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氧气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两种化学反应类型两部分。
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合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木炭、铁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归纳,学习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后面其它物质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经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知识不够系统;学生会进行一些简单实验操作,但操作不够规范;对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有所了解,但不会运用。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知识与技能)2.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过程与方法)3.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及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目标】1.通过探究硫、碳、铁与氧气反应,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诊断和发展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探究水平)。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对反应的分析,了解生活中的缓慢氧化现象,诊断与发展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
3.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及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共25张PPT)
硫
淡黄色固体
淡蓝色火焰, 蓝紫色火焰, 放热,生成 放热,生成
点燃
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二氧化硫
注意:在集气瓶里装了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 化硫气体,以防污染空气。
课本P46实验:木炭燃烧
实验步骤: ①用镊子夹取较薄的木炭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②待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变红后再将木炭由瓶口向 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应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
气易溶于水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
合反应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
因A果.关因系为不磷成燃立烧的能是产生白烟,所以D可用
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 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 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 燃料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观察、思考
观察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描述其颜色、状态 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
氧气能溶于水吗?
提问: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 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 的集气瓶中。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 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
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木条复 燃,则证明瓶内是氧气
③木炭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报告
反应物的 反应物的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文字表 名称 色、态 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 达式
木炭
黑色固体
发出红光, 放热,生成 使澄清石灰 水变白色浑 浊的气体
发出白光, 碳+氧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单元 课题二 氧气
课题二——氧气【知识要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4)液态与固态的氧气颜色均为。
的密度比空气略;(3)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等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
(提示:氧气可以帮助其他可燃物质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本身却不能燃烧,即不具有可燃性。
)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现象如下表:提示: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总结;红热木炭,复燃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
燃硫入氧,燃烧更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
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由或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可以表示为:A+B→AB 。
即“多”变“一”。
(2)氧化反应:物质与发生的化学反应。
(3)缓慢氧化: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
比如动植物的作用,食物的,酒和醋的酿造等。
【要点分析】1.实验过程中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应该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这是因为如果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过快,则硫(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会使氧气受热,体积迅速膨胀而排出;生成的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也会把中部及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导致反应时间缩短,现象不明显,不利于观察,甚至硫(或碳)会因为缺养而熄灭。
2.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注意注意以下操作:(1)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2)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以免火柴梗的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影响铁丝燃烧);(3)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集中吸收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4)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以火柴梗燃烧放出的热量给铁丝加热,达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使反应能够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课题2 氧气的性质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文字表达式: 点燃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4 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 象。然后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燃 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震荡,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
习题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铁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氧气中) 发出耀眼的白光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 硫 变浑浊的气体 红磷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空气中)
发出黄色火焰
镁
木炭
产生黑色固体 产生白色固体
火星四射
产生大量白烟
习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 烟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 体,放出大量的热
1.木炭在空气中只是红热 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5 铁在氧气中燃烧。 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 热,观察现象;另取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 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 察现象。 实验成功的关键: 1.铁丝打磨光亮——除去油污和铁锈 2.将铁丝盘成螺旋状——使得铁丝与氧气成分接触 3.系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 4.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集气瓶 ——防止火柴在瓶中燃烧消耗氧气使得氧气量不足 5.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课题2《氧气》精品ppt课件
A+B…
AB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 反应叫缓慢氧化。
注意: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 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钢铁制品的生锈等。
新课讲解
归 纳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
新课讲解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1: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
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点击 画面
播放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动画
【实验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
【说明】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 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新课讲解
实验2: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 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 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新课讲解
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红磷、氧气 硫、氧气 铁、氧气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新课讲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 种物质的反应。
D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4.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红磷在纯氧中燃烧没有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课题2 氧气
讨论3:
A、D )
5.将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说明这种气 体是( C ) A.氮气 B.空气 C.氧气 6.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C ) A.产生光彩夺目的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产生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D.铁丝红热,熔化 7.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 淡蓝色 ___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 明亮的蓝紫 刺激性 ________色火焰,生成有 ____气味的气体。 8.氧气的化学性质( A ) A.比较活泼,在高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第二节
氧
气(O2)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熔点-218 、沸点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183 。 氧气在固态和液态时都是:淡蓝色 淡蓝色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可以支持燃烧。 2、氧气和硫反应
1、 防止集气瓶炸裂; 2、 引燃; 3、避免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讨论1:
硫燃烧的时候生成的气体叫做二氧化硫(SO2),这 种气体易溶于水。它不仅有毒,而且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 空气。在集气瓶中装水的目的就是为了吸收硫燃烧时生成 的二氧化硫,避免损害人体和污染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课件(共14张PPT)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检验:把一根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木__条__复__燃__, 证明是氧气。 注 意: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 可燃性。 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
物质
反应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微___弱__的__淡__蓝___色__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硫 _明__亮___的__蓝__紫__色___火焰,生成__有__刺___激__性__气__味____的气体
8.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里,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的气 体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 A.木炭 B.蜡烛 C.铁丝 D.红磷
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D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能供给呼吸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 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__更__旺___,发出__白__光___,生成的气体 木炭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变___浑__浊___
铁
在空气中加热,只能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火__星___四__射___, 生成__黑__色__固___体____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 合 反 应 : 由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 物 质 生 成 __另__一__种__ 物 质 的 反 应 。 (A + B→AB) 氧化反应:(1)_物__质__与__氧__气___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 它具有__氧__化__性___。 (2)分类:剧烈的氧化反应,比如燃烧;缓慢氧化,比如动植物的呼吸 等。
11.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 述正确的是( A ) A.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C.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D.石蜡——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
课题2 氧气
Fe3O4
5、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注意: 集气瓶底要放少 量水或沙子。
1.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现象:
2.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点燃 铝+氧气 三氧化二铝 Al + O炭、硫、铁丝代替红磷做测定空 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为什么?
