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50a880722192e4536f6d7.png)
高中美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高中美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高中美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并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及欣赏水平。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如何界定民间美术?2、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教学方法:展示我国民间美术的相关图片和影响资料,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及自己创作的方式,培养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民间美术图片资料、课本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创作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课之前,我想先进行一个课前五分钟讨论,快要过年了,大家的心情一定特别高兴,过年之前各家各户都要忙碌一大阵子,大家能说说我们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是通过何种方式呈现出一派喜庆欢乐的气氛的呢?(学生讨论回答:大扫除、贴门神、对联、窗花、放鞭炮、舞狮子等)讲授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中国民间美术,接下来,请各组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间美术作品,并简单地介绍自己收集的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下面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中关于民间美术的文字说明,然后用简单地语言谈谈该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
)下面老师带领大家去山西农村,请大家认真观看看看,那里的人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过年的,哪里的民俗和我们安徽有什么不同。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说课稿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b68ab57f7ec4afe04a1dfc2.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针对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的一堂拓展课,挑选最简单易懂的剪纸,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制剪纸的乐趣从而强化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学生虽在日常生活中偶有接触,但美术基础薄弱,了解不够深入,剪纸表现了中华民族淳厚隽永的民情与民风。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长久地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但是现代的人们已经疏远了剪纸,重拾我们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古老民间艺术,是每一个美术老师应尽的一份责任。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所执教的年级为高一年级,学生步入高中,对自己的心智成长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品评认知一些造型较复杂的作品,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在上一节课中学习认知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各种形式,如:泥塑、皮影、剪纸蜡染等,但缺乏亲身体验。
学生对剪纸已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再加上很多学生本来对做手工怀有一定热情,有自己的审美追求,这些都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
本课以了解剪纸艺术到制作一个“团花”剪纸为过程,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养成自学艺术钻研知识的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学习团花剪纸的风格特色。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团花剪纸的制作技巧。
3、情感目标: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和欣赏剪纸艺术的美,让学生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愉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以及团花剪纸的特点提高对民族艺术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掌握折纸、修剪、设计团花的方法。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比赛说课稿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比赛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8874c11763231126edb1167.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本课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让学生欣赏课文图版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能够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在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
让学生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只留于表面。
审美能力的培养,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和技能: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特点,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以“欣赏美、了解美、评价美”为线索,尝试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研究型学习方式引入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和多种实践,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年画、刺绣、剪纸等民间美术。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e791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6.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教案: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课程背景: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老师,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和传承壮大中国民间文化,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也是我们工作的使命。
本节课程将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特点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美好。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特点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2.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热情。
3.激发同学们对于美的热爱,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特点。
2. 中国民间美术在当代的意义。
教学难点:1. 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魅力,以及探究其在现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
2. 激发同学们对于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于美和艺术的鉴别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同学们谈论一下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为引入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做铺垫。
二、讲授(30分钟)1. 民间艺术的定义请同学们尝试解释什么是民间艺术,并在老师辅助下,得到合适的回答——民间艺术即传统的民间艺术,从不同方面表现了民间生产、生活、文化中所具有的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
2. 民间美术的种类讲解民间美术包括了故事、音乐、舞蹈、工艺、绘画领域等内容。
3. 民间美术的魅力通过展示精美的民间工艺品、民间画等文物来让同学们感受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并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对于民间艺术如此着迷,如何享受其所带来的美好。
4. 民间美术的特点重点讲解民间美术的代表作包括“皮影戏”、“糖画”、“剪纸”等等,所表现出的特点有:a. 它们表现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b. 它们的表现手法独特,如“皮影”和“木偶”,需要有人在幕后操控,用手势指挥他的表演。
c. 它们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有一种韵律感和动感。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71fcb1fad6195f302ba630.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作,应重视民间美术作品的收藏和研究。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来自民间,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总结其艺术特点,最后学生谈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民间美术重在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懂得弘扬民族精神,要保护民族民间的艺术,提高保护的自觉性是民间美术鉴赏的根本目的。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教学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容易从专业美术角度挑剔民间美术的不足,教师应当多引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学生:放过。
