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报告单极性和双极性NRZ信噪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表1-4 双4选1模拟开关功能表

INH






HLຫໍສະໝຸດ HHX入
A L H L H X
导通通道
X0 X,Y0 Y X1 X,Y1 Y X2 X,Y2 Y X3 X,Y3 Y

该模块中选X0=0,X1=-1,X2=0,X3=+1;Y0=Y1= Y2=0,Y3=+1; INH=0。B为合路码,A为256kHZ 时钟信 号。
为可控模拟开关。U12A为2/4译码器。U13为4位二进制计数器。由U 6 分频出的32kHZ 方波信号经U13的二、四分频分别得到16kHZ、8kHZ 方 波信号,送U12A的 2/4译码器。其功能表如表1-2所示。
表1-2 2/4译码器功能表








Y0
Y1















验证是否符合其编码规则。 3.观察HDB3编码中的四连零检测、补V、加B补奇、单/双极
性变换的波形,并验证是否符合编码规则。 4.观察并比较单、双极性码(非归零、归零)、时钟信号、时序信号
及双相码的波形和相位特点。 三、基本原理: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HDB3编、译码模块。(两个实验一起做) 1. 数字信源:
1
表1-1 8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表




A2 A1
A0
ST

W
XX




LL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数字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译码单元。

1、熟悉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译码单元的工作原理。

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

2、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单元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用信源单元的FS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探头的地端接在实验板任何位置的GND点均可,进行下列观察:(1)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BS-OUT,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2)用开关K1产生代码×1110010(×为任意代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本实验给定的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和NRZ 码特点。

3、用示波器观察HDB3编译单元的各种波形。

仍用信源单元的FS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

(1)示波器的两个探头CH1和CH2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HDB3单元的AMI-HDB3,将信源单元的K1、K2、K3每一位都置1,观察全1码对应的AMI码(开关K4置于左方AMI 端)波形和HDB3码(开关K4置于右方HDB3端)波形。

通信原理3通信原理报告单极性不归零码

通信原理3通信原理报告单极性不归零码

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会利用MATLAB^件对数字基带信号的仿真。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为日后从事通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利用MATLAB^件编写数字基带信号程序,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基带信号的理解。

(1)单极性不归零数字基带信号(2)双极性不归零数字基带信号三、程序和实验结果:(1)单极性不归零数字基带信号程序单极性不归零数字基带信号函数代码function y=snrz(x)t0=300;t=0:1/t0:length(x);for i=1:length(x)if (x(i)==1)for j=1:t0y((i-1)*t0+j)=1;endelsefor j=1:t0y((i-1)*t0+j)=0;endendendy=[y,x(i)];M=max(y);m=min(y);figure(1)% subplot(2,1,1)plot(t,y);grid on;axis([0,i,m-0.1,M+0.1]);ti tle( '1 0 1 0 1 0 0 1 1 00 1' );主函数代码x=[ 1 0 1 0 1 0 0 1 1 0 0 1 ];y=s nrz(x);figure(y)实验结果3 Figure 1立件(日耦⑥ 意看(Y)掖入0 工岂(E 黨圍曲窗口世0 耕助凹爼I□曰Pd| 決电卩勒哽貳7屈|日區1| ■口'(2)双极性不归零数字基带信号双极性不归零数字基带信号函数代码function y=dnrz(x) t0=300;t=0:1/t0:length(x);for i=1:length(x)if (x(i)==1)for j=1:t0 y((i-1)*t0+j)=1;endelsefor j=1:t0 y((i-1)*t0+j)=-1;endendend y=[y,x(i)];M=max(y); m=min(y);figure(1)% subplot(2,1,1) plot(t,y);grid on;axis([0,i,m-0.1,M+0.1]);title( '1 1 1 0 1 0 0 0 1 0 0 1' );主函数代码x=[ 1 1 1 0 1 0 0 0 1 0 0 1 ]; y=snrz(x) ;figure(y)实验结果(3)单极性归零数字基带信号单极性归零数字基带信号函数代码fun cti on y=srz(x)t0=300;t=O:1/tO:le ngth(x);for i=1:le ngth(x)if (x(i)==1)for j1=1:t0/2y((i-1)*tO+j1)=1;endfor j2=t0/2:t0; y((i-1)*t0+j2)=0;endelsefor j=1:tO y((i-1)*tO+j)=O;endendendy=[y,x(i)];M=max(y);m=mi n(y);figure(1)plot(t,y);grid on;axis([0,i,m-0.1,M+0.1]);ti tle( '1 1 1 0 1 0 0 0 1 00 1' );主函数代码x=[ 1 1 1 0 1 0 0 0 1 0 0 1 ];y=s nrz(x);figure(y)实验结果(4)双极性归零数字基带信号双极性归零数字基带信号函数代码function y=drz(x) t0=300;t=0:1/t0:length(x);for i=1:length(x)if (x(i)==1)for j1=1:t0/2y((i-1)*t0+j1)=1;endfor j2=t0/2:t0; y((i-1)*t0+j2)=0;endelsefor j3=1:t0 y((i-1)*t0+j3)=-1;endfor j4=t0/2:t0 y((i-1)*t0+j4)=0;endendend y=[y,x(i)];M=max(y); m=min(y);figure(1) plot(t,y);grid on;axis([0,i,m-0.1,M+0.1]);title( '1 1 1 0 1 0 0 0 1 0 0 1' );主函数代码x=[ 1 1 1 0 1 0 0 0 1 0 0 1 ]; y=snrz(x) ; figure(y)实验结果四、实验结果分析:(1)单极性不归零数字基带信号程序(2) 双极性不归零数字基带信号(3) 单极性归零数字基带信号(4) 双极性归零数字基带信号。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实验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单极性码会积累直流分量,这样就不能使变压器在数据通信设备和所处环境之间提供良好绝缘的交流耦合,直流分量还会损坏连接点的表面电镀层;双极性码的直流分量大大减少,这对数据传输是很有利的2、AMI、HDB3码特点(1)AMI码我们用“0"和“1”代表传号和空号。

