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教学大纲(专科)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我校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科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精选了120余篇中外优秀作品,以及对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简要分析评价。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者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并为学好其他各类课程以及未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课程类别:通识课程适用层次:本大纲适用于大专各专业一、教学目的为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专科学生的语文水平,积极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要求通过有关文史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线索,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积累文学相关知识,提高文化素质;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将学生的审美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力争做到既向学生展示汉语言文学的生命力,又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既使学生感受到华文华语的优美,又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传统、高尚情操的感染和启迪,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同时,从实用性角度考虑,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应用文写作知识,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学会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和技能技巧正确地表情达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授课总学时:39学时- 45 -第一章先秦文学(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诗经》)、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尚书》、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楚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并掌握其中的文学常识,结合该部分介绍诗歌和散文的文体知识。

2024年度《大学语文》课程标准(高职高专)

2024年度《大学语文》课程标准(高职高专)

2024/3/23
18
05
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2024/3/23
19
教材选用原则及推荐书目
选用原则
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 的统一,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推荐书目
《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大学语文读本》(高职高专版)、《大学语 文教程》(高职高专版)等。
3
课程性质
1 2
综合性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文化课程,旨在通过 经典文本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 化素养。
基础性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为学 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文 化基础。
人文性
3
本课程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通过经典文 本的解读和赏析,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命运、思考 人生价值。
2024/3/23
13
学生参与与互动
学生展示
鼓励学生通过演讲、朗诵、表演等形式展 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
表达能力。
学生评价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 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 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2024/3/23
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在线讨论,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加强课程资源评价与更新
建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评价机制 ,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评价和 更新,确保课程资源的优质性 和时效性。
2024/3/23
34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5
数字化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 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与要求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红楼梦》、《诗经》等。

2. 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围城》、《家》等。

3. 文言文阅读与写作: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进行文言文的诵读和鉴赏,并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4. 阅读与写作:进行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同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5. 修辞与韵律:学习修辞手法和韵律,了解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欣赏技巧。

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3. 阅读实践: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参与语文社团和文学活动,积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课堂测试:进行定期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等,占总评成绩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大学语文教学要求的教材,包括文学作品选读和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配合图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大学语文》(高教第二版)课程教学大纲一、总学时数:80课时(第一学期)二、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大专课程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语文》是我院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一年级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

其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一是通过优秀语文作品学习、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二是通过对优秀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讲授规定的12篇必讲篇目,选讲一定数量的自选篇目。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体悟能力。

3、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段。

4、结合教学,播放2至3次著名影视文学作品。

五、课程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方法1.课程安排(明细附后)2.课程教学方法本门课程的教学通过研讨教材、听取讲授、课堂讨论、写作训练、拓展阅读等学习环节,来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考核方式:全院统考六、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教材:《大学语文》(第二版),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辅助教材:《大学语文》拓展读本,陈洪、李瑞山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七、必要的说明本课程使修课学生,激活、强化、重组其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在更高的级别上研习较复杂的语文材料,提高对优秀汉语文章的的鉴赏力,体认文章写作要领和语言表达技巧,改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语文实际应用水平,同时使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和健康。

课程安排序号章节题目及内容提要学时1 绪论 22 序二篇 23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24 演讲稿写作 25 演讲训练 46 我学国文的经验 27 梵高的坟茔 28 秦腔 29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210 个狗主义 211 我的四个假想敌 212 下棋 213 观看影片《小时代》与影视文学评论的写作 414 天才梦 215 鸭窠围的夜 216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217 观看影片《千与千寻》与人物性格分析写作 418 兰亭集序 219 楚辞·渔父 220 西湖七月半 221 世说新语 222 《论语节选》《孟子节选》《礼记·大学》 223 罗大佑《现象七十二变》 224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与中国现代诗歌发展 225 蒹葭西北有高楼 226 长恨歌无题二首 427 绝句二首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28 燕歌行蝶恋花 229 踏莎行临江仙 230 金缕曲湘月 231 蝶恋花钓台题壁 232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演说》 233 复习8合计80。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学分:3学时:30适用专业:各专业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大学语文》课程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属于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该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

文科类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理工科类学生第二学期开设。

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课程,本质上属于综合素质教育课程。

它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与其他素质教育的课程一起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平台。

