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篇一: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1.1生活数学一、教学目标及教材重难点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等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难点:通过“做数学”的过程与方式进行,初步了解数学是研究数量和形状的科学。

.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出示投影)展示四幅富有美感的图片:天安门、金字塔、南京长江二桥、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建筑,从中寻找熟悉的图形(立体的或平面的),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以上一组画面与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请问你看到的内容哪些与数学有关?(同桌讨论后回答) 2.探索新知识1). 结合以上画面以及教室、学习用品,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图形,加强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2). 展示一些其他的与数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股市信息、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汽车牌照号码、条形码等(这里可让学生自己举例)3). 从观察p5 “车票中提供的信息”再到“身份证号码“,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的作用4). 让学生自己设计学号,并解释它的意义 3.课堂练习:p7页试一试4.归纳小结与知识的链接与拓展 1、归纳小结2、知识的链接与拓展a、0.8kgb、0.6kgc、0.5kgd、0.4kg(2).小华每天起床后要做的事情有穿衣(4分钟)、整理床(3分钟)、洗脸梳头(5分钟)、上厕所(5分钟)、烧饭(20分钟)、吃早饭(12分钟),完成这些工作共需49分钟,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应是多少分钟?(3).趣味数学猜谜语:(1)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打一数字)(一)(2)2、4、6、8、10(打一成语)(无独有偶)(3)从严判刑(打一数学名词)(加法)三.自我检测1、某中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7位评委给某选手的评分如下表。

最新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初一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初一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初一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嚷声音。

同时停泊在吊脚楼下的一些船只,上面也有人在摆酒炒菜,把青菜萝卜之类,倒进滚热油锅里去时发出沙沙的声音。

河面已朦朦胧胧,看去好像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

(沈从文《边城》)(提示:沈从文笔下的景色从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特定的风俗、民情连在一起的。

这段端午节后的傍晚景致的描绘,自然朴实,充满生活气息。

)整个审判厅都沸腾起来。

狄德利希一方面为他自己表露高贵的感情所感动,同时又被自己发言的效果弄得神魂飘荡,更加目光灼灼地逼视着被告。

但是突然间他把身子向后一闪:被告哆嗦一阵,摇摇晃晃地倚着椅子扶手站了起来,一双布满红丝的眼睛瞪得滚圆,下巴不停地抖动着,那副表情活像中了风似的。

“嗷!”妇女们都惊叫起来,满心以为就要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

但是被告只是对着狄德利希干喊了几声,他的辩护律师一直抓着他的胳膊,劝他不要激动。

这时庭长宣布,检查官先生将在四点钟发表起诉词,接着就和法庭其他工作人员退出了审判厅。

(亨利希?曼《臣仆》)(提示:这是很富有戏剧性的,不同角色表现出不同的心态特征。

狄德利希是志得意满、得意洋洋,进而想得寸进尺,但内心深处又藏着怯懦。

被告是愤怒、激动。

而妇女们则抱着看戏的态度在期盼,法庭工作人员则忙着退场,好不热闹。

)2.相关资源材料微型小说的写作要点陈果安微型小说是载体小、内涵大的体裁形式,它的文字、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刻画单纯,描写简明,语言简洁。

它对生活的把握是“化整为零”,反映生活是“以点取胜”,在写作时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点。

一、要善于捕捉构思的聚焦点微型小说把握生活是“化整为零”,反映生活是“以点制胜”。

它不能像中、长、短篇那样去写生活的“面”。

它必须将社会生活内容和自己认识评价凝聚在某一个“点”上,通过一瞬,来照亮全程;通过一点,来涵括全部。

因此,寻找微型小说聚焦点,捕捉微型小说的聚焦点,对于微型小说的写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教案标题:初一数学-苏教版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集合的概念,并能够进行集合的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掌握集合中元素的表示方法和集合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集合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材: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点名、纪律检查。

2. 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如集合的定义、元素、空集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引入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苏教版教材中与集合相关的练习题。

2. 辅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拓展延伸(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运用集合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 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提问。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 汇总全班集体的回答,并总结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预习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中与集合相关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扩展活动:
1. 进一步拓展集合的应用,如用集合表示事件的概率等。

2. 给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实际问题,并用集合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进行课堂分享和
讨论。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元一数学的说法与算术式数词与基数、序数词•目标:掌握基数词、序数词和数词的概念,能正确使用它们。

