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学号:1011010326 班级:文学3班姓名:马娟娟

内容提要:从古至今俄狄浦斯情结一直是中西作家较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去分析俄狄浦斯情结,也使我们能更透彻地理解这一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俄狄浦斯情结

一、精神分析批评简述

精神分析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批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文学心理学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中心的经典精神分析批评,后期主要是以雅克?拉康和诺曼?霍兰德等重新阐释和发挥的新精神分析批评。但无论新旧,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核心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文学思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理论有:无意识理论,无意识升华说,梦的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等。本文所用的精神分析批评主要是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其具体内容为俄狄浦斯情结。

二、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在性本能的基础上以精神分析学为工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中的用语,“俄狄浦斯情结”即意为恋母妒父心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在精神分析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对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鳏死。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长大了以后,他创下许多英雄事迹,而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不久,他才知道自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与他共事王位的女人是他的亲生母亲。预言实现了。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弗洛伊德利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一位俄狄浦斯的王子无意识地杀父娶母这个故事,认为俄狄浦斯无意识地杀父娶母,正是童年期的愿望的达成,是小男孩所具有的情结,故称俄狄浦斯情结(小女孩的那种爱父嫌母的感情则叫做伊赖克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当然这种情结是由原始意识逐渐积淀为潜意识的。在意识中,它仅表现为某种形式的亲昵,爱抚的愿望以及同性父母不在时的欢喜与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超我(受道德约束的行动)的逐渐形成,这种潜意识被压入意识深处,但这个人类最原始的情结却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很多文学名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现着这一情结。

在《俄狄浦斯王》中,神的意志是至高无上的,不论人如何与之抗争,人都逃

不出命运的漩涡,神谕决定了俄狄浦斯王天生就是杀父娶母的命运,无论他如何力图避免厄运,这些努力却恰恰促成了杀父娶母的结果,神谕的应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而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并非命运的安排,是他潜意识里那股不可逆转的力量和欲望一直把他推向“恋母情结”的罪恶深渊,相关论述有“小孩最原始的性愿望是发生在很早的年岁女儿的最早感情对象是父亲,而儿子的对象是母亲,因此对儿子而言,父亲变成可悲的对手,同样地,女儿对母亲也是如此。……父亲爱女儿胜过爱儿子,母亲爱儿子胜过爱女儿;孩子也相应地做出反应,如儿子想占据父亲的位置,女儿就想占有母亲的位置。这些相互的情感,不仅带着柔情的意味,而且也还有敌对的色彩。”幼儿把初发的性欲冲动指向异性的父母,同时把初发的嫉恨指向同性的父母。他强调幼儿的人格发展都必须经过“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意义重大的阶段,从而提供了对俄狄浦斯无意中弑父娶母的过错进行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去分析更能使俄狄浦斯王的恋母情结显现出来。在文学批评中,弗洛伊德的批评方法为表现人类精神方面的文学作品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和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从新的角度为理性无法解释的文学作品人物的怪诞行为提供了答案。俄狄浦斯王的心理和行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就能得出一种新的解释,也使我们能更透彻地理解这一古希腊神话。

从俄狄浦斯情结的分析上,弗洛依德的理论,是建立在充分事实基础上的,根据有依据的猜想而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空泛的臆想的结果,弗洛依德的理论,在社会生活以及实践中,是由广泛的基础和可操作性的,无数的事实以及分析,证明了弗洛依德理论的正确性以及权威性,弗洛依德作为一代心理学宗师,他的理论无疑是创新的,有建设性的,也许在当时的社会中,弗洛依德的理论并不能广为人所理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事实证明了弗洛依德理论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赖其万译,《梦的解析》

[2]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

[3]乐眉云、吴煜幽译,《我的恋母情结》

[4]赵连元,《中西奥狄浦斯情结之比较》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要素 一.心理结构理论:意识与无意识 弗洛伊德的三重心理结构 意识 潜意识:潜意识与无意识 门厅(无意识)→守卫(前意识)→接待室(意识) 二、三重人格结构系统 本我(i d):无意识→生物进化的产物→性本能冲动→快乐原则→人的生物禀赋的心理代表 自我(e g o):前意识→社会的产物→居间者与调停者→唯实原则→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超我(s u p e r-e g o):意识→道德伦理的产物→理想者与良知者→理想原则→社会活动的产物→文化传统的传播媒介 三者平衡个性正常发展;三者矛盾个性受阻。 第二节.精神批评的主要内容 1.文学的本质与特点:被压抑欲望的满足和无意识的升华(文学是痛苦的产物,“苦难出诗 人”、愤怒出诗人,“苦闷的象征”,“发愤著书”,“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幸福的人从不会幻想,只有那些欲望难以满足的人才去幻想”。欲望可分为野心的愿望和性的愿望。作家是“性欲上的超人”,往往直接依赖性生活获得刺激。“升华”借用来比喻自我冲动在文学创造中的表现,提升转化为更富社会价值的东西。) 2.创作心理与创作过程:精神病的同道与艺术家的白日梦 作家与精神病人之间的相似性:脱离现实进入幻想,二者都是一流的人物。文学创作过程就是作家的白日梦。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作家能够主宰自己的幻想,而精神病人则被自己的幻想所主宰;一者能入能出,一者能入不能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文学创造也是巧妙地伪装了那些被压抑的愿望。解释梦有利于解释文学,研究梦也有利于解释梦。真正的艺术家是在醒来时做梦的。 3.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分享作家的幻想和揭示“俄狄浦斯情结” 创作和欣赏一样,都和性的本能欲望有关。在欣赏中美的享受来自于性欲的满足只有满足了这种欲望,观赏者才能引发出心灵深处巨大的快感。文学欣赏主要分享作家关于本能欲望的幻想和自我本能的享受,文学批评主要是描写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本能欲望即“俄狄浦斯情结” ——恋母情结——为乱伦发明了这一术语。“俄狄浦斯情结”具有普适性。 第三节.精神分析批评的渊源与影响 1.精神分析的理论渊源 (1)弗洛伊德(1856-1939)是科学遗产的继承人。1859年,达尔文《物种的起源》出版—人具有动物本能。1860年,费希纳创建了心理学科—人的心理可以科学分析。19世纪中叶赫尔姆霍茨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心理动力学。 (2)弗洛伊德是无意识的发扬者。迷狂说—卡巴尼斯的意识等级结构—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1869年出版。浪漫主义作家的贡献。 2.精神分析文论的世界性影响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影响了世界的文学创作。(卡夫卡、托马斯.曼、詹姆斯.乔