现代通信技术-线路码型:单双极性NRZ码、单双极性RZ码

现代通信技术-线路码型:单双极性NRZ码、单双极性RZ码

03.单/双极性NRZ/RZ码
波形示意图:
谢谢
02.单/双极性NRZ码
单极性NRZ码的零电平和正电平分别对应着二进制代码0和1, 其特点是极性单一,有直流分量,脉冲之间无间隔。位同步 信息包含在电平的转换之中,当出现连0序列时没有位同步信 息。
双极性NRZ码的正、负电平分别对应于二进制代码1、0,当0、 1符号等可能出现时无直流分量。而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 值,因而不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也较强。
注意:
单极性波形:该波形的特点是电脉冲之间无间隔,极性单一,易于用TTL、CMOS电路产 生;缺点是有直流分量,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因而不适应有交流耦合的远 距离传输,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极近距离的传输。 双极性波形:当“1”和“0”等概率出现时无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并且在接 收端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值,因而不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也较强。 单极性归零波形:信号电压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前总要回到零电平。通常,归零波形使 用半占空码,即占空比为50%。从单极性RZ波形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与归零波形相 对应,单极性波形和双极性波形属于非归零(NRZ)波形,其占空比等于100%。 双极性归零波形: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使得接收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 起止时刻,便于同步。
03.单/双极性RZ码
单极性RZ码的有电脉冲宽度小于码元宽度,每个有电脉冲 在小于码元长度内总要回到零电平所以称为归零波形。单 极性归零波形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
双极性RZ每个码元内的脉冲都回到零点平,即相邻脉冲之 间必定留有零电位的间隔。有利于同步脉冲的提取。
03.单/双极性NRZ/RZ码
线路码型: 单/双极性NRZ码 单/双极性RZ码

中南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截图完整)

中南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截图完整)

中南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院专业班级完成时间数字基带信号1、实验名称数字基带信号2、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3、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 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4、基本原理(简写)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HDB3编译码模块。

1、数字信源本模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模块内部只使用+5V电压,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1-3所示(见附录)。

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帧结构如图1-2所示。

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此NRZ 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实验电路中数据码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帧同步码及无定义位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

