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病例分析示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示例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示例

一、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二、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二)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三、视觉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感觉障碍特点:
1.周围神经的损伤: 感觉障碍区与运动障碍对应
2.脊髓损伤: 后索病变(脊髓痨):同侧损伤截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和精细
下行至脊髓前角细胞的纤维束为皮质脊髓束。 下行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为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 lower motor neuron: 胞体:
位于脊髓的前角细胞。 位于脑干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 (8个)。 轴突: 脑神经和脊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
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构成传导运动冲动的 最后公路 final common pathway。
试分析
病例一
1.病变部位 2.损伤结构
患者:女性 5岁 在一次 高发烧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
查:
3.症状发生原因
L2-S3
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
1. 头、颈、两上肢、右腿活动良好;
2. 左下肢瘫痪、肌肉萎缩、肌张力↓
损下 伤神
3. 左膝跳反射消失,病理反射(-)
症经 状元
左腰骶膨大前 角运动神经元
如:右侧损伤可致右眼视野鼻 侧半和左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对光反射临床表现: 一侧视神经损伤:
由于传入信息中断,光照患 侧瞳孔,两眼瞳孔对光反射消 失,但光照健侧瞳孔,两眼瞳
孔对光反射均存在。 临床表现患侧的直接对光反 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的
现象。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 由于传出信息中断,无论光 照哪一侧瞳孔,患侧对光反射 都消失,但健侧对光反射均存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案例分析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案例分析PPT课件

9
病毒性脑膜炎误诊为 结核性脑膜炎一例
病例介绍 患者吴某,女,33岁。主诉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度头痛症状,位于左侧, 针刺状,非波动性,不伴有头昏,无恶心呕吐,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7.5℃ 到39.4℃之间,偶有畏寒,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咽痛及全身肌肉酸痛 等症状,于2013年4月6日在当地村诊所肌注退热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 遂静点“利巴韦林、清开灵、甘露醇”治疗3天,症状仍无好转。就诊于 当地医院,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后行胸部CT检查诊断两肺感染;胸片示:两肺下叶背段及后基底段可见结节 状及磨玻璃状阴影;行腰椎穿刺术检查,测颅压210 mmH2O(静点甘露醇 后),脑脊液生化示:蛋白1.40 g/L,葡萄糖及氯化物正常。脑脊液常规: 淡黄色,透明,白细胞数290×106/L,考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 可能性大,遂转入某医院进一步治疗。入院后会诊仍考虑结脑,
2
3
化Hale Waihona Puke 性脑膜炎病历1 患者,55岁,男性,于6小时前突然出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不能言语, 不认识身边的人,不能自行下床行走,无恶心及呕吐,无抽搐及昏迷,无 大小二便失禁,无肢体活动障碍。查体:T 37.8℃、P 102次/分、R 24次 /分、BP 140/10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 右侧巴氏征可疑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入院后急诊行头颅CT检查:未见 明显异常。印象诊断考虑颅内感染性疾病可能,但无法确定是何种感染。 由于无直系亲属在场,陪护人员(系患者工友)拒绝签署腰椎穿刺检查同 意书,故无法行腰椎穿刺检查。
12
此病例纠正误诊的关键技术是脑脊液细胞学,它能真正反应
患者脑脊液细胞的免疫反应状态,根据病脑和结脑的转归规 律对两者进行鉴别。病脑是自限性疾病,发病早期脑脊液细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PPT课件
性肥大、肌强直等,无感觉碍。 • 周围神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 障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 • 脊髓病变: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性感 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 • 脑干病变:同侧颅神经症状,对侧肢体 障碍(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
常见症状和表现
• 小脑: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
障碍和肌张力减低。 • 大脑半球:刺激性病灶可出现癫痫, 破坏性病灶出现瘫痪。 •基 底 节 区 : 表 现 为 肌 张 力 的 改 变 (增高或减低),运动异常(增多 或减少),震颤。
注意事项
1、尽量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患者的全部 临床表现。 2、首发症状往往是病变的始发部位。 3、并非临床上所有的体征均有相应的 病灶存在(颅高压时的外展神经麻 痹),头颅MRI有明确的病灶但病人 却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无症状性 脑梗塞)。
颅神经
概 论 (1)
1、颅神经分类: 感觉神经:Ⅰ、Ⅱ、Ⅷ 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 混合神经:Ⅴ、Ⅶ、Ⅸ、Ⅹ 含副交感纤维的:Ⅲ、Ⅶ、Ⅸ、Ⅹ 2、除了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只受对侧核上 纤维支配外几乎所有颅神经的运动核, 都受双侧核上纤维支配。
视神经(3)
视觉损害的定位:
周围性(外侧膝状体前):视觉障碍 + 瞳孔对光反射障碍 中枢性(外侧膝状体后):视觉障碍 + 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Ⅲ动眼、 Ⅳ滑车、 Ⅵ外 展
• 典型的症状:复视
碍.
.
体征:眼球运动障
• 动眼神经麻痹:
①上睑下垂;②外斜视和复视;③瞳孔 散大;④对光反射消失;⑤眼球向上、下、 向内运动受限。
神经系统疾病的 分析诊断
神经病学的特点
神经病学的特点: • 疾病的复杂性:病史、查体、检查、疾病 • 症状的多样性:同一症状、同一疾病 • 诊断的依赖性: • 工作的风险性:脑血管病、多发性神经根炎、 上升性脊髓炎、高血压脑病、乙脑、病脑 • 疾病的难治性: 神经病学的重要性:社会老年化、诊断手断的提 高、治疗方法的进步

