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西固区西固城第二小学张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能大概说出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事。

3.品读第一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等关键词语及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1)分析“嫂”、“噩”的字形。

(2)品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及重点句子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为什么要称大娘为“亲人”。

教具准备:《再见了,亲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板书课题

1.出示题目:“亲人”一般指哪些人?(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

人)

2.课文中的“亲人”指谁?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对谁说的?

3.出示课件,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4.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板书)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强调“嫂”、“噩”的字形。

2.理解词语:打糕、噩耗、捣米谣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学生汇报交流。

四、细读悟情,以情品读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1)学生自学,讨论。

(2)汇报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

重点出示以下句子:

A、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为什么感动?你想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B、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哪里写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难和危险?大娘她们仅仅是为我们送来打糕吗?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鼓励、希望、信心……)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板书)

C、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被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己的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你感受到什么?(板书)

D、“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想象一下,说说大娘还会为我们做哪些事?也许大娘做的事还有很多,这一切,怎么不使我们感动和敬佩呢?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引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

却像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生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师引,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谁能说说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联系文中内容以及学过的内容等来讨论。)

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流血奋战,条件多么艰苦,常常空着肚子打仗,连蔬菜也吃不上。

⑵为帮助朝鲜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志愿军随时都有流血牺牲的可能。

例如以前学过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

2.课件出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统计。

3.重温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的动人场面。

4.在这离别的时刻,大娘会对志愿军战士说些什么?

六、介绍作者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背诵第一自然段。

2.推荐阅读:魏巍的作品《依依惜别的深情》、《谁是最可爱的人》。

附:板书

14 再见了,亲人

送打糕昏倒

大娘

救伤员失孙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小金花

大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