•教学重点: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区别和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1.引入基数词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数词的用法。

2.介绍序数词的概念,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序数词的应用。

3.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运用基数词和序数词。

•拓展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问卷调查,使用基数词和序数词记录人员数量和排名情况。

算术式的定义与基本性质•目标:了解算术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区分算式的各个部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算术式中的运算符、运算对象和运算结果。

•教学步骤:1.介绍算术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个部分的含义。

2.练习:给出一些算术式,要求学生判断其中的运算符、运算对象和运算结果。

3.拓展训练:让学生设计一些算术式,交给其他同学判断其中的运算符、运算对象和运算结果。

•拓展活动:让学生创造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其中涉及到算术式的应用场景。

单元二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与表示•目标: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正确读写和比较有理数。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正负概念,能从数轴上读取有理数。

•教学步骤:1.通过举例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并解释正负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使用数轴进行有理数的表示和比较,并进行练习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3.综合应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进行计算和比较。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有理数对战游戏,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有理数概念和表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正数加正数、正数加负数等不同情况下的运算法则。

•教学步骤:1.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情况下的运算法则。

2.练习:给出一些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并核对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一起看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欢迎查阅!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1一.课标与文本关系:《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步》要想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体悟.二.学情分析根据课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亲情观念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准则,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三.教学目标:基于《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审美情趣;2.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并通过指导朗读,品味语言美.3.培养尊老爱幼的高尚美德,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那么,如何将目标转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难点: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将重点化解到教学中,又如何引领学生寻找解除难点这一杂症的灵丹妙药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法宝就在下面的教法和学法这一环节中.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以朗读及朗读指导为经,以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讨论.探究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教法和学法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发挥威力呢?重难点这两种溶质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学过程这一溶剂中,变成营养丰富的溶液被学生吸收继而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看下面的环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了.六.教学过程(一).在轻音乐伴奏下激情导入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二).教学目标(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三).读文生情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课件显示朗读要求):a.把握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b.朗读的语气:温和亲切中含庄重c.朗读的语调:平稳.深沉.抒情d.朗读的语速:中速略舒缓(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两个问题.)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2)归结为〝和美〞(板书)(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四).研读入境合作讨论1.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2.划分4人小组.要求: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4.反馈.小结.(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2)不存在谁的权利,〝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5.补充名人的话: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五).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②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2.思考:①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②男.女朗读,品味③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六).赏读入心拓展运用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2.反馈.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内容:生生不息(如果我们写作增添亮色)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4.深情赏读:领读—跟读,评价.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5.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6.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7.反馈.小结: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多媒体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进入下一环节)(七).凝神细想,独抒性灵为了学以致用,练习对称句式的写法,也为了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所以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请以〝爱〞.〝家〞或〝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开头,让抒写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另辟蹊径写,然后交流.①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①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②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①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②家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在音乐的激荡下,学生尘封已久的记忆犹如洪水般一泄如注,思绪也随之荡漾开来,平日里被忽略的小事此刻都变成了爱的源泉,在汩汩流淌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于是下笔如有神助.(八).教学小结:(继续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教师寄语.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九).课后作业:(父亲的故事过渡)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七.板书设计:板书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对一堂课的结构和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教学内容,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2《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二.学情分析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五.教学理念1.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还强调〝要加强朗读,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2.