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1166 《分子生物学》第五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习题及解答(精)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习题及解答(精)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习题及解答一、名词解释1、genome;2、基因芯片;3、持家基因;4、Operon;5、感受态细胞;6、逆转录酶;7、PCR技术;8、转化;9、重组DNA技术;10、基因沉默;11、hnRNA;12、复制子;13、反义RNA;14、衰减子;15、拟基因;16、RNA编辑;17、颠换;18、拓扑异构酶;19、变性;20、转座子二、基础理论单项选择题1、DNA连接酶的作用为()A、合成RNA引物B、将双螺旋解链C、去除引物、填补空隙D、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连接2、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主要作用是( )。

A、引导合成冈奇片段B、作为合成冈奇片段的模板C、为DNA合成原料dNTP 提供附着点D、激活DNA聚合酶3、下列哪一种蛋白不是组蛋白的成分()A、 H1B、H2A 、H2BC、 H3、H4D、 H54、DNA的变性:()A、包括双螺旋的解旋B、可以由低温产生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5、转录需要的原料是:()A、 dNTPB、 dNDPC、 dNMPD、 NTP6、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RNA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甘酸:A、DNA聚合酶ⅢB、 DNA聚合酶ⅡC、DNA聚合酶ⅠD、外切核酸酶MFl7、下真核生物复制起始点的特征包括()A、富含GC区B、富含AT区C、 Z DNAD、无明显特征8、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A、在一定pH值条件下所带的净电荷的不同B、分子大小不同C、分子极性不同D、溶解度不同9、DNA复制时不需要以下哪种酶?()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RNA指导的DNA聚合酶C、拓扑异构酶D、连接酶10、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链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11、利用自己的位点专一重组酶把自己从寄主基因组中的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遗传元件叫()A、启动子B、转座子C、T-DNAD、顺反子12、原核DNA合成酶中()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前导链和冈崎片段A、DNA聚合酶ⅠB、DNA聚合酶ⅡC、DNA聚合酶ⅢD、引物酶13、在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以便于重组和筛选。