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学号:1011010326 班级:文学3班姓名:马娟娟 内容提要:从古至今俄狄浦斯情结一直是中西作家较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去分析俄狄浦斯情结,也使我们能更透彻地理解这一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俄狄浦斯情结 一、精神分析批评简述 精神分析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批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文学心理学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中心的经典精神分析批评,后期主要是以雅克?拉康和诺曼?霍兰德等重新阐释和发挥的新精神分析批评。但无论新旧,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核心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文学思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理论有:无意识理论,无意识升华说,梦的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等。本文所用的精神分析批评主要是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其具体内容为俄狄浦斯情结。 二、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在性本能的基础上以精神分析学为工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中的用语,“俄狄浦斯情结”即意为恋母妒父心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在精神分析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对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鳏死。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长大了以后,他创下许多英雄事迹,而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不久,他才知道自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与他共事王位的女人是他的亲生母亲。预言实现了。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弗洛伊德利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一位俄狄浦斯的王子无意识地杀父娶母这个故事,认为俄狄浦斯无意识地杀父娶母,正是童年期的愿望的达成,是小男孩所具有的情结,故称俄狄浦斯情结(小女孩的那种爱父嫌母的感情则叫做伊赖克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当然这种情结是由原始意识逐渐积淀为潜意识的。在意识中,它仅表现为某种形式的亲昵,爱抚的愿望以及同性父母不在时的欢喜与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超我(受道德约束的行动)的逐渐形成,这种潜意识被压入意识深处,但这个人类最原始的情结却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很多文学名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现着这一情结。 在《俄狄浦斯王》中,神的意志是至高无上的,不论人如何与之抗争,人都逃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46790601.html,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 作者:卓壮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0期 摘要:《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本文试通过对弗洛伊德认为戏剧中的悲剧效果是源于俄狄浦斯的恋母情结,对《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进行阐释、解读,由此对弗洛伊德给出的恋母情结是这部戏剧的主要悲剧根由做出一些反思。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依德;反思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2 俄狄浦斯情结,我们也称之为“恋母情结”,它的首次出现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在1900年,他在《梦的解析》中对《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进行了解析,并且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概念。他指出: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恋母情结”是人类的一个共通点,俄狄浦斯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是一个有恋母情结的人。他认为《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最主要的因素是他的恋母情结所致。 一、俄狄浦斯情结的解读 美国当代著名的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说过“在文化史上极少有东西像弗洛伊德的这个概念那样深入人心,哦,当然,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我们全都熟悉它”。[1]对于“俄狄浦斯情结”是造成《俄狄浦斯王》悲剧根源来自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文学的创造和欣赏都得从无意识欲望——性本能这一根本动因去寻找。弗洛伊德从戏剧角度来解读的话,是倾向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效果来自于俄狄浦斯王的“恋母情结”。这种情感会让儿子在母亲身上有情感上的交流和体验,而这些会产生无意识的爱以及爱的假想敌。会让他对异性父母持占有的欲望,期待自己的竞争对手即同性父母死亡,这些都在表明他爱自己的同性父母,厌恨或是排斥自己的异性父母。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症状中,这两个方面基本上会同时存在。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俄狄浦斯情结体验主要集中在儿童时期,之后会进入一段潜伏期。到青春期,俄狄浦斯情结又会再次显现出来,但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克制和转移它。俄狄浦斯情结在人格的形成发展和爱的欲望倾向中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弗洛伊德在他的另一本书《图腾与禁忌》里也有谈到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在书中的第一章乱伦畏惧和第四章图腾崇拜在童年时期的再现里,想从人的本性出发来研究这些具有同一图腾氏族的、贫穷的、赤身裸体的食人生番是怎样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避免乱伦的出现。我们发现,所有存在着图腾现象的地方,几乎同时也会有这样的规定:把同一图腾当作信仰的氏族成员之间不能发生性关系,也不能通婚。而且这一定律执行的极为严格,男女一样,处罚一般