联系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来阅读本文,并思考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体现新课程的〝大语文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3.重视互动合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融洽交流讨论的互动合作,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主构建探究问题.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学得合作技能.六.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营造出自然.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2.朗读教学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3.探究讨论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写作成功之法.七.学法指导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评价老师范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朗读抒情散文,体会春的优美意境;在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八.教学流程(一)课文引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春天的样子,以及对春天所寄寓的感情.〞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同时展示课件,配以春天的影像及音乐,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由景入情,进入到春的回味和想像之中.(二)整体感知课文第一,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和多媒体课件的配合,在学生头脑中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而课件文字的背景画面又暗示了该段文字的主题,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朱自清先生《春》的世界.第二,通过学生对老师的朗读进行评价以及自读,激励学生发挥想像对文章进行初步分析和感悟,使自己对春的感受和作者对春的感受进行碰撞,同时让学生掌握抒情散文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第一,分小组讨论六幅春天的画面,并且给出〝研讨提示〞,但学生的研讨并不限于提示,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尊重体验的个体差异,不求结论统一和,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验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景物特征词语感悟春的美丽.如〝春草图〞,通过〝偷偷地〞.〝钻〞.〝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来表现出春草嫩绿的特征;通过人的动作〝坐〞.〝躺〞.〝踢〞.〝滚〞.〝跑〞.〝捉〞等词语,以及人的感受〝轻悄悄〞.〝软绵绵〞等词语来体现对春草的喜爱.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变句分析,如比较〝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和〝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以此体会〝偷偷地〞表现出小草不经意破土而出,而带给人们的喜悦;〝钻〞表现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如何融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全班共同研讨开头和结尾.让学生了解简洁有力的开头结尾对点题.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了解拟人.排比.比喻等手法在传情达意.增加文章感染力方面的作用.第三,带着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进行朗读,并勾画出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并仿写一个.让学生和文章产生共鸣,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教学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侧重从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方面加以引导.有如下要点:1.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2.要抓住景物特点绘形.绘声.绘色.绘神,使景物能够逼真地再现在读者面前;3.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强烈的情感,并通过直接抒情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4.要借助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五)作业设计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写一篇短文,描绘自己家乡的春天.这是对文章的体验和反思,学习.欣赏.借鉴课文,做到学以致用.九.板书设计用精炼.概括的文字勾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清晰,形象直观,使美丽.温馨的春天永驻学生心中.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3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达到初步了解的目的,为进一步体会文字打下基础.其次,鼓励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一个感性的评价.即说出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语句,从而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学会在文章的语言中找寻有价值的信息.再次,激发.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去寻找一些很富有价值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和探讨,养成学生钻研文本的阅读习惯.最后,引导学生设想作者的这些所谓的真挚感情是否延续到了现在,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的主线.具体实施:1 铺垫课前播放歌曲《童年》.说明:这样可以为学生的思维营造一个氛围,从而引发感性思维的活跃性.2活动一:教师设计问题:人一生有很多阶段,而最让人体会深刻的往往是自己的童年,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和回忆呢?学生可以回答一些和文章相同的乐趣的事情.说明:用此方法可以让学生非常自然的走进文章内容之中.并为寻找同样的感情触击点埋下一个伏笔也让让学生能自主的走进文体本身,避免了僵化的导入.3活动二:设计问题: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有那些语句你印象很深刻?让学生去文章中找一些关键的语言信息.很可能找到例如〝我再也没有吃到这样好的豆〞的语句.第二步让学生通过变换表达的方式〝谁能用一个肯定语气的句子表达出这句话同样含义〞学生可能答出〝是我吃过的豆子.看过的戏〞也就找出下一个活动的主题,也是进一步分析语言的感情蕴涵做引入.说明:通过学生的活动,使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告诉他其中重要信息的关键所在.从而在一篇较长的文本中筛选最有用的信息,而初步把握住文本的感情走向.当然也能够训练学生的表达变换,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4活动三:引导学生找出变换表达的那句话中作者感情表达程度的重心在〝最〞字.提问:〝同学还可以在文章中找到那些〝我〞认为〝最〞引起你关心的人或是物还有感受等等.找到就写在黑板上.比如说:〝看〞的戏.〝最有刺激的游戏〞偷豆.等等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寻找,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再引导学生更深一步的对文本的探究和体味.例如〝最刺激的游戏〞偷豆,〝偷〞字蕴涵的就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不齿行为,而是一种纯真.一种人性的淳朴.例如还有如〝最〞让人陶醉的景色〝月夜之中那种综合的感官所蕴涵的情致.可以让学生换一种感受试试看能不能表达出同样的效果.还有学生还能说出最能干的最聪明的.兴的欢迎的.最爱的东西.最最怕的.最担心的.最香的.的最美丽的等.说明:用这样的方式是最直接深入文本让学生对话文本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避免了文章过长让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做主.自我定位.真正让课堂成为探究激趣空间.5讨论升华.活动四:教师设计引导问题:看来这些都是让〝我〞永远难以忘记的,一个最字就把人生最美的勾画的淋漓尽致.也就难怪〝我〞会说〝这是我一生中吃的豆子看的戏,那同学们想想现在看来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我〞还能有同样的快乐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不会了.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答案开放,不一定统一.但引导学生思考:真的是童年的豆子太好吃.或者是〝戏〞太好看而〝好〞的让〝我〞刻骨铭心吗?学生由于以上的充分探讨之后很容易得出结论.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也有了充分的对话,在文本之中寻找的答案用来和老师交流这也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6思维扩展,讨论激趣.归纳主题.结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出发点.教师设计提问:〝我〞感觉就象是近在眼前,那这个〝我〞就是作者本人吗?〞很可能让学生之间产生争论.之后在引导学生出结论:这篇小说当中其实蕴涵对童年的无忧无虑单纯真挚生活和淳朴人性的怀念.说明:这个环节充分体现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争鸣.很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探究事物习惯和兴趣的养成.当然也能营造一种科学而民主的氛围.最后提问:戏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我却说〝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你有过类似经历吗?布置学生去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可以是诗歌.可以是一首歌)来表达对童年时光的怀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版苏教版

