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关系共32页

合集下载

中国欧盟的贸易关系探析.pptx

中国欧盟的贸易关系探析.pptx

1995 403.4
14.4 190.9 212.5 -21.6
2000 690.4
14.6 381.9 308.5 73.4
2005 2173.1
15.28 1437.12 735.95 701.16
2006 2723
15.47 1819.83 903.19 916.64
2007 3561.5
16.38 2451.92 1109.6 1342.3
2006年
金额
占%
1819.8 100
405.5 24.8
389.8 21.4
93
5.1
61.3
3.4
48.4
2.7
51.2
2.8
57.4
3.2
58.4
3.2
2007年
金额
占%
2451.9
100
587.4
24
572.9
23.4
116.7
4.8
91.2
3.7
79.9
3.3
78.5
3.2
78
3.2
63.3
1998年, 欧盟通过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 提升到与欧与美俄日关系同等重要的水平。
2001年,《欧盟对华战略》提出70多条加强对华合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2003年,欧盟发布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共同 利益与挑战》决定同中国开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3年10月,中国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推动双边关系 进一步发展。
19.6
2009 年
134
27
20.1
近年来欧盟对华反倾销 主要涉案案件金额(图7)
案件 人造刚玉 碳化硅 钢板 硅锰铁 金属镁 黄磷

浅谈中欧贸易关系

浅谈中欧贸易关系

LOGO LOGO 浅析中欧贸易关系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经济集团,同时又构成了我国三个出口贸易主要的区域市场之一。

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减缓、日本经济的下滑,使得与欧盟贸易成为关系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欧经贸往来历史悠久。

1978年中国和欧共体签署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了中欧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

在欧盟于2004年5月扩大至25国后,欧盟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而中国也自2003年开始,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一)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特点(二)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趋势一、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中欧经贸关系有着广泛的互补性,潜力巨大。

我国与欧盟贸易将在一个稳定的体制框架内获得积极的发展。

我国已经明确把欧盟作为出口的三个主要市场之一,国内的相关政策及运行体制也纳入了这一基本判断的轨道。

欧盟推出了亚洲新战略,对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双边的贸易磋商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了十多年的运行,证明是有效的。

二、中欧贸易关系存在的问题年份贸易总额对欧盟出口从欧盟进口贸易差额 2005 2173.07 1437.12 735.95 701.16 2006 2723.02 1819.83 903.19 916.64 2007 3561.51 2451.92 1109.60 1342.32 20084255.78 2928.78 1327.00 1601.78 2009 3640.90 2362.90 1278.00 1084.90 2010 4797.12 3112.35 1684.77 1427.58 中国―欧盟贸易统计(单位:亿美元)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主要为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

浅析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浅析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浅析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浅析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内容摘要:本文从中国与欧盟贸易上的合作关系,存在的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欧贸易特点,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欧盟经贸合作反倾销贸易逆差贸易壁垒贸易特点,高层对话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这一整体,指的正是欧盟。

欧盟是世界上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

一、中国与欧盟贸易上的合作关系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5年5月我国与欧共体建立正式关系,以此为起点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双边贸易关系正式建立,1994年欧盟开始实施亚洲新战略,并相继制定了三个专门针对对华关系的政策性文件,把欧盟对华的政策提高到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标志着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

2001年,双方建立中欧全面伙伴关系。

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欧盟自此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

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现如今,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一、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中欧经贸关系主要包括贸易往来、对华投资和经济合作三方面的内容,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及其他一些特点。

(一)中欧贸易发展速度呈明显加快之势,、贸易总量不断上升,贸易逆差不断缩小。

(,)双边贸易呈不断上升之势。

中国对欧盟贸易额由,,,,年建交时的,,(,,亿美元增长到,,,, 年的,,,(,亿美元,增加,,倍。

,,,,年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与,,,,年相比增长,,倍,出口增长,,倍,进口增长,,倍(表,)。

从总量上看,出现了阶段性变化:,,,,年以前贸易额在百亿美元以下徘徊,,,,,—,,,,年在百亿美元阶段逐步走高、向上发展。

,,,,年后中国对欧盟进、出口额分别超过,,,亿美元。

(,)贸易逆差不断缩小、直至消失,以,,,,年为界分成两个阶段。

,,,,年前中国对欧盟贸易基本为逆差,,,,,年后逆差得以改善,,,,,年逆差几乎接近于零,,,,,年迅速变为,,亿美元的顺差,,,,,年则出现了,,多亿美元的顺差(表,)。

