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学前教育第八章幼儿游戏
![学前教育第八章幼儿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f96d925610a6f524ccbf85d3.png)
德国的福禄贝尔 (F·Frnbel,1982-1852) 最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 戏并尝试创建游戏实践 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 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 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 动。他将游戏的本质归 结为生物性。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 基认为游戏是社会性活 动,是在真实的实践情 况之外,在行动上再造 某种生活现象。游戏的 本质是以物代物进行活 动。在这种活动中,凭 借语言的功能,以角色 为中介,了解、学习和 掌握基本的人与人的社 会关系。
• 丁海东《学前儿童游戏论》P15 刘焱 游戏的本质是 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地表现为人的 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 毛曙阳在《关于幼儿游戏本质及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游戏从本质上说是指一类由 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 料的活动,其中自主控制是游戏的最内在本质。”
(四)游戏与人格发展
• 1、游戏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或 方法。
• 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人格和谐,保证儿童心理健 康
•
①游戏有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也利
于疏导消极情绪
•
②游戏有助于幼儿意志品志的培养。
•
③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
•
④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五、游戏的种类
(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
发展
•
①游戏激发儿童的表达欲
望,为儿童自由表达创造
适宜的语言环境。
②游戏(特别是语言游
戏),本身就是儿童学习
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③游戏不仅使语言理解深
刻化,而且使语言的交际
功能和调节功能获得发展
幼儿教育学第八章幼儿游戏
![幼儿教育学第八章幼儿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b4b1a81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d.png)
(2)以教师身份直接点拨的显性指导——直接 “教” 这种指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 经验,从而更好地开展游戏,或当游戏中出现 一些偶发事件时,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指导。
都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一座大桥,但选择的材料都是小型的积木,结
果,桥面搭了很久也没搭好。这时,教师悄悄地拿来一些大
型的板材,在幼儿旁边搭起了大桥,幼儿一看也学着拿来大
板材搭了起来,教师微笑着点头表示鼓励。不一会儿,大桥
就搭好了。
3) 幼儿搭了一艘漂亮的小船,但是小船没有栏杆,教师直
【归纳小结】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 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3)游戏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
游戏的涵义与特征:
(一)什么是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 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 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 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 社会活动。
水面上。老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幼儿开始研究各种纸的质地,以及不同质地的纸的耐水性强弱
的原因。
案例二
• 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认识到人各有长短, 因此要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教师设计了一个“摘果子”的游戏 。两棵树之间拴上一根绳子,绳子上吊着4个筐,筐里有“水果 ”。每个筐下放着一把小椅子。每4个孩子为一组,每组中有3个 矮个子的、一个高个子的幼儿。只有高个子的幼儿站在椅子上才 能摘到果子。游戏的任务是看哪一组先把果子全部摘回来。在最 初的游戏中,每个幼儿都奋勇争先,都想把果子摘回来,但是, 矮个子的幼儿站在椅子上,怎么踮脚也够不着果子。结果,没有 一组能把果子全部摘回来,有的组采到的果子很少,有的组一个 也没摘到。于是,老师提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 完成任务呢?”幼儿通过讨论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分工 合作,高个子负责摘,矮个子负责运。这个办法果然管用。
幼儿教育学第8章 幼儿游戏
![幼儿教育学第8章 幼儿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a89392c18bd63186bcebbc5e.png)
幼儿教育学讲义第八章幼儿游戏一、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一)幼儿游戏的内涵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外,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游戏。
即便是生活、劳动、学习等活动,幼儿也常常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或是将生活、学习、劳动的过程变成游戏活动。
可见幼儿喜欢游戏,还喜欢把他们的一切活动游戏化。
游戏化的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如游戏化的劳动,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劳动,但并不意味着劳动与游戏等同,并不意味着游戏化的活动成为了游戏。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解决身心发展及其需要在现实中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让幼儿创造并参与游戏,到游戏中去满足需要,适应生长。
