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
文言文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词的用法和意义一、文言文词的用法1. 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词语的运用对于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感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是借代和比喻。
借代指通过使用一个相关联的词语来替代或者暗示另一个词语,使文章更加简练和生动;比喻则是通过将两个本不具有相似性质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例如,在《孟子·万章下》中,“百世可知也”一句中,“百世”就是使用了借代手法,表示千秋万代之间;而“犹河之水若决堤也”中,“犹河之水”就是一个明显的比喻,将人们内心深处强烈愿望的涌动形容为奔腾不止如江河决口般。
2. 字义婉曲由于文言文以其精炼、含蓄而闻名,因此经常使用一些字义婉曲、引人思考的词语。
这种用法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思索并体会其中所含之意,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例如,在《鲁迅全集·狂人日记》中,文中描述了一位上海人笃信佛教,并对自己的一部小说作了“觊觎”和“唏嘘”的评价。
这里,“觊觎”意指希望得到、渴望;“唏嘘”则表示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叹息和惋惜。
这样的词语使得读者不仅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还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3. 褒贬使用在文言文中,往往使用褒贬相间的词语来进行描述,以达到借此表达作者态度或表明某事物优劣之效果。
这种用法既可以通过形容词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动宾结构来完成。
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提到了孔子对于如何内省修身的看法:“讯于师而无求,至于必有盖焉,可与共学也已。
” 这里,“无求”即是在表达“不愿向他人寻求”的动宾结构,同时隐含着对自我反省能力高潮的褒奖。
二、文言文词的意义1. 敦厚大气文言文常常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来表达人物形象和品质。
在描绘人物时,经常使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其敦厚大气、稳重深沉的特质。
例如,在《红楼梦》中,“老实”的描述是用以形容贾母、王夫人等长辈人物的,这个词语传递出他们宽厚、忠厚本分的性格特点。
通过这样的词语描写,使得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这些人物对家族的悉心照料和对子女的悲情关怀。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词性和语法功能,从而产生新的意义和用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1. 名词动用:名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表示动作或行为。
例如:“一狼洞其中”(《狼》),“洞”原本是名词,在这里表示“打洞”的动作。
2. 形容词动用: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表示动作或行为。
例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和“远”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表示“亲近”和“疏远”的动作。
3. 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表示事物或行为的名称。
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和“入”原本是动词,在这里表示“出产的东西”和“收入的东西”。
4. 名词作状语:名词在句子中充当状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状态、方式、工具等。
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原本是名词,在这里表示“用箕畚”的方式。
5. 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和“劳”原本是形容词或动词,在这里表示“使……痛苦”和“使……劳累”的意思。
文言文常见汉字用法归纳
蔓:màn :蔓延、蔓草难除wàn:藤蔓、拖蔓mán:蔓菁(jing)wàn基本字义1. 〔大~儿〕方言,指有较高表演技艺,有广泛影响的演艺明星。
亦作“大腕儿”。
字义〈名〉[口语]∶蔓生植物的细长不能直立的枝茎。
如:这棵黄瓜爬蔓了;瓜蔓;压蔓蔓菁mánjing菜名。
即“芜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肉质màn详细字义〈名〉1. (本义:藤蔓wan第四声,草本蔓生植物的枝茎)蔓,葛属。
——《说文》青树翠蔓。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丹藤翠蔓。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蔓广则歧多,歧多则饶子。
——《齐民要术·种瓜》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杜甫《新婚别》〈动〉1.?蔓延;滋长[creep]野有蔓草。
——《诗·郑风·野有蔓草》。
传:“延也。
”敛蔓于野。
——《诗·唐风·葛生》不蔓不枝。
——宋·周敦颐《爱莲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左传·隐公元年》2. 又如:蔓生(蔓延生长);蔓衍(扩展延伸);蔓草(蔓延滋生的草);蔓连(延伸串联);蔓蔓(滋长延伸的样子)3. 攀引,缠绕[twine]。
如:蔓引(如瓜蔓相互的牵连);蔓蔓(纠缠难察的样子)〈形〉1. 杂乱[mixed and disorderly]。
如:蔓说(杂乱没有系统的言论);蔓悴(衰颓杂乱);蔓辞(杂乱繁琐的文字)2. 另见mán;wàn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前面一树枣,? 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 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 九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 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 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九月九,九个酒迷喝醉酒。
中考语文常考13个文言文词语的用法,收藏!