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本模块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CLK 晶振信号测试点∙ BS-OUT 信源位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2个)∙ FS 信源帧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 NRZ-OUT(AK) NRZ信号(绝对码)输出点/测试点(4个)图1-1中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对应关系如下:∙晶振CRY:晶体;U1:反相器7404∙分频器U2:计数器74161;U3:计数器74193;U4:计数器40160∙并行码产生器K1、K2、K3:8位手动开关,从左到右依次与帧同步码、数据1、数据2相对应;发光二极管:左起分别与一帧中的24位代码相对应∙八选一U5、U6、U7:8位数据选择器4512∙三选一U8:8位数据选择器4512∙倒相器U20:非门74HC04∙抽样U9:D触发器74HC742. HDB3编译码原理框图如图1-6所示。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实验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通信17-3 学号 2017101086 姓名丁一帆指导教师李化实验名称 2ASK 调制与解调Matlab Simulink 仿真 同组人专业班级 通信17-3 学号 2017101086 姓名 丁一帆 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 2ASK 的调制原理和 Matlab Simulink 仿真方法 2.掌握 2ASK 的解调原理和 Matlab Simulink 仿真方法 二、实验原理2ASK 二进制振幅调制就是用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控制正弦载波的幅度,使载波振幅随着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

信息比特是通过载波的幅度来传递的。

其信号表达式为:0()()cos c e t S t t ω=⋅,S(t)为单极性数字基带信号。

由于调制信号只有0或1两个电平,相乘的结果相当于将载频或者关断,或者接通,它的实际意义是当调制的数字信号“1”时,传输载波;当调制的数字信号为“0”时,不传输载波。

2ASK 信号的时间波形e2ASK(t)随二进制基带信号S(t)通断变化。

所以又被称为通断键控信号 三、实验内容、步骤1 Simulink 模型的建立通过Simulink 的工作模块建立2ASK 二级调制系统,用频谱分析仪观察调制前后的频谱,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前后的波形……………………………………装………………………………………订…………………………………………线………………………………………正弦波源,这里使用的是Signal Processing Blockset\DSP Sources\Sine Wave,设定其幅度为2V,频率为2Hz。

基带信号源,使用的是Communications Blockset\Comm Sources\Random Data Sources\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可以产生随机数字波形。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内容:实验一、五、六、七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与AMI/HDB3编译码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极性码、双击行码、归零码、非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用开关K1产生代码X1110010,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NRZ码的特点为不归零型且为原码的表示形式。

2、将K1,K2,K3置于011100100000110000100000态,观察对应的AMI码和HDB3码为:HDB3:0-11-1001-100-101-11001-1000-10AMI :01-1100-1000001-100001000003、当K4先置左方AMI端,CH2依次接AMI/HDB3模拟的DET,BPF,BS—R和NRZ,观察它们的信号波形分别为:BPF为方波,占空比为50%,BS—R为三角波,NRZ为不归零波形。

DET是占空比等于0.5的单极性归零信号。

三、实验思考题1、集中插入帧同步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有何特点?答:集中插入法是将标志码组开始位置的群同步码插入于一个码组的前面。

接收端一旦检测到这个特定的群同步码组就马上知道了这组信息码元的“头”。

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要求快速建立同步的地方,或间断传输信息并且每次传输时间很短的场合。

检测到此特定码组时可以利用锁相环保持一定的时间的同步。

为了长时间地保持同步,则需要周期性的将这个特定的码组插入于每组信息码元之前。

2、根据实验观察和纪录回答:(1)不归零码和归零码的特点是什么?(2)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相对应的AMI 码及HDB3 码是否一定相同?答:1)不归零码特点:脉冲宽度τ等于码元宽度Ts归零码特点:τ<Ts2)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对应的AMI 码及HDB3 码不一定相同。

因信源代码中的“1”码对应的AMI 码“1”、“-1”相间出现,而HDB3 码中的“1”,“-1”不但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有关,而且还与信源代码中的“0”码有关。

通信原理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

实验一 常规双边带调幅与解调实验(AM )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规双边带调幅与解调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二极管包络检波法原理。

