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语言暴力,给父母的建议
青少年语言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
青少年语言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青少年语言暴力是指青少年在言语表达时使用侮辱、威胁或攻击性言辞对他人进行伤害的行为。
青少年期是人的成长阶段,他们在寻找自我身份、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一些攻击性的言辞。
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语言暴力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青少年语言暴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让我们看一下青少年语言暴力的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青少年存在过言语暴力的行为。
网络言语暴力的发生率最高,约占60%。
这表明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青少年进行语言暴力行为的主要平台。
学校内部和朋友圈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言语暴力现象。
这些行为使得受害者在心理上遭受伤害,甚至可能导致躯体或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语言暴力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青少年对自己言语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不了解言语暴力行为会给他人带来的伤害。
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虚拟网络空间的相对隐匿性,使得青少年更容易采取攻击性言辞,因为他们不需要直接面对受害者的反应和后果。
一些家庭环境也可能对青少年的言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家庭暴力或父母对孩子言辞行为的纵容。
针对青少年语言暴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青少年对言语暴力行为的教育和宣传。
通过学校课程和家庭教育,让他们了解言语暴力的定义、后果和伤害性,培养他们正确的言辞表达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加强对网络社交媒体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对于发布言语暴力言论的行为进行追责和惩罚。
加强网络素质教育,教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并提醒他们网络行为的可追溯性和后果。
学校应该建立积极的校园文化,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加强同学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减少语言暴力行为的发生。
学校应建立相关的举报机制和支持体系,鼓励受害者及时报告,保护他们的权益,并对施暴者进行相应的纠正和教育。
家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关系,尽早培养他们正确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杜绝家庭内暴力的五种方法
杜绝家庭内暴力的五种方法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越来越频繁,为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可能地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
围绕如何杜绝家庭暴力,笔者总结了以下五种方法。
一、增强法律意识首先,我们应该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认真学习家庭暴力的各项法律法规,知道哪些是禁忌的,哪些是可以维权的。
如果出现家庭暴力行为,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制裁。
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自身的法律权益,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家庭和谐,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二、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保持家庭和谐、减少家庭暴力、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必要因素。
因此,父母应当严格要求自己,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引导,力求以身作则,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爱。
另外,父母也应该注重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谈判协商能力,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这样,家庭和谐就能够得到保障,家庭暴力的发生也就会远离我们。
三、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能否稳定生活的重要因素,如果夫妻或家庭中有人存在心理问题,就会容易出现家庭暴力。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
如有可能,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帮助自己和家人排解负面情绪和压力,以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身体健康良好的状态,有效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四、建立和谐家庭氛围建立和谐家庭氛围也是避免家庭暴力的重要手段。
家庭成员要互相尊重,相互关爱,理解和包容彼此的缺点。
在沟通交流方面,要善于倾听另一方的意见和要求,不要采取强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尊重另一方的感受,让家庭和谐有序、不受暴力侵害。
五、及时寻求帮助最后,如果家庭暴力已经发生,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寻求帮助,不能自行承受过大的精神压力。
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也可以向亲朋好友倾诉,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
此外,也可以进入相关的社群组织,共同研究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中的语言暴力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中的语言暴力在校园生活中,语言暴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校园欺凌形式。
它虽然不像肢体暴力那样直接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但却会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一、受害者应对方法1、保持冷静当遭受语言暴力时,首先要尽量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的言语激怒。
情绪激动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甚至可能让欺凌者更加得意。
可以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告诉自己不要被对方的负面言语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理智。
2、坚定回应用坚定的语气回应欺凌者,表明自己的态度。
例如,可以说:“你的话是不恰当的,我不接受你的攻击。