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学解读

开禧元年十二月乙卯务观东篱书。 文中追述了唐大中后诗风的变化,陆游以宽广的胸襟、客观的态度从历史流变中评说倚声的功过。 诗文、别集之后的评论是陆游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他的论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批评思路,即对于任何一种文体,它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流行,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核心话语,那么它就总有了在那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特定的历史价值,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研究意义。附于经籍之后的短文,记录整理、收藏、校订的情况,颇具考证风格。如《跋老子道德古文》先叙述了版本流传的情况,接着简要说明了今世罕见的原因,并对自己二十年来的苦求终于得到收获,书籍得以保存感到欣慰。文章语言严谨,文风朴实。书画、法帖、碑铭之后的文字则或考证学术问题,或记录流传情况,或阐释艺术特征,或抒发复杂感情,信手拈来,别具风味,从中可看出宋代文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陆游此类题跋作品,能将多种艺术相结合,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如《跋兰亭序》云:“观兰亭者当如禅宗堪辨,入门便了”,将书法与佛法相结合,以禅宗的妙悟指明了书法欣赏的门径。而《跋临帖》:“此书用笔,霭霭多态度,如双钩钟王遗书,可宝藏也。”虽然只有二十字,却将笔法的神态活现出来,通过古今比较肯定了书的价值。 一种文学体裁的形成与确立,固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与其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密不可分,但更基本、更直观也是更重要的还是这种文体本身的体式特征。创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文章的指向,也是体式变化的主要因素。陆游的题跋文有的只是单纯性地记录,以做材料证据,如《跋Ν庵语》:“乾道庚寅十月入蜀,舟过公安二圣,见祖珠长老,得此书。珠自言南平军人,得法于庵云。”短短三十四字,交待了时间、地点、书的来历,叙事平实简单,如行云流水,未掺杂其他抒情、议论成份。此类只对载体记录而不生发的作品在陆游题跋文中并不多见,他大量的题跋作品都不限于对载体的解释、介绍,而是进行多面生发,力尽其变。如《跋吕侍讲岁时杂记》中将昔日与今夕对比,反 映战乱带来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在节物风俗,更在志气人心,“求新亭对泣者”不易,作者唯有抚卷嘘叹。对题跋文体制变化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作者的创作目的。陆游的题跋文有多种写作因缘,或忧念国家时事,或追忆故人旧事,或批评文坛风气,或指引、鼓励后进。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别:一类是自记,作者对所接触的载体进行叙述、记录或评说;一类是应他人请求而作,涉及到所托之人,为题跋文体式变化增添了新的因素。第一类在陆游的题跋文中占大多数,此类文章多是有感而作,议论、描写、抒情不拘于一处,内涵丰富,包容极广。如《跋文武两朝献替记》、 《跋云丘诗集后》、 《跋徐侍制诗稿》等。 陆游题跋文的表现手法多样,比喻、排比、对比等往往融于一体。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最见风神。大致可分为同一领域的比较和不同领域之间的比较两种。同一领域内还有横向与纵向比较的分别。如《跋乐毅论》中写道:“《乐毅论》横纵驰骋,不似小字;《瘗鹤铭》法度森严,不似大字。此后世作者所以不可仰望也。庚申重九日陆某书。”《乐毅论》世传系王羲之亲书于石,其突出特点是起笔收笔了无痕迹,宛如天来,既各具风姿,又左右顾盼,相映成趣。于古朴中有逸趣,风雅中不失凝重。而《瘗鹤铭》相传是王羲之悼鹤而作,他以鹤舞的神韵运笔,气势宏逸,神态飞动。陆游在此以二碑文作横向比较,虽同出一人之手,却笔韵各异,神态多姿。 题跋文领域的开拓与创新,促进了宋文的繁荣,而陆游的创作又代表了南宋题跋文发展的新高度。宋代散文对文体的回归,对自我的关注,对意义的追寻,对议论的爱好,都为题跋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宋代文化的全面繁荣,也为题跋文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和宽广的领域。即使是在南宋偏安的状况下,文化的影响仍是巨大的。它不仅丰富了题跋的表现内容,而且赋予它深沉的时代深意。题跋文的价值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它与其他文体的相互影响,以及它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学解读 安 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100025) 精神分析学派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器期(大约3~6岁)的后期,将经历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著名剧作家索福克罗斯的《俄狄浦斯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俄狄浦斯的王子,讲述了他没有逃脱预言而弑父娶母,最后落魄流浪的故事。而狭义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中心思想就是男性儿童(或成人)内心弑父娶母的欲望。 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是:“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是儿童(或成人)对于养育双亲的爱与恨欲望的心理组织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为三角人际关系结 ? 62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浅析《雷雨》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继承与革新

浅析《雷雨》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继承与革新 摘要: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概念之一,自二十世纪初由弗洛伊德提出至今,一直对学术界产生着重要影响,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便是将俄狄浦斯情结植入中国文学作品的代表。本文试从俄狄浦斯情结内容本身、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以阐释《雷雨》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继承和革新。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雷雨》;继承;革新 一、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分析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命名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的妒忌、仇恨的心理。【1】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在弗洛伊德看来“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一主题也的确反复出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 弗洛伊德以希腊悲剧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为例,详细阐明了他提出来的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达的儿子,出生时,神谕预示他会杀父娶母,俄狄浦斯随即被生父抛弃,后来他被人收养,并在异邦做了王子。当他对自己的身世产生怀疑去求助于神谕时,神警告他要远离家乡,因为上天注定他要杀父娶母。而碰巧俄狄浦斯在离开他养父母家的途中遇到了生父拉伊俄斯王,并在偶然发生的冲突中杀死了他;随后,他因解除了狮身人面像对底比斯城的围困,被百姓拥戴为王并与生母伊俄卡斯达结婚育子。直到后来底比斯城瘟疫流行,神谕告知只有把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驱逐出境,瘟疫才能停止。当俄狄浦斯知道自己杀父娶母这一令人厌恶的罪恶行径时,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自戕双眼,远走他乡。弗洛伊德指出“这种以母亲为爱的对象的情结,就叫做俄狄浦斯情结。”【2】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因此,这种分析方法的提出,引起了众多文学创作者和读者的共鸣。当这种理论传入中国后,引起了中国作家的极大的兴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运用于作品中。《雷雨》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更有甚者将《雷雨》视为中国的《俄狄浦斯王》。《雷雨》将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充分展现,但同时又不是对它的简单翻版,而是结合中国社会现实情况,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 一、《雷雨》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继承 1、以杀父娶母为理论原型 《雷雨》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俄狄浦斯王》,是因为它淋漓尽致地将以杀父娶母为原型的俄狄浦斯情结展现出来。杀父娶母原型的主要内容为父弃子、子杀父以及子娶母,在《雷雨》中,周朴园对大儿子周萍的不关心、对二儿子鲁大海的遗弃表现了父弃子的内容;周萍对父亲的憎恨并表示“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鲁大海持枪与周朴园谈判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自杀父的内容;而周萍和周蘩漪之间的乱伦关系则是对子娶母内容的展现。 2、浓厚的悲剧色彩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其主人公俄狄浦斯因不能挣脱命运的捉弄而自残,王后伊俄卡斯达自杀了。而《雷雨》的结尾,周萍开枪自杀,四凤跑出周公馆触电身亡并殃及周冲,周繁漪和鲁侍萍病倒、鲁大海消失,让原本好好的两家人家破人亡。 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两部作品悲剧发生的原因,不难发现作品中人物的悲剧都是通过自我

