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 压 强》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 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什么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意义。
(3)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所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问题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2)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科学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强的概念,压强公式,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压强的概念。
【教学方法】探究式: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问题能力。
【教学器材】教师用具:实物投影仪、橡皮泥、泡沫塑料、压力小桌、200 g的钩码。
学生用具:气球、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将一气球置于讲台上让班上力气较大的男生用手掌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是很足,他必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压破气球,接下来叫一个力气较小的女生(偷偷给她一根针)。
她只要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学生必大笑。
此时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压力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施加的力F1,画出桌面受到的力F1。
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施加的力,画出斜面受到的力F2。
3.手指按物体,物体对墙面施加的力F3,画出墙面受到的力F3。
归纳这些力的共同特点: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其内部。
然后得出压力的定义。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学生针对性练习:请作出下列图中各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总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类力。
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一种力。
初中科学压力教案
教案:初中科学——压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让学生掌握压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的概念2. 压力的作用效果3. 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4.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力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压力概念(1)压力定义: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物体的受力面、接触面。
3. 讲解压力的作用效果(1)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单位是帕斯卡(Pa)。
(2)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硬币、气球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压力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压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压力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压力知识。
3. 练习法: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压力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压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压力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科学教材。
2. 课件:压力相关图片、案例分析。
3. 教具:硬币、气球等。
4. 网络资源:有关压力的实验视频、案例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压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分析如图示物体受到的压力小结:分析地面与树木受到的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压力的方向垂直与接触面。
问题三:压力是不是重力小结:引导学生分析压力与重力的不同。
(二)压强1、创设情境:(1)、两人合作,一人两手拿纸展开,一人拿笔从同一高度平放和竖放,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分析:此过程,什么是一样的,什么不一样(2)、通过展现在不同环境下压力效果不同的实例,来加深同学们对“压力效果”这一概念的树立。
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针对以上感受到和看到的现象中所存在的疑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资源,力求说明这样猜想的理由或依据2、设计实验:(1)、参考桌面的器材,自己思考、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方案用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同时也思考别人的猜想是否正确。
可以是一个方案,也可以是几个方案,力所能及。
(2)、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案,师生作简单的分析和统计,并给予肯定。
根据设计进行实验,教师强调注意事项:1、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2、要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3、及时记录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新发现的问题或所遇到的困难和失败,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实验的经验:①、;②、。
根据上述结论,要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只用压力的大小,在物理上我们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也就是说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那么我们怎样将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对压强的影响同时考虑进去呢有实验观察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强: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叫压强;有符号p 表示;4、单位:F(牛);S(米2);p(牛/米2)专门的名称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例题桌面上静止的一本书重力为6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dm2,书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解:P=F/S=6N/=300Pa答:书对桌面的压强为300帕。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八年级物理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一、说教材根据教学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②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
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3、教学资源:1、多媒体及课件。
2、教师演示实验器材。
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一些简单介绍二、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等。
下面我就详细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四、说教学程序设计通过对教材很好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对于新课的引入,我是从一段动画开始的:“胸口碎大石”,通过这段动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很快地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必然会想到钉子多少对这个现象的影响。
然后我在这个地方不失时宜地跟上钉板的演示实验,一个钉板钉子数很多,一个很少,泡沫板放上去,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在泡沫板上加上砝码按压,学生会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原因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个钉子分摊力的大小不一样,钉子多的,每个钉子分摊的力就小,所以就不会有危险,进一步引导得出关键是和受力面积有关系,在这里顺势提出压力的效果还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效果可以用压强来描述,从而引入到本节课的课题:压强。
沪科版初三物理教学设计(第八章压强)
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课程标准:2.3.7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该课程目标属于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的内容。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能力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等”。
教学重点、难点内容:1.教学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建立压强概念的过程和方法2.教学难点:“压力”概念的辨别,建立压强概念的过程和方法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会用比值定义法建立速度等概念。
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也知道了力、重力、弹力、拉力、面积、比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2.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理解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与重力的含义。
在理解了压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只有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才能更好地建立压强的概念.教学目标1.学生能结合生活实例,区分“压力”与“重力”“弹力”“拉力”等概念;2.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压强概念。
3.对于给定的情境,学生能运用压强公式正确计算压强的大小,并能举例说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构建动场)呈现大熊、小熊在雪地上行走时留下脚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脚印的不同,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进一步思考:谁的脚印深或浅些,为什么?活动二:提示回忆原有知识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弹力等概念。
引导学生辨别重力与弹力的区别。
活动三、呈现例子,引导学生辨别(自主学习)1.压力的概念:出示一组压力的例子,用以辨别压力与重力。
通过“交流与讨论”,说明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详见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沪科版2012年)第143页。
帮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为后面学习压强做准备。
2.受力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只削尖一头的铅笔,体会两根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自然而然想到疼痛的感觉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即手与笔接触的“面积”有关。
教学设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公开课教案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受力面积的大小
被压物的软硬程度
教学反思
小桌陷入沙石的深度(深或浅)
较小
较大
结论:
表3:
受压物(较软、很软,较硬)
小桌陷入沙石的深度(深或浅) Nhomakorabea很软较软
较硬
结论:
•课堂作业:请解释:鸡蛋碰石头,蛋破石不破
小结
布置作业
1.课课练
2.动手实验:仿照弹簧测力计,设计压力测力计,写出方案.