神经系统病情观察PPT课件

神经系统病情观察PPT课件
快变细,呼吸浅快
脑疝
颅内高压症(九)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颅内压增高
脑血流减少
脑水肿
脑 疝
脑缺血缺氧 脑干受压
颅内高压症(十)
检查要点
辅助检查-X线 CT、MRI:显示病变位置
大小和形态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畸形 腰椎穿刺:测定颅内压力
注意: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禁做腰穿 诊断要点:三主症+辅助检查
颅内高压症(十一)
病情观察内容(九)
生命体征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病情观察内容(十)


体温增高:感染、体温调节 中枢受损(中枢性高热)
体温不升或下降
低热:吸收热(7~14天)
病情观察内容(十一)
中枢性高热
特点 持续高热(39°C),无寒战 四肢不发热不出汗 昏迷或深昏迷
病情观察内容(十二)
中枢性高热
措施
物理降温 人工冬眠
感谢观看
禁高压灌肠及用力排便 •大小便失禁-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 •癫痫发作
颅内高压症(十四)
应用甘露醇注意事项
15~30分钟内快速输入 观察尿液的颜色和尿量
的变化,防止肾脏损害
颅内高压症(十五)
处理原则(四)
脱水治疗-减轻脑水肿 类固醇激素治疗-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 脑水肿 过度换气-增加氧分压,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血 流量 冬眠疗法-降低脑代谢率及耗氧量,减少水肿 发生 脑室引流 控制液体入量防止快速输入
处理原则(一)
降低颅内压---去除病因+对症处理 一、对症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 呕吐物
防止舌后坠
做好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翻身拍背防肺部感染
颅内高压症(十二)

病理学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病理学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格子细胞(泡沫细胞)gitter cell
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神经组织崩解产物后,胞体增大,胞质中出现 大量小脂滴,HE染色呈空泡状,称为格子细胞或泡沫细胞,苏丹染色呈阳 性反应。
小胶质结节
细菌性疾病
脑膜炎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 脑膜炎基本类型
化脓性脑膜炎 淋巴细胞性脑膜炎
慢性肉芽肿性脑膜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特点
乙型脑炎病毒(虫媒病毒)所致变质性炎, 简称乙脑,“日本夏季脑炎” 发病人群:儿童好发 发病季节:夏秋流行 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
乙型脑炎病毒 蚊 人体 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 免疫力、血脑屏障正常 隐性感染 免疫力低下、血脑屏障不健全 侵入CNS
知识回顾:神经系统脑膜结构
硬脑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软脑膜 血管 血管周围间隙 (V-R间隙)
神经系统脑膜结构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软脑膜
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基本病变
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大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丛上皮细胞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病毒 骨骼肌
少量病毒
运动终板和 周围神经
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各 级中枢
病理变化
肉眼观:无明显病变
镜下观:脑炎改变
软脑膜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噬神经现象 大脑,小脑和脑干:神经元细胞Negri小体出现
中央性尼氏小体溶解
神经元肿胀 变圆,核偏 位,核周尼 氏小体崩解 消失
Pathologic change
神经元空泡变性
海绵状脑病
神经胶质细胞及基本病变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析诊断 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析诊断 PPT课件