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所玩的游戏内容、形式等与其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却没有明显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
对幼儿来说,他并没有明确意识到在某个游戏之后,自己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会做什么。
但是,并不是说这种学习没有目标,而,目标恰恰是隐含于游戏过程之中的,只要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游戏,就会在游戏过程中自然实现某些方面的发展目标。
经常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就能达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目标。
(2)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由于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加上积极性、主动性高,因而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甚至幼儿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在进行学习。
(3)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动、好奇、操作摆弄物体、与人交往等需要,而不是成人要求他这样做,强迫他学习规定的东西。
所以,游戏中的学习完全是由幼儿的兴趣、喜好、探索等内部动机推动的。
第八章 角色游戏的指导
![第八章 角色游戏的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c8c7cd5d15abe23482f4d1c.png)
• 情况二:还有一些幼儿在游戏中就很明显地缺少 一点目标意识,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常常受其它 刺激影响而不断变化,比如有一个小男孩要做游 戏机房的老板,他找积木塔游戏机,看见玩其它 主题的幼儿在推屏风造围墙,他就迅速放下未搭 好的游戏机造围墙了,等到在回到游戏机房不久 又被“肯德基”里那只招揽顾客的鸡“奇奇”表 演所吸引,跟着奇奇去问“你是谁,你是谁?”, 最后他还忍不住去银行玩了一次新出来的情节棗 去自动取款机取前。但游戏始至终,他没有忘记 自己是游戏机房的经理。
(二)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这里所指的积极的情感包括两个方面:对人 的积极情感、对社会的积极情感.我们的 孩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生活在这 个社会里,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此 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爱憎分明,是我们 角色游戏中重要的教育内容。
(三)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 惯 幼儿期是培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传授 正确道德行为的要害期,因为这个阶段的 幼儿很轻易接受正确的、美好的、规范的 刺激,这对他们养成习惯至关重要。通过 角色游戏可以完成这些目标。
第八章 角色游戏的指导
一、幼儿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和结 构
(一)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与幼儿的社会生活密1、角色的扮演
•2、对物品的假想
•3、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联想
• 4.内在规则
二、角色游戏发展的衡量和评价:
(1)角色扮演水平的提高 水平一:简单操作事物的动作,未意识到所扮演的角色,而 是满足于摆弄物体与反复进行同样的动作。 水平二:开始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但是经常会转移注 意力,不能始终按照角色的要求来行动。 水平三:角色意识明确,能够按照角色要求来行动,但还不 能与其他角色进行有效的配合 水平四:角色意识明确而且能够协调角色间关系,角色行为 配合互补,已达到共同游戏的需要和实现游戏的目的。
幼儿教育学第八章幼儿园游戏
![幼儿教育学第八章幼儿园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36889d47c281e53a5902ff31.png)
感官游戏、比较异同的游戏
有 智力游戏
记忆游戏、计算游戏 分类游戏、推理游戏
规
语言游戏、纸牌和棋类游戏
则
游
戏
体育游戏 跳房子、丢手绢、老鹰捉小鸡……
的
种
类
音乐游戏 抢椅子、许多小鱼游来了……
精品课件
二 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
(1)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 (2)介绍游戏,教会幼儿正确地玩游戏 (3)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有针对性的指导每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 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3)游戏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
精品课件
二、幼儿游戏的特点
(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2)游戏是有趣味的活动; (3)游戏是虚构的活动。
精品课件
三、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1)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 (3)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 (4)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精品课件
二
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游戏具有什么特点?
(1)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 容进行表演的游戏
(2)表演游戏是幼儿进行创造性表演的 一种游戏
(3)表演游戏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 的,它是幼儿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
精品课件
三 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
(1)选择内容健康,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幼 儿能理解而又适合表演的作品
精品课件
案例分析
某幼儿园小班,教师提供幼儿 制作糕点的材料,试图引发其玩 “糕点厂”的游戏,教师费了很大 的力气,试图让幼儿能用橡皮泥制 作糕点,并放进“电烤炉”烤制, 结果幼儿根本不予理睬,糕点厂的 游戏也没玩起来。