分子生物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可以实现体细胞克隆的技术是:A、基因编辑B、聚合酶链式反应C、诱导多能干细胞D、体细胞核移植正确答案:D2.在PCR反应中,引物与模板的结合温度约为:A、37°CB、55°CC、72°CD、95°C正确答案:B3.大肠杆菌对于基因克隆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连接酶B、合成引物C、表达目的蛋白D、作为宿主正确答案:D4.将单链DNA合成双链的酶是:A、连接酶B、DNA聚合酶C、裂解酶D、RNA聚合酶正确答案:B5.可以增加靶标DNA拷贝数的技术是:A、PCRB、电泳C、测序D、印迹杂交正确答案:A6.在Southern杂交中起探针作用的是:A、DNAB、RNAC、载体D、引物正确答案:A7.编码氨基酸顺序信息的DNA序列称为:A、启动子B、基因C、外显子D、启动密码子正确答案:B8.可以自我复制的核酸是:A、mRNAB、rRNAC、tRNAD、miRNA正确答案:B9.DNA聚合酶在PCR反应过程中不需要的元素是:A、铜离子B、镁离子C、锰离子D、钾离子正确答案:A10.启动子序列通常位于:A、转录起始点上游B、编码区C、基因内含子D、终止子上游正确答案:A11.可以直接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A、阳离子脂质体法B、农杆菌法C、微粒射击法D、电穿孔法正确答案:B12.DNA的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B、核苷酸C、核糖D、脱氧核糖正确答案:B13.农杆菌可以将T-DNA转入植物细胞的原因是:A、具有连接酶B、具有限制性内切酶C、具有转座子D、可以与植物细胞膜融合正确答案:C14.DNA测序中的Sanger方法利用了:A、引物延伸终止B、核酸杂交C、蛋白质切割D、荧光标记正确答案:B15.可以用于克隆目的基因的载体是:A、慢病毒B、质粒C、线性DNA分子D、mRNA正确答案:B16.属于真核生物的模型生物是:A、小鼠B、酵母C、果蝇D、以上所有正确答案:D17.可以将质粒DNA转入宿主细胞的是:A、限制性内切酶B、DNA连接酶C、显微注射器D、电穿孔仪正确答案:C18.可以直接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是:A、电穿孔法B、微注射法C、生物炮法D、农杆菌法正确答案:D19.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不是:A、Western印迹B、质谱C、Northern印迹D、免疫印迹正确答案:C20.对DNA进行切割的酶类包括:A、分裂酶B、连接酶C、制限酶D、聚合酶正确答案:C21.可以直接检测蛋白质的方法是:A、PCRB、Northern blotC、Western blotD、Southern blot正确答案:C22.提供能量驱动翻译反应的化学键是:A、糖苷键B、磷酸酯键C、硫磷键D、氢键正确答案:B23.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基因主要位于:A、细胞质DNAB、线粒体DNAC、细胞核DNAD、质粒DNA正确答案:B24.下列DNA酶类能切断磷酸二酯键的是:A、连接酶B、DNA聚合酶C、替代酶D、制限酶正确答案:D25.在制备重组DNA时,使用琼脂糖的目的是:A、提供营养B、连接DNA段C、物理分离片段D、催化连接反应正确答案:C26.是mRNA而不是tRNA或rRNA的特征是:A、可翻译成蛋白质B、可与核糖体结合C、含有多肽链D、富含无义密码子正确答案:A27.对蛋白表达的后翻译调控方式是:A、剪接体B、RNA编辑C、蛋白质水解D、磷酸化正确答案:C28.编码tRNA的基因位于:A、线粒体B、核糖体C、细胞核D、细胞质正确答案:C29.单克隆抗体技术利用的真核细胞是:A、诱导的多能干细胞B、杆状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C、转化的肿瘤细胞D、融合瘤细胞正确答案:D30.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含有的序列是:A、终止子B、编码区C、启动子D、外显子正确答案:D31.制备cDNA文库常用的反转录酶来源于:A、大肠杆菌B、反刍动物C、艾滋病毒D、枯草杆菌正确答案:C32.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所在的核酸是:A、mRNAB、rRNAC、tRNAD、盖帽RNA正确答案:C33.参与DNA复制的关键酶是:A、RNA聚合酶B、连接酶C、DNA聚合酶D、选择酶正确答案:C34.编码rRNA的基因通常组织成:A、基因簇B、可变剪接体C、假基因D、反义基因正确答案:A35.编码 rRNA 的基因位于:A、线粒体DNAB、质粒DNAC、细胞核DNAD、细胞质DNA正确答案:C36.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的过程称为:A、翻译B、转录C、复制D、修复正确答案:B37.PCR技术依赖的关键酶是:A、连接酶B、聚合酶C、裂解酶D、制限酶正确答案:B38.编码氨酰tRNA合成酶的RNA是:A、mRNAB、rRNAC、tRNAD、siRNA正确答案:B39.可以实现定点诱变的技术是:A、CRISPR/Cas9B、ZFNsC、TALENsD、以上均可正确答案:D40.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基因功能的方法是:A、突变分析B、蛋白质互作C、序列比对D、同源建模正确答案:C41.可以改变染色体DNA序列的技术是:A、基因敲除B、基因转染C、基因沉默D、基因编辑正确答案:D42.下列不属于PCR反应体系的组成部分是:A、DNA模板B、聚合酶C、dNTPD、琼脂糖正确答案:D43.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的方法不是:A、Southern blottingB、Western blottingC、Eastern blottingD、Northern blotting正确答案:A44.从cDNA库中可以获得的是:A、所有DNA片段B、编码区序列C、非编码区序列D、全部基因组序列正确答案:B45.可以直接克隆cDNA的是:A、质粒B、YACC、λ噬菌体D、人工染色体正确答案:A46.病毒载体导入宿主细胞的方法是:A、共转化B、显微注射C、电穿孔D、吸附感染正确答案:D47.可以识别启动子序列的转录因子是:A、β因子B、α 因子C、σ 因子D、Rho因子正确答案:C48.可以直接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是:A、PCRB、Northern blotC、Southern blotD、盐析法正确答案:D49.基因敲除实验中所用对照组应为:A、目的基因缺失组B、野生型组C、质粒载体组D、siRNA处理组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35题,每题1分,共35分)1.PCR反应的原料不包括:A、引物B、载体酶C、聚合酶D、dNTPE、模板DNAF、琼脂糖G、无橡皮管封闭正确答案:BFG2.对DNA序列进行PCR扩增需要以下原料:A、模板DNAB、载体酶C、引物D、连接酶E、脱氧核苷三磷酸F、DNA聚合酶G、以上ACF正确答案:G3.质粒载体应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大片段插入区B、可自主复制C、含有筛选位点D、与宿主互作E、含有克隆位点F、编码病毒蛋白G、低拷贝数正确答案:BCE4.在制备cDNA文库时需要用到的关键酶包括:A、连接酶B、PCR酶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E、反转录酶F、RNase HG、链化酶正确答案:EF5.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酸为:A、rRNAB、mRNAC、tRNAD、mRNA前体E、单链RNAF、双链RNAG、环状RNA正确答案:B6.制备重组质粒的主要步骤是:A、载体线性化B、消化插入片段C、连接反应D、感受态细胞制备E、转化宿主细胞F、克隆鉴定G、所有以上步骤正确答案:G7.对肿瘤基因组的检测可以应用:A、Southern印迹B、Northern印迹C、Western印迹D、Eastern印迹E、基因检测F、测序G、基因芯片正确答案:AEFG8.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包括:A、转录水平调控B、RNA水平调控C、翻译水平调控D、蛋白活性调控E、基因增幅F、肽链释放G、以上AD均可正确答案:G9.参与翻译过程的RNA包括:A、mRNAB、rRNAC、tRNAD、siRNAE、snRNAF、反义RNAG、以上ABC均参与正确答案:G10.