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培训教材
中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中医知识培训试题
1. 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
2.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3. 中医的病因学包括哪些方面?
4.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哪些?
5.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6. 中医与西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8. 中医药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9. 中医经络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10. 中医针灸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二、中医知识培训答案
1. 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左右。
2.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3. 中医的病因学包括外感、内伤、饮食、情志、过劳五个方面。
4.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诊法。
5.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中药煎煮、中药外敷等。
6. 中医与西医的主要区别在于诊断方法、治疗理念和药物选择上的差异。
7.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防患于未然,调养有常”。
8. 中医药的分类主要有中草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
9. 中医经络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经络的走向、分布规律以及经络的生理功能等。
10. 中医针灸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和平衡人体的阴阳和气血。
三、总结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通过中医知识的培训,可以增进对中医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对身体健康的保护意识。
希望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学习,能够对中医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效运用中医养生知识,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一、中药基础知识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中药.1、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产地产地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
这是由于各地的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肥料等自然条件不同所致,特别是土壤成份的差异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故逐渐形成了使用“道地药材”的用药原则。
(二)采集一。
植物药(1)全草: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2)叶类:在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
(3)花及花粉: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
(4) 果实及种子:在成熟时采摘。
(5)根及根茎:在初春或秋末采收。
(6)树皮及根皮:在春夏之间采剥。
2。
动物药(1)夏秋季捕捉:石决明、牡蛎、蛤壳、瓦楞子等。
(2)秋季采集:桑螵蛸、露蜂房。
(3)夏末秋初:蝎子、土鳖虫、蟋蟀、斑蝥等。
3。
矿物药全年皆可采挖。
(三)干燥干燥方法:晒干、阴干、烘干、石灰干燥、远红外线干燥及微波干燥等。
1.晒干法主要适用于肉质类药材。
2.阴干法主要适用于芳香性花类、类及草类药材。
3。
烘干法主要适用于阴雨天急需干燥或一些特殊要求的药材。
四)贮存a.贮存不当,就会发生虫蛀、霉烂、变色、走油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
b。
通常采用的贮存方法有:干燥、低温、避光、密闭保存及化学药物薰杀。
2、中药的炮制1。
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2。
增强药效3。
改变药物性能4.利于贮存5。
便于服用(二)炮制方法1.修治法:主要包括纯净、粉碎和切制三道工序。
2。
水制法:用水或其它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
3。
火制法:用火对药物进行加热处理的一种方法.4。
水火共制法:本法既要用水,又要用火。
5。
其他制法:主要有制霜、发酵、发芽、药拌等。
三、中药性能(一)四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
寒、热之性不甚明显,谓之平性药。
(二)五味1.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细辛、当归)2.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
中药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药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辛、咸、甘、苦D. 酸、甜、苦、辣2. 中药的“五味”包括以下哪些?A. 酸、苦、甘、辛、咸B. 酸、苦、甘、辛、辣C. 酸、苦、甘、辛、淡D. 酸、苦、甘、辛、涩3. 中药的炮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炒B. 蒸C. 煮D. 泡4.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归经?A. 心经B. 肺经C. 脾经D. 胆经5. 中药的配伍禁忌中,“十八反”是指:A. 十八种药物不能同时使用B. 十八种药物不能与甘草同用C. 十八种药物不能与人参同用D. 十八种药物不能与黄芪同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中药的“四气”中,______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7. 中药的“五味”中,______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8.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增强药效、改变药性等。
9. 中药的归经理论认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特定的经络,如“桂枝”归______经。
10. “十八反”中,甘草反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中药的炮制对药效的影响。
12. 简述中药配伍的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14. 论述中药的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选择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10分)15. 某患者因外感风寒而出现头痛、发热、无汗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应如何选用中药进行治疗?答案:一、1. A 2. A 3. D 4. D 5. A二、6. 温 7. 甘 8. 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 9. 膀胱 10. 甘遂三、11. 中药炮制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减少副作用,增强药效,改变药性,使之更适合治疗疾病。
12. 中药配伍应遵循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等原则,以达到增效、减毒、调和药性的目的。
四、13.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指导临床医师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味道选择适合患者体质和病情的药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什么是中药学? A. 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科学 B. 指中医
药的学科范畴 C. 研究中药药效和用药规律的科学 D. 上述都不对
答案:C
2.以下哪项不属于中草药的性味归经之一? A. 寒 B. 热 C. 涩 D. 花
答案:D
3.以下哪个是中药中的“药引”? A. 分枝黄芩 B. 生大黄 C. 刺芒毛地黄 D.