中考语文常考13个文言文词语的用法,收藏!在文言文中,也有一些核心词汇经常出现,小编为大家做了整理,掌握了它们,就是你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以1.(动词)认为,以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以为妙绝。
——《口技》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2.(介词)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①可译为“用”“拿”。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山市》徐喷以烟。
——《童趣》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狼》或以钱币乞之。
——《伤仲永》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核舟记》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成,将以攻宋。
——《公输》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唐雎不辱使命》②可译为“靠”“凭”“凭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使命》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隆中对》何以战?/可以一战。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曹刿论战》③可译为“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必以信。
——《曹刿论战》3.(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宅边有五柳树,引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二个“以”)——《送东阳马生序》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以君之所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综合知识)文言文中常见词的用法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且
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3)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3)为考生们整理了“初中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3)”,希望有所帮助,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的及时更新哦。
祝同学们金榜题名!初中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乃 1.(连词)于是,就蒙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公输》陈胜、吴广乃谋曰。
——《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涉世家》乃入见。
——《曹刿论战》2.(副词)才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羽、飞乃止。
——《隆中对》3.(副词)竟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4.(副词)应该,是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初中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且 1.(副词)况且且为众人。
——《伤仲永》且秦灭韩亡魏。
——《唐雎不辱使命》2.(副词)尚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初中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诸 1. (形容词)众,各个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醉翁亭记》诸郡县苦秦吏者。
——《陈涉世家》2. (兼词)相当于“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3.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挟天子而令诸侯。
——《隆中对》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4.人名中的字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唐雎不辱使命》5.姓中的字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
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
使……通过
2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
劳
使……劳累
八、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刘禹锡)
乱
使……乱
2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韩愈)
尽
使……尽,竭尽
3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苦
使……痛苦
4
所以动心忍性(《孟子二章》)
动
使……心动
忍
使……坚韧
腰
挂在腰间
7
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开宴会
8
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欧阳修)
名
命名,取名
9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号
取号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陶渊明)
穷
走完
2
有龙则灵 (《陋室铭》刘禹锡)
灵
成为有灵异的水
3
林寒涧肃 (《三峡》郦道元)
寒
清凉
向西
5
下见小潭 (《小石潭记》柳宗元)
下
在下面
6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柳宗元)
空
在空中
7
日光下澈(《小石潭记》柳宗元)
下
向下
7
犬牙差互(《小石潭记》柳宗元)
犬牙
像狗的牙齿一样
8
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柳宗元)
斗
像北斗星一样
蛇
像蛇一样
10
四面竹树环合(《小石潭记》柳宗元)
环
初中文言助词归纳
初中文言助词归纳
一、什么是助词
助词是指在文言文中起到辅助、补充、限定等作用的词语。
助词常常用于句子中,以帮助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的意思。
二、常见的助词及其用法
1. 的(dí)
- 的常用来构成修饰性状语、修饰性定语和构成形容词后置短语等。
- 例如:美丽的花朵、高兴的笑声、古老的城市等。
2. 之(zhī)
- 之常用来引导名词性成分,表示关系。
- 例如:天之骄阳、人之言论、家之幸福等。
3. 乎(hū)
- 乎常用来构成疑问句和表示疑问的语气。
- 例如:何乎哉、安乎君子之道等。
4. 也(yě)
- 也常用来表示转折、补充或强调。
- 例如:早出晚归,人之常情也。
5. 以(yǐ)
- 以常用来表示手段、目的或状态。
- 例如:以诚相待、以此为例、以满足需求等。
6. 而(ér)
- 而常用来表示转折、并列或表示条件。
- 例如:亦善亦恶,而吾所当行者何也。
7. 于(yú)
- 于常用来表示处所、时间、事情的起源等。
- 例如:于今复何如、于我何赞等。
8. 乃(nǎi)
- 乃常用来表示原因、结果或推理。
- 例如:吃饭乃是为了生存、天寒乃至于雪等。
9. 兮(xī)
- 兮常用来构成虚词、表示语气或补充。
- 例如:死兮其亡、行人弗及兮。
以上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助词及其用法,掌握了这些助词的用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并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希望本文能对初中学生了解和掌握文言助词有所帮助。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董卓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和补充等作用。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包括了助词、连词和语气词。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
例如:“吾父之书”表示“我父亲的书”;“食之”表示“吃掉”。
2. 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问句的语气。