教师:如今,放风筝已经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原本走向衰落的风筝工艺随着放风筝在民众中的普及,又走向了繁荣。
教师问:那你们知道风筝属于哪一种美术门类?学生答:民间美术。
教师:非常好,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民间美术的海洋(板书课题),了解民间美术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1、民间美术的定义: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A、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的作品,请学生观看并总结回答以下问题:*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什么人?*这些作品是用来干什么的?*他们反映了作者的什么?B、教师由学生的回答同学生一起总结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200e20fe4733687e21aaaa.png)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临夏中学王翔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 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3. 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艺术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里的积淀。
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比较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让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
能否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去是这堂课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的表现形式、象征寓意。
三、教学难点: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民间美术所具有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在电子白版右侧张贴红色剪纸团花挂图、对联、福字等,给学生分发剪纸用红纸。
2、课件片头播放民乐《花好月圆》,共同走进中国民间美术。
感受音画气息由此产生共鸣,并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哪几种民间艺术的分类呢?(学生回答:年画、刺绣、风筝等)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属于民间美术,(什么是民间美术,如何来界定民间美术呢?)(一)讲授新课:民间美术概念:(强调重点词)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里的积淀。
界定民间美术:(使学生分清楚)从历史上看: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从现在看:相对于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它的创造者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特点--------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相统一。
高中美术鉴赏《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a3b77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f.png)
高中美术鉴赏《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案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年画、刺绣、风筝、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1分钟)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
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
(板书中国民间美术)三讲授新课(5分钟)师: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
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男生: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师结: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麽多那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有哪些民间美术吗?生:年画、泥塑、风筝、剪纸。
1、年画(12分钟)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
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
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
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
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
图片《一团和气》生看完后有何感想。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
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
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
![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13edda28ea81c758f578a3.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姓名:吴学颖单位:杨柳青四中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您们好!我是杨柳青四中美术教师吴学颖,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一年级教材。
首先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作为普通高中阶段学习模块之一,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同学们的主体行为,仅仅靠教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
本课是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旨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璀璨民间美术。
本课通过介绍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样式,了解我国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通过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学生分析本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解决学生这两方面的问题,也就攻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最后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本着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提出问题。
这样才能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本课的教学将以图片/录像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在问题的设计中注重知识的渗透与拓展,尤其是天津本地民间美术,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单人或按小组合作的形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我国民俗活动情景中的各类民间美术品作品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特征以及与民俗的关系。
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的情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欣赏、感受、体验、讨论、评述等过程,培养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高中美术教学案例美在人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高中美术教学案例美在人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d2c743175fbfc77da269b1ff.png)
高中美术教学案例美在人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内容分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第十六课的内容,我省在全国首先进入新“课改”的实施,新课程对教材进行了新的编写,较于以前的《美术欣赏》课有明显的不同,新课程课本有很多新的东西,内容的整合上比以前较科学,里面增加“思考与讨论”、“学生活动”等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法与学法的转变。
2、学情分析: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不对所教学生做总体的了解,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如何?已懂得了多少美术的知识?做为教师应有大致的了解,这关系到教学成功与否,在“课改”课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设计,师生互动活动的完成,都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
我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在农村学校读初中的,美术的素养不高,一开始学习《美术鉴赏》课时大家都觉得很配劲、很抽象,但通过前面的学习,情况开始有了改变,学生逐渐有感觉了,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观察和寻找身边与农村所发生的美术活动,学生们对这个话题都感到非常兴趣,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来的,以前从没有注意过身边也有“美术”,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使学生们不断思考、观察,把身边的美术活动都想到了,而且思惟不断的发散,想到了省内的黎苗族服饰织物、大陆部分地区的剪纸等,这点从学生回答提问中可以反映出来。