二、实验内容1、完成常规双边带调幅,观测AM 信号的波形及其频谱。

2、采用二极管包络检波法,解调AM 信号。

三、实验仪器1、信号源模块 一块2、调制模块 一块3、20M 双踪示波器 一台4、带话筒立体声耳机 一副四、实验原理幅度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使之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幅度调制器的一般模型如图3-1所示。

m(t)mc s (t)图3-1 幅度调制器的一般模型1、常规双边带调幅(AM )常规双边带调制简称调幅(AM )。

假设调制信号()m t 的平均值为0,将其叠加一个直流偏量0A 后与载波相乘,即可形成调幅信号。

其时域表示式为[]0()()cos AM c s t A m t t ω=+若()m t 为确知信号,则AM 信号的频谱为[][]01()()()()()2AM c c c c S A M M ωπδωωδωωωωωω=++-+++- 其典型波形和频谱(幅度谱)如图3-2所示cos c tω()m t0(A m t +t()AM StHHCC图3-2 AM 信号的波形和频谱若()m t 为随机信号,则已调信号的频域表示必须用功率谱描述。

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满足条件:0max ()m tA ≤时,AM 调幅波的包络与调制信号()m t 的形状完全一样,因此用包络检波的方法很容易恢复出原始调制信号;如果上述条件没有满足,就会出现“过调幅”现象,这时用包络检波将会发生失真。

AM 的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所以至今调幅制仍广泛用于无线电广播。

本实验采用的AM 调幅框图如下图3-3所示。

图3-3 AM 调幅实验框图上图中,由信号源模块DDS 模拟信源直接提供调制信号0()A m t +,即含直流分量的正弦模拟信号,同时将信号源模块384KHz 正弦载波作为载波输入,两者相乘得到“AM 调幅信号”输出。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实验报告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2)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2)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2)广西科技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学院:班级:姓名:班别: 学号:指导老师: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 码及整流后的HDB3 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 码中和从AMI 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 译码输出波形。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HDB3 编译码模块。

1、数字信源此NRZ信号为集中扩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试验中数据码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

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

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5KB,帧结构如图1-2所示。

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为无定义位,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本模块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5V +5V电源输入点(2个)CLK 晶振信号测试点BS-OUT 信源位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2个)FS 信源帧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NRZ-OUT(AK) NRZ信号(绝对码)输出点/测试点(4个)图 1-1 数字信源方框图图 1-2 帧结构FS信号、NRZ-OUT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1-3所示,图中NRZ-OUT的无定义位为0,帧同步码为1110010,数据1为11110000,数据2为00001111,FS信号的低电平,高电平分别为4位和8位数字信号时间,其上升沿比NRZ-OUT码第一位起始时间超前一个码元。

图1-3 FS、NRZ-OUT波形2. HDB3 编译码原理框图如图1-4 所示。

本单元有以下信号测试点:●-12V -12V电源输入点●+5V +5V电源输入点●NRZ 译码器输出信号●BS-R 锁相环输出的位同步信号●(AMI)HDB3 编码器输出信号●BPF 带通滤波器输出信号●(AMI-D)HDB3-D (AMI)HDB3 整流输出信号图1-4 HDB3编译方框图本模块上的开关K4 用于选择码型,K4 位于左边(A 端)选择AMI 码,位于右边(H 端)选择HDB3码。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步骤:(详细记录你的实验过程)例如:(1)安装MATLAB6.5软件;(2)学习简单编程,画图plot(x,y)函数等(3)进行抽样定理验证:首先确定余弦波形,设置其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然后画出该波形;进一步,设置采样频率?。

画出抽样后序列;再改变余弦波形的参数和抽样频率的值,改为。

,当抽样频率?>=余弦波形频率2倍时,怎么样?否则的话,怎么样。

具体程序及图形见附录1(或者直接放在这里,写如下。

)(4)通过DSP软件验证抽样定理该软件主要有什么功能,首先点“抽样”,选取各种参数:a, 矩形波,具体参数,出现图形B,余弦波,具体参数,出现图形然后点击“示例”中的。

具体参数,图形。

4、思考题5、实验心得6、附录1有附录1的话有这项,否则无。

第二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必做题目1.1 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1.1.1 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信道各种衰落特性;2)掌握各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3)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 实验内容1)基于simulink搭建一个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经过了瑞利衰落信道,观察信号经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察信道特性。