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酸为:A、rRNAB、mRNAC、tRNAD、cDNAE、基因F、反义链G、互补链正确答案:B11.PCR反应的原料组成包含:A、模板 DNAB、上游引物C、下游引物D、DNA聚合酶E、脱氧核苷三磷酸F、缓冲液G、以上ABDEF正确答案:G12.基因敲入的方法可以包括:A、siRNAB、基因敲除C、ZFNsD、TALENsE、CRISPR/Cas9F、Cre-Lox重组系统G、反义RNA抑制正确答案:CDEF13.编码脱氧核糖的DNA单链为:A、编码链B、反义链C、互补链D、下游链E、正义链F、上游链G、载体链正确答案:B14.基因编辑技术包括:A、ZFNs技术B、TALENs技术C、CRISPR/Cas技术D、基因敲除E、RNAi技术F、慢病毒介导G、以上所有正确答案:ABC15.制备重组DNA的步骤包括:A、载体选择B、插入DNA获得C、双酶切D、连接反应E、转化F、筛选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G16.参与制备cDNA文库的关键酶类有:A、连接酶B、限制性内切酶C、聚合酶D、反转录酶E、核酸酶F、RNase HG、以上DE正确答案:G17.制备重组质粒的关键步骤不包括:A、载体的选择B、消化载体及插入片段C、连接反应D、PCR扩增插入片段E、转化感受态细胞F、筛选重组克隆G、测序验证正确答案:D18.启动子序列的特征包括:A、定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B、通常为AT富集区C、具有内含子D、与编码区互补E、与编码区反向验配F、与编码区部分重叠G、保守性非常低正确答案:AB19.直接参与蛋白质翻译的分子包括:A、DNAB、mRNAC、rRNAD、tRNAE、RNA聚合酶F、释放因子G、所有以上分子正确答案:BCDF20.制备重组质粒需要下列步骤:A、载体选择B、消化载体和插入DNAC、连接反应D、感受态细胞制备E、转化宿主细胞F、克隆筛选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G21.检测mRNA的方法包括:A、Northern杂交B、Western印迹C、Southern印迹D、荧光in situ杂交E、实时定量PCRF、RNA序列表达谱分析G、以上ABDF正确答案:G22.启动子通常位于:A、翻译起始点上游B、转录终止点下游C、翻译终止点下游D、基因内含子E、编码区F、转录起始点上游G、终止子下游正确答案:F23.编码氨基酸序列信息的核酸为:A、DNAB、RNAC、mRNAD、tRNAE、rRNAF、cDNAG、质粒正确答案:C24.基因敲入的技术可以包括:A、siRNAB、基因敲除C、ZFNsD、TALENsE、CRISPR/Cas9系统F、Cre-Lox重组系统G、反义DNA正确答案:CDEF25.制备重组 DNA 需要以下技术:A、载体准备B、PCR 扩增插入片段C、引物设计D、双酶切连接E、宿主细胞转化F、筛选重组克隆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G26.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酸为:A、DNAB、mRNAC、rRNAD、tRNAE、miRNAF、cDNAG、基因正确答案:B27.编码mRNA的DNA单链被称为:A、编码链B、上游链C、下游链D、正义链E、反义链F、互补链G、载体链正确答案:E28.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的关键步骤不包括:A、模板变性B、引物与模板杂交C、新链延伸合成D、反向转录E、新链变性F、产物检测G、增幅后转化正确答案:D29.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的关键步骤包括:A、模板预变性B、引物与模板退火C、新链延伸合成D、产物检测E、反义链合成F、连接酶反应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ABCD30.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存在于:A、DNA双链上B、mRNA分子上C、tRNA分子上D、rRNA上E、盖帽RNA上F、启动子区域G、终止子区域正确答案:C31.抑制基因在体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有:A、siRNAB、基因敲除C、反义RNAD、CRISPR/Cas9E、基因激活F、启动子激活G、剪切反应激活正确答案:ABD32.检测mRNA表达水平的技术是:A、北方印迹B、西方印迹C、南方印迹D、东方印迹E、In situ杂交F、免疫组化G、芯片杂交正确答案:AEG33.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存在于:A、DNA双链上B、mRNA分子上C、tRNA分子上D、rRNA 上E、盖帽RNA上F、启动子区域G、终止子区域正确答案:C34.可以提高基因在异源表达载体中的表达水平的方法不包括:A、扩增子克隆B、终止子序列调控C、引入变位信号D、改良启动子序列E、引入选择标记F、优化文库构建方法G、优化编码序列正确答案:F35.可以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有:A、PCR扩增B、Northern印迹C、Southern印迹D、过滤法E、质谱法F、限制性酶切G、盐析法正确答案:CG三、判断题(共38题,每题1分,共38分)1.基因敲入可以使用双链DNA分子实现。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19.9月分子生物学【1166】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19.9月分子生物学【1166】答案
2、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模型。
答:乳糖操纵子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
大肠杆菌的lac操纵子受到两方面的调控:一是对RNA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子上去的调控(阳性);二是对操纵基因的调控(阴性)。 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不能利用乳糖,只有改用乳糖时才能利用乳糖。
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含Z、Y及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透酶、乙酰基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及一个调节基因Ⅰ。Ⅰ基因编码一种阻遏蛋白,后者与O序列结合,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转录失活状态。在启动序列P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结合位点共同构成LAC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酶的编码基因即由同一调控区调节,实现基因产物的协调表达。
窗体底端
大作业要求:
论述题共五道题必做,每题20分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药学2019年9月
课程名称【编号】:分子生物学【1166】A卷
大作业满分:1白质的生物合成,起着遗传信息由DNA到蛋白质的中间传递体的核心功能。此外它的功能多样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20世纪80年代对RNA的研究揭示了RNA功能的多样性,发现它不仅仅作为遗传信息由DNA到蛋白质的中间传递体的核心功能,还有以下5种功能:①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②作用于RNA转录后的加工与修饰;③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④具有生物催化剂的功能;⑤遗传信息的加工与进化。RNA所具有的诸多功能都与生物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它的核心作用是基因表达的信息加工和调节。
7、检测基因的表达
8、医学应用:检测细菌、病毒类疾病;诊断遗传疾病;诊断肿瘤;应用于法医物证学。
5、什么是SD序列?其功能是什么?