山楂
答案:C
二、简答题
1.简要描述中药中的“四气五味”概念。
答案:中药中的“四气五味”分别是寒、热、凉、燥、辛、甘、苦、酸、咸,指
不同中药的性质特点,根据这些气味特点可以辨别药性、解释药效。
2.中药经过哪些加工过程后才能用于药用?
答案:中药经过采集、晒干、浸泡、炮制等一系列加工过程后才能用于药用,
加工过程可以改善中药的药效和药性。
三、论述题
中药炮制的意义及重要性
中药炮制是指通过烘烤、炒制、蒸煮等加工过程,使中药地性味特征发生变化,增加药材的药效,减少毒性,提高药用品质,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保障。
炮制可以提高中药的稳定性、制剂性、通用性和安全性,保证中药的药效不受破坏,并且可以让药品更容易储存并方便患者服用。
因此,中药炮制是中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中药材的研究和产业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中药基础知识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您加深对中药学的理解。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姓名: 部门: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中成药来源于中医方剂,具有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常用的分类方法按分类与分类。
2、中药的正品就是指法定的及其特定的。
3、购入的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注明、、数量、、采收(初加工)时间等信息,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4、代用品就是指、、与被代用的相似的药品。
但配方时,须征得医生同意方可。
5、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与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 ;6、中药鉴定采用、等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别与纯度检查。
7、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有眼观、手摸、、口尝、、等。
8、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9、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存放;毒性中药材与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当存放,并有相应的及设施。
10、仓库内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进行监控,保证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按照规定条件贮存;贮存、鲜活中药材应当有适当的设施(如专库、冷藏设施)。
11、中药材的等级标准以品质最好的为一等品,较好的为等品,以此类推,最次(符合药用标准的)为等品。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中药:2、中药材:3、中药饮片:4、伪品:三、简答题(共20分)1、中药材与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文件应包含哪些内容?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答案一、1、剂型、功能 2、品种、部位 3、品名、规格、产地 4、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药材 5、中药材质量、交叉污染、混淆、差错 6、显微、理化 7、鼻闻、水试、火试 8、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 9、分库、设置专库、防盗、监控 10、温度、湿度、易串味 11、二、末二、名词解释1、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与医疗保健的药物。
2、中药材:就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活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与矿物药等三类。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渠县第二人民医院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科室(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 5 分,共50 分)1、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与所治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
2 、朱砂能治疗心悸失眠,具有重镇安神之功,其归经是归()经;苦杏仁能治疗胸闷喘咳,具有止咳平喘之功,其归经是归()经。
3、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关系是();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这种配伍关系是();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烈性,这种配伍关系是()。
4、归经的含义是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作用。