例如:“何以言之乎?”表示“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3. 者: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主体。
例如:“吾行者”表示“我去”。
4. 矣: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停顿的语气。
例如:“已矣”表示“已经了”;“行矣”表示“可以走了”。
5. 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
例如:“吾也能来”表示“我也会来”。
6. 与:用于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与人为善”表示“与人做好事”。
7. 乃:表示转折、结果或连词。
例如:“是乃”表示“就是”。
8. 以:表示手段、理由或目的。
例如:“以此为证”表示“以此为证据”。
9. 于:表示时间、地点等。
例如:“于今日”表示“在今天”。
10. 皆:表示全部或都。
例如:“皆知此事”表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11.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来源。
例如:“自此”表示“从此”。
12. 若:表示条件或比较。
例如:“如此”表示“这样”。
13. 将: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推测。
例如:“将行”表示“将要去”。
14. 乎: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明声乎?”表示“你明白吗?”15. 固:表示肯定或强调。
例如:“固然”表示“确实如此”。
16. 亦:表示也或同样。
例如:“亦可”表示“也可以”。
17. 焉:表示地点、程度或方法等。
例如:“何以?”表示“怎么样?”;“焉得”表示“怎么能得到”。
18. 哉: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如:“何其喜哉!”表示“多么高兴啊!”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丰满和传神。
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时,对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文言文中常见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常见词的用法文言文中不乏一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特别是一些虚词,虽然实际没有意义,但是却在整个句子的翻译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为使得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文言文中常见词的用法,小编给整理了一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文言文词语解释
文言文词语解释一、古人常用词语解释在古代的文言文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古人常用的词语,这些词语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下面,我将对几个常见的古人常用词语进行解释。
1. 心灵:指人的内心思想、情感和意志。
在古代文学中,经常用心灵来形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表达的深度。
例如,《红楼梦》中的“心灵手巧”形容黛玉对艺术的天赋和情感的细腻。
2. 惺惺:指聪明、机警。
这个词语在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智慧和机敏。
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被形容为“惺惺公子”。
3. 纷纷:指各种不同的事物或意见同时出现或发生。
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多样性和复杂性。
例如,《诗经》中的“采薇”篇中有“纷纷采薇,仞维其茨”,形容了多种不同的植物共同生长。
4. 徘徊:指来回游荡或犹豫不决。
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思考或行动时犹豫不定或徘徊往返的情景。
例如,《红楼梦》中有“徘徊岁月何其短”的描述,形容光阴的飞逝和人生的无常。
5. 困惑:指思考或面临问题时的困难或疑惑。
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或困境时的无助和犹豫。
例如,《庄子》中曾有“困于所不能,而救于所能”之说。
二、文言文中的动词解释在文言文中,动词是表达动作、状态和变化的重要词类,通过动词的使用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下面,我将对几个常见的动词进行解释。
1. 漫游:指在广阔范围内自由行走或游历。
这个动词常用来形容人在自然风光中的闲适漫游,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某个领域或知识范围中自由探索。
例如,《红楼梦》中有“漫游四方”之说。
2. 商榷:指思考、讨论问题并达成共识。
这个动词常用来形容人对问题进行深思熟虑的讨论和研究。
例如,《论语》中的“君子与其憾不悔,不如务去所能也,商榷之也”表达了思考和讨论问题的重要性。
3. 讴歌:指通过歌颂或赞美来表达喜悦或敬意。
这个动词常用来形容人对优秀事物或有功行为的赞美和歌颂。
例如,《诗经》中有“讴歌伊余”的描述,表达了对优秀人才的赞美。
4. 演绎:指通过推理和逻辑推断来得出结论。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1. 之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秦之破楚也,三月而后得胜。
”(《史记·秦始皇本纪》)2. 乎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3. 而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
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4. 乃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
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
”(《礼记·中庸》)二、状助词5. 也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
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6. 焉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
例如:“斥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
”(《周礼·春官宗伯》)7. 兮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思索、停顿等语气。
例如:“有德者,先古之达人,师古之贤人。
兮,未有尝见之;然灵然致之。
”(《老子》)8. 矣意义:表示语气的断定或肯定,通常译为“了”、“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完结、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其中包含了许多常用实词。
这些实词在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文言文常用实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材料。
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用来代替特定的人或物。
常用的人称代词包括:“吾”、“尔”、“其”、“彼”等。
其中,“吾”用来代指说话人自己,“尔”用来代指对方,“其”用来指代第三人,而“彼”则表示离说话人较远的人或事物。
二、动词动词是文言文中非常重要的词汇,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
常见的动词包括:“行”、“来”、“去”、“言”、“受”等。
这些动词在文言文中通常有着特定的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
三、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文言文中常用的形容词有:“美”、“善”、“强”、“恶”等。
这些形容词在文言文中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增强描述的力度和准确性。
四、名词名词是指事物的名称或代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名词包括:“人”、“物”、“天”、“地”等。
这些名词在文言文中起着实用性的作用,用来指代实际存在的人、物或概念。
五、副词副词在文言文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
常见的副词有:“众”、“亦”、“已”、“复”等。
这些副词在句子中往往起到连接和修饰的作用,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