最新版2016年西南大学120166分子生物学西南平时作业满分答案

最新版2016年西南大学120166分子生物学西南平时作业满分答案

名词解释1.广义分子生物学2.狭义分子生物学3.基因4.基因组5.断裂基因6.外显子7.内含子8.C值与C值矛盾9.半保留复制10.半不连续复制11.转座子12.超螺旋结构1.广义分子生物学:广义的分子生物学概念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例如,蛋白质的结构、运动和功能,酶的作用机理和动力学,膜蛋白结构与功能和跨膜运输等。

2.狭义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阐明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

3.基因: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包括编码蛋白质和tRNA、rRNA的结构基因,以及具有调节控制作用的调控基因。

基因可以通过复制、转录和决定翻译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不同水平的调控机制,来实现对遗传性状发育的控制。

基因还可以发生突变和重组,导致产生有利、中性、有害或致死的变异。

4.基因组:基因组是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或指原核生物染色体、质粒、真核生物的单倍染色体组、细胞器、病毒中所含有的一整套基因。

5.断裂基因: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是不连续的,在基因的编码区域内部含有大量的不编码序列,从而隔断了对应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这一发现大大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基因结构的认识。

这种不连续的基因又称断裂基因或割裂基因。

6.外显子:基因中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7.内含子是在信使RNA被转录后的剪接加工中去除的区域。

8.C值与C值矛盾: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中的DNA含量,以pg表示(1pg=10-12g)。

C值矛盾(C value paradox)是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

9.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程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分子生物学1.插入或缺失碱基对会引起移码突变,下列哪种化合物最容易造成这种突变()。

A. 吖啶衍生物B. 5-溴尿嘧啶C. 咪唑硫嘌呤D. 乙基乙磺酸正确答案: A2.产生移码突变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A. 转换B. 颠换C. 水解D. 插入正确答案: D3.碱基切除修复中不需要的酶是()A. DNA聚合酶B. 磷酸二酯酶C. 核酸外切酶D. 连接酶正确答案: B4.关于DNA的修复,下列描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A. UV照射可以引起相邻胸腺嘧啶间的交联B. DNA聚合酶III参与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行程的单链缺口C. DNA的修复的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D. 哺乳动物细胞可以用不同的糖基化酶来除去特异性的损伤碱基正确答案: B5.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是异常血红蛋白纯合子基因的临床表现。

