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医学免疫学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新
本科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 • 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机体的“安全部门”
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 免疫细胞 -担负免疫功能的主体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 • 中枢免疫器官 • 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 化和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的场所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经血液循环及 淋巴循环,进出于外周淋巴组织及 淋巴器官,形成机体免疫系统的免 疫网络
中枢免疫器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胸腺 • 骨髓
– 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发生B细胞应答的场所
Glick F. and Charlie Chang
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 淋巴结 • 脾脏 • 黏膜免疫系统
淋巴结的功能
• T 细胞及 B细胞定居的场所 T:75% B:25% •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HEV) • 过滤作用
• MALT的功能及其特点
– 参与局部免疫应答 – 分泌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 – 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 淋巴细胞归巢
–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 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 特定区域 – 归巢受体与血管地址素介导
通过免疫网络,免疫细胞能及时到 达机体各脏器及皮肤粘膜的病原微 生物入侵部位,又能将机体各部位 的抗原成分经抗原递呈细胞携带至 相应淋巴组织及淋巴器官,活化T淋 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 疫应答功能。
(一)中枢淋巴器官: 骨髓:
(1)是造血干细胞生成、分化发育的场所 (2)是功能性B细胞分化成熟的唯一场所 (3)提供各种免疫细胞的前体细胞; 胸腺: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2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2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免疫系统的的概念: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执行免疫功能。
2.淋巴组织的分布:在人体广泛分布,其中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下含有大量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
3.免疫器官又称为淋巴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
4.中枢免疫器官或称初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胸腺。
5.人体内的造血功能首现于2-3周胚龄的卵黄囊,肝脾是胚胎第3-7个月的主要造血器官,骨髓是胚胎末期直到出生后的造血器官。
6.骨髓的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7.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8.胸腺由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组成。
9.胸腺基质细胞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
10.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作用、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11.外周免疫器官或称次级淋巴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12.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位于胃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13.淋巴结实质分为皮质区和髓质区两个部分。
14.淋巴结皮质分为皮质区和深皮质区,靠近被膜下为浅皮质区,是B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非胸腺依赖区。
15.初级淋巴滤泡(初始B细胞)→抗原刺激→生发中心→次级淋巴滤泡→B淋巴母细胞→髓索→浆细胞→抗体。
16.副皮质区是T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胸腺依赖区。
17.淋巴结髓质的组成:髄索、髓窦。
18.淋巴结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场所、过滤作用、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19.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脾。
20.脾实质分为白髓和红髓。
21.白髓由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结、边缘区组成。
22.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由密集的T细胞、少量DC及巨噬细胞构成,为T细胞区。
医学免疫学-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组织的作用
1 防御外来入侵
免疫组织通过产生免疫细胞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
2 识别自身抗原
免疫组织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产生的异常细胞。
3 促进免疫记忆
免疫组织对于免疫系统形成免疫记忆非常重要。
结论
免疫器官和组织在维护我们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 地理解如何保持健康。
医学免疫学-免疫器官和 组织
免疫器官扮演着重要角色,维护着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了解它们的功能和 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免疫学的重要性。
免疫器官
1 胸腺
位于胸骨后面的器官,对T细胞的形成和 成熟起着重要作用。
2 淋巴结
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起着过滤淋
器官为免疫细胞的生成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2 识别和攻击病原体
免疫器官帮助免疫系统辨认并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3 调节免疫反应
器官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免疫组织
外周免疫组织
分布在体内各个部位的组织, 包括扁桃体和腺体等。
骨髓
脾脏
产生免疫细胞的主要场所之一, 包括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
充当淋巴细胞的储备库和滤波 器,过滤被感染或老化的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二章 免疫器官与组织 共59页
食道粘膜下层中散在的淋巴组织
结肠粘膜下层中的淋巴小结(淋巴滤泡)
1.肠相关淋巴组织
M细胞及其介导的粘膜免疫模式图