六、连词连词用来连接句子或词语,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
文言文中常见的连词有:“而”、“乃”、“若”、“则”等。
这些连词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上下文和衔接语义的作用,使整篇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七、量词量词用来表示数量或计算单位。
在文言文中,量词常用的有:“千”、“百”、“万”、“斤”等。
这些量词在描述数量时,需要与名词搭配使用,形成具体的数量概念。
八、介词介词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位置。
文言文中的常用介词有:“于”、“与”、“自”、“至”等。
这些介词在句子中起到状语或定语的作用,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义。
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在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主要体现在其意义和搭配上。
文言文中的词语具有丰富多样的用法,如形容词、动词、名词等,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表达不同的含义。
以下将从几个角度详细探讨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
1. 形容词:形容形单独使用时,可以修饰名词或者补充说明主语、宾语等成分,起到描绘画面、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以及描述事物状态等作用。
例如《红楼梦》中常见的“贤”、“鄙”、“臭”等,通过修饰名词强调事物的好坏和品质。
2. 动词:动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实义动词和虚拟动词两种类型。
实义动词使用较为广泛,可表示行为、状态、变化等含义;而虚拟动词则更多地表示一种假设或者愿望。
3. 名词:名词在文言文中除了常规作为实物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外,还具有扩展含义和隐喻意义。
例如,“笔墨”不仅指代文具,还可指写作的技巧或者文字表达;“心意”除了表示内心的想法外,还涵盖个人情感、态度和意向等方面。
4. 量词:文言文中的量词用得较多,常用来修饰数量较大的事物和概念。
例如,“百姓”、“千里”、“万钱”等,都是通过数量词来表示具体数目,加强描述的力度。
5. 介词与连词:介词与连词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句子成分、衔接语境和调整语气等功能。
例如,“而”、“则”、“乃”等连词常用于并列以及转折关系之间的句子连接;“以”、“为”等介词则多用于连接动宾结构。
二、例句解析1. 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容词用法:例句1:“崔颯然肃出行。
”(《离骚》)解析:这个例句中,“颯然肃出行”的“颯然肃”为形容次序助长份额,描绘崔颯之人举止清新俊秀。
例句2:“杀人如麻。
”(《刘备传·先主伝·晋》)解析:这里,“麻”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非常多。
该句中表示刘备屠杀的人很多。
2. 文言文中常见的动词用法:例句1:“想壮年俱已仕于国者,吾尤畏其为后效。
”(《出使安南书》)解析:这个例句中,“渴险”即指作以害怕,并表示“因此”。
作者通过使用这个动词来表达自己对日后可能效仿前人的担忧。
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
一、“之”的用法:⑴【代词】他,她,它(们)。
例:①人皆吊之。
(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
(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
(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
(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
(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
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
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
(本义项指第一个“之”)⑷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
(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
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之以为戮:以之为戮。
中考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与
中考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与导读:本文中考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与,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与一、读作yǔ时1.(动词)给,给予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2.(连词)和,及(注:连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为并列关系,顺序可以颠倒)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醉翁亭记》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公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松武判官归京》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3.(介词)跟,通(注:介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不构成并列关系,顺序也常常不可颠倒)蹲其身,使与台齐。
——《童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山市》夸父与日逐走。
——《夸父逐日》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与蒙论议。
——《孙权劝学》神情与苏、黄不屑。
——《核舟记》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念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之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关于中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词语用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之1.(动词)去,往;到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饲中。
——《陈涉世家》多助之至。
/ 寡助之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代词)第三人称代词①相当于“他”。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借旁边与之。
——《伤仲永》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传》楚人怜之。
/ 令辱之。
——《陈涉世家》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长跪而谢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将军岂愿见之乎?/ 贤能为之用。
——《隆中对》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隆中对》愿借子杀之。
——《公输》亲戚畔之。
/ 天下顺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呼尔而与之。
/ 蹴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惠子相梁》②相当于“他们”。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隆中对》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公将驰之。
/ 跳往助之。
——《愚公移山》③相当于“它”。
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学而时习之。
——《论语》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传一项秀才观之。
/ 受之天也。
——《伤仲永》复投之。
/ 又数刀毙之。
——《狼》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箬篷覆之。