精品课件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课件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a11f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5.png)
处理突发事件的流程与技巧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突 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 度。
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急 救措施,如止血、保持 呼吸道通畅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突发事件进行记录和 总结,加强安全防范措 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 及时通知园方和家长, 发生。 共同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4
幼儿园游戏的指导方法
游戏前的准备
游戏内容选择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兴趣的游戏,考虑教育目标、 幼儿发展水平和安全因素。
游戏场地布置
布置游戏场地,确保空间宽敞、布局合理、环境 舒适。
游戏材料准备
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确保安全卫生,符合幼儿 使用习惯。
游戏规则制定
制定简单明了的游戏规则,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并 遵守。
01
02
03
04
总结游戏经验
引导幼儿总结游戏经验,回顾 游戏过程,强化游戏中的学习
和成长。
反思指导方法
对指导方法进行反思,分析优 缺点,改进和完善指导策略。
评价游戏效果
对游戏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 验教训,为以后的游戏组织提
供参考。
鼓励幼儿评价
鼓励幼儿对游戏进行评价,了 解幼儿的感受和需求,促进师
幼互动。
02
幼儿园游戏概述
幼儿园游戏的意义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生理 和心理发展,增强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
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同伴的互动, 培养幼儿的合作、沟通、协调等社会交往能力。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游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教育原理》第八章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学前教育原理》第八章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0819314bf242336c1eb95e6c.png)
三、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
入园和 离园
晨间锻炼 和散步
生活
睡眠
活动
饮水和 饮食
盥洗和 如厕
四、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
(一)日常生活活动设计
1.活动意图
2.活动准备
3.活动过程
4.活动结束
(二)生活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意图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五、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
(一)生活活动的常规内容与要求
中参与的各种保教活动。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构成
时间
7:45-7:50 7:50-8:05 8:05-8:20 8:20-9:00
9:00-9:05
9:05-9:56 9:56-10:15
10:15-10:30
10:30-10:55 10:55-10:58 10:58-11:10 11:10-11:57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性质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既是“自然活动”,又 是“教育活动”,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
这表现为:一方面幼儿园游戏之于儿童 是具有自然性的活动;另一方面,幼儿园游 戏之于教师又是具有“教育性”的活动。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将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划分为创造性的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两大类型。
离园
活动内容及过程
跟同伴一起看图书 在教师组织下,跟同伴一起做早操
吃早餐 跟同伴一起玩学习机 玩拼图和其他玩具
取杯子喝水 换裤子,帮助同伴穿脱衣服
做数学练习题,并与同伴交流解题方法
整理自己的书袋,并应教师要求整理全班的书袋
到户外找玩具玩 回室内翻看图书,又到处找玩具玩
领取教师发放的书,放回书袋并整理
一、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概念
婴幼儿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婴幼儿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06f2b3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4.png)
体育游戏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在于家长或教师的指导。
在游戏中
一、要把握适当的活动量。活动量太小,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大;活动量太大, 婴幼儿的身体难以承受,对健康不利。在游戏过程中,家长或指导教师要关注 学生的状态,及时调节游戏活动量。
二、在游戏中要提醒婴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当游戏过程中发现婴幼儿不遵守规则的时 候,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因为规则不合理 等原因造成的,应及时停止或修改规则。 并且规则是为游戏服务的,指导者可以根 据情况进行变通。
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游戏前 一、家长或指导教师应该准备好游戏所需的教具、器械或玩具。
检查玩具的安全性、数量的充足性、场地的 适宜性。尽量提供丰富的活动玩具。家长或 指导教师要注意检查这些玩具的安全性以避 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看护人还应检查 婴幼儿的服装是否满足体育游戏的要求,是 否身上有不安全物品。
二、家长或指导教师要在游戏前了解 婴幼儿的体质、能力、身体发展状况 等。在这个基础之上熟悉游戏的内容, 领会游戏的作用,明确游戏的规则。 帮助婴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三、家长或指导教师还应激发婴幼儿的兴趣。鼓励她们积极参与游戏。重 视游戏前的准备,让婴幼儿的身体从相对平静状态过度到活动状态。