这教学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讲授法、活动探索法、讨论研究法,和课件演示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追求达到较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教学目标:综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心中有底了,我在这节课中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①、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②、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③、了解民间美术”的形式表现2、拓展目标:①、认识学习民间美术”的意义②、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③、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3、情感提升目标:培养学生喜爱民间美术,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158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a.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3. 学会欣赏和评价中国民间美术作品;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范围-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2. 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民间美术作品的题材和内容- 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民间美术作品的传承和创新3. 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和评价- 如何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如何评价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通过欣赏和评价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介绍相关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帮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更全面的认识。
2. 观摩法:组织学生观看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通过观摩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
3. 欣赏与评价法: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4. 创作实践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民间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1. 导入: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和范围,以及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3.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4. 总结归纳: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
第二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1. 导入:通过观看民间美术作品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民间美术作品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技法,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20cf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7.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美术教案[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熟悉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同学了解几种民间美术形式(剪纸、皮影、年画、泥塑),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力量目标:通过同学分析体会民风民俗的积淀,把握民间美术的精髓--动身于对生活的美妙愿望,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养及审美力量,为其继承和发扬民间美术奠定基础。
情感目标:理解民间美术中的蕴涵的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弘扬民间美术精华,培育喜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民间美术在历史进展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阅历的积累。
同学简单从专业美术角度挑剔民间美术的不足,关心同学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抱负。
同时也要指出民间美术中有精华也有封建迷信等方面的糟粕。
[教学过程]导入部分: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慧才智和艺术才能。
请同学列举生活中见到的民间美术的形式(如年画、剪纸、皮影、玩具等等)老师讲解:民间美术从历史上看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而言的,从现代来看,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美术而言的,它的制造者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
讲授新课:民间美术造型分类一、平面造型出示图片:同学分析是那种艺术形式。
(剪纸、年画、刺绣织锦、印染花布、木刻版画)老师讲授: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着重讲授剪纸艺术。
同学动手:分组形式,四人一组,男女搭配,制作剪纸窗花。
(播放音乐)出示剪纸图片(书上内容、网上下载)二、立体造型出示图片:同学分析是那种艺术形式。
(泥塑、石雕、陶瓷、面塑、布制品、竹木雕)老师讲授: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着重讲授泥塑艺术。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三篇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d82c55011ca300a7c39022.png)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三篇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
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体现,所以,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实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实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使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实行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放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等,但食品会被吃掉,因为不能保存,而那些工艺品却有纪念意义的,同学们知道吗?这些工艺品其实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那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去外地都收集了哪些民间工艺品呢?请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介绍一下它有什么让你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为什么?(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小香包、绣花工艺品等)师:你们真有眼光,这些工艺品非常漂亮,你们说说这些民间工艺品是什么地方吸引你的呢?说一说你的感受吧!生:①小泥人是它可爱的造型。
高中美术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指南
![高中美术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af64b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9.png)
高中美术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指南1. 指南简介本教学指南旨在为高中美术课程中的《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提供教学方向和内容安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作品;-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鼓励他们通过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创作。
3. 教学内容安排3.1 中国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民间艺术的定义和内涵- 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的对比- 民间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2 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民间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明清时期的民间艺术- 当代民间艺术的发展趋势3.3 中国民间艺术的分类和代表性作品- 陶瓷艺术:窑洞、彩绘陶器等- 刺绣艺术:苏绣、湘绣等- 建筑艺术:土楼、木构建筑等- 雕刻艺术:木雕、石雕等- 绘画艺术:年画、壁画等3.4 民间艺术的欣赏与创作- 学习欣赏中国民间艺术的方法和技巧- 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通过学习民间艺术元素进行艺术创作4.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方式介绍中国民间艺术的相关知识;- 视听资料: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作品;-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工艺品市场等,亲身感受和体验民间艺术;-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民间艺术元素的创作实践,提供艺术指导和反馈。