(1)派氏集合淋巴结—
小肠粘膜淋巴滤泡组织,发生 肠粘膜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M细胞(microfold cell): 膜上皮细胞或 微皱褶细胞--- 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
M细胞及其介导的粘膜免疫模式图
一 淋巴结(lymph node) 广泛分布于全身非粘膜部位的淋巴通道汇集处。
局部淋巴结肿大提示局部组织和器官的炎症或其他病变
(一) 淋巴结的结构
皮质区:
浅皮质区: 淋巴滤泡
(非胸腺依赖区) (淋巴小结)
B细胞
初级淋巴滤泡:静止B细胞 次级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增殖分化B细胞
深皮质区:
(胸腺依赖区) 副皮质区
Morphology of the Spleen
(二)脾的功能
1.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B 60%,T 40%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血源性抗原) 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 3.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如补体,ck 等 4.过滤作用 90%循环血液
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 –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又称粘膜免疫系统
(mucosal immune system, MIS)
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的非膜包化淋 巴组织
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扁桃体, 小肠的派氏淋巴结和阑尾。
人体粘膜面积400m2 ,50%的淋巴组织存在于粘 膜系统--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MALT的组成
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和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重点
医学免疫学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亦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
Lymphocyte homing 2.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
3.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
有利于传递免疫信息,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至病灶。
第三章~ 第八章1.Antigen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一般具有免疫原形和抗原性两个重要特性。
2.Epitope 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又称为抗原决定簇。
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可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
3.Cross-reaction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
4.Superantigen(SAg) 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
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化学性质主要为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
5.Adjuvant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称为~。
如卡介苗。
6.Mitogen 丝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一类淋巴细胞全部克隆,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1-40_21-30
《医学免疫学》⼈卫第9版教材--⾼清彩⾊_1-40_21-30第⼆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1第⼀节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或称初级淋巴器官(primary lymphoid organ),是免疫细胞发⽣、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髓和胸腺。
—、⾻髓⾻髓(bone marrow)是各类⾎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发源地,也是⼈类和其他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髓的結构和细胞组成⾻髓位于⾻髓腔内,分为红⾻髓和黄⾻髓。
红⾻髓具有活跃的造⾎功能,由造⾎组织和⾎窦构成。
造⾎组织主要由造⾎细胞和基质细胞组成。
基质细胞包括⽹状细胞、成纤维细胞、⾎窦内⽪细胞、巨噬细胞等。
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造⾎⽣长因⼦(如IL-3、IL.4、IL-6、IL.7、SCF、GM.CSF 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细胞赖以⽣存、⽣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称为造⾎诱导微环境(hemat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 HIM )。
⾻髓中的造⾎⼲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具有⾼度⾃我更新能⼒和多能分化潜能的造⾎前体细胞,体内⾎细胞均由其分化⽽来。
⾎细胞在⾻髓中⽣长、分裂及分化的过程称为造⾎(hematopoiesis) o⼈体内的造⾎功能⾸现于2 ~3周胚龄的卵黄囊,在胚胎早期(第2?3个⽉)HSC从卵黄囊迁移⾄胎肝,继⽽⼊脾,肝和脾成为胚胎第3?7个⽉的主要造⾎器官。
随后,HSC⼜迁⾄⾻髓,使⾻髓成为胚胎末期直到出⽣后的造⾎器官。
HSC在造⾎组织中所占⽐例极低,形态学上难以与其他单个核细胞相区别,⼈HSC的主要表⾯标志为CD34和CD117,不表达各种成熟⾎细胞谱系相关的表⾯标志。
(⼆)⾻髓的功能1.各类⾎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的场所在⾻髓造⾎诱导微环境中,HSC最初分化为定向⼲细胞,包括髓样⼲细胞(myeloid stem cell)和淋巴样⼲细胞(lymphoid stem cell) o髓样⼲细胞最终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和⾎⼩板等。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肝脏不仅是排毒器官,还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和调控。
3 皮肤和粘膜
皮肤和粘膜是体外环境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界面,起到防御病原体和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
淋巴结和脾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1
结构
淋巴结和脾脏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淋巴管、淋巴滤泡和淋巴细胞。
2
功能
淋巴结和脾脏在体内过滤毒素和病原体,同时发挥生成和激活免疫细胞的重要作 用。
3
相互配合
淋巴结和脾脏共同协作,确保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和免疫应答的有效性。
胸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结构 功能
