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西安旅游常见问题有哪些

西安旅游常见问题有哪些

西安旅游常见问题有哪些西安,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然而,在旅行过程中,游客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西安旅游的常见问题。

一、交通问题1、市内交通拥堵西安作为一个繁华的大都市,交通拥堵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和上下班高峰期,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可能会让您的出行时间大大增加。

为了避免耽误行程,建议您提前规划好出行时间和路线,尽量选择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2、公共交通换乘不便西安的公共交通网络虽然较为发达,但部分线路之间的换乘可能不太方便,需要步行较长的距离。

在出行前,您可以通过手机地图或公交 APP 提前了解换乘站点和路线,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3、打车难在热门景点和商业区,打车可能会比较困难。

有时候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打到车,而且还可能会遇到拒载的情况。

如果您选择打车,建议您使用正规的打车软件,或者前往指定的出租车候车点排队等候。

二、景点门票问题1、热门景点门票紧张像兵马俑、华清宫等热门景点,游客众多,门票往往比较紧张。

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可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参观,建议您提前在官方网站或正规的旅游平台上预订门票。

2、门票价格较高西安的一些景点门票价格相对较高,对于预算有限的游客来说可能会是一个负担。

不过,很多景点会针对特定人群(如学生、老年人等)提供优惠政策,您在购票时记得出示相关证件,以享受优惠价格。

3、假门票泛滥在旅游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不法分子兜售假门票的现象。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您一定要在正规的售票渠道购买门票,不要轻信路边的“黄牛党”。

三、饮食问题1、口味偏重西安的美食以酸辣为主,口味相对较重。

如果您不太习惯这种口味,可以提前告知服务员,让他们根据您的需求调整菜品的口味。

2、饮食卫生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要注意饮食卫生。

选择正规的餐厅和小吃摊,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3、特色美食选择困难西安的美食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西安的调查报告

西安的调查报告

西安的调查报告西安的调查报告一、引言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西安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西安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以期为西安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西安作为中国古都之一,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经过调查发现,西安的城市规划在保护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方面做得相对较好。

然而,城市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西安继续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鼓励居民减少私家车使用,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与科技创新西安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西安的教育资源相对充足,但与国际一流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为了提升西安的教育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科学家来到西安,同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

四、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西安作为中国的中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然而,调查发现西安的经济结构仍然过于依赖传统制造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支持不够。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西安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并鼓励创业创新,培育更多的高科技企业。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就业问题的关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

五、文化与旅游发展西安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

然而,调查发现西安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足、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

为了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建议西安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创意人才和企业进入这一领域。

同时,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培训和监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六、社会治安与民生问题调查发现,西安的社会治安状况相对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

当前西安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可编辑)

当前西安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可编辑)

当前西安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第卷第期西安社会科学年月 . , . .,当前西安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吴正海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西安摘要: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首要任务是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西安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外向度低;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严重;企业小而弱;区域经济合作仍显松散。

为了更好地促进西安发展,西安市需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集聚企业群落,做大经济总量;扩大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国际开放水平;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塑造西安城市精神,全面提升西安城市的文明程度;加强策划和宣传,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键词:西安;经济发展;问题;对策一、当前西安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但国民经济在经历了巨额投资刺激之后,产出效应逐经过多年努力,西安在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可步下降,加之政府财力有限,因此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喜成绩和长足进步,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化式已到尽头。

进程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极大改善,城市影响力也在迅速二是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足。

从进出口来提升。

但是,当前西安尚处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起步阶看,年西安市的进出口总额只有亿美元,排在全段,在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第十二位,远低于深圳亿一发展水平: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薄弱美元、广州亿美元、宁波亿美元、当前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城青岛亿美元、厦门亿美元、杭州亿市经济总量偏小,实力不足,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

美元、大连美亿元、南京亿美元、成年,西安市为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亿都亿美元、武汉美亿元和长春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为亿元,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元 ,还不到成都的一半,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很低。

分别排名第十四位、第十二位和第十三位。

西安市的诸多三发展潜力: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两张皮”现经济指标,不仅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同时在我象严重国中西部省会城市中排名并不靠前。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摘要】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通过对西安旅游资源、市场需求、发展模式、政策评估和趋势展望的调查分析,揭示了西安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在提出了西安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发展策略建议,进一步强调了西安旅游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文章全面分析了西安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西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支撑。

【关键词】关键词:西安、旅游业发展、调查分析、市场需求、发展模式、政策评估、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策略建议。

1. 引言1.1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概述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近年来,西安旅游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

本文旨在对西安旅游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现状、问题、发展模式、政策以及未来趋势,旨在为西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西安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和市场需求的研究,探讨西安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和创新,评估当前的发展政策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挑战与机遇,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强调西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力。