β-链变异是由下列哪种突变造成的():A. 染色体臂交换B. 单核苷酸插入C. 染色体不分离D. 碱基替换正确答案: D6.在细胞对DNA损伤做出的响应中,哪一种方式可能导致高的变异率?()A. 光复活修复B. 碱基切除修复C. 重组修复D. 跨越合成正确答案: D7.下列哪种修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消除DNA的结构损伤?()A. 核苷酸切除修复B. 错配修复C. 光复活修复D. 重组修复正确答案: D8.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的损伤主要是():A. 形成共价连接的嘧啶二聚体B. 碱基替换C. 磷酸酯键的断裂D. 碱基丢失正确答案: A9.紫外线照射引起DNA最常见的损伤形式是生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在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这种变化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 是相对的两条互补核苷酸链间胸腺嘧啶之间的共价连接B. 可由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在内的有关酶系统进行修复C. 是由胸腺嘧啶二聚体酶催化生成的D. 不会影响DNA复制正确答案: B10.光复活修复过程中,以下哪种酶与嘧啶二聚体结合?()A. 光解酶B. 核酸外切酶C. 核酸内切酶D. 连接酶正确答案: A11.在大多数DNA修复中,牵涉到四步序列反应,这四步序列反应的次序是()A. 识别、切除、再合成、再连接B. 再连接、再合成、切除、识别C. 切除、再合成、再连接、识别D. 识别、再合成、再连接、切除正确答案: A12.下列碱基的改变不属于颠换的是():A. A →GB. T →GC. A →TD. C →G正确答案: A13.E. coli中的MutH能识别():A. 扭曲的DNA双链B. 半甲基化的GATCC. 插层剂插入位点D. 冈崎片段间的缺口正确答案: B14.哪一类型的突变最不可逆?()A. 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B. 水解脱氨基C. 八氧代鸟嘌呤D. 嘧啶二聚体正确答案: A15.下列何者属于DNA自发性损伤():A. DNA复制时的碱基错配B. 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C. 胞嘧啶脱氧D. DNA交联正确答案: A16.错配修复系统中MutS通过检测子代链序列识别子代链上的错配位点。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思考题答案【修订版】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思考题答案【修订版】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作业1、哪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推动了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答:近半个世纪来,分子生物学主要取得了三大成就:第一,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第二,50年代提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第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但事实上,DNA分子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重组DNA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其中,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如下:1957年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

1965年S. W. Holley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

1967年年世界上有五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宣布发现了DNA连接酶。

1970 年H.O.Smith,K.W.Wilcox和T.J.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M.Temin和D.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

1972-1973 年H.Boyer,P.Berg等人发展了DNA重组技术,于72年获得第一个重组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

1978 年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

1981 年R. D. Palmiter和R. L. 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A. C. Spradling和G. M. Rubin得到转基因果蝇。

1982 年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

1166分子生物学西南平时作业

1166分子生物学西南平时作业

名词解释1.广义分子生物学2.狭义分子生物学3.基因4.基因组5.断裂基因6.外显子7.内含子8.C值与C值矛盾9.半保留复制10.半不连续复制11.转座子12.超螺旋结构1.广义分子生物学:广义的分子生物学概念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例如,蛋白质的结构、运动和功能,酶的作用机理和动力学,膜蛋白结构与功能和跨膜运输等。

2.狭义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阐明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

3.基因: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包括编码蛋白质和tRNA、rRNA的结构基因,以及具有调节控制作用的调控基因。

基因可以通过复制、转录和决定翻译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不同水平的调控机制,来实现对遗传性状发育的控制。

基因还可以发生突变和重组,导致产生有利、中性、有害或致死的变异。

4.基因组:基因组是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或指原核生物染色体、质粒、真核生物的单倍染色体组、细胞器、病毒中所含有的一整套基因。

5.断裂基因: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是不连续的,在基因的编码区域内部含有大量的不编码序列,从而隔断了对应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这一发现大大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基因结构的认识。

这种不连续的基因又称断裂基因或割裂基因。

6.外显子:基因中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7.内含子是在信使RNA被转录后的剪接加工中去除的区域。

8.C值与C值矛盾: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中的DNA含量,以pg表示(1pg=10-12g)。

C值矛盾(C value paradox)是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

9.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程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分子生物学【1166】答案

分子生物学【1166】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1523203313011 姓名:朱水良层次:专升本类别:网教专业:药学 20XX年 6月课程名称【编号】:分子生物学【1166】 A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得分(横线以下为答题区)1、细胞通过哪些修复系统对DNA损伤进行修复?答:(1) DNA聚合酶的“校正”修复DNA复制具有非常高的精确度,平均每复制109个核苷酸,才出现一个核苷酸的差错。

虽然复制是以碱基的精确互补配对为基础,但碱基配对有时仍然会出错。

DNA 聚合酶的“校对”机制可不断地纠正复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DNA聚合酶在复制DNA时,首先对新参与合成的核苷酸要进行筛选;其次对错误掺入的核苷酸则利用其3′→5′外切酶活性进行切除,使得DNA复制中出现配的概率大大减少。

另外,DNA聚合酶5′→3′合成方向也是确保DNA复制准确的机制之一。

(2)光复活修复也称直接修复,紫外线损伤的光复活过程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修复作用,从低等单细胞生物到鸟类都有,但高等哺乳动物中没有。

紫外线照射可能引起DNA链上两个相邻的嘧啶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嘧啶二聚体,其中主要是胸腺嘧啶二聚体,这些二聚体能阻止DNA的复制和转录。