四、开展游戏前,家长或者指导教师要进行讲解和示范。讲解主要是向婴 幼儿介绍游戏的程中也要时刻查看幼儿的 是否正确安全的使用器械、玩具。在游 戏中,家长或者指导教师要给予幼儿必 要的保护与帮助。尤其对于身体发展缓 慢的婴幼儿,更要保护。
游戏后
家长或指导教师要及时讲评,公布游戏的结果。肯定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 表现的优点,并且要指出问题和改进意见。甚至可以游戏后对婴幼儿再次 加强辅导。
第八章幼儿游戏教案
![第八章幼儿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06f4f4da38376baf1fae9b.png)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幼儿教育的兴趣。
选用教具挂图
多媒体ppt
重点
各类游戏组织和指导策略的运用
难点
理解并树立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游戏应成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观念
2)幼儿想搭一座大桥,但选择的材料都是小型的积木,结果,桥面搭了很久也没搭好。这时,教师悄悄地拿来一些大型的板材,在幼儿旁边搭起了大桥,幼儿一看也学着拿来大板材搭了起来,教师微笑着点头表示鼓励。不一会儿,大桥就搭好了。
3)幼儿搭了一艘漂亮的小船,但是小船没有栏杆,教师直接用语言指导说:“你的小船很漂亮,但它没有栏杆,人会掉到水里去的,快给它加上栏杆吧!”幼儿连忙加上栏杆,使小船更像了。
教学回顾
说明
1.本教案根据的教材是:《幼儿教育学》第三版陈幸军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第21次印刷
2.本教案的参考资料是:《幼儿教育导读》月刊2015年下
审阅签名:年月日
【理论教案】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组织教学
2分钟
1、检查出勤情况并记录;
2、检查衣服穿戴是否整齐,是否适合规定;
5.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式
(二)角色游戏的热点及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相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
教案
(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学
授课教师:xxx
授课班级:14春幼
教研组:学前组
深圳市xxx学校
xxx学校教案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e2fd2ff2af90242a895e5f1.png)
【实践练习】
❖ 1.请在见习或实习时分别运用帕顿/皮亚杰量表、豪威斯同 伴游戏量表以及斯密兰斯基社会性主题角色游戏量表,从 不同的维度观察、记录并分析所在班级幼儿的游戏情况, 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你的观察结果。
❖ 2.请根据需要自制一份游戏观察量表,说明其适用范围及 使用方法。
幼儿行为观察概述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描述法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法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整理与分析 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对个别儿童的观察与指导
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 观察与指导
一、帕顿—皮亚杰量表 (一)相关操作性定义 (二)使用方法
1.熟悉各项操作性定义,能准确对幼儿行为译码 2.适宜采用多次扫描式时间取样法 3.坚持每个幼儿一张表格 4.确定好观察的顺序
二、豪威斯同伴游戏量表
(一)相关操作性定义 (二)使用方法
1.熟悉各项操作性定义,能准确对幼儿行为译码 2.适宜采用多次扫描式时间取样法 3.坚持每个幼儿一张表格 4.累计数次观察结果后,可对幼儿的游戏水平进行分析
的情境中进行观察。 (三)尽可能既在室内又在室外观察儿童。 (四)等到幼儿相互熟识并习惯环境之后才开始
观察。 (五)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三、游戏观察要点及发展提示
表征行为 构造行为 合作行为 规则行为
第二节 常见的游戏观察方法及实例
一、轶事记录法 二、时间取样法 三、行为检核法 四、等级评定法
第三节 常见的游戏观察量表 及实例
第一节 学前儿童游戏中观察的价值 及观察要点
第二节 常见的游儿童游戏中观察的 价值及观察要点
一、学前儿童游戏中观察的价值 观察是了解儿童游戏行为最直接、最有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课堂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90daab91f78a6529647d53b9.png)
(3)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具体地指导( P284-285)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班级 游戏的特点
指导要点
小班 中班
大班
。
28
班级 小班
游戏的特点
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常 常把结构材料堆起垒高, 然后推倒。没有明确的目 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结 构材料。
指导要点
应侧重认识结构材料,学习初步 的结构技能,稳定结构主题并建 立结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 保管玩具材料的最简单方法,养 成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中班
对动作过程感兴趣,同时 应在进一步掌握结构技能的同时 也关心结构的成果,目的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构造 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 ,并能相互评议结构成果
大班
有了较强的结构技能,目 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 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 的结构活动,合作意识增 强
应侧重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 ,持续时间长的大型结构游戏, 并引导幼儿进一步美化自己的结 构物。
31
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基本上可以遵循这样 一个思路:
? 小班 —— 单元建构、基本技能训练 ? 中班 —— 立体建构、简单的主题建构 ? 大班 —— 创造性的主题建构
32
结构游戏
----帮羊造新家
33
活动目标
? 一、有初步的简单构造计划 ?二、对操作过程和结果都产生兴趣(重 点) ? 三、能够按照主题进行结构(难点) ? 四、能够爱护建构成果 ? 五、提高合作和交流意识(重点)
38
2.幼儿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时可能会发生争执, 比 如一个幼儿不愿和另一个幼儿一起合作 思考 :教师应怎样处理?