/ 闭之。
/ 石青糁之。
——《核舟记》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马说》弗之怠。
/ 走送之。
——《送东阳马升序》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明之者谁?——《醉翁亭记》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第二个“之”)——《醉翁亭记》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愿终守之。
——《唐雎不辱使命》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公输》环而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相当于“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之”的用法:⑴【代词】他,她,它(们)。
例:①人皆吊之。
(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
(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
(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
(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
(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
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
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
(本义项指第一个“之”)⑷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
(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
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之以为戮:以之为戮。
之:指我们。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
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⑽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③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二、“而”的用法(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过去教材上有)②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唐·欧阳修《醉翁亭记》)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唐·欧阳修《醉翁亭记》)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唐·欧阳修《醉翁亭记》)⑤溪深而鱼肥。
(唐·欧阳修《醉翁亭记》)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临溪而渔。
(《醉翁亭记》)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唐韩愈《马说》)4.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唐韩愈《马说》)②吾恂恂而起。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③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④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唐·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三、“以”字含义和用法: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二、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四、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例如: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五、介词,可译为“凭借”。
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六、介词,相当于“从、由”。
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七、介词,译为“按照”。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八、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
例句: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陈涉世家》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九、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
例如: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小石潭记》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十、连词,译为“以致”。
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十一、通“已”,已经。
例如: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以(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二)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世说新语〉三则》)(四)文言文“焉”的用法①<代>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
《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
”②<代>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③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④<副>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
《<论语>十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⑤<助>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呢”,常可不译。
《毛遂自荐》:“此百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⑥<助>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
《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⑦<助>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
《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
”⑧词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在动词前可译作“……地”。
《阿房宫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黄生借书说》:“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如何辨别句尾的“焉”字是兼词还是语气助词呢?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则就是兼词。
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
例如: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苏轼《石钟山记》)“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即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
②、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
(《吕氏春秋•奇鬼》)“有奇鬼焉”即有个奇鬼。
2、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方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助词。
例如:①、此之谓三有礼焉。
(《孟子•离娄下》)此句中的“此”代方面,指称前面所说的三个方面的事情。
②、彼有人焉,未可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