《儿子与情人》中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分析

韩阳 内容摘要: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体现了主人公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由于对母亲莫瑞尔太太有着俄狄浦斯情结,保罗无论是和米丽亚姆柏拉图式的恋爱,还是和克拉拉的激情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本文分析了保罗的俄狄浦斯情节。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劳伦斯俄狄浦斯情结 1. 《儿子与情人》的创作背景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中最有争议的和最特殊的作家之一。他声称,小说是人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完美工具。艺术的任务是揭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有足够的勇气打破常规的写作风格,在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中表现人性本能的力量。 劳伦斯(1885-1930)出生于英格兰中部诺丁汉郡的伊斯特伍德。他的父亲是一个酗酒的矿工。而他的母亲以前是一名教师,在教育方面大大优于她的丈夫。劳伦斯的童年就是在贫穷和父母之间的摩擦之中度过的。劳伦斯曾经在一封信中写道:“他们的婚姻生活一直如同战斗,我一出生就憎恨我的父亲。我还记得,当他碰我的时候,我会因恐惧而颤抖,自我出生前起他就一直很糟糕。”劳伦斯和他的母亲有很深的情感纽带,在母亲的鼓励下,劳伦斯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劳伦斯的母亲就是小说《儿子与情人》莫瑞尔太太的原型。劳伦斯的母亲死于1910年,是劳伦斯帮她过量服用安眠药而死的。这一幕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被重现。现实主义是劳伦斯的著作的主要特征,他的许多小说有一种忧郁的基调。劳伦斯被认为是20世纪文学最多才多艺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除了他最著名的小说以外,劳伦斯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和旅行作家。 2. 《儿子与情人》的主要情结 《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准自传性质的作品。这本书生动逼真的描述了劳伦斯早期生活的伊斯特伍德的情景。小说的主人公保罗·莫瑞尔,是以劳伦斯本人为原型;酗酒的矿工父亲和抗拒他的强大母亲是劳伦斯父母的写照;小说中早逝的哥哥威廉,取材于劳伦斯的哥哥欧内斯特。在小说中,母亲从她的大儿子威廉那里来获得代替他父亲的精神满足感。当威廉去世后,他的弟弟保罗成为了母亲眷恋的对象,最终,成为了她的受害者。保罗对米丽亚姆的真爱受到母亲的破坏,母亲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和一个年轻的女子产生真正的爱情;之后,他与有夫之妇克拉拉有了一段激情,这也许是小说中唯一的虚构部分。克拉拉的丈夫是一个酗酒的工人,在教育方面远逊于克拉拉,这和莫瑞尔一家的情况十分相似。虽然克拉拉希望从保罗身上得到更多,可保罗除了性的激情以外不愿做出任何的承诺。两人的恋情结束后,克拉拉回到了她的丈夫的身边。保罗虽然不能完全了解自己无意识的动机,但劳伦斯却在故事情节中默默地传达了一种信息,只有母亲的死才能解放保罗。在书的结尾,他终于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命了,尽管我们仍然不确定他是否能最终战胜她的影响力。整个故事可以看作是劳伦斯自己的精神分析,一个年轻人如何竭力摆脱母亲的影响。 《儿子与情人》的成功,不仅因为它是劳伦斯的自传,还因为它是一部关于生活的本质的杰作。保罗是迷失于恋爱中的男人的代表。保罗不能全心全意爱一个女人,这源于他精神和肉体的分离。许多评论家分析了保罗的悲剧及其产生的原因。事实上,保罗的悲剧起因于很多原因。有些原因是外部的,来自于他人和社会; 有些原因是内部的。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儿子与情人》中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或许是弗洛伊德最著名的性学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的名字来源于希腊故事。在故事中,俄狄浦斯被预言会谋杀他的父亲,并与他的母亲发生关系(结果确实是如此,虽然他并不知情)。弗洛伊德认为,这种被压抑的欲望存在于大多数年轻男孩心中。《儿子与情人》极大的受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最著名的理论,即俄狄浦斯情结,其中儿子不自觉地渴望他的母亲,而憎恨他的父亲,在小说中得到体现。在小说中,莫瑞尔

《哈姆雷特》与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给20世纪的文学批评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弗洛依德关于《哈姆雷特》的评论正是整个精神分析批评的基石,弗洛依德最早在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中对《哈姆雷特》进行了零散的评论,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些评论的三种不同角度及其对精神分析批评的影响。 弗洛依德在《梦的解析》中第一次对哈姆雷特进行了评论[1],他首先说起《俄狄浦斯王》,认为“俄狄浦斯王杀父取母就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我们童年时期愿望的达成”。但是在《哈姆雷特》中却受到抑制,这是因为这段期间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导致了作家对相同材料做出了不同的处理。然后他就分析了哈姆雷特在完成报仇使命时所表现出的犹豫和痛苦。他认为当时人们普遍流行的看法不能令人满意,一个是歌德认为的哈姆雷特代表人类中一种特别的类型——“用脑过度,体力日衰”,另一种是剧作家试图描绘的是一种病态的犹豫不决,是出于“神经衰弱的性格”,但在其他两个不同的场合我们却可以看到哈姆雷特另一种表现:一次是在盛怒之下,他刺死了躲在挂屏后的窃听者;另一次是他故意地,甚至富有技巧地杀死了谋害他的朝臣。所以弗洛依德提出问题:“为什么他对父王的鬼魂的吩咐却犹豫不决呢?”他最后得出了结论:因为这人(现在的国王)做出的正是他童年时期潜抑很久的童年欲望之实现。于是对仇人的恨被良心的自遣不安所代替,因为良心告诉他,自己比这杀父娶母的人也好不了多少。这就是弗洛依德有关《哈姆雷特》的最著名论断,也是他对莎剧批评史最突出的贡献。精神分析派批评家诺曼霍兰德对此做了如下