教师指导:这时教师可以进行语言指导,实在 不行,教师可以安排这个幼儿去另一小组进行 游戏
华中师大《幼儿园游戏与指导》第八章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华中师大《幼儿园游戏与指导》第八章期末考试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ca5530680eb6294dc886c89.png)
第八章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简述角色游戏的概念和特点。
角色游戏是学前期儿童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的反应周围生活的游戏”,相对于有规则的游戏的成人预购性特点,角色游戏的特点是幼儿的“创造性”以及游戏内容反映社会生活的“社会性”角色游戏的特点:角色游戏是幼儿以“角色扮演”为主要表征手段,自主的表现和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和环境的认识与体验、想法和愿望的一种表征性游戏活动。
二、简述角色游戏训练及其发展。
角色训练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把社会性扮演游戏作为一种早期干预的手段,对有学习障碍或情感障碍的社会经济或文化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试图通过这种游戏训练来改善这些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参与和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社会性扮演游戏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补偿教育或干预治疗手段。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这种社会性扮演游戏训练非常注重成人对儿童游戏的直接参与和直接指导。
三、简述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常见的问题。
角色游戏的主题单一材料投放数量和种类相对贫乏角色游戏成为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武断”、“不切题”是教师干预的特征游戏评价以教师评价和结果评价为主四、简述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首先要尊重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还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方式方法、应当表现在相信幼儿的能力,给幼儿自主探索和尝试错误的机会)开放性原则整合性原则(要求以整体性的发展观和活动观为思想指导,正确认识和判断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中的“情景”的发展价值和教育教学潜能,有机整合角色游戏活动和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五、简述规则游戏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规则游戏一词来自西文,是指至少有两人参与的、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
规则游戏特点:规则游戏具有“规则性”“竞赛性”“文化传承性”等特点分类:1)以对游戏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为依据的分类:平行性规则游戏和互补性规则游戏2)以对游戏动作的归类为依据的分类:凯米和狄佛瑞斯对发生在规则游戏中的动作进行了归类,并以此为根据把游戏分为八类:瞄准游戏、赛跑游戏、追逐游戏、躲藏游戏、猜测游戏、口令游戏、纸牌游戏、盘面游戏。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件 第八章:区角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件 第八章:区角活动的设计与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e69d9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2.png)
3
第三节 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02
03
一、 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角色地位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是真正的主人,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角色地位发生着一些变化,从教育活动的指挥者、调控者变成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一) 教师是区角环境的创设者和活动材料的提供者 教师要始终关注区角活动中幼儿对活动材料的选用以及与环境的互动需要不断地增减区角里的材料,让幼儿保持着区角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持续地推动幼儿的区角活动的深入发展。 (1) 教师是区角环境的创设者。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区角,教师规划区角,选择材料,装饰区角,和幼儿一起布置区角。 (2) 教师是区角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教师要密切关注区角中材料的使用,教师不断增减材料,用新材料增加区角活动的吸引力,保持区角环境的丰富性和变化性,不断促进幼儿的区角活动深入发展,增强幼儿区角活动的创造性。
02
03
(二) 积木区 积木区是让幼儿操作积木,进行自由建构和组合活动的活动区角。积木区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区角,幼儿在积木区用积木搭建物件和建筑,能够发展幼儿的感知觉,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积木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学习建构技法。(2) 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认识基本形状、数量关系。(3) 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方法、设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4) 学习基本的数概念。(5) 幼儿之间分工合作,共同设计、建构,共同游戏,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6)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的交流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02
03
(二) 制定区角活动规则的方法1. 环境暗示法 环境暗示法即通过环境的创设,将规则蕴含在区角环境之中,通过环境来暗示幼儿规则。环境暗示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遵守规则,养成规则意识和习惯。2. 图示法 图示法即将规则设计成图案、图形或图表、符号形式,提示幼儿区角活动规则。3. 提示法 提示法即教师或幼儿及时提醒幼儿遵守规则的方法。幼儿因为活动注意力集中,往往会遗忘规则,不能自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提醒,或者其他幼儿及时提示帮助。
幼儿教导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教导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3099413503d8ce2f00662342.png)
二、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 特点
(一)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发展过程的一般特点 1.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渐增加 嬉戏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扮演角色、嬉 戏打闹,他们“玩”的内容可能与故事内容有关也可能无 关。目的性表现行为是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扮演角色认真 再现故事。 随着游戏过程的展开和时间的延续,幼儿的目的性角 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渐增多。在表演游戏 的最初阶段,幼儿比较关注故事本身的情节,这时的游戏 行为具有“特殊性探究”的性质,因而目的性角色行为多 。随着游戏过程都是延续,幼儿逐渐转向“多样性探究” ,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原来的故事情节而按照自己的兴趣对 故事情节进行任意的发挥与改编。
• (四)角色游戏的指导步骤与教师角色 • 1.角色幼儿的指导步骤 • A.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 • B.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环境 • C.帮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活动过程 • D.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发现问题,丰富扩
展游戏所需要的经验
• 2.教师角色
• A.开始阶段
• 幼儿创设环境所需材料的提供者。
从表征活动的手段来看建构游戏是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而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更多的是以角色扮演为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二角色游戏训练和角色游戏的发展价值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把社会性扮演游戏作为一种早起干预的手段对有学习障碍或情感障碍的社会经济或文化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试图通过这种游戏训练来改善这些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参与和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 B.进行阶段
• 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和扶持者。教师要认 真、细致的观察幼儿的游戏,并采取适当 的干预策略来鼓励和扶持幼儿的游戏。同 时,发现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困难和问题 ,考虑需要进一步帮助幼儿补充和丰富哪 些经验。
第八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2资料
![第八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2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10396db307e87101f6965f.png)
1
教学目标
• 1. 理解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含义、意义、 内容 • 2. 掌握学前儿童游戏记录与分析的方法 • 3. 学会使用常见的几种观察量表观测评析 学前儿童游戏
2
教学内容
游戏观察的涵义和意义 游戏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游戏观察记录分析方法 几种游戏观察量表简介
3
问题引入 ?
