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2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马工教材练习题

文学理论马工教材练习题

一、文学理论概述1. 文学是什么?2. 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哪些?3. 文学的社会功能有哪些?4. 文学的发展规律是怎样的?5. 文学批评的意义是什么?二、文学创作1. 文学创作的源泉是什么?2. 文学创作的主体是谁?3. 文学创作的客体有哪些?4. 文学创作的方法有哪些?5. 文学创作的技巧有哪些?三、文学体裁1. 什么是诗歌?2. 诗歌的构成要素有哪些?3. 诗歌的分类有哪些?4. 什么是散文?5. 散文的分类有哪些?6. 什么是小说?7. 小说的构成要素有哪些?8. 小说的分类有哪些?9. 什么是戏剧?10. 戏剧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1. 戏剧的分类有哪些?四、文学风格1. 什么是文学风格?2. 文学风格的形成因素有哪些?3. 文学风格的类型有哪些?4. 如何鉴赏文学风格?5. 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的关系是什么?五、文学流派1. 什么是文学流派?2. 文学流派的形成原因有哪些?3. 文学流派的特点有哪些?4.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有哪些?5. 现代文学流派有哪些?六、文学批评1. 什么是文学批评?2. 文学批评的原则有哪些?3. 文学批评的方法有哪些?4. 文学批评的标准有哪些?5. 如何进行文学批评?七、文学与时代1.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反映时代?3. 文学如何影响时代?4.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5. 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八、文学与民族1. 文学与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体现民族性?3. 民族文学的特点有哪些?4. 如何鉴赏民族文学作品?5. 文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是什么?九、文学与语言1.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语言的特点有哪些?3. 文学语言的表达技巧有哪些?4.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5. 文学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十、文学与哲学1.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体现哲学思想?3. 哲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4.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想?5.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对文学创作有何启示?十一、文学与美学1. 文学与美学的关系是什么?2. 文学美学的基本概念有哪些?3. 如何运用美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4. 文学美学的流派有哪些?5. 文学美学的当代发展有哪些趋势?十二、文学与心理学1. 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2. 文学如何反映人的心理活动?3. 心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有哪些?4. 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有哪些特点?5. 如何通过文学作品研究人类心理?十三、文学与历史1.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记录和反映历史?3. 历史事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4. 如何从文学作品中了解历史?5. 文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十四、文学与宗教1.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有哪些?2. 宗教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3. 宗教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宗教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宗教文化传承的关系是什么?十五、文学与地理1. 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2. 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3. 地理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从文学作品解读地理文化?5. 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文学创作有何启示?十六、文学与政治1.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反映政治现实?3. 政治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4. 如何分析政治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对文学批评有何影响?十七、文学与经济1. 文学与经济的关系有哪些?2. 经济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3. 经济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从文学作品解读经济现象?5. 文学与经济的关系对文学发展有何作用?十八、文学与科技1. 文学与科技的关系是怎样的?2. 科技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3. 科技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科技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科技的关系对文学创新有何影响?十九、文学与教育1.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教育的作用有哪些?3. 如何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教育?4. 文学教育的方法有哪些?5.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对人才培养有何意义?二十、文学与法律1. 文学与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反映法律意识?3. 法律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法律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法律的关系对法治建设有何影响?二十一、文学与道德1. 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有哪些?2. 文学如何体现道德观念?3. 道德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探讨道德问题?5. 文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二、文学与性别1. 文学与性别的关系是怎样的?2. 性别视角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有哪些?3. 性别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性别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性别平等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三、文学与战争1. 文学与战争的关系有哪些?2. 战争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3. 如何从文学作品中理解战争?4. 文学与战争记忆的关系是什么?二十四、文学与环境保护1. 文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怎样的?2. 环保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3. 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呼吁环保?4. 文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什么?5. 文学与环境保护运动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五、文学与艺术1.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有哪些?2. 文学如何影响艺术创作?3. 艺术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艺术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艺术融合的趋势是什么?二十六、文学与传播1. 文学与传播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传播的途径有哪些?3. 文学传播的效果有哪些?4. 如何提高文学作品的传播力?5. 文学与新媒体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七、文学与翻译1. 文学与翻译的关系是怎样的?2. 翻译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有哪些?3. 翻译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评价翻译文学作���?二十八、文学与语言变异1. 文学与语言变异的关系是怎样的?2. 语言变异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有哪些?3. 语言变异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有哪些?4. 如何分析语言变异现象?5. 文学与语言变异的关系对语言学研究有何启示?二十九、文学与跨文化研究1. 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关系是怎样的?2. 跨文化视角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3. 跨文化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进行跨文化文学比较?5. 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关系对文化交流有何作用?三十、文学与未来1. 文学与未来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对未来社会的预见有哪些?3. 未来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未来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三十一、文学与生态批评1. 生态批评的基本理论是什么?2. 生态批评如何分析文学作品?3. 生态文学的特点有哪些?4. 如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5. 生态批评对文学创作的启示是什么?三十二、文学与性别研究1. 性别研究的理论框架有哪些?2. 性别研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有哪些?3. 性别视角下的文学作品分析有哪些?4. 如何评价性别研究对文学理论的影响?5. 性别研究对文学创作有何影响?三十三、文学与后殖民主义1.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 后殖民主义如何影响文学创作?3. 后殖民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文学作品?5. 后殖民主义对文学研究有何贡献?三十四、文学与记忆研究1. 记忆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哪些?2. 记忆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3. 如何从记忆研究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4. 记忆研究对文学创作有何启示?5. 文学与记忆的关系对历史研究有何意义?三十五、文学与城市研究1. 城市研究的理论框架有哪些?2. 城市文学的特点是什么?3. 如何从城市研究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4. 城市研究对文学创作有何影响?5. 文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三十六、文学与流行文化1. 流行文化的定义和特征有哪些?2. 文学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3. 流行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4. 如何分析流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5. 文学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对当代文化研究有何意义?三十七、文学与科幻1. 科幻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2. 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3. 如何从科幻文学中探讨科技与人类未来?4. 科幻文学对文学创作有何启示?5. 科幻文学与科幻电影的关系是什么?三十八、文学与历史小说1. 历史小说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2. 历史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3. 如何从历史小说中了解历史?4. 历史小说对历史研究有何贡献?5. 历史小说与历史的关系是什么?三十九、文学与传记文学1. 传记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2. 传记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3. 如何从传记文学中了解人物生平?4. 传记文学对人物研究有何价值?5. 传记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什么?四十、文学与儿童文学1. 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2. 儿童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3. 如何从儿童文学中培养儿童想象力?4. 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有何影响?5.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一、文学理论概述1. 文学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形象思维和艺术表现,反映生活、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艺术形式。