板
书
§8.1压强-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观察探究得出结论:
产生的条件:与物体表面接触并相互挤压.
作用点:受力物体表面
方向:垂直物体表面
认真观察
积极参与,正确画出
旧知识的回顾
由压力现象,找压力产生的条件,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求知的精神.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问:老师站在这儿对地板有压力吗?为什么?
继续问:压力与重力是一回事吗?并请同学到黑板画出压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
1、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请同学们听故事并思考游客得救的原因,同时对比观察手压弹簧和手拉弹簧以及人在雪地行走和用滑雪板滑雪,引出同样的力它们的作用效果一样吗?
认真观察
回答不一样
通过生活现象引出压力这个词
指出生活中像这样的压力、拉力很常见,并出示图片,请学生回答谁对谁施加了压力?
运动员对跳板
与学生交流
对压力及重力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回答有,并说出重力作用的原因.
完成压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压力的作用效果》学情分析方案
《压力的作用效果》学情分析方案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对个体的影响十分复杂。
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针对《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一、了解和理解压力的概念二、认识压力对身体的影响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是学生较容易理解的一方面。
可以利用图表、实例等工具,帮助学生了解压力对身体的影响,如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免疫系统、导致失眠等。
并让学生讨论面对压力时应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三、探讨压力对心理的影响压力对心理的影响是学生较为复杂的一方面。
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
并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自己在压力下的心理状态,并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探究压力对学业的影响学生通常会在学习中面临各种压力,如考试、作业、竞争等。
可以通过分组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并分析这些压力对学业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对比不同应对方法的效果,讨论一些解决压力的有效途径,如合理规划时间、寻找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五、启发学生积极面对压力最后,对于如何积极面对压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建设。
通过探索不同的应对策略,如积极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学习缓解压力的技巧等。
同时,还可以讨论一些成功人士如何应对和克服压力的经验,以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举例、引发讨论、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压力话题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2.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个人心理状况调查等,让学生参与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3.实践和体验式学习:通过实践和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压力对身心的影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4.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压力,共同解决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物理设计者孙欣富单位(学校)安阳市三十三中学授课班级8.2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8.1—38.1—18.1—2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如图1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2、把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先后放在软泡沫塑料的表面上,出现三种不同情况,如图2所示,比较三种不同情况下泡沫塑料表面的压痕,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1)甲图和乙图表明,在 _____相同时,__________越小,压强越 _____.(2)乙图和丙图表明,在 _____相同时,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 _____.3、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0.3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如图3所示。
它对桌面的压力是 N,对桌面的压强是 Pa。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练习题1-3同学们都完成得很好。
教学反思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宏观调控”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创设物理情景,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A B C D牛蹄鸭足啄木鸟狗头图1ba图3图2。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压强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压强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压力、受力面积有关系。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压力”一词,但什么是压力又没有确切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分析生活中有关压力的事例,增加学生对压力的确切认识,但对于初中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水平,压力的概念也不能讲的太深。
同时该节内容也要为以后学习液体的压强和大气压强奠定了基础。
所以教材突出了实验探究活动,在学生亲历探究的基础上完成概念的建立,进而明确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对压强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在一开始没有生硬的搬入压强的概念,而是通过两幅图片,让学生想想议议,为什么滑雪者穿上滑板不会陷入雪中?用手按压三角尺的顶尖和侧边感觉不同?编者把这两幅图片摆在书的最前面,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可见是要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后得出我们人类往往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未必是力的本身而是力的作用效果,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其中一个原因,同时也为引入压强做好铺垫。
为了强调压力产生的效果,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
在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者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同时强调物理中重要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在这里可以先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另外在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1、压力一定,接触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接触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实验探究结束后,就顺理成章引出了如果压力不相等,接触面积也不相等,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这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学生可能就会想到找物体单位面积的压力谁大谁小,这样就可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了。
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等。
在单位介绍时,教师在通过公式介绍组合单位,同时介绍压强专门的单位。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课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包括以下四部分的内容:(1)压力的定义。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压强的计算。
(4)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在讲述压力时,主要从生活实例出发总结压力的定义,分析压力与重力不是一种力,但让学生知道当物体自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在大小上等于重力的大小。
关于压力也不必做太深入的探究。
教材首先给出压力的定义,再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并提出问题: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从而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得出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压强的概念,并进行压强的相关知识的学习。
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
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课型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为探究课。
二、学习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压力;会画压力示意图。
(2)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理解压强的概念、意义、计算公式、单位。
2、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能灵活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勤观察、多动手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类比知识,学会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1、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压强的理解与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区分“重力”与“压力”;2、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法的使用;3、压强。
初中物理_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八章:压强《8.1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理解压强的概念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3、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时牛/米2,又叫帕斯卡;(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
2、通过类比速度来引入压强概念的学习,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2、压强的概念的建立、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三、教学难点:1、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与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每小组海绵一块、小桌一个、钩码一盒,铁钉一个。
六、教学思路:虽然生活中和压强有关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陌生。
教学中眼镜问题引入,先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再进一步去逐渐探索知识。