胸腺位于胸腔,由两个叶片组成。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简介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是一本权威的医学教材,深入探讨了免疫学的重要概念和 原理。本书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奠定 坚实的基础。
免疫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主要器官:
包括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它们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帮助生成和调节免疫反 应。
次要器官:
包括扁桃体、盲肠和嗅觉上皮等。它们虽然不是直接参与免疫反应的主要器官,但仍然具有 免疫功能。
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的分布和功能
淋巴细胞
在重要作用。
巨噬细胞
在免疫器官中作为免疫细胞的重 要组成部分,负责吞噬和清除病 原体。
树突状细胞
在免疫器官中起到抗原呈递和激 活免疫应答的关键作用。
胸腺是免疫细胞生成和分化的重要场所,对免疫 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起到关键作用。
扁桃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结构
扁桃体是位于口咽部的一组淋巴组织,包括扁桃体 和腺样组织。
功能
扁桃体是体内首要的防御屏障,帮助预防口咽部感 染和保护呼吸道。
其他重要的免疫器官和组织
C2免疫器官和组织(医学免疫学)
2.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效应T细胞除在淋巴结内 发挥免疫效应外,多数经 输出淋巴管,经胸导管进入 血液循环,并分于全身,发 挥免疫效应。
(二)淋巴结功能
4.过滤作用
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 通常随组织淋巴液进入局部引流淋巴结。淋巴液 在淋巴窦中缓慢流动,有利于窦内巨噬细胞吞噬, 清除抗原异物性,从而发挥过滤作用。
胸腺依赖区(T细胞):
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 ) --- 白髓内靠近中央动脉;
非胸腺依赖区(B细胞)
PALS的外周构成的滤泡。
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复习题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外周免疫器官( B) A 扁桃体 B 胸腺 C 淋巴结 D 脾脏 E 阑尾
2.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C ) A 胸腺 B 法氏囊 C 骨髓 D 脾脏 E 淋巴结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淋巴结
是结构最完备的外周免疫 器官,广泛分布于全身非 黏膜部位的淋巴通道汇集 处(如颈部、腋窝、腹股 沟等);内脏的淋巴结多 成群分布于器官门附近, 沿血管干排列,如肺门淋 巴结。这些部位都是易受 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抗原性 异物侵入的部位。
(二)胸腺的细胞组成
胸腺基质细胞: 包括胸腺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 胞、成纤维细胞等。 以胸腺上皮细胞为主。
胸腺细胞: 是处于不同分化阶段 的T细胞。
胸腺微环境: 主要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 部活性因子组成,是决定T细胞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 育的重要条件。 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最重要的组分。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脾
脾是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自骨髓开始 造血后,脾演变成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学简答题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胸腺微环境主要由胸腺基质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组成。
胸腺基质细胞以胸腺上皮细胞为主,还包括MФ、DC和成纤维细胞等,这些细胞以两种方式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①分泌SCF、IL-1、IL-2和趋化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调节胸腺细胞的发育和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泌胸腺素、胸腺九肽、胸腺生成素等多种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分化和发育。
②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胸腺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间可通过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及其配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辅助受体及其配体、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TCR的相互作用等,诱导和促进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
细胞外基质也是胸腺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多种胶原、网状纤维蛋白、葡萄糖胺聚糖等。
它们可促进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接触,并促进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移行和成熟。
2.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免疫器官按其发生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二者通过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互相联系。
中枢免疫器官发生较早,由骨髓和胸腺组成,多能造血干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为成熟免疫细胞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至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发生相对较晚,由淋巴结、脾脏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组成,成熟免疫细胞在这些部位定居,并在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
其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进出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构成免疫系统的完整网络。
通过血液、淋巴和血液-淋巴循环网络,可使固有免疫细胞聚集到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存在的部位,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
也可使迁移到该部位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摄取加工抗原性异物后,进入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