它突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特征,课程的设计培养方案围绕着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来进行。

2.课程作用作为文化基础课程,该课程围绕着学院“厚基础、强素质、精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定位在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本位,同时更注重语文课的平台作用,强调语文与专业发展能力的联系,其“基础”特征指向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审美眼光、人文关怀、言谈举止、精神风貌、交际沟通等方面。

由此体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特点。

它不仅包含课程基础性知识内容,更承担着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和表达拓展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的任务,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接受通才教育奠定基础。

3.课程任务该课程应该具有精神启蒙、思维创新和能力养成的多重职能,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综合性“大语文”课程。

应充分体现人文性、基础性、复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掌握必备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具备相应岗位通用文化、文学素养,在综合素养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通过学习,学生应对中国文化、文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所提升,具备相应的文学认识水平和文学鉴赏水平;能掌握必备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并提高社会感悟、审美认知以及合作、拓展等综合实践能力。

本课程既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必备前提,更是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使之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有力保证。

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育,不是在进行研究型、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并不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教育的本位是基于“应用能力”而不是基于“理论研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直接走向企业,直接面向专业工作岗位的应用性人才。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执笔人彭晓兰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类基础课,也是高职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和分析能力的基础。

因此该门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适用于高职除汉语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阅读学的基础理论、日常书面表达的基本知识、口头表达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阅读的方法、日常书面表达的一般方法、口头表达的基本方法,从而更加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不同应用文种的练习,不同口语的实训,切实掌握大学语文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大学语文要求的相关技能。

学习本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与为专业服务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案例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日常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同时本课程还采取实训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成技能。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本课程为基础课程的基础,学好本课程,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其它公共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实践课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其中讲授学时为52,实训为14学时。

开篇本土文化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他们大学三年所在地的人文,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吸取精神营养。

教学重点:眉山的历史、名胜、人文,特别是三苏文化,东坡精神。

教学难点:东坡精神的提炼。

教学内容:1、走进眉山2、走近东坡上篇阅读能力培养第一单元人交往阅读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作为社会动物,其社会性即在于交往,而交往所运用的主要和重要途径就是人类专有的语言工具;掌握主体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课件】(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课件】(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大学语文教研室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修课方式:必修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28学时选用教材: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XX年教学参考书: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杨建波主编《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毛信德主编《大学语文新编教程(写作卷)》浙江大学出版社毛信德主编《大学语文新编教程(文学卷)》浙江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育目标:(一)大学语文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培养人文精神,进行文理渗透,引导文化与科技交融的基础课程。

教材内容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

(二)大学语文课的任务是以教材为中介,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引导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对汉语较高水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三)教育目标1.培育人文精神。

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懂得关注人的尊严和使命,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将这些思考同自己所学专业联系起来,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继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反身修己的精神,注重人格美的培养。

3.培养通才。

文学是人学,也是人心之学。

通过它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交际、应变、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灵感、幻想等形象思维活动对科技工作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5.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优秀文学作品提供美感、愉悦和享受。

通过作品赏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专科大学语文教案

专科大学语文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时:2课时年级:专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 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了解《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2. 讲解学习方法,如阅读、笔记、讨论等。

3. 分析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中指定的文学作品,做好笔记。

2. 准备课堂讨论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1. 讲解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阅读指定的文学作品,进行讨论。

2.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鉴赏观点。

四、写作指导1. 讲解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本节课的写作练习。

2. 阅读教材中指定的文学作品,做好笔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

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写作指导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课件】(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课件】(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大学语文教研室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修课方式:必修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28学时选用教材: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XX年教学参考书: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杨建波主编《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毛信德主编《大学语文新编教程(写作卷)》浙江大学出版社毛信德主编《大学语文新编教程(文学卷)》浙江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育目标:(一)大学语文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培养人文精神,进行文理渗透,引导文化与科技交融的基础课程。

教材内容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

(二)大学语文课的任务是以教材为中介,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引导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对汉语较高水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三)教育目标1.培育人文精神。

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懂得关注人的尊严和使命,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将这些思考同自己所学专业联系起来,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继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反身修己的精神,注重人格美的培养。

