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通史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3 20世.

合集下载

全书(教师用书电子教辅)-2023高考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优化指导】高中总复习·第1轮(全国版)

全书(教师用书电子教辅)-2023高考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优化指导】高中总复习·第1轮(全国版)

全书(教师用书电子教辅)-2023高考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优化指导】高中总复习·第1轮(全国版)介绍本教辅是为2023年高考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而设计的教师用书电子教辅,适用于高中总复习·第1轮(全国版)。

本教辅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教学目标和要求2.课程核心内容与知识点3.题目类型和难度分析4.学习方法和复习建议5.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本教辅旨在指导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

教学目标和要求本教辅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掌握专题史的核心知识和要点。

2.提升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3.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发展。

课程核心内容与知识点本教辅的课程核心内容主要包括:1.专题史的概念和研究方法2.社会运动与革命3.经济发展与贸易4.文化艺术与文学5.科学技术与教育每个核心内容都包括了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

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重要性,并牢记每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和细节。

题目类型和难度分析本教辅的题目类型主要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分析题,这些题目都是按照高考考试的难度和题型要求来设计的。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解答题和分析题则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考试难度方面,本教辅将题目分成了易、中、难三个等级。

其中,易难度题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基本知识和题型,中难度题目则是为了测试学生的能力和思考能力。

学习方法和复习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科目,本教辅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方法和复习建议:1.认真听课和做笔记2.阅读历史文献和书籍,增强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3.练习历年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增强题型和难度的把握。

4.面对有难度的题目和知识点,不要放弃,要有兴趣继续学习。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本教辅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分析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总结提升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总结提升课件新人教版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 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诞生。 ②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 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 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获 取 国公使进驻北京及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
政 特权 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

等;《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

《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 2 100 万银元;《北京
战 争 条约》赔偿英法各 800 万两白银;《马关条约》
赔款 赔款白银二亿两;《辛丑条约》赔偿各国白银
解析:选 C。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 后列强侵华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但商品输出并未消失,A 项错 误;B 项表述错误,清政府只是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 “扶植”;D 项表述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学习的是西方的民主 政治思想而不是民主革命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前,领导中国革命 的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 登上政治舞台,故 C 项正确。
形势中依然昂然奋起的特征及典型事件。从发展演进的角度看,
下列对所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
时间
斗争纲领或
领导阶级
重大事件
指导思想
太平天国运 19 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兴民权、君
19 世纪末 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
主立宪
19 世纪末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 世纪初
20 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二、全面认识列强侵华

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历史必修第1册

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历史必修第1册

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历史必修第1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奠定,就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关键标志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就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就是周王的臣属于。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小特点就是:嫡长子承继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就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备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促进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新制和地方实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就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止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就是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稳固统一的措施:①施行秦律②统一公制、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助于封建制度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打下祖国疆域,稳固国家的统一③构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创建了地主阶级对社会各界人民的专制统治者,秦朝的暴政导致人民处境的转差。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者的政治制度具备非常大的开创性,它打下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延用,且不断加强与健全。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弱化和划分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强化皇权。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高三历史教学计划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1一、教学任务根据上学期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再进行两轮复习,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实行每周一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二、情况分析: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

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总体措施第二阶段,即完成各知识点专题的教学和第二轮复习(“二模”之前),巩固其考点,并进行针对性练习;后阶段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

第三阶段,即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四、教学要求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

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五、教学安排(一)20xx、2、24~20xx、4月底(第二轮复习)1、完成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对知识点按章节体系、专题体系进行系统复习,并注重进行综合测试,巩固学生所掌握的考试要点。

2、做好高考综合练习卷以及历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熟悉“高考模式”。

3、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优秀生的成绩及班级整体实力。

(二)20xx、5、1~高考前(第三轮复习)1、全面复习巩固,完善知识体系,把握高考思路。

2、查漏补缺(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挖掘学生潜能。

3、进行各种综合能力测试,加强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资料、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进取的改革探索。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3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含解析通史版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3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含解析通史版

课时规范练13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选择题1.(2021山东日照二模)1841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