贸易增长速度阶段性变化也很明显。

从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来看,,,,,年比,,,,增长,,(,,,,增长极快,,,,,年则跌入谷底,直到,,,,年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较为平稳;进口增长与出口增长情形相似:,,,,年比上年增长,,(,,,此后,,,,—,,,,年均为负增长,,,,,年开始大幅上升,,,,,年增长速度为,,,。

此后除,,,,年外基本呈现平稳增长(表,)。

,、中欧贸易地位不对等。

中国主要出口市场依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

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依次为日本、欧盟和美国,中欧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左右,不过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则小得多,出口额占欧盟进口额比重不到,,,进口额占其出口额的比重仅在,,左右(表,)。

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依赖性要高得多的现状也导致了中欧贸易谈判地位的不对等。

中欧贸易集中在中国与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和荷兰,国。

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国际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欧洲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全球化的今天,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其贸易实力和相互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欧洲国家间贸易的背景、现状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欧洲国家间贸易的背景17世纪发生的商业革命,为欧洲奠定了现代工业化的基础,奠定了欧洲贸易强国的地位。

尤其是自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以来,欧洲的贸易活动不断加强,形成了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区等多层次的贸易合作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的经济发展。

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经济体,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贸易联盟。

随着欧洲单一市场的建立和欧元的推广,欧洲国家间的经济、金融、货币联系日益紧密,成为欧洲各国之间合作的基石。

二、欧洲国家间贸易的现状欧洲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主要集中在国际大宗商品、机械设备、电子、化工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欧洲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已趋于多元化,这使得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愈发紧密。

在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德国、法国、英国以及意大利是欧洲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德国作为欧盟内最大的经济体以及目前全球排名第四位的GDP实力,积极地在欧洲的贸易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法国和英国在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也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优势。

欧盟内贸易中,跨国公司所占比例较高,可以在欧洲各国之间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化产业结构。

不过,由于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语言等差异,使得欧洲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仍存在着许多障碍和不确定性。

比如,欧盟内部仍存在税收标准不统一等政策问题,这些问题为欧洲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三、欧洲国家间贸易的未来趋势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体,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

目前,欧洲国家间的贸易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欧洲国家间互为依存程度越来越高,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也为欧洲的国际贸易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欧经贸关系

中欧经贸关系

中欧经贸关系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最大经济体,两者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其经贸关系的发展潜力巨大。

一、前言我国与欧盟自1975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

据中国海关统计, 2003年,中欧贸易额为1252.2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再创新高,达到1772.8亿美元;2005年双边贸易突破两千亿美元大关,达到2173.1亿美元;2006年,在世界经济增速普遍放慢的形势下,双方贸易仍呈较快增长势头,贸易额增加到2723.1亿美元,直至2007年全年我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达到356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

2008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

中国与欧盟均既是贸易大国。

2006年中国从欧盟进口总值达90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7%;中国向欧盟出口额为1819.8亿美元,比上年增26.6%。

2007年我国对欧盟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自欧盟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

2008年自欧进口1327亿美元,增长19.6%;对欧盟出口29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

中欧贸易逆差不断增长,由2004、2005年的700多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600多亿美元,贸易逆差的直接原因同中国充分利用了欧洲人提供的普惠制有关,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第三个原因多是来自持续的结构因素,即中国在加工工业中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中欧之间的贸易逆差的结果导致了中国的出口能力提高,扩大欧盟未来的进口。

基于这种判断和经验表明,贸易纠纷今后可能还会不时损害中欧关系,特别是在触及失业率很高的欧洲地区。

因此我们要解决贸易逆差所导致的贸易摩擦问题,使中欧经贸关系平稳健康地发展,这是中欧经济互利共赢的关键。

二、中欧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1.欧盟成为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主要来源中欧经贸关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分歧摩擦大多是相互关联的。