1.2 西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西安古城墙、兵马俑、大雁塔等景点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西安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可以推动城市的文化交流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西安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对于弘扬中华文明、传播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西安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可以推动本地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综合实力提升。

发展旅游业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西安旅游调查报告

西安旅游调查报告

西安旅游调查报告西安旅游调查报告一、引言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索。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安旅游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和在线调查的形式,收集了来自不同地区和年龄段的游客的意见和建议。

共有500份有效问卷被收集和分析,涵盖了西安主要旅游景点的游客。

三、调查结果1. 游客数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五年来,西安的游客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其中,国内游客占绝大多数,占比超过80%。

而国际游客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来自东南亚和欧洲的游客。

2. 游客满意度对于游客满意度的评价,大部分游客对西安的旅游体验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风景名胜是吸引他们来此的主要原因。

此外,游客对于西安的交通便利性、餐饮和住宿条件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3. 旅游景点在游客最喜欢的旅游景点中,兵马俑、大雁塔和华清池等历史遗迹位列前三。

游客认为这些景点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此外,城墙、钟楼和鼓楼等也备受游客喜爱。

4. 旅游服务调查显示,游客对于西安的旅游服务普遍持肯定态度。

他们认为西安的导游服务质量较高,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和服务。

此外,游客还对景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5. 旅游体验大部分游客认为,西安的旅游体验是独特而难忘的。

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古城的历史韵味,品尝到地道的陕西美食,体验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

然而,也有少数游客反映在旅游旺季,人流量过大,导致景区拥堵和游览体验下降。

四、建议与展望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对西安旅游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旅游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西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导游培训,提高导游的专业水平;加大对景区的管理和维护力度,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3. 多样化旅游产品:开发更多的旅游线路和主题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安文化旅游产品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

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重复、价格混乱、服务质量不稳定等,影响了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有必要对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促进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提升。

一、现状分析1.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丰富多样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

兵马俑、大雁塔、城墙、钟楼鼓楼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西安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节日和活动,如古城墙灯会、唐代乐舞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地方特色小吃也是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一部分,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2. 产品重复、价格混乱由于西安旅游市场的火爆,一些旅游产品的竞争非常激烈,导致一些景点门票价格波动较大,且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些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有待提高,产品价格也参差不齐,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了不便。

3. 服务质量不稳定虽然在西安旅游服务业已经有了不小的发展,但服务水平和质量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一些景区或景点的管理和服务不尽如人意,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为了提高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首先要加强产品的创新开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个性化的产品。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手工艺品展销等方式,拓展文化旅游产品的种类和形式,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要加强与当地居民、旅游企业等合作,整合资源,推出更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2. 规范价格管理,建立市场秩序为了解决产品价格混乱的问题,可以加强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鼓励景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控等方式,合理定价,保障游客权益的也实现景区自身利益最大化。

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创新业态、提升服务水平,来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的健康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以西安市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以西安市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以西安市为例1. 引言旅游业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作为一种涵盖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而言,旅游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西安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变化,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现。

本文将以西安市为例,探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优化措施。

2. 西安市旅游资源概况西安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首先是兵马俑,它是西安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其次是大雁塔和小雁塔,它们分别代表了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佛教文化。

还有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等历史建筑,以及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西安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多个方面。

3. 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尽管西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游客流量管理不足,尤其是在旅游旺季,一些景点经常出现拥挤和排队等情况。

其次是服务质量不稳定,由于旅游接待能力不足,一些游客在景区内的娱乐设施、餐饮和住宿等方面无法得到良好的体验。

最后是旅游业与当地居民生活之间的不平衡,一些景区周边的居民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4. 优化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进一步优化西安市的旅游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4.1 加强管理和规划加强景区管理和游客流量控制是提高旅游体验的重要措施。

景区可以制定合理的游客流量限制,采取预约、分时段和分流量等方式,合理安排游客的进入时间和路径。

此外,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4.2 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增加游客满意度和留存率的关键。

景区应加强设施和设备的维护,提供舒适和便利的服务环境。

同时,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摘要】西安作为中国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目前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通过对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其特色与优势,同时也指出了产品的不足之处。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开发对策建议,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计划。

通过分析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和开发对策的重要性,强调了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西安文化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开发对策、特色、优势、不足、建议、实施计划、发展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较为丰富多样,包括著名的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等景点,以及古城墙、清真寺等历史文化遗迹。

西安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西安文化旅游产品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景点开发不够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宣传推广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西安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其竞争力,有必要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开发对策。

将是我们接下来文章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通过对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论述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引导。

1.2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对策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对策是指为了提升西安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吸引力,制定可行性的发展方案和计划。

目前,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同质化竞争激烈、缺乏创新和特色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

要加强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规划和设计,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构建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旅游产品。

要加强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整合发展,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西安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西安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西安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汪海涛一、城市旅游发展模式1.问题诊断近三十年来,西安旅游发展取得喜人成就。