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三元里抗英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2.(2021广东茂名二模)鸦片战争后,法国人以“中国虽与英夷息兵通商,为和好究不足恃”为由,建议清政府“必须自为防备,方无后患……庶有事可资辅助”,并要求互派公使;同时建议清政府“派官赴伊国,学习修船铸炮水战兵法,万一将来英夷再有滋事,不难制胜”,均被清政府一口回绝。

这表明( )A.清廷对外依然昏聩懵懂B.英法矛盾尖锐不可调和C.法国企图干预中国内政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3.(2021四川德阳一模)在《南京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英使向清政府表示,如果中国允准其他各国来五口通商,英国“断不阻止”。

维多利亚女王在将《南京条约》送达国会的咨文内更明确地说:“我们的宗旨是,同样的权利,要给予一切工业的国家享受。

”上述主张旨在( )A.促成列强共治中国局面B.实践自由主义经济理论C.实现殖民利益的最大化D.敦促清廷扩大开放范围4.(2021山东济南三模)有学者认为,经过这场战争,北京的官员就这样创立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新秩序,而滞留在长城以外热河的朝廷则怀恨在心。

随着新条约的履行,热河和北京之间的观点分歧不断扩大。

这场战争导致( )A.中国与西方列强矛盾加剧B.晚清政治局势日趋动荡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晚清中央权力基本下移5.(2021山东潍坊期末)1862年,英国公使照会清政府:“两国始终不和之缘,总由各省督抚于外国交涉事件,并无尽心守约之理”“各大吏向不存秉公尽约之意,转以条约准行之处,多方推卸,设法阻挠”,要求皇帝明降谕旨“敢有相违者,立予重处”。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及参考答案带详细评析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及参考答案带详细评析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及参考答案带详细评析2017年高考历史考试已结束,考试后考生最关心的就是试题的对与错。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xxxxxx,欢迎大家阅读。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C2. D3. D4. A5. B6. D7. A8. B9. C 10. A11. B 12. C 13. D 14. A 15. A 16. D 17. A 18. C 19. C 20. B21. B 22. C 23. D 24. A 25. C 26. C 27. A 28. B 29. D 30. C31. C 32. D 33. A 34. C 35. D二、简答题36.(1)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分布地区较为分散(2分),国家宏观调控较弱,炼焦工业技术含量低,投资小(2分),国内市场需求量大(2分),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

(每点2分,共8分)(2)山西省焦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2分),技术水平低,废弃物排放量大(2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破环环境,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2分),政府干预少,没有相应的回收治理措施。

(每点2分,共6分)(3)沿途会有粉煤灰污染(2分),汽车尾气污染(2分),噪声污染(2分)等。

(每点2分,共4分)(4)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清洁生产,减少三废排出(2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2分),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运输货物遮起,减少粉尘污染(2分),也可以采取集中大规模运输,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线路等方式来减少污染(2分)。

(每点2分,共6分)37.(1)海平面上升,距离长;纬度高,气温低,昼长短;路面滑,徒步行走难度大;两侧山地,地势起伏大。

(2)夏季气温高,白昼长;生物资源丰富,食物易获取。

(3)距离长,工程量大;高寒地区,一年中海平面高差变化大,对建筑材料要求高;水深较深;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工程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一年中可施工时间短,工期较长;位置偏远,人员物资运输成本和生存成本高等。

陈小鲁简历——精选推荐

陈小鲁简历——精选推荐

‎‎‎‎陈小鲁简历‎篇一:‎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预测汇‎编试题(含‎解析) 2‎017届预‎测汇编历史‎1.据《‎史记》记载‎,秦朝在地‎方“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监还可称‎为“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

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

秦朝的监‎御史()‎A.和郡‎守、郡尉相‎互牵制 B‎.掌握地方‎的行政事务‎C.充分‎体现了人民‎的监督权‎D.由皇帝‎任命,直接‎向皇帝负责‎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或解读信息‎的能力。

本‎题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排‎除A项、B‎项、C项,‎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D项。

‎ 2.‎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下列关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排列‎正确的是(‎)‎①恢复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②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③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④共青团中‎央启动“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①是‎1977年‎,②‎是1956‎年,‎③是199‎5年,‎④是19‎89年,故‎本题选D项‎。