文学本质论的几种观点

文学本质论的几种观点

文学本质论的几种观点
文学本质论是关于文学的本质和特点的理论研究,涉及到多种观点和学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学本质论观点:
1. 表现主义观点: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文学作品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和意象来传递情感和体验,让读者共鸣和思考。

2. 传播观点: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传播和表达特定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观念。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来传递作者的观点和理念,引导读者思考和反思。

3. 形式美学观点: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结构。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修辞、叙事等艺术手法来构建美感,给人以审美享受和艺术体验。

4. 社会批判观点: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对社会现实和问题的批判和反思。

文学作品可以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不公正,提供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和解决方案,具有社会改革和启迪的功能。

5. 人类存在观点: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和表达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困境。

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人类的情感、欲望、矛盾和冲突来反映人类生活的本质和现实,引发读者对人生和自身的思考。

这些观点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交织和渗透的。

不同的观点强调文学的不同方面和价值,共同构成了对文学本质的多元理解。

浅谈文学的本质

浅谈文学的本质

姓名:徐梦静学号:1132304139浅谈文学的本质摘要要认识人学的本质,要从文学的本身去找,第一,从文学的含义上寻求答案;第二,文学的本质方面也可以分为两点点,分别是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上和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上下手。

关键词:文学本质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话语正文一、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什么?它诚然被视为美的“语言艺术”,包括诗、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样式,但在古代甚至今天,却至少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①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学精神”就是一种“道”,他是文学内在的本质。

从两个层面分析文学的含义,第一层面主要回答文学一词指的是什么,或者哪些特征可以满足“文学一词”的基本要求。

第二个层面为文学的属性,回答文学具有哪些必须具备的主要构成特性。

它们互相渗透、汇通,难以分离。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的“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行为或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这正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近人章炳麟就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所谓之文;论其法制,谓之文①参见罗根则《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弟3页。