3.培养通才。

文学是人学,也是人心之学。

通过它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交际、应变、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灵感、幻想等形象思维活动对科技工作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5.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优秀文学作品提供美感、愉悦和享受。

通过作品赏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执笔人彭晓兰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类基础课,也是高职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和分析能力的基础。

因此该门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适用于高职除汉语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阅读学的基础理论、日常书面表达的基本知识、口头表达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阅读的方法、日常书面表达的一般方法、口头表达的基本方法,从而更加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不同应用文种的练习,不同口语的实训,切实掌握大学语文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大学语文要求的相关技能。

学习本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与为专业服务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案例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日常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同时本课程还采取实训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成技能。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本课程为基础课程的基础,学好本课程,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其它公共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实践课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其中讲授学时为52,实训为14学时。

开篇本土文化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他们大学三年所在地的人文,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吸取精神营养。

教学重点:眉山的历史、名胜、人文,特别是三苏文化,东坡精神。

教学难点:东坡精神的提炼。

教学内容:1、走进眉山2、走近东坡上篇阅读能力培养第一单元人·交往·阅读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作为社会动物,其社会性即在于交往,而交往所运用的主要和重要途径就是人类专有的语言工具;掌握主体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总学时:60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旅游英语、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财务管理、金融保险、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学前教育、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高职专业一、教学目的高职《大学语文》是面向各文科及部分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是高职高专的基础性学科,对学习其他各学科起支撑和保障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在内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在校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任务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继承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拓宽学生视野,改善学生思维品格,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内容结构按主题分7个单元:诗意与美感、知人与自知、内蕴与明礼、情感与人性、笃学与励志、思辨与口才、文学与人性。

所选课文时间上涵盖了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到现当代文学三千多年;就文体而言包括诗、词、曲、赋、戏剧、小说、散文等各类文体;就内容而言包括怀古咏物、思乡怀归、哲理人生、山水田园、民生疾苦、亲情爱情等等,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学的各种题材,这些内容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

同时,为拓展学生视野,还包括一部分外国文学作品和实践课。

单元结构如下:对上面表格的说明:注明“精讲”“实践课”“讨论课”的内容与“教学日历”的内容完成吻合;注明“自学”的篇目在教学日历中没有出现,其相关学习资源在拓展资源中可以找到;注明“专家讲座”的视频在拓展资源“专家讲座库”中可以找到。

济南职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录像表四、教学基本要求1.用人文精神指导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专科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专科

山东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大学语文》专科教学大纲一、前言(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探索和确定在世界宏伟坐标系中自身存在的立足点和归宿,从而让自己的一生始终处在昂然进取、发奋建树、渴望勤勉之后的绚烂和绚烂之后的淡泊这种最佳状态。

而惟有这种积极有为、高度自觉的人生,才能成为不断开发个体生命潜智、潜能、潜质的永动的人文工程,成为不断反省、善于自我调节价值取向的彻底完整的终身教育。

大学教育的更高目的或者说终极目的,在于通过兼具科学和艺术双重特点的教育手段,“创造”出能够不单纯受役于现存世界之规范,而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或曰“未来的社会人”。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在公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正是实现这种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教学目的和要求:1、以中国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优秀传统熏陶学生要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必须做到知识、能力、做人三者互相统一。

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方面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落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标,能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结合起来,发掘优秀文学作品所蕴涵的内在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潜移默化,有助于我们培养文武双全的“儒警”,塑造出崭新的一代公安干警形象。

2、在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大学语文》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精神,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表述思想,从而建构起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

同时,在阅读理解古今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审美悟性,形成健康高雅的审美心理和情趣。

3、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中文是我们进行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高职)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高职)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标准简称大学语文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修读学期第一或第二学期制订时间2018 年8 月课程代码110501 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 2 学分课程类型 A 类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无合作开发企业无执笔人合作者无审核人制(修)定日期2018 年8 月7 日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 类(纯理论课)/ B 类(理论+实践)/ C 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高职学院学生开设的、以人文性为基底,并呈现工具性、通用性、职业性特点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

其职业性是高职语文与其它各层、各类语文课程的区别性特征。

其目的培养学生汉语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帮助高职学生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使他们具有进一步深造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潜质,最终成为优秀的高职应用人才。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传统语文知识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