”或者“请你停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让欺凌者知道他们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同时也展现出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不要害怕与欺凌者对视,用坚定的眼神传达自己的决心。
3、避免正面冲突尽量避免与欺凌者进行正面冲突,尤其是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
正面冲突可能会导致局面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肢体冲突。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选择离开现场,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冷静下来。
或者向周围的老师、同学求助,让他们介入调解。
4、记录证据及时记录下欺凌者的言语攻击内容,可以用手机录音、拍照或者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这些证据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向老师、家长或学校领导反映情况时使用。
记录证据的过程也可以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欺凌者的行为,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
5、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受语言暴力的伤害,要及时寻求帮助。
可以向老师、家长、学校心理咨询师或者信任的同学倾诉自己的遭遇。
老师和家长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可以采取措施制止欺凌行为,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学校心理咨询师可以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恢复自信。
6、调整心态遭受语言暴力后,可能会对自己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可以通过阅读、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自己,缓解压力。
同时,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不要因为欺凌者的言语而否定自己。
反家庭暴力建议书(通用3篇)
反家庭暴力建议书(通用3篇)反家庭暴力篇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保障。
为深入开展“零家庭暴力社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平安家庭”示范区、示范社区村和示范户三级创建活动,促进平安和谐岳麓建设,特向全区广大家庭提出如下建议:1、提高对家庭暴力危害的认识。
广大家庭都应认识到:家庭暴力是对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的侵犯,特别是对家庭中相对弱势的妇女、儿童、老人等的危害为甚;家庭暴力不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而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害;家庭暴力不能容忍,反对和消除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位公民都应“从我做起”,积极支持反家庭暴力活动。
2、做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广大居民和家庭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自觉接受法制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提高家庭成员法律素质,做一个守法好公民,有效约束自己行为,杜绝家庭暴力发生。
家庭成员特别是易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儿童、老人等要改变“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以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
3、树立家庭民主的良好风气,提倡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
全社会应形成男女平等良好氛围,形成尊重妇女、保护儿童、孝敬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坚决摒弃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或视妻子儿女为“附属品”、“私有财产”和虐待老人的腐朽落后思想,彻底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陋习;成员间应互敬互爱、加强沟通,多关心对方的生活,多体谅对方的难处,多帮助对方的困难,使家庭内部形成平等、民主的氛围,使家庭真正成为平安幸福的人生港湾。
要努力让家庭成为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中华美德、培植现代文明的温馨园地,多开展读书学习、家庭美化、体育锻炼、参观游览等健康、文明的家庭活动,杜绝赌博、吸毒等丑恶现象,促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不给家庭暴力以滋生的土壤。
4、积极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
青少年语言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
青少年语言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青少年群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群体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其中语言暴力问题尤为凸显。
语言暴力不仅对青少年自身的精神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也是一种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和对道德伦理的挑战。
本文将对青少年语言暴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青少年语言暴力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
据统计,80%以上的青少年表示曾受到过语言暴力的侵害。
而且,这种暴力行为不仅仅存在于学校之中,更为常见的是在网上社交平台以及现实社交场合中。
具体表现为言语攻击、恶搞嘲讽、造谣传言等。
造成了青少年心理受伤甚至自杀事件不断发生。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社交平台成为语言暴力的温床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大量的信息传播在虚拟世界中进行,青少年的大量时间也被投入到了这个虚拟世界之中。
这也意味着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网络暴力的侵害。
匿名性的特点使得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而青少年之间因为缺乏足够的社交技能,更容易受到影响和伤害。
2.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而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并不充分。
在一些家庭中,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也缺乏关心孩子的时间和方式,导致了孩子的行为和言语习惯养成错误。
3. 社会环境影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也增加了青少年在社会中面对的挑战。
