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等级划分

合集下载

环境突发应急预案风险级别

环境突发应急预案风险级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突发环境事件频发。

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我国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该预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级别进行了明确划分,以下将从风险级别的定义、划分标准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风险级别的定义环境突发应急预案风险级别是指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潜在危害,对事件进行分级管理。

风险级别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二、风险级别的划分标准1. 特别重大(Ⅰ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5)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2. 重大(Ⅱ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6)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7)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8)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

3. 较大(Ⅲ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受到一定影响;(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6)类放射源丢失、被盗;(7)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8)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风险等级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风险等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活动日益增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本文将针对突发环境应急预案风险等级进行探讨。

二、突发环境应急预案风险等级的划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风险等级的划分,旨在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分类管理,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及相关规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重大风险:指可能导致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员伤亡的突发环境事件。

该等级风险事件可能涉及大量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一旦发生,后果严重,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较大风险:指可能导致较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员伤亡的突发环境事件。

该等级风险事件可能涉及一定数量的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需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3. 一般风险:指可能导致一定范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员伤亡的突发环境事件。

该等级风险事件可能涉及少量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需加强监测和预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低风险:指可能导致轻微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员伤亡的突发环境事件。

该等级风险事件可能涉及少量或不涉及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需加强日常环境监管,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突发环境应急预案风险等级的判定依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的判定,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风险物质及最大存在量与临界量比值(Q):根据企业风险物质种类、最大存在量及临界量,计算Q值。

Q值越大,风险等级越高。

2. 企业危险工艺情况、防控措施、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等(M):评估企业危险工艺、防控措施及历史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判断企业风险等级。

3. 周边环境受体敏感程度:调查周边敏感目标及人数、保护级别等情况,评估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

环境污染事故等级分为几类-有哪些标准-

环境污染事故等级分为几类-有哪些标准-

环境污染事故等级分为几类?有哪些标准?根据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因为环境污染的加剧,我们在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时也必须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打击。

我国针对环境污染的不同程度制定了明确的环境污染事故等级划分,并据此对相关行为进行处罚。

大家知道具体有几个等级吗?都有哪些标准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

▲一、环境污染事故等级划分种类根据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二、境污染事故等级划分标准▲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8)造成跨国(界)的环境污染事件。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自然、人为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

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特别严重威胁,或者对社会经济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是危害性极强,影响范围广,应对难度大,后果严重。

例如,特别严重的地震、洪涝、风暴潮、泥石流、滑坡、火灾等。

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或者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是危害性较强,影响范围较大,应对难度较大,后果较严重。

例如,严重的暴雨、大风、冰雹、雪灾、干旱、地质灾害等。

三、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或者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是危害性一般,影响范围一般,应对难度一般,后果一般。

例如,一般的暴雨、风雪、霜冻、雷电、震动、水旱等。

四、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小威胁,或者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小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是危害性较小,影响范围较小,应对难度较小,后果较轻。

例如,一般的暴雨、小风、小雪、小霜、小震、小旱等。

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和危害程度,按照相应的分级标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

以上就是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级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级

一、概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因自然灾害、事故、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对公众健康、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我国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级体系。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一体系。

二、应急预案等级划分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1.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造成全国性环境质量恶化,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具体包括以下情况:(1)一次事故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2)一次事故造成重要饮用水源地严重污染,影响全国或跨省级行政区域;(3)一次事故导致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遭受严重破坏。

2.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造成区域性环境质量恶化,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

具体包括以下情况:(1)一次事故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2)一次事故造成重要饮用水源地污染,影响较大城市或跨市级行政区域;(3)一次事故导致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遭受较大破坏。

3.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造成局部环境质量恶化,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

具体包括以下情况:(1)一次事故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2)一次事故造成重要饮用水源地污染,影响县城或跨县级行政区域;(3)一次事故导致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遭受一定破坏。

4. 一般突发环境事件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对环境质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小的事件。

具体包括以下情况:(1)一次事故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2)一次事故造成局部环境质量污染,影响较小范围;(3)一次事故导致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遭受轻微破坏。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分级标准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分级标准

一、编制背景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分级标准。

二、分级原则1. 严重性原则: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将事件分为四个等级。

2. 紧急程度原则: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程度,对事件进行分级。

3. 危害程度原则: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4. 预防和应对原则: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进行分级。

三、分级标准1.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I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事件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2.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II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事件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受损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受到严重威胁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较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3.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III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事件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受损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受到一定威胁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较小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应急预案级别

环境应急预案级别

一、环境应急预案级别的划分1. 特别重大(I级):指因环境污染导致以下情况之一的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6)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7)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8)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9)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2. 重大(II级):指因环境污染导致以下情况之一的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6)类放射源丢失、被盗;(7)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8)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