(4) 使用玩物来做假 装、虚构(如假装积 木为车,可使玩具具 有意义)(5) 功能性使 用表征玩具(如电话 、车子、娃娃或茶具 组合等)(6) 使用成人 衣物或装扮游戏(7) 表现单一的假装情景 游戏(如喝茶、喝酒 或开车)(8) 表现虚构 情景(事件之间有连 续或单一角色持续在 ,如用茶具组合在一 起喝茶、吃饼干,好 像开茶话会、派对, 或开车去逛街或加油 等)(9) 表现虚构情景( 单一角色的游戏可以 持续)(10) 表现虚构 情节(有情节、主题 但较不具组织性)(11) 表现有组织、情节的 假装游戏(12) 可以与 其他幼儿做假装游戏 (社会扮演游戏)
(10) 用双 脚坐跳远 状的动作 (脚离地 )(11) 可 以从(12) 接大球 (13) 跑得 很好(不 曾跌倒 )(14) 可 以在矮的 玩具和梯 子上爬上 爬下(15) 跳绳(至 少连续两 次以上 )(16) 会 翻筋斗、 跳跃、荡 秋千、用 轮子溜冰 、走平衡 木等
三、游戏的社会---认知量表
一、游戏兴趣量表(利伯曼)
利伯曼是第一个设计游戏评价量表的研究者,他的“爱做游戏 的量表”包括七个主要项目: (1)儿童在游戏中自发进行身体运动和活动的次数有多少? 在身体活动中,他的运动协调能力如何?
28
(2)在他的游戏活动中,显示出来的高兴有多少次? 他以什么样的自由方式表达他的高兴? (3)在游戏中儿童表现出的幽默次数有多少? 幽默所表现出来的持续程度怎样? (4)与周围群体的相互作通用 (5)表演和戏剧游戏中的表现 (6)儿童的聪明程度 (7)儿童有多大的吸引力?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第八单元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第八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af700bc8daef5ef7ba0d3cdb.png)
二、规则游戏的分类
• (一)智力游戏 • (二)体育游戏 • (三)音乐游戏
三、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 (一)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 (二)规则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 (三)做好游戏结束工作
四、各年龄班规则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特点
(一)小班
指导要点
(二)中班
特点 指导要点
(三)大班
特点 指导要点
思考题
• 结合一个规则游戏说说游戏的构成因素。 • 规则游戏的教育作用是什么? • 根据规则游戏的编制原则,编制一个规则游戏。 • 规则游戏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 小、中、大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是什么? • 在见习期间观看育儿园教师组织的规则游戏,谈
谈如何组织好幼儿的规则游戏。
•谢谢观看
评 (3)就游戏中儿童的行为进行讲评。
三、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一)小班
特点
1、2、3、4
指导要点 1、2、3
(二)中班
特点 1、2、3、4 指导要点 1、2、3、4
(三)大班
特点 1、2、3、4 指导要点 1、2、3、4
模块三 表演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 一、表演游戏的特点 • 二、表演游戏的种类 • 三、表演游戏的指导
一、表演游戏的特点
(一)表演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戏剧艺术活动 (二)表演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自娱活动
二、表演游戏的种类
• (一)幼儿表演 • (二)桌面表演 • (三)木偶表演 • (四)影子戏
三、表演游戏的指导
• (一)协助儿童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 • (二)为游戏表演提供物质条件 • (三)指导儿童分配角色 • (四)指导儿童表演的技能 • (五)促进表演游戏水平的提高
• 一、婴儿游戏的特点和种类 • (一)感觉游戏 • (二)活动性游戏 • (三)语言游戏 • (四)智力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类
• 积木建筑类
• 金属结构类
• 拼图类
• 穿珠、串线、编制
• 玩沙、玩雪、玩水
幼儿学习 结构游戏功能 发展领域 主体性 主动性、独立性、计划性、创造性、胜任感 健康 眼手协调、精细动作与大肌肉活动协调;身体重 心变化、携物行走能力
寻找心中隐约闪烁的光亮。
数学
科学 语言 艺术 社会
形状;空间关系;数量概念及关系;分类、排序、 配对;测量
分析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发现幼儿拿剪刀剪布娃娃的 头发,那么是限制幼儿的游戏行为还是尊重幼儿, 帮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教师通过对话了解游 戏的过程,果断而机智地作出回应,尊重幼儿的 游戏主体地位,积极投入“生成”的情境,鼓励 和帮助幼儿自主游戏,体验成功。
案例3:“好吃屋”游戏