总结:“弗洛依德对莎士比亚学者的最重要的当然在于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依德的观点从形式上来说,是十分优雅的。他指出,首先,几个世纪以来,评论家们始终不能说出为什么哈姆雷特一再延宕杀死谋杀他父亲并娶走他母亲的人的时间。其次,他还根据精神分析的临床经验表明,每一个孩子都想做出那样的事情,而且这种孩提时代的欲望在后来成年的无意识反应中一直延续下去。第三,哈姆雷特之所以拖延时间,是因为他不能像孩子那样去为了自己的欲望去惩罚克劳迪斯……第四,这种欲望是无意识的,这一事实本身说明批评家本人是无法解释哈姆雷特延宕时间的原因的。”[2] 显然,弗洛依德为文学批评家开辟了一个新视野,从此,许多文学批评家就走上了寻找“俄狄浦斯情节”的新道路。他们把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当成现实中的人,非常敏感地考察着家庭内部关系,稍有蛛丝马迹,就很快像医生一样进行确诊。这其中要数琼斯的文章最为著名,他在《美国心理学杂志》1910年1月号上发表了《作为哈姆雷特的秘密的一种解释的俄狄浦斯情结》。当然,许多理论家也反对这种观点。A.W.列维在《文学、哲学和想象》中指出,“针对哈姆雷特的犹豫进行长时间的争论,绝大部分是无的放矢,虽然这一争论本身是有趣的。”[3] 他认为延宕是出于情节的需要,是让情节更丰富一些。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没有这种犹豫,后面的丰富情结就无法继续了,这是研究文学的正常思维。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与莎士比亚不同,20世纪的西方主要作家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弗洛依德的影响,这些影响必然

精神分析批评文献资料

理论探讨: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与文艺批评 刘安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弗洛伊德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是西方文学艺术理论评论家们热衷探讨的一个话题。同时,也是弗洛伊德本人在精神分析学研究中一个比较现实而有趣的问题。可以说弗洛依德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评论的视角,为文艺批评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本文将从精神分析与文学艺术批评两者的关系着手,着重探讨精神分析法在文学艺术批评领域中的作用,以及弗洛伊德对西方文学艺术的主要贡献。 遇合磨合离合 ——精神分析学与中国现代性爱题材文学理论批评的互动 毛正天;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2年02期中国现代性爱题材文学批评在精神分析学影响下发生、发展,走过了与"五四"文化革命的激情遇合和三、四十年代的与主潮文艺美学疏离的风雨历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与历史品格。 无意识理论的发展与扬弃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张俊梅; 学理论, 2011年04期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无意识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无意识是混乱的,但却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虽然后世的精神分析家批判弗洛伊德的泛性理论,但无人放弃他的无意识理论。而无意识理论经过荣格、拉康等人的扬弃与发展,内容日益合理丰富,从无序到有序,从个人到集体,对精神分析、文学创作、文学评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的引入——新时期文学研究空间的拓展 金生翠; 河西学院学报, 2010年04期 新时期文学把它无所不至的笔触伸向了更为丰富复杂的人的内心世界,在描摹人情风俗的变迁的同时,旨在揭示人的广阔无限的心理活动奥秘。这一点使得精神分析学与新时期文学之间有了可以交流的更大空间,因此运用精神分析学的相关范畴研究分析新时期文学的创作心理,将使我们的研究更加贴近新时期文学的实际,从而能更广泛、更深入地认识新时期文学特有的心理蕴含和精神价值。