学。

”②在中国,文学最初泛指文章和博学,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

《论语》把文学归结为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之一,“文学,子游,子夏”。

至于现代文学概念所包括的诗,在先秦时代是主要体现一般文化含义的。

《左传》所谓“诗以言志”、《礼记·王制》所谓“陈诗以观民风”都没有着意寻求是的特殊审美属性,而是主要关注其一般文化内涵:由诗歌发明民俗文化状况。

当然,随着文学活动的逐步发展和演化,诗的特别的审美意义也受到重视。

在春秋时代,诗虽然总体上被归属于文章和博学等广泛地文化范畴,被要求承担的社会功能,但其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别属性以开始被认识到了:诗具有特殊的语言和形象魅力,比其他文化形态更能感动人。

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

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

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汉语1101班孙贺媛文学本质问题,自有文学思想开始就是人们思考与追问的对象;文学是什么,是过去所有文学理论专著和教材首先回答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外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思考、追问和回答文学是什么的历史。

要探讨文学的本质,我们首先要面对文学的事实,也就是它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观存在的具体现象。

可以说,文学是通过文本的中介联系着作者、世界、读者等方面的感性的复杂存在。

是一个凝聚着审美经验的语言文本,这就是文学的事实。

在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中,文学事实表现出特殊的风貌,作者、文学作品、读者都呈现出具体的新形态,中国的文学事实不同于西方的文学事实,古希腊的文学事实也不同于18世纪、20世纪的文学事实。

人们面对文学,总是在面对具体可感的文学事实。

人们对文学的本质的认识就是立足于这些文学事实基础之上的。

这里,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一.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从“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认识)这一观点来源于生活本质论文学本质观,主要指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以反映论为其理论基础。

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论,认为艺术是对自然地摹仿,并主张要摹仿生活中的好人,这可视为生活反映论文学本质观的源头。

从文艺复兴到十七、十八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了占压倒性优势的“镜子说”。

莎士比亚将“镜子”看成是文学自始至终的目的,他在《哈姆雷特》中通过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之口表达了他的这一文艺主张:“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①在莎士比亚那里,文学始终是人生的镜子,时代的镜子。

十八、十九世纪“再现说”开始流行,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真实地再现生活,“我们要求的不是生活的理想,而是生活本身,象它原来的那样。

”②在别林斯基看来,只要再现了生活,反映了生活的原样,作家就已完成了他的使命,文学也就实现了它的目的。

第三章文学的功能

第三章文学的功能

第三章文学的功能目录第一节审美与娱乐第二节认识与教育第三节传达与交流第四节文化积累与创造所谓文学的功能是指文学对人类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它属于价值论范畴。

文学的功能是文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就其实质而言,对它的探讨是以对文学活动的认识为前提的。

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功能观。

对文学功能问题的思考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出现的时间都很早。

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对文学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柏拉图认为,文学会培养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所以不利于他的理想国建设,他的建议是把诗人从理想国中赶出去。

亚里士多鲤则肯定了文学的积极作用,认为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宣泄人累积在心里的消极情绪,他把这种作用称为Catharsis",中文把它解释为“净化”或“陶冶”。

【选择】在中国,《左传》里就曾提出通过文学,可以观察到一个时代和社会的盛衰以及一个人的志向,即“观麦”的说法。

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赵孟(武)请郑七子赋诗时说,“武亦以观七子之志”。

7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韩宣子对郑国六卿说,“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

孔子则提出了文学功能的“兴观群怨”说【选择】,对文学的社会作用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至U了20世纪,随着理论界对文学审视的视角不断转换,对文学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深入。

一般观点认为,文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

其中,由于文学属于语言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审美功能是它的核心功能,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只有通过审美的方式才能实现,与一般的认识和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我们看来,除了认识、审美和教育功能以外,对人类的传达和交流、对文化的积累和创造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学功能。

第一节审美与娱乐一、文学的审美功能1.定义文学的审美功能主要是指在文学活动中,欣赏文学作品所带给欣赏者的情绪上的激动、精神上的振奋以及感觉上的快适等审美愉悦.【名解】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来看,文学作品是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观照的产物,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提升、加工、变形以及集中的固态凝结物。

文学与人类关系

文学与人类关系

文学与人类关系作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艺术形式,文学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传媒方式,更是一种表达和传承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的途径。

文学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复杂,它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观念、价值观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文学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文学的本质及功能文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通过语言表达,传达情感、思想和生活的真实与哲理。

它包含了各种文体,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以及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

文学的功能是多元的,它可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提供消遣娱乐、传递知识、为人们提供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第二部分:文学的娱乐和表达功能文学是人类娱乐和放松的一种方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与其中的人物和故事发生共鸣,忘却现实生活的烦恼。

文学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作家通过文字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体验。