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2016 年七年文上册全册授课设计(最新版教版)繁星授课设计授课目: 1 .掌握以下字的音、形、:半明半昧静寂霎眼星群密布 2 .学并运用比、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 .欣文中描绘的看繁星的情况,悟作者表达的感觉。

4 .生活,学会欣身的美。

授课重点、点: 1 .由光景引的想、感觉。

2 .运用比、人等修辞手法生、形象、适合的表达感情。

授课数:一。

前准:教:(1)部署学生文。

(2)向学生供应相关料,以便学生正确掌握文内容。

a. 作者介。

b. 写作背景。

学生:(1)文及教供应的资料。

(2)一般文,工具准字音。

(3)熟文第三段。

授课程:一、学生情况:二、入新:巴金大自然,夜空繁星的情况行了察感觉,文中是怎样写察到的情况及感觉的,我来仔研文。

三、研文: 1 .依照文后“研究一”第一句,理清文构。

(学生先个人思虑,尔后言)参照意:第一部分(第 1 段):描绘“我”最看繁星,回从前在家夜晚望星天的情况和感觉。

第二部分(第 2段):回“我”三年前在南京看望繁星的情况和感觉。

第三部分(第 3~4 段):描绘“我”在海上看繁星的情况和感觉。

(如学生将第 3,4 段内容分开“在海上的每日看的情况与感觉”,“有一夜看到的情况与感觉”,也加以必定、可)。

2 .作者在不同样的,不同样的地址繁星行了察,生了不同样的感觉,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些感觉?(学生先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尔后与前后左右同学探沟通,准在全班言)参照意:“望着星天,我就会忘所有,忧如回到了母的里似的。

”“好象它就是我的朋友,它经常在和我一。

”“我忧如看它在我霎眼,我忧如听它在小声。

”“在星的抱中,我微笑着,我酣睡着。

我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在睡在母的里了。

” “那四光明的星星是,下面几⋯⋯看,那个巨人在跑呢!” 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的感情?参照意:运用了比、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形象的表达感情。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篇一: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1.1生活数学一、教学目标及教材重难点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等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难点:通过“做数学”的过程与方式进行,初步了解数学是研究数量和形状的科学。

.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出示投影)展示四幅富有美感的图片:天安门、金字塔、南京长江二桥、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建筑,从中寻找熟悉的图形(立体的或平面的),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以上一组画面与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请问你看到的内容哪些与数学有关?(同桌讨论后回答) 2.探索新知识1). 结合以上画面以及教室、学习用品,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图形,加强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2). 展示一些其他的与数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股市信息、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汽车牌照号码、条形码等(这里可让学生自己举例)3). 从观察p5 “车票中提供的信息”再到“身份证号码“,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的作用4). 让学生自己设计学号,并解释它的意义 3.课堂练习:p7页试一试4.归纳小结与知识的链接与拓展 1、归纳小结2、知识的链接与拓展a、0.8kgb、0.6kgc、0.5kgd、0.4kg(2).小华每天起床后要做的事情有穿衣(4分钟)、整理床(3分钟)、洗脸梳头(5分钟)、上厕所(5分钟)、烧饭(20分钟)、吃早饭(12分钟),完成这些工作共需49分钟,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应是多少分钟?(3).趣味数学猜谜语:(1)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打一数字)(一)(2)2、4、6、8、10(打一成语)(无独有偶)(3)从严判刑(打一数学名词)(加法)三.自我检测1、某中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7位评委给某选手的评分如下表。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5篇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5篇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5篇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1幼时记趣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准备:1、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2、思考:童年生活“物外之趣”有哪几件。

你喜欢这样的童年生活吗?为什么?第一课时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1、教师活动: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在巡视过程中,随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