2、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使 集气瓶内的压强明显降低的是( C ) A.硫 B.木炭 C.红磷 D.铁丝
注意: “烟”: 固体小颗粒 “雾”: 小液滴
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
点燃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 O2
点燃
P 2 O5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注意: 集气瓶底要放少量 水或沙子。 防止灼热的生成物 溅落到集气瓶底, 以免集气瓶炸裂。
现象: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2.生成一种黑色物质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 O2
养气 氧
(O2)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不易溶于水 4.液态、固态均为淡蓝色
想一想: 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注意:
从集气瓶口部 慢慢的往下移
现象:1.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氧 氧 气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生石灰+水→熟石灰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C + O2 点燃 CO2 P + O2 点燃 P2O5 Fe + O2 点燃 Fe3O4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3.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fǎnyìng)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有液体的是( )
A.蜡烛 B.硫 C.磷 D.铁
关闭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四氧化三铁;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磷与
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水
在常温下是液体,故A选项正确。
关闭
A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解析解(析jiě xī) 答答à案n案)(dá
关闭
C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答答à案n案)(dá
1
2
3
4
5
6
7
8
8.根据对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如下图所示)的回忆按要求回答
问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果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或铺关闭
少(量1)发细出沙明,可亮能的产蓝生紫(chǎ色nsh火ēng焰)的,生后成果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2)集
热 ,生成 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
第四页,共十九页。
一二三
三、化合反应与氧化(yǎnghuà)反应
1.化合反应: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yǐshà物ng质) 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如硫、
铁在氧气中燃烧。
2.物质与 氧气(y发ǎng生qì)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这类反应中氧气提供氧,具有
性,其中有些氧氧化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这种氧化叫做
答案:(1)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木炭+氧气(yǎngqì)
二氧化碳 (3)C B
第十页,共十九页。
1
2
3
4
5
6
7
8
1.一切生命现象离不开它,火苗遇到它燃得更旺。它是( )
初中化学_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_ 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②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会填写实验记录。
③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体验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主动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验准备:燃烧匙、盛满氧气的集气瓶、酒精灯、火柴、双孔塞、玻璃导管、小气球、坩埚钳、镊子、烧杯;铁丝、硫、木炭、细木条、石灰水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一、物理性质1. 色、味、态:2. 密度:3.溶解性:4.三态变化:二、化学性质1.氧气的检验2.与硫的反应3. 与木炭的反应4.与铁反应【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氧气是助燃剂,但本身不是燃料。
2.2_ 氧气(第一课时)学情分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中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
经过课题1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
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缺乏系统了解。
本课是研究纯净物性质和用途的起始课,知识学习固然重要,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也不可或缺,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初步学会了药品的取用,但基本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因为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的。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THANK YOU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拓展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叫做化合反应。 简记:“多变一”
A+B
AB
讨论:
石蜡与氧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拓展
两种产物
不是化合反应
习题: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课堂总结
加深 拓展
①相同的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②以上6种物质的燃烧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③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会有什么现象?