5、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二、选择题(每题 5 分,共50 分)1、四气是如何总结得出的()A、是从人体的感觉总结出来的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D、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E、是从药物药用部位、质地轻重等推导出来的2、下列各项,不属苦味药作用的是()A、降泄D、行气B、通泄E、清泄C、燥湿3、五味的含义是()A、全部味道B、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C、指口尝味道D 、五类作用E 、不同的滋味4、芳香药多具有的味是( )A 、辛味 D 、酸味B 、甘味 E 、淡味C 、苦味5、作用趋向属于升浮的是( A 、甘、辛,凉 B 、辛、苦,热 C 、辛、甘,温6、平行药的含义是(A 、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B 、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C 、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D 、性味甘淡的药物E 、寒热之性均具备的药物7、外感风热,应选择的药物性味是( ) A 、辛、温 D 、苦、寒 B 、辛、凉 E 、甘、温 C 、甘、寒8、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 A 、阴阳学说 D 、药味理论 B 、脏腑经络理论 E 、五行学说 C 、气血津液学说9、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是( )A 、相须B 、相使C 、相畏10 、药物“七情”的含义是( )A 、喜、怒、忧、思、悲、恐、惊B 、辛、甘、酸、苦、咸、淡、涩C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D 、寒、热、温、凉、平、毒性 )D 、甘、淡,寒D 、相恶E、温、通、补、泻、滑、湿、清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填空题1、四气升降浮沉2、心肺3、相须相使相杀4 、选择性5 寒、凉选择题D D B A C A A B D C。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培训教材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部门:姓名:分数:考核时间: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54分)1.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按其来源分、和三类。
2.炮制亦称炮炙,是根据临床应用和制剂的需要,对原药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
炮制后的成品称。
3.炮制方法有,,,等。
4.性能指性味和功能,主要有、,、等。
5.是中医处方的依据,任何一种药物都是气味的统一体。
6.指药物对机体部位的选择作用。
7.性味,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起作用,相畏相杀均为作用。
8.中草药中的五味分为、苦、甘、辛、。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共16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中草药来源广泛,其中矿物药居多B 采集中草药应在生长最旺盛时期C 中草药成本低,效果独特,毒副作用小D 中草药种类繁多,命名简单2.疗温热病的药物属;凡能治疗寒凉病的药物属,还有一些偏性不显的药物,称()A 寒凉药温热药平性药B 寒凉药平性药温热药C 温热药寒凉药平性药D 温热药温凉药平性药3.下列那种药的主治功能是脾胃虚弱,口渴咽痛,咳喘,中毒、疮疡。
()A 槟榔B甘草C三七D百草霜4.下列属于汤剂的特点的是()A易吸收见效快、可及时调整处方、工具简单B制法简单、性能稳定、存用方便C剂量准、作用快、保存方便、损失少D煎或提取有效成分后加附形剂制成,多用于小动物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炮制的目的()A 药物、提高疗效B改变性能、扩大应用范围C 除去毒副作用D 便于制剂、服用、储存2.下列哪些属于破血破气类草药()A大黄B五灵脂C吴茱萸D通草3.属于剂量的单位有()A克B千克C公斤D毫克4.中药的鉴别方法有哪些()A临床试验B经验鉴别C显微鉴别D理化鉴别5.下列有关半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煎药时毒副作用大及不易出药汁者B生姜可以减弱其毒副作用C属于破血破气药D可以治血疾6.下列属于姐妹药是()A大黄和芒硝B银花和连翘C麻黄和桂枝D黄芩和甘草《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一填空题(每空3,共54分)9.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按其来源分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
中药知识培训试题
中药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药材炮制是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粉碎及其他加工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便适应医疗要求、临床配方、和制剂需要。
2、粉碎的目的是使药材和溶剂接触面积增大,便于煎出和吸收。
3、炒分清炒和加辅料炒。
清炒根据炒的时间与火力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4、我公司所用的山楂、白扁豆、谷芽、鸡内金为清炒,山药、白术、芡实、薏苡仁为麸炒。
二、问答题:
1、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②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③增强药物疗效。
④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⑤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一部位的作用。
⑥便于调剂和制剂。
⑦确保药物洁净,利于贮藏保管。
⑧有利于服用。
2、试举一例药材,通过炮制后增强药物疗效。
答:生黄连中黄连素在水中的溶出率为58.2%,而炙黄连为90.0%。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
中药基础知识考试题姓名科室一、填空题(每空2分)1.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的,,,,等,其观察研究对象是药物。
2.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中药的、、、、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中药配伍的七情中相须是指()A、是指单味药治病,适用于病情较轻,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
