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3)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脚手架计算书一.计算条件:本工程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于地上及地下室部分,双排脚手架用在外墙的施工,悬挑脚手架用在裙楼的施工,满堂脚手架用于顶板支撑。
脚手架立杆横距b=1.05m,立杆纵距l=1.50m,脚手架步距h=1.80m。
内立杆距建筑物外墙皮距离为0.5米,铺设5cm 厚木脚手板。
连墙件的竖向距离H=2h=3.60m,水平距离L1=3l=4.5m。
脚手架钢管规格为Ф48×3.5,钢管、挡脚板、安全网、护拦等自重查阅相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施工荷载Q k=3.0KN/m2。
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荷载的传递与计算简图该工程脚手架的受力均可简化为:脚手板---横杆---立杆---基础,扣件是脚手架的连接件和传力杆,因脚手架在纵向设有足够的剪刀撑,因而脚手架的纵向刚度比横向抗弯刚度大得多,故可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验算简化为由横向两立柱与小横杆组成的一榀脚手架为计算单元,若上下步脚手架传递荷载的横杆分别装于立柱的不同侧面。
则有利于减小因扣件联结对立柱所产生的偏心受荷影响,使偏心减小至最小限度。
因此荷载的偏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脚手架的计算简图可简化为:三.验算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脚手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验算按下公式计算:N /(ΦA)≦K A K Hƒ其中:N——压杆的轴心压力,按N=1.2(n.N GK1+N GK2)+1.4N QK计算N GK1——脚手架一步一纵距自重产生的轴心力,查相关规范。
(取值为0.442KN)N GK2——脚手板、栏杆、安全网等一步一纵距产生的轴心力,查相关规范。
(取值为2.95KN)N QK——一个纵距内脚手板上堆积物、各操作人员等标准荷载所产生的轴力,查相关规范。
(取值为6.3KN)———脚手架的步距数。
A———脚手架内、外排立杆的毛截面积之和。
Ф———压杆整体稳定性系数,换算长细比λoX= λXK H———高度调整系数:K H=1/[1+(H/100)]。
脚手架荷载计算书
脚手架荷载计算书一、工程概述本次脚手架搭建工程位于具体工程地点,主要用于具体施工用途,如建筑外墙施工、装修等。
脚手架的搭建高度为具体高度,立杆间距为具体间距,横杆步距为具体步距。
二、荷载分类在进行脚手架荷载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种荷载类型:1、恒载(永久荷载)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横杆、剪刀撑、扣件等构配件的自重。
脚手板自重,根据所选用的脚手板类型和铺设层数计算。
栏杆、挡脚板自重。
2、活载(可变荷载)施工荷载,按照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材料和设备的重量计算。
风荷载,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和建筑高度计算。
三、荷载取值1、脚手架结构自重立杆:根据所选钢管的规格和长度,计算每米立杆的自重。
横杆:同样根据钢管规格和长度,计算每米横杆的自重。
剪刀撑:考虑其布置方式和钢管长度,计算自重。
扣件:按每个扣件的重量乘以扣件数量计算。
2、脚手板自重选用具体脚手板类型,如竹笆脚手板、木脚手板等,其自重标准值为具体数值kN/m²。
根据铺设层数和面积计算总自重。
3、栏杆、挡脚板自重栏杆自重标准值为具体数值kN/m,挡脚板自重标准值为具体数值kN/m。
4、施工荷载一般取值为具体数值kN/m²,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小型工具、材料的重量。
5、风荷载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ωk =07μzμsω0其中,ω0 为基本风压,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取值;μ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脚手架所在高度和地面粗糙度确定;μ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脚手架的封闭情况和挡风系数计算。
四、荷载组合在计算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强度时,需要按照不同的工况进行荷载组合。
一般考虑以下两种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一:由恒载控制,荷载组合为 135 恒载+ 14×07 活载。
组合二:由活载控制,荷载组合为 12 恒载+ 14 活载。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恒载+活载五、立杆稳定性计算1、不组合风荷载时计算公式:N/(φA)≤f其中,N 为立杆所受的轴力设计值,根据荷载组合计算;φ 为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立杆的长细比查表得到;A 为立杆的截面面积;f 为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一、工程概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
包括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施工环境等。
假设我们正在建设的是一座 10 层的办公楼,层高为3 米,总高度约为 30 米。
施工现场地面平坦,风力较小。
二、脚手架的选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我们选择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这种脚手架具有搭设灵活、通用性强等优点。
三、脚手架的参数设计1、立杆间距:纵向间距为 15 米,横向间距为 105 米。
2、步距:18 米。
3、内立杆距建筑物的距离:03 米。
四、荷载计算1、恒载标准值包括脚手架结构自重、构配件自重等。
钢管的自重标准值为0038kN/m,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为 035kN/m²,栏杆、挡脚板的自重标准值为 014kN/m。
2、活载标准值主要考虑施工荷载,按照 2kN/m²取值。
同时,还需要考虑风荷载的作用。
五、纵向水平杆计算1、强度计算根据纵向水平杆的受力情况,计算其最大弯矩,并根据材料的强度进行校核。
2、挠度计算确保纵向水平杆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六、横向水平杆计算同样需要进行强度和挠度的计算,以验证其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七、扣件抗滑力计算扣件在连接横杆和立杆时,需要承受一定的摩擦力。
