水中,红棕色变,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放入热水中,红棕色变,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说课稿
叶承名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 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即勒夏特列原理。

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前已经有溶解平衡的初步概念(初中),在化学平衡之后将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化学平衡在学生所需学习的平衡系列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的理解,又为以后学习电离平衡理论、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奠定基础。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化学平衡状态是基础;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移动;第三部分化学平衡常数。

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采取先通过实验说明化学平衡能够移动,从而展开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条件”的讨论。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浓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②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并应用。

③理解用图像方法表示可逆反应从不平衡状态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过程。

( )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从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培养和训练抽象概括能力
②通过从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培养和训练抽象概括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讲解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②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浓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浓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速率时间图
二、说学情
本堂课的对象是高二理科班学生。

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等理论,在知识上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为该节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能力保证。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根据学生已具备的速率知识和能力 采用启发诱导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以便在教学
过程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重视实验设计 设计注重学生心理与认知水平、认知发展相结合。

通过以学生对新知预言、主动探究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关注学生科学探
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来落实三维目标。

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有效的进行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学法:
学生预言→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说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为化学教学助一臂之力。

合理使用电教手段,使化学教学生动形象,充分利用幻灯、投影的特点去揭示矛盾,启发思维。

在联系生活实际、对比新旧知识、练习等方面,不断开拓思路,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真理、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过程 调动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五、说教学流程
、入新课 复习提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化学平衡的特征 抓住“变 这一特征导入新课。

用时 分钟以内
、实验探究,设疑导入
提出问题若改变外界条件,平衡是否发生变化?
(开门见山,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吸引学生思考)
教师演示实验
让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但如何变,可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实际,加深理解
可通过边讲边练,使速率 时间图像的练习得以贯彻实施,让学生能从数学角度出发解决化学问题,达到综合的目的。

(这部分内容,可通过计算机来演示,不仅增大课堂容量,而且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课堂小结:总结浓度,压强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课后 页第 、 、 、 题。

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预习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适当,课堂教学探究性的问题和环节比较多,在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 实验验证 得出规律 实际应用 反思提高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时,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实
验:氯化铁与硫氰化钾溶液的反应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讨论,让学生真正理解改变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原因。

创设情境 极大地增强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表现力。

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使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学习,自我发现,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增大课堂的容量,活跃课堂,提高效率。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化学教学 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