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
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
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
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
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24、侵犯:是个体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
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是有明确动机所驱使的。
表目前行为、语言上。
25、利他:恰好与侵犯相反,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1.再社会化是指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它是青少年与成人都有可能经历的一种过程。
2.所谓挫折,是指当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3. 社会知觉( Social Perception )也称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集群行为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
具有自发性、狂热、非常规、短暂的特征。
1.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2. 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3.去个性化是在群体的保护下,个体违反在正常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准则,作出事后感到惭愧和后怕的事情来,这种现象被社会心理学称作去个性化。
4. 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2.集群行为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
具有自发性、狂热、非常规、短暂的特征。
3.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4.模仿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效仿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
1.自尊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并要求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尊重的情绪体验。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简答题重点整理汇总
社会心理学整理名词解释:1、基本归因错误:高估内在性情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2、自动化思维: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有意图目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
以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对周围环境进行的一种自动分析。
3、图式:人们用来组织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
4、刻板印象:将某群人概括化,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中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
5、可提取性:图式和概念在人们头脑中所处位置的优越性,以及当我们对社会世界做出判断时,使用这些图式的可能性有多大。
6、固着效应: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会保持下去,即使知道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是假的,也是如此。
7、自证式预言:图式的持久性特点导致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会产生一种预期;这种预期会影响其对待他人的方式;这种方式又会导致他人的行为与自己最初的预期相一致,最终使这一预期成为现实。
8、内隐人格理论:人们将多人格特质归入同一类图式。
例如:很多人认为,善良的人也大方。
(“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9、内归因:行为与自己的人格或态度有关。
10、外归因:行为与他所处的情境有关。
11、一致性偏见: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人格一致的倾向。
(忽略了情境因素的影响)12、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偏好做人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却更加着重于情境因素的倾向。
(知觉显著的是其他人,而没有对自己投以同等的注意力;当事人比观察者掌握更多有关自己行为的情境因素)13、归因偏见自利归因:将成功归于内部人格因素,将失败归于外部情境因素——找借口不切实际的乐观:认为好事更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坏事更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
公平世界的信念: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4、防卫归因:使我们不受脆弱及难免一死等感受困扰的解释。
人们倾向于将不幸归因于受害者自身,为了让自己觉得不可能(很少可能性)会遭受同样的不幸。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一、名词解释(6*5’=30’)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包括实际存在、想象中的存在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2.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对人的言行、外表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推测判断其内心的活动、性格、兴趣、动知、态度的过程,即不仅对外部行为,也包括对行为动机的了解。
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3.从众指他人从事某一活动时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按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搞另一套。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
与盲从不同,从众者不一定认为别人的意见或行为正确。
它的产生有对事物本身认识模糊,群体人数多、内聚力强,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与能力低等情境方面的原因,也有智力低、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害怕权威等个性方面的原因。
4.社会认同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或单一的实体,而是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趋向、一个过程,认同不是预先设定的,它是从对自身的行为、语言和每日实践与社会情境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和归因中引发的自己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5.自我暴露又称自我揭示,指一个人自发地、有意识地向另一个人暴露属于私人的可靠的和重要的信息。
多数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具有自愿的,有意的,真实的特点。
作用:①对自己进一步了解和认可;②加深对别人的了解;③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人,既指个体也包括群体。
社会心理和社会犯罪行为则所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队源自于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建议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锥果和表征反应。
变量: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
效度:是指所测结果符合该测量的目的的程度,或说在测量被测对象时所具有的真确度。
信度:指一个测量所测出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亦即为测出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研究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用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被试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希望可以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用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整体表现,从而并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操作性定义***实验室实验法***二、简述题:1、详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和有关关系a两个变量间的两种关系b相关关系只是指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当数值一同增加或一同减少时,其为正相关;当一个数值增加而另一个数值减少时,其为负相关。
c因果关系则指一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
d有时有关关系中存有着因果关系,但有关关系并不必然就存有因果关系。
2、详述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差异a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差异的程度,减少或消除人为性或无关干扰的程度。
b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的归纳程度。
归纳程度低,则外在效度低。
c一般来讲,实验室研究内在效度低,外在效度高;现场实验则恰好相反。
3、比较实验室实验法与现场实验法的好坏㈠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优点:一就是实验者可以最小程度地掌控毫无关系变量的影响;二就是随机精心安排被试消解被试间差异的影响,从而暴露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 社会化: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
3. 社会角色: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
4.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具体任务,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获得社会期望的、符合其相应性别的动机、价值、心理特征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5. 社会动机: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