学生活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结合书下注释,运用工具书,尽量扫除文字解释的障碍。

2、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互相翻译学生活动:讨论、评价3、教师活动:指出重要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标注,划出重点。

4、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再次互相翻译学生活动:学生熟悉字词句的翻译第二块:语文活动:看谁复述*最棒1、教师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先组内复述,选派代表,然后集体交流学生活动:学生推荐代表课后学习:1、回家将*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

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是自己不熟练的。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2往事依依教学目标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对人的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2、朗读感受*优美的语言,体会*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搜索有关作者的资料。

2、自学字词,按照一般预习要求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推测写作意图,感受*特色3、圈出文中大量运用的成语与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播放配套光盘中的POWERPOINT,或者其他电影片段。

自由谈论对《三国演义》的感受,教师引述课文相关片段进行小结。

(播放有问题可用realplay)二、自学成果检查交流1、介绍作者: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搜索的作者资料,教师投影作者的照片。

(xp的系统就用幻灯方式,不然可用豪杰大眼睛、Acdsee等件放大)2、检查字词教师根据《附录三》的字词,适当补充制作POWERPOINT。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全册教案设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为你打开一扇门》2课时《繁星》1课时《冰心诗三首》1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1课时《古代寓言二则》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

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

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阐述文学的特点、功能,使学生平时受益于文学的模糊认识清晰化,条理化,从而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繁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三首》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不是胡思乱想,有现实中的依据。

最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最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半明半昧静寂霎眼星群密布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欣赏文中描写的观看繁星的情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感受。

4.热爱生活,学会欣赏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的表达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向学生提供有关资料,以便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a.作者简介。

b.写作背景。

学生:(1)阅读课文及教师提供的材料。

(2)普通话诵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3)熟读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二、导入新课:巴金热爱大自然,对夜空繁星的情景进行了观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写观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1.根据文后“探究练习一”第一句,理清课文结构。

(学生先个人思考,然后讨论发言)参考意见: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2.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观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些感受?(学生先用铅笔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然后与前后左右同学探讨交流,准备在全班发言)参考意见:“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4.细读课文第三段:(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No.1-2No.3No.4No.5-6 No.7No.8No.3No.3佳作欣赏美的瞬间星期天晚上的建湖,是那么的繁华,车水马龙,似乎正在演绎着一首美妙的曲子,突然——在街道的拐弯处,两辆车子以惊人的速度穿过茫茫人群,相对驶去,只听得“嘭”的一声,两车相撞了,糟了!这可撞得不轻啊!脑子里满是那两个年轻人相互辱骂,甚至打斗情景。

我飞奔过去,想看个究竟,却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急着上医院。

对了,你没事吧?把你衣服弄脏了,真不好意思!”“不,没关系,幸好我的衣服没口福,要不然你那美味的鸡汤就没了。

”旁边的人也被这位年轻人的话逗乐了。

一件事就这样了结了,但它给人们的思索又是如何深远呢?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与修养,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互谦互让。

我常想: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又会怎么做呢?人生就是这样,让一步天高云淡,退一步海阔山空。

后记: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朋友,你说对吗?点评:文章捕捉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瞬间:撞车后的互相致歉,凸现了相互谦让的人性美。

语言描写幽默风趣。

美的瞬间“轰隆隆——”打雷了。

“哗啦啦——”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

天空已阴霾密布,正如我的心情。

刚刚,我和妈妈吵了一架。

因为妈妈帮我收拾房间时,看了我的日记本!那时我刚巧进来,看到这一幕,我的头“嗡”的一下炸开了:妈妈偷看我的日记!那收藏着我所有秘密的日记本!我冲上去,一把夺过日记本,对着妈妈吼道:“你为什么要偷看我的日记?我唯一的心灵深处的秘密你也不放过吗?你知不知道你只通过偷看日记来了解一个人是很让人反感的!我恨死你了!”说罢,我跑出了家。

天公不作美,指挥雨来欺负我,我忙躲到屋檐下。

雨越下越大,路上匆匆而过几个人,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这时,远处走来一对母女,女孩一只手吃力地扶着母亲,一只手拿着伞,把大部分伞挡在了母亲的头上。

那个母亲吃力的说:“别往我这,挡挡你自己吧。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繁星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三、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课文描写繁星的精彩语言。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启发、点拨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践。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冰心诗四首教学目的:1. 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2. 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 朗读诗歌2. 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来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后记“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形象的能力。