中欧双边贸易关系详解

中欧双边贸易关系详解

(单位:亿美元)
2006年
2007年
增长率%
34.7 30.4 47.0 25.1 48.8 65.1 35.9 35.9 8.4 4.1
金额
1819.8 450.5 389.8 93.3 61.3 48.4 51.4.8 21.4 5.1 3.4 2.7 2.8 3.2 3.2 3.2
-2.40 -38.60 -35.2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403.40
690.40 2173.07 2723.02 3561.51 4257.81 3638.89
14.40
14.60 15.28 15.47 16.38 16.61 16.48
190.90
金额
2451.9 587.4 572.9 116.7 91.2 79.9 78.5 78.0 63.3 61.2
占比%
100.0 24.0 23.4 4.8 3.7 3.3 3.2 3.2 2.6 2.5
合计
1269.1
69.7
1729.1
70.5
36.2
2007年中国从欧盟进口超过30亿美元的主要商品
盟在实施上述优惠中虽然严格苛刻,但对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和扩大中国
对欧盟出口上仍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5年以后,欧盟不断调整普惠制规定。根据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
欧盟普惠制方案,中国16类50章产品全部”毕业“。欧盟的新普惠制方案使
我方的受惠度大幅降低。
(5)中欧知识产权纠纷
在中欧贸易平衡问题僵持了很多年以后,在中欧反倾销问题、贸易壁垒问 题等久持不决以后,知识产权只是欧盟再次提起用以制衡中国对欧盟顺差的 手段之一。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缺失,使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大

中欧贸易关系-PPT文档资料

中欧贸易关系-PPT文档资料

2019年10月24日,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比 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这是2019年春这 一对话正式启动以来,双方高层第四次面 对面坐下来,共同探讨并规划中欧经贸关 系的未来。 纵观中欧关系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经贸合作始终是中欧整体关系的“压舱 石”。无论是中国谋求“复关”和“入世” 的那十几年,还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 关系的“蜜月期”,中欧相互开放市场, 将“中国制造”与“欧洲设计”有机结合, 有力推动了中欧各自发展,也惠及双方人 民。
1978年,中国与欧共体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与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 欧中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 1985年,欧共体和中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贸易与经济合作协议》 1988年,欧洲委员会在北京设立代表团
1989年,欧共体冻结了与中国的关系,并实施了一系列制裁行动
1992年,中国欧盟关系基本恢复正常,武器禁运依然有效 2019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中欧关系长期政策》战略性文件 2019年, 欧盟通过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政策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提升 到与欧美、欧俄、欧日关系同等重要的水平。 2019年,《欧盟对华战略》提出70多条加强对华合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2019年,欧盟发布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决 定同中国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欧经贸关系经历曲折发展。
现在,中欧关系已站到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1、欧盟成为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主要来源
2、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3、关于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 题 4、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中பைடு நூலகம்对欧盟出口贸易
中欧合作以求共赢
展望未来,中欧双方应从“安全、主权和 发展”这三项中国的核心利益出发看待中 欧关系,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思考中 欧经贸关系。中欧之间没有安全和主权问 题上的矛盾,关键是如何帮助对方发展。 以此为出发点,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核心 是双方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围绕 全球价值链实现合作共赢。中方可以提供 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大量资本,帮助欧盟尽 快走出欧债危机。而欧盟也可以在进一步 确保自身市场开放的基础上,利用科技、 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帮助中国更好地 实现发展。在此过程中,中欧领导人会晤、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等高层对话机制,将为 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战略指导,起 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关系

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关系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与欧盟双边关系,还是中国与欧盟各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从经济外交视角来看,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战略提升、贸易突破、瓶颈制约、难题待解”。

一、战略提升:中国与欧盟及其主要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其他国家建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和不针对第三方为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与欧盟伙伴关系战略的提升源于2003年相继发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份文件:一份是2003年9月欧盟发表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之共同利益和挑战》的战略文件,阐述了欧盟对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发展框架;另一份是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对欧关系文件——《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旨在昭示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规划今后5年的合作领域和相关措施,加强同欧盟的全面合作,推动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进入2004年,中国与欧盟双边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得到了确立,中国与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4年5月随着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欧洲政治与经济的地缘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更加凸现了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2005年欧中庆祝建交30年,进一步展现了二者在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与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也逐一建立了相应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各个新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在新的框架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由于欧盟的不断扩大,新老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欧盟的对外经济决策的实施,从而也对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一些新的变数。

二、贸易突破:欧盟成为中国首位贸易伙伴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中特别指出“中国致力于发展中欧富有活力和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期待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与投资伙伴”,以欧盟东扩为契机,这一良好愿望得以提前实现。