计算扣件所承受的力,确保其抗滑力满足要求。
八、立杆稳定性计算这是脚手架计算的核心部分。
需要考虑不组合风荷载和组合风荷载两种情况,计算立杆的稳定性。
九、连墙件计算连墙件起到将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在一起,增强脚手架稳定性的作用。
需要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
十、地基承载力计算确保脚手架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脚手架的荷载要求。
在进行脚手架计算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只有经过准确计算和合理设计的脚手架,才能在施工过程中为工人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1、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等2、脚手架的计算参数搭设高度H=20.8米(取最大高度,排),步距h=1.5米,立杆纵距l a=1.5米,立杆横距l b=1.1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为毛竹片,按同时铺设7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1。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 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0.4 kN/m2,计算时忽略雪荷载等。
3、荷载标准值(1)结构自重标准值:g k1=0.1248kN/m (双排脚手架)(2)竹脚手片自重标准值:g k2=0.35kN/m2 (可按实际取值)(3)施工均布活荷载:q k=2 kN/m2(4)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s·ω0式中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并用插入法得20.8米为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全封闭式为1.2ω0——基本风压值,为0.7 kN/m2则ωk=0.7×1.2×0.4=0.376 kN/m24、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1) 横向水平杆计算每纵距脚手片自重N G2k =g k2×l a ×l b =0.35×1.5×1.1=0.5775 kN 每纵距施工荷载N Qk =q k ×l a ×l b =2×1.5×1.1=3.3 kNM Gk =07.031.135775.0332=⨯=⨯b k G l N kN ·m M Qk =403.031.133.333=⨯=⨯b Qkl N kN ·m M=1.2M Gk +1.4M Qk =1.2×0.07+1.4×0.403=0.648 kN ·m56.1271008.510648.036=⨯⨯==W M σ<f =205 kN/mm 2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一、承载力计算:1.各种荷载:竹脚手板每平米标准自重:0.35KN/m2搭设高度H=36m,步距H1=1.5m,跨距L1=1.5m。
直角扣件自重:13.2N/个,旋转扣件自重14.6N/个,对接扣件自重18.4N/个。
小横杆每个主节点一根取2.2m长。
钢管尺寸:φ48×3.5mm,每米自重:38.4N/m.Q235:A级钢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取205N/mm20.9---结构重要性系数 1.2---恒荷载分项系数1.4---活荷载分项系数0.325---脚手架立面每平米剪刀撑的平均长度N1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000 N/m2N2:架板0.350 N/m2×1.5×1.3=682.5NN3:小横杆38.4N/m×2.2m=84.48N×24=2027.5NN4:大横杆38.4N/m×1.5=57.6N×24=1382.4 NN5: 立杆38.4N/m×1.5=57.6N×24=1382.4 NN6:剪刀撑1.5m×1.5m×0.325×38.4=28N×24=672NN7: 连墙杆二步三跨3×4.5/1.5×1.5=6 2.2÷6=0.37m 0.37m×38.4N/m×12=170.5NN8:扣件对接扣件(36m/6m/个)6个×18.4N/个=110.4N旋转扣件每6步2个扣接点(36/1.5×6)×2=4×2=8个×14.6 N/个=116.8N直角扣件每个主节点处2个 2个×13.2 N/个×36/1.5=633.6N扣件总重: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110.4+116.8+633.6=860.8(N) N =1.2×∑Ni+1.4×N1=1.2×(N2+N3+N4+N5+N6+N7+N8)+1.4×2000=1.2×(682.5+2027.5+1382.4+1382.4+672+170.5+860.8) +1.4×2000=11413.72N2.承载力验算:立杆楼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要求:P≤f g 垫板长1.5m,宽0.4m.P=N/A=11413.72/1.5×0.4=19022.87 N/m2楼面承载力设计值: f g =k c×f gk=0.4×120000 N/m2所以: P=19022.87 N/m2<f g =28800 N/m2二、卸荷验算:1.各种荷载脚手架每平米均布荷载:N0= N/H.1.5/2.25=11413.72/(3.6×1.5)/2.25=475.57 N/m2脚手架每9米卸荷一次:∑N=9×9×475.57=38521.17Ncosα=3.5/3.77=21.81°卸荷装置L1=√1.42+3.52+0.1=3.9m卸荷装置自重: 3.9×38.4N/M=149.76NL2=√2.72+1.42+0.2=3.2m×38.4N/M=122.88 NL3=√0.752+1.52+0.2=1.9m×38.4N/M=72.96NL4= L3=72.96N合计:418.56N2. 卸荷验算:F1=∑N/cosα=38521.17/21.8=41488.16 N/m2F1≤f×A 41488.16 N/m2<205×489=100245NF2不考虑。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1、脚手架相关力学计算条件根据塔高和施工的需要,搭设脚手架的高度为H=48m(考虑到吸收塔顶局部高处因此均按50m计算)、立杆横距Lb=1.2m、立杆纵距L=1.50m,大横杆步距h=1.8m,横向水平杆靠墙一侧外伸长度=300mm,每层铺5cm厚木板26块,施工荷载按结构施工时取Qk=4KN/M2,钢管为φ48×3.2,计算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其它计算参数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知:立杆截面面积A=489mm2(由于使用旧钢管,考虑到磨损,钢管壁厚按3.2mm计算,则截面面积A=458mm2),钢管回转半径i=1.58cm,截面模量W=5.08cm3,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脚手架钢管重量为0.0384KN/m,扣件自重为0.014KN/个,木板的自重0.35KN/m2,安全网的自重0.005KN/m2,栏杆的自重0.14KN/m。