3.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生物学意义如下: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在于:①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_第2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一、单项选择1. 属于人类中枢免疫器官的是:A.阑尾B.淋巴结C.骨髓D.脾E.扁桃体2. 人类B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A.胸腺B.淋巴结C.骨髓D.法氏囊(腔上囊)E.脾脏3. 人类T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A.骨髓B.胸腺C.法氏囊(腔上囊)D.淋巴结E.脾脏4. 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胸腺和淋巴结B. 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C. 淋巴结和脾D. 胸腺和骨髓E. 脾和胸腺5. 人类B 淋巴细胞是在下列哪种免疫器官发育成熟的:A. 脾脏B. 骨髓C. 法氏囊D. 胸腺E. 卵黄囊6. 属于人造血干细胞标记之一的是:A. CD16B. CD2C. CD3D. CD21E. CD347. T 细胞分化发育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B.胸腺C.脾脏D.法氏囊E.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8. T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B. 黏膜免疫系统C. 淋巴结D. 胸腺E. 脾9. 与脾脏不相关的是:A. T、B 细胞定居的场所B.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C. 过滤作用D. 存在M 细胞E.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10. 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时:A.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升高C.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E.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11. 实验发现鸡切除腔上囊后:A.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升高D.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E.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12. 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A. 淋巴结和脾脏B. 胸腺和骨髓C. 腔上囊和胸腺D.骨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E. 淋巴结和骨髓13.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A. 骨髓、淋巴结、脾脏B. 胸腺、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C. 腔上囊、扁桃体、淋巴结D. 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E. 扁桃体、骨髓、淋巴结14. 绝大多数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B. 腔上囊C. 脾脏D. 胸腺E. 淋巴结15. 人类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B. 腔上囊C. 脾脏D. 胸腺E. 淋巴结16. 成熟免疫细胞寄居的场所是:A. 胸腺B. 胰腺C. 腔上囊D. 卵黄囊E. 脾脏17. 淋巴结所不具备的作用是:A. 参与T 细胞阴性选择过程B. 提供成熟淋巴细胞寄居的场所C. 提供免疫应答的场所D. 清除滤过病原菌E.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18. 人类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产生于:A. 肝脏B. 脾脏C. 骨髓D. 卵黄囊E. 腔上囊19. 可作为机体抗感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 骨髓B. 脾脏C. 淋巴结D. 胸腺E.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0. 脾脏所不具备的作用是:A. 提供T、B 细胞寄居的场所B. 产生分泌型IgA,发挥黏膜免疫作用C. 提供免疫应答的场所D. 造血作用E. 贮血作用21. B 细胞主要位于淋巴结的:A. 被膜下淋巴窦B. 深皮质区C. 浅皮质区D. 中间窦E. 髓质区22. 人类造血干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A. CD16 和CD56B. CD1a 和CD11cC. CD3 和CD4D. CD34 和CD117E. CD3 和CD823.可由髓样干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免疫细胞是:A. 单核-巨噬细胞B. DCC. NK 细胞D. T 细胞E. 中性粒细胞24. 机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部位是:A. 骨髓B. 淋巴结C. 胸腺D. 脾脏E.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5. 由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是:A. αβ+T 细胞B. B 细胞C. NK 细胞D. γδ+T 细胞E. 肥大细胞26. 由淋巴样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细胞是:A. NK 细胞B. 粒细胞C. 单核细胞D. 红细胞E. 血小板27.T 细胞主要寄居于淋巴结的:A. 髓质区B. 浅皮质区C. 深皮质区D. 初级淋巴滤泡E. 次级淋巴滤泡28. 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是:A. 骨髓B. 胸腺C. 脾脏D. 扁桃体E. 淋巴结29. 免疫系统是由组成:A. 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B. 免疫器官和和黏膜免疫系统C. 胸腺和骨髓D.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E. T 细胞和B 细胞30. 中枢免疫器官是的部位:A. T 细胞分化成熟B. B 细胞分化成熟C. T 细胞和B 细胞分化成熟D. B 细胞聚集和启动免疫应答E.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31. 只能由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是:A. NK 细胞B. B 细胞C. T 细胞D. DCE. 中性粒细胞32. 人类淋巴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胸腺和淋巴结B. 胸腺和脾脏C. 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D. 骨髓和胸腺E. 淋巴结和脾脏33. 脾脏富含T 细胞的部位是:A. 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B. 淋巴滤泡C. 髓索D. 血窦E. 红髓34. 人体内体积最大的免疫器官是:A. 扁桃体B. 阑尾C. 脾脏D. 胸腺E. 淋巴结35. 机体骨髓功能缺陷时:A.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B.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 胸腺发育不良,脾脏淋巴滤泡发育正常D. 胸腺发育正常,脾脏淋巴滤泡发育不良E. 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缺陷36. 淋巴结生发中心内的细胞主要是:A. T 细胞B. B 细胞C. DCD. 巨噬细胞E. NK 细胞37. 肠黏膜固有层浆细胞主要分泌的抗体是:A. IgMB. IgAC. IgGD. IgEE. IgD38. 禽类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腔上囊B. 胸腺C. 骨髓D. 脾脏E. 淋巴结39. 