秦兵马俑博物馆及秦始皇陵是西安乃至陕西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西安乃至陕西旅游发展的领头军。

华清池、骊山风景区、明城墙、碑林、大清真寺等景区是西安旅游发展的第二军团。

但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景区压倒城市,即兵马俑博物馆等特级景区成为西安旅游的代表或象征,西安只是这些景区的游客集散中心,这便是西安城市旅游目前的发展模式即“集散中心+旅游景区”模式。

这种模式发展的典型便是张家界市、武夷山市、黄山市等城市,个别景区以绝对优势压倒城市的本体形象并取代之。

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特级景区充分享受各种支持,发展越来越好。

而其他景区受特级景区的屏蔽过分严重,发展会越来越落后。

并且,游客会只知兵马俑而不知西安,这种情况在外宾中尤为突出。

这就与把西安建设成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越来越远。

2.解决对策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各种历史文化交融于此,秦兵马俑是西安历史的一个典型代表,但绝不是全部。

重视景区的发展,但绝不能仅仅依靠景区的发展。

因此,西安如果想要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必须确定“西安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景区”的发展模式。

将西安整个城市风貌、历史文化氛围作为一个大的旅游产品体系推介出去,使得游客能深入城市内部,体验鲜活的古都生活气息。

这样既可以延长游客在西安的停留时间,又增加游客对西安旅游的满意度。

比如在杭州的武林广场,地下通道没有任何商业广告,取而代之的是西湖、西溪湿地等旅游胜地的摄影图片,给人一种美感之外,还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旅游氛围,告诉人们这里是一座旅游休闲城市。

而走在西安的钟鼓楼广场地下通道,仿佛身临一座现代化的商业城市,而没半点古城沧桑之感,因为这里没有一点西安特色,商业广告充斥其间。

二、城市旅游发展空间组织1.问题诊断(1)西安古城区城市旅游空间结构问题分析西安市古城区分布着纵横交错的古街小巷43条,主要的历史遗址16处,古建筑27处,历史民居29处,佛、道、伊斯兰等寺院19座。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西安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不仅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还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与开发对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充分挖掘西安的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成为了西安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1.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长安城,曾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明清古城墙等。

这些历史古迹的丰富性为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

2.民俗文化特色浓厚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如唐代的盛唐文化、清代的民俗文化等,这些民俗文化的特色浓厚,为西安的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亮点。

3.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瓶颈目前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存在一些瓶颈。

一是景区资源单一,可以开发的景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二是服务水平不高,游客满意度不高;三是交通便利性不足,导致游客的出行不便;四是市场开发不足,市场宣传和推广不够。

1.提升景区品质,改善服务水平要提升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首先要提升景区品质,改善服务水平。

通过加大对景区的维护力度和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提升出行便利性为了解决交通便利性不足的问题,要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提升出行便利性。

通过加大对旅游交通的投入和建设,提高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提升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3.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要解决市场开发不足的问题,要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开发为了解决景区资源单一的问题,要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开发。

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康 国 强 (河北省定兴县第三中学,河北 定兴 072650)
摘 要:西安旅游业的发展 面临着机遇和挑 战。本 文通过 用 SW OT 分析 方法对西安旅游业的优 势、劣势、机会 、威 胁几个方面的分析 ,得 出西安旅游业的发展 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 要把握 内外部环境 的动态关系,发挥优 势,因势利导 。抓住机遇 ,迎接挑 战,及 时调 整发展 战略 ,做 大做 强西安旅游业。
关键词 :西安市 ;旅游业;SW OT分析
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环境 综合分 析技术。SWOT是英文的缩写组合 ,SW 是 指某行业或部 门内部环境的强项与弱项 ,OT 是指某行业或部 门外部环境的机会 与威胁 。 对某些行业或部门进行 SWOT分析 ,是该行 业或 部 门实施 市场定位 和经 营决策 的重 要 基础。西安市旅游资源 丰富 ,具有强大的发 展潜力 ,积极借 助 SWOT综 合分析技术 ,科 学分析西安市旅游行业内部环境境 的优势 、 劣势和外部环境 的机会 、威胁 ,正确把握内 部优势和外部机会 ,有效克服内部劣势和外 部威胁 ,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 ,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 。
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3处 ,世界文化遗产 l 处溱 始皇兵马俑),国家森林公园 5处(楼观 台、终南山、朱雀、骊 山、王顺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 3处 鹃、大熊猫、金丝猴 自然 保 护区),形成旅游景点 170多处。全市 已拥 有年接待游客 10万人 以上的景 区 3O个 ,国 家 4A级景区 9个(华山、华清池、大雁塔 、 西安城墙 、秦兵马俑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 、 骊山森林公园 、太 白山森林公园 、陕西历史 博物 馆)。
一 、 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 独特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 自然 资源 ,是 西安发展旅游业 的突 出优势。西安是一个著 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有 13个王朝在此 建都 ,留下 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兵马俑 、华 清池 、大雁塔 、明城墙 、碑林石刻 ……西安 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被誉 为 “天然历史 博物馆 ”,历史文化遗产是 西安旅 游的 “魂 ”, 也是西安旅游最具魅力 的品牌。 西 安地跨秦 岭 山地 和渭 河平原 两人 地 理单元 ,丰富 的自然资源成带壮集 中分布在 西安 以南的秦岭山脉北麓 。目前 ,西安全市