‎3.在去‎年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罕见对其‎在文革期间‎的错误行为‎进行道歉后‎,另一位共‎产党元老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也站‎出来对自己‎与48年前‎其所在中学‎校长之死的‎关联进行道‎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训练13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训练13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含解析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樟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

各藩王封地分布所在省份及数量统计如下:陕西1个、山西3个、北京1个、河南3个、湖北3个、山东2个、湖南1个、四川1个、甘肃3个、辽宁2个、宁夏1个、河北1个、内蒙古1个(不含后移封地),据此可知,朱元璋分封藩王旨在A.维护边疆地区安宁B.防范地方割据势力C.稳定全国统治秩序D.控制经济战略重心2.洪武年间设立的通政司,早朝时呈报的是内外章奏;午朝时呈报的是关于底层百姓阶级的臣民之言;重大或机密事件则不定时向皇帝汇报。

这说明通政司A.具备协理政务的职能B.容易造成官员专权C.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D.便于皇帝掌握舆情3.明嘉靖时“天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单是封于各地的藩王及宗室俸禄开支就达到八百五十万石。

据此可知,明末A.农业经济无力支撑国家发展B.地方藩王威胁中央集权C.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不断暴露D.国家财政收入急剧下降4.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制,在地方设立布政使,负责行政;提刑按察使,负责监察;都指挥使,负责军政。

明初这一措施A.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大变革B.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控C.仿照了宋代地方管理制度D.易于造成地方官吏不作为5.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且互不统属。

后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效率迟缓之弊,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

这说明明朝A.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C.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急剧恶化D.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冲击6.弘治年间,江西等地屡有民乱危及郡县,有司"备其东则发于西、剿其南则窜于北。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通史专项训练卷3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通史专项训练卷3

通史专项训练卷(三)现代世界与现代中国(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1.(改编)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

”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④后来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20年是在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历史阶段,为了打败国内外敌人在物资奇缺的情况下实行配给制的分配原则,故应排除③。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 B2.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某个政策实施后,许多敌对分子说“苏俄已经向右转,转向资本主义了”;党内有些同志则认为“用异己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已经“离开社会主义原则”。

他们所说的“转向资本主义”和“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解析从政策实施的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便可推断。

答案 B3.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

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B.近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C.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D.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答案 B4.《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一书中指出:“‘新政’对于美国宪法政治的第一个后果是创建出美国版的集权化官僚国家。

”这表明()。

A.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专制主义的理念B.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威C.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D.美国的宪法精神和“新政”理念相矛盾解析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实现了国家权力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从而扩大了政府的权力范围。

全书-2023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新高考方案】高三总复习(老教材 新高考)

全书-2023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新高考方案】高三总复习(老教材 新高考)

全书-2023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新高考方案】高三总复习(老教材新高考)1. 重要更新2023年高考历史科目将采用新的高考方案,与以往不同,历史考试的重要性将被提升。

在新的高考方案中,历史科目分值占比将提高至30%,并将出现单独的历史综合试卷。

针对这一变化,考生们应该加倍努力,充分备战历史科目。

本文档是新高考方案下历史科目的一轮复习建议,适用于全国各省。

2. 总体框架全书-2023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采用老教材,结合了新高考的特点,分为五部分进行复习。

复习顺序依次是:人类史、中国古代史、中国中世纪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当代史。

建议考生在每个部分中,先通过历年真题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基础能力的同时,通过历年真题还可以熟悉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考生在复习的同时也要注重阅读,完整阅读教材或者相关资料,对于学习知识点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3. 建议的复习计划在本文档中,我们建议考生在高三上学期的前8个月中完成一轮的历史科目复习。

建议以下计划可供参考:第一阶段(1-2月)•通过历年真题及练习题,对人类史知识点进行回顾。

学生可以配合老教材中的章节进行复习;•阅读相关资料,对人类史的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阶段(3-4月)•回顾古代中国历史,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等历史时期。

建议配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阅读相关资料,扩充对古代中国历史的认识。

第三阶段(5-6月)•回顾中国中世纪史,包括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同样建议配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阅读相关资料,扩充对中国中世纪史的认识。

第四阶段(7月)•回顾中国近现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两个时期。

同样建议配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阅读相关资料,扩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