光复活修复能够修复任何嘧啶二聚体的损伤,其修复过程为:光复活酶识别嘧啶二聚体并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在300~600nm可见光照射下,酶获得能量,将嘧啶二聚体的丁酰环打开,使之完全修复;光复活酶从DNA上解离。

(3)切除修复是指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分子中受损伤的部分切除,并以完整的链为模板,合成切去的部分,使DNA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

切除修复有以下两种方式:①碱基切除修复主要修复单个碱基缺陷的损伤,即小段DNA的损伤。

这是在DNA聚合酶、DNA糖苷酶、内切酶和连接酶等参与下完成的。

DNA糖苷酶能特异性识别并将不正常的碱基水解切除,形成无碱基的AP位点,由AP核酸内切酶在AP位点附近将DNA链切开,然后外切酶切除包括 AP位点在内的DNA链,聚合酶填补单链缺口,最后连接酶将链连接。

《分子生物学》西南大学2013年度作业答案,共5次,已整理

《分子生物学》西南大学2013年度作业答案,共5次,已整理

第一次作业1.广义分子生物学:广义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2. 狭义分子生物学: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其中也涉及到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与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3. 基因: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 序列)。

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编码区前后对于基因表达具有调控功能的序列和单个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内含子)。

4.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5.外显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 (Splicing)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

外显子是最后出现在成熟RNA中的基因序列, 又称表达序列。

6.内含子: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

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

内含子和外显子的交替排列构成了割裂基因。

在前体RNA中的内含子常被称作“间插序列”。

7.C值与C值矛盾:C值:简单来说是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DNA的总称。

C 值矛盾: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同生物在进化上所处地位的高低无关,这种现象称为C值矛盾。

8.半保留复制:沃森-克里克根据DNA的双螺旋模型提出的DNA复制方式。

即DNA 复制时亲代DNA的两条链解开,每条链作为新链的模板,从而形成两个子代DNA 分子,每一个子代DNA分子包含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9.转座子:转座元件中的一种,具有完整转座元件的功能特征并能携带内外源基因组片段(单基因或多基因)。

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分子生物学 【1166】课程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分子生物学 【1166】课程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分子生物学 【1166】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分
论述题(选做4题,每题25分。)
1.DNA半保留复制是如何被证实的?
2.某次实验中,我班一同学将一条DNA模板链记录为以下序列,单链3’……ACATTGGCTAAG……5’试写出:(1)复制后生成的DNA单链碱基顺序?(2)转录后生成的mRNA链的碱基顺序?
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是指多细胞生物个体在某一特定生长发育阶段,同一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器官不同,从而导致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布于不同的细胞或组织器官,故又称为细胞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例如肝细胞中涉及编码鸟氨酸循环酶类的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织细胞,其中某些酶(如精氨酸酶)为肝脏所特有,这些酶蛋白的基因表达均呈细胞特异性C两种多个核苷酸任意排列的共聚多核苷酸作模板时,可出现哪几种三联体?怎样测知每个三联体所代表的密码氨基酸?
5.举例说明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
1.答:DNA半保留复制是Meselson和Stahl于1958年首先证实的,采用的方法为稳定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大肠杆菌连续12代培养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以使所有DNA分子均被15N标记,然后将15N完全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培养基中逐代分别培养。分别收集15N全标记和15N全标记后在14N培养基中培养一代、二代等各自的DNA,并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可得到高密度带(15N带),中密度带(15N-14N带)和密度逐渐接近最低密度(14N带),由此得知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即子代DNA双链一条是亲代的,一条是新合成的。3H脱氧胞苷标记实验和以后的其它方法均证实了DNA半保留复制。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3)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3)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3)《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次作业1、遗传密码有哪些特性?答:a.遗传密码的连续性,密码间无间断也没有重叠,即起始密码子决定了所有后续密码子的位置。

b.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即同一个氨基酸可能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

c.遗传密码的通用性和特殊性,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也无论是对病毒、细菌、动物还是植物而言,遗传密码都是通用的;但是某些密码子在不同生物中有着相对特殊的作用。

d.遗传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的反密码子在核糖体内是通过碱基的反向配对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作用的。

2、有几种终止密码子?它们的序列和别名是什么?答:3种,它们的序列是UAA、UGA和UAG,其中UAA叫赭石密码,UAG叫琥珀密码,UGA叫蛋白石密码。

3、简述摆动学说。

答:1996年,Crick根据立体化学原理提出摆动学说,解释了反向密码子中某些稀有成分的配对,以及许多氨基酸有两个以上密码子的问题。

假说中提出: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第三对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因而使某些tRNA可以识别一个以上的密码子。

一个tRNA 究竟能识别多少个密码子是由反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的性质决定的,反密码子的第一位A或C时智能识别1种密码子,为G或U时可以识别2种密码子,为I 时可识别3种密码子。