2、纵向水平杆计算:脚手架属于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荷载由纵向水平杆传至立杆,只对纵向水平杆进行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σ=≤fM=0.175F•LF—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F=0.5qlb(1+ )2 q―作用于横向水平杆的线荷载设计值;q= (1.2Qp+1.4QK)•S1Qp―脚手板自重=0.35 KN/m2;QK―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装修施工时为2KN/M2)取QK=3KN/M2;f―Q235钢抗弯强度设计值,按规范表5.1.6采用,f=205N/mm2;S1―施工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取S1=1200mm;1.4―可变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a1―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取a1=300mm-柱距,取 =1050mm-排距,取 =1200mmW-截面模量,按规范附录B表B取值,W=5.08cm3;σ=<f= ,满足要求挠度验算= (与10mm)式中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标准值,=4.16mm< =1200/150= 8mm,满足要求。
盘扣式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脚手架参数二、荷载设计搭设示意图盘扣式脚手架剖面图盘扣式脚手架立面图连墙件间WF水平斜杆Aa缶盘扣式脚手架平面图三、横向横杆验算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qTOxq hg/l b+G kjb Xl a/g g+l))+1.4xQ kzj x./(+1)=1.2x(0.050/0.9+0.35xl.8/(2+l))+1.4x2.0xl.8/(2+l)=1.99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G khg/l b+G kjb xl a/(n jg+1))+Q kzj xl a/(n jg+1)=(0.050/0.9+0.35x1.8/(2+1))+2.0x1.8/(2+1)=1.466kN/m 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M=ql b2/8=1.999x0.92/8=0.202kN・mmaxbo=M/W=0.202x106/3860=52.43N/mm2口f]=205N/mm2max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V max=5q'l b4/(384EI)=5x1.466x9004/(384x206000x92800)=0.65mmS[v]=min[l b/150,10]=min[900/150,10]=6mm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R]=R2=ql b/2=1.999x0.9/2=0.899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R2,=q f l b/2=1.466x0.9/2=0.659kN四、间横杆验算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q=1.2x(G kjg/l b+G kjb Xl a/(n jg+1))+1.4xQ kzj Xl a/(片纟+])=1.2x(0.043/0.9+0.35x1.8/(2+1))+1.4x2.0x1.8/(2+1)=1.98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侏+%山叫+1))+Q kjj Xl a/(n jg+1)=(0.043/0.9+0.35x1.8/(2+1))+2.0x1.8/(2+1)=1.458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M max=q l b2/8=1.989X0-92/8=0.201kN^m^=M max/W=0.201x106/2890=69.70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一、脚手架数据脚手架搭设高度为6m ,立杆的纵距为3.1m ,横距为2m ,步距为1.5m ,脚手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
脚手架需承受4个人同时施工作业,取1个人体重为100kg ,并考虑铺板总重200kg ,铺板横担在AB ,CD 两根水平横杆上,故该脚手架的AB ,CD 两根水平横杆需承受均布线荷载设计值取为0.99kN/m 。
图1 脚手架模型图二、脚手架立杆计算经计算,立杆承受的最大轴力设计值 3.3kN N =。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下文简称《扣规》) 立杆计算长度0l k h μ=式中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2.0;h ——立杆步距。
0 1.155 2.015003465mm l k h μ==⨯⨯= 长细比03465219.615.78l i λ=== 查表得立杆的稳定系数0.151ϕ=330044.7MPa 215MPa 0.151489.3N f A ϕ==≤=⨯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满足设计要求。
三、横向水平杆的计算经计算,横向水平杆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出现在AB 杆中部0.2kNm M =。
按《扣规》60.21039.4MPa 215MPa 5077.5M f W σ⨯===≤= 横向水平杆的抗弯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横向水平杆的最大挠度出现在脚手架第3步横向水平杆的中部445550.0431002mm 384384 2.0610121870ql EI ν⨯⨯===⨯⨯⨯ 横向水平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l 与10mm ,挠度满足设计要求。
四、支撑的计算经计算,上部斜撑承受的最大轴力设计值 1.65kN N =,下部斜撑承受的最大轴力设计值0.75kN N =,均按轴心受压构件考虑。
按《扣规》上部斜撑计算长度0 1.021572157mm l =⨯= 长细比02157136.715.78l i λ=== 查表得稳定系数0.362ϕ=31.65109.3MPa 215MPa 0.362489.3N f A ϕ⨯==≤=⨯ 上部斜撑的稳定性计算满足设计要求。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_____建筑项目,位于_____,建筑总高度为_____米。
为满足施工需求,拟在建筑物周边搭建脚手架。
二、脚手架设计参数1、脚手架类型: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立杆横距:_____米。
