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溶液的浓度与稀释》
《初中化学教案:溶液的浓度与稀释》一、概述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组合形式,它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用来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在化学教学中,了解溶液的浓度与稀释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文将介绍初中化学教案:溶液的浓度与稀释。
二、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 浓度的定义浓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所含有的溶质的量,通常用百分比表达。
例如,5% 的盐水表示在100毫升的水中含有5克盐。
2. 浓度计算方法(1)公式:浓度= 溶质质量/溶剂体积 ×100%(2)例题:如果我们有50g NaCl 溶于200mL 的水中,请计算这个盐水的浓度。
步骤一:先将200 mL 转换成升为单位,结果为0.2 L。
步骤二:代入公式计算得出浓度=50 g / 0.2 L ×100%= 250 g/L三、稀释与密闭系统1. 稀释定义稀释指增加溶剂进而减少溶液中溶质的量的过程。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需要来调整或改变溶液的浓度。
2. 稀释计算方法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会变化的。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下列公式进行稀释计算:(1)初始溶质质量 = 最终溶质质量(2)初始溶液体积 ×初始浓度 = 最终溶液体积 ×最终浓度例题:如果我们有200 mL 的5% NaCl 溶液,并且想要将其稀释为3% 的盐水,请问需要多少毫升的纯水?解答:先将百分数转换成小数,得到0.05 和 0.03。
代入公式:200 mL × 0.05 = x mL × 0.03通过计算可得到x ≈ 333.33 mL四、影响浓度与稀释的因素1. 溶剂体积和溶质质量的关系当固定量的溶质被加入不同体积的溶剂中时,密闭系统下能够保持相同浓度。
2. 溶剂改变时对浓度和稀释造成的影响增加溶剂的体积会导致浓度下降,而减少溶剂的体积则会使得浓度升高。
3. 溶质质量改变时对浓度和稀释造成的影响增加溶质的质量会导致浓度升高,而减少溶质的质量则会使得浓度下降。
溶液的浓度教案范文
溶液的浓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2)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3)了解溶液的稀释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2)通过实例演算,培养学生计算溶液浓度的能力;(3)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溶液的稀释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2.浓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溶液稀释法的操作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盐水和一杯纯水,请学生观察并思考两杯水的差异,并划分出盐水、纯水、溶质、溶剂四个部分,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理论探究(1)溶解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有些物质即使放入水中也不能完全溶解。
同学们可以进行实验观察,如将盐、糖放入热水中搅拌,观察其是否完全溶解。
(2)浓度的定义教师解释浓度的概念,即单位体积内溶质的质量或溶质的物质量与溶液的体积比值。
(3)常用浓度表示方法教师介绍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等,并分别解释其计算公式和应用场景。
(4)计算实例教师通过实例演算,让学生掌握浓度计算的方法。
例如:将10g的NaCl溶解在100g的水中,请计算溶液的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
3.拓展应用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制备淡盐水、糖水等,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计算浓度,如何制备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4.实验操作(1)准备工作教师将一定浓度的盐水提前制好,准备一套容量瓶和一套刻度瓶。
(2)实验操作将一定量的盐水加入容量瓶中,注满溶液,倒入刻度瓶中得到相应体积的溶液,进行一定倍数的稀释,再通过称量得到质量和体积,并计算浓度。
5.撤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浓度计算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并告诉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我们可以制备出所需浓度的溶液,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珍惜使用的化学试剂和制备出的溶液。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溶液浓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溶液浓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溶液浓度计算公式的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饮料、药水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溶液?溶液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溶液浓度的概念:溶液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2. 教师讲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质量分数、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摩尔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准备实验:准备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盐。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盐在水中溶解得更快,而在酒精中溶解得更慢。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溶液的浓度有什么关系?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给出案例:一瓶饮料的标签上写着“含糖量20%”,问这瓶饮料中糖的质量是多少?2. 学生运用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糖的质量。
3.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溶液浓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计算一瓶500ml的0.1mol/L的盐酸溶液中HCl的质量。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上好课】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课题3 溶液的浓度一、教材分析溶液是常见的混合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紧密联系。