第三部分:文学的思考和反思功能与娱乐不同,文学还具有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功能。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描绘人物的心理、社会的现象等方式,提供给读者反思和思考的空间。

例如,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涉及到人类的存在意义、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等议题,通过描述和探讨这些议题,读者可以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做人原则,进一步成长和发展。

第四部分:文学对人类的影响文学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文学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让读者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和文化。

通过阅读不同国家和时代的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增加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其次,文学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阔人们的思维。

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精彩故事和丰富想象的形象,人们可以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潜能和可能性。

最后,文学还可以传承和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保存和传递历史文化的重要信息,让后代能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结论文学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文学的本质

文学的本质

文学的本质一、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的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和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积经济基础。

因此文学的本质首先是反映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

这里的生活主要分为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

自然景物作为写作客体,有两种情形,从文学作品的角度而言,自然景观有自然美,作者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

散文中的自然景观,把自然景观作为写作对象,是作品的主人公;在小说中,自然景观是小说三大要素之一——环境,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其目的主要是烘托小说公形象。

从实用角度讲,自然环境是科学家的研究对象,也是科学家的写作对象,其目的是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的内在规律,为自然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一般通过纪实或者夸张的手法来描写自然景观,从而反映出客观的自然现实。

而在人类摆脱了自然界的约束后,由于共同的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群体,就构成了人类社会。

这个社会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产生和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由于人的社会事件带来的改变社会、改变自然、改变自身的活动结果,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以社会生活为写作客体的文学作品具有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应用文的内容,直接作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务;议论文中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现实,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新闻报道,是现实生活中刚刚发生的事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新的事实和情况;文学作品则是以审美为价值本位,“典型化”是作品创作的基本要求,任何一个艺术典型都不是只有单一的人物个性便可以塑造的,他必须典型的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具有时代性。

在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形态也相应的作出了适当改变,在此影响下,文学也随之进行了整改。

文学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

文学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

文学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文学作品不仅是社会变革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文学通过表达和传递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学作品是社会变革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象,记录了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

例如,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红楼梦》、《围城》等作品,通过对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描绘,展现了社会变革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个体和群体生活的影响。

其次,文学作品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文学作品通过表达和传递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通过对主人公罗德里克的心理描写,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性的复杂性,引起了读者对社会道德和人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此外,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批判和反思社会现象,推动社会变革的发生。

文学作品中的批判性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揭示,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行动。

例如,美国作家哈珀·李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通过对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的揭示,引起了读者对种族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关注,推动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

总之,文学与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文学作品既是社会变革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通过表达和传递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文学作品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文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和精神的支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文学的力量,通过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去。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探讨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探讨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探讨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探讨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一位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推崇,其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艺术人生观,贴近社会生活的描述方式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手法一直影响着人们。

但是,当代社会中,文学作品被商业化和情感化的洪流所淹没,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讨论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探寻文学作品的本质,以及如何使其真正成为现代人的精神食粮。

一、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托尔斯泰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描绘了人性的深层次,而且传达了他深刻的思考和深切的关切。

托尔斯泰的谦卑、理解、关怀和爱是他文学创作的灵魂,他以真挚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道德思想打动了人们。

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十分显著,其中有几方面需要具体阐述:1.托尔斯泰反映社会现实的能力很强。

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思想上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描写和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再现了历史的洪流和人物的命运,揭示人性中的弱点和暴戾。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体验,而且为社会现实的反思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托尔斯泰传达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托尔斯泰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思想深邃,而且通过描绘人物的生活和情感表达来传播人文主义的理念。

托尔斯泰认为,人应该尊重生命,关注人类共同的价值,保护和平与和谐。

这些都是当代社会需要重温的价值观念,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能够引导人们思考和行动。

3.托尔斯泰丰富的情感表达有助于在当代社会中理解和关注人性。

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以他深刻的洞察力和包容性的态度,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打动了人们。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感情表达,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灵,使他们意识到自我内心的情感变化和相应的心理变化。