仿真参数: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 4e-06 8e-06 1.2e-05]秒,相对平均功率为[0-3-6-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

例如信道设置如下图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1.3 实验作业1)根据信道参数,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

fm=200;t=[0 4e-06 8e-06 1.2e-05];p=[10^0 10^-0.3 10^-0.6 10^-0.9];t2=t.^2;E1=sum(p.*t2)/sum(p);E2=sum(p.*t)/sum(p);rms=sq rt(E1-E2.^2);B=1/(2*pi*rms)T=1/fm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例如10秒),运行链路,在运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瑞利信道输出的信道特征图(观察Impulse Response(IR)、Frequency Response(FR)、IR Waterfall、Doppler Spectrum、Scattering Function)。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二基带传输常用码的编码解码方法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二基带传输常用码的编码解码方法

实验二基带传输常用码的编码解码方法一、实验目的了解基带传输常用码的编码解码方法。

二、实验内容设定一个信息码串,产生常见的编码如单极性非归零、双极性非归零、单极性归零、双极性归零、AMI、HDB3码的时域波形;不考虑噪声影响,以采样电平为依据恢复出原始信息串。

三、实验原理1、单极性非归零。

它用正电平和零电平分别对应二进制码“1”和“0”,波形特点是电脉冲之间无间隔,极性单一。

2.双极性非归零。

用正负电平的脉冲分别代表二进制代码“1”和“0”。

其正负电平的幅度相等、极性相反。

3.单极性归零。

是单极性非归零波形的形式。

4.双极性归零。

是双极性非归零波形的形式,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

5.AMI。

全称是传号交替反转码,其编码规则是将消息码的“1”交替的变换为“+1”和“-1”,而“0”保持不变。

6.HDB3。

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编码规则是:1)检查消息码中“0”的个数。

当连“0”数目小于等于3时,HDB3码与AMI码一样,+1、-1交替;2)当连“0”个数超过3时,将每四个连“0”化作一小节,定义为B00V,称为破坏节,其中V称为破坏脉冲,而B称为调节脉冲;3)V与前一个相邻的非“0”脉冲的极性相同,并且要求相邻的V码之间极性必须交替。

V的取值为+1或-1;4)B的取值可选0、+1或-1,以使V同时满足(3)中的两个要求;5)V码后面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

译码: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破坏点V,就可以断定V符号及前面的三个符号必须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四个连“0”码,再将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

四、实验内容(一)单极性非归零、双极性非归零、单极性归零、双极性归零时域波形。

实验代码:M=10000; %产生码元数L=10; %每码元复制32次dt=0.1; %采样间隔T=L*dt; %码元时间TotalT=M*T; %总时间t=0:dt:TotalT; %时间F=1/dt; %仿真频宽df=1/T otalT; %频率间隔f=-F/2:df:F/2-df; %频率N=M*L; %总长度ShowM=16; %显示码元数ShowN=ShowM*L;ShowT=(ShowN-1)*dt;Showt=0:dt:ShowT; %时间dutyradio=0.5; %占空比randwave=round(rand(1,M)); %产生二进制随机码,M为码元个数randwave(1:16)=[1 0 1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0];onessample=ones(1,L); %定义复制的次数L,L为每码元的采样点数rerandwave=randwave(onessample,:); %复制的第1行复制L次unipolarwave=reshape(rerandwave,1,L*M); %重排成1*L*M数组%单极性不归零码subplot(4,1,1);plot(Showt,unipolarwave(1:ShowN));axis([0 20 -1.2 1.2]);%双极性不归零码bipolarwave=unipolarwave*2-1; %转换成双极性的subplot(4,1,2);plot(Showt,bipolarwave(1:ShowN)); axis([0 20 -1.2 1.2]);%单极性归零码:unipolarzerowave=zeros(1,N);for i=1:dutyradio*L %dutyradio为占空比unipolarzerowave(i+[0:M-1]*L)=randwave;endsubplot(4,1,3);plot(Showt, unipolarzerowave(1:ShowN)); axis([0 20 -1.2 1.2]);%双极性归零码bipolarzerowave=unipolarzerowave*2-1; %转换成双极性的subplot(4,1,4);plot(Showt, bipolarzerowave(1:ShowN)); axis([0 20 -1.2 1.2]);生成图像如下:此次实验产生的二进制码型是1010010011010100(可以更改),从实验结果看,与理论值是一致的。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2017年6月1日目录实验网络和实验板简介现代通信包括传输、复用、交换、网络等技术。