5. 教学评价与考核-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情况;-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的创作作品展示和评价;- 考试测试:开展知识与理解的考试测试,检验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掌握程度。
6. 教学资源- 教材:使用编写完备、内容准确的《中国民间艺术导论》等教材;- 多媒体资料: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支持教学;- 实地考察场所:与当地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合作,提供实地考察的机会。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583d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b.png)
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产生背景和特点。
2.认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
3.学习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4.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民间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产生背景和特点。
2.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
3.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
2.民间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展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产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
2.知识讲解2.1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和产生背景从先秦时期的彩陶、商周青铜器到唐代民间墓壁绘画再到现代的刺绣、剪纸、布艺、陶艺等民间手工艺品,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
它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中表现民族智慧和美学情趣的艺术创作体系。
中国的民间美术产生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它深植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与各个地方的宗教、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相关联。
2.2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包括木雕、石雕、青铜器、锻铁器、陶艺、漆器、刻印、丝绸、织布等多个门类。
它们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创造力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风土民情和民族气息。
2.3 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特点是表现技法独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其中,民间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宗教画等主题占主要地位。
3.课堂练习3.1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选择几幅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3.2 绘制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习和练习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技法和方法,让他们自由创作一个民间绘画作品。
4.小结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对中国民间美术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互动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教案】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90311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8.png)
美术鉴赏: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对民间美术有所了解,但只是表面,有对于民间美术是落后艺术的印象,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意识,加强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剪纸、年画、风筝、玩具、编织、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研究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标图像识读: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美术品类,通过赏析门神年画的构图、造型、色彩等、认识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的核心素养。
审美判断:能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判断评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教学互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及创意实践方面的核心素养。
文化理解:理解民间美术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弘扬民间美术的精华,培养对民间美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解读门神年画的艺术语言教学难点:感受民间美术的美。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准备PPT课件、视频、年画、板书等。
预习本课学习内容了解本地区民间美术有哪些品类。
充分做好学习的准备了解当地民间美术的品类,激发学习兴趣导入启发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如果你们走进这样的一户人家会有什么感受呢?视频描绘的是什么场景?(过年)那么过年我们一般会张贴对联,门神、福字等等,那是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呢?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是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作,并在民同厂泛流传和应用的美大作品。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5a27c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4.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形成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
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学具准备:民间美术相关资料收集、剪刀、彩纸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音乐导入播放民俗音乐《喜洋洋》,提出问题: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国传统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东北、西北、南方)?(小组讨论回答) 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小组抢答)——民间美术。
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环节二:欣赏图片,讲授新知1.展示图片,哪些作品是民间美术的作品?如何界定民间美术?辨一辨说说理由。
引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2.学生观看民间美术短片,寻找、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种类。
——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民间玩具等。
3.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民间美术作品,并且进行欣赏,小组讨论民间美术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①生活实用:实用简洁,因才施艺②审美需求:质朴率真,乡土气息③表达情感:热烈夸张,象征寓意4.展示几组民间美术图片,让学生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动植物或字体形象,分别猜测作品里所蕴含的象征寓意。
(抢答)①福禄寿②喜上眉梢——喜鹊、梅花③连年有余——莲子、鲤鱼④鸳鸯戏水——婚姻幸福美满小结:以上所提到的都是民间传统中比较常见的象征寓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喜庆吉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作,应重视民间美术作品的收藏和研究。
2、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来自民间,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总结其艺术特点,最后学生谈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民间美术重在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懂得弘扬民族精神,要保护民族民间的艺术,提高保护的自觉性是民间美术鉴赏的根本目的。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教学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容易从专业美术角度挑剔民间美术的不足,教师应当多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
学生:放过。
教师:如今,放风筝已经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原本走向衰落的风筝工艺随着放风筝在民众中的普及,又走向了繁荣。
教师问:那你们知道风筝属于哪一种美术门类?
学生答:民间美术。
教师:非常好,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民间美术的海洋(板书课题),了解民间美术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
1、民间美术的定义: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
A、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的作品,请学生观看并总结回答以下问题: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什么人?
*这些作品是用来干什么的?
*他们反映了作者的什么?
