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包豪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色彩和简单几何图形之间的有机关联 对色彩和简单几何图形之间的有机关联 的认识。他认为方、圆、三角形与色彩 的认识。他认为方、圆、三角形与色彩 之间应该具有必然的内在关系。 之间应该具有必然的内在关系。
1916年,伊顿在一段笔记中,表达了他 1916年,伊顿在一段笔记中,表达了他
伊顿色彩作品
·伊顿把预科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体验--发现--知识”三段式。学生从感 性上体验形式、色彩、节奏、比例、结构和空间关系的对比,从视觉和触 觉上体验各种材料的性质。 ·在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发现了结构和空间关系的广阔世界,并进一步揭 示这些发现中的理论前提和哲学意蕴,进而形成理性的知识。他援引中国 成语“得心应手”。 ·由于伊顿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十分强调直觉方法与个性发展,鼓励完全 自发和自由的表现,追求“未知”与“内在和谐”,甚至一度用深呼吸和 振动练习来开始他的课程,以获取灵感。这些都与工业设计的合作精神与 理性分析相去甚远,从而遭到了很多批评。
依顿的课程当中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
• 一是强调对于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特别是二 维和三维,或者平面与立体的形式的探讨与了解; • 二是通过对于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规律来,特别是 韵律规律和结构规律这两方面的规律 ,逐步使学生对 于自然事物有一种特殊的视觉敏感性。 • 伊顿同时强调训练学生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能力,对于 不同的自然材料,质料不同,表现也应该不同。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
——包豪斯
目录
• 包豪斯的历史
– 魏玛包豪斯(1919-1925) – 德绍包豪斯(1925-1932) – 柏林包豪斯(1932-1933)
• 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 包豪斯的设计成就 •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
包豪斯(Bauhaus):Bau建筑+haus房屋=建筑之家
第一批教员
• 约翰.伊顿 • 里昂耐尔.费宁格 • 格哈特.马克斯
约翰·伊顿
• • • •
中文名:约翰·伊顿 外文名:Johannes Itten 国籍:瑞士 出生日期:1888.11.11逝世日期:1967.5.27职业: 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家
人物概述
• 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1.111967.5.27 )瑞士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家、 理论家、教育家。他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员之一, 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与德裔美籍画家 里昂耐尔·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和德国 雕塑家格哈特·马克斯(Gerhard Marcks)共事 于建筑家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 带领下的魏玛包豪斯学院。
• 纳吉 •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 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 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 主义转向理性主义。 • 他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设计表现技法、材料、平面与 立体的形式关系和内容,以及色彩的基本原理。他努力的 方向是要把学生从个人艺术表现的立场上转变到比较理性 的、科学的对于新技术和新媒介的了解和掌握上。 • 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包豪斯 在设计上走上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这种变化也反映 了格罗披乌斯思想的新发展。
在格罗披乌斯的指导下,这个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 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
• ⑴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 ⑵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 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 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 • ⑶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 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 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 ⑷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 • ⑸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另: 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 派别──主张设计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功能、技术 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披乌斯 攻读建筑,进入贝伦斯设计事务所。 设计思想: 面向大众、重视成本、团队协作、标准化 初衷: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
• • • •
莫霍利·纳吉的课程: 1)悬体练习; 2)体积空间练习; 3)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练习; 4)结构练习; • 5)质感练习; • 6)铁丝、木材结合的练习; • 7)构成及绘画
来自百度文库霍利·纳吉作品
魏玛时期包豪斯的公共形象
•设计展:1923年包豪斯举办了第一次展览会,展出了设计模型、学生作业以 及绘画和雕塑作品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欧洲许多国家设计界和工业界 的重视和好评。在这次展览会上,格罗皮乌斯作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 演讲,学校更加强调技术的作用。 •展览的成功是包豪斯公共关系活动的第一个重大突破,从此,这所学院的名 声就传遍了世界各地,成为各国注意的一个现代设计实验中心。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1919-1925)-双轨教育体制
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 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广招贤能, 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相 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格罗披乌斯
格罗佩斯宣言封面