如果有几个密码子同时编辑一个氨基酸,凡是第一、二位碱基不同的密码子都对应于各自独立的tRNA。

4、tRNA在组成及结构上有哪些特点?答:(1)所有的tRNA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存在经过特殊的修饰碱基,tRNA的3’端都以CCA-OH结束,该位点是tRNA与相应氨基酸结合的位点。

(2)tRNA的三叶草型二级结构:受体臂(acceptor arm):其3’端的最后3个碱基序列永远是CCA。

TφC臂:根据3个核苷酸命名的,其中φ表示拟尿嘧啶,是tRNA 分子所拥有的不常见核苷酸。

西南大学遗传学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遗传学作业及答案

遗传学答案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1、变异:生物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它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别。

变异有两类,即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2、有丝分裂:又称为间接分裂,由W. Fleming (1882)年首次发现于动物及E. Strasburger(1880)年发现于植物。

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低等植物)。

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

3、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Meiosis)的特点是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4、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 SC):是减数分裂合线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结构,它与染色体的配对,交换和分离密切相关5、连锁: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6、显性性状:显性性状简称显性,定义为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7、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8、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和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也称并显性。

9、基因型:指生物的遗传型,是生物体从它的亲本获得全部基因的总和。

10、等位基因: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占有相同座位的一对基因,它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11、基因互作: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性状的表现。

12、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单位性状的现象。

13、一因多效:一对或一个基因影响多种性状的表型。

14、交换值:指染色单体上两个从因间发生交换的平均次数.即重组型配子在总配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所以,又称重组频率,这可以用测交等方法实际测得。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DNA重组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技术,目的是将不同DNA片段(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DNA重组技术是核酸化学、蛋白质化学、酶工程及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长期深入研究的结晶,而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及其他工具酶的发现与应用则是这一技术得以建立的关键。

DNA重组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DNA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大量生产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产量很低的多肽,如激素、抗生素、酶类及抗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其次,DNA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的基因结构,使他们所具有的特殊经济价值或功能成百上千倍的提高。

☐请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2、基因表达调控(核酸生物学)3、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结构分子生物学)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基因与基因组结构☐核小体、DNA的半保留复制、转座子。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是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生成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的DNA构成的。

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压缩的第一步。

DNA在复制过程中,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转座子是存在染色体DNA上的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

转座子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

☐DNA的一、二、三级结构特征。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4种脱氧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

分为左手螺旋和右手螺旋。

DNA的高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西南大学[1166]《分子生物学》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1166]《分子生物学》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欢迎您! %E9%97%AB%E6%96%87%E9%BE%99 同学学号:W16207893313002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引起DNA移码突变? 1. DNA 链缺失一个核苷酸 2. DNA 中的胞嘧啶转换为尿嘧啶 3. DNA 中的腺嘌呤转换为鸟嘌呤 4.DNA 中的鸟嘌呤颠换为胸腺嘧啶2、 下列有关DNA 复制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1. 随从链是连续合成的2. 新链合成的方向与复制叉前进方向相反者,称领头链3. 新链合成的方向与复制叉前进方向相同者,称领头链4. 领头链是不连续合成的3、下列何者是DNA 复制的底物? 1. dTTP2. dGDP3. ATP4.dUTP4、 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下列哪一步没有mRNA 参与1. 翻译的模板与核糖体结合2. 氨酰tRNA 识别密码子3. 起始因子的释放4.催化肽键的形成5、 下列有关DNA 聚合酶I 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1. 没有5′-3′,外切酶活性 2. 是复制酶,又是修复酶 3. 有3′-5′外切酶活性 4.有5′一3′聚合活性6、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RNA 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苷酸?( ) 1. F. DNA 聚合酶III 2. DNA 聚合酶II 3. DNA 聚合酶I4. 外切核酸酶MFI5.DNA 连接酶7、 参与DAN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因子包括:⑴DNA 聚合酶III ;⑵解链蛋白和解旋蛋白;⑶DNA 聚合酶I ;⑷RNA 聚合酶;⑸DNA 连接酶。

它按如下顺序工作: 1. ⑵、⑶、⑷、⑴、⑸ 2. ⑷、⑵、⑴、⑸、⑶ 3.⑵、⑷、⑴、⑶、⑸4. ⑷、⑶、⑴、⑵、⑸5.⑷、⑵、⑴、⑶、⑸8、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

1.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2. 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 (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3. 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 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4. 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5.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9、下列除哪个外都是原核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必要步骤: 1. 氨酰-tRNA 与核糖体的70S 亚基结合 2. 氨酰-tRNA 与核糖体的30S 亚基结合3. 氨酰-tRNA 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核糖体结合4.70S 的核糖体分离形成30S 和50S 两个亚基10、Shine-Dalgarno 顺序(SD-顺序)是指:( )。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附答案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附答案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第1章绪论1.简述孟德尔、摩尔根和Waston 等人对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摩尔根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