弗洛伊德和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和俄狄浦斯情结 打印发给朋友发布者:玄轩 热度49票浏览2516次【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时间:2007年1月10日 20:19 弗洛伊德和俄狄浦斯情结 来源:原创作者:玄轩 精神分析主义心理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恋母情结”,指的是儿童依恋父母中异性的一方,即儿子依恋母亲,嫉妒父亲;女儿依恋父亲,嫉妒母亲。儿童三到六岁时,里比多(Libido,性本能)集中在自己的生殖器上,受里比多的驱使,男孩要占据父亲的位置,会有与父亲争夺母亲的表现;女孩要占据母亲的位置,会有和母亲争夺父亲的表现。这个时期弗洛伊德把它叫做性器期,也叫恋母情结的阶段。恋母情结也叫“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nplex),它源自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 故事说的是:渴望子嗣的底比斯国王拉依俄斯国王和他的妻子依俄卡斯特阿波罗的神谕说“你将有一子,但命运女神规定你将死在他之手。”拉依俄斯很震惊,于是在儿子刚出生时就把它的两脚踝刺穿,命牧羊人扔到森林里。好心的牧羊人于心不忍,就把婴儿交给为波吕波斯国王放牧的牧羊人,最终为波吕波斯的国王科任托斯收养,取名俄狄浦斯,意即“肿疼的脚”。 俄狄浦斯渐渐长大成人,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得知自己非科任托斯亲生,他对此寝食不安,于是去请求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谕,阿波罗对他说:“你将杀死你父亲,娶你母亲为妻,并生下可恶的子孙留在世上。”俄狄浦斯唯恐预言实现,当即离开波吕波斯前往俾俄喜阿。路上一个驾车而过的男子盛气凌人地吆喝他让路,俄狄浦斯愤怒地杀死了他然后继续上路。他不知道这个男子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来到底比斯城下,俄狄浦斯轻而易举地破除了威胁底比斯王国的人面狮身的怪物斯芬克司的关于“人”的谜语,赢得了底比斯王国和前国王的妻子依俄卡斯特为妻,他们一同治理底比斯,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可是他一直也都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然而不幸的是,当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之时,底比斯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瘟疫,全城都被病毒和饥荒所笼罩。阿波罗的神谕告诉他:“是杀害前国王拉依俄斯的血腥罪恶使得全国人民陷于沉沦。”于是俄狄浦斯请来最受人尊崇的盲者先知提瑞西阿斯帮忙缉凶调查。在百般恳求之下,先知终于无奈地说出真相:“俄狄浦斯,那正是你呀,你的罪恶使全城遭殃!你杀害国王,和你所爱的人在罪恶中一起生活!” 真相终于大白,既是母亲又是妻子的依俄卡斯特受不住这一打击吊死在卧房里,俄狄浦斯也因逃不脱自己杀父娶母的命运,悲痛万分地刺瞎了双眼,好让自己不再看见命运安排下自己所做的和所遭遇的一切。他离开了底比斯,带着狂乱的心情开始在世界各地盲目地流浪直至老态龙钟,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惩罚,洗刷杀父娶母的罪恶,等待着命运女神的最后判决。俄狄浦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成了杀父娶母的第一悲剧性人物。 精神分析学的泰斗弗洛伊德引用这一神话故事,道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也即恋母情结。他陈述道:“儿子在幼年时就已经开始对母亲形成一种特殊的亲密情感,他认为母亲属于他一个人,因此感到父亲是争夺他个人财产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小女孩认为母亲干扰了她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并认为母亲占据了她本应有的位置。观察表明,这种情感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我们把它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nplex)。它在儿童的心理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固定的异常重要的角色。”不过弗洛伊德认为,有关俄狄浦斯的传说只是以稍为和缓的方式展示了源于儿子的两种极端的愿望,即杀父娶母,真正的亲子关系还远比作这个神话故事所揭示的复杂得多。 有人说,俄狄浦斯是在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杀父娶母的,弗洛伊德认为他是因恋母杀父,这就冤枉了一无所知的俄狄浦斯。其实不然,弗洛伊德正是通过俄狄浦斯这一形象揭示出恋母情结的无意识性。儿童最早接触的异性就是自己的父母,由于里比多的驱使依恋与自己异性的一方父母,嫉妒乃至怨恨另一方。然而社会道德规范并不支持这一亲密关系,儿童必须将这一情感压抑到潜意识里而不再提及。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过低而非过高估计了它的影响。恋母情结如果不受控制而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杀父娶母,这就是为何弗洛伊德要借用俄狄浦斯的故事来揭示这一情结。在弗洛伊德提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朱立元《西方文艺理论》 一般认为,当代西方批评界影响最大的精神分析学批评家无疑是法国的雅克·拉康(1901- 1981)。他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又在巴黎大学学习精神分析学,后从事精神分析的教学与医疗工作。其主要著作有:《文集》(4卷,1966),《自我的语言》(1965),《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1973)等。 拉康本人作为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主义的贡献和其理论的局限是比较清楚的。在他看来,弗洛伊德主义固然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理论上的不完善却有碍于它的传播与发展,必须同时从内部和外 部对它进行反驳和修正。他作为哲学家,试图借助于结构主义的“科学力量”来修正精神分析学的过分主观性和任意性。具体说来。拉康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就与人的主体问题有关的所有方面,尤其是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提出了自己的阅读和批评策略。他既反对精神分析学的“医学化”、“科学化”和行为主义,又反对萨特对精神分析所作的解释。 首先,拉康把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考察。如果说霍兰德用“个人交易”的术语来阐释精神分析学的话,拉康则用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术语来解释它。拉康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他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拉康把索绪尔的概念颠倒了过

来,强调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分裂,使能指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主要成分——重新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把侧重点放在了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概念上。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先于语言这一观点。他不仅认为这二者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而且还把无意识看作是语言的产物;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混乱的、任意的、无规律可循的,而拉康则认为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有规律或有结构的,这种结构的规则受制于语言经验,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通过“压缩”和“移置”来表现其内容的,而拉康则认为这两个概念与隐喻和转喻的修辞过程是相似的。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代表;而在拉康的理论体系中,无意识则是语言的一种特殊作用,是语言对欲望加以组织的结果。反映在梦中也是这种情形:“梦具有句子的结构,或者用弗洛伊德书中的话说,是一种猜字画谜的结构,也就是说,梦具有某种文字形式的结构。儿童的梦反映了原始表意文字学的特征,而对成年人来说,它同时再现了符号成分的语音用途和象征用途。”①显然,拉康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一次“语言革命”。 拉康从结钩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弗洛伊德主义的重新阐释,使我们有可能探讨无意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他使我们认识到无意识并不在我们身体的“内部”,而在我们的“外部”,或者说在我们“之间”,是我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果。无意识之所以难以搞清楚,倒不是因为它处于我们的意识深处,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络,把我们包围在其中。而能说明这种网状体系的最好手段就是