关于上皮间淋巴细胞(IEL),错误的选项是:A. 是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皮内的一类独特的细胞群B. 约40%的IEL 为αβ+ T 细胞C. 约60%的IEL 为 + T 细胞D. 具有抗原转运功能E. 对肠道病原体具有免疫防御功能40. 诱导红系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是:A. IL-4B. IL-3C. TGF-βD.EPOE. IFN41.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免疫器官是:A. 胸腺B. 骨髓C. 脾脏D.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E. 淋巴结42. 淋巴结中初始B 细胞主要存在于:A.初级淋巴滤泡B.次级淋巴滤泡C.髓质区D.生发中心E.深皮质区43. 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条件是:A. 骨髓基质细胞B. 骨髓细胞外基质C. 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细胞外基质构成的造血微环境D. 造血生长因子E. 成纤维细胞44. 与造血干细胞分化无直接关系的是:A. multi-CSFB. SCFC. CD117D. CD34E. IL-745. 分_______泌IgA 的浆细胞主要分布于:A. 淋巴结浅皮质区B. 淋巴结副皮质区C. 脾小结D. 脾脏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E. 派氏集合淋巴结二、名词解释1.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2. 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3.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4.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5.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6.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三、简答与论述1.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 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免疫学复习资料(重点)
免疫学复习资料(重点)第二章免疫器官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而免疫细胞是担负免疫功能的主体,免疫分子则是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
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而外周免疫器官则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
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
而骨髓不仅是免疫器官,也是造血器官,其内的造血干细胞是所有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共同祖先。
骨髓也是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淋巴结的功能包括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T:75%。
B:25%),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HEV)以及过滤作用。
而脾脏的功能包括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T:40%。
B:60%),免疫应答的场所(血源性抗原),合成生物活性物质,滤过作用以及贮存红细胞。
第三章抗原抗原是一类能被T、B淋巴细胞识别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特性包括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和抗原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完全抗原是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而半抗原是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是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与载体(蛋白质)结合后形成完全抗原。
外来抗原进入体内可能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无应答、抗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正性应答)、超敏反应以及诱导免疫耐受(负性应答)。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包括抗原的异物性、理化状态(如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物理性状)等。
抗原的异物性指的是机体非自身物质的特性,如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和自身抗原。
免疫球蛋白分子中,重链和轻链都包含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决定了抗体的抗原特异性,因为它们包含了与抗原结合的表位。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_第2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一、单项选择1. 属于人类中枢免疫器官的是:A.阑尾B.淋巴结C.骨髓D.脾E.扁桃体2. 人类B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A.胸腺B.淋巴结C.骨髓D.法氏囊(腔上囊)E.脾脏3. 人类T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A.骨髓B.胸腺C.法氏囊(腔上囊)D.淋巴结E.脾脏4. 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胸腺和淋巴结B. 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C. 淋巴结和脾D. 胸腺和骨髓E. 脾和胸腺5. 人类B 淋巴细胞是在下列哪种免疫器官发育成熟的:A. 脾脏B. 骨髓C. 法氏囊D. 胸腺E. 卵黄囊6. 属于人造血干细胞标记之一的是:A. CD16B. CD2C. CD3D. CD21E. CD347. T 细胞分化发育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B.胸腺C.脾脏D.法氏囊E.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8. T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B. 黏膜免疫系统C. 淋巴结D. 胸腺E. 脾9. 与脾脏不相关的是:A. T、B 细胞定居的场所B.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C. 过滤作用D. 存在M 细胞E.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10. 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时:A.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升高C.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E.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11. 实验发现鸡切除腔上囊后:A.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升高D.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E.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12. 