通信原理课程主要介绍传输及复用技术。

本实验系统涵盖了数字信号传输的主要内容及时分复用技术,其设计思路是如图所示的两路时分复用 PCM/2DPSK 数字电话系统。

两路PCM/2DPSK数字电话通信系统图中 STA、STB分别为发端的两路模拟话音信号,BS 为时钟信号,SLA、SLB 为抽样信号,F为帧同步码,AK 为绝对码,BK 为相对码。

在收端,CP 为位同步信号,FS为帧同步信号,F1、F2为两个路同步信号,SRA、SRB 为两个PCM 译码器输出的模拟话音信号。

下图为我们实验板子布局显示图实验1 数字基带信号与 AMI/HDB3编译码实验目的1、掌握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非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 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 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 AMI/HDB3编译码集成电路 CD22103。

基本原理1、数字信源模块本模块有以下信号测试点及输出点:CLK 晶振信号测试点BS-OUT 信源位定时信号测试点/输出点FS 信源帧定时信号测试点NRZ-OUT(AK) NRZ 信号(绝对码 AK) 测试点/输出点2. AMI/HDB3编译码模块NRZ 译码器输出信号测试点BS-R 锁相环输出的位同步信号测试点AMI-HDB3 编码器输出信号测试点BPF 带通滤波器输出信号测试点DET 整流器输出信号测试点3. AMI/HDB3编码原理AMI(Alternative Mark Inversion)码的全称是传号交替反转码,其编码规则是将消息码的“1”交替的变换为“+1”和“-1”,而“0”保持不变。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报告单极性和双极性NRZ信噪.doc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报告单极性和双极性NRZ信噪.doc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单极性和双极性NRZ信噪比和误比特率的关系特性专业班级:信处姓名:指导教师:陈爱萍老师设计时间:2011.11.28单极性和双极性NRZ 的信噪比与误比特率关系特性一、设计任务与要求利用Matlab 作图比较单极性NRZ 和双极性NRZ 的信噪比与误比特率关系特性,并计算当要求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为10-6时所需要的信噪比。

二、设计任务分析首先分析下二元码有如下:单级性非归零码(NRZ (L ))属于非归零码NRZ (Not Return Zero code )在整个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

在这种编码中用高电平和低电平(通常为零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 信息“1”、“0”。

双极性非归零码也同单级性非归零码相同的是在整个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但它用正电平,负电平分别表示“1”,“0”.对于单极性NRZ 码,设对应0和1信息时其幅度分别为0和A ,无码间干扰时,接收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或 。

若接收判决门限为d ,即若 ,判定信号幅度为A ;若 判定信号幅度为0。

当发送信号为0时,叠加高斯噪声后接收波形幅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发送信号为1时,叠加高斯噪声后的接收波形幅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为:若噪声幅度过大,就会造成接收端的误判,误判概率为总误判概率为 ,通常,采用 作为判决电平是最佳的,此时的误比特率为,噪声功率为 ,所以有:。