旅游景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旅游景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旅游景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现状1. 交通拥堵:许多旅游景区在旺季时存在交通拥堵的问题,导致游客难以进入景区。

这主要是由于道路狭窄、停车位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2. 景点过度开发: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一些景区利用自然资源建设新的景点,导致资源损耗和环境破坏。

3. 行业乱象:存在一些不良商家以低廉价格服务游客,但服务质量低下,甚至涉及欺诈行为,损害了旅游行业形象。

4. 缺乏创新:一些旅游景区缺乏创新意识和更新换代能力,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二、解决对策1. 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停车场规模,并采取智能化管理措施,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景区,减少私家车辆。

2. 合理规划开发:政府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控制景点数量和游客流量。

重点保护重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开发。

3. 加强监管与执法:加大对旅游市场乱象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管理和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者的服务水平。

同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游客投诉,并依法追究不良商家的责任。

4. 提升创新能力:旅游景区应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创新理念,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提升游客体验。

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文化体验活动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 加强宣传推广: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旅游景区的独特魅力。

同时鼓励旅行社、在线平台等进行优质产品推介,并加强品牌打造。

6. 建立合作机制:各景区之间应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旅游发展。

可以通过联盟方式共同开发旅游线路、打造旅游品牌,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7. 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景区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控制游客流量,设置合理的游览线路和禁区。

引导游客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高大家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8. 加强人才培养: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1. 引言1.1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与开发对策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当前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西安文化旅游产品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深入分析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开发对策,对于推动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对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文化资源利用、产品特色、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后,结合西安市场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开发对策,包括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推广策略等方面,以便更好的吸引游客、提升旅游体验。

通过对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发展前景的展望和发展建议的提出,探讨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为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2. 正文2.1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分析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目前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单一性较为突出。

主要以景点游览和文化表演为主,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体验项目。

游客参观的内容往往过于固定,缺少新鲜感和刺激性。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景区存在导游服务不足、缺乏专业性和礼貌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受。

一些景区设施陈旧,缺乏更新和改善,导致游客体验感较差。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使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

部分文化旅游产品包含的项目较多,价格不透明,给消费者造成困扰。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现状存在着单一性、服务水平不高和价格较高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举措。

2.2 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对策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包括多方面的工作和策略。

要加大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充分利用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西安旅游业调查报告

西安旅游业调查报告

西安旅游业调查报告西安旅游业调查报告一、引言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本报告旨在对西安旅游业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该市旅游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二、西安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西安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此外,西安还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如华山、秦岭等,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选择。

2. 旅游设施完善西安的旅游设施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发展。

各大景区配备了现代化的导览设施和交通工具,方便游客的观光和出行。

同时,酒店、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也得到了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

3. 旅游产业链完整西安的旅游产业链较为完整,涵盖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各个环节。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西安旅游业面临的挑战1. 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虽然西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资源开发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著名景点的游客密集,而其他景区则相对冷门。

这导致了资源利用不充分,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拥挤和不便。

2. 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尽管西安的旅游设施较为完善,但是旅游服务质量仍有待提升。

一些景区的导游服务不够专业,餐饮服务存在价格不透明和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体验。

3. 旅游环境保护亟待加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游客过多、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因此,加强旅游环境保护,保护好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西安旅游业的发展策略1. 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为了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打造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前往冷门景区。

同时,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对导游、酒店、餐饮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作者:封波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10期摘要: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西安凭借自己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国内众多的旅游城市中独具一格。

对于西安来说,发展其城市旅游业不仅能够带给消费者不同的娱乐感受,同时也将给西安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研究西安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通过对西安发展城市旅游业的条件分析,以及在西安发展城市旅游业的可行性分析,重点阐述了西安在发展其城市旅游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及建议。

关键词:城市旅游业;可行性分析;对策和建议一、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由农业及重工业所主导的社会经济早已远去,随之取代它们的便是新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服务业,而其中城市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而就西安得城市旅游业发展来说,作为13个朝代的首都的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史气息,就此吸引了一大批古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因而也迅速带动了西安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就近些年来随着新型旅游业的发展,行业间的竞争力也增强,因而浮现出许许多多的新型旅游模式,导致传统的城市旅游模式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期,游客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带来的经济效应也有所降低。