B、是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配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C、是指一种药物的功效或毒性反应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D、是指两种药物合用,使原有的功效降低或丧失。
2、下列各项属于单行的是()A、半夏畏生姜B、大黄配芒硝C、生姜恶黄芩D、甘草汤3、确定中药剂量不包括以下哪项()A、根据药物的性能确定剂量;B、根据配伍与剂型确定剂量;C、根据药物的重量确定剂量D、根据病情的需要确定剂量4、以下属于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确定剂量的是()A、质地轻的药物用量宜小些;B、蜈蚣如粉碎用量要减半;C、作用温和的、味厚滋赋的药量宜大些;D、年老体弱者、妇女、儿童用量宜小些5、关于煎煮药水量的控制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一般质量重、体积小的,加水量可相对少;B、质轻体积大的加水量要相对多些;C、坚实油润的药物即吸水少的加水可多一些;D、质松、干枯的药吸水大应加水多一些。
6、下列关于汤剂煎煮的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治感冒的解表药用武火急煎,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B、渗湿利尿的药用文火煎,时间略长,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C、舒肝理气、调经养血的药用文、武火交叉煎煮,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D、滋补药宜用武火煎沸改文火,时间略长些利于有效成份煎出。
头煎30~35分钟,二煎20~25分钟7、以下药物需要先煎的是:()A、薄荷B、石决明 C 、大黄D、蒲黄8、以下药物需要另煎的是:()A、人参B、三七 C 、阿胶D、海金沙9、以下药物需要后下的是:()A、旋覆花B、辛夷花 C 、佩兰D、鹿茸10、发药应注意的事项说法错误的是()A、发药时对顾客态度要和蔼。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金银花C 鹿茸D 杜仲答案:B解析:金银花是常见的清热解毒中药,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症。
人参主要是大补元气;鹿茸能壮肾阳、益精血;杜仲补肝肾、强筋骨。
2、被称为“妇科圣药”的中药是()A 当归B 黄芪C 白术D 茯苓答案:A解析: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作用,常用于妇科疾病的调理,被誉为“妇科圣药”。
黄芪主要补气;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
3、具有止咳平喘功效的中药是()A 麻黄B 薄荷C 菊花D 生姜答案:A解析:麻黄能宣肺平喘,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
薄荷疏散风热;菊花清肝明目;生姜解表散寒。
4、以下哪味中药属于平肝熄风药?()A 天麻B 熟地C 麦冬D 大黄答案:A解析:天麻具有平肝熄风的作用。
熟地滋阴补血;麦冬养阴润肺;大黄泻下攻积。
5、具有消食化积作用的中药是()A 山楂B 丹参C 苦参D 玄参答案:A解析:山楂能消食化积,尤其善于消肉食积滞。
丹参活血祛瘀;苦参清热燥湿;玄参清热凉血。
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中药属于解表药?()A 桂枝B 柴胡C 防风D 石膏答案:ABC解析:桂枝、柴胡、防风都具有解表的作用。
石膏是清热药。
2、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A 桃仁B 红花C 川芎D 牛膝答案:ABCD解析:桃仁、红花、川芎、牛膝都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瘀血病症。
3、以下哪些是补虚药?()A 山药B 枸杞C 阿胶D 百合答案:ABC解析:山药补脾肺肾;枸杞滋补肝肾;阿胶补血滋阴。
百合主要是养阴润肺。
4、清热药包括以下哪些?()A 黄连B 黄芩C 黄柏D 龙胆草答案:ABCD解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均为清热药,分别具有不同的清热作用和适用病症。
5、利水渗湿药有()A 茯苓B 薏苡仁C 泽泻D 车前子答案:ABCD解析: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都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三、判断题1、中药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
中药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药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中药的采集、鉴定、炮制、制剂及临床应用B. 中药的种植、加工、销售C. 中药的鉴定、炮制、制剂D. 中药的临床应用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炮制方法?A. 炒B. 蒸C. 煮D. 冷藏答案:D3.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甘、辛、酸、咸D. 辛、甘、酸、苦答案:A4.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黄芪C. 黄连D. 甘草答案:C5. 中药的“五味”指的是什么?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甜、苦、辣、甘D. 酸、甜、苦、辣、辛答案:C6. 以下哪种药材不是动物药?A. 鹿茸B. 牛黄C. 珍珠D. 茯苓答案:D7. 中药的“归经”理论是指什么?A. 中药的来源B. 中药的性味C. 中药的作用部位D. 中药的炮制方法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临床应用原则?A. 辨证论治B. 个体化治疗C. 药物剂量D. 药物的产地答案:D9. 中药的“七情配伍”是指什么?A. 药物的七种情感B. 药物的七种味道C. 药物的七种颜色D. 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答案:D10. 以下哪味中药具有安神的功效?A. 丹参B. 酸枣仁C. 陈皮D. 桑叶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药的“四气”包括以下哪些?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A, B, C, D2. 中药的“五味”包括以下哪些?A. 酸B. 甜C. 苦D. 辣答案:A, B, C, D3. 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炒B. 蒸C. 煮D. 冷藏答案:A, B, C4. 中药的临床应用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辨证论治B. 个体化治疗C. 药物剂量D. 药物的产地答案:A, B, C5. 中药的“七情配伍”包括以下哪些?A. 相须B. 相使C. 相畏D. 相杀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药的“四气”包括寒、热、温、凉。