3、立杆纵距:_____米。
4、步距:_____米。
5、内立杆距建筑物距离:_____米。
三、荷载计算1、恒载标准值(1)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包括立杆、横杆、剪刀撑、扣件等构配件的自重,根据相关规范计算得出。
(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等的自重。
2、活载标准值(1)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确定。
(2)风荷载标准值:根据当地的基本风压、脚手架的体型系数等计算得出。
四、纵向水平杆计算1、荷载计算将恒载和活载分配到纵向水平杆上,计算出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
2、强度验算根据最大弯矩,计算纵向水平杆的弯曲应力,判断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3、挠度验算计算纵向水平杆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确保其小于规范允许值。
五、横向水平杆计算1、荷载计算同纵向水平杆,将荷载分配到横向水平杆上。
2、强度验算计算横向水平杆的弯曲应力,进行强度校核。
3、挠度验算计算横向水平杆的挠度,与允许值比较。
六、扣件抗滑力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满足要求。
七、立杆稳定性计算1、不组合风荷载时计算立杆的轴心力设计值,根据长细比确定稳定系数,计算稳定性。
2、组合风荷载时除考虑轴心力外,还需计入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进行稳定性验算。
八、连墙件计算1、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包括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和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2、连墙件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稳定性应满足要求。
3、连墙件抗滑移计算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处的抗滑移能力应足够。
九、地基承载力计算脚手架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小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十、结论通过以上计算,本脚手架设计在强度、稳定性、挠度等方面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安全地用于施工。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一、永久荷载1、基本物架杆配件自重:每平米竖向架面的平均自重g k1=1/ah[(2h+a+b)g1+g3(a+2h)/6+4g1]=1/(1.3*1.5)[(2*1.5+1.3+.13)*38.4+(1.3+1.5*2)/6*18.4+4*13.2]=144.12N/m22、整体作用杆件自重:剪刀撑每隔六跨度一道,计算单元按两道算:1)、剪刀撑:G1=2*8.5*38.4=652.8N2)、连墙件:水平向按4米,竖向按4.2米,计算单元按6个计算。
G2=[(2*1.2+2*2)*38.4+4*13.2]*6=1791.36N 3)、全架性安全网:立网:G3=6*6*0.002=0.072N平网:G4=1*3*6*0.002=0.036N4)、整体作用杆件与基本物架连接时,所用的直角扣件与旋转扣件数量:a、剪刀撑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所用旋转扣件为5*2=10个: G5=10*14.6=146Nb、整体作用杆件每平米坚向架面的平均自重荷载g k2=∑(1/si)[li(gi+g3/5)+ng K2]=1/(6*7.2)[652.8+179.36+0.072+0.036+146]=60.09N/m2二、可变荷载和作业层荷载1、作业层面上的施工荷载,考虑脚手架主要起围护作用,取为2KN/m22、作业层架面材料荷载脚步手板及非基本构架杆件的支承杆荷载脚手板用220*48*4000 自重为300N/块q K2=g Ka/a1b1+g Kb/s b=300/(0.22*4)+(2*1.3*38.4)/(4*0.8)=372.1N/m2=0.37KN/m23、作业层防护设施材料荷载挡脚板用220*48*4000的松木板,作业层按一层考虑。
g K3=∑q Ki/Li=300/4=75N/m一、风荷载及其计算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式:wk=0.7μs*μz*w0查得:大庆市w0=0.30KN/m2风压高度糸数为μz/=1.36风荷载体型变化糸数μs=1.3ψψ=挡风面积/迎风面积取ψ=0.089 μs=0.12 wk=0.7*0.12*1.36*0.3=0.034KN/m2承载能力计算一、小横杆1、强度:M=ql2/8[1+(a1/lb)2]=(4.3*0.82/8)*[1-(0.3/0.8)2]=0.30KN·m=0.36*106N·mm W=π/32D*(D4-d4)=3.14/(32*48)*(484-412)=5.075*103正应力σ=M/W=(0.36*106)/(5.075*103)=59.1N/mm259.1N/mm2<205N/mm2符合要求2、挠度:因q K=(q K2+2)*1.5=3.56KN/m 查资料E=206*103N/mm2I=π/64*(D4-d4)=3.14/64*(484-414)=1.21*105mm2所以:y=q k al3/48EI*(6a2/l2+6a3/l3-1)=(3.56*300*8003)/(4.8*206*103*1.21*105)*[6*(0.3/0.8)2+6*(0.3/0.8 )3-1]=0.073mm<[μ]=l/150=5.3mm<10mm二、纵向水平杆:由于作业面荷载主要通过主节点传给立杆,所以纵向水平杆的强度和挠度不需要验算。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一、脚手架设计及验算说明:本工程为文体中心工程,因本工程外立面凸凹变化,脚手架尺寸参数根据外立面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设置,45.9米层以下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本计算书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技术规范)设计验算,同时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荷载取值及稳定性验算相关内容编制。
二、脚手架设计验算:(一)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设计验算:1.计算参数⑴脚手架参数:①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24.3 m,立杆采用单立杆;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为增加安全系数,计算时重量按Φ48×3.5取值,力学参数按Φ48×3.0计算。
因局部位置为三排立杆,在计算立杆强度及稳定性时按最大荷载发生位置取中间立杆计算。