面神经
皱额 皱眉 闭眼 露齿 鼓腮 吹哨
周围性 + + + + + +
中枢性 - - - + + +
Ⅷ 位听神经
• 由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二部分组成, • 耳蜗神经受损:耳聋、耳鸣 • 前庭神经受损:眩晕、眼震、平衡失调
Ⅸ舌咽、Ⅹ迷走神经
球麻痹即延髓麻痹:
• 三大主要症状:言语困难、发音困
难、进食困难。 • 真性球麻痹:是由于Ⅸ、Ⅹ颅神经 受损所致,核下性受损特点 • 假性球麻痹:是双侧皮质脑干束损 害所致,核上性损害的特点
脊髓半横贯损害
• Brown-Sequard 综合征
– 病灶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 (后索受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锥体束受损),血管舒缩运动障碍
(早期皮肤潮红,后期皮肤紫绀发冷,侧索 中下行的血管舒缩纤维受损)。
– 病灶对侧:损害水平以下痛觉和温觉 消失而触觉保留(因不交叉的触觉纤 维在健侧后索中上行)。
分析诊断
• 重点: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 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 •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 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 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入手分析 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布
(1)局限性病变:如面神经麻痹。 ( 2 )多灶性病变: MS 、多发性脑梗。 (3)弥漫性病变:如播散性脑脊髓炎 和多发性硬化。代谢性脑病、 GBS 等。 ( 4 )系统性病变:运动神经元疾病、 亚急性联合变性、遗传性共济失调 等。
概 论 (2)
• 中脑:Ⅲ、Ⅳ • 桥脑:Ⅴ、Ⅵ、Ⅶ、Ⅷ • 延髓:Ⅸ、Ⅹ、Ⅺ、Ⅻ
视神经(2)
• 两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进行交叉,而
来自两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然后组成 视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se Study of CNS
1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瘫痪形式 硬瘫(痉挛性瘫痪) 软瘫(弛缓性瘫痪)
肌张力 增高
低下
腱反射 亢进
消退
肌萎缩 不明显
明显
病理反射 Hoffmann 征阳性 阴性
Babinski 征阳性
阴性
2
病例1
女孩,5岁,近两天腰痛,两腿痛。突然发烧39.5ºC。次日 早晨不能下床,左下肢不能活动。检查:发现头、颈、两上肢 和右腿无运动障碍,左下肢完全瘫痪,左腿肌张力减退,腱 反射(膝和跟腱)消失。三周后,左大腿能够屈收,并能伸膝, 但其他运动未见恢复。一个月后,足肌、小腿肌及大腿后面 肌松弛,明显萎缩。无其他任何感觉障碍。
18
诊断:动眼神经交叉性偏瘫
从左眼的症状看,瞳孔开大、无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外 斜视和上睑下垂,都属于动眼神经损伤症状。右侧肢体痉挛性 瘫痪,腱反射亢进,表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皮质脊髓束)。 此外,还有面肌和舌肌的症状(皮质核束)。推测病灶只有在 何处才会出现以上症状?由于患者陈述几个月来头痛,就不能 除外此区肿瘤的可能性。这是典型的Weber综合征
3
诊断: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儿 腰腿疼痛,表明后根或脊髓内的后根纤维为炎症反应所刺激。但 无持久性的感觉障碍,证明此部分无严重损伤。患者有明显的左 下肢运动障碍:腱反射消失、肌萎缩,而无感觉障碍,说明既非 锥体束受损伤(如锥体束受损伤则产生痉挛性瘫痪),也非周围 神经受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一般兼有运动和感觉障碍),病变在 前角,从肌萎缩重在足、小腿和大腿后面,脊髓受损伤的主要节 段应在腰骶膨大的下段(L4~S2)。
橄榄中部平面
14
15
脑桥中下部平面
中央管→第四脑室 中央灰质→室底灰质 前庭神经核 蜗神经核 斜方体(内侧丘系) 外侧丘系 三叉丘系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展神经核 面神经核、根丝、膝 锥体束 皮质桥束 脑桥核 脑桥小脑纤维
16
17
病例5