(一)以传统语文知识为基础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优秀文学作品鉴赏和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精英文化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塑造健全人格。

让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善于在生活中表现美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能力。

107(二)以素质为主体,以学生能力为中心(三)围绕专业特点,凸显职业导向本课程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来组织教学,在强调语文学习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不同专业的不同个性要求。

根据不同专业职业岗位的特点来进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四)开发课程体系,扩展教学空间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资源由本系老师、专业课老师以及校外专家来共同组织参与课程的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专科)《大学语文》设课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已有的高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要求如下:议论文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执行改革开放政策)。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运用对比论证法说理;运用假设性论据;运用设问修辞手法。

2.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1)掌握在本文中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关于新时期创业精神所具有的八个方面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完全归纳论证法的运用;语言准确,简洁、明了,极少运用修辞手法,较多地使用判断句式。

3.科学的春天(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时代和科学需要既实事求是又异想天开的精神风采。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议论与抒情相结合;归纳、演绎、类比论证法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法的运用。

4.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从当时政治斗争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出发,总结了沉痛的历史教训,指出中国当时并不具备施行“费厄泼赖”精神的前提条件,从而提出了“痛打落水狗”即不对坏人心慈手软的重要斗争原则。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类比、归纳、对比三种论证法的运用;比喻、比拟、拟人、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

5.论气节(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气是敢作敢为、积极的,节是有所不为、消极的。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论证法的运用;注重判断与分析,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运用;对应词语的运用;哲理与浅显口语相结合。

6.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针对社会上流行的“重理轻文”的不良风气,作者提出“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法的运用(包括理论和事例两方面)的归纳;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

7.咬文嚼字(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叙述了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咬文嚼字”的严谨精神。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论证法的运用;广征博引,实例充分;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8.散文创作谈(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围绕着散文创作这一专题,论述了写好散文必须在思想、生活知识、表现手段这三个方面提高作者的素养。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比较、归纳、演绎三种论证方法的运用;比喻(明喻、暗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9.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通过评论《水浒》的人物塑造和故事结构的长处,指出: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立身行事和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阐明人物的一切,是《水浒》人物描写的两大特点,而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疏密相间与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则是结构上的特征。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例证法的运用、类比法与例证法相配合;在论述中观点与具体事例、选用材料紧密联系;在例举论据时,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10.论语十则(1)掌握本文中心论点:孔子这十则语录,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宗旨,那就是人应当“好学”。

孔子所说的学习,包括读书、治学,也包括做人,是增长学识与修养道德的统一。

(2)掌握本文写作特点:通俗生动的语言;多种修辞手法(排比、对偶、比喻、反诘)的运用。

1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主要驳斥农家“贤者与民并耕”的主张,论证了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同时还驳斥了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观点。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论据充分,事实确凿;善于辩论,方法多样(演绎、归纳、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排比与反诘的修辞手法。

12.谏太宗十思疏(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国君必须努力聚积德义。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善于运用正反对举的方法进行对比论证;比喻、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13.朋党论(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澄清了朋党之说,希望君王能辨别真伪,权衡是非,退小人之朋,用君子之朋,以革新政治,振兴国家。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通篇采用对比法进行论证;以史实为论据进行阐述;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14.答司马谏议书(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王安石从名实相符的原则出发,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司马光在来信中对新法的种种指责,并表达了他坚持改革,决不动摇的决心。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采用反驳论点的驳论方法;行文委婉,寓刚于柔。

说明文15.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1)掌握本文说明的中心:本文简要介绍了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和基本体系,着重说明了基础学科与根本的基础学科的关系,强调了基础学科特别是根本的基础学科在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层推导、条分缕细的写法;多种说明方法(定义、举例、诠释、比较、比喻)的运用。

16.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掌握本文说明的中心:文章着重说明了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这两种奇特现象的成因,并由此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的。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总——分“的结构方式;说理与叙事相结合;诠释说明法的运用;比较方法与比喻方法的运用;成语的恰当运用。

17.桥的运动(1)掌握本文说明的中心: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物理知识,阐释了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其原因,说明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形式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定义、举例、比喻、引用)。