• “好吃屋”的柜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食物,有面包、 果冻、牛奶、寿司、鸡蛋…… • 刚开张的那两天,“好吃屋”的顾客还真不少,明明就 是其中一个,但红红坚持不让他进门,但明明非要挤进 去,两个孩子争吵了起来…… • 老师走过来:“好吃屋的东西这么好吃,我们也想进去 尝尝!” • 红红:“客人太多了,坐不下了嘛!” • 老师:“那我们可以打包带走吗?” • 红红:“不行!” • 老师:“那可怎么办?” • 红红:“你们可以待会再来呀!” • 明明:“好!” • 就这样,冲突平息了,游戏顺利开展下去……
物体特性;力的相互作用;结构与性能;尝试与 探索;发现与归纳 表征、描述、设计与计划、标志、整理 美感(型式、对称、平衡、均衡);想象与创造 社会环境和功能;人的活动与相互关系;对他人 劳动的尊重;合作、分享、规则、秩序
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
–平等、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
• • • • 自主选择结构材料 自主选择操作方式 自主选择场地 自主选择玩伴
•
自主选择游戏主题
开放的丰富的物质环境
• 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室内(活动室、寝室) 室外,走廊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空间。 • 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 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结构材料 • 广泛搜集废旧物品作为辅助材料 • 及时更换,补充结构材料
小班:色彩鲜艳、大小适中、并便于 操作的材料 中班:种类各异的有一定难度需一定 力度操作的材料 大班:精细的、有难度的、创作余地 更大的结构材料
角色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1、鼓励幼儿按照自家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2、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地教育 4、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 的发展
角色游戏的结束工作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教育、鼓励、督促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 幼儿良好的习惯 3、组织幼儿评价游戏
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 3、象征性
象征性
(1)情景转换 (2)以人代人 (3)以物代物
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2、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幼儿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 (一)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准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提供适合的场所、设备及丰富的游戏材料 • (二)角色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 (三)角色游戏的结束工作 • (四)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案例3:“好吃屋”游戏
• 一星期后,“好吃屋”的孩子明显少了。单一的买、卖、 吃活动使孩子对此游戏失去兴趣。 • 教师及时以“经理”的身份参与进去,招聘工作人员, 引导孩子根据材料自己动手,如:用红色腊光纸包住报 纸球,制作“橘子、苹果”,用白纸撕“面条”,用黄 色皱纹纸包住报纸棍做“油条”。
分析
教师在幼儿园的现场指导是一个 开放性的与儿童互动的过程
1、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2、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 以自身为媒介 • 以材料为媒介 • 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确定指导的时机
• 游戏有不安全的倾向时; • 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 • 幼儿因遇到困难、挫折、纠纷,难以实现游戏 愿望时; • 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 游戏中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
• 游戏性 • 教育性 • 发展性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一、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原则 二、幼儿园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原则
寻找心中隐约闪烁的光亮。
• 教育性原则 • 主体性原则
寻找一颗最甜美的红苹果。 一片遗落的金叶子。
• 你所观察到哪个游戏较 好地体现了以上两大原 则? • 下面的案例是否体现出 以上两大原则?