教学中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认识到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终可通过比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这样引入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流程:问题引入→压力概念→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压强概念七、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压力: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①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F公式:p=S单位:F(N) S(m2)p(N/m2即帕斯卡)(Pa)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的非常活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深刻地理解压强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并且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具有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初中物理_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师姓名:【课题】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课标内容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 课标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过程,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理解压强,会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了解“控制变量法”,了解辩证的物理思想。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具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
学生从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压力”这个词,但对压力没有确切的认识。
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陌生,而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在此通过实验探究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后,得到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比较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进而引入压强的概念。
本节在本章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以后液体压强、气体压强、浮力奠定了基础,同时压强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行为动词 内容结构的相关计算也是学业水平测试的重点,压强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利用压强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有关压强的计算。
✧教学建议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理解压强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系。
学生从生活中已经知道“压力”这个词,但是对于压力,并没有确切的认识。
要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对什么是压力有比较确切的认识。
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陌生。
初中力学压力教案
初中力学压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掌握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压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概念的引入2. 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探究4. 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过程1. 引入压力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力,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压力是什么?怎样定义压力?2. 讲解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讲解压力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
引导学生理解压力的大小与受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 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在不同的受力面积下,压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如将书本平放和竖放在桌面上的实验,观察桌面的形变程度。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 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举例说明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胎的充气、鞋底的花纹等。
引导学生理解压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压力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规范性、观察仔细程度,评价学生对实验结论的理解。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实验环节要加强指导,确保学生操作规范,观察仔细。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后作业要及时批改,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教学设计什么是压力
什么是压力教学设计
布置课前感受压力。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学生实景演示实验——踩气球,感受压力及其作用效果,迅速集中课堂学习。
2、探究压力的作用点、方向
PPT给出三幅压力图片——“水平面受到物块的压力、斜面受到物块的压力、墙面受到物块的压力”。
(1)作出压力的作用点
鼓励学生找出受压物体,受压物体直接受压的表面,思考力的作用点在受压还是施压物体上,作用点具体在那里?学生说、教师PPT直观清楚闪动明确,PPT示范作出。
(2)压力的方向
方向?指向谁?引导学生观察发言,PPT显示,教师正确强化。
当正确作出这三个压力之后,归纳压力的方向有什么共同点?
3、压力的定义
引导学生根据完成的力的示意图作出的压力,尝试能否明确什么是压力,即给出压力的定义。
压力的符号“F”启发压力的单位“N”
4、压力的大小
PPT三幅图,分析并作出重力为G的物体分别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对斜面的压力、对墙面的压力。
启发学生从受压的原因、直接受压面去判断压力的大小——压力产生的原因角度去思考,有利于后面各种压力大小判断的突破。
5、压力的作用效果现象、启发讨论得出物理知识
PPT给出气球在手的压力作用下、竹子在雪的压力作用下的情况。
实物展示手压海绵等物体,物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的效果,直观利于生活现象的判断。
困惑明确:同样大小的压力作用在墙面等比较坚硬的物体上,压力的作用
效果也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只是由于材质的原因,效果不明显,压力的作用效果仍是一样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概念的建立、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2 教学难点
1、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概念的建立。
3 专家建议
先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再进一步去逐渐探索知识。
教学中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认识到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终可通过比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这样引入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
么?
【生】有的说宽带子好,有的说细带子好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
(二)讲授新课
1.压力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师】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让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总结】在物理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3)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
【学生探究活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a)在腿朝上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b)把小桌翻过来,将同一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c)把小桌腿朝上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师】如图a、b、c,观察分析,回答问题:
(1)a、b是保持_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
(2)a、c是保持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生】(1) 压力,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压力。
【探究结论】
(1)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
(2)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有关。
2.压强
【师】通过上述实验结论,可以得出: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 )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用P 表示)
(1)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2)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压强的计算公式】如果用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S F P
【压强的单位】
(1)压强的单位属于导出单位
(2)压强的国际单位制(SI 制)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牛顿(N ), 受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 2),则压强的单位是牛/平方米(1N/m 2),
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压强还有一个专用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
1帕斯=1牛/平方米,即1Pa=1N/m 2。
(3)今后的计算采用国际单位,不会出现单位不统一的错误
(4)压强单位除了帕斯卡外,还有千帕(KPa )、兆帕(MPa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MPa=103KPa=106Pa=106N/m 2。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 N ,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0平方厘米,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分析】采用国际单位制,受力面积为500平方厘米,单位不统一,要转换为平方米,即:S =500c m 2 =5 00× 10-4 m 2 ,
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 =G =3 N
P=F/S=60(Pa)
3.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1)拖拉机在泥泞的田里工作,为什么要用履带?这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
(2)菜刀使用久了,为什么要磨刀?这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
【生】(1)为了不陷进土里,减小压强。
(2)为了让菜刀更锋利,增大压强
【总结】
减小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课堂练习
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A)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
C.刀、斧、剪的刃都磨得很锋利
D.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块砖由平放改为竖放
(三)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