中国欧盟双边经贸关系

中国欧盟双边经贸关系

加强政治对话
定期举行双边政治对话,就 经贸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沟 通和协商。
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贸易争端协调机制,及 时解决贸易争端,维护双方 利益。
加强法律合作
加强法律领域的合作,为双 方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营 商环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中欧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中 国已经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 伴,欧盟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 伙伴之一。
中欧投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双方在相互投资方面都取得了 显著的进展。
中欧服务贸易合作发展迅速, 双方在旅游、教育、文化等领 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贸易结构与产品类别
中欧双边贸易结构以制成品为主,其中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等是主要 的贸易产品类别。
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而从欧盟进 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汽车、飞机、精密仪器等。
02
贸易规模与增长趋势
总体贸易规模与增长
总体贸易规模
自1975年以来,中欧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从最初的几十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数百亿美元。
增长趋势
近年来,中欧双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稳定增长。
中欧贸易摩擦现状与特点
贸易摩擦频率增加
随着中欧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贸易摩擦的频率也在逐渐增加。
领域广泛
中欧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范围广泛,包括钢铁、铝、汽车、光伏、 电信等多个领域。
反倾销和反补贴为主
中欧贸易摩擦主要以反倾销和反补贴为主,中国是欧盟反倾销和反 补贴措施的最大目标国。
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实质
市场竞争 中欧在某些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 激烈,双方在市场份额上的争夺 也导致了贸易摩擦的产生。
争端解决机制及其效果

中欧贸易关系

中欧贸易关系

1999年12月21日,双方重申中 欧在新世纪中将继续致力于发展长 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互利合 作。进一步扩大深化在各个领域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3年10月13日,欧盟通过了欧洲委员会新的政 策文件,题为《中欧中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走 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欧中欧关系 的措施,确定了欧盟在此后两三年内对华政策的具体 而实际的行动要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关 系发展顺利
1995年12月,欧盟通过《中国-欧洲关系长期政策》文件。1996 年1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联盟对华新战略》。1998年4月2 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希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长期稳 定的中欧建设性伙伴关系,并决定建立双方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 1998年6月29日,欧盟外长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与中国建立全面 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新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提升到与美、日、 俄同等重要的水平,加强中欧政治对话和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 流,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人权问题上,欧盟连续两年决定 在人权会上不提出、不联署反华提案。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 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是《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总
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二、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发展
1、 中国与欧盟双边政治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达成建立正式关系的 协议。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至此,中国与欧共体实现全面建交。1988 年5月,欧共体委员会在华设立代表团。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 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浅论中国和欧盟的贸易关系

浅论中国和欧盟的贸易关系

浅谈中国和欧盟贸易关系摘要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

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合作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中欧贸易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等问题。

在未来,中国除应关注欧盟对华经贸合作的共同政策和指导原则外,更应注重拓展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

我们也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欧盟;贸易关系;现状;Introduction to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trade relationsAbstractChina and the Eu i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up, the world's stage two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Since China and the Eu established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change of the pattern, 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s trade, the European Union the strategic position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cooper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ever, there exists a trade imbalance, trad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relevant problems such as im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In the future, China should focus on the Eu's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China common policy and guiding principles, mor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xpand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Eu member states. We also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China-Eu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the two sid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s.Key words: China; Eu;Trade relations;Current situation;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欧贸易关系》PPT课件