因而就西安旅游业如何在新型旅游模式中仍能占有优势带来较强的经济效应进行简要分析。

二、西安发展城市旅游业的条件分析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人文旅游资源,因而在发展城市旅游业时拥有着巨大的优势。

首先,西安土壤和地形复杂,为其产品的多样性构造了一定的条件;而且其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且四季分明;除此之外,西安还拥有其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秦岭山脉和渭河平原。

其次,西安作为古时13代王朝的古都,曾是是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因此也留下了许多人文旅游资源:全国文物储存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拥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罗曼史”发生地华清池;600年历史的古城墙;五岳之首之华山;以及中国所存最大的鼓楼等等。

浅谈西安市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西安市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西安市旅游开发存在 问题及对策
长安 大学人文学院行政 管理研究 生 南勇芹
■ 一 、 西安市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 缺 乏对 旅 游 产 品 文 化 内 涵 的深 度 开 发 、 旅 游 资源 的 精髓 在 于其 丰 富 而深 厚 的 文化 内涵 , 于解 读 在 旅 游 文化 资 源 。但 西安 在 旅 游 文 化 资源 的 开 发 中 , 以游 览 观 仍 光 低 层旅 游 为 主要 产 品 , 多年 来 没 有 多 大改 变 , 式 陈 旧 , 刻 模 深 的文化 内涵 被忽 略 , 客参 与 性 弱 , 验 性 差 , 难 满足 游 客 日 游 体 很 益 丰 富 的需 求 . 游 者往 往 是 这 里 的匆 匆 过 客 , 旅 游 收 入 业 旅 而 主 要是 靠 门 票 , 们 戏 称 在西 安 旅 游 是 “ 人 白天看 庙 , 晚上 睡觉 ” 。 导 致旅 游 重 复率 和滞 留时 间并 未 随 着景 区 景点 的增 多 而增 多 。 2 旅 游 产 品 类 型 单一 、 旅游 活 动产 生 的最 重 要 因 素是 旅 游 吸 引物 的存 在 , 没 有 如 旅 游 吸 引物 . 游 活动 就 不 可 能 发生 。长 期 以来 西 安 市 凭借 着 旅 垄 断性 极 高 的历 史 文 化 遗 迹为 主 的旅 游 资 源 开 发 拳 头产 品。 其 它 类 型旅游 产 品 较少 . 于 平 衡 发展 。 目前 西 安旅 游 产 品 能供 难 给 旅 游 者 的旅 游 活 动 还仅 停 留在 旅 游 的最 初 级 层 次及 观光 游 览 层次 上 , 这也 是 制 约西 安 旅 游业 发 展 的 重要 因素 之 一 。来 西 安 游 客 的旅 游 活 动 主 要是 文物 观 光 型 旅 游 和 少 量 的 自然 观 光 旅 游 , 游类 型单 调 、 旅 活力 不 足 , 少 参 与 性 强 的 、 假 型 的旅 缺 度 游 活动 。 至今 , 安 还 没有 一 处 国家 级 的旅 游 度假 区 。 对 于专 西 而 题 型旅 游 , 一是 注 意不 够 , 是 开展 乏 力 , 而难 于 形成 气 候 。 二 因 3 融 资 困难 。 金投 入 缺 乏 、 资 资金 短缺 是 西安 旅 游业 发 展 的 主要 障 碍 。 多年 来 , 在西 安 市旅 游 资源 开 发 中 , 府 拨 款是 最 主 要 的 资金 来 源 。就 目前 来 政 看 . 凭 政府 力 量根 本 无 法彻 底 解 决 制 约 西安 旅 游 开 发所 需 资 单 金 的不 足 问题 同时 , 游产 业 利 用 资 本 市场 融 资 的 机制 尚未 旅 建立 , 发行 债 券 、 票等 资本 运 营 方式 还 取 决 于 国家 有 关 政 策 。 股 西安 近几 年 经济 缺 乏 活力 , 全 国的 经 济地 位 有 所 下 降 。经 济 在 相 对 落后 导 致 了本 地旅 游 业 支 持 力度 不 够 , 大 程 度 上制 约 了 很 旅 游 开发 的 进行 . 其 作 为经 济 增长 点 的 作用 难 以 有效 发 挥 。 使

陕西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陕西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陕西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陕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开发较早。

但近年来,正当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时,陕西旅游业却呈现出与资源不符的缓慢状态。

本文以翔实的数据对陕西旅游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对策。

标签:陕西旅游业现状因素分析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一直是陕西的支柱产业,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已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陕西旅游业的现状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底蕴,赋予陕西“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称号。

早在1980年代旅游业初兴起时,陕西就凭借诸如兵马俑、法门寺、大雁塔、古城墙等知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一跃而成旅游大省,享誉中外。