《文学概论》第五章 文学的功能

《文学概论》第五章  文学的功能

《警察和赞美诗》感化作用
❖ 美国20世纪初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名篇,是短 篇小说的杰作。
❖ 作品写到流浪汉苏比在冬天来临之际,想方设法到 监狱过冬,他六次犯事,为非作歹,可是都没有如 愿,正当他听到教堂赞美诗,决定重新做人时,却 被莫名其妙逮捕了,小说的矛头直指当时美国社会, 真实的反映了不明是非,颠倒黑白的社会的现实。
❖ 恩格斯论德国民间故事
❖ “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 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 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们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 美丽的公主。但是民间故事却还有这样的使命:同 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 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 对祖国的爱。”
缭绕冒起; ❖ 大地万物的呼吸吹拂着我的思绪,宛如吹奏长笛。
第三节 文学的消遣娱乐作用
❖ 一.文学的感性娱乐功能:通俗文学的泻导功能 ❖ 二.文学的美感娱乐功能:纯文学的审美愉悦功
能 ❖ 三.文学消极作用的防范
通俗文学要掌握尺度:要符合道德、要美来自第四节 文学社会作用的特点
❖ 一.文学是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 ❖ 在王国维的早期著述中, 哲学和艺术经常是相并列
❖ 索比的敏感心情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交融在一起,使他的灵 魂猛然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他立刻惊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经 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 竭,动机卑鄙——这一切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 顷刻间,这种新的思想境界令他激动万分。一股迅急而强烈 的冲动鼓舞着他去迎战坎坷的人生。他要把自己拖出泥淖, 他要征服那一度驾驭自己的恶魔。时间尚不晚,他还算年轻, 他要再现当年的雄心壮志,并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它。管风琴 的庄重而甜美音调已经在他的内心深处引起了一场革命。明 天,他要去繁华的商业区找事干。有个皮货进口商一度让他 当司机,明天找到他,接下这份差事。他愿意做个煊赫一时 的人物。他要……

文学的功能和作用

文学的功能和作用

文学的功能和作用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是文学对人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的集中体现。

在历史和现实中,文学对于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并由此推动社会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充分认识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有助于深化对文学性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文学的功能是指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一、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功能。

文学是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百科全书”,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渠道。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不仅要再现生活,而且要高于生活。

这就决定了文学的认识功能主要不在于探求客观真理,而在于用艺术的形式实现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把握。

就作家方面来说,文学的认识功能是通过作家在饱含情感的审美状态中进行文学创作来实现的。

就读者方面来说,文学的认识功能是通过读者的审美活动和获得的体验来实现的。

二、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广义地讲,文学的教育功能还包括文学具有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和教化功能在内。

文学的教育功能,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升和净化人的心灵的功能。

文学作品的任何教育功能都必须通过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去实现。

文学的教育功能植根于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文学反映和表现的对象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在于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和表现中渗透着作家爱憎赞否等思想感情倾向,自然成为一种对读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需求,使人获得精神对现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推动促进个性和才能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

文学审美功能是由文学的审美本性决定的。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文学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审美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

在文学的各种功能中,文学的审美功能往往居于主导性的地位,一是因为审美功能实际上是文学实现其他功能的中介;二是审美功能又是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是文学各种功能协调统一的前提性条件。

文学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

文学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

文学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
文学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人类在表达个性、思考问题、反映生活等方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文学承载着许多重要的意义,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文学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见证,可以让我们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以及不同文化的运动和传播,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从中学到经验教训。

此外,文学对社会发展也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激励社会上的各种活动,例如反映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状况,促进思想的交流,改变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发展。

其次,文学作品也是人们表达自身情感的有效方式,它能激发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为人们的心灵提供安慰和慰藉,提升人们的文化修养和水平,抚慰人们的心灵,成为人们思考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增加了人们的认知知识和人文意识。

最后,文学在宣传道德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及时纠正人们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让人们更有品德,更能体会到文学的魅力。

总的来说,文学的本质以及其社会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它的积极作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文学仍然会发挥更多的作用,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学的社会功能

文学的社会功能
文学的社会功能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 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
• 文学的社会功能也就是文学的社会作用与 影响。对应着文学的价值内涵,在整体上 文学的作用是审美作用,一般认为它可能 以三种方式表达出来,即认识作用、教育 作用与娱乐作用。
一、文学的审美功能
• “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 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假设在生活全 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 不自在,甚至活不成。〞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
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 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文学的特殊性使得文学的教育作用不 是通过枯燥的道德说教和严酷的法律制度 来改变人,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鲜 活的人物形象、富有魅力的意境等从精神 上感染人、打动人,进而使读者在身心愉 悦的状态下自愿地、自动地承受文学作品 中包含的思想情感、价值判断和蔼恶评价。 所以我们也不能把文学当作进展伦理道德 教育的工具,只注重文学的功利性而否认 了其审美特性。
• ?人间喜剧?——?资本论?;
• ?祝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2〕文学的审美功能还表达于使生活于苦难中的 人们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抚慰,为贫乏的现实勾画 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世界。
•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它可以在一 定程度摆脱现实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消费力开展阶 段的束缚,在想象的领域创造一种可以使读者获 得自由的享受和快感。读者在想象中获得的自由 可以使内心积聚的情感获得释放,从而将心理中 过多的能量释放,以防止心理负担过重而造成的 伤害,通过宣泄获得心理的安康。