《中欧贸易关系》PPT课件

1978年,中国与欧共体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与最 惠国待遇,同时成立欧中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
1985年,欧共体和中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贸易与经济合作 协议》
1988年,欧洲委员会在北京设立代表团
1989年,欧共体冻结了与中国的关系,并实施了一系列制裁 行动
1992年,中国欧盟关系基本恢复正常,武器禁运依然有效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欧经贸关系经历曲折发展。 现在,中欧关系已站到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1、欧盟成为中国遭受反倾销的要来源
2、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3、关于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 题
4、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
中欧合作以求共赢
展望未来,中欧双方应从“安全、主权和 发展”这三项中国的核心利益出发看待中 欧关系,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思考中 欧经贸关系。中欧之间没有安全和主权问 题上的矛盾,关键是如何帮助对方发展。 以此为出发点,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核心 是双方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围绕 全球价值链实现合作共赢。中方可以提供 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大量资本,帮助欧盟尽 快走出欧债危机。而欧盟也可以在进一步 确保自身市场开放的基础上,利用科技、 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帮助中国更好地 实现发展。在此过程中,中欧领导人会晤、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等高层对话机制,将为 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战略指导,起 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中欧贸易关系
目录
一、欧盟简介 二、中欧关系发展历程 一、中欧贸易现状 二、中欧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三、影响中国对欧盟经贸关系的因素 四、中欧合作以求共赢
欧洲联盟 European Union
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 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 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 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 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 巨大影响力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 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 《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 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 《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12 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
倾销和反倾销都是算出来的。如果一种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生产成本价格,
即为倾销;用生产成本价格减去出口价格得出的差额,就是倾销幅度;进口国 根据这个倾销幅 度征收反倾销税。
根据WTO《反倾销协定》相关规定,进口国在反倾销调查之后,应该确定 每一个受调查的企业的倾销幅度,分别征收反倾销税。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涉 及的产品类型、生产商、出口商和进口商特别多,以至于无法逐个核实,可以 采用抽样法,选择合理数量的利害关系方提取数据确定倾销幅度。
(2)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措施
欧盟对中国实行的歧视性政策主要表现在”反倾销“的运用上。欧盟是西方发达国家中 率先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也是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诉讼诉讼最多的。
欧盟实施反倾销政策已成为中欧正常贸易关系的主要障碍之一。
(3)欧盟日益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由于中欧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中国的机电产品、农产品、 轻纺产品等各大类的输欧产品几乎都遭到了欧盟在技术标准和法规、产品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 包装和标签要求、检验和检疫规定及环保等方面所设置的技术壁垒。
然而,欧盟却不是这样做的。欧盟现行《反倾销基本法》在计算倾销幅度和确 定反倾销税率时设定了三种计算方法:
一是如果一个出口商能够证明其产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那么其自身 的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就是计算倾销幅度的依据。
二是如果一个出口商不能证明其产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但是具 备欧盟所规定的市场化水平,就根据“替代第三国”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商自己 的出口价格计算该出口产品的倾销幅度。
一 贸易持续增长 中欧双方正式建交之前,两方贸易规模较小。1975年
以后,中欧贸易有较大的发展;据中方统计,1975年双方贸 易总额仅为24亿贸易,到2004年已达1722.9亿美元,为1975 年的72倍,中欧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为 16.8%,欧盟已超过美国、日本,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欧盟统计,中国是位居美国之后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

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

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

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国——欧盟贸易额中国——欧盟贸易商品构成欧盟对华进出口服务贸易额欧盟--中国双向间直接投资额中欧贸易发展1978年4月,中国与欧共体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与最惠国待遇,同-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欧盟对中国中国对欧盟时成立欧中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

1985年,欧共体和中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贸易与经济合作协议》。

1988年,欧洲委员会在北京设立代表团。

1989年,欧共体冻结了与中国的关系,并实施了一系列制裁行动。

1992年,中国欧盟关系基本恢复正常,武器禁运依然有效。

1995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中欧关系长期政策》战略性文件。

1998年, 欧盟通过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提升到与欧与美俄日关系同等重要的水平。

2001年,《欧盟对华战略》提出70多条加强对华合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2003年,欧盟发布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决定同中国开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8年,欧洲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欧洲27个国家已经取代美国日本,成为我们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2009年11月30日并发布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强调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在各方达成进一步的共识。

2010年中欧贸易概况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5220.9亿美元,增长26.5%。

其中,欧盟对中国出口1489.4亿美元,增长30.4%;自中国进口3731.5亿美元,增长25.0%;欧盟逆差2242.1亿美元,增长21.6%,中国是欧盟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贱金属及制品是欧盟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0年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欧盟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0.5%,分别为601.5亿美元、317.8亿美元和130.0亿美元,增长21.6%、72.9%和7.9%。

另外,矿产品、食品饮料和皮革制品的出口额增长较为突出,分别增长78.5%、44.5%和49.1%。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欧盟作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构成我国出口贸易三个主要区域性市场之一,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在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欧盟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欧自1975年建交36年来双方经济往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双方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技术来源地,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2010中欧贸易额达4797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中欧贸易额达1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2%。

截止2010年底,欧盟对华直接投资设立企业33361家,实际投资733亿美元,占中国吸收外资总量的7%(仅次于香港地区、美国和日本)。

截止今年一季度,中国对欧盟金融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89.4亿美元覆盖欧盟27个成员国。

从经济外交视角观察分析,我国与欧盟之间的战略位置逐步提升、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有所突破,但仍存在制约双方发展的瓶颈,尚有具体难题急需解决。

第一大瓶颈制约———对华军售禁令(1989.6欧共体)双方在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和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仍存在一定分歧。

欧盟实施对华军售禁令,对中欧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极不相符,此禁令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一种歧视同时也属于经济制裁外交的范畴,军品贸易涉及到双边高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影响到双边军民两用产品与技术的贸易;同时可加大对军用产品进口市场的开拓,解除俄罗斯对华军售的垄断地位,减少军需成本;并且先进武器设备的引入有益于保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及国家安全。