3. 较大(III级):指因环境污染导致以下情况之一的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2)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3)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少量死亡;(4)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6)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7)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小范围辐射污染。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1.4 事件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一)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3、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4、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6、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二)重大(Ⅱ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3、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4、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5、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6、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7、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8、跨省界突发环境事件。

(三)较大(Ⅲ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4、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6、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级别

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级别

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级别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主要为环境污染事件(即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噪声与振动污染事件、固体废弃物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和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农业环境污染事件等)。

依据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大小,视影响范围及特点,将突发环境事件由高到低的划分为重大(厂外级/Ⅰ级),较大(厂内级/Ⅰ级)、一般(车间级/Ⅰ级)三个级别:1、重大(厂外级/Ⅰ级)(1)发生环境事故后,事故影响无法控制在公司范围内或企业不能独立处置;(2)发生泄漏、火灾爆炸及伴生/次生事故,企业已无能力进行控制或独立处置;(3)对大气、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2、较大(厂内级/Ⅰ级)(1)发生环境事故后,事故影响可控制在公司范围内,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2)泄漏、火灾爆炸及伴生/次生事故在公司控制能力内,并能得到及时控制的;(3)不会对厂区外大气、地表水或地下水环境造成大的污染。

3、一般(车间级/Ⅲ级)(1)发生环境事故后,事故影响可控制在发生事故地点的小范围内,不会对整个公司范围及外环境产生影响;(2)车间、罐区、仓库等场所小面积初期火灾事件;(3)设备、设施等小故障,将会导致某工段小范围泄漏等的事件;(4)基本不会对大气、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污染。

当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超出本预案中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的,需要其他单位协助处置的,请求××高新区安环局决定。

图1.7-1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启动运行流程图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

具体可包括:日常预防和预警、环境应急准备、环境应急响应与处置、环境事故应急终止后的管理等方面。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分级办法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分级办法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分级办法。

二、分级原则1. 事件严重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2. 紧急程度: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程度,分为紧急、较紧急、一般三个等级。

3. 影响范围: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三个等级。

三、分级标准1.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一级)(1)事件严重性: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2)紧急程度:紧急。

(3)影响范围:全国性。

2.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二级)(1)事件严重性: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受损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受到威胁的。

(2)紧急程度:较紧急。

(3)影响范围:区域性。

3.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三级)(1)事件严重性: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局部生态功能受损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受到威胁的。

(2)紧急程度:一般。

(3)影响范围:地方性。

4. 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四级)(1)事件严重性: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2)紧急程度:一般。

(3)影响范围:地方性。

四、分级程序1.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事件等级。

2. 确定事件等级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并根据事件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级别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级别

一、预案级别划分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预案通常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或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等情形的事件。

2.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或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情形的事件。

3.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或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等情形的事件。

4. 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或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区域生态环境受到轻微破坏等情形的事件。

二、响应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1.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启动国家一级应急响应,由国务院或其授权部门负责协调和指挥,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应对。

2.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启动国家二级应急响应,由环境保护部或其授权部门负责协调和指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协同应对。

3.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启动省级应急响应,由省级政府或其授权部门负责协调和指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协同应对。

4. 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启动市级或县级应急响应,由地方政府或其授权部门负责协调和指挥,相关部门协同应对。

三、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警。

2. 应急启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现场控制、污染物收集、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4. 后期处置: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善后处理,包括环境修复、损失评估、责任追究等。

环境突发应急预案等级

环境突发应急预案等级

一、引言为了有效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将环境突发事件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 级)、重大环境事件(II级)、较大环境事件(III级)和一般环境事件(IV 级)。

二、环境突发事件的定义环境突发事件是指在人类活动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或其他原因,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破坏或损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三、环境突发事件等级划分标准1.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2)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4)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5)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6)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2. 重大环境事件(II级)(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2)疏散、转移人员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4)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损害;(5)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3. 较大环境事件(III级)(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人以下死亡或3人以下中毒或重伤;(2)疏散、转移人员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4)造成跨乡镇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4. 一般环境事件(IV级)(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人以下死亡或3人以下中毒或重伤;(2)疏散、转移人员10人以下;(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4)造成跨村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等级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等级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事故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等级。

二、预案等级划分根据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因素,将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分为四个等级:1. 一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发生特别重大环境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特别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2)重大环境事故波及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跨境、跨流域环境事故,涉及多个国家(地区)。

2. 二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重大环境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2)较大环境事故波及多个市(地、州),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较大影响;(3)较大环境事故波及多个县(市、区),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3. 三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较大环境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2)一般环境事故波及多个县(市、区),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一定影响;(3)一般环境事故波及多个乡(镇、街道),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轻微影响。

4. 四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一般环境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轻微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2)轻微环境事故波及多个乡(镇、街道),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轻微影响;(3)轻微环境事故波及个别村(社区),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影响较小。

三、应急预案等级实施1. 一级响应:启动国家应急响应机制,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牵头,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全力配合,共同应对。