幼儿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幼儿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及意义 二、幼儿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及意义
(一)角色游戏的含义 (二)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三)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角色游戏的含义
• 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是一种发展了的活动形式,儿 童在这种形式中充当成年人的角色(职能),并在 专门设置的游戏条件下概括地再现成人的活动和他 们之间的关系,这些条件的特点是用各种游戏用品 来代替成年人活动的真实物品。(艾里康宁) • 在西方学前教育领域,与角色游戏相关的概念有象 征性游戏 、表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幻想性游戏、 扮演游戏、社会性扮演游戏、社会性假装游戏、集 体假装游戏、社会性幻想游戏。 •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 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 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任志楠)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组织指导
一、结构游戏的概念 二、结构游戏的教育功能 三、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 四、结构游戏的指导 五、各年龄班结构游戏的指导 六、几种常见结构游戏的指导
结构游戏的概念
又称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不同结构 玩具、材料,构造物体形象、构成一 定情境的一种游戏。
结构游戏的特征
-材料 • 是一种素材玩具游戏。
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 大班 • (1)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 第一,游戏的主题广泛、丰富,能反映幼儿所能 理解的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与现象。 • 第二,游戏中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 与集体性。 • 第三,角色扮演逼真,能反映角色的主要职责及 角色之间的关系。 • 第四,对游戏规则有足够的认识。 • 第五,会自制玩具,充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 • 第六,会评价自己与别人的游戏行为,对评议游 戏表现积极。
分析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游戏内 容贫乏,无法深入开展游戏,这对教师的指导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巧妙引导,用扮演角色的 方法参与游戏,使游戏情节有了突破,保证了游 戏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观察对教师随机教育 的作用。
案例2:“娃娃家”游戏
• 小班“娃娃家”里的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老师发现小玉正 拿着剪刀一缕一缕地剪着布娃娃的头发,神情是那样的专注。 • 老师:“你在干什么呀?” • 幼儿:“我在给娃娃剪头发。” • 老师:“为什么要剪布娃娃的头发呢?” • 幼儿:“她的头发太长了。我的头发长了,妈妈就会给我剪 的。” • 面对这个幼儿的举动,是委婉的“禁令”?还是“因势利导” 呢?这位教师是这样说的: • “哦,原来是这样。小玉那么聪明,能不能替娃娃想个办法 啊?怎样使娃娃既留住一头美丽的头发,又使头发看上去不 那么长呢?可不可以给娃娃梳个小辫呢?试试吧!”小玉马 上从“娃娃家”的梳妆台上拿起梳子,一下一下很认真地帮 娃娃梳头,嘴里还喃喃自语:“疼不疼?妈妈轻点梳……”
–行为
• 是一种构造活动。
–认知
• 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
–共同点:
都是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活动。
–区别:
形式不同,角色游戏通过扮演现实生活 的角色反映现实生活;结构游戏通过结构活 动反映现实生活。 侧重点不同,角色游戏反映各种各样的 人的活动和相互关系;结构游戏反映各种各 样建筑物及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 (2)中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 第一,教师应创设局部的主题游戏环境,提供 主题形象玩具与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独立性和 创造性。 • 第二,有计划地指导角色游戏的开始部分,使 幼儿学习组织游戏的方法,培养他们先构思后 行动的能力。 • 第三,教师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以提高 幼儿角色扮演水平和合作交往能力。
结构游戏活动区的创设和组织
• 空间的计划和安排
– 占活动室三分之一的地面面积 – 避开临近大门、厕所等出入口 – 可以与角色游戏区相邻
结构游戏的指导
-明确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创新、自主能力 的培养目标。 –丰富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印象,关注并注意 收集周围环境变化的信息。 –帮助幼儿认识结构材料,学习操作的技能。 –有顺序地提供结构游戏材料。 –引导幼儿自主地游戏,注意培养幼儿游戏 的目的性和坚持性。
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 中班 • (1)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 第一,游戏主题较小班扩展,仍以日常生活为 主,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内容,但情节仍 较简单。 • 第二,幼儿对角色扮演积极性提高,并能初步 按所理解的角色职责行动。 • 第三,出现游戏前商讨计划、分配角色、商定 游戏情节的行为。 • 第四,幼儿喜欢对游戏进行评议,评议中争论 较多。
• 什么是“真正的游戏”?
“真正的游戏”
• 真正的游戏是可以观察得到的,可以体验得到的。 • 表情,即玩相。 • 动作:探索性动作、象征性动作、嬉戏性动作 • 言语:交际性语言、自言自语的独白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情是否都是在微笑呢?
我在纷扰的城市里,寻寻觅觅。
• 什么样的幼儿园游戏是“好”的游戏? • 什么样的幼儿园游戏是“高质量”的游戏?
第九章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 了解不同游戏的基本特点; • 理解幼儿园不同游戏组织和指导的价值; • 掌握组织和指导各种游戏的方法。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