2、通过角色假想,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

3、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哈尔威的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后记古代寓言二则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方法;讲读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后记往事依依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

2、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生字词的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趣导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链接:复习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设疑引导: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词义。

标注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为后续的讨论和讲解做准备。

思考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相互交流,寻求解决方案。

汇报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教师释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难点,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4. 深入探究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结构布局、主题思想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和讨论,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归纳: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

提升拓展: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课堂反思: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借鉴。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重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1、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

写成算式就是5+3=8(m)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

写成算式就是(-5)+(-3)=-8(m)师生共同归纳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哪个方向运动了多少米?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

写成算式就是5+(-3)=2(m) 师生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经过两次运动后,物体又回到了原点。

也就是物体运动了0m。

师生共同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教师:你能用加法法则来解释这个法则吗?学生回答:可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来解释。

一般地,还有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巩固知识课本P18 例1,例2、课本P118 练习1、2题四、总结运算的关键:先分类,再按法则运算;运算的步骤: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注意:要借用数轴来进一步验证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首先要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全册集体备课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全册集体备课

1.1生活数学主要内容:1.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图形的观察,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教学过程:1.引入(1)结合课本P4—P6图片,感受我们生活在在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中;(2)同学们谈谈小学学习数学的体会,并举例说说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2.例题分析:例1、数字与生活(1)展示车票,分析车票中的数字及其作用(2)身份证号码提供给我们很多信息,如320106************(3)商品的条形码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例2、图形与生活(1)自行车车轮(2)奥林匹克五环旗,2008北京申奥标志,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3)上海世博会会标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本P7试一试3小结:课堂练习:1.猜猜看: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打一数字)2,4,6,8,10(打一成语)从严判刑(打一数学名词)2.2008年9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9年元旦是星期.3.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1.0±kg、)2.025(±kg、)3.025(±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kg.4.小华每天起床后要做的事情有穿衣(4分钟)、整理床(3分钟)、洗脸梳头(5分钟)、上厕所(5分钟)、烧饭(20分钟)、吃早饭(12分钟),完成这些工作共需 49分钟,你认为最合理安排应是多少分钟?5.光明中学初一有6个班,采用淘汰制进行篮球比赛,问共需进行多少场比赛?若采用单循环制呢?若采用主客场制单循环赛制呢?1.2活动思考主要内容:1.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2.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想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活动一: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按P8的方法折叠、裁剪、展开,你会得到什么图形?试说明理由.搭1搭3根;搭100活动三:观察月历 (1)月历中右上角2⨯2方框中的四个数之间 有什么关系? 任意一个这样的方框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吗? (2)月历中中间3⨯3方框中的9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小明一家外出旅游5天,这5天的日期之和是20.你能说出小明几号回家? 2、例题分析:例1.观察下列已有式子的特点,在 内填入恰当的数:1+2+1=1+2+3+2+1= 1+2+3+4+3+2+1= 1+2+3+4+5+4+3+2+1=1+2+3+…+2006+2007+2008+2007+2006+…+3+2+1= 例2试探索:(1)第列的数是多少? (2)81所在的行和列分别是多少?(3)100所在的行和列分别是多少?3、小结 课堂练习:1、在 上填上适当的数:(1)2,4,6, ,10,… (2)1,12,123,1234, ,123456,… (3)1,3,6, ,15,21,… (4)1,1,2,3,5, ,13,21,… 2、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可得到一条折痕(图中虚线),连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三次后,可以得到7条折痕;那么连续对折四次后,可以得到 条折痕;连续对折五次后,可以得到 条折痕.第33、把一个长为9、宽为4的长方形分成两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4、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1)1张餐桌可坐6人,2张餐桌可坐 人; (2)按照图中方式继续排列餐桌,完成下表:2.1 比0小的数(1)主要内容:正负数的概念,区分正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第1次对折 第2次对折 第3次对折①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那么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海拔高度比海平面低155米该如何表示呢? ②结合课本P12四幅图片,说出图中所给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2.新授:正负数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负数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既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增加与 ,收入与 等,对于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就为负. 4.例题讲解:例1:指出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练一练:请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例2:填空(1)如果向北行走8km 记作+8km ,那么向南行走5km 记作 ; (2)如果运进粮食3t 记作+3t ,则-4t 表示 ; (3)如果节约了-20千瓦,实际上是 ; (4)如果负一场得-1分,实际上是 . 练一练:(1)如果买入大米200kg 记作+200kg ,则卖出120kg 大米记作(2)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40元表示 ;(3)太平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平面11034m ,它的海拔高度可以表示为 ; (4)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问题中的量:①从同一港口出发,甲船向东航行142km ,乙船向西航行137km : ; ②拖拉机加油50L ,用去30L : ; 试一试:回答问题情境①中的问题: .5.小节: . 课堂练习:1.任举4个正数: ;任举4个负数: .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43,0,8.35,0001.0,24,70.7,311,2----+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3.如果时针顺时针方向旋转900记作-900,那么逆时针方向旋转600记作 ; 4.如果将低于警戒线水位0.27m 记作-0.27m ,那么+0.42m 表示 ____; 5.用正,负数表示下列问题中的量:①某商场在“五一”期间购进空调390台,销售了295台; ②某日A 股上涨1个百分点,B 股下跌3个百分点.6.中午12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0.5米记作-0.5米,下午1时水位上涨了1米,下午5 时水位又上涨了0.5米,则①下午1时的水位可记录为 ,下午5时的水位可记录为 . ②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的水位高 米.7.小刚在超市买一食品,外包装上印有“总净含量(300±5)g ”的字样,请问“±5g ” 表示什么意义?小刚拿去称了一下,发现只有297g,问食品生产厂家有没有欺诈行为? 2.1比0小的数(2)主要内容: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1. 问题情境:①学校的图书馆馆藏书近20万册,可是图书管理员阿姨总能很快地将你要借的书找出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②我们小学学过哪些数?是怎样分类的?到了初中引入负数后,我们该如何区分各类数呢? 2.新授:①有理数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理数的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 3.例题讲解:例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集合内:85,0,1415.3,08.0,24,7.7,763,32-+--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练一练:书P15第5题例2. 把下列各数填在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内: (1) (2)负分数集合 非负整数集 (3) (4)正有理数集 有理数集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②-0.5既是分数,也是负数. ③0只表示没有.④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⑤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⑥既不是正数也不是整数的有理数是负分数. 例4.写出所有适合下列条件的数:(1)不大于3的正整数: ; (2)大于-5的负整数: ; (3)大于-3且不大于4的整数: .4.小结: 课堂练习:1.已知下列各数:2,,0,1.3,6,51.4,31,72,03.0,15----+-π 其中正数是 ,负数是 ,整数是 ,分数是 . 2.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是正数C.是负数 D 是正整数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整数的有理数是( )A.0和负分数B.负分数C.负整数和负分数D.正整数和正分数 4.不小于-2.5而小于2.8的非负整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把下列各数填在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内: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非正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主要内容:了解数轴的概念,知道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能将已知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表示的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能熟练使用工具书,独立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并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词语、成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