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A. 淋巴结和脾脏B. 胸腺和骨髓C. 腔上囊和胸腺D.骨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E. 淋巴结和骨髓13.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A. 骨髓、淋巴结、脾脏B. 胸腺、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C. 腔上囊、扁桃体、淋巴结D. 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E. 扁桃体、骨髓、淋巴结14. 绝大多数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B. 腔上囊C. 脾脏D. 胸腺E. 淋巴结15. 人类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B. 腔上囊C. 脾脏D. 胸腺E. 淋巴结16. 成熟免疫细胞寄居的场所是:A. 胸腺B. 胰腺C. 腔上囊D. 卵黄囊E. 脾脏17. 淋巴结所不具备的作用是:A. 参与T 细胞阴性选择过程B. 提供成熟淋巴细胞寄居的场所C. 提供免疫应答的场所D. 清除滤过病原菌E.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18. 人类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产生于:A. 肝脏B. 脾脏C. 骨髓D. 卵黄囊E. 腔上囊19. 可作为机体抗感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 骨髓B. 脾脏C. 淋巴结D. 胸腺E.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0. 脾脏所不具备的作用是:A. 提供T、B 细胞寄居的场所B. 产生分泌型IgA,发挥黏膜免疫作用C. 提供免疫应答的场所D. 造血作用E. 贮血作用21. B 细胞主要位于淋巴结的:A. 被膜下淋巴窦B. 深皮质区C. 浅皮质区D. 中间窦E. 髓质区22. 人类造血干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A. CD16 和CD56B. CD1a 和CD11cC. CD3 和CD4D. CD34 和CD117E. CD3 和CD823.可由髓样干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免疫细胞是:A. 单核-巨噬细胞B. DCC. NK 细胞D. T 细胞E. 中性粒细胞24. 机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部位是:A. 骨髓B. 淋巴结C. 胸腺D. 脾脏E.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5. 由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是:A. αβ+T 细胞B. B 细胞C. NK 细胞D. γδ+T 细胞E. 肥大细胞26. 由淋巴样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细胞是:A. NK 细胞B. 粒细胞C. 单核细胞D. 红细胞E. 血小板27.T 细胞主要寄居于淋巴结的:A. 髓质区B. 浅皮质区C. 深皮质区D. 初级淋巴滤泡E. 次级淋巴滤泡28. 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是:A. 骨髓B. 胸腺C. 脾脏D. 扁桃体E. 淋巴结29. 免疫系统是由组成:A. 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B. 免疫器官和和黏膜免疫系统C. 胸腺和骨髓D.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E. T 细胞和B 细胞30. 中枢免疫器官是的部位:A. T 细胞分化成熟B. B 细胞分化成熟C. T 细胞和B 细胞分化成熟D. B 细胞聚集和启动免疫应答E.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31. 只能由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是:A. NK 细胞B. B 细胞C. T 细胞D. DCE. 中性粒细胞32. 人类淋巴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胸腺和淋巴结B. 胸腺和脾脏C. 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D. 骨髓和胸腺E. 淋巴结和脾脏33. 脾脏富含T 细胞的部位是:A. 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B. 淋巴滤泡C. 髓索D. 血窦E. 红髓34. 人体内体积最大的免疫器官是:A. 扁桃体B. 阑尾C. 脾脏D. 胸腺E. 淋巴结35. 机体骨髓功能缺陷时:A.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B.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 胸腺发育不良,脾脏淋巴滤泡发育正常D. 胸腺发育正常,脾脏淋巴滤泡发育不良E. 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缺陷36. 淋巴结生发中心内的细胞主要是:A. T 细胞B. B 细胞C. DCD. 巨噬细胞E. NK 细胞37. 肠黏膜固有层浆细胞主要分泌的抗体是:A. IgMB. IgAC. IgGD. IgEE. IgD38. 禽类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腔上囊B. 胸腺C. 骨髓D. 脾脏E. 淋巴结39. 关于上皮间淋巴细胞(IEL),错误的选项是:A. 是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皮内的一类独特的细胞群B. 约40%的IEL 为αβ+ T 细胞C. 约60%的IEL 为 + T 细胞D. 具有抗原转运功能E. 对肠道病原体具有免疫防御功能40. 诱导红系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是:A. IL-4B. IL-3C. TGF-βD.EPOE. IFN41.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免疫器官是:A. 胸腺B. 骨髓C. 脾脏D.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E. 淋巴结42. 淋巴结中初始B 细胞主要存在于:A.初级淋巴滤泡B.次级淋巴滤泡C.髓质区D.生发中心E.深皮质区43. 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条件是:A. 骨髓基质细胞B. 骨髓细胞外基质C. 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细胞外基质构成的造血微环境D. 造血生长因子E. 成纤维细胞44. 与造血干细胞分化无直接关系的是:A. multi-CSFB. SCFC. CD117D. CD34E. IL-745. 分_______泌IgA 的浆细胞主要分布于:A. 淋巴结浅皮质区B. 淋巴结副皮质区C. 脾小结D. 脾脏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E. 派氏集合淋巴结二、名词解释1.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2. 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3.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4.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5.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6.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三、简答与论述1.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 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系统的组成
Positive and negetive selectioon
Why? How does the selection do? What is the result?