②搭设几何尺寸:立杆的横距为 0.9m,立杆的纵距按建筑物尺寸有1.5m和1.6米,取大值1.6米计算。
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m;每步距中部外侧设一根大横杆作为防护栏杆;内排架距离墙0.45m;小横杆上不搭大横杆;小横杆每边伸出立杆尺寸按0.15米计算。
③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1.00;④与结构的连接点,因为是改造工程,为尽量保护原有建筑主体,采用两步三跨,连接点采用钢管形成抱箍连接在原有框架柱上,竖向间距 3.6 m,水平间距4.8 m,采用扣件连接,对没有柱子的部位采用楼板和铜管打孔连接。
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按2层计算;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牡丹江分局,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基本风压0.27 kN/m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按C类地区(有密集建筑群市区),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按密目安全网封闭,背靠开洞墙面,计算取值为1.236;(按Us=1.3φ,其中φ=1.2An/Aw,其中An为密目安全网挡风面积,Aw为迎风面积,密目网按2000目计算)4.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按《技术规范》插值法计算:0.1278(kN/m),因技术规范中计算简图中无步距中间栏杆,实际搭设计算时采用三排立杆的中间立杆,修正计算实际每米立杆荷载为:立杆1米,小横杆0.9/1.8=0.5米,大横杆1.6/1.8=0.89米,每个主结点直角扣件2个,剪刀撑的旋转扣件按技术规范简图计25/30=0.83个,立杆接头扣件按每6.5米一个1/6.5=0.15个,钢管壁厚按3.5mm计38.4N每米。
脚手架计算书
模板结构计算本工程梁截面200×800、200×650、200×550、200×400等,板厚180mm、160mm、150mm、120mm、100mm,支撑系统为钢管脚手架,竹胶板作为梁、板底模。
材料规格:钢管Ф48×3.0、木方50×100、竹胶板厚10 mm,上、中各设一道水平杆,板下钢管间距1200 mm,梁下钢管间距1000 mm,梁下小横杆间距600 mm,水平最大间距1500 mm。
解:一、小钢楞验算:(验算梁200×800)①梁模板标准荷载:0.352×0.20+0.33×0.62×2=0.48KN/m②梁砼标准荷载:25×0.20×0.8=4.0 KN/m③梁钢筋标准荷载: 1.5×0.2×0.8=0.24 KN/m+ ④振捣砼时产生标准荷载: 2.0×0.2=0.4 KN/m设计合计荷载:1.2×(①+②+③)+1.4×④=6.224 KN/m次梁底钢楞间距0.6m: G=6.224×0.6=3.73KNM=1/8PL(2-b/L)=1/8×3.73×1.0×(2-0.2/1.0)=0.84KN.mσ=M/W=(0.84×106N.mm)/5075mm3=165.5N/mm2W=3.14/32×(483-414/48)=5075mm3σ<215N/mm2 (可以)大钢楞验算:转化为均布荷载q=3.11KN/mM=1/10×3.11×1.22=0.448KN/mσ=(0.448×106)/5075mm3=88.3N/mm2<215N/mm2(可以)立柱验算:N=1.2×3.11=3.73KN< 26.8 KN 可以。
脚手架计算计算书1
三、下部双立杆稳定性验算梯号:计算书第 3 页脚手架参数:单立杆高度22M单立杆根数4根双立杆高度30M双立杆根数8根立杆纵距 1.35M立杆横距 1.6M作业层面积 2.16M2步高 1.8M步数29步参考步数28.889步每层钢管长度11M层增加钢管长度0M钢管总长647M每层旋转扣件数量12只增加扣件数量2只旋转扣件总量350只每层增加扣件数0只对接扣件数数102只参考值82只公式: N/ΨA≤K A K H f式中:N:立杆段产生的的轴心压力,按N=1.2(N GK1+N GK2)+1.4N QK计算N GK1:钢管自重产生的轴力N GK2:竹笆及扣件产生的轴力N QK:脚手架活载荷标准值产生的轴力Ψ:整体稳定系数。
根据换算长细比λ=l0/i的值,查附录C表CA:立杆毛截面之和A=3912K A:与立杆截面的调正数,双杆取0,7K A=0.7K H:与高度有关的调整整.根据公式K H=1÷(1+H/100)计算K H=0.6578947f: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1)钢管自重产生的轴力N GK1N GK1=钢管总长×3.84kg/mN GK1=2484.48kg2)N GK2=竹笆自重+扣件自重a)竹笆自重=面积×10kg/M2×步数竹笆自重=626.4kgb)扣件自重=旋转扣件数×1.46kg/只+对接扣件数×1.84kg/只扣件自重=698.68kg所以N GK2=1325.08kg3)N QK=2×面积×250kg/M2N QK=1080kg代入公式N=1.2(N GK1+N GK2)+1.4N QKN= 6083.472kgN=60834.72N公式长细比λ=l0/i=kμh/i式中k:长度附加系数,k=1.155μ:影响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μ=1.5梯号:计算书第 3 页h:步距h= 1.8Mi:回转半径,i=0.0158所以λ=197.3734根据λ的值,查附录C表C得出Ψ=0.186代入公式N/ΨA=83.60644N/mm2代入公式K A K H f=94.40789N/mm2因为 N/ΨA≤K A K H f所以中(下)部双立杆稳定性可靠。
脚手架施工方案计算书(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脚手架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临时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进度。
本计算书针对某建筑工程项目,对脚手架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计算,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住宅楼工程2. 建筑地点:XX市XX区3. 建筑结构:框架结构4. 建筑高度:18层(地上)5. 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17层6. 施工周期:预计18个月三、脚手架选型根据工程概况和施工要求,本工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四、脚手架搭设参数1. 立杆间距:1.5m2. 水平杆步距:1.2m3. 纵横向水平杆步距:0.9m4. 剪刀撑设置间距:4跨设置5. 连墙件设置间距:3跨设置6. 脚手板铺设间距:0.3m五、脚手架材料1. 钢管:Q235钢,φ48.3×3.6mm2. 扣件:国标扣件3. 脚手板:竹笆板或钢笆板4. 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网5. 防护栏杆:高度1.2m,间距不大于2m六、脚手架计算1. 立杆稳定性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相关要求,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K = \frac{F_{\text{允许}}}{F_{\text{实际}}} \]其中,\( F_{\text{允许}} \)为立杆允许承载力,\( F_{\text{实际}} \)为立杆实际受力。