社会的价值导向也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言语暴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青少年语言暴力现象的普遍存在。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个别现象,更是一个在青少年社交生活中持续发酵的严重问题。
二、对策建议针对青少年语言暴力现状,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 家庭教育重视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家庭对于孩子的言行举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跟妈妈顶嘴大吼大叫怎么办?
孩子跟妈妈顶嘴大吼大叫怎么办?第一、绝对不要使用暴力。
孩子顶撞父母时,很多父母总是不能理解,想不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就会指责孩子脾气暴躁,但实际上这时的很多父母自身也处于情绪失控的情况下,父母这时也展现出了自己暴躁的一面,孩子的坏脾气很多时候来自平时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第二、让孩子先表达自己,父母别抢着说话。
遇到孩子表达的时候,先别急着打断孩子,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等孩子到了“大的鱼缸”也就是学校家庭中,孩子才不会遇到事情就顶嘴,比家长没完没了的唠叨孩子更重要。
第三、尊重孩子的性格和爱好,不要过于干涉孩子。
生活中,家长遇到孩子发脾气顶嘴的情况,不要唠叨个没完没了的讲道理,对于孩子来说是在否定他们的性格爱好,家长要做到尊重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理解,孩子也就不会顶嘴发脾气。
第四、家长不要“包揽一切”。
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其实非常渴望摆脱家长“衣来伸手翻开张口”包揽一切的生活,聪明的父母要开始学着给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合理的释放,如果在孩子犯错后也不要担心,父母可以试着引导孩子如何改正,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真正的成长。
第五、告诉孩子不为犯错找理由。
当孩子因为犯了错误而跟父母顶嘴时,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会犯错,犯了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改正错误。
第六、弱化孩子的行为。
孩子有了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凡事想自己做主。
而很多父母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喜欢告诉孩子这个怎么做,那个怎么做,而身处叛逆期的孩子并不喜欢这样的命令。
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他想做的事情中去,和孩子一起探索,而不是口头说教。
另外,当孩子顶嘴时,父母不能急躁,更不能对孩子大喊大叫,不然只会强化孩子顶嘴的行为。
孩子跟妈妈顶嘴大吼大叫的原因:1、不停的对孩子忍让。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一切需求都想办法满足,对于孩子总是一味忍让,但是这样一来会让孩子变的非常骄横,而且变得非常自私,甚至认为父母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长期下去父母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说话也没有什么分量了。
给家长的30个建议
给家长的30个建议1.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责任心、善心,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基。
有好东西,先给老人,再给小孩。
比如,有好菜首先挟给老人而不是小孩,这样,孩子长大了,你又老的时候,他也会像你一样,将好吃的挟给你!!——可是,现实中,我们许多父母都做相反了——将好吃的挟给小孩,不给长辈,如此一来,你老了,孩子也不会将好的挟给你,而是要挟给他的小孩——你的孙子。
2.引导孩子尊师重道,对老师多一份崇敬。
尊师重道会让他一辈子受益。
早上记得和孩子一起向老师问好,下午离园时,记得对老师说声谢谢。
3.引导孩子积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做事的能力。
做得不好,也要让孩子做,这是他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4.每天都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不断鼓励,让他感觉“我能行”鼓励孩子多去做那些有些困难的事情。
5.在周末或节假日,抽时间约其他小朋友一起去郊游。
交朋友,长见识。
6.晚上回家,记得问孩子一句:今天开心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开心”则与其探讨如何才能开心。
7.让孩子学会骑自行车和游泳,这是基本技能。
8.当孩子向父母提要求购买东西时,要让其说出其中的三个理由然后再满足其要求。
9.与孩子一起下棋之类的游戏,让他知道“落子无悔”,并承受成败的喜悦与不快。
10.控制孩子的不良嗜好,如,网瘾、电视瘾、手机控等。
父母回到家,改用老年机,不上网,不看电视,读书给孩子听,或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将全身心献给孩子。
孩子成长需要真诚陪伴。
11.做个善良的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
不一定要多花钱,比如,上街买菜,多买那些岁数比较大的阿公阿婆的菜,不是因为他们的菜便宜,而是他们更需要帮助;感恩小区清洁工,引导孩子说谢谢。
班里有小朋友家遇到困难了,要动员孩子一起尽力帮助人家。
12.引导孩子观察自然界及其变化:小区里有多少种红花,有多少种白花,有多少种常绿树,有多少种脱皮的树……13.让孩子学会收拾自己的东西。
房间里的,上幼儿园需要的,物归原处等等。
给家长的六条忠告
如何解决小孩成长中的这些缺失呢?卢勤结合近30年的儿童教育经历,给父母提出了6大忠告。
1、成人比成功重要2、成长比成绩重要3、经历比名字重要4、付出比给予重要5、对话比对抗重要6、鼓励比指责重要一、成人比成功重要——输得起的小孩最成功康德有一句名言:在那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一是满天的星空,二确实是道德的力量。
曾经有个学生问:“有位记者发觉井盖掉了,终于有一个自行车掉下来,拍照了一张照片,你们怎么看?”显然,这是一个缺德的记者,第一是人,才能做记者,哪能把你的照片成立在他人的痛楚上,太没道德了。
白岩松说,曾经有一个记者拍照了一张震撼世界的照片:一个庞大的老鹰追捕非洲挨饿的小孩,老鹰把小孩吃掉了。
这张照片取得国际大奖,人们却谴责记者,问他什么缘故不救小孩,他说没救下来。
最后他因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自焚而死。
这是道德的力量,成人比成功重要。
家庭教育要紧靠道德的阻碍,小孩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
父母为人处世的原那么,深刻阻碍着咱们的小孩。
很多父母送小孩如此那样的礼物,其实道德的礼物才是最宝贵的礼物。
曾经有个青年犯,在回忆自己的第一次犯错时说,是母亲的不良指引致使他今天的恶性。
他记得5岁时,和妈妈一路做公车,因为身精湛过1米线,被妈妈一摁腿上车了。
妈妈得意地说:“今天真好,没买票。
”以后不用妈妈摁,他自己腿一曲就上去了。
从此学会了贪小廉价,以后盗窃犯法。
正因为妈妈从小不道德的行为,断送了小孩一生的幸福。
曾经也有个农村来的小姑娘到城里打工,有一天整理桌子发觉凳子上有100元钱。
她突然想到爸爸自己说的一句话“人穷志不穷,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因此,她把钱交给了老板。
老板告知他,钱是他放的,确实是谁知道诚信。
后来只有那个姑娘被留下来工作,还成了大堂领导。
相信那个老板的目光必然是对的,一个有道德有诚信的人,必然是可用之人。
如此的事例还有很多。
有一个中国人在欧洲街头过马路,红灯亮着但没有汽车开过,一个老奶奶就站在那里等绿灯。
四种方法制止孩子粗鲁言语
四种方法制止孩子粗鲁言语
当孩子语言粗鲁时,父母可能会特殊惊异,但是这很难避开,由于孩子的学习力气强,只要他听到别人说,就会很轻易地学会。
发觉孩子说粗话后,有些父母比较着急,以为孩子学坏了,并以粗暴的方式强行禁止,可这样做是徒劳的。
那么,父母该如何实施教育呢?