文学本质论

文学本质论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本章内容提要]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是一种人类文化活动方式。

文学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

它需通过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发生直接作用而间接地受到经济基础的根本性作用。

文学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等互为联系影响,又具有本质的区别。

文学又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体现在审美创造主体、审美客体对象、审美作品本体和读者审美欣赏四个方面。

文学具有认识价值、思想教育作用、美育与娱乐意义。

文学是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具有艺术传达的间接性、社会概括的丰富性、内容表达的流动性和思想蕴含的深刻性四大特征。

文学作为一种话语活动,具体地表现为特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通过文本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进行的交流和沟通行为,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行为及语境等基本要素。

第一节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什么是文学?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特征?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于回答的问题。

对于文学的本质,自文学产生之日起,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和评论家从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曾作过不同的解释。

柏拉图和黑格尔将文学的本质界定为某种抽象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将其归结为摹仿;弗洛依德主张文学是作家白日梦的表现形式,等等。

我们认为文学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高级文化活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

这里的所谓“文学”,并非通常所指的是具体某部小说或某一首诗,而是指包括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文学传播、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等诸多环节在内的文学整体活动。

文学的这种活动是人类整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受到整个人类活动在物质生产、文艺形式及文化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同时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和能动性。

从本质上看,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是一种人类文化活动方式,它的本质规定性和所具有的功能作用,都是由其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特定位置所决定的。

因此,要对文学做出本质性界定,首先应理清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关系。

文学的作用

文学的作用

文学的作用文学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这其中不包含有任何实用的目的和科学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笔者以为,当我们谈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时候,不应该把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化作用涵盖进来。

即使是文学的娱乐作用,虽然它与审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但也应该区别出其中的审美因素和非审美因素,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也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以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的,用的是一种科学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人生,文学作品对人们心灵世界的影响固然有这方面的认识作用,但这不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更不是其本质特征。

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历代统治阶级无不利用文学的这一功能对劳动人民进行思想统治。

但是,由于教化这种作用方式的明显的政治目的性,决定了它与审美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千百年来,中国儒家文化中那种根深蒂固的“微言大义”式的文学功能阐释,一直把文学作为政治和道德的附庸来作贱。

“不学诗无以言”,不是告诫人们要以诗意栖居的方式来构建生活形态,说出话来都要带有诗情画意,而是说,“诗”作为一种政治和道德经典,其中许多诗句都已成为政治和道德格言,可以很有效地应用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虽然人们也很看重这诗中“文”的色彩,但它和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方式还是格格不入的。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

”这几句话主要是谈《诗经》的认识和教化作用,显然,当时的孔子并不是把《诗经》当作文学样式来阐述的。

但是,儒家这种“微言大义”式的文学功能阐释传统影响深远,直至今天,我们有些人对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认识,还远没有跳出这一樊笼。

文学的基本功能

文学的基本功能

本质:非强制性的影响力。

功能:1、整合。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蚂蚁过江。

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

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

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3、维持秩序。

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秩序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

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4、传续。

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扩展资料: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

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

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价值-文学论文-艺术论文

文学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价值-文学论文-艺术论文

文学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价值-文学论文-艺术论文引言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它在社会中的价值。

本质特征文学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艺术性: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创作,通过文字表达和叙述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2. 故事性:文学作品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情节的发展展示人类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变化。

3. 语言表达:文学作品使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形象的描写,传达作者的意图。

4. 主观性:文学作品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通过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世界。

社会价值文学作品具有以下重要的社会价值:1. 人文关怀: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对人类生活的关怀和关注,增进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和同情。

2. 文化传承:文学作品是传统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品可以传递各种文化的价值观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想象力培养:文学作品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扩大人们的思维边界,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4. 反思和启示:文学作品通过揭示社会问题和人类内心的冲突,引起人们的反思和思考,带来启示和思想的启迪。

结论文学的本质特征包括艺术性、故事性、语言表达和主观性,而社会价值则表现在人文关怀、文化传承、想象力培养以及反思和启示上。

通过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文学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和思想启迪。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文学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价值的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思考。