心理学: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与埃勒克特拉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情节原型: 俄狄浦斯情结来源于在古希腊神话,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这是俄狄浦斯王故事的大略。佛洛伊德认为它是各种心理症的基本故事。“俄狄普斯情结”是男孩情结;与它相对应的女孩情结被称之为“埃勒克特拉情结”。 埃勒克特拉情结: 埃勒克特拉是古希腊参与杀害母亲的神话人物。“埃勒克特拉情结”概括的是女性在儿童时期形成的恋父憎母情结。同“俄狄普斯情结”一样,“埃勒克特拉情结”也是儿童一般必然存在的倾向。发现了男孩的“俄狄普斯情结”,继而联想并发现女孩的“埃勒克特拉情结”并不困难。“埃勒克特拉情结”同样普遍地在童年时代形成。它也不单是由弗洛伊德所讲的生物性的性欲本能所决定,而带有人类社会文化的诸多铸造。在正常的童年环境中,埃勒克特拉情结会被人类的社会文化逐步抑制与克服,最终发展起健全理想的人格。在健全理想的人格中,虽然埃勒克特拉情结还会不同程度地潜存在女子的心灵深处,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表现,但那都是很正常的情况了。 情节产生原因: 恋父恋母期,也称为俄狄浦斯期。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恋母期是幼儿从出生到6岁时,经过的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口欲期,第二个阶段肛欲期。 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满足性歌,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严厉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一般人度过一生而不晓得自己的身上有这种感觉。他的意识很小心地避免认知这些感觉,因为这种认知对一般人的打击太大,常会使他不知所措。所以当这些感觉出现时,它们都早已被伪装过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恐惧“别人会怎么想“。这种恐惧使得那些社会不允许的感觉

俄狄浦斯情结概论

俄狄浦斯情结概论 徐钧 目录 引言 一.索福克勒斯:古代的《俄狄浦斯王》文本 二.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 三.克莱因:客体关系克莱因学派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 四.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 五.日本学者:对应于俄狄浦斯情结的阿奢世王情结 六.同理心的成熟:阿奢世王情结 七.“纳”——摩梭人:异文化的田野工作资料 八.结语 引言 俄狄浦斯情结,是儿童(或成人)对于养育双亲的爱与恨欲望的心理组织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为三角人际关系结构,即个体自身,所爱的客体对象,执法者(禁忌的制度)三者,伴随爱与恨,及恐惧等等冲突矛盾的情绪。它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人类的两性差异和乱伦禁忌。中文语境有时也有说成“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虽然这不够精确。 1910年,弗洛伊德在对精神分析所作的五次演讲中,首次将俄狄浦斯情结作为“神经症的核心情结”提出。 之后,克莱因在英国开展了客体关系理论工作,鉴于儿童精神分析的观察和个人理解,强调俄狄浦斯情结发生在一周岁内时间,并将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石解释为好客体和坏客体的整合所造成的。这导致了客体关系学派和古典精神分析激烈地争论。

1981年,忠实于弗洛伊德早期环境创伤论的科胡特,再次对俄狄浦斯情结作了全新的解释,他在承认俄狄浦斯情结的确存在,并且是构成冲突性神经症核心情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是父母对于儿童同理失败的结果。 阿奢世王情结是由日本的精神分析分析家小泽平作(Heisaku Kozawa)提出,他应用了流传在东方的古代传说,来对应解释于西方社会的俄狄浦斯情结。之后,小此木齐吾(Keigo Okongi)、河合隼雄(Hayao Kawai)对此也作了讨论。但这在西方人占有主导地位的精神分析界,很少为精神分析界所注意。 人类学家对俄狄浦斯情结也曾有各种讨论,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在相对西方文化的异文化田野工作背景下,质疑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全球普遍化的观点,但有学者回应道,田野工作的经验只说明俄狄浦斯情结表现的差异,而对于俄狄浦斯情结三角结构的叙述上并没有动摇,这引申更广泛的讨论,来促进俄狄浦斯情结的认识广度。例如中国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制度下,俄狄浦斯情结是如何存在的。 本文试图简介索福克勒斯的古代文本、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视角、以克莱因为代表的客体关系学派、以科胡特为代表的自体心理学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最后再比较阿奢世王情结和人类学田野工作的部分资料,作为来自异文化的补充观点以扩展视野。主要目的是协助读者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获得理解。 一.索福克勒斯:古代的《俄狄浦斯王》文本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希腊伟大悲剧之一,作为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流传于西方社会。 俄狄浦斯王贤明地统治了底比斯城十五年,底比斯的人民安居乐业。 不幸的是,有一天,瘟疫开始在底比斯城流行,许多人死去。 爱民的俄狄浦斯王为了消灭这场瘟疫,就前往神庙预言所询问预言家,关于这场瘟疫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以挽救底比斯的居民。 神庙的预言家告诉俄狄浦斯王,这场瘟疫的原因是因为城邦隐藏一个罪人,所以奥林匹斯诸神降灾难给底比斯城。 俄狄浦斯王急于追问这个罪人是谁? 先知却说道,“你不是最善于猜谜吗?” 这一语双关,因为俄狄浦斯王的确是一位善于猜谜的人。在他到达底比斯城之前,妖魔司芬克斯——人面狮身怪正用一个谜语肆意伤人,“什么动物早晨四肢走路,中午两肢走路,下午三肢走路?” 俄狄浦斯轻松解答了谜语,“那就是人。” 司芬克斯羞愧难挡,跳崖自尽。