1、假如不能接受孩子说的话或不能容忍他说话的语调,父母应立刻向他表明你的立场,比如对他说:“我们家每个人都敬重别人,我们从不象你刚才那样说话。
”
2、应分清指责对象是粗鲁的语言,而不是孩子。
同时要给他重新选择的权利。
你可用开玩笑的口气说:“你真的要那样说吗?”假如孩子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时,父母应表示感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他敬重别人。
3、小孩子在生气、受挫折、无望或是感到无人疼爱时,就会说脏话,表现得粗野无礼,顶撞父母。
通常这种极端的心情不会持续得太久,所以遇到这种状况,父母最好还是克制自己的怒气。
4、宁静地、急躁地向孩子叙述他无礼顶撞时你的内心感受,即使一个三岁的孩子也会明白他损害了你的感情。
- 1 -。
对家长的建议20条简短
对家长的建议20条简短1. 学习不是唯一的重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很重要,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
2. 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不要对孩子过于苛求,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索和学习。
4. 家长要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5. 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教育他们做人处世的道理和道德规范。
6.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8.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9.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学习交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0. 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亲自示范和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11.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12.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规划未来,制定职业规划和发展计划,助其顺利成长。
13.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让他们能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
14.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15. 家长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和不良信息。
16.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学习一门外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7.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心理疏导。
18. 家长要与孩子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19.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20. 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社会的现实和问题,教育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
远离语言暴力的方法(4点)
远离语言暴力的方法(4点)摘要:一、引言二、方法1:提高自身语言素养1.学习语言规范2.培养良好沟通习惯3.学会换位思考三、方法2:加强心理素质1.学会自我调节2.增强抗压能力3.保持积极心态四、方法3:树立正确价值观1.尊重他人2.倡导文明礼仪3.传递正能量五、方法4:营造良好语言环境1.家庭氛围2.社会风气3.教育引导六、结论正文:远离语言暴力的方法(4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依赖于语言。
然而,在交流过程中,语言暴力却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
为了远离语言暴力,以下四个方法值得我们掌握。
首先,提高自身语言素养。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要想避免语言暴力,我们必须先从自身做起。
学习语言规范,掌握文明用语,是远离语言暴力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同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他人,减少语言冲突。
其次,加强心理素质。
面对语言暴力,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自我调节,不被负面情绪所影响,是抵御语言暴力的关键。
此外,增强抗压能力,保持积极心态,也是远离语言暴力的有效途径。
只有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才能在面对语言暴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第三,树立正确价值观。
要远离语言暴力,我们必须在内心深处尊重他人,倡导文明礼仪。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当我们以礼待人、传递正能量时,语言暴力自然会远离我们。
同时,我们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积极传播文明观念,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
最后,营造良好语言环境。
家庭、社会和教育部门要共同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语言暴力。
家庭要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社会要倡导文明风气,抵制不良言论;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教育,培养他们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远离语言暴力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语言素养、加强心理素质、树立正确价值观,并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拒绝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