然而近年来,正当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时,陕西旅游发展却呈现出与资源不符的缓慢状态。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陕西的旅游收入不仅早已不能和昔日并驾齐驱的北京、上海相比;而且也远远落后于同为西部省份的云南、四川,尤其是云南旅游不论在国内旅游收入上还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上均已超过陕西。

表1 2000年~2005年全国主要省市旅游收入及增长率对比表资料来源:历年各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省市旅游统计便览整理(旅游收入由国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收入加总获得)。

因而相对于陕西旅游资源,无论从年接待量还是从旅游收入及增长率来看,陕西的旅游业均发展不足,有待提升。

二、影响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1.旅游市场主体弱小、竞争力弱陕西地处西北,经济发展较慢,旅游业长期投入不足,与之配套的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等建设落后。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游客在住、食、游、购、行五方面的调查,约有50%以上游客表示不满,有61%的游客对陕西旅游的总体评价为一般。

西安昆明池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西安昆明池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西安昆明池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作者:郑秀娟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第05期西安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化名城和历史名城,昆明池更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是亿万华儿女对汉朝文明追思时不可多得的文化符号,因此,昆明湖的旅游开发对西安城市发展,对传承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豪感都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西安昆明湖的历史文脉开始,探寻西安昆明池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仅供参考借鉴。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其中一个具体的体现就是很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没有一技之长,就业困难,相反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严重稀缺。

究其根源,其主要源于我国长期以来对高职教育的不重视,高职院校招招生难,学生培养存在问题,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不难发现,优秀的历史文化对一个地区旅游开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国内外游客更愿意选择有历史文化的旅游景点参观游览,在游览奇观丽景的同时可以品味人文历史。

因此,对于旅游的开发来说,可以将旅游业和人文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既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还可以保护历史资源,发展特色的地方文化特色。

因此,对于西安昆明池的旅游开发,应充分利用西安以及昆明湖悠久的文化历史,建立一个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链,拉动旅游业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

西安昆明池位于西安城西的沣水、潏水之间,其占地面积约10平方千米,现遗址有石雕人像一对,东牵牛,西织女,即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故事。

对于西安昆明湖,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汉武帝时期,在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上林苑之南引丰水灌成昆明池,范围20 000米。

最初建筑昆明湖为了练习水战,而后来变成了泛舟游玩的场所。

在《三辅黄图》和《西京杂记》等古籍都有昆明池的传闻异说的记载,后历代几次修浚。

唐大和时干涸为陆。

西安为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强汉盛唐均在西安建都,给西安这座城市烙印上中华文明最强大的烙印。

西安旅游产业发展建议书

西安旅游产业发展建议书

西安旅游产业发展建议书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西安旅游产业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本文将针对西安旅游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西安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西安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因此,应该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建议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和遗址的保护力度,加强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和挖掘,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打造更多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和线路,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其次,西安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建议加大对旅游接待设施的投入,提升旅游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完善旅游接待设施的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此外,西安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也需要加强。

建议加大对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力度,推出更多具有特色和创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结合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开发一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西安旅游观光。

另外,西安旅游市场的营销和推广也需要加强。

建议加大对西安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西安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西安旅游的品牌推广,扩大西安旅游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西安旅游。

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西安旅游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建议加大对西安旅游产业的投入,制定更加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西安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

通过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措施,可以促进西安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西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汪海涛一、城市旅游发展模式1.问题诊断近三十年来,西安旅游发展取得喜人成就。

秦兵马俑博物馆及秦始皇陵是西安乃至陕西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西安乃至陕西旅游发展的领头军。

华清池、骊山风景区、明城墙、碑林、大清真寺等景区是西安旅游发展的第二军团。

但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景区压倒城市,即兵马俑博物馆等特级景区成为西安旅游的代表或象征,西安只是这些景区的游客集散中心,这便是西安城市旅游目前的发展模式即“集散中心+旅游景区”模式。

这种模式发展的典型便是张家界市、武夷山市、黄山市等城市,个别景区以绝对优势压倒城市的本体形象并取代之。

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特级景区充分享受各种支持,发展越来越好。

而其他景区受特级景区的屏蔽过分严重,发展会越来越落后。

并且,游客会只知兵马俑而不知西安,这种情况在外宾中尤为突出。

这就与把西安建设成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越来越远。

2.解决对策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各种历史文化交融于此,秦兵马俑是西安历史的一个典型代表,但绝不是全部。

重视景区的发展,但绝不能仅仅依靠景区的发展。

因此,西安如果想要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必须确定“西安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景区”的发展模式。

将西安整个城市风貌、历史文化氛围作为一个大的旅游产品体系推介出去,使得游客能深入城市内部,体验鲜活的古都生活气息。

这样既可以延长游客在西安的停留时间,又增加游客对西安旅游的满意度。

比如在杭州的武林广场,地下通道没有任何商业广告,取而代之的是西湖、西溪湿地等旅游胜地的摄影图片,给人一种美感之外,还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旅游氛围,告诉人们这里是一座旅游休闲城市。