第三课题要紧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运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九年级的学生己具备了一定的观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本课程的教学应联系学生思维进展规律,采纳手动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爱好,让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地认识溶液,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浓度。
二、学情分析这个年纪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阶段,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熟练掌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题,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技能,但由于学生对溶液认识有限,对有关溶液的计算不熟悉,对化学反应前后溶液的变化不能准确掌握,使这部分内容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
怎样突破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应采用“循序渐进、提高升华”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并通过自主合作实验探究,讲练结合,微课,讨论和例题等手段加深理解,学习解答化学计算题的基本规范。
三、教学目标1. 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 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4.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的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点奶茶时,你喝的是哪种甜度?标准甜,少甜,少少甜,少少少甜还是不另外加糖?【问题】在同样多的两杯水中分别溶解一汤匙糖和两汤匙糖,你能判断出哪杯水会更甜吗?【过渡】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只要大体知道溶液的浓稀就可以了,可是在实验室或科学生产中得需要确切知道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在化学中如何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稀呢?为了表述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浓度这个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板书】溶液的浓度【过渡】在实验室中我们要经常配制溶液,下面老师来配制三种硫酸铜溶液。
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教案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及能力: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二.过程及方法: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让学生在练习计算过程中,了解溶液及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导入讨论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溶液?溶液、溶质、溶剂质量的关系是什么?2.溶液粗略地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同学们有哪些办法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学生讨论)学生1 可以尝,根据味道的重轻(无毒的溶液).学生2.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的深浅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追问:谁最可行?学生3.化学药品一般不能尝,哪怕无毒,此方法不常用,学生2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分溶液浓和稀二.新课探究活动一: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毫升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克、1克、2克无水硫酸铜。
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颜色。
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结论:有色溶液可根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教师引课:有色溶液可通过颜色粗略区分溶液的浓稀,无色溶液显然不行,有没有更好的、较准确的方法来判断溶液是浓还是稀?数学上可用什么?学生:有数字。
师:太好了,数字可较准确知道溶液地组成,这个数字叫百分比,化学上可用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看书42页,找概念学生:(齐读)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及溶液质量之比。
活动二:将实验9-5,9-6中计算填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较溶液是浓还是稀,感受数字的好处,学生尝试练习,并很快顺利完成。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溶液浓度实验的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溶液浓度实验的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1. 实验引言在化学领域中,浓度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物质的量与溶剂总量之比。
溶液浓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溶液中物质的含量,掌握测量和计算溶液浓度的方法。
2. 实验目的掌握使用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浓度、重力滴定法和酸碱滴定法等方法计算未知溶液浓度的技巧。
3. 实验材料•氯离子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碘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盐酸(HCl)、氨水(NH3)等草酸锌、羟基胺、盐类等实验试剂4.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所需试剂按照相应配比称称取,并将其放置于标准容器中。
2.准备好所需的实验仪器和装置,包括容量瓶、滴管、移液管、烧杯、试管等。
步骤二:测量溶液的体积1.使用容量瓶或移液管准确地取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溶液,并将其转移到干净试管中。
2.记录所取溶液的体积,并称为"VmL"。
步骤三:添加指示剂1.在已取得待测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常用的指示剂有淀粉溶液、甲基橙等。
2.搅拌均匀,使指示剂充分与待测溶液混合。
步骤四:滴加反应剂1.从容量瓶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滴定试剂,并使用滴管缓慢地滴加到待测溶液中。
2.滴加过程中要持续搅拌,并记录滴定试剂滴数,记作"N"。
步骤五:判断终点1.实验者需要观察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或者其他指标变化。
2.当观察到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时,停止滴定,并记录终点滴定试剂数,记作"N0"。