以“拒绝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的标语40个1."用友善的言语传递爱与关怀,拒绝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2."用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拒绝恶言恶语,从我们做起!"3."倡导文明交流,拒绝侮辱性言辞,从我们做起!"4."用和平的语言解决争端,拒绝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5."用善意的言辞传递正能量,拒绝伤人的言语,从我们做起!"6."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拒绝恶语相向,从我们做起!"7."尊重他人的观点,拒绝辱骂和攻击,从我们做起!"8."用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拒绝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9."通过理性的交流解决分歧,拒绝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10."以包容和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拒绝恶意的言语,从我们做起!"11."用温和的语言传递友善与理解,拒绝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12."通过善意的沟通促进和谐关系,拒绝恶言相向,从我们做起!"13."用理性和冷静的语言解决争议,拒绝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14."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拒绝伤害性的言辞,从我们做起!"15."倡导文明交流,拒绝辱骂和谩骂,从我们做起!"16."用友善的言辞传递爱与关怀,拒绝恶语相向,从我们做起!"17."以和平的语言化解冲突,拒绝语言暴力,从我们做起!"18."通过善意和理性的交流促进和谐关系,拒绝伤人的言语,从我们做起!"19."以友善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拒绝恶意攻击,从我们做起!"20."尊重他人的意见,拒绝恶意的言辞,从我们做起!"21.言辞温和,和平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孩子给爸爸妈妈的20条建议
孩子给爸爸妈妈的20条建议孩子给爸爸妈妈的20条建议1、请让我们把话说完您再说。
2、听听我们的意见。
3、您的有些错误得让我们纠正。
4、不要误解我们的意思。
5、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6、不要天天唠叨。
7、希望能让我们做一些主。
8、在我们写作业时不要打扰。
9、不要让我们学成书呆子,给我们一点娱乐的时间。
10、要先知而后行,不要武断。
11、做事要有始有终。
12、要有耐心。
13、不要光拿我们跟别人比。
14、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15、不要吵架,家庭要和睦。
16、不要用粗暴的语言对我们。
17、要换位思考一下。
18、考试考不好时,我们需要的谅解。
19、不要说话不算数。
20、我们给您们提出错误的时候,请您尽量接受。
20条全球通用教育法则1、不会有比养育下一代更有使命感和优先权的事情了。
2、别将放任与爱混为一谈。
有时候对孩子说不才显出你对他的大爱。
3、无论你为你自己和全人类贡献了些什么,如果当你回首而发现没能对家庭倾注爱与关心,你又究竟算是成就了些什么呢?4、养育孩子不仅是体现爱与责任的苦工,而还是一项充满趣味和挑战性,如同世上任何其他令人尊敬的职业,而且它要求我把我最好的奉献其中。
5、常说谢谢,那么孩子就不会认为你对她的行为熟视无睹了。
即使她做的是家务杂活,也应谢谢她。
记住,言传不如身教。
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会感恩的孩子,你也必须时时展示感恩之情。
6、保持你自己的健康,那么你就能长期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别吸烟。
别酒后驾驶。
做运动。
还有,不消多说,树立健康饮食的好榜样。
7、别让晚饭时间被电视毁了。
享受济济一桌的家庭生活,分享当天的经历,分享未来的计划,或者朗读几页好书。
把晚餐时分作为滋养你身体、精神和意志的时间。
一定要关掉电视!8、一日将近之际,一个可爱的家庭会发现没有任何事是不能被宽恕的。
9、家庭是指引我们的罗盘。
它们是到达新高的灵感来源,而且是我们蹒跚之时的安慰。
10、存在价值只能在个人差异被欣赏、错误被容忍、交流开放无碍、规则弹性灵活的氛围下盛放——如此氛围可以在一个有教养的家庭中找到。
家庭防欺凌方案
家庭防欺凌方案家庭是每个人最安全、最温暖的避风港,然而,有时候家庭中也会发生欺凌的情况,这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为了维护家庭成员的安全和幸福感,制定一套家庭防欺凌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家庭防欺凌策略,帮助您建立一个和睦、尊重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沟通与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相互理解是预防欺凌的基础。
积极倾听家庭成员的想法、情感和需求,并为其提供合理的支持和鼓励。
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避免使用威胁、暴力等不当的沟通方式。
二、制定家规制定明确的家庭规则,将所有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表达出来,同时要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有相应的制止和教育措施。
家庭规则应该公平公正,可以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制定,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主动性,从而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三、教育子女家庭教育是预防欺凌的重要环节。
为了让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家长应该尽早教育他们关于尊重他人、自我保护和情感表达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鼓励他们自信地面对挑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能力。
四、示范行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展示出尊重他人、理解宽容和平等公正的行为模式。
不对孩子使用暴力和压迫的方式,不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以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五、建立支持网络面对家庭欺凌,受害者有时会面临相当大的困境和压力。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支持网络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可以互相倾诉和支持,也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社工人员等。
及时、有效地寻求帮助和支持,将有助于解决问题和减轻心理负担。
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在面对欺凌行为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及时向有关人士和机构寻求帮助。
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参加一些自卫技巧的培训课程,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同时,家庭成员要保持警惕,留意身边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当行为。