能使用硬笔熟练工整地书写楷书。

2、能体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学习他们的科学方法,能初步树立创新意识;并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3、能初步使用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和说明的一些方法,并学习写简单的说明文;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4、能利用口头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展现自我风采。

5、能进行采访、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的科技情况,合作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单元学时安排:(共计14学时学时)单元整体学习1学时《斜塔上的实验》2学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学时《宇宙里有些什么》2学时《梦溪笔谈》二则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作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学时单元整体学习学习目标:1、确定单元学习专题,指定活动计划。

2、激发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

第一块:浏览本单元内容,确定单元学习专题。

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浏览本单元目录、内容。

明确任务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3、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在本单元中可有你感兴趣的内容,请随便谈谈。

谈感受(自己最感性趣的内容,)2、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

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

组建专题研究小组。

3、布置任务:根据本组的专题,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制定活动方案。

第三块:学习评价: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一)出示评价内容: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自我反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童话的魅力。

2、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让学生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1、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感知童话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感知童话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媒体再现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认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他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撰写了《启蒙读本》,共373篇,其中有许多经过改编的民间故事。

(二)我说你说: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觉得本文除了可以用《七颗钻石》作为标题外,以下标题也适用。

请大家高声朗读课文,结合本文分别说说这三个标题的妙处。

(1)神奇的水罐(2)爱心行动(3)大熊星座的传说明确:(1)文中的“水罐”很神奇:自己装满水——摔下来水一点也没洒掉——由木的变成银的——由银的变成金的——从里面跳出七颗钻石,从里面涌出一股水流(2)揭示变化的原因:(爱心)孝心、爱心、母爱、博爱。