B、教师由学生的回答同学生一起总结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C、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的区别:
从历史的角度看,是相对于宫廷艺术,从现今角度看是相对于画院学院派的美术。
2、民间美术的发展史:
民间美术是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形成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就闪耀着民间艺术的光辉;
*魏晋以前的美术创作者主要是工匠;
*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及画像砖的造型及艺术风格上质朴活泼的民间特色;
*魏晋到近代,在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及各种工艺创作中,民间将是仍占绝对优势。
在广大城乡群众中流行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等直接装饰人民生活的工艺美术创作更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教师问:民间美术在过去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由于过去阶级偏见使民间美术的成就常常被贬低或忽视;又由于劳动人民在经济,政治及文化上遭受重压,以至于他们在艺术上的智慧才能也不免受到压抑而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尽管如此,民间美术仍然发展出了很多种类。
3、民间美术的分类:
民间美术的品种极为丰富。
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又与民俗,宗教及其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大体分类如下:(学生总结,教师引导)
绘画:年画、版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雕塑: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面塑、砖刻等
玩具: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
染织刺绣: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挑花等
服饰: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绢花等
家具器皿:日用陶瓷、木器、竹器、铜器等
戏具:木偶、皮影、面具等
剪纸:窗花、礼花、刺绣花样、挂笺等
纸扎灯彩:花灯、各种纸扎、风筝等
编织:草编、竹编、柳条编、纸编等
食品:面花、面点造型、糕点模、糖果造型
4、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语言:
虽然中国各民族在地理条件、风俗、感情与气质等方面互有差异,使民间美术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但是,长期以来个民族之间频繁的文化经济交流,互通有无,使得民间美术在题材的表现和图形中蕴含的寓意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性,这些共同性就是人民群众的追求。
教师问:那么人民群众的追求是什么呢?
总结起来就是:求活、求全、求大。
A、教师结合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求活、求全、求大的含义。
求活------民间美术最高的人生哲学(生、活泼、活动)
求活=求生,生命
以作品《莲生贵子》、《金鱼戏莲》引导学生认识到“活”也就是“生”的意思,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生命的热爱;
以《五毒螃蟹》引导学生认识到以毒攻毒,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的含义,也就是生命之意;
以《泥孩儿》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中有早生贵子的寓意,隐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也体现了求活;
《布老虎》、《虎头鞋》中的老虎在民间有镇宅、辟邪、祛灾的含义被视为吉祥物,保护神,用老虎做孩子穿的鞋和玩具,寓意保佑还平安健康,这其中也有“活”的含义。
求活=活泼
以《泥孩儿》,引导学生认识到“活”有“活泼”之意;
求活=活动、运动
以《三顾茅庐》(皮影),在一个平面中展示了人丛屋外走进屋内的一个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活”也是指“活动运动”;
剪纸中一鸟多翅,牛吃草时有多头,一人三脸来表示运动。
求全(对称偶数、完整圆满、自我为中心)
求活中的“活动”也体现了老百姓在一个平面上表现所有内容的审美意志。
也就是“求全”的体现。
例如:
对称偶数
以《荷包》、《石榴树开红花》为例,老百姓做荷包都做两个,位的就是表达好事成双,成双成对的美好愿望,因为一个看起来很孤单,也不吉利;
完整圆满
以《团花》—圆形的,完整圆满的象征、《石榴树开红花》---对称并且把侧面人物眼睛剪成正面的样式,就是为了不让他残缺,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求全也是指完整圆满;
自我为中心
以《围嘴花样》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求全”也是“自我为中心”,围嘴的中间就是自己,体现了民间美术中的一种艺术上的自信;
求大=(大形象、求美)
以《大阿福》、《于鹤阿福》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求大也是指大形象,另外,剪纸中也常用这个手法,为了表现丰收,把果实剪得比人还大,《石榴树开红花》中,人物眼睛很大,老百姓觉得这样才好看;
以老子说的“大器晚成”的解释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求大也有求美的意思,大器晚成指古代的玉石要经过精碉细琢才能成精美的装饰品,要花好长时间,所以晚成。
现在比喻干大事的人都成才比较晚所以求大也有求美的意思,如剪纸中羊大为美,喜欢把动物剪得比人还大,所有的民间美术都有求美的要求。
总结:所有民间美术都有求美的最终愿望。
它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和幸福的追求,并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5、如何面对当今的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各地民俗活动普遍升温,作为民俗文化造型的载体---民间美术也得到也得到蓬勃发展,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给人们以审美享受,而且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日常家居中,摆放一些民间染织刺绣,家具器皿,便会产生一股浓浓的原生态气息,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底蕴,人因环境而显得更有品位,外出旅游时,一方面观看自然风光,一方面参观民俗活动,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而艺术家也喜欢从民间美术中寻找灵感,汲取创作的源泉,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这样民间美术又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但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化的过程中,会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处于濒临失传的处境。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既要自觉保护它,更应该结合现代社会需求有选择地将其继承,发扬光大。
(学生能意识到这些就可以了)
小结: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引导,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