文学思想探究

文学思想探究

文学思想探究文学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和哲学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究文学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一节:文学的本质和功能文学的本质是通过言语艺术的形式传递思想和情感。

它让人们通过故事、诗歌、戏剧等形式来表达和感受,进而产生共鸣和思考。

文学的功能是启迪人的智慧,扩展人的思维,引发人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节:文学思想的历史渊源文学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有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思想。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诗经》、《论语》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折射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蕴。

第三节:文学思想与社会变革文学思想与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问题,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呼唤着人性的自由和奋斗。

类似地,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则对传统的观念和制度进行了怀疑和颠覆,探索了人的存在和意义。

第四节:文学思想与个人成长文学思想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能够与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

文学作品中的思想也可以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指导个人的行为和选择。

第五节:文学思想与文化传承文学思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中的思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审美情趣。

通过分享和传播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总结:文学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文学思想不仅仅是个体的表达和艺术的追求,更是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究文学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历史与现实,同时也能够启迪自己的思维,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一种最重要的属性。

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

文学既有意识形态,又有审美性。

所以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规定性是什么?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即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

意识形态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他只能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反映的产物。

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

3、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他是反映社会生活并依存于社会的。

(2)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

4、试论文学的审美特征,并举例说明(1)形象性,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

(2)情感性,如果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其内在标志。

(3)虚拟性,即文学界中的一切,都是人为设定的。

但这并不代表否认其真实性。

5、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辩证统一。

(1)文学即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2)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

(3)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

6、为什么说用语言表现生活和塑造形象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

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语言是生活的映想。

语言作为生活的凝聚,能够正确的反映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人能否正确的运用语言来表现他所感知的生活。

7、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8、语言为什么能够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1)现实的或想象中的生活,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就成为文学形象,成为文学作品。

(2)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与升华。

(3)最初的语言形成,新的语言发展,新的语言产生仍然是为了适应反映与表现生活的需要。

(4)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

9、语言如何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1)语言的普遍一般性与形象的具体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主要途径是语词的系列组合,可以称为语词序列。

(2)语言的线性排列与形象的空间延展之间的矛盾与解决。

(3)语言的透明性与形象的不透明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

10、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从论述的逻辑看,马克思的这段话是针对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结果。

”马克思在此实践上已经提出了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思维总体、实在总体、直观和表象。

11、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除艺术掌握之外还有实践艾能掌握和理论掌握)(1)艺术掌握是指世界呈现在人的感官面前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直观和表象。

(2)艺术掌握涉及的只是世界的外部形态,其掌握是具体的。

(3)艺术掌握所产生的是一种虚幻的变化。

(4)艺术掌握不会改变世界的直观和表象。

12、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相比,文学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文学掌握是指通过心灵的转换对世界的外在形态进行间接的掌握。

特点是需要心灵的整体活跃,充分发挥人的理想力、记忆力、想象力。

13、文学为什么具有审美愉悦功能?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指文学作品给人以情绪的感染、精神的慰藉和感官的快适,是文学能够使人在烦恼之余,给美的享受和愉悦,让心里振奋精神、恢复平静。

来自于文学创造的艺术美,艺术美又来源于对生活的事物和情感的描写。

是作为一种文学的社会作用而存在,是艺术家能动反映的产物。

14、什么是文艺的认识功能?它包括那两个方面?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知领域,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认识。

包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人自身的认识。

15、什么是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文学为什么不能够直接起到变更现实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净化人的灵魂。

原因:(1)文学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只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

(2)思想启迪也就是一种思想诱导,有即时效果和延迟效果之分。

(3)文学影响人的方式,是通过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内部精神状态、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来间接的对生活发生作用。

16、文学发挥社会作用有何独特的途径和方式?途径是通过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来反作用的。

方式是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作用于接受者的习惯。

第二章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1.如何理解文学形象在文学活动的位置?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与核心在文学中形象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因素2.问什么说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形式化了生活?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到深入生活作者从朱主观上可以把握生活,在用感性的形式把这种把握到生活表现出来,就成为了文学形象。

从本质来说,所有形象都是生活的形式化结果。

作者通过语言将生活形式化,读者通过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3.形式化过程包括那几个环节?主观化:对客观生活的认识,意味着对生活进行抽象,对生过的语言化简化:对生活的压缩和选择情感化:低度,适度,过度变形:生活的表现形态上的的变形定型物化4.为什么说主观化是形象形成的基础与出发点从生活到形象是一个质的变化,主观化就是质变的关键5.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文学形象不是某种单纯的纯晶体,而是个复杂的构成,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语言层,语象层,具象层,思想层。