中国向来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我们从不试图以武力的方式侵犯主权,打我们也决不放弃使用武力来捍卫主权。

由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对于解除禁令的方式还存在一定分歧,同时美国和日本施加的外部压力使得欧盟尽早解除这一禁令增加了难度。

为此中方应始终在外交上保持对其的压力,并且同时积极考虑通过其他渠道迂回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2月21日,双方重申中 欧在新世纪中将继续致力于发展长 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互利合 作。进一步扩大深化在各个领域的
2019年10月13日,欧盟通过了欧洲委员会新的政 策文件,题为《中欧中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走 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欧中欧关系 的措施,确定了欧盟在此后两三年内对华政策的具体 而实际的行动要点。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 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2、 欧盟的成立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 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2、 中欧的经济技术合作
2019年1-5月,由欧盟引进技术的合同数量是 718项,合同金额14.56亿美元,同比下降 36.57%,金额所占比重为31.99%。截止到 2019年5月份,中国从欧盟成员国引进技术共 15721项,合同总金额约736.73亿美元。到 2019年底,欧盟来华投资项目数达14069个, 实际投入340多亿美元。2019年1-6月,欧盟对 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增长33.79%,合同 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2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增长34.29%。
三、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依存关系
欧共体和中国1975年建交,1978年4月签署第一个贸 易协定,相互给以最惠国待遇。中欧贸易关系在上世 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升温。201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 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154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 大贸易国。在主要市场进出口全面增长的同时,中国 的主要贸易伙伴位次发生了变化。欧盟东扩后成为中 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伙伴地位进一 步加强,双边贸易额达从1975年建交时的24亿美元到 2019年底底1772.9亿美元,同比增长33.6%;美国取代 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1696.3亿 美元,中日贸易额1678.9亿美元,位居第三。
04国贸一班 冯佳利
20193同体
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
建。
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 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 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中欧在相互间的贸易地位
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中国加入WTO后,中欧经贸关系 发展迅速。2019年欧盟为中国的第一大 技术来源地,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位 的引资来源地。
目前对欧盟来说,中国已取代瑞士成为它
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近几年欧中 贸易总额每年以35%的幅度增长,欧中贸易关 系发展良好。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这是欧洲 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的。目前,欧盟的失业率 仍高达10%,欧盟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只占其全 部外贸的40%左右,这反映出其经济潜力还没 有充分发挥,因此,挖掘中国与欧盟经济合作 的潜力显然有利于欧盟的经济振兴。
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降低了中国与欧盟的交 易成本,因为原中东欧各国的贸易壁垒已被欧盟统一 的贸易政策所取代,关税同盟的优势开始显现。还有, 扩大后欧盟对新成员国财力上的补贴和政策上的扶持, 改善了这些国家的贸易环境,也间接为中国企业进入 这些国家提供了机遇。中国企业可以简化进入中东欧 市场的规则,降低市场开发成本,创造了更多的贸易和 投资机会,促进了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关 系发展顺利
2019年12月,欧盟通过《中国-欧洲关系长期政策》文件。2019 年1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联盟对华新战略》。2019年4月2 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希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长期稳 定的中欧建设性伙伴关系,并决定建立双方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 2019年6月29日,欧盟外长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与中国建立全面 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新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提升到与美、日、 俄同等重要的水平,加强中欧政治对话和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 流,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人权问题上,欧盟连续两年决定 在人权会上不提出、不联署反华提案。
2019年10月13日,中国发表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 对欧盟的政策文件,2019年2月又召开了一个大型研 讨会,确定根据中国的政策的和欧盟委员会的文件而 采取的共同行动。
2、 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
尽管中欧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远 不只是基于商品贸易,但贸易和经济合 作是双边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自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双方 的往来贸易增长40倍以上。20世纪80年代初 欧盟处于顺差,2019年出现了550亿欧元的逆 差,这是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总的来说, 2019年5月,欧盟扩大为25国后,是中国的最 大出口市场并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 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中欧贸易 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19年1-11月,中欧 贸易额为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占中 国同期对外贸易总额的15.3%,提前两年实现 中欧领导人在第六次会晤时提出的1500亿美元 的目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四 大外资来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 地。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 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是《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总
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二、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发展
1、 中国与欧盟双边政治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达成建立正式关系的 协议。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至此,中国与欧共体实现全面建交。1988 年5月,欧共体委员会在华设立代表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