女,50岁,几个月前额部严重头痛,以后觉得右上肢力弱, 右手变得笨拙,右下肢也变得力弱了。随着身体右侧力弱,说 话也有困难,视物时出现重影。检查时发现:左侧瞳孔比右侧 的大,向前平视时左眼转向外下方。左眼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 调节反应消失,左上睑下垂。右上、下肢无随意运动,跟腱和 髌腱反射亢进和 Babinski 征皆见于右侧。右侧眼裂以下面瘫, 吐舌时舌尖偏向右侧, 但舌肌不萎缩。
9
诊断:胸髓左侧半边横断
根据患者的表现,显然不是周围神经损伤,而是利刃 刺伤了脊髓的传导通路。伤区在第5胸椎,并偏左侧,在这个 水平造成了脊髓左侧半边横断(Brown-Sequard综合征)。患 者左下肢完全瘫痪,腱反射亢进,表明左侧皮质脊髓束损伤; 左下肢位置、运动觉消失(薄束)和右侧痛、温度觉消失 (脊髓丘脑束)也表明伤区在脊髓左侧。从患者痛、温度觉 丧失区在剑突水平以下,推测脊髓受损伤的节段约在T6
6
诊断: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病变为脊髓 内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此患者脊髓空洞病变很快自中 央管向周围发展,破坏了脊髓丘脑束在白质前连合处的交叉纤 维,因此开始两上肢痛、温度觉消失的区域是大致相似的。但 当空洞增大,侵犯了前角,造成了带有肌萎缩的弛缓性麻痹。 从痛觉缺失的皮节区域看,病变应主要在C8和Tl水平。 从手的骨间肌明显萎缩来看,也符合这个节段受损伤。眼睑 下垂和瞳孔缩小是Horner综合征的主要表现,表明至T1的中间 外侧核受损。因T1-2侧角细胞发出的交感节前纤维至颈上神经节 中继,节后纤维至瞳孔开大肌和上睑的平滑肌等,当Tl侧角细 胞受到损伤时,发生上睑下垂和瞳孔缩小。
4
运动 肩外展 屈肘 桡侧伸腕 伸肘 屈指
拇指外展
肌名称 三角肌 肱二头肌 桡侧腕伸肌 肱三头肌 拇长伸肌 指深屈肌 拇短展肌 第一骨间背侧肌
神经 腋神经 肌皮神经 桡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神经节段 C5 C5~6 C6 C7 C8 T1 C8~T1
运动
肌名称
神经
神经节段
屈髋
髂腰肌
10
11
病例4
男,65岁,突然不省人事数小时,意识恢复后,不能说话 , 右上、下上肢不能运动。数日后,舌仍活动不灵活,但可以说 话了。数周后,检查时发现: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肱二头 肌腱、膝腱和跟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消失, Babinski征阳性, 无肌萎缩。吐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侧舌肌明显萎缩。全身痛、 温度觉正常。身体右侧,除了面部,振动觉和两点辨别性触觉 完全消失。
股神经
L1~2
收髋
大腿内收肌
闭孔神经
L2~3
伸膝
股四头肌
股神经
L3-4
踝背屈Βιβλιοθήκη 胫骨前肌腓深神经L4
足内翻
胫骨后肌
胫神经
L4~5
足外翻
腓骨长、短肌
腓浅神经
L5~S1
屈膝
股二头肌
坐骨神经干 S1
踝跖屈
小腿三头肌
胫神经
S1~2
5
病例2
女,35岁,主诉近数月来身体虚弱无力,先是右 手,后是左手。在感觉无力 前,右手有两次偶然受伤,一次是 自己用熨斗烫伤,另一次是用刀子划伤,但两次都无痛觉,二 次相隔数周。检查时发现患者双手掌骨明显突出。患者均不能 作手指收展运动和拇指内收、对掌运动。患者双手内侧至掌正 中线处痛觉缺失;痛觉缺失区向上延至前臂掌面和背面的内侧 半;在上臂前面痛觉缺失区在内侧1/3,上达腋窝水平,在背面 则不到内侧一半。上睑稍下垂,右侧特别明显,瞳孔缩小也在 右侧。双侧腕关节屈伸肌有些力弱,前臂肌有些萎缩。
12
诊断:舌下神经交叉性偏瘫
舌萎缩,吐舌时向左侧偏斜,表明左侧舌下神经受损 伤。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结合 舌下神经损伤情况,推测病灶应在锥体交叉以上还是以下? 病灶向锥体背侧侵犯,伤及左侧内侧丘系,因此右侧丧失了 振动觉和辨别性触觉。
13
中央管→第四脑室 中央灰质→室底灰质 三叉神经脊髓束、核 下橄榄核 锥体 内侧丘系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舌下神经核、根丝 迷走神经背核、根丝 孤束核
7
8
病例3
男,24岁, 背部被刺伤,立刻跌倒,两下肢失去运动。数 日右腿稍能活动。又过一周后右下肢几乎恢复了运动。但左下 肢完全瘫痪。检查发现:左下肢无随意运动,腱反射亢进, Babinski征阳性,右侧躯干胸骨剑突水平以下和右下肢丧失痛 和温度觉。但左侧痛、温度觉完好,左侧躯干剑突以下和左下 肢触觉减弱,但右侧触觉未受影响。左下肢位置和被动觉丧失, 但右下肢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