流程图:)2220()r p r σ-=())2221()r A p r σ--=()()2221d r A b p dr σ--=⎰0011b b b p p p p p =+0112p p ==2A 221x b d p dx Q σσ+∞-⎛⎫== ⎪⎝⎭⎰22S A =2N σ=b p Q =S b p Q =()()r KT A n KT =+()()r KT n KT =r d >r d <三、设计结果和分析源代码及部分注释:clear;sn=0.1:0.01:100; %定义信噪比序列snlg=20*log10(sn); %将信噪比转化为dB表示sdouble=sqrt(sn);ssingle=sqrt(sn/2);bdouble= erfc(sdouble)/sqrt(2) ; %求双极性的误比特率序列bsingle= erfc(ssingle)/sqrt(2); %求单极性的误比特率序列semilogy(snlg,bdouble);hold; %保持住上一曲线semilogy(snlg,bsingle,'--');axis([-20 30 0.0000001 1]);%通过观察曲线,大致判断出双极性小于给定误比特率的信噪比位置i=1100;while(i<length(sn))if(bdouble(i)<10^(-6))bsn=snlg(i); %记下符合条件的信噪比i=length(sn)+1;end;i=i+1;end;%通过观察曲线,大致判断出单极性小于给定误比特率的信噪比位置i=2300;while(i<length(sn))if(bsingle(i)<10^(-6))%符合所需的条件时,记录下此时对应的信噪比值ssn=snlg(i);i=length(sn)+1;end;i=i+1;end;disp('双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bsn %显示双极性的信噪比disp('单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ssn %显示单极性的信噪比运行结果:双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bsn =21.3191单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ssn =27.3359Current plot held双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bsn =21.3191单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ssn =27.3359信噪比与误比特率关系特性图由实验可以看出:单极性码中,非归零码和归零码都是以两个不同的电平数来表示1和0,但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每个码元长度内,编码对应电平所占的时长不同,非归零码严格按照编码对应给与高低电平,码元期间不再改变,而归零码则会有末端归零的现象。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系统提供了50种数字通信原理处理器件模型:
【信源库】
随机M进制序列、PN序列、常数向量序列、载波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库】
数据转换为M进制、数据转换为二进制、信号取实部、复数信号合成、增益器、信号(矩阵)相乘、信号(矩阵)点乘、矩形脉冲成形、信号整合(相关)、串并转换、并串转换、信号转置;
【实验专用模块库】
比特映射为波形、正交信号接收判决、双极性信号接收判决、单极性信号接收判决、根升余弦滤波-脉冲成形、根升余弦滤波-相关采样、IFFT(OFDM调制)、FFT(OFDM解调)、加循环前缀、去循环前缀、载波相乘-相关运算;
【信道与差错控制编码库】
高斯信道(SNR)、高斯信道(EbNo /EsNo)、单径瑞利衰落信道、汉明编码、汉明译码、卷积编码、卷积译码;
【调制解调库】
PAM调制、PAM解调、PSK调制、PSK解调、QAM调制、QAM 解调、FSK调制、FSK解调;
【计算分析与绘图库】
误比特率计算、误符号率计算、信号波形图、信号自相关函数图、信号功率谱密度图、信号频谱图、信噪比误码率曲线图;
使用现有器材模型系统提出了如下15个典型实验的训练:
1)随机信号分析
2)AWGN信道与单径瑞利衰落信道分析
3)正交信号在AWGN信道下的传输性能
4)双极性信号在AWGN信道下的传输性能
5)单极性信号在AWGN信道下的传输性能
6)基带4-PAM信号在AWGN信道下的传输性能7)4-PAM信号在AWGN理想带限信道下的传输8)4-PAM载波调制信号在AWGN信道下的传输9)8-PSK载波调制信号在AWGN信道下的传输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报告单极性和双极性NRZ信噪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
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单极性和双极性NRZ信噪
比和误比特率的
关系特性
专业班级:信处
姓名:
指导教师:陈爱萍老师
设计时间:2011.11.28
单极性和双极性NRZ 的信噪比与误比特率关系特性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利用Matlab 作图比较单极性NRZ 和双极性NRZ 的信噪比与误比特率关系特性,并计算当要求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为10-6时所需要的信噪比。

二、设计任务分析
首先分析下二元码有如下:
单级性非归零码(NRZ (L ))属于非归零码NRZ (Not Return Zero code )在整个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

在这种编码中用高电平和低电平(通常为零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 信息“1”、“0”。

双极性非归零码也同单级性非归零码相同的是在整个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但它用正电平,负电平分别表示“1”,“0”.
对于单极性NRZ 码,设对应0和1信息时其幅度分别为0和A ,无码间干
扰时,接收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或 。