2. 二级响应:启动省级应急响应机制,由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牵头,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全力配合,共同应对。

环境应急预案等级

环境应急预案等级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我国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预案将详细介绍环境应急预案的等级划分。

二、环境应急预案等级划分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环境应急预案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特别重大(I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危害,可能导致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甚至全国性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事件。

例如,大规模的重金属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大型化工厂爆炸等。

2. 重大(II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可能导致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的事件。

例如,较大的重金属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大型化工厂火灾等。

3. 较大(III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可能导致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事件。

例如,一般性的重金属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小型化工厂事故等。

4. 一般(IV级)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对环境造成较小危害,可能导致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小威胁的事件。

例如,轻微的重金属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小型化工厂一般性事故等。

三、环境应急预案等级响应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1. 特别重大(I级)(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2)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请求支援;(3)采取紧急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4)全力抢救受困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5)开展环境监测,评估污染范围和程度;(6)组织专家会商,制定污染治理方案。

2. 重大(II级)(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2)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请求支援;(3)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4)全力抢救受困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5)开展环境监测,评估污染范围和程度;(6)组织专家会商,制定污染治理方案。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分级办法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分级办法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降低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提高应急响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分级办法。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6.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三、分级原则1. 依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影响范围和潜在危害,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2. 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性质等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事件等级。

3. 优先考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四、分级标准1. 特别重大(I级):(1)因环境污染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6)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或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

2. 重大(II级):(1)因环境污染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中毒、重伤;(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4)因环境污染对区域生态功能造成严重影响;(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6)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人以上急性死亡,或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局部辐射污染后果;(7)造成较大跨国境影响。

3. 较大(III级):(1)因环境污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中毒、重伤;(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000人以上;(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4)因环境污染对区域生态功能造成一定影响;(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6)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人急性死亡,或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局部辐射污染后果;(7)造成一般跨国境影响。

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分级

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分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环境突发事件的威胁不断加剧。

为有效应对各类环境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分级制度。

以下是对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分级的详细介绍:一、环境突发事件的定义环境突发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二、环境突发事件的分级根据环境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将其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一级响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2.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二级响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受损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受到威胁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3.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三级响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受损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受到威胁的。

环境应急预案启动分级

环境应急预案启动分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突发事件频发。

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制定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该预案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即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和一般环境事件。

以下是关于环境应急预案启动分级的详细说明:一、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特别重大环境事件是指对全国或跨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引发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具体表现为:1. 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 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 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4. 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 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6. 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 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处置过程中发生重大泄漏、爆炸等事故。

二、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是指对全国或跨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可能引发较大社会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具体表现为:1. 发生1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2. 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3. 区域生态功能受到较严重损害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4. 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5. 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较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6. 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 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处置过程中发生较大泄漏、爆炸等事故。

三、较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是指对全国或跨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可能引发一定社会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等级划分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等级划分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等级划分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 级)、重大环境事件(H 级)、较大环境事件(山级)和一般环境事件(W 级)四级。

一、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 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一)发生30 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l00 人以上;(二)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 万元以上;(三)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四)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五)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I 、II 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六)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七)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二、重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一)发生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二)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三)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 5 万人以下的;(四)I、H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2 人以下(含 2 人)急性死亡或者10 人以上(含10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五)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三、较大环境事件(山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一)发生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 人以下;(二)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的;(三)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 人以下(含9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突发环境事故分级

突发环境事故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11年第一次部务会议于2011年3月24日审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主题词:环保法规突发环境事件令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提高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核与辐射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报告按照核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当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

对初步认定为一般(IV级)或者较大(II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四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重大(II级)或者特别重大(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两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同时上报环境保护部。

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核实并在一小时内报告环境保护部。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事件级别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级别报告信息。

第四条发生下列一时无法判明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事件发生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重大(II级)或者特别重大(I 级)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程序上报:(一)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影响的;(二)涉及居民聚居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和敏感人群的;(三)涉及重金属或者类金属污染的;(四)有可能产生跨省或者跨国影响的;(五)因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六)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3 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 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 根据《GJ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 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 境事件〔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⑴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0 人以上死亡或 100 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⑵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 5 万人以上的; ⑶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 ⑷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 GJ 重点爱护物种灭亡 的; ⑸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 的; ⑹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峻辐射污染后果
⑺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2、重大〔Ⅱ级〕环境事件 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⑴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 50 人以上 100 人以 下中毒或重伤的; ⑵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 1 万人以上 5 万人以下的; ⑶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的; ⑷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 GJ 重点爱护野生 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⑸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⑹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3 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 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⑺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果的;
⑷因环境污染造成 GJ 重点爱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等级划分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一、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一)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l00人以上;
(二)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三)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四)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五)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I、II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六)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七)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二、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一)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二)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三)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四)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五)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三、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一)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二)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的;
(三)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四、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一)发生3人以下死亡;
(二)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三)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