魏玛时期是包豪斯的草创时期,在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宣言》中所显露的观点 得到了探索性实践,首先,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谓而代之以手工 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并要求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 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技能,因此,作为师傅的导师,不仅有 传授艺术造型、色彩等绘画内容的“形式导师”,还有担任技术、手工艺和材料部分 教育的“工作室导师”,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教学工作。魏玛时期的这种
莫霍利· 纳吉
• 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 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 注重点、线、面的关系。 • 纳吉为预科学生安排了3组课程:一组是工艺类, 包括手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一组是艺术类, 包括素描、色彩、摄影、制图等,使学生熟悉 造型表现的原理。一组是科学类,包括数学、 物理和社会科学,使学生的形象知觉和理性思 维结合起来。
瓦西里·康定斯基 中文名:瓦西里·康定斯基 外文名:В а с и л и й К а н д и н с к и й 国籍:俄罗斯出生地:俄罗斯 出生日期:1866年12月16日逝世日期:1944年12 月13日 • 职业: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主要成就:现代艺术的 伟大人物之一代表作品:《关于形式问题》等
约翰·伊顿
• 伊顿的另一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 他对色彩理论领会得很是透彻。当时德国最重要 的色彩理论专家是约翰.歌德,伊顿和其它包豪斯 的基础课程都是以约翰.歌德的理论作为基础的。 • 伊顿对于色彩的对比 ,色彩明度对于色彩的影响, 冷暖色调的心理感受,对比色彩系列的结构都非 常重要。 • 伊顿的科学性的色彩理论和科学性的形体构成理 论,对于奠定视觉表达的基础来说是重要的,坚 实的。
• 康定斯基是包豪斯学院最有影响的成员,这不仅 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代抽象的先驱、 带来俄国抽象艺术革命第一手知识的有才能的教 师,还因为他能够有系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 的视觉和理论上的概念。1926年,他把他的构图 课程《点、线到面》一书出版。康定斯基的这本 书,想给艺术作品的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下 一个比较绝对的定义。这种关系,是指一个要素 对另一个要素,以及对整体的关系。他那脱俗、 浪漫的艺术基础,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 。
• • • •
• 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 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 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 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 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 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 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 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 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 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 新艺术运动。
约翰·伊顿的课程
• 1)自然物体练习; • 2)不同材料的质感练习; • 3)古代名画分析
关心色彩的情绪特征和精神特性
• • • •
1.色彩和图形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2.对比和张力。 3.色彩与图形在传递情绪特征时,有类似性。 从色彩与图形的特性中揭示出一些”富于亲和力 的组合”:正方形与红色、三角形与黄色、圆形 与蓝色”,在他看来,图形亦即色彩,没有色彩, 就没有图形可言,图形与色 • 彩是一体的,每种图形都有着本家色彩。
魏玛时期包豪斯最有影响力的设计作品
• 包豪斯最有影响的设计出自纳吉负责的金属制品 车间和布劳耶负责的家具车间。 • 金属制品车间致力于用金属与玻璃结合的办法教 育学生从事实习,这一努力为灯具设计开辟了一 条新途径。
• 华根菲尔德在该车间 设计了著名的镀铬钢 管台灯迄今仍有生产。
• 魏玛时期的金属制品设计还带有明显的手工艺特 色。例如布兰德于1924年设计的茶壶虽然采用了 几何形式,但却是用银以人工锻制的,与工艺美 术运动异曲同工;她设计的烟灰缸同样也体现了 这种高雅的几何情趣;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 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 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
这些观点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 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包豪斯的重要贡献之 一就是开创了“基础课程”的教育—三大构成。包豪斯的 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了 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参照系统,包豪斯的思想在相当 长的时期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包豪斯的建立及其宣言
(1)成立时间:1919年3月 魏玛市立美院与市立工艺学校合并 (2)宣言: A.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 B.建筑家、雕塑家、画家都应把目光转向应用艺术。 C.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没有根本上区别。 D.将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 倡导:艺术家转向实用美术、雕刻和绘画的实用化在 于建筑的装饰、办学目的培养建筑师、画家、雕刻家。
Nagy,1895—1946)对基础课程中构成内容的建立作出了贡献。1923年,包豪斯举
办了第一次作品展览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魏玛时期: • 聘用的教师包括伊顿、马科斯、穆什、施莱莫、 费宁格、克利、莫霍里一纳吉、什莱耶、康定斯 基等 。 • 新的教学体制,是由担任技术教育的导师和担任 艺术形式教育的导师两个部分的专业人员组成的。 他称担任技术、手工艺、材料部分教育工作的教 师为工作室导师,或者工作室师傅(the Workshop Master)。而担任形式内容、绘画、色 彩与创造的部分教育工作的教员则称为形式导师。
约翰.伊顿
• 1.虔诚的拜火教徒,充满了神 秘主义色彩。 • 2.设计了BAUHAUS的初 步课程,并建议每个学生必须 先学六个月的初步课程,此后 才能在作坊里进行学习. • 3.他认为所有的感觉产生于对 比.如果没有不同质的东西比 较,孤立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因此他布置了无数作业,要求 学生和谐地组织互相对比的标 记、色调、颜色和材质。 • 4.他还要求学生观察诠释真实 的世界,描绘自然界中的事物, 以磨练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 要求学生独出心裁地发觉、诠 释模特的姿势,而不是解剖上 的准确无误。 • 5.他偏爱动人的独特形式,胜 过了对功能的要求。
教学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包豪斯发展的基础。在“形式导师”中,较早的伊顿
(Johnnes Itten,1888—1967),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971——1956), 后来的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克利(Paul Klee,1897— 1940)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接替伊顿的艺术家纳吉(Lasxlo Moholy—