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利用滴定试剂数、已知浓度溶液体积和待测溶液体积,根据计量关系计算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2.如果使用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浓度,可以绘制氯离子标准曲线,并通过对比样品的吸光度与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3.溶液浓度实验的结果分析需要考虑实验误差,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给出合理的结论。
6.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佩戴护目镜和实验手套。
•注意正确使用化学试剂,并避免吸入或接触有毒物质。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
教学内容:浓度
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浓度,并能够用化学式表示出来。
2. 掌握计算溶液浓度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浓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浓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浓度的概念。
2. 熟练运用浓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加水的例子引出浓度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什么是浓度。
二、讲解浓度概念(10分钟)
1. 定义: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所含溶质的量。
2. 讲解浓度计算的方法,包括质量百分浓度、体积百分浓度和摩尔浓度。
3. 举例说明浓度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老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理解浓度的计算方法,并解释实验现象。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学生进行浓度计算练习,并互相讨论验证答案。
2. 学生提问解答浓度相关问题,加深对浓度概念的了解。
五、实际应用(10分钟)
讨论实际生活中浓度的应用场景,并进行相关例题讲解。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浓度概念的理解,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铺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浓度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会了浓度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初中化学教案认识溶液的浓度
初中化学教案认识溶液的浓度初中化学教案认识溶液的浓度导语: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状态,它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在化学反应和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溶液的浓度,因为溶液的浓度直接影响着其化学性质和反应速率。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认识溶液的浓度,掌握浓度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实验操作。
一、什么是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或质量)中溶质的含量多少。
浓度的计量单位常用的有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
质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量单位一般为g/L;体积浓度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体积,计量单位一般为mol/L。
二、质量浓度的计算方法质量浓度的计算方法是将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进行比较。
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 = 溶质的质量(g)/ 溶液的体积(L)例如:有30g的NaCl溶解在300mL的水中,求溶液的质量浓度。
解答:首先将体积单位统一,将300mL转换为0.3L,然后代入计算公式:质量浓度 = 30g / 0.3L = 100 g/L三、体积浓度的计算方法体积浓度的计算方法是将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进行比较。
计算公式为:体积浓度 = 溶质的体积(L)/ 溶液的体积(L)例如:有100mL的HCl溶液,其中含有4mol的HCl,求溶液的体积浓度。
解答:直接代入计算公式即可:体积浓度 = 4mol / 100mL = 0.04 mol/L四、浓度的实验操作1. 质量浓度的实验操作(1)称量溶质:根据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使用天平称量相应的溶质。
(2)加入溶剂:将溶质加入烧杯或容量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溶剂(通常是溶液要求的体积)。
(3)搅拌均匀:使用玻璃棒等工具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充分混合搅拌。
(4)定容或定质:如果需要制备一定体积或质量的溶液,可根据需要进行定容或定质操作。
2. 体积浓度的实验操作(1)计量溶质:使用移液管、容量瓶等工具,准确地计量出所需的溶质体积。
(2)加入溶剂:将溶质加入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溶剂(通常是溶液要求的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液浓度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液浓度优秀教案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1)会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 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2、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试管、天平、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药品:硫酸铜、水、氯化钠。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探究](投影展示)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 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 、1 g 、1.5 g 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 4溶液的颜色。
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 [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
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的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的教案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浓度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及相关教学资料
2. 实验器材及试剂
3. 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引入问题: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要制作一种清洗剂,你觉得该如何控制清洗剂的浓度呢?