立杆允许承载力计算如下:\[ F_{\text{允许}} = \frac{\pi d^2 S}{4} \]其中,\( d \)为钢管直径,\( S \)为钢管抗弯截面模量。
代入参数计算得:\[ F_{\text{允许}} = \frac{3.14 \times 0.0483^2 \times 0.018}{4} = 1.26 \text{ kN} \]立杆实际受力计算如下:\[ F_{\text{实际}} = \frac{G}{A} \]其中,\( G \)为立杆所受荷载,\( A \)为立杆横截面积。
边坡脚手架计算书
边坡脚手架计算书(一)边坡支护护坡操作脚手架,其步距为1200,立杆纵横间距均为1500。
1承载力验算:(1)脚手架承受荷载计算:①脚手架承受荷载计算:考虑上人操作和堆物为980N/M2②对操作层荷载(W1)进行计算,附加荷载980N/m2,考虑动力系数1.2,超载系数(其他未考虑因素)取1.5,脚手架自重360N/m2则W1=超载系数×动力系数×(附加荷载+脚手架自重)=1.5×1.2×(980+360)=2412N/m2③非操作层,每层荷载为W2,钢管理论重力为38.4N/m,扣件重力按10N/个,剪刀撑长度近似按对角支撑计算L=(1.82+2.02)=2.69m 每跨脚手架面积=1.5×2=3m2。
则非操作层每层荷载W2为W2=[(步距×2+间距×2+架宽+L×2)×钢管理论重量/m×钢管实际长度系数+扣件重量每跨]/每跨脚手架面积[(1.2m×2+1.5m×2+2m+2.69m×2)×38.4N/m×1.3+10N/个×4个]/3=226N/m2则每根立柱承重:(W1+非操作层数×W2)/立柱根数=(2412N+4×226N)÷4=829Na2:立杆设计荷载计算:采用φ48.3×2.8mm钢管,截面特征查表A=4.893×102mm2i=15.78mml0=μL=0.77m×1=0.77mλ=L0/i=770mm/15.78mm=48.8欧拉临界应力:σ=π2E/λ=3.142×210000/48.82=869MPaη=0.3×(1/100i)2=0.3/(100×0.01578)2=0.12设计荷载N为:N=4.89×102/2×{[17+(1+0.12)×869/2-[(170+(1+0.12)×869/2)-170×869]}N=3×104N通过脚手架承受荷栽,立杆设计荷载计算得知,立杆设计荷载(3×104N)<脚手架承受荷栽(829N)故立杆承载力符合要求。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按最不利因素计算,搭设高度取20m,高度变化系数取100m参数值,立杆稳定性取80m时参数值,转角悬挑梁间距按≯1500mm设置,不另行计算。
【计算书】L1梁计算书一、脚手架参数二、荷载设计三、纵向水平杆验算q=1.2×(0.033+G kjb×l b/(n+1))+1.4×G k×l b/(n+1)=1.2×(0.033+0.1×0.8/(2+1))+1.4×2×0.8/(2+1 )=0.82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0.033+G kjb×l b/(n+1))+G k×l b/(n+1)=(0.033+0.1×0.8/(2+1))+2×0.8/(2+1)=0.59kN/m 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M max=0.1ql a2=0.1×0.82×1.52=0.18kN·mσ=M max/W=0.18×106/4490=41.02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77q'l a4/(100EI)=0.677×0.59×15004/(100×206000×107800)=0.916mmνmax=0.916mm≤[ν]=min[l a/150,10]=min[1500/150,10]=10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1.1ql a=1.1×0.82×1.5=1.35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1.1q'l a=1.1×0.59×1.5=0.98kN四、横向水平杆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由上节可知F1=R max=1.35kNq=1.2×0.033=0.04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由上节可知F1'=R max'=0.98kNq'=0.033kN/m1、抗弯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弯矩图(kN·m)σ=M max/W=0.36×106/4490=80.0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变形图(mm)νmax=0.804mm≤[ν]=min[l b/150,10]=min[800/150,10]=5.33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1.37kN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纵向水平杆:R max=1.35/2=0.68kN≤R c=0.9×8=7.2kN横向水平杆:R max=1.37kN≤R c=0.9×8=7.2kN满足要求!六、荷载计算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 G1k单外立杆:N G1k=(gk+l a×n/2×0.033/h)×H=(0.12+1.5×2/2×0.033/1.8)×20=2.93kN 单内立杆:N G1k=2.93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 G2k1单外立杆:N G2k1=(H/h+1)×la×l b×G kjb×1/3/2=(20/1.8+1)×1.5×0.8×0.1×1/3/2=0.24kN 单内立杆:N G2k1=0.24kN3、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 G2k3单外立杆:N G2k3=G kmw×la×H=0.01×1.5×20=0.3kN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 G2k总计单外立杆:N G2k=N G2k1+N G2k2+N G2k3=0.24+0+0.3=0.54kN单内立杆:N G2k=N G2k1=0.24kN立杆施工活荷载计算外立杆:N Q1k=la×l b×(n zj×G kzj)/2=1.5×0.8×(2×2)/2=2.4kN内立杆:N Q1k=2.4kN组合风荷载作用下单立杆轴向力:单外立杆:N=1.2×(N G1k+ N G2k)+0.9×1.4×N Q1k=1.2×(2.93+0.54)+ 0.9×1.4×2.4=7.18kN 单内立杆:N=1.2×(N G1k+ N G2k)+0.9×1.4×N Q1k=1.2×(2.93+0.24)+ 0.9×1.4×2.4=6.82kN 