中草药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中草药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黄芪C. 金银花D. 丹参答案:C2. 黄芩的主要功效是什么?A. 活血化瘀B. 利水消肿C. 清热燥湿D. 温中散寒答案:C3. 以下哪种草药不适合孕妇使用?A. 当归B. 川芎C. 茯苓D. 薄荷答案:A4. 以下哪种草药具有安神的功效?A. 龙眼肉B. 酸枣仁C. 桑叶D. 黄连5. 甘草的主要功效是什么?A. 清热解毒B. 利水消肿C. 调和诸药D. 温中散寒答案:C6. 以下哪种草药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A. 茯苓B. 丹参C. 黄芪D. 黄连答案:A7. 以下哪种草药不适合阴虚火旺者使用?A. 人参B. 黄连C. 麦冬D. 黄芪答案:A8. 以下哪种草药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A. 桔梗B. 丹参C. 黄芩D. 薄荷答案:A9. 以下哪种草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B. 黄连C. 丹参D. 薄荷答案:A10. 以下哪种草药不适合高血压患者使用?A. 丹参B. 黄连C. 黄芪D. 薄荷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A. 金银花B. 黄连C. 丹参D. 薄荷答案:A, B2. 以下哪些草药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A. 茯苓B. 黄芪C. 黄连D. 丹参答案:A3. 以下哪些草药具有安神的功效?A. 酸枣仁B. 龙眼肉D. 黄连答案:A, B4. 以下哪些草药不适合孕妇使用?A. 当归B. 川芎C. 茯苓D. 薄荷答案:A, B5. 以下哪些草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A. 黄芪B. 黄连C. 丹参D. 人参答案:A,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
(正确)2. 黄连不适合阴虚火旺者使用。
(正确)3. 孕妇可以使用当归。
(错误)4. 薄荷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错误)5. 黄芪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正确)6. 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黄芪。
中药培训试题
中药培训试题1. 选项:中药培训试题满分:1500字2. 正文:一. 培训试题集第一部分:单选题1. 中药学是指研究中药的______。
a. 来源和药材学说b. 药品的制剂工艺c. 临床研究和应用d. 处方的配伍规律2. 中草药鉴定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外观识别b. 组织学鉴定c. 化学鉴别d. 理化指标计量3. 中药处方煎煮工艺中的“暗煮”是指______。
a. 加水冷煮b. 加水煮沸再煮半小时c. 先烧开水再加入药材d. 先加入药材再煮沸4. 中药制剂入口部位的吸收主要通过______。
a. 肠道b. 鼻腔c. 口腔d. 胃5. 对于寒性病症和体质偏寒的人,中医治疗常采用的药物性质应为______。
a. 温热b. 寒凉c. 温中d. 寒凉发散第二部分:多选题1. 下列哪些药物属于中草药?a. 双黄连b. 阿司匹林c. 丹参d. 珍珠粉e. 毛冬青根2. 中医学中,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中药煎煮工艺的改进?a. 定量煎煮b. 分段煎煮c. 温水煎煮d. 蒸锅煎煮e. 闷养法煎煮3. 中药炮制中的制曲是指______。
a. 发酵过程b. 炒制过程c. 切碎过程d. 曝晒过程e. 洗涤过程二. 试题解析第一部分:单选题1. 正确答案:a. 来源和药材学说分析: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来源、药材的学说,包括中药的采集、鉴别、储藏等方面。
2. 正确答案:a. 外观识别、b. 组织学鉴定、c. 化学鉴别、d. 理化指标计量分析:中草药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观识别、组织学鉴定、化学鉴别以及理化指标计量等多种方法。
3. 正确答案:d. 先加入药材再煮沸分析:中药处方煎煮工艺中的“暗煮”是指先加入药材,待水沸腾后再煮沸。
4. 正确答案:a. 肠道分析:中药制剂主要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之后产生药效。
5. 正确答案:b. 寒凉分析:对于寒性病症和体质偏寒的人,中医常采用温热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第二部分:多选题1. 正确答案:a. 双黄连、c. 丹参、e. 毛冬青根分析:双黄连、丹参、毛冬青根等都是常见的中草药。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试题1. 中药学的定义是什么?答: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草药资源、中草药化学成分、中草药鉴定、药理学等方面的学科,旨在挖掘、研究和应用中草药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药物药理学。
2. 中药饮片的制备过程包括哪些环节?答:中药饮片的制备过程包括采收、晾晒、炒制、研磨成粉、炒制粉末、计量包装等环节。