趋利避害
自身免疫疾病 移植排斥 过敏症 感染性疾病 肿瘤
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双阳性CD4+CD8+(DP )细胞的TCRαβ 能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MHC-I和MHCII类分子高亲和力结合,被选择继续发育, 否则凋亡
T细胞的亚群及其功能
TCR表达 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 CD分子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功能 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 细胞 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 抑制性T细 胞(suppressor T cells) 接触抗原 初始T细胞 活化T细胞 记忆T细 胞
T细胞的表面标志
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是指存在于细 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 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 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 也是鉴别和分离淋巴细胞的重要依 据。
T细胞表面标志
T Cell Receptor(TCR) 为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 原的受体。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单位。 TCR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两种类型 CD3 由四条不同的肽链组成的异二聚体或同二 聚体,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CD4和CD8 增强TCR对抗原的识别 CD28和CTLA-4 提供T细胞活化信号或抑制信 号 CD40L
干细胞的分类
胚胎干细胞 全能性 成体干细胞 多能性
二 免疫细胞 1 特异性免疫系统
T淋巴细胞
T细胞是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的简称 在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转变为淋巴 样前体细胞,然后进入胸腺皮质向髓质 移动,最后到达髓质而成为成熟的T淋巴 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细胞再循环
小结
1、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淋巴细胞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黏附分子与淋巴细胞归巢
receptor),高内皮细胞表达该受体的配体(如
地址素 addressin),二者均属粘附分子。淋 巴细胞运行至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中HEV部位, 通过归巢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促使淋巴细胞 粘附于高内皮细胞,迁移至血管外。由于淋巴
细胞在体内周而复始地再循环,使其有更多机
会与抗原和APC接触,引起免疫应答。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免疫系统。 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 又称次级淋巴器官(secondary lymphoid organ),是T细胞、B细胞等成熟淋巴细胞定 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 and other stuff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 1. trap antigens 2. are the sites for initiation of most immune response
淋 巴 结 的 基 本 结 构
小梁 皮质淋巴窦 毛细血管 髓质淋巴窦 生发中心
被膜
HEV 静脉 输出淋巴管
髓质 动脉 髓索
输入淋巴管
浅皮质区:B细胞定居的场所, 称为非胸腺依赖区。 深皮质区:又称副皮质区,是T 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胸腺依赖 区(thymus-dependent area )。 髓质:髓索和髓窦。髓索内含 B 细胞及部分T细胞、浆细胞、肥 大细胞及MΦ 。髓窦内MΦ 较多, 有较强的滤过作用。 未受抗原刺激的淋巴小结无生发 中心,称初级滤泡,主要含B细 胞;受抗原刺激后,小结内出现 生发中心,称次级滤泡,含大量 B淋巴母细胞,可向内转移至淋 巴结中心部髓质的髓索,分化为 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的组成
免疫器官: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
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 关的所有细胞。 根据免疫细胞的功能将其分为: 免疫活性细胞、APC和炎症反应细胞。
免疫分子:是免疫细胞的产物,如抗体、 补体、CK等。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Blood circulation
HEART
3. provide signals for recirculation of lymphocytes
*other stuff (not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
capillaries
一、淋巴结(lymph nodes)
1、淋巴结结构 淋巴结被膜外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门处有动、 静脉神经和输出淋巴管。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靠近被膜的浅 层皮质区有生发中心(左)。右图显示生发中心的显微结构。