得出结论:爱能创造奇迹。

(3)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扉。

这样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2、除此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些标题适用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3、说说原标题的好处。

结构:吸引读者的注意,引人入胜;首尾呼应内容:更能表现出小女孩纯洁美好的心灵。

更能突出本文童话的特点。

(三)了解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让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全册教案设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为你打开一扇门》2课时《繁星》1课时《冰心诗三首》1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1课时《古代寓言二则》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

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

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阐述文学的特点、功能,使学生平时受益于文学的模糊认识清晰化,条理化,从而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繁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三首》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不是胡思乱想,有现实中的依据。

《“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你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第一单元的文章文字精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品位文学语言的精炼优美。

在诵读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先前对文学的认识投入其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实美好的情感,将学生对文学作品原有的模糊认识清晰化,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去发现文学作品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并对它充分信心。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学学习目标: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为单元教学做好准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调查表。

- 1 -课堂学习:第一块: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第二块: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第三块:学习评价第2课时《为你打开一扇门》(一)学习目标:通读课文,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解决生字词,做好批注。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课文课后学习:准备向同学推荐一部文学作品,让同学对你推荐的文学作品感兴趣,并很希望阅读。

第3课时《为你打开一扇门》(二)学习目标:能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在诵读中积累。

- 2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课后学习:背诵你最欣赏的语段,并摘抄到你的读书笔记上。

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养成进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第4课时《繁星》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

3、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4、学会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有关写星星的诗词加深对繁星的认识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比较作者与自己看繁星的感受第三块:语文活动:望星空课后学习:1、办一起“星空知识”手抄报,并进行评比。

- 3 -第5课时《冰心诗三首》学习目标: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从《青年人》中鼓励学生要以自身的言行为自己写好历史。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课前学习:熟读成诵这些诗歌。

课堂学习:《成功的花》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嫩绿的芽儿》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青年人》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4 -第三块:语文活动:朗诵诗歌课后学习:1、完成探究练习一、三。

第6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目标:体会船长在海难发生时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体会场面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课前学习:熟读课文,进行批注。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精读课文课后学习:1、写:给哈尔威船长的一封信,表达你对他行为的看法第7课时《寓言二则》(一)郑人买履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5 -第三块:语文活动:编创课本剧“郑人又买履”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

第8课时《寓言二则》(二)刻舟求剑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第9课时诵读欣赏教学目标: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写作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

作为写作训练的起始单元,让学生觉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

所以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有目的地实践再进行写作,可以进行良好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八课时:学习目标:学写通知课堂学习:- 6 -课后学习:1、自学“有感而发”2、可以参观某处地方,可以为家人做自己平时不做而他们常做的事。

第九课时:学习目标: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第13、1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另定)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继续加强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往事依依》2课时《幼时记趣》2课时《十三岁的际遇》1课时《伟人细胞》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金色童年”,是第一单元教学层次的延伸与提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是新初一学生还深留在脑海中的“宝贝”。

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讲述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老师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用心,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能否改变学生“我不感兴趣的书坚决不读”、“单调的书不看”等错误的读书观点呢?《幼时记趣》充分展示了小孩子丰富想象力下的新奇大千世界,能否使学生回味记忆中的趣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十三岁的际遇》十三岁就已经在北大念书了,难道她是一个天才吗?田晓菲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一个不变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同龄人的遭遇是否可以坚定学生不断上进的决心,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每一件事呢?- 7 -《伟人细胞》中体现了许多中学生希望被人关注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件别出心裁的大事以此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事实总是失败而告终,反而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却被大家称道,这或许不是贾里一个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学生能明白伟人其实很平凡,品质也很朴素,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就是成功吗?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注重生动性、活泼性,激发学生脑海中类似的情景,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学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踏实不懈地努力。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第四块:学习评价第2课时《往事依依》(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学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2、能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情感;3、初步了解引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课前学习:学生熟读课文,读准生字词,做好批注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8 -课后学习:1、将文中诗句补充完整,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第3课时《往事依依》(二)学习目标:通读课文,能对自己喜欢的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前学习:熟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课后学习:小组出一期“文学伴我一起成长”的手抄报第4课时《幼时记趣》(一)学习目标:1、能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2、能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3、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学习: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常用古汉语字典》。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第二块:语文活动:看谁复述文章最棒课后学习:1、回家将文章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

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最好是自己不熟练的。

第5课时《幼时记趣》(二)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