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6. 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态度、价值和动机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品质。
7. 自我知觉:是个体对作为一个整体自己的意识和体验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8.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即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
9. 自我提升:个体在自我知觉过程中产生的积极自我偏见。
10. 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11. 社会情绪:指伴随个体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个体长期社会交往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
12. 社会认知:个体如何理解与思考他人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
13. 图式:按一定格式组织在一起,用于表征事件、事件系列、规程、情景、关系和客体等的概念群。
14. 印象:人们对认知对象能力、性格、品质等总体特征的反映。
社会心理学考试(02047)
西师大本科自考社会心理学(02047)应考小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是指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2.期待效应:研究者本身对研究结果的期待有时也影响研究结果。
3.归因: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4.自我实现的预言(皮革马利翁效应):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叫做~5.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态度: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6.凝聚力: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7.去个性化:群体对个人会产生促进作用,使个人在群体中做出他单独时不敢做的事情来。
8.传播:是通过语言、姿态、表情等各种符号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等信息的社会行为,传播试图与他人分享信息、思想和态度,建立与他人的认同和共鸣。
9.谣言:是某些人或团体、组织、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布的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法连锁性传播通路中所流传的信息。
简答题1.杨国枢从人与文化—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区分心理—行为取向的类型?杨国枢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开始使用社会取向的概念研究,并且用社会互动和性格特质两种观点论证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特点。
他从人与文化—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区分心理—行为取向的类型,提出四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他人取向”。
2.简要说明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传统。
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存在心理学倾向和社会学倾向,属于心理学文脉的冯特,以个人心理为主线,研究个人的内在经验及行为的心理学文脉和思路;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以社会要因或人与人相互作用为主线,研究作为社会过程或群体心理基础的社会学文脉和思路。
社会心理学重点
精品文档基本概念: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
P63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
P115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
P123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P125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
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金盛华)P141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
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
(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
)P163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
P17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
P130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P152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考试(02047)
西师大本科自考社会心理学(02047)应考小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是指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2.期待效应:研究者本身对研究结果的期待有时也影响研究结果。
3.归因: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4.自我实现的预言(皮革马利翁效应):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叫做~5.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态度: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6.凝聚力: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7.去个性化:群体对个人会产生促进作用,使个人在群体中做出他单独时不敢做的事情来。
8.传播:是通过语言、姿态、表情等各种符号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等信息的社会行为,传播试图与他人分享信息、思想和态度,建立与他人的认同和共鸣。
9.谣言:是某些人或团体、组织、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布的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法连锁性传播通路中所流传的信息。
简答题1.杨国枢从人与文化—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区分心理—行为取向的类型?杨国枢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开始使用社会取向的概念研究,并且用社会互动和性格特质两种观点论证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特点。
他从人与文化—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区分心理—行为取向的类型,提出四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他人取向”。
2.简要说明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传统。
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存在心理学倾向和社会学倾向,属于心理学文脉的冯特,以个人心理为主线,研究个人的内在经验及行为的心理学文脉和思路;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以社会要因或人与人相互作用为主线,研究作为社会过程或群体心理基础的社会学文脉和思路。
社会心理学复习
社会心理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刻板印象: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2、首因效应: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容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后来认知主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
3、近因效应:倾向于注意认识对象的当前表现而忘了他最初的印象。
一般来说,亲近的人近因效应更明显。
4、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倾向于使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得到加强。
5、归因理论: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6、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使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促进。
7、社会懈怠: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也称社会逍遥或社会惰化。
8、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9、功利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
10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也称内聚力。
二、简答题与论述题1、社会交换理论①含义: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其交换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
②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A古典经济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接受了关于人性自私的基本假设并视其为公理. B 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强化即提供某种报酬,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根本规律。
③.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与人交往的本质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不仅涉及到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
人们如何看待与他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的与成本的评价和鉴定。
阿福夫妇确定了六种基本回报: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分为特定性的维度和具体程度的维度。
*霍曼斯六组解释社会交换理论的命题:A成功命题:对于人们采取的所有行动来说,某人特定的行动越是经常得到报酬,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该行动。
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