2. 学生回答后引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二、概念讲解
1. 通过PPT简要介绍溶液的概念及浓度的定义。
2. 引导学生理解溶质、溶剂及溶液的关系。
三、浓度计算方法
1. 讲解浓度的计算公式:浓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2. 通过实际案例演示浓度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四、操练与应用
1. 让学生独立进行一定数量的浓度计算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掌握浓度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反思
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浓度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溶液及其应用,如饱和溶液、稀释溶液等,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
课堂延伸: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浓度计算方法在其他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分享给同学们。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作业,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学资源: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化学知识的教材、参考书籍及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浓度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表现出对浓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化学教学教案 溶液的浓度计算
初中化学教学教案溶液的浓度计算【引言】溶液的浓度计算是化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非常重要。
本篇教案主要围绕溶液的浓度计算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掌握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3. 运用浓度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概念引入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溶液的基本概念后,引导学生思考溶液是否不同样子都是一样的浓度,为什么有浓溶液和稀溶液之分。
二、浓度的定义1. 引导学生根据浓度的定义,能够解释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别。
2.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定量描述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关系。
三、质量浓度的计算1. 引导学生了解质量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设计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质量浓度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体积浓度的计算1. 引导学生了解体积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设计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体积浓度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摩尔浓度的计算1. 引导学生了解摩尔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设计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摩尔浓度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六、综合运用设计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浓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运用浓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扩展】1.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稀释问题,通过浓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稀释过程;2. 知识拓展:讲解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浓溶液和稀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引入新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设计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3. 实践探究法: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浓度计算的过程。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优质课.doc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优质课溶液浓度教学设计优质课初中溶液的浓度教案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篇一: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三、教与学的过程设计123 四、板书设计五、导学案: 4 5 篇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公开课教案【引入】物质的量是化学上的重要物理量,是把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桥梁。
学习配制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对于学习化学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呢?配置过程中又需要哪些仪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以配置配制100mL0.50mol/L氯化钠溶液为例。
实验原理是C=n/V=m/MV 一、实验仪器P16 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引入]我们用什么来量取氯化钠呢?[生答]托盘天平托盘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应先调整天平的零点②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易潮解、易腐蚀的药品,需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③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④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托盘天平的精确度0.1g。
⑤称量完毕,应将砝码回盒,游码归零[讲述]所需溶质的质量有了,那么,所需水的量呢?我们能否算出它的质量或体积呢?显然,我们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算出水的量。
我们不能通过用一定量的水和NaCl混合来配出所需的NaClub溶液呢?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展示】100mL 容量瓶。
这种仪器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目的。
讲述: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容量瓶:梨形、平底、细颈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容量瓶的使用1、容量瓶的体积固定,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2、使用前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3、容量瓶上标有温度(20℃)、容积、刻度线4、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稀释和储存溶液5、精确度0.01 容量瓶是准确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9.3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9.3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理解溶液的浓度的概念;•掌握计算溶液的浓度的方法;•能够应用浓度计算相关问题。
2. 教学重点•溶液的浓度概念的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3. 教学难点•复杂情况下的溶液浓度计算;•计算中的单位换算。
4. 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学生对于溶液的浓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例如:什么是溶液的浓度?浓溶液与稀溶液有何区别?4.2 提出问题(10分钟)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将10克食盐溶解在100毫升水中,求溶液的浓度。
4.3 计算方法(15分钟)•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浓度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根据问题中的数据,计算出溶质的质量为10克,溶液的体积为100毫升;•将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的比值带入浓度的计算公式: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出溶液的浓度为10克/100毫升。
4.4 单位换算(10分钟)•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1克 = 1000毫克;•将溶质质量换算成毫克:10克 = 10 * 1000毫克 = 10000毫克;•将体积单位换算成升:100毫升 = 100 / 1000升 = 0.1升;•根据换算后的数据,重新计算溶液的浓度:浓度 = 10000毫克 / 0.1升 = 100000毫克/升。
4.5 实际应用(10分钟)提出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如果需要制备0.05克/毫升的盐酸溶液,需要多少克的盐酸溶解在100毫升水中?通过引导学生按照题目中的需求,使用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所需溶质质量。
4.6 拓展应用(15分钟)提供更复杂的溶液浓度计算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7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于溶液浓度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下列溶液的浓度:–将5克NaOH溶解在200毫升水中;–将20克蔗糖溶解在400毫升水中。
【精品】 《溶液的浓度》精品教案
《溶液的浓度》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3)进一步分辨溶液、溶质、溶剂2.过程与方法(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3)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果珍溶液,根据颜色认识溶液的浓、稀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2)了解溶液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经历市场调查、实验、设计标签、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体会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价值。
【教学重点】(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难点】(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引入(2)多种溶液组成表示方法所代表的含义,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应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天平、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1勺糖和2勺糖时,完全溶解后两杯糖水的甜度是不同的。
“这是两杯白糖水,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哪杯白糖水溶解的白糖多?”分别尝一尝,感觉哪杯甜,表达感觉。