第五阶段(8月)•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强化练习;•完成对复习内容的全面梳理和总结,把握历史聚焦与纵横拓展。

4. 高效学习方法在历史学科中,考生除了需要掌握知识点外,还需要养成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史第四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史第四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最终建立。
第11页
二、世界市场的发展 原因
(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2)交通通讯:新2页
表现 (1)政治上: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 瓜分完毕, 亚非拉 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 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A.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发展最快
B.有助于德意志境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D.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第16页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1850~1869 年德国铁路里程得到了 快速发展,交通便利推动了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故选 B 项;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9 世纪中后期,且材料中没有德国与其 他国家的比较信息,不能得出“最快”的结论,排除 A 项;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与材料时间信息 不符,排除 C 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期,排除 D 项。
第13页
影响 (1)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 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 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第14页
评价 (1)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 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控制着这 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 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 (3)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 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 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品方案高三大一轮历史电子版

一品方案高三大一轮历史电子版

一品方案高三大一轮历史电子版1、“夫五千年以前,人户稀微,制作未备,何以能成此大工?”这是针对古代哪一建筑物而发出的疑问()A.中国秦长城B.古希腊帕特农神庙C.汉穆拉比法典石柱D.古埃及的金字塔2、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这说明古罗马()A.减少诉讼案件B.注重法律程序C.维护贵族利益D.强调证据作用3、对“雅典城邦”(Athens Polis)一词中“城邦”的解释,更接近本质特征的是()A.城市国家B.公民国家C.独立国家D.联邦制国家4、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东正教5、一位学者评论某一政权,认为:这个政权中,君主不能直接控制地方,犹如全身瘫痪,中枢神经不能直接控制四肢,身体各部位只能有限的互相牵动。

这个政权最可能是指()A.二世纪初的罗马帝国B.九世纪中叶的法兰克王国C.十五世纪下半叶的英国D.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德国6、17世纪以前,英国议会拥有的权力是()A.任命政府的首相B.决定是否向民众征收新税C.决定王位的继承D.否决国王增加常备军提议7、“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

”这形容的是()A.封邦建国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8、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9、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A.清静无为B.唯法为治C.仁政治国D.非攻兼爱1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体现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是()A.佛家B.儒家C.道家D.法家11、据了解,近来三年我国都可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其中2013年4月26日,我国可见月偏食;2014年10月8日和2015年4月4日,我国连续两年可见月全食。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阶段检测课件(部编版):世界古代史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阶段检测课件(部编版):世界古代史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 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 大周期。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 为据。这表明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 B.历法因其精确而为多数地区使用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据材料“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 廊’”可知,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故选B项。
倘生命被害时,公社与长老应赔偿其亲族银一明那
A.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表明当时法律制度的完善
B.说明巴比伦王国的治安较乱
√D.体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根据材料“倘生命被害时,公社与长老应赔偿其亲族银一明那”体现 了汉谟拉比法典对亡者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D项正确; 材料不能得出被劫者和伤亡者的阶级属性,排除A项; 材料只是具体的法律条文,不能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排除B项; 材料不能表明巴比伦王国的法律发展程度,排除C项。
√B.在治理上蕴含法治色彩
C.王权受到封臣约束 D.君主与臣民存在契约关系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选考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选考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期间开罗会议中有关中国问题的处理及中美、 中日关系问题,隐性考查台湾问题这一热点问题。第 (1)问, 《开罗宣言》 中有关中国领土问题的内容,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意义”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第(2)问,从中国地位、中美合作、中美日关系及美国的目的 等角度回答。
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 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 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 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全面爆发初期英法对德国经济封锁的措施和作 用,主要考查学生概括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从成立 机构、封锁手段及目的等方面概括。第 (2)问,从英法两国采取的封锁手 段的效果角度分析说明。
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 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 14 国首席代表 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 月 25 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 。次 日,与会的 50 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 国的主要原因。
2018· 高考 全国卷Ⅰ
比较、背 景类
2018·高 考全国卷 Ⅱ
联合国的 产生
张海鹏主编 《中国近代 通史》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统治逐渐加强,故 B 项正确,排除 A;市民兴起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且也不足以说明瓦解传统伦理, 排除 C;这一变化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高级官员更易染奢靡风气,排除 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本题材料新颖学科*网,从明代玉制器皿的使用入手,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和等级 秩序的理解和认识。全国卷 1 试题在考查中国古代经济这类选择题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侧重考查古代经 济发展的影响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概括 总结能力等。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 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 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分封制,相信考
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对分封制的认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