3. 中药炮制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常见的炮制方法?答:中药炮制是指通过加热、炙烤、煅炼、水洗等方法处理中药,以改变其性能、增强疗效或减轻毒性。
常见的炮制方法包括炒制、炙烤、煅炼、炙烤后煅炼等。
4. 中药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中药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包括外观性状、理化性质、含量测定、污染物检测、微生物限度等。
5. 中草药的药效成分一般存在于哪些部位?答:中草药的药效成分一般存在于根、茎、叶、花、果、皮、皮层、树皮、根皮和根脑等部位。
6. 中药的炮制过程对药材有哪些影响?答:中药的炮制过程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药效、药性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等。
7. 中草药的药材鉴别方法有哪些?答:中草药的药材鉴别方法包括外观特征鉴别、显微镜鉴定、化学鉴定、薄层色谱鉴别等。
8. 中草药的贮藏方法有哪些?答:中草药的贮藏方法主要有干燥贮藏、密闭贮藏、防潮防虫等。
9. 中草药煎煮的要点有哪些?答:中草药煎煮的要点包括用量掌握、水量控制、火候掌握、时间控制等。
10. 制备中药饮片的关键环节是什么?答:制备中药饮片的关键环节是选材、制作工艺、质量控制等。
以上是中药基础知识的培训试题,希望能帮助您巩固和扩展对中药学的了解。
如果您有更多的问题,可以继续探索和研究,深入了解中药的知识。
祝您学习顺利!。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
中药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 中药的定义是指()A. 只包含植物药物的药物B. 只包含动物药物的药物C. 只包含矿物药物的药物D. 包含植物、动物、矿物药物的药物2. 中药的药性是指()A. 药物的外形特征B. 药物的味道特点C. 药物的组成成分D. 药物对人体的特定作用3. 以下哪个是制定中药标准的国家标准组织()A. 国家药典委员会B. 中国科学院C. 国家中药化学研究所D.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4. 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A. 煎煮B. 炒焦C. 蒸制D. 晒干5. 中药是否有毒与其来源有关,以下哪种来源的中药一般较安全()A. 野生植物B. 人工种植植物C. 动物提取物D. 矿物药物二、判断题1. 中药在治疗疾病时只有药效作用,没有毒副作用。
()2. 中药煎煮时可以随意使用不同药材的配比。
()3. 中药材可以长时间保存,不会影响其药效。
()4. 中药炮制的方法是为了提高药效。
()5. 中药的药性都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来源不同而有差异。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药炮制的作用和方法。
2. 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 请说明中药的药性与其药材的来源之间的关系。
4. 中药的标准制定由哪个组织负责?请简要介绍其工作内容。
5.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剂型有哪些?请列举两个例子,并说明其特点。
四、论述题请结合中药的炮制方法、药性、药材来源以及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知识,阐述中药的独特魅力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注意:以上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有所调整。
请考生根据中药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准备,扩充知识面,提高应变能力。
祝你考试顺利!。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中成药来源于中医方剂,具有独特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常用的分类方法按分类和分类。
2、中药的正品是指法定的及其特定的。
3、购入的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注明、、数量、、采收(初加工)时间等信息,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4、代用品是指、、与被代用的相似的药品。
但配方时,须征得医生同意方可。
5、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6、中药鉴定采用、等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和纯度检查。
7、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有眼观、手摸、、口尝、、等。
8、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9、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存放;毒性中药材和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存放,并有相应的及设施。
10、仓库内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进行监控,保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照规定条件贮存;贮存、鲜活中药材应当有适当的设施(如专库、冷藏设施)。
11、中药材的等级标准以品质最好的为一等品,较好的为等品,以此类推,最次(符合药用标准的)为等品。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中药:2、中药材:3、中药饮片:4、伪品:三、简答题(共20分)1、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文件应包含哪些内容?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答案一、1、剂型、功能 2、品种、部位 3、品名、规格、产地 4、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药材5、中药材质量、交叉污染、混淆、差错6、显微、理化7、鼻闻、水试、火试8、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9、分库、设置专库、防盗、监控 10、温度、湿度、易串味 11、二、末二、名词解释1、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