七、立杆稳定性验算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1.5×1.8=2.7m长细比λ=l0/i=2.7×103/15.9=169.81≤210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155×1.5×1.8=3.12m长细比λ=l0/i=3.12×103/15.9=196.13查《规范》表A得,φ=0.188满足要求!2、立杆稳定性验算不组合风荷载作用单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 G1k+N G2k)+1.4N Q1k=1.2×(2.93+0.54)+1.4×2.4=7.51kNσ=N/(φA)=7514.94/(0.188×424)=94.2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组合风荷载作用单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 G1k+N G2k)+0.9×1.4N Q1k=1.2×(2.93+0.54)+0.9×1.4×2.4=7.18kN M w=0.9×1.4×M wk=0.9×1.4×ωk l a h2/10=0.9×1.4×0.43×1.5×1.82/10=0.27kN·m σ=N/(φA)+M w/W=7178.94/(0.188×424)+265935.7/4490=149.2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八、连墙件承载力验算lw k a长细比λ=l0/i=600/15.8=37.97,查《规范》表A.0.6得,φ=0.9(N lw+N0)/(φAc)=(7.25+3)×103/(0.9×489)=23.21N/mm2≤0.85 ×[f]=0.85×205N/mm2=174.25N/mm2满足要求!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N lw+N0=7.25+3=10.25kN≤1×12=12kN满足要求!悬挑梁验算一、基本参数三、主梁验算k第1排:F1=F1/n z=7.51/1=7.51kN第2排:F2=F2/n z=7.51/1=7.51kN1、强度验算弯矩图(kN·m)σmax=M max/W=11.45×106/141000=81.17N/mm2≤[f]=215N/mm2符合要求!2、抗剪验算剪力图(kN)τmax=Q max/(8I zδ)[bh02-(b-δ)h2]=15.32×1000×[88×1602-(88-6)×140.22]/(8×11300000×6)=18. 11N/mm2τmax=18.11N/mm2≤[τ]=125N/mm2符合要求!3、挠度验算变形图(mm)νmax=5.11mm≤[ν]=2×l x/250=2×1200/250=9.6mm符合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R1=-6.95kN,R2=22.67kN四、悬挑主梁整体稳定性验算主梁轴向力:N =[0]/n z=[0]/1=0kN压弯构件强度:σmax=M max/(γW)+N/A=11.45×106/(1.05×141×103)+0×103/2610=77.3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分析:其中φ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得,φb=2.8由于φb大于0.6,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表B,得到φb值为0.9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堂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架体参数二、荷载参数风荷载参数:三、设计简图搭设示意图:平面图侧立面图四、板底纵向支撑次梁验算次梁增加根数n42材质及类型钢管截面类型(mm)Φ48×2、5次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次梁截面惯性矩I(cm4)9、28次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25次梁截面抵抗矩W(cm3)3、86次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次梁自重标准值Nc(kN/m)0、028次梁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G1k=Nc=0、028kN/m;G2k= g2k×lb/(n4+1)= 0、3×0、9/(2+1)=0、09kN/m;G3k=g5k×lb/(n4+1)= 3、3×0、9/(2+1)=0、99kN/m;Q1k= qk×lb/(n4+1)= 3×0、9/(2+1)=0、9kN/m;1、强度验算板底支撑钢管按均布荷载作用下得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满堂支撑架平台上无集中力q=γ0×max[1、2(G1k+G2k+ G3k)+1、4×Q1k,1、35(G1k+G2k+ G3k)+1、4×0、7×Q1k]=1、1×max[1、2×(0、028+0、09+0、99)+ 1、4×0、9,1、35×(0、028+0、09+0、99)+1、4×0、7×0、9]=2、849kN/m q1=γ0×1、2×(G1k+G2k+ G3k)=1、1×1、2×(0、028+0、09+0、99)=1、463kN/mq2=γ0×1、4×Q1k= 1、1×1、4×0、9=1、386 kN/m计算简图M max=0、100qll2+0、117q2l2=0、100×1、463×0、92+0、117×1、386×0、92=0、25kN·mR max=1、100q1l+1、200q2l=1、100×1、463×0、9+1、200×1、386×0、9=2、945kNV max=0、6q1la +0、617q2la=0、6×1、463×0、9+0、617×1、386×0、9=1、559kNτmax=2Vmax/A=2×1、559×1000/357=8、734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σ=M max/W=0、25×106/(3、86×103)=64、76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满堂支撑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q2=1、4×F1=1、4×2=2、8kN计算简图弯矩图(kN·m)Mmax=0、677kN·mσ=M max/W=0、677×106/(3、86×103)=175、38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剪力图(kN)R maxf=4、851kNV maxf=3、218kNτmax=2V max/A=2×3、218×1000/357=18、028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1=G1k+G2k+G3k=0、028+0、09+0、99=1、108kN/mR’max=1、100q’1l=1、100×1、108×0、9=1、097kNνmax=0、677q'1l4/(100EI)=0、677×1、108×(0、9×103)4/(100×2、06×105×9、28×104)=0、257 mm≤min{900/150,10}=6mm满足要求!五、横向主梁验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作用下三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 取板底支撑钢管传递最大支座力.