[很甜的应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高,不太甜的应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低。
]通俗的说就是这两杯糖水的浓稀有同,那么,在化学中如何地表示溶液的浓稀呢? 二、新课学习视频:三种浓稀不同的硫酸铜溶液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你能判断溶液的浓稀吗?你认为在这三种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含量是否相同?[颜色越深表示越浓]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
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这种分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溶液的浓度。
二、教学重点:
1. 溶液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
1. 溶液浓度的概念和分类。
2. 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方法。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实验或示意图引入溶液浓度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溶液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重点讲解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3. 练习: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拓展思维。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资源:
1. 实验仪器(如天平、量筒等)。
2. 课件或实验视频。
3. 练习题和解答。
六、教学评估:
1. 课堂回答问题。
2. 练习题答题情况。
3. 实际问题解决情况。
七、教学反思:
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讲解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溶液的浓度化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溶液的浓度化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溶液的浓度化学教案对顺利开展这课的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为大家带来溶液的浓度化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供教师参考。
溶液的浓度化学教案一、指导思想化学概念教学要留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进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从宏观到微观延长,从定性到定量方法的拓展,从中表达了化学学科进展的趋势,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又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完成对溶液浓度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
为完成这一过程,必需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提供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二、教学分析溶液是常见的混合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紧密联系。
第三课题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肯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洁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肯定的溶液。
九年级的学生己具备了肯定的观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本课程的教学应联系学生思维进展规律,接受手动试验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地认识溶液,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浓度。
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通过动手试验、观看现象以及思索问题得出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初步把握依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培育定量分析的能力。
3.情感. 看法. 价值观了解溶液的浓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四、重点难点重点:形成溶液浓度的概念难点:和溶液浓度相关的计算五、教学方法试验探究,启发教学六、教学用品80mL烧杯,10mL量筒,玻璃棒,高锰酸钾固体,无水硫酸铜七、教学流程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手试验,形成概念复习溶液的组成。
初中化学教案溶液的浓度
初中化学教案溶液的浓度
主题:溶液的浓度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掌握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浓度的计算方法;
3.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方法:
1.听课;
2.举例说明;
3.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介绍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引入浓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浓度的重要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浓度的计算方法(15分钟)
1.讲解浓度的计算方法,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2.给出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跟随计算。
三、实际应用问题(20分钟)
1.分成小组,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比如:溶液的浓度为多少时,能使某种药物达到最佳效果;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让他们彼此交流并分享答案;
3.选出几组答案,进行讨论和评价。
四、总结(10分钟)
1.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1.浓度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只有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练习,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过程中,要多次让学生举例计算浓度,增加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溶液的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浓度这一概念。
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理解与实践相结合。
《溶液的浓度》说课稿
《溶液的浓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溶液的浓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溶液的浓度》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溶液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溶液的浓度是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溶液的理解,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为后续学习酸碱盐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溶液的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溶液的形成过程和溶解现象。
但对于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浓度,学生还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思考来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2)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和操作。
2、教学难点(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溶液质量的计算。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溶液浓度的变化,从而引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初中化学教案:溶液的浓度与稀释实验
初中化学教案:溶液的浓度与稀释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溶液的浓度与稀释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浓度和稀释的概念,并学会计算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量筒•称量瓶•分液漏斗•玻璃棒等2.试剂:•盐酸(HCl)溶液•饱和氯化钠(NaCl)溶液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步骤一:制备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1.取一个干净的烧杯,称量适量盐酸溶液。
2.将盐酸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量筒中。
3.使用分液漏斗,将盐酸溶液逐渐滴加到另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每次滴加前先记录加了多少毫升。
步骤二:制备不同稀释倍数的盐酸溶液1.准备一些干净的烧杯。
2.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并记录下取出的体积。
3.逐渐加入水,进行稀释操作,每次加入前先记录加了多少毫升。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后,我们得到了不同浓度和不同稀释倍数的盐酸溶液。
记录好每次加入盐酸溶液和水的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每种溶液的浓度。
将实验中所使用的方法、数据和计算过程整理成表格或图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五、实验小结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们理解了浓度和稀释的概念,并学会了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了他们观察、记录数据以及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这些都有助于他们深入探究化学知识,并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六、拓展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需要用到溶液的浓度和稀释相关知识? - 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以及进行稀释? - 溶液的浓度和稀释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有哪些实际应用?七、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1.实验室操作时要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服。
2.使用化学试剂时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或吸入气体。
3.操作完毕后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教案中溶液的浓度与稀释实验的内容编写。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们能够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并通过操作实验来增强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应用和注意事项可以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导入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溶液?溶液、溶质、溶剂质量的关系是什么?