而走在西安的钟鼓楼广场地下通道,仿佛身临一座现代化的商业城市,而没半点古城沧桑之感,因为这里没有一点西安特色,商业广告充斥其间。

二、城市旅游发展空间组织1.问题诊断(1)西安古城区城市旅游空间结构问题分析西安市古城区分布着纵横交错的古街小巷43条,主要的历史遗址16处,古建筑27处,历史民居29处,佛、道、伊斯兰等寺院19座。

人文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富,其分属4大类、14个亚类、73个基本类型,是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城市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西安古城区目前的旅游空间结构主要有两个旅游节点,一个是以钟鼓楼和大清真寺为核心的古城区中心旅游节点,一个是以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南门为核心的古城区南部旅游节点。

这两个旅游节点是西安古城区城市旅游发展的最主要支撑。

但西安古城区的旅游节点数量过少,覆盖范围过小,蕴含的旅游资源不足以反应西安古城风貌,影响了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本应有的感知力和影响力。

西安古城区目前形成的旅游区主要有书院门文化旅游区和北院门回民文化旅游区。

多年来,西安古城区旅游发展主要重视单个旅游景点,忽视旅游区的发展,导致旅游区数量过少,主题单一,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层次需求的愿望,影响旅游者对西安这座古城的旅游期望。

西安古城区的重要交通道路同时也担负着游览通道的重任,如南大街、西大街等,影响旅游路线的组织和过渡空间的安排。

虽然西安古城区的交通路线比较稠密,但并没有形成合理的循环路线将城区内的旅游景点都串联起来。

(2)西安古城区外围区域旅游空间结构问题分析西安古城区外围区域包括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的城墙外区域,以及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阎良区、临潼区、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周至县、高陵县等区域。

灞桥区和临潼区位于西安古城区的东部,西潼高速将其纳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是西安东线旅游的二级目的地,也是这些区域当中旅游发展最好的区域。

长安区位于西安正南方,自古以来便是西安最主要的休闲游憩场所。

目前长安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南五台国家森林公园、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是西安市民假日出游的好去处。

周至、户县偏居西安西南方,楼观台、黑河、太平、朱雀等国家森林公园密布于此,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也吸引众多游客。

蓝田县位于西安东北方,目前发展相对落后,主要的景区有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水陆庵、蓝田汤峪等。

高陵县和阎良县位于西安北部,渭河北岸,目前旅游发展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

西安周边不同类型的二级旅游目的地离西安城市中心的空间距离有差异。

其中,人工娱乐型和历史文化类旅游目的地与西安城市中心的平均距离最小,比如兴庆公园、大唐芙蓉园、雁塔北广场、大雁塔、小雁塔等。

自然观光旅游目的地与西安城市中心的距离最大。

从空间离散程度看,自然观光旅游地的空间离散指数最小。

西安自然观光类旅游地主要分布在南部秦岭北坡,其空间的邻近性和资源总体形成背景的一致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各森林公园在主题定位和特色产品上缺乏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导致低层次重复建设和产品雷同性,最终形成市场上的互相激烈角逐。

这种盲目、无序的发展状况,极不利于西安南部森林休闲游憩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人文观光旅游地的空间离散指数最大。

西安人文观光类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旅游线路的组织安排。

西安古城区外围只形成秦兵马俑博物馆和大雁塔两个大型旅游节点,其他如王顺山、翠华山、南五台、太平、朱雀、楼观台、黑河森林公园、广运潭等都还不具备旅游节点的要求,吸引物聚集度不够,服务设施体系不完备。

因此西安古城区外围区域的空间结构出现一头独大,其他弱小的局面。

2.解决对策(1)西安古城区空间组织的设计方案许多历史文化价值大,但开发力度不够的“散、弱、小”的景点一直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鸡肋”。

如果仅仅依靠少量的非常有影响力的景点来吸引游客,很难将名城的整体文化风貌以合适的组织方式展现给游客。

因此可以将散落在城区内的旅游景点通过各种不同主题的游览线路串联起来,将其纳入到区内的旅游产品体系中,改变单一景点旅游的格局,从而上升到城市旅游的层面。

①近代革命文化游览线路——街道路线型模式将西安古城区内有关近代革命事件的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反映西安近代革命发展历程的文化散步道。

近代革命文化散步道具体路线如下:张学良公馆-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革命公园-八路军办事处-杨虎城纪念馆。

这条游览线路将依托西五路、解放路、建国路等交通线路,形成街道路线型模式的游览方式。

②书香墨宝文化游览线路——景点依托型模式书香墨宝文化散步道将西安古城区书院门附近展现书香墨宝文化的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反映西安悠久学术学风的文化游览线路。