俄狄浦斯情节

俄狄浦斯—一个真正的英雄 10文13班叶高超10011132 一说到《俄狄浦斯王》,我相信常人都会想到恋母情结,想到弗洛伊德的坚持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的故事反映了每个孩子自己无意识的愿望:“弑父娶母”,即每个孩子都对异性的父亲或母亲怀有一种特殊的柔情,并对同性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敌意,希望自己能取代他们的位置。我非常同意老师在课上的观点:俄狄浦斯不具有“恋母”倾向,他是一位“反弑父娶母者”:俄狄浦斯也不是一位非理性的“精神神经病患者”,而是一位启蒙理性的领袖、道德伦理的化身。一切都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一切都是由于命运的玩弄,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屈服,我想作者最想表达的就是这种人性的高贵,不屈于命运,敢于抗争的精神。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都身兼智慧与勇气,他们都相信凡人的才智,相信凭自己的能力可以挣脱命运的羁绊和摆布。俄狄浦斯也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父母担心孩子会犯下神谕,命仆人吧刚出生的孩子丢弃深山荒野,他们以为这样就避开了命运的打击,但是选择逃避的人往往都会承受更惨痛的命运,结果也正是如此。而俄狄浦斯走上了一条反抗命运的道路,他离开了养父母,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在报信人要他回去继承王位时,他担心玷污母亲的床榻而不敢回去;他追查凶手,查出凶手也就彻底打消了多年的疑虑,却越来越怀疑自己就是那个凶手。知情者的善意隐瞒是真相迷雾重重,他的母亲在真相暴露前这样劝阻他:“看在天神面上,如果你关心你自己的性命,就不要再追问了;我自己的苦闷已经够受了。啊,不幸的人,愿你不知道你的身世”。但是俄狄浦斯从未放弃,他的高贵就在于他不会因为关心自己的性命而停止追问身世;更不会因惧怕命运的惩罚而掩盖真相,蒙蔽世人,他不愿卑贱地活着。 他人性的高贵更体现在他勇于承受命运之苦难,对自己无意识犯下的错误进行自我惩处,勇于承担罪责,这也正是古希腊英雄正是人生苦难的理性精神。他用胸针刺瞎自己的双眼,流亡异乡,成为靠人施舍度日的乞丐,过着最悲惨不幸的生活,这也体现了他的自我放逐的赎罪精神。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大智大勇,毫不怨天尤人,强大而邪恶的命运没有摧毁他的意志,而更显示出了他人性的高贵和生命的尊严。

论俄狄浦斯情结

论俄狄浦斯情结 摘要 俄狄浦斯王,这一英雄人物是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虚构出来的。该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从小被自己生父生母丢弃的孩童,阴错阳差的长大成人后,在一次偶然的争斗中毫不知情的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而后娶了自己生母的故事。后来,活跃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神经病理学界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得提出俄狄浦斯情节。从时空跨度和虚实真伪等都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超凡智慧夹杂着自我灭亡、显赫荣誉伴随着离经叛道的命运却是相差无几的。更进一步来说,他们都甘冒性命之臾,努力摸索着人类心理的秘密,都在尝试说破由斯芬克斯之谜引出的更多人性机密。在这恋母情节的背后,我们其实都能见到虐待性父亲的形象。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中在古希腊悲剧《俄底浦斯王》中,较早地反映了父亲虐待儿子这一母题。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哪吒、孟君等弃子英雄故事,也有这个母题出现。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虐待性父亲原型 第一章 俄狄浦斯情结,通俗地讲就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节。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是忒拜城的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他生下来就被抛弃了,因为在他尚未出生时,阿波罗的神谕便昭示他注定会成为杀父娶母的凶手。拉伊俄斯将刚出生的婴儿(即俄狄浦斯)交给一个牧羊人,让他把婴儿弃于森林。但是牧羊人出于怜悯之心,把婴儿交给了邻国科任托斯国王的仆人,那仆人又把婴儿转交给了他的主人科任斯托国王。国王收养了婴儿并认作自己的儿子。因为婴儿有一双肿脚,取名为“俄狄浦斯”(俄狄浦斯在希腊语中有肿脚的意思)。长大后,俄狄浦斯偶然得知神谕昭示他以后注定要弑父娶母。为了逃避神谕,俄狄浦斯毅然选择离开。在出走途中,他遇到了生父拉伊俄斯,双方在互相不知道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发生争执,俄狄浦斯杀死了拉伊俄斯。随后,俄狄浦斯走至忒拜城,而且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拯救了忒拜城人。因忒拜城人曾允诺说,任何人只要能够解开斯芬克斯的谜语,就可以成为国王。于是,俄狄浦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忒拜城的新国王,并与国王遗孀伊俄卡斯忒结了婚。他在位多年,国泰民安,受人敬仰,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和自己的母亲伊俄

西方文论作业:精神分析批评

从精神分析批评视角看《西游记》 黄桂娜2010101307 摘要:根据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为无意识,上层为意识,中间为前意识。《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角色分别代表了“取经人”心理结构中的三个层次:孙司空与沙僧——理想的与现实的意识,唐僧——前意识,猪八戒——无意识。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西游记》;无意识 一、精神分析批评简述 精神分析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批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文学心理学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中心的精神分析批评,后期主要是以雅克·拉康和诺曼·霍兰德等重新阐释和发挥的新精神分析批评。但无论新旧,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核心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文学思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理论有:无意识理论,无意识升华说,梦的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等。本文所用的精神分析批评主要是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其具体内容为无意识理论。 二、精神分析批评与《西游记》 根据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为无意识,上层为意识,中间为前意识。如果把《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看作一个整体,即一个“取经人”,就会发现作品中师徒四人的角色分别代表了“取经人”心理结构中的三个层次:孙司空与沙僧——理想的与现实的意识,唐僧——前意识,猪八戒——无意识。 《西游记》揭示的正是“取经人”在无意识的驱使下,在前意识的压制下所形成的人格分裂状态,即理想的音响现实的意识之间的分裂,而这正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生存状况。 (一)《取经人》的无意识与猪八戒 在弗洛伊德看来,“一种历程若活动于某一时间而在那一时间内,我们又一无所觉,我人便称这历程为‘潜意识’(潜意识为无意识的另译名)”[1]。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即性欲。无意识虽不能被个人所感知,但却能从根本上影响人的行为。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正是“取经人”无意识的体现。 在猪八戒诸多的个性特征中,贪色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文本多次描写到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