于 1933 年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W atson于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_(包括中心法则),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D N A之父”。

2.写出 DNA、RNA、mRNA 和 siRNA 的英文全名。

DNA:d eo x yr i bo nu cl ei c ac i d脱氧核糖核酸RNA:ri bo nu cl eic aci d核糖核酸mRNA:m e ss enge r RN A信使RNA tRNA:transfer RNA 转运 RNA rR NA:r i bo s o ma l RN A核糖体RNA s i R NA:s ma lli n terf erin g R NA干扰小RN A3.试述“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生物学本质。

其生物学本质是基因遗传。

子代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而基因由于遗传的作用,其基因的一半来自于父方,一般来自于母方。

4.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 DNA 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外表光滑的S型肺炎链球菌(有荚膜多糖→致病性);外表粗糙R 型肺炎链球菌(无荚膜多糖)。

① 活的 S 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② 死的 S 型(经烧煮灭火)→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③ 活的 R 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④ 死的 S 型+活的 R 型→实验注射→小鼠死亡⑤ 分离被杀死的 S 型菌体的各种组分+活的R 型菌体→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内只有死的 S 型菌体的DNA 转化R 型菌体导致致病菌)*DNA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①细菌培养基 35S 标记的氨基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 1-2 代→子代噬菌体几乎不含带有 35S 标记的蛋白质② 细菌培养基 32N 标记的核苷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 1-2 代→子代噬菌体含有 30以上 32N 标记的核苷酸*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1166 《分子生物学》第五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论述题:
1. 基因与多肽链有什么关系?
2. hnRNA转变成mRNA的加工过程包括哪几步?
3. 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模板的mRNA有何特点?
4.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有什么特点?
5.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与原核生物相比有什么异同点。

6. 简述分子生物学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1.基因与多肽链有什么关系?
多肽链是基因的编码产物,基因的碱基序列与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通过遗传密码实现的。

2. hnRNA转变成mRNA的加工过程包括哪几步?
hnRNA转变成mRNA的加工过程包括:①5`端形成特殊的帽子结构(m7G5`ppp5`N1mpN2p-);②在链的3`端切断并加上多聚腺苷酸(polyA);③通过剪接除去由内含子转录而来的序列;④链内部的核苷被甲基化。

3. 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模板的mRNA有何特点?
信使核糖核酸具有以下特点:①其碱基组成与相应的DNA的碱基组成一致,即携带有来自DNA的遗传密码信息;②mRNA链的长度不一,因为其所编码的多肽链长度是不同的;③在肽链合成时mRNA应与核糖体作短暂的结合;④mRNA的半衰期很短,因此mRNA的代谢速度很快。

4.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有什么特点?
原核生物大都为单细胞生物,没有核膜,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不断地调控基因的表达,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营养条件和克服不利因素,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存在于转录和翻译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的每一步骤中。

这种调控多以操纵子为单位进行,将功能相关的基因组织在一起,同时开启或关闭基因表达,既经济有效,又保证其生命活动的需要。

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有正、负调控两种机制。

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决定于DNA的结构、RNA聚合酶的功能、蛋白因子及其他小分子配基的相互作用。

细菌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几乎在同一时间内相偶联。

5.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与原核生物相比有什么异同点。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许多基本原理与原核生物基因(以下称原核基困)相同。

主要表现在:①与原核基因的调控一样,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也有转录水平调控和转录后的调控,并且也以转录水平调控为最重要;②在真核结构基因的上游和下游(甚至内部)也存在着许多特异的调控成分,并依靠特异蛋白因子与这些调控成分的结合与否调控基因的转录。

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至少有4个带普遍性的与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不同的方面,现归纳如下:①原核细胞的染色质是裸露的DNA,而真核细胞染色质则是由DNA与组蛋白紧密结合形成的核小体。

在原核细胞中染色质结构对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而在真核细胞中这种作用十分明显;②在原核基因转录的调控中,既有激活物参与的调控(阳性调控或正调控),也有阻遏物参与的调控(阴性调控或负调控),二者同等重要,而真核细胞中虽然也有正调控成分和负调控成分,但目前已知的主要是正调控,且一个真核基因通常都有多个调控序列,必须有多个激活物同时特异地结合上去才能调节基因的转录;③原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通常是相互偶联的即在转录尚未完成之前翻译便已开始,而真核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在时空上是分开的,从而使真核基因的表达有多种调控机制,其中许多机制是原核细胞所没有的;④真核生物大都为多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细胞分化后,不同细胞的功能
不同,基因表达的情况也就不一样,某些基因仅特异地在某种细胞中表达,称为细胞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表达,因而具有调控这种特异性表达的机制。

6.简述分子生物学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1)、DNA重组技术与新药研究
(2)、药物基因组学、药物蛋白质组学与现代药物研究
(3)、药物蛋白质组学是基因、蛋白质、疾病三者相连的桥梁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