预防言语暴力,共建友善交流氛围
预防言语暴力,共建友善交流氛围言语暴力是指借助言辞对他人进行辱骂、诽谤、恐吓等恶劣行为,给其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在当今社交媒体和网络交流的普及背景下,言语暴力的现象也愈发严重。
为了维护友好、健康的交流氛围,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言语暴力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简单有效的策略:1. 提高意识增强公众对言语暴力的认知是预防言语暴力的第一步。
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和宣传有关言语暴力的信息,如在学校、社区、媒体等场合开展宣传活动,提醒人们言辞的力量和伤害性。
只有意识到言辞的重要性和后果,人们才能更加慎重地选择自己的言辞,避免造成伤害。
2. 教育和培训教育是预防言语暴力的关键。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对年轻一代的言语教育,教导他们如何进行友善、尊重的言辞交流。
培训课程可以包括基本的沟通技巧、冲突解决方法和尊重他人观点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言辞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交流惯。
3.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制度是维护友善交流氛围的重要方式。
组织、机构和社交平台可以制定明确的网络礼仪规范,设立举报机制,并对言语暴力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样可以有效地约束人们的行为,防止言语暴力的发生。
4. 倡导友善交流倡导友善交流是预防言语暴力的根本目标。
通过各种渠道和活动宣传友善交流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用尊重、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同时,积极营造一个安全、开放的交流环境,让人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理性、有益的对话。
5. 社会共治预防言语暴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预防言语暴力的工作中,形成多方合力。
同时,鼓励人们积极举报言语暴力行为,共同维护友善交流的氛围。
通过以上策略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预防言语暴力,共建友善、健康的交流氛围。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理解、尊重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父母的讲话技巧
父母的讲话技巧
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可以采用以下讲话技巧:
1. 倾听: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给予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并认真倾听。
不要中断或打断他们的发言。
2. 非暴力沟通:避免使用伤害性的言辞或语气,尽量使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
避免批评、指责、威胁或命令的语气。
3. 温和表达:用温和亲切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避免过于强硬或严厉的语气。
4. 避免一言堂: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避免仅仅以父母的意愿来决定事情。
5. 简单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或难以理解的句子。
6. 发问而非命令:尽量用疑问句或者询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这样可以鼓励孩子思考和参与决策,并增加沟通的互动性。
7. 积极反馈:对孩子的积极行为给予及时的赞赏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被父母
肯定和支持。
8. 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表达外,也要注意自己的非语言沟通,如面部表情、姿势、身体语言等,保持友好和蔼的外表。
9. 创造亲密关系:建立亲密和信任的关系,从而促进孩子愿意和父母交流,并愿意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指导。
10. 有耐心: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耐心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思考过程。
非暴力沟通父母语言训练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父母语言训练读后感在为人父母的这条道路上,我总是在摸索着前行,试图找到与孩子相处的最佳方式。
最近读了这本书,真的让我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和方法,都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与孩子交流时的种种不当之处。
就拿一个很平常的例子来说吧,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满脸的不高兴。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问:“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了?”孩子闷声不说话,我就有点着急了,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问你话呢,怎么不说?”结果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扭头就跑进了房间。
现在想想,我当时的这种沟通方式真的是太糟糕了。
我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是一味地追问和指责,这怎么能让孩子愿意跟我交流呢?而书中所倡导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则是强调要先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
比如说,如果我当时能够换一种方式,先安静地陪在孩子身边,等他情绪稍微稳定一些,然后轻轻地说:“宝贝,看起来你今天心情不太好,愿意和妈妈说一说吗?”也许孩子就会愿意敞开心扉了。
还有一次,孩子考试没考好,我一看成绩,火冒三丈,立马就开始训斥:“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说完我就看到孩子的眼神里充满了失落和委屈。
那时候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的这些话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按照非暴力沟通的理念,我应该关注孩子的努力和付出,而不是只盯着成绩。