2.溶液粗略地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同学们有哪些办法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学生讨论)
学生1 可以尝,根据味道的重轻(无毒的溶液).
学生 2.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的深浅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追问:谁最可行?
学生3.化学药品一般不能尝,哪怕无毒,此方法不常用,学生2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分溶液浓和稀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毫升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克、1克、2克无水硫酸铜。
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颜色。
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结论:有色溶液可根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教师引课:有色溶液可通过颜色粗略区分溶液的浓稀,无色溶液显然不行,有没有更好的、较准确的方法来判断溶液是浓还是稀?数学上可用什么?
学生:有数字。
师:太好了,数字可较准确知道溶液地组成,这个数字叫百分比,化学上可用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看书42页,找概念
学生:(齐读)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活动二:将实验9-5,9-6中计算填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较溶液是浓还是稀,感受数字的好处,学生尝试练习,并很快顺利完成。
师追问:5%的食盐溶液,表明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表示每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含5份质量的食盐和95份质量的水。
追问: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溶液标有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医院病人用的一些注射液,有溶液标签,记录有溶质质量分数。
师:准确地知道溶液组成,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常常要涉及一些计算,根据概念我们可以求溶质质量分数,请学生阅读43页例一,看已知什么求什么?
活动三:做课后习题一
学生:要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定量溶液的质量,计算所需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
师: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溶液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用体积表示,那该怎么办?
学生:用密度公式换算一下就行了
师生共同完成:100毫升98%的硫酸溶液,密度是1.84克/毫升,则硫酸和水各多少克?
活动四:学生完成课后习题4
师:本节课同学们通过活动,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生交流、归纳总结1、通过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准确地知道溶液地组成,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涉及一些简单的计算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3、含义:每多少份质量的溶液里含多少份质量的溶质多少份质量的溶剂。
4、适用范围: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质量分数;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简单计算比较容易掌握,但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灵活运用能力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审题过程中找不准每个已知量。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道题的分析,关键是要让学生根据题意找准已知量,计算便能顺利过关。
另一方面,本课题的内容对学生而然相对比较枯燥,只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个分组实验,其余均为概念的理解和比较单调的计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成为本课题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在日后的教学中,可请学生先搜集有关食品等溶液的标签,通过收集查阅标签使学生感受到溶液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学有所用,使枯燥的计算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从简单的实验入手,结合实验进行一些简单数据计算,学生能很好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液的配制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但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要进一步加强。
溶液的稀释只要学生能紧紧抓住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计算容易过关。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学生,包括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计算时往往忽视审题,没有弄清题意便随意动笔计算,容易出现类似的错误,例如:课本中溶液的稀释是计算加水的量,有了这道题先入为
主的印象,学生看到有关稀释的计算,无论题目的要求是计算加水的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还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很多学生都按计算加水的量作为计算结果。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不要盲目随意计算。
这个课题的内容一向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尤其是计算牵涉的变形题目种类较多,学生很容易出现思维混乱,计算中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对于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应用和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一些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要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进一步强化训练,发现学生还存在问题,需要在后面继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