6.为什么说文学语言与文学形象之间存在一个过度的问题?因为形象由语言构建,但形象并不等同于语言,他们有各自的规定性,语言要构建形象,必须消除其规定性7.什么语象?语象与形象有哪些区别?一定长度的言语在其直接的感性显现的基础上所表现的感性的生活片段形象应该有两个基本规定性,其一,形象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感姓生活片段,其二,除了构成他的文字所直接形成的生活的感性表现形式外,文学形象应该还具有某种新的质,某种不是由构成这一形象的文字所直接形成,但却是形象直接具有的东西。

语象的特点有;非整一性,没有一个作用一个整体的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非实体性8.什么时具象?为什么说具象是文学形象内部结构最核心的一个层次?是一个外在的能够为人所感知的感性表现形式A.就语言与语象两个层次的与左方向来看,具象是他们雨运作的的最终指向B.就具象与思想两个层次看,思想又是以具象为依托的9.文学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形象,有哪些不同?是对象不在现场但却有所呈现的某种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形象来说,他是更具有意蕴和内涵的形象10.从意象自身的构成形态和意象与语言修辞关系的角度意象可以分为那些类型?描述型,比喻型,象征型上述三种意象类型的特征?描述型:借对眼前的景象的直接描述来道出诗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比喻:分为明喻和暗喻,明喻明显易把握。

暗喻隐晦复杂象征:的意蕴主要从诗的整体中体现,个别则很难传达12.诗歌意象有哪几种结构方式?平行式意象结构递进式重叠式辐射式向心式13.什么叫做典型?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为什么说典型人物的共性立足于典型人物的个性,独特性的性格塑造上?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形象。

特征: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因为没有独特性和个性,就没有普遍性和共性14,什么叫做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指能够反映典型人物活动的一定时代本质特征的环境他既可以典型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也可以是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

关系:相互依存,不容分割,典型性格透过它才能体现,典型环境透过它才能展示15.意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有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形象表现宇宙丰富意蕴16,为什么说情景交融是意蕴构成的必要条件?怎样理解意境创造中虚实结合问题?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但意境是意象的更高层次,要写出真有意境的诗,除了情景交融,还应注意情与景之间的虚实关系的处理。

17.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无我之境”?有我:就是诗人的主体意志较为显豁,熔铸的主体情感较为强烈的境界。

无我:是指诗人的情感在诗中不直接显出,诗人所熔铸的主体情感色彩较蕴藉淡泊,造成一种仿佛无我的印象,但非真的无我。

第三章文学作品的构成1、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什么不能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文学所表现的对象等同起来?怎样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答: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和意蕴。

它既离不开作家所意识的审美客体(文学对象),又是作家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的体现。

因为文学所反映的和表现的对象是可以提供给艺术家创作但并没有被艺术家提炼、加工和改造的现实生活,它还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成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所以还不能被看成是文学的内容。

而文学作品内容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提炼而改造过的生活,是融进和渗透作家主观意识的情感表现作家审美理想和倾向的东西,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直接体现者和意义承担者。

2、为什么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把握,必须充分重视形式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答:因为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直接体现者和意义承担者。

3、什么是文学作品的题材?题材与素材有什么区别?答:广义: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

狭义:作家在作品中所讲述的东西,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提炼和改造而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现象。

素材是作者在生活中积累的还没有经过作家加工改造的原始生活材料,题材是统一在作家的创作意图之下,围绕着作家的主题而展开的。

4、为什么说提倡题材多样化非常重要?1、是由作家的生活经历和主观条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善于表现、驾驭的题材。

2、是由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决定的。

3、只有做到了题材的多样化,才能满足人名群众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

5、为什么说人物是题材的中心?在中外文学史上,人物呈现出哪些不同类型?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答:因为艺术家首先关注到的是处于社会生活的人;是人的丰富多彩的精神和心理世界。

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和心态型人物。

扁平:性格特征比较单一、鲜明和缺少变化。

圆形:性格丰满复杂,立体感强,相较扁平,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心态型:心理展示非常深刻和细致,很能揭示人物独特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6、环境有哪些基本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可以准确的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的心理。

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影响有着决定性作用。

环境有三种表现形态:写实的,假托的,虚幻的。

7、情节的意义是不是只在于表现性格,情节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答:不是,也在于展示人物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