我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知道你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能这次有些地方没发挥好,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下次争取考好,好不好?”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父母,我们的语言有着巨大的力量。
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充满信心;而一句伤人的话,可能会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就像有一次,孩子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拿回来的作品没有获奖。
他特别沮丧地跟我说:“妈妈,我是不是画得很差?”我当时没有像以前那样打击他,而是认真地看着他的画,说:“宝贝,妈妈觉得你这幅画色彩搭配得特别好,而且这个细节处理得很巧妙,没获奖可能只是因为评委的眼光不同,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行!”听完我的话,孩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从那以后,他画画更有动力了。
语言课不打人的家庭建议
语言课不打人的家庭建议1、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
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
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
建议爸爸妈妈们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专家建议,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
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
父母的语言的力量
父母的语言的力量据心理学家调查显示,很多有心理障碍的人,都是由于年幼时受过言语刺激所致,而这种言语刺激之所以威力巨大,恰恰是由于出自最亲的人口中。
父母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会伤害孩子很深,要用一辈子来疗伤。
父母肆无忌惮地对孩子打击、嘲讽甚至谩骂,他们自以为无足轻重,却不知道,语言暴力早已变成致命的毒药。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无论孩子犯错与否,父母都应好好说话,对孩子随意发泄情绪不仅对改变孩子的言行无效,还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跟孩子真正有效的、非暴力的沟通:1、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每一个父母都在承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就传染给自己最爱的人,孩子就会遭殃。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如果控制不了,那就远离孩子,避免孩子成为炮灰。
2、停止抱怨爱抱怨的父母,往往认为,自己人生的不够完整,不够好,原因都在于生活的负重或孩子的不懂事。
可父母的幸福感,不应该全部来自子女或对生活的付出。
父母好好爱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追求,孩子才会没有负担,心无旁骛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顾及孩子感受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养儿育女,不是负担,更不是一种爱的单向倾斜,而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灌溉和滋养。
爱孩子,就要让他知道:他,不是父母包袱,而是父母更好生活的动力。
心理学家科胡特也说过:“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
”父母的嘴,是朵花,也是毒药,既能为孩子的路铺满香花,也能让孩子的路扎满荆棘。
父母的嘴,决定孩子未来的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暴力对孩子伤害大,父母心理分析,3招破解
对孩子实施“语言暴力”,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汪涵在一档节目中曾经说:“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伤害最深的人永远是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对别人友善,对亲人苛刻,把挖苦、讽刺、谩骂,施加到孩子身上,从小被父母语言伤害过的人不在少数,往往长大后变得自卑,在遇到困难时自我否定。
”对于他的这种说法,我很赞同。
很多时候,家长会忽视自己的语言暴力在孩子身上会产生的效果。
且看国内外的犯罪研究数据。
在罪犯当中,小时候受过精神虐待和身体伤害的比例都比正常人要大许多。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对36名性侵害者及连环杀人犯进行了研究并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他们中有74%的人在童年受过心理虐待,42%受过身体虐待,43%受过性虐待。
这里要讲一下“心理虐待”,它不是直接地进行身体上的伤害,但是父母会通过语言暴力或者冷暴力(不说话、不理睬等)来伤害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犯罪心理学界,已经有共识:童年的不好经历是造成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
这里,我们也不多去讲所谓的犯罪行为,因为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些极端和个例。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家长的语言暴力对孩子的普遍影响。
古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家长的言语更是非常重要。
3种常见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1、诋毁性语言给孩子造成负面心理暗示
“你是猪脑子吗?”“为什么你什么都比不上别人?”“怎么就没有一件事儿你能干好的?”
这些话是不是有点耳熟?很多家长都曾经跟孩子说过此类的语言。
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之为“诋毁性语言”。
像这种诋毁性的语言,常常没有让孩子往好处改变,反而给了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
“我就是什么事情也干不好,我就是这样的人。
”2008年一份家庭教育心理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家长从内心中就把孩子看成一个比自己差的弱者,于是从语言和行动上不断挫败孩子。
当孩子表现出弱点时,家长对弱点的持续否定,会强化孩子的“失败者”形象。
2、恐吓式语言剥夺孩子的安全感
“滚,以后不要再回来了。
”“我不要你了,你不是我的孩子。
”“再哭我就打死你。
”没有一个孩子不害怕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再也不要自己。
这甚至比打他们一顿,更让孩子恐惧。