高三历史学科最后阶段的复习和备考策略

高三历史学科最后阶段的复习和备考策略

高三历史学科最后阶段的复习和备考策略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骆志煌5月份是高三文科学生高考前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经历了第一轮以重温和深化教科书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复习,在基本上掌握了教科书相应的基础知识以后,最后这一阶段的复习还要经历专题整理和真题演练两个环节。

一、按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重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化复习1.按照通史体例将三册必修教科书的内容重组,加强知识间横向联系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的教科书是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专题分类,按照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体例编写的,有利于学生在模块内按照一定的认知顺序分门别类地掌握历史知识,线索比较清晰,建议第一轮的复习就按照这样的体例,以高考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把知识细细梳理一遍。

第二轮的复习要打破教科书的体系,重建通史体例,加强历史知识横向联系,按世界与中国的时间顺序重新编排教科书的知识,以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这几个专题,使历史知识立体地呈现出来,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各专题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起来。

以下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可以以三个层面体现知识与考点。

首先,明确中国古代史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大阶段的起止时间和关键性事件,构成知识体系的第一个层面。

其次,明确各阶段特征,这构成历史知识的第二个层面,把握封建社会各时期的特征: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大一统的秦汉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繁荣的隋唐时期、封建国家的继续发展的宋元时期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明清时期。

第三,在第二个层面基础上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知识回归到每个时代或阶段里复习。

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经济:农业-井田制、石器锄耕,手工业-工商食官、青铜业和纺织业;文化-青铜艺术、礼乐文化。

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变革、诸侯争霸;经济:农业-重农抑商政策、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手工业-青铜制造、冶铁技术,商业-商业区出现和商业中心形成;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文学-诗经、楚辞,科技-司南、火药知识,艺术-编钟、绘画……。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1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同步测试卷(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为夏朝世系示意图。

读图可知,夏王朝实行( )A.宗法制 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2.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

这表明( )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3.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对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

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察举制D.郡县制4.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创制”的含义是( )A.推行王位世袭制B.实行宗法分封制C.确立世卿世禄制D.实施中央集权制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6.“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7.据《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是指( )①宗法制遭到破坏②分封制遭到破坏③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④郡县制受到挑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李斯说:“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优化方案历史必修二电子版

优化方案历史必修二电子版

优化方案历史必修二电子版一、农耕经济高度开展1.时间:14~18世纪,社会经济全面高涨。

2.表现(1)农业①双季稻得到大范围扩种,南方的水稻亩产量很高。

②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③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②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19世纪初,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有6个。

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二、资本主义萌芽1.出现:明中叶以后。

2.代表地区(1)苏州的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当地已形成劳动力市场。

(2)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常年受雇者按年或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给工价。

这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和民间小手工作坊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3.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1)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加上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置力极其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2)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

明代和清初实施“海禁”,清统治者屡次颁令实行矿禁。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1.明清之际,长期实行海禁政策。

(1)原因①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兴旺,文化繁荣,私人海上贸易已很频繁。

②统治者担忧西方殖民势力与抗清势力相互结合,威胁统治。

(2)结果:使中国失去利用国际贸易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2.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大体定局,西方迈向近代社会,到19世纪初,中国陷入深重危机中。

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专题十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1.(2014·高考卷)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解析:本题以东汉时期东西方的文化成就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两点:东汉时期(公元97年),“大秦”指当时的(东)罗马帝国。

A项分别是中国宋朝和近代英国的成就,排除;B项分别是中国东汉和罗马帝国的成就,正确;C项分别是中国东汉和近代波兰的成就,排除;D项分别是中国西汉和古希腊的成就,排除。

故选B项。

答案:B2.(2014·高考某某卷)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本题以《书林清话》的史料记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应用比较普遍,故本题选C项。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D项错误。

答案:C3.(2014·高考某某卷)《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解析:本题以对待农业的态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文言历史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高三历史通史第一轮复习总教案