社会心理学总结一、名词解释1、自尊:(self-esteem):对自己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全部评价。
特质自尊(trait self-esteem):人们关于自身能力和性格的长久持续的信心和感受.特质自尊相当稳定,一个时间点高度自尊的人多年后仍倾向高自尊,反之亦然。
状态自尊(state self—esteem):对自我的瞬间感觉到的动态和变化的自我评价。
2、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
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3、自我参照效应:第一,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第二,人们倾向于把自我作为评判他人的标准或规范。
理论解释: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及双过程说.影响因素:参照他人的亲密程度、回忆方式、个体差异、刺激材料的性质。
4、自我表露:Jourard提出。
他最早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目标人(将个人信息与其进行交流的人)。
后来他在《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
为相互作用过程,特征:1、自我表露是双向、持续的循环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独事件;2、自我表露是情境性的,情境会影响自我表露的过程;3、自我表露过程中的所有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5、自我同一性: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identity achievement),就意味着个体和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社会心理学备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备考资料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社会情境中个体或群体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与社会互动一门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独立边缘学科。
2、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展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响过程,也叫社会知觉。
3、归因:是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特征及意图进展推断过程。
4、自我:核心是对自我认知,在这个意义上,自我是由关于自己信念和认识构成。
5、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品质、性格、能力等积极或消极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满意程度。
6、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我们看到一个人具有一些我们喜欢特征,就会倾向于认为他也具有其他我们所喜欢特征,反之,也成立。
7、社会群体: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集合,这个集体中人具有某种共同、有社会意义特征。
8、刻板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某些社会群体概括而固定看法和印象。
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获得社会刻板印象,一是直接个人经历,而是间接社会学习。
709、偏见: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不正确否认和敌视态度。
形成原因包括认知根源和社会根源。
7310、人际关系:狭义上看,它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直接心理关系。
广义上包括社会中所有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一些方面。
11、社会测量法:由莫雷诺提出,它是通过群体内各成员之间接纳或排斥状况来描述人际关系状况。
12、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过程。
主要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承受者、反响、障碍和背景等7个要素组成。
13、态度:就是主体内在以对某一对象评价为核心特征心理反响倾向,这种反响倾向既有一定持续性又有一定情境性,并效劳于一定功能。
14、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影响下,引起个体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现象。
15、社会惰化: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消遣,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现象。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00266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化: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下,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
道德行为: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个性化: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过程。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和期望。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社会印象:是指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主要指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累加模式: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先入为主的作用。
近因效应: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投射作用:指一个人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等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以为他人也如此,结果往往对他人的情感、意向做出错误的评价,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认知偏见:指对于社会刺激的不正确的认识达到了固定化的程度。
社会态度:指我们对现实社会世界所有方面的评价,包括我们对问题、观点、他人、社会团体、物品等满意或不满意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1、社会意理现象:自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四周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调整。
2、社会意理学:是研究个体和集体的社会意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拥有不一样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察看和丈量。
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采用或操控的变量,以确立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响。
4、信度:指丈量自己的一向性,假如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向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
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获取近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丈量的正是他要丈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检查法:又称咨询法,在社会意理学中,常用的检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资料的内容进行检查剖析,档案资料包含报纸的报导、政策或集体的记录、书本、杂志、个人新建、演讲稿等。
8、物理印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相关的社会意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一句话,经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
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修的问题。
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快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依据这类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拥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依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13、角色矛盾: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简单知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希望,常常由此产生内心矛盾矛盾。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5)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5)一、名词解释1.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3.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4.群体思维:也叫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5.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6.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7.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8.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9.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10.去个性化: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11.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2.社会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3.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4.群体思维:也叫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2.个人知觉:当人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根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的这个过程。