2、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活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部门:姓名:分数:考核时间: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54分)1.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按其来源分、和三类。
2.炮制亦称炮炙,是根据临床应用和制剂的需要,对原药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
炮制后的成品称。
3.炮制方法有,,,等。
4.性能指性味和功能,主要有、,、等。
5.是中医处方的依据,任何一种药物都是气味的统一体。
6.指药物对机体部位的选择作用。
7.性味,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起作用,相畏相杀均为作用。
8.中草药中的五味分为、苦、甘、辛、。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共16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中草药来源广泛,其中矿物药居多B 采集中草药应在生长最旺盛时期C 中草药成本低,效果独特,毒副作用小D 中草药种类繁多,命名简单2.疗温热病的药物属;凡能治疗寒凉病的药物属,还有一些偏性不显的药物,称()A 寒凉药温热药平性药B 寒凉药平性药温热药C 温热药寒凉药平性药D 温热药温凉药平性药3.下列那种药的主治功能是脾胃虚弱,口渴咽痛,咳喘,中毒、疮疡。
()A 槟榔B甘草C三七D百草霜4.下列属于汤剂的特点的是()A易吸收见效快、可及时调整处方、工具简单B制法简单、性能稳定、存用方便C剂量准、作用快、保存方便、损失少D煎或提取有效成分后加附形剂制成,多用于小动物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炮制的目的()A 药物、提高疗效B改变性能、扩大应用范围C 除去毒副作用D 便于制剂、服用、储存2.下列哪些属于破血破气类草药()A大黄B五灵脂C吴茱萸D通草3.属于剂量的单位有()A克B千克C公斤D毫克4.中药的鉴别方法有哪些()A临床试验B经验鉴别C显微鉴别D理化鉴别5.下列有关半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煎药时毒副作用大及不易出药汁者B生姜可以减弱其毒副作用C属于破血破气药D可以治血疾6.下列属于姐妹药是()A大黄和芒硝B银花和连翘C麻黄和桂枝D黄芩和甘草《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一填空题(每空3,共54分)9.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按其来源分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
10.炮制亦称炮炙,是根据临床应用和制剂的需要,对原药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
炮制后的成品称“饮片”。
11.炮制方法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制等。
12.性能指性味和功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
13.四气五味是中医处方的依据,任何一种药物都是气味的统一体。
14.归经指药物对机体部位的选择作用。
15.性味,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协同作用,相畏相杀均为颉抗作用16.中草药中的五味分为酸、苦、甘、辛、咸。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共16)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 中草药来源广泛,其中矿物药居多B 采集中草药应在生长最旺盛时期C 中草药成本低,效果独特,毒副作用小D 中草药种类繁多,命名简单5.疗温热病的药物属;凡能治疗寒凉病的药物属,还有一些偏性不显的药物,称( A )A 寒凉药温热药平性药B 寒凉药平性药温热药C 温热药寒凉药平性药D 温热药温凉药平性药6.下列那种药的主治功能是脾胃虚弱,口渴咽痛,咳喘,中毒、疮疡。
(B)A 槟榔B甘草C三七D百草霜4.下列属于汤剂的特点的是(A)A易吸收见效快、可及时调整处方、工具简单B制法简单、性能稳定、存用方便C剂量准、作用快、保存方便、损失少D煎或提取有效成分后加附形剂制成,多用于小动物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2.炮制的目的(ABCD)A 药物、提高疗效B改变性能、扩大应用范围C 除去毒副作用D 便于制剂、服用、储存2.下列哪些属于破血破气类草药(ABCD)A大黄B五灵脂C吴茱萸D通草3.属于剂量的单位有(ABC)A克B千克C公斤D毫克4.中药的鉴别方法有哪些(BCD)A临床试验B经验鉴别C显微鉴别D理化鉴别5.下列有关半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B)A煎药时毒副作用大及不易出药汁者B生姜可以减弱其毒副作用C属于破血破气药D可以治血疾6.下列属于姐妹药是(ABC)A大黄和芒硝B银花和连翘C麻黄和桂枝D黄芩和甘草《中药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一、中草药的来源与命名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按其来源分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
中草药来源广泛,《本草纲目》收载1892种,《中药大辞典》收载5767种,其中植物药4773种,据调查,我国有中药资源13000多种,因植物药属多,故又称中药为“本草”。
中草药成本低,效果独特,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全世界近年掀起了中医中药热。
中药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物质,中药栽培成为很多地区致富的门道。
中草药种类繁多,命名也非常复杂,但都有一定来历和意义,有些中药还具有多种别名。
命名常根据产地(川芎)、形状(首乌)、颜色(红花)、气味(木香)、滋味(甘草)、生长季节(夏枯草)、入药部位(葛根)、药物秉性(王不留行),功效(防风)等。