1916年,伊顿在一段笔记中,表达了他 1916年,伊顿在一段笔记中,表达了他
伊顿色彩作品
·伊顿把预科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体验--发现--知识”三段式。学生从感 性上体验形式、色彩、节奏、比例、结构和空间关系的对比,从视觉和触 觉上体验各种材料的性质。 ·在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发现了结构和空间关系的广阔世界,并进一步揭 示这些发现中的理论前提和哲学意蕴,进而形成理性的知识。他援引中国 成语“得心应手”。 ·由于伊顿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十分强调直觉方法与个性发展,鼓励完全 自发和自由的表现,追求“未知”与“内在和谐”,甚至一度用深呼吸和 振动练习来开始他的课程,以获取灵感。这些都与工业设计的合作精神与 理性分析相去甚远,从而遭到了很多批评。
依顿的课程当中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
• 一是强调对于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特别是二 维和三维,或者平面与立体的形式的探讨与了解; • 二是通过对于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规律来,特别是 韵律规律和结构规律这两方面的规律 ,逐步使学生对 于自然事物有一种特殊的视觉敏感性。 • 伊顿同时强调训练学生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能力,对于 不同的自然材料,质料不同,表现也应该不同。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
——包豪斯
目录
• 包豪斯的历史
– 魏玛包豪斯(1919-1925) – 德绍包豪斯(1925-1932) – 柏林包豪斯(1932-1933)
• 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 包豪斯的设计成就 •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
包豪斯(Bauhaus):Bau建筑+haus房屋=建筑之家
第一批教员
• 约翰.伊顿 • 里昂耐尔.费宁格 • 格哈特.马克斯
约翰·伊顿
• • • •
中文名:约翰·伊顿 外文名:Johannes Itten 国籍:瑞士 出生日期:1888.11.11逝世日期:1967.5.27职业: 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家
人物概述
• 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1.111967.5.27 )瑞士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家、 理论家、教育家。他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员之一, 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与德裔美籍画家 里昂耐尔·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和德国 雕塑家格哈特·马克斯(Gerhard Marcks)共事 于建筑家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 带领下的魏玛包豪斯学院。
• 纳吉 •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 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 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 主义转向理性主义。 • 他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设计表现技法、材料、平面与 立体的形式关系和内容,以及色彩的基本原理。他努力的 方向是要把学生从个人艺术表现的立场上转变到比较理性 的、科学的对于新技术和新媒介的了解和掌握上。 • 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包豪斯 在设计上走上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这种变化也反映 了格罗披乌斯思想的新发展。
在格罗披乌斯的指导下,这个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 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
• ⑴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 ⑵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 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 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 • ⑶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 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 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 ⑷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 • ⑸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另: 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 派别──主张设计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功能、技术 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披乌斯 攻读建筑,进入贝伦斯设计事务所。 设计思想: 面向大众、重视成本、团队协作、标准化 初衷: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
• • • •
莫霍利·纳吉的课程: 1)悬体练习; 2)体积空间练习; 3)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练习; 4)结构练习; • 5)质感练习; • 6)铁丝、木材结合的练习; • 7)构成及绘画
来自百度文库霍利·纳吉作品
魏玛时期包豪斯的公共形象
•设计展:1923年包豪斯举办了第一次展览会,展出了设计模型、学生作业以 及绘画和雕塑作品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欧洲许多国家设计界和工业界 的重视和好评。在这次展览会上,格罗皮乌斯作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 演讲,学校更加强调技术的作用。 •展览的成功是包豪斯公共关系活动的第一个重大突破,从此,这所学院的名 声就传遍了世界各地,成为各国注意的一个现代设计实验中心。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1919-1925)-双轨教育体制
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 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广招贤能, 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相 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格罗披乌斯
格罗佩斯宣言封面
魏玛时期是包豪斯的草创时期,在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宣言》中所显露的观点 得到了探索性实践,首先,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谓而代之以手工 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并要求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 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技能,因此,作为师傅的导师,不仅有 传授艺术造型、色彩等绘画内容的“形式导师”,还有担任技术、手工艺和材料部分 教育的“工作室导师”,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教学工作。魏玛时期的这种