18.统筹方法平话引子(1)掌握本文说明的中心:本文主要说明统筹方法的性质、应用要点和作用。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用简单的生活事例说复杂的科学道理;图表说明方法的运用。

19.苏州园林(1)掌握本文说明的中心: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及其优美景观,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将整体分为几个方面,再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解说;语言质朴如话,简洁明快、精当恰切。

20.白丝翎羽丹砂顶(1)掌握本文说明的中心:本文对丹顶鹤的优美特征及其观赏价值作了生动的说明,指出保护这种珍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引用”说明法的运用及其作用(说明的依据,强调、充实了说明的内容,增强了文采。

)。

21.菊花(1)掌握本文说明的中心:本文主要介绍了菊花在我国的悠久历史和它的栽培方法。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引用”说明法的运用。

22.我们肚子里的食客(1)掌握本文说明的中心:本文生动地说明了寄生在人体内的众多细菌的种类、特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运用对比性铺垫;比喻说明方法的运用;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运用对话或形式展开说明;语言活泼生动。

记叙文22.追悼志摩(1)掌握本文中心思想:文章抒写了作者对徐志摩遇难的无限悲痛之情,主要称赞了徐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理想及其为这一理想而挣扎、奋斗的精神。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通过说理抒情写人;善于引用典型论据进行说理;大量引用志摩的诗句抒情写意。

24.秋夜(1)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文章记述了作者俯在鲁讯作品《野草》上做的一个秋夜的梦,着重歌颂了鲁讯热情关怀青年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鲁讯先生无限崇敬的感情。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运用多种手法刻画鲁讯形象;象征手法的运用;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

25.北京的春节(1)掌握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描写北京春节期间的一番热闹景象,反映了北京市民生活和风尚,并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显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的伟大力量。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生动逼真的场面描写;在叙述中穿插议论。

26.箱子岩(1)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作者记述了相隔15年两次游览箱子岩的见闻,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挚爱,对故乡人生活的痼疾与污秽的痛心,深情地呼唤湘西人民用划龙舟的精神与热力,把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热烈、生动的场面描写;简洁、传神的人物描写;叙事与抒情、议论相交织。

27.哭小第(1)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述小第的生前事迹,充满激情地赞扬了小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切地表达出对小第英年早逝的无限悲恸之情,(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传神的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烘托人物;构思别致,结构新颖;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28,都江堰(1)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举措做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景物描写具体、生动;景物描写与评说相结合;对比手法的运用;多种修辞(排比、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29.拣麦穗(1)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文章描述了“我”童年时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卖灶糖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赞美了这一老少之间特有的纯真情谊。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第一部分的铺垫及其作用;用个性化的对话来表现人物;行为细节的传神描写;象征手法的运用。

30.我与地坛(1)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文章通过“我”在特定的遭遇、特定的环境中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和深沉思索,表现出一种在苦痛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顽强意志。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以亲身感受和强烈的情感展示母爱的深沉(通过行动、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表现母爱);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排比句式与类比、象征手法的运用。

31.廉颇蔺相如列传(1)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热爱祖国、机智勇敢、不计私仇的精神,也写出了廉颇忠心为国、勇于改过的优点。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善于选择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

32.毛颖传(1)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毛颖(毛笔)的平生事迹、才能、性格和仕途沉浮的记述,隐约地体现了文人士子的仕途遭遇,嘲讽了统治者的少恩,从而寄托了作者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感慨。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语意双关、形象寄托的表现方法。

33.寓言二则(1)掌握二文的中心思想:《哀溺文序》:本文讽刺了世上那些爱财如命的人的愚昧无知,并进而警告一切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身葬名利场中。

《蝜蝂传》:本文通过描写一种小虫蝜蝂负物、喜爬高、以至累死、摔死的习性,来讽刺那些腐败官僚对高官厚禄的贪欲,指出他们最后难免自取灭亡的恶果,并嘲笑他们的见识与小虫一般低下。

(2)掌握二文的写作特点:《哀溺文序》:对溺死者的正面描写;用侧面烘托方法表现溺死者。

《蝜蝂传》:类比方法的运用。

34.柳敬亭说书(1)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柳敬亭外貌、神态、动作、细节以及说书场面的描写,绘声绘色地表现出他高超的说书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