若接
收判决门限为d ,即若 ,判定信号幅度为A ;若 判定信号幅度为0。

当发送信号为0时,叠加高斯噪声后接收波形幅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发送信号为1时,叠加高斯噪声后的接收波形幅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若噪声幅度过大,就会造成接收端的误判,误判概率为
总误判概率为 ,通常 ,采用 作为判决电平是最佳的,此时的误比特率为 ,噪声功率为 ,所以有: ,所以 。

流程图:
)2220()2r p r σπσ-=())2221()2r A p r σπσ
--=()()22212d r A b p dr σπσ--=⎰0011b b b p p p p p =+0112p p ==2A 2212x b d p dx Q σσπ+∞-⎛⎫== ⎪⎝⎭⎰22
S A =2N σ
=2b p Q S N =24S A =b p Q S N =()()r KT A n KT =+()()r KT n KT =r d >
r d <
三、设计结果和分析
源代码及部分注释:
clear;
sn=0.1:0.01:100; %定义信噪比序列
snlg=20*log10(sn); %将信噪比转化为dB表示
sdouble=sqrt(sn);
ssingle=sqrt(sn/2);
bdouble= erfc(sdouble)/sqrt(2) ; %求双极性的误比特率序列bsingle= erfc(ssingle)/sqrt(2); %求单极性的误比特率序列semilogy(snlg,bdouble);
hold; %保持住上一曲线
semilogy(snlg,bsingle,'--');
axis([-20 30 0.0000001 1]);
%通过观察曲线,大致判断出双极性小于给定误比特率的信噪比位置
i=1100;
while(i<length(sn))
if(bdouble(i)<10^(-6))
bsn=snlg(i); %记下符合条件的信噪比
i=length(sn)+1;
end;
i=i+1;
end;
%通过观察曲线,大致判断出单极性小于给定误比特率的信噪比位置i=2300;
while(i<length(sn))
if(bsingle(i)<10^(-6))
%符合所需的条件时,记录下此时对应的信噪比值
ssn=snlg(i);
i=length(sn)+1;
end;
i=i+1;
end;
disp('双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
bsn %显示双极性的信噪比
disp('单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
ssn %显示单极性的信噪比
运行结果:
双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
bsn =
21.3191
单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
ssn =
27.3359
Current plot held
双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
bsn =
21.3191
单极性NRZ码所需的信噪比为:(dB)
ssn =
27.3359
信噪比与误比特率关系特性图
由实验可以看出:
单极性码中,非归零码和归零码都是以两个不同的电平数来表示1和0,但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每个码元长度内,编码对应电平所占的时长不同,非归零码严格按照编码对应给与高低电平,码元期间不再改变,而归零码则会有末端归零的现象。

由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比较可知,双极性码的编码使得0,1的点评区分更加明显,这样就降低了误码率。

双极性码中也有归零码和非归零码之分,其中双极性归零码属于三元码,这样就可以避免当信息中出现长串连续的“0”或“1”时,非归零码中呈现的连续固定电平,以及二元码“0”码时低电平持续等引起的检错能力差的现象,相应的 减少了误码率。

双极性码和单极性码的误码率如信噪比的关系观测分析 信号误码率=%
100*传输的所有码数错误传输的误码数,它同信号的信噪比有密切关系, 在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两种信号随着信噪比的增强,误码率下降。

②单极性双极性码的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单极性信号的误码率大于双极性信号,也就是说同一误码率情况下,双极性码的抗干扰性强。

③同一信噪比下,双极性的误码率比单极性码误码率高,但随着信噪比的减小,这种误码率的差距减小,最后趋于相同,也就是说,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太差时,两者无码情况差不多。

四、结论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了二元码中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编码原理,掌握归零码和非归零码的区别和优缺点,了解了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在传输中信噪比的不同,理解了其误码率和信噪比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误码率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而减小。

同时我也学会了用Matlab中矩形图的绘制,了解了非全码宽信号的绘制(如归零码),另外会使用公式编程计算信号的能量和信噪比,以及误码率的转换。

在实验中,运用mablab中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会了将理论运用与实际的方法。

我发现了很多的不足,比如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耐心,最后都克服了完成了任务。

五、参考文献
1 通信原理MATLAB仿真教程,赵宏图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 通信原理-基于MATLAB的计算机仿真,郭文彬等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