如果将其插入氧气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再请同学们动手试试。
④燃烧的现象除了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⑤能用上述药品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石蜡 + 氧气 点燃 水 + 二氧化碳
C22H46
O2
H2O
CO2
拓展
拓展
1.能在空气燃烧的物质
——碳、硫、磷、镁能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酒精、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甲烷)能在空气、氧气中燃烧
拓展
2.一些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
——铁、铜 能在氧气中燃烧
3。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①蓝紫色火焰������ ②放热
③产生带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结论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S
O2
SO2
※
氧气
3.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①红热 ②× ③×
03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
(2)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
实验内容
硫在空气里燃烧
硫在氧气里燃烧
现象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相同点: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SO2),放出热量 ➢ 化学式: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硫在空气里燃烧
硫燃烧实验
硫在氧气里燃烧
集气瓶中预先注入适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知识回顾
氧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
空气的成分示意图
.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味:无色,无味 密度:1.429g/l 密度比空气略大
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熔点:-218摄氏度
沸点:-183摄氏度
状态
室温:无色气体
压强为101kpa时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
实验内容
木炭在空气里燃烧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现象
发出红光 发出白光
➢ 相同点: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放出热量 ➢ 化学式: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木炭在空气里燃烧
木炭燃烧实验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4)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
防止高温时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结论
1.氧气支持燃烧,化学性质活泼。 2.物质在空气中比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
练一练
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83摄氏度 淡蓝色液体
-218摄氏度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题2 氧气》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制备以及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这一章节是学生初次系统接触非金属元素,对于理解和掌握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具有基础性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氧气的基本性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学生能应用氧气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尊重和科学精神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并解释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和步骤。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引入:展示一段关于太空探索的视频,如宇航员在太空中如何呼吸的片段,然后提问:“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如何生存?”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重要性。
2. 回顾旧知:回顾八年级下册学习的空气成分,特别是氧气的占比,引出氧气在我们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二)、新知探究1. 氧气的性质:通过PPT展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支持燃烧等,同时结合实验视频加深理解。
2. 氧气的制取: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如加热高锰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等方法,解释其背后的化学反应。
3. 氧气的应用:讨论氧气在医疗、工业、科研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三)、实践操作1. 安全提示:讲解实验安全知识,如正确佩戴实验服和护目镜,正确操作实验器材等。
2.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氧气的收集、颜色变化等。
3. 实验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进一步理解氧气的性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氧气》精品教学课件
A. 乙炔+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多变一
B. 碳酸钙 高温 氧化钙+二氧化碳
C. 氢氧化钠+硫酸铜 氢氧化铜+硫酸钠 D.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下列关于空气及其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氮气 B.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2-2 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
检验氧气:将带有火星的木
击
图 片
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播
放
现象: 木条复燃
视
频
结论: 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探究新知
【思考】桌上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 气、空气、二氧化碳,如何区别它们?
【提示】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瓶子内,燃 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没 有明显变化的是空气。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想一想】在本单元学过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试着 写出这些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文字表达式。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 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铁、氧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观看实验视频,总结实验 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课题2 氧气(第一课时)
(3)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2)保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讨论]木条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可由学生陈述讨论结果)
[展示镁条]
[过渡]那么,金属镁在氧气中能燃烧吗?
[板书]③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
1.让学生观察镁条的颜色、状态。
2.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分别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总结并板书]现象: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
[指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通过观察,并结合实际,你能得出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师]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1,比空气的密度(1.293 g·L-1)略大,与水一样,氧气也有三态的变化。
[补充讲解]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绝对不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但这对水中动物的生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课题2氧气(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纪实和理论相互联系的方法。
[过渡]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讲解,讨论,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回答:
课题2 氧气
课题2 氧 气
【新课引入】
【思考】集气瓶里收集的 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你知 道它是空气、氧气还是氮 气?
如果想验证它确实是氧气,就必须先了解 氧气的性质。
2. 氧气的检验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 检验氧气的方法 :将带有火 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 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 是氧气
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基本类型之一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铁 + 氧气
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叫缓 慢氧化。
氧化 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
可能引起
自燃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现象】 1、淡蓝色火焰 2、放热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1、蓝紫色火焰 2、放热 点燃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 + 氧气
S
O2
二氧化硫
SO2
【思考】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
吸收二氧化硫
(2)碳与氧气反应 碳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1、发红 碳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1、白光 2、放热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生成气体 2、放热
硫 + 氧气
锌 + 盐酸
点燃
二氧化硫
氯化锌+氢气
化 氧
石蜡 + 氧气
镁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氧化镁
化
氧
氧
点燃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 又是氧化反应?
【小结】
氧气的化学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氧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2.氧气的获得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教学方法:
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2.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
3.对于实验室制法,主要通过探究、对比,从而找出不同点加深印象
4.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
探究内容:
1.燃烧的现象及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取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内容:
一、认识氧气(Oxygen)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点燃
二氧化碳(CO2)
——→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点燃
——→
四氧化三铁(Fe3O4)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点燃
——→
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2)点燃
——→
氧化镁(MgO)
(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文字表达式:铜(Cu) + 氧气(O2)加热
——→
氧化铜(CuO)
(6)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点燃
——→
五氧化二磷(P2O5)
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结论: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
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
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
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
介绍:
(1)一般情况下,我们呼吸使用空气就可以了。
正常的人呼吸用纯氧气对人体有害,吸入纯氧气会损害肺的上皮层。
吸入100%的扬弃,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
一般医院中的氧气只是大于40%;
(2)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
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
员呼吸。
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
课题3 制取氧气
1.自然界氧气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素叶绿光照
葡萄糖 + 氧气
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1)具体过程
(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3.实验室制法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 4)加热——→ 锰酸钾(K 2MnO 4)+ 二氧化锰(MnO 2)+氧气(O 2)
b.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c. 实验步骤:
a). 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b). 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c).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d).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 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 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g). 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顺序。
(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 2O 2) ————→
水(H 2O ) + 氧气(O 2) b.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空气 空气 除去二氧化碳 干燥 氮气 液态空气
降温 加压 液态氧 升温-183℃ 氧气
二氧化锰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补充练习测试题
(1)从液态空气分离氮气和氧气,为什么得到的是气态氮和液态氧?
(2)用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属时,发生三种变化: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焊接处金属与金属焊条熔化、冷却后凝固在一起;切割处的金属在高温下被氧气氧化除去。
这三种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3)从液态空气、高锰酸钾、双氧水三种物质制氧气时,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4)空气中有氧气,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