满堂支撑架平台上无集中力q=1、1×1、35 ×Nz=1、1×1、35 ×0、028=0、042kN/mq’=Nz=0、028kN/mp=R max/2=2、945/2=1、472kNp’=R'max/2=1、097/2=0、548kN计算简图弯矩图(kN·m)M max=0、357kN·mσ=Mmax/W=0、357×106/(3、86×103)=92、48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剪力图(kN)R maxf=3、378kNVmaxf=1、887kNτmax=2V max/A=2×1、887×1000/357=10、571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变形图(mm)νmax=0、406 mm≤min{900/150,10}=6mm满足要求!满堂支撑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q=1、1×1、35 ×Nz=1、1×1、35 ×0、028=0、042kN/mp=R max/2=2、945/2=1、472kNp2=R maxf/2=4、851/2=2、425kN计算简图弯矩图(kN·m)Mmax=0、494kN·mσ=M max/W=0、494×106/(3、86×103)=127、979N/mm2≤[f]=205N/m m2满足要求!剪力图(kN)Rmaxf=4、112kNV maxf=2、28kNτmax=2V max/A=2×2、28×1000/357=12、773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六、可调托座验算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2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30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2×R max+F1=2×3、378+2=8、756kN≤[N]=30kN满足要求!七、立杆得稳定性验算立杆底部荷载:N G1=gk×H+l a×n4×N c+l b×N z=0、167×12+0、9×2×0、028+0、9×0、028=2、08kNNG2=g2k×la×l b=0、3×0、9×0、9=0、243kNl=max{l a,l b}=max{0、9,0、9}=0、9mN G3=g3k×l=0、16×0、9=0、144kNN G4=g4k×l=0、1×0、9=0、09kNN G5=g5k×l a×l b=3、3×0、9×0、9=2、673kNNQ1=q k×l a×l b=3×0、9×0、9=2、43kNN Q4=F1=2kN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wk=l a×ωfk=0、9×0、209=0、188kN/m风荷载作用在作业层栏杆上产生得水平力标准值Fwk= la×Hm×ωmk=0、9×1、2×0、316=0、341 kN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得倾覆力矩标准值M okMok=0、5H2q wk+HF wk=0、5×122×0、188+12×0、341=17、639kN、m立杆考虑风荷载造成得立杆附加轴力Nwtk,计算如下:N wtk=6n×M ok /[(n+1)(n+2)B]=6×7×17、639/[(7+1) ×(7+2) ×6]=1、715kN不考虑立杆附加轴力时:N d1=γ0×max[1、2×(N G1+N G2+N G3+N G4+NG5)+1、4(NQ1+0、7× N Q4),1、35×(NG1+NG2+N G3+N G4+N G5)+0、7×1、4×(N Q1+N Q4)]=1、1×max[1、2×(2、08+0、243+0、144+0、09+2、673)+ 1、4×(2、43+0、7×2),1、35×(2、08+0、243+0、144+0、09+2、673)+0、7×1、4×(2、43+2)]=12、802kN考虑立杆附加轴力时:Nd2= Nd1+ 1、1×1、4×0、6×N wtk=12、802+1、1×1、4×0、6×1、715=14、386kN1、长细比验算l0=h+2a=1500+2×200=1900mmλ=l0/i=1900/16、1=118、012≤[λ]=210满足要求!2、立柱稳定性验算查表得,φ=0、464考虑风荷载根据《规范》GB51210-2016第6、2、10~6、2、13条文说明,立杆产生得最大附加轴力与最大弯曲应力不发生在同一位置,可视为不同时出现在所选择得计算单元内,因此,风荷载组合计算时,分别进行组合计算。
架体背风面,考虑立杆附加轴力,不考虑风荷载造成得弯曲应力:σ=Nd2/(φA)=14、386×103/(0、464×357)=86、849 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架体迎风面,不考虑立杆附加轴力,考虑风荷载造成得弯曲应力:M wd=γ0φwγQ M wk=γ0φwγQ(ζ2w k lah2)=1、1×0、6 ×1、4×(1×0、046×0、9×1、52/10)=0、009kN·mσ=N d1/(φA)+Mwd/W=12、802×103/(0、464×357)+0、009×106/3860=79、513N/mm2≤[σ]=205N/mm2满足要求!八、抗倾覆验算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B2la(g k1+gk2)+2ΣGjk b j≥3γ0M okgk1—-均匀分布得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gk2--均匀分布得架体上部得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G 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得物料自重标准值kNbj-—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得物料至倾覆原点得水平距离mB2l a(g k1+ gk2)+2ΣGjkb j =B2l a[qH/(l a×l b)+ l a×n4×N c+l b×Nz+g2k+ g5k]+ 2×F1×B/2=62×0、9×[0、167×12/(0、9×0、9)+0、9×2×0、028+0、9×0、028+0、3+3、3]+2×2×6/2=211、249kN、m≥3γ0M ok=3×1、1×17、639=58、207kN、m满足要求!九、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1、抗冲切验算楼板抗冲切承载力:βh=1,ft=1、27N/mm2,σpc、m=1N/mm2,η=0、4+1、2/βs=0、4+1、2/2=1,ho=120-15=105mm,μm=4×(a+ho)=4×(1414、21+105)=6076、85mmF l=(0、7βh f t+0、15σpc、m)ημmh0=(0、7×1×1、27×103+0、15×103×1)×1×0、74×0、105=80、730kN≥N=14、386kN满足要求!1、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楼板局部受压承载力:ω=0、75,βl=(Ab/Al)0、5=0、855,f cc=0、85×11、90=10、115N/mm2F l=ωβl f cc A=0、75×0、855×10、115×103×2、00=12971、212kN≥N=14、386kN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