二、采集、加工、贮存(一)采集:采集中草药应在有效成分最多时,“采药贵时节,根薯在入冬,茎叶宜在夏,花采苞含中,果实应初熟,种子老熟用”。
采中药应注意: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可对照《中草药彩色图谱》生长特性:季节和方法:(二)加工清洗、切断、干燥(阴干、晒干、烘干、石灰干燥)(三)贮藏注意防潮、虫蛀、变色、变味、氧化、对某些有毒和贵重药材要严格保管。
三、炮制称炮炙,是根据临床应用和制剂的需要,对原药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
炮制后的成品称“饮片”。
(一)目的1、纯净药物、提高疗效(如枇杷叶去毛)。
2、改变性能、扩大应用范围:酒制升提制寒,姜制温中止呕、醋制入肝收敛、盐制走肾下行、蜜制甘缓温补、米泔水制去燥和中、土制守中助肾而解毒、炒炭存性增强止血。
3、除去毒副作用:如姜半夏。
4、便于制剂、服用、储存。
如火煅、醋淬。
(二)炮制方法1、修治:纯净、粉碎、切制。
2、水制:洗、淋、泡、润、漂、浸、水飞。
3、火制:烘、炒、炙、煅、煨。
4、水火制:蒸、煮、淬、烫。
5、其它:发芽、发酵、制霜等四、性能性能指性味和功能,主要有四气(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
(一)四气:又叫四性,有寒热温凉四种,“寒为凉之极”,“热为温之极”。
凡能治疗温热病的药物属寒凉药;凡能治疗寒凉病的药物属温热药。
此外,还有一些偏性不显的药物,称平性药。
(二)五味:酸、苦、甘、辛、咸。
1、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2、苦:能燥能泻,具有燥湿通降作用。
3、甘:能缓能补,具有缓和补益作用。
4、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等作用。
5、咸: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润下作用。
此外,还有淡味,具有渗湿利水作用;涩味具有收涩作用。
前人将“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
(三)气味的综合应用四气五味是中医处方的依据,任何一种药物都是气味的统一体。
气味相同者,作用相似。
中药分类也与气味有关。
一气多味的药物则作用广泛。
如当归:辛、甘、温,甘温能补血、辛温能行血。
(四)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趋向,是古人通过临床实践总结的。
升浮向上向外,升极则浮;沉降向下,降极则沉。
1、气味:辛甘温热主升降;酸苦咸寒主沉降。
2、质地:花叶质轻多升浮;子实及质重者多沉降。
3、引药:桔梗载药上行;牛膝载药下行。
4、炮制方法:酒炒升浮,盐炒降下,姜制则散,醋制则收。
(五)归经归经指药物对机体部位的选择作用脏腑经络是药物归经的基础,如黄连清心热,归心经。
引经药:在方中起引导作用,把群药引入一起成君药,如桂枝作引药入太阴经、柴胡引药入少阳经。
五、配伍与禁忌(一)配伍对于复杂病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谓之“配伍”,配伍是方剂组成的基础。
有七种变化,称“七情”。
单行:即只用一种药物治病,如甘草解毒,马齿苋治血疾。
相须:性味,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协同作用。
如大黄芒硝、银花连翘、麻黄桂枝(俗称姐妹药)。
相使:两种解释;一是两种功效不同的药物合用,起相互促进作用,如黄芪配当归;二是一主一辅,辅药能提高主药功效,如黄芩配大黄。
相畏:一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减轻或消除,如半夏、南星畏生姜。
相杀: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如防风杀砒霜、绿豆杀巴豆毒,生姜杀半夏毒。
实际上,相畏相杀均为颉抗作用,是同一配伍的两种提法。
相恶:两药合用,作用降低,如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副作用(二)禁忌1、十八反:长期存有两种不同意见,历代也有不少反药方例,我室对甘草反药组作动物实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十八反至少在兽医上意义不大。
2、十九畏:药物少用。
(三)妊娠禁忌在临床上必须遵从,分禁用和慎用两类。
1、凡峻猛有毒药物应禁用,《兽药规范》列36种,常用的有三棱、土鳖虫、马钱子、马鞭草、于金子、木通、川乌、天南星、王不留行、巴豆、芒硝、莪术、益母草、、附子、肉桂、芫花。
2、凡滑行,破血破气药应慎用,《兽药规范》列24种。
如大黄、川牛膝、五灵脂、吴茱萸、通草、郁李仁。
六、剂型、剂量与用法(一)剂型兽医常用剂型有汤、散、丸、针、片、膏、剂型改革趋势三小(毒性、反应、用量)、三效(速、高、长)、五方便(产、带、运、管、用)。
1、汤剂优点:易吸收见效快、可及时调整处方、工具简单。
缺点:不易生产、浪费较大、不易携带保存。
方法:不宜铁铜器皿。
时间一般先浸泡15—30分钟。
武火煮沸,文火20—30分钟。
解表药、攻克药宜武火急煎,补养药宜文火久煎。
此外应注意:(1)先煎药:毒副作用大及不易出药汁者,如:半夏、附子、龙骨。
(2)后下药:易挥发或不耐高热者,如银花、菊花。
(3)包煎药:易混悬、沉底、煎焦者,如车前子、百草霜。
(4)另煎药:如泻下之用大黄、名贵药人参等。
(5)冲服:名贵、量少、挥发、易溶者,如三七、芒硝。
2、散剂优点:制法简单、性能稳定、存用方便。
缺点:引湿、有选择性。
3、丸剂、片剂煎或提取有效成分后加附形剂制成,多用于小动物。
4、针剂又叫注射剂优点:剂量准、作用快、保存方便、损失少。
缺点:制作麻烦,如水醇法:浸泡—煎2次—浓缩—酒精(95%四倍以上)沉淀24h—过滤—回收酒精—二次酒精(95%五倍以上)沉淀24h—回收酒精——释稀—精滤—灌封—消毒。
(二)剂量中药较安全,但极少数药毒副作用大应注意;量太大过小会影响疗效,原则如下:1、性能:毒烈药物宜小、中病即止、质轻易煎者宜小,质重不易煎者宜大。
2、病情:病轻浅宜小,慢病宜小。
3、配伍与剂型:味多量小。
4、因地因时因畜。
5、来源与价格(兽医特点)。
剂量单位用克(g)、公斤(kg)。
(三)用法1、给药时间:急重病、虫积、攻下宜空服;慢性病、补养药、刺激药宜饱服。
2、给药次数:1——2次/日3、给药温度:与药性同,汤剂热服。
4、给药方法:灌服、混饲、注射。
七、化学成分中草药化学成分复杂,应注意以下几点:1、中药化学成分含有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两类,但这是相对的,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所谓有效成分就是具有一定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