3.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
4.睡眠者效应:这种低威信来源信息一段时间后态度改变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
5.社会支持:二、选择题:1.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
】[p38]2.利他效应:[p77]3.归因的折扣原则:【折扣原则是凯利(1972年)提出的。
他指出:“如果也存在其它看起来合理的原因,则某一原因在引起某一特定效应上的作用上就被折扣了。
】4.社会学习论的主要理论假设:[ p17]5.印象形成过程:[p36]【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自然特征上,通常是根据性别、种族和外表吸引力将人们归类;社会特征上,是根据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社会角色来归类;心理特征上,则按照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人们进行归类。
(一)自然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1.社会刻板印象2.晕轮效应(二)社会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三)心理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三、概化印象的形成安德森发现,人在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将各种具体信息综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或概念。
不同的印象形成模式:(一)加法模式(二)平均模式(三)加权平均模式(四)中心品质】6.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阿希(1946)曾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过一个实验。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它归纳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多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实验、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研究人们行为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观念,其中有社会影响力、社会判断、社会比较、社会情感、社会身份、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心理机制等概念。
社会影响力指的是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常见的社会影响力有多种形式,例如直接影响力、团体影响力、社会压力、媒体影响力等。
直接影响力指的是一个人受到别人的鼓励或责备,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团体影响力指的是一个人受到小团体的影响,会影响自己的行为;社会压力指的是一个人受到不确定的外部压力,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媒体影响力指的是一个人受到媒体传播的影响,会影响自己的行为。
社会判断是指个体对社会现实的理解、解释和评价,人们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有时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观点对社会事物进行判断,即“社会判断”,社会判断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社会认识”,二是“社会情绪”,这两个部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它们决定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看法、行为和态度。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与某一情境或群体的比较,以衡量自己的能力、特性和价值,人们在社会中会拿自己与他人或社会其他群体进行比较,以获得社会认同或修正自我认知,社会比较可分为“正向比较”和“负面比较”,正向比较指的是和其他人或群体比较时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负面比较指的是和其他人或群体比较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社会情感指的是一种由社会环境诱发的情绪,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是也可以被个人价值观和认知影响。
社会情感可以分为正社会情感和负社会情感,正社会情感是一种促进社会关系的情感,它可以激发人们做出友好忠诚的行为;负社会情感是一种损害社会关系的情感,它可以触发人们做出负面行为。
社会身份是指一个人在一个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觉、认识或对待。
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包括自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联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47、团体凝聚力:成员在团体内团结一致、积极活动和拒绝离开团体的吸引力。
48、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49、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50、偏见: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所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
一、1、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1) 哲学思辨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2) 二、社会经验阶段:基本特征是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
3)实证分析阶段: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
2、社会心理学主要方法1)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资料,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
优点:无实验效应问题;可以追溯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也可进行跨文化比较。
缺点:它是相关性研究,难以作因果判断。
难以获得完整、客观的档案资料。
2)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所研究问题性质来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然后作统计分析最后做出结论的一种方法。
优点:能够进行大面积的研究,并且经济、省事、易于进行等。
缺点:研究缺乏控制,有时结果中会混进任意作答的资料,使研究的精确性受到损害。
3)观察法: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一定被试的某些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统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自然、真实、前期探索。
缺点:代表性差;主试偏见。
4)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的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优点:可以揭示因果联系。
缺点:控制有限,研究可能会受到干扰。
二、1、影响社会化的因素1) 生物因素: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前提。
2)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文化因素。
家庭因素,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尤为重要。
学校因素,教师的威信和期待作用尤为重要。
同辈群体。
职业背景。
大众传播媒介。
2、社会化发展的阶段1)基本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4)再社会化5)反向社会化三、1、成就动机理论1) 追求成功与逃避失败:艾特肯逊,相对心理向度理论。
2) 追求成长与追求表现。
3) 成功恐惧动机:赫尼尔。
2、为什么在高度不安的条件下个体会产生亲和动机1)人和人之间的亲和是为了减少不安和恐惧;2)当个体对自己的状况模糊不清时,很难有客观的标准来说明自己的情感是否符合一种情境,于是就产生亲和动机。
个体越是难以确定自己的感情,就越希望与别人在一起,以便减少不确定性。
3、如何判断一个人具有侵犯动机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4)行为者的身份特征4、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1)厌恶事件:挫折、剥夺感、不公正、侮辱等2)榜样的影响:观察学习3)激励性诱因4)控制:指令性控制、妄想性控制5)生物化学因素5、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原因1) 情境因素:情境的模糊性,责任分散,助人代价,事件的紧迫性,自然情境2)认知因素:他人需要帮助的推断,助人合适性的推断,值得性推断,责任的自我归因,自我意识和自我归因3)情绪和人格因素6、亲社会/利他行为促进与培养1)增加责任明确与人际相互作用2)提供亲社会榜样3)将人们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5)通过行为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注:若提问控制侵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则需要加上如下几条:6)合理宣泄7)移情能力的培养8)成熟个性的培养9)创造良好环境10)通过惩罚矫正侵犯行为四、1、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1)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2)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3)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2、印象管理的策略1)按照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和抬高自我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4)投人所好,如自我暴露、施惠。
3、米德的自我形成和发展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自我是原始的,主要特点是无意识地模仿他人,对符号和意义缺乏理解。
第二阶段是模仿阶段:儿童学会了语言,学会扮演他曾模仿过的“某个重要他人”。
第三阶段是社会角色扮演阶段:把自己扮演为某个角色。
五、1、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2)观察位置3)自我价值保护4)时间因素★2、归因理论(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认为每一个人不仅对各种行为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楚周围人们行为的前因后果。
行为事件发生的原因有:1)内在因素,情绪动机态度人格等2)外部因素,环境、运气、任务难易程度等。
海德认为人们归因时使用的原则:1)共变原则2)排除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