书香墨宝文化散步道具体路线如下:书院门古文化街-宝庆寺塔-关中书院-碑林博物馆-卧佛寺-顺城巷-南门。

这条游览线路依托碑林博物馆这一知名景点,将碑林周边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带动发展模式。

③五宗并呈文化游览线路——街道路线型模式五宗并呈文化散步道将西安古城区内现存的宗教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反映西安古代宗教交融的文化游览线路。

五宗并呈文化散步道具体路线如下:广仁寺-西五台-洒金桥清真古寺-清真西寺-小学习巷清真古寺-大学习巷清真古寺-城隍庙-天主教堂-湘子庙。

这条游览线路位于西安古城墙西部,穿越莲湖区。

④清真回坊文化游览线路——街区团块型模式清真回坊文化散步道将西安古城区内反映清真回坊文化的精华整体展现出来,形成一片体验清真文化的游览区域。

清真回坊文化散步道的区域范围具体是北院门街、大皮院街、庙后街、大麦市街和西大街合围起来的区域。

这种空间开发模式以街区迥异的地域风情为吸引要素,因此在选择这种空间发展模式时,应充分展现街区作为小型区域旅游的整体风貌。

(2)西安古城区外围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组织方案①旅游节点布局根据旅游节点区位的优良性、服务要素的全面性,吸引物级别高低等要素,可以考虑将秦兵马俑博物馆、大雁塔、黑河森林公园建设成为西安古城区外围区域的三个首要旅游节点。

这三个旅游节点依托景点及相关服务设施,覆盖了西安古城区外围区域的东部临潼区、南部雁塔区、西南周至县。

其中秦兵马俑博物馆凭借着秦兵马俑、秦始皇陵等一级资源及馆前服务区已经具有节点功能。

大雁塔及周边区域是西安古城区外围区域主要的游客集散中心,凭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通易坊、雁塔北广场等也已具有节点功能。

黑河森林公园可建设成为西安户外旅游节点。

周至黑河森林公园依托黑河河谷,东与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相连,南可通过厚畛子、都督门、老县城与秦岭南坡相连,西可达太白山,是西安近郊户外探险旅游的佳地。

因此,可以加强黑河森林公园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把黑河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北接西安市中心旅游区,南接秦岭南坡生态旅游,西接太白高山旅游,东接道教旅游的旅游节点。

②旅游空间功能区布局西安古城区作为西安市最核心的区域,古城风貌最为凸显,因此可以建设成为古城风貌体验区。

以曲江文化新区为范围的唐文化旅游区,体现了西安最鼎盛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

秦岭横亘于西安南部,是西安自然类旅游资源集中的区域。

因此长安区、周至县、户县、蓝田县的秦岭区域将成为西安近郊休闲游憩区。

但由于最近几年,秦岭北坡开发呈现无序盲目现象,需要将这几个县区的秦岭北坡开发进行统一规划。

可以根据各县区不同的文化底蕴、自然风貌、区位条件等再进一步划分子功能区。

比如周至就可以建设成为西安户外探险旅游区,可与一般的森林观光区别开来。

长安区南部的终南山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可以相应进行宗教旅游开发。

临潼区旅游发展势头良好,除了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积极开发御汤文化、华清池唐文化等。

灞桥区积极打造广运潭、浐灞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区。

三、城市旅游营销1.问题诊断西安旅游营销出现的基本问题有:(1)景区单独营销,分散资金,重复营销。

(2)西安市本土景区往往只在西安市进行旅游营销,而很少在国家级、省级媒体把外地游客作为主要营销对象。

(3)营销行为往往只是景区作为,没有建立省级、市级、县级多级别政府统一营销系统。

2.解决对策(1)进行西安市旅游营销总体规划。

这一规划不同于普通的城市旅游总体规划或景区规划,它是一个专项规划。

在对全市旅游景区的资源赋存、区位条件、历史文化、规划情况、建设现状等基础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西安城市旅游营销活动。

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便是如此。

从而避免景区进行类似的营销活动,重复到达目标市场,浪费有限资金。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地有步骤有计划地对目标市场进行营销。

(2)宣传对象需要跳出景区这一狭隘的区域,对西安城市旅游进行整体营销。

即将西安市作为营销内容,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包装、组合,通过旅游社、旅游虚拟社区等营销渠道进行营销,积极打造西安这一城市旅游形象。

四、西安旅游线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问题诊断西安目前对外推介的旅游线路主要有东线旅游,即到临潼区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陵、华清池等,以及市内旅游,主要有碑林、大雁塔、钟鼓楼、大清真寺、明城墙等。

这两条路线是国内外游客一般选择的游线。

秦岭北坡森林休闲游憩旅游线路是西安市民或周边居民短线出游选择的游线。

这三条游线虽然经典不衰,但并不能满足日益追新求异的游客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