莫霍利· 纳吉
• 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 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 注重点、线、面的关系。 • 纳吉为预科学生安排了3组课程:一组是工艺类, 包括手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一组是艺术类, 包括素描、色彩、摄影、制图等,使学生熟悉 造型表现的原理。一组是科学类,包括数学、 物理和社会科学,使学生的形象知觉和理性思 维结合起来。
瓦西里·康定斯基 中文名:瓦西里·康定斯基 外文名:В а с и л и й К а н д и н с к и й 国籍:俄罗斯出生地:俄罗斯 出生日期:1866年12月16日逝世日期:1944年12 月13日 • 职业: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主要成就:现代艺术的 伟大人物之一代表作品:《关于形式问题》等
约翰·伊顿
• 伊顿的另一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 他对色彩理论领会得很是透彻。当时德国最重要 的色彩理论专家是约翰.歌德,伊顿和其它包豪斯 的基础课程都是以约翰.歌德的理论作为基础的。 • 伊顿对于色彩的对比 ,色彩明度对于色彩的影响, 冷暖色调的心理感受,对比色彩系列的结构都非 常重要。 • 伊顿的科学性的色彩理论和科学性的形体构成理 论,对于奠定视觉表达的基础来说是重要的,坚 实的。
• 康定斯基是包豪斯学院最有影响的成员,这不仅 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代抽象的先驱、 带来俄国抽象艺术革命第一手知识的有才能的教 师,还因为他能够有系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 的视觉和理论上的概念。1926年,他把他的构图 课程《点、线到面》一书出版。康定斯基的这本 书,想给艺术作品的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下 一个比较绝对的定义。这种关系,是指一个要素 对另一个要素,以及对整体的关系。他那脱俗、 浪漫的艺术基础,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 。
• • • •
• 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 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 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 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 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 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 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 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 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 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 新艺术运动。
约翰·伊顿的课程
• 1)自然物体练习; • 2)不同材料的质感练习; • 3)古代名画分析
关心色彩的情绪特征和精神特性
• • • •
1.色彩和图形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2.对比和张力。 3.色彩与图形在传递情绪特征时,有类似性。 从色彩与图形的特性中揭示出一些”富于亲和力 的组合”:正方形与红色、三角形与黄色、圆形 与蓝色”,在他看来,图形亦即色彩,没有色彩, 就没有图形可言,图形与色 • 彩是一体的,每种图形都有着本家色彩。
魏玛时期包豪斯最有影响力的设计作品
• 包豪斯最有影响的设计出自纳吉负责的金属制品 车间和布劳耶负责的家具车间。 • 金属制品车间致力于用金属与玻璃结合的办法教 育学生从事实习,这一努力为灯具设计开辟了一 条新途径。
• 华根菲尔德在该车间 设计了著名的镀铬钢 管台灯迄今仍有生产。
• 魏玛时期的金属制品设计还带有明显的手工艺特 色。例如布兰德于1924年设计的茶壶虽然采用了 几何形式,但却是用银以人工锻制的,与工艺美 术运动异曲同工;她设计的烟灰缸同样也体现了 这种高雅的几何情趣;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 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 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
这些观点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 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包豪斯的重要贡献之 一就是开创了“基础课程”的教育—三大构成。包豪斯的 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了 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参照系统,包豪斯的思想在相当 长的时期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包豪斯的建立及其宣言
(1)成立时间:1919年3月 魏玛市立美院与市立工艺学校合并 (2)宣言: A.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 B.建筑家、雕塑家、画家都应把目光转向应用艺术。 C.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没有根本上区别。 D.将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 倡导:艺术家转向实用美术、雕刻和绘画的实用化在 于建筑的装饰、办学目的培养建筑师、画家、雕刻家。
Nagy,1895—1946)对基础课程中构成内容的建立作出了贡献。1923年,包豪斯举
办了第一次作品展览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魏玛时期: • 聘用的教师包括伊顿、马科斯、穆什、施莱莫、 费宁格、克利、莫霍里一纳吉、什莱耶、康定斯 基等 。 • 新的教学体制,是由担任技术教育的导师和担任 艺术形式教育的导师两个部分的专业人员组成的。 他称担任技术、手工艺、材料部分教育工作的教 师为工作室导师,或者工作室师傅(the Workshop Master)。而担任形式内容、绘画、色 彩与创造的部分教育工作的教员则称为形式导师。
约翰.伊顿
• 1.虔诚的拜火教徒,充满了神 秘主义色彩。 • 2.设计了BAUHAUS的初 步课程,并建议每个学生必须 先学六个月的初步课程,此后 才能在作坊里进行学习. • 3.他认为所有的感觉产生于对 比.如果没有不同质的东西比 较,孤立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因此他布置了无数作业,要求 学生和谐地组织互相对比的标 记、色调、颜色和材质。 • 4.他还要求学生观察诠释真实 的世界,描绘自然界中的事物, 以磨练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 要求学生独出心裁地发觉、诠 释模特的姿势,而不是解剖上 的准确无误。 • 5.他偏爱动人的独特形式,胜 过了对功能的要求。
教学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包豪斯发展的基础。在“形式导师”中,较早的伊顿
(Johnnes Itten,1888—1967),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971——1956), 后来的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克利(Paul Klee,1897— 1940)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接替伊顿的艺术家纳吉(Lasxlo Moho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