高三历史通史第一轮复习总教案

高三历史通史第一轮复习教案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试大纲】●西周时期的政治●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点梳理】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

3、特点:①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权利和义务,“土地和人民”、“义务”是联系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②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③分封对象多元化;④层层分封。

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5、遭到破坏:①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郡县制所取代。

●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③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作用:①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对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占有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1、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最终使军政大权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

3、地方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4、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

影响1、对秦朝: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②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思想僵化。
链接二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对世界
政治、经济格局、经济思想变化的影响 19世纪初-19世 19世纪末-20世 20世纪30年代后 时间 纪70年代 纪30年代
生产 关系
自由资本 主义阶段
私人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 美国崛起,逐 步形成美苏两 极格局
D.过早地进行了政策调整
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材料中“在经济
战线上……我们就遇到了严重的失败”说明该政策存在着重 大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苏俄的 实际,与当时苏俄国情不符,故选B项。其他选项都不是经 济战线上的失败,均排除。
2. (2016· 南昌调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 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 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要达到 的直接目的是( D )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D.吸收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20世纪30年代后 美国掌握世界经 济霸权,苏联成 为工业化国家, 美国主导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体系 凯恩斯主义的 国家干预经济 思想
国际 经济 格局
经济 思想
[针对训练] 1.(2016· 山东临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列宁说:“在经济战线 上……我们就遇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 高尔察克、邓 尼金或皮尔苏茨使我们遭受的任何一次失败 都严重得多,重 大得多,危险得多。”导致这一“严重失败”的原因是 ( B ) A.社会民主党人的叛卖 B.实行不符合国情的政策 C.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涉
国际 西欧是世界政治 美德崛起,欧 政治 舞台的中心,英 洲仍为世界政 格局 国确立世界霸权 治格局的中心
时间
19世纪初-19世 纪70年代 以西欧为中心 的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初步形 成,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自由主义思想 兴起
19世纪末-20世 纪30年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美、德 两国经济发展迅速, 但英国仍为世界经 济大国 一定程度上放 弃了自由竞争 的信条
专题十三
20世纪上半期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专题整合提升课
链接一
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
1.政治上: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1922年成立苏联;1936年颁布新宪法,确立社会主义制
度,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2.经济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 (联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是曲折的,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 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促进 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 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使苏联从落 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建立 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思想上: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落后的俄国首先实现 了社会主义;斯大林时代,个人崇拜弥漫于苏 联党内外,思
解析 :从新经济政策的工业措施可知其目的是利用私有制经 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 D 项正确。从新经济政策工业方面 的措施,可知没有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故 A 项 错误;B 项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措施,故 B 项错误; C 项是新经济政策中农业措施的作用, 故 C 项错误。
3.1952 年,苏共(布)十九大中央工作报告指出:“某些领导 采取不正确的路线,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 生产队,这种做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 了集体农庄的削弱。 ”这表明当时苏联( D ) A.系统纠正集体农庄的弊端 B.农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C.工业化推动农业高速发展 D.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
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 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
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
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材料二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
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 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 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 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荚国 通过 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 经济 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 段”即 可以得出创新和发展的表现;第二小问需理解“虔诚、商 业和 自由”三个方面是什么,即从信仰、经济、政治三个角度回答,结 合16到18世纪英国的这三个方面的史实作答;第三小问等 同于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相对比较简单。第(2)问依据所学列宁的 探索即为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上台后废止了新经济政 策,逐渐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结合 所学不 难得出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第(3)问侧重对基本史实的 考 查,需要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 等方面作 答;启示可以结合中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来回答。
4.(2016· 广东中山模拟)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5世纪以 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 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 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 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
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 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三国对市场经济创新和
发展的表现。结合16至18世纪英国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史实,从“虔诚、商业 和自由”三个方面分析其创新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
国开创的新模式对美国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 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依据所学知识,概要评述斯大林时代 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 创新性史实?综合上述,概括各国创新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 :从材料“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 队,这种做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 体农庄的削弱”可知,当时苏联对集体农庄进行集中生产和 管理,不允许独立生产,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 D 项正确。A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排除;斯大林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手工业长期 处于落后状态,故 C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