孩子对父母有一种天生的依恋,跟父母关系紧密的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而总是处于担心父母不爱自己,不要自己的孩子,安全感会被削减。
孩子为了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可能会隐藏真实的自己,压抑自己的情绪,长大后还容易成为讨好型人格。
3、迁怒式语言让孩子自卑
“为了你,我连工作都辞了,全心全意照顾你,可是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就跟你爸一样,早晚把我气死!”“口出恶言”往往是因为家长自己的情绪需要得到宣泄,夫妻关系不好,工作上受了气,这时孩子做了一些令家长不满意的行为,家长就会把怒气迁怒于孩子,孩子就成了炮灰。
常见的一个场景是:妈妈抱怨孩子不争气,哭诉自己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得到理解。
这种迁怒式语言最喜欢伪
装。
它们喜欢披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外衣。
一个“总是辜负父母”的孩子,常常会陷入自我的怀疑当中,觉得自己能力差,觉得自己是累赘,这种孩子长大以后常常是自卑的,他们会觉得自己配不起美好的事物。
以上只是常见的三种语言暴力,但事实上,在孩子的身边还会出现很多变种的“语言暴力”,它们隐蔽,但是杀伤力并不小。
举个例子,小的时候我长得很黑,哥哥长得很白,有一些好事者常常拿我打趣,说我不应该是个女孩,长大了以后嫁不出去,应该跟哥哥换换。
这话听起来是调侃之言,但是在很多年里,都打击了我作为一个女孩该有的自信心。
再比如,有一些人总是跟孩子讲,有了弟弟妹妹,你以后就不得宠了,爸爸妈妈就不会爱你了。
这些“变种的”语言暴力常以玩笑的形式说出来,但是因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分辨能力都是不足的,一些“戏言”却常常成为孩子心头长久的恐惧。
为什么家长喜欢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弗洛伊德说:被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它会以更加丑陋的形式出现。
1、家长负面情绪的转移
家长对着孩子“口出恶言”时,往往都是因为本身的情绪和状态没有梳理好,这与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积累有关系。
弗洛伊德说,当负面情绪积累时,要么向内攻击,比如自己生病。
要么就向外攻击,通过语言或者行为伤害别人。
父母向孩子施行语言暴力,就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向外攻击。
没有哪个孩子不淘气,不犯错误,并不是每个家长,也不是每次都会“恶语相向”。
所以,当
家长把恶毒的语言投向孩子时,只有一半是因为孩子的原因,而另一半,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状态。
2、向孩子“攻击”是安全的
那为什么我们常常把负面的情绪,用恶毒的语言投向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不仅是我们亲密的人,而且是“依附于”我们的。
越小的孩子,家长越能够掌控,向孩子攻击是安全的。
正如汪涵说的,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容易伤害他们。
而对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弱小、没有力量、依恋我们,就算被我们伤害了,他们也没有别的地方可逃。
所以,家长可以肆无忌惮地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3、原生家庭模式的传递
那我们又是从哪里学会了这种安全的攻击方式呢?很多人恰恰是从自己父母的身上学会的。
如果家长的原生家庭中习惯进行打骂教育或语言暴力。
那么很大概率上,这些家长也会延续自己父辈的教育模式。
这就是原生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
而且,传递这种模式,对父母自身从小积累的负面情绪也是一种释放。
重演当初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场景,对有些人来讲,是一种“隐秘的快感”。
在潜意识中,这样的父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好,但是又无法控制,仿佛上瘾的感觉。
杜绝“语言暴力”,给父母3个方法
1、家长要做好自己情绪的清理
为人母,已经11年。
虽然自己学习运用心理学多年,但回想自己的育儿路,我也冲大宝实施过“语言暴力”。
只不过在专业的训练下,我可能比一般的人更快地自省和反思,多一些方法进行调整。
正如前面分析的,当我们情绪状态好时,也能更平心静气地面对孩子的问题。
情绪稳定,对父母而言非常重要。
这里给家长们3个梳理情绪的方法。
①能量消耗法。
有人是出去跑步,出一身汗。
有人是洗一大堆的衣服,做大量的家务。
总之,将自己身上的负能量通过劳动、运动等方法消耗掉。
②宣泄法。
有人是找好朋友诉一顿苦;有人是去KTV嚎两句;有人是大哭一场。
此法就是将负面的情绪,通过正当的渠道发泄出来。
③升华法。
当有不好情绪时,有的人会把它写进日记。
有的人会把它变成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
还有的人能变成一篇文章、故事或小说。
比如,豆妈上一次因为大宝上网课的事而生气,就写了一篇文章。
当不好的事情被变成一个“作品”,在大脑和意识当中,其实就把这件事做了一遍梳理,负面情绪会得到释放,理性也会回归头脑。
不论是哪种方法,重要的是不要将情绪长期压抑,我们要做好自己坏情绪和坏状态的“清理工”,避免因为自己的状态而将孩子变成炮灰。
2、话前三分想
就是我们在跟孩子说话之前,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要跟孩子交流之前,事先将自己要说的话,在脑中做一个梳理。
家长要思考清楚三个问题:
①这次谈话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改正马虎的坏习惯。
是让孩子以后不撒谎。
而不是让他害怕你,让他长记性。
②准备从哪几点去谈?孩子错在哪里;错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改正错误;而不是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你让我失望了。
③想讲的这些话是真的有效解决问题的,还是单纯发泄情绪的?这就相当于用一点时间在心中先打一遍“演讲稿”。
这个过程就“逼迫”我们自己要反思自己的状态、情绪和动机,也“逼迫”我们恰当地用词造句。
3、接纳真实的孩子
很多人在关系中的错位,就是不能够接纳真实。
你爱一个人,却只能接受他的优点,不能接受他的缺点,于是痛苦就来了。
你造了一个孩子出来,享受着他的可爱纯真,却无法容忍他的淘气捣乱,希望孩子就像一个听话的洋娃娃,老老实实地供你欣赏,供你玩。
这真的是一个春秋大梦!真实的情况是: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可能别人家的家长也在羡慕着别人家的孩子,只是你不知道),你家的孩子就是这副“熊样子”。
他会有贴心、逗你开心的时刻,也会有让你生气抓狂的时刻,你一天一天地陪着他,却总觉得他成长得那么缓慢,不知道自己啥时候能熬出头。
这是真实的孩子,这也是真实的几乎所有的家长面对的状况。
所以,也不要总去抱怨,不要总是嫌弃自己的孩子,不要把自己总是摆在一个受害者的角色上。
在我看来,为人父母都是“受害者”,自己选择了,就受着吧。
哈哈,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纠结了。
接纳你的“熊孩子”,接纳你现在为人父母的状况,接纳真实。
不好高骛远,不拔苗助长,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