[After Hieronymus Fabricius (1537-1619), Italian anatomist]
一、骨髓(bone marrow)
• 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Bursa of Fabricius
Bruce Glick and Charlie Chang
(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
(二)胸腺微环境
胸腺由胸腺基质细胞(thymic stromal cell, TSC)和不同 分化阶段的胸腺细胞组成。 TSC:胸腺上皮细胞、 MΦ 、DC及成纤维细胞等。 胸腺微环境由TSC、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组成。
①分泌胸腺激素:胸腺素(thymosin)、胸腺α 肽
(thymulin)、胸腺生成素(thymopoietin ,TP)等,促 进胸腺细胞增殖、分化、发育。
造 血 干 细 胞 的 分 化 途 径
红母细胞 髓红系 干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 粒细胞
肥大 细胞
造血干细胞 的分化途径
再生
巨核细胞
Differenti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髓系 干细胞
造血干 细胞 ?
嗜酸性 粒细胞
树突状 细胞 嗜中性 粒细胞
粒-单核系 干细胞
• 骨髓(bone marrow)为造血器官,可更新、发育、补充 血液的所有成分。 • 骨髓可分为红骨髓和白骨髓。红骨髓由结缔组织、血管、 神经和实质细胞组成,呈海绵样存在于骨松质的腔隙中, 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 • 骨髓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周围的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 网状细胞、基质细胞以及他们所表达的表面分子和分泌的 细胞因子构成骨髓微环境,骨髓微环境是介导造血干细胞 黏附、分化发育、参与淋巴细胞迁移和成熟的必需条件。
(一)胸腺的结构
• 1、皮质:浅皮质内胸腺上皮细胞(抚育细胞)产生激素、 细胞因子,使胸腺细胞(未成熟T细胞)逐渐分化为 CD4+CD8+双阳性未成熟胸腺细胞。 • 深皮质区为较成熟的胸腺细胞、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 细胞、巨噬细胞(MΦ)。
• 2、髓质:内常见赫氏小体(Hassall's corpuscle),也 称胸腺小体(thymic corpuscle),由上皮细胞呈同心 圆状包绕排列构成,是胸腺结构的重要特征。功能尚不清 楚,但已证明,在胸腺炎症或肿瘤时该小体消失
单核 细胞 B 淋巴 细胞 NK细胞
淋巴系 干细胞 ?
T 淋巴 细胞
树突状 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Bone marrow
two main lineages that derive from the hemopoietic stem cell
二 、胸腺(thymus)
• 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及成熟的场所 • 胸腺的结构:皮质、髓质 • 胸腺微环境 • 胸腺的功能
表面有短小不规则毛刷样微绒毛。它具有高度的非 特异性脂酶活性。病原菌等外来抗原性物质可通过 对M细胞表面的毛刷状微绒毛的吸附,或经M细胞 表面蛋白酶作用后被摄取。
第三节 淋巴细胞再循环与归巢
一、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 环的过程称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或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又称为初级(一级)淋巴器官,是各类免疫细胞发 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 胸腺 腔上囊(禽类)
Central lymphoid organs
Central (primary) lymphoid organs are the sites for generation and early maturation of lymphocytes T cells mature in the thymus (T for thymus) B cells mature in the bone marrow B for bursa of Fabricius (a lymphoid organ in birds)
2、脾脏的功能
1)滤过作用 脾脏可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以及衰老死
亡的自身红细胞、白细胞、某些 蜕变细胞及免疫复合物
等,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 2)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60%,T细胞约占40%. 3) 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即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脾脏中B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
4)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如补体、干扰素。
三
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lymphoid system,MIS)
又 称 粘 膜 相 关 淋 巴 组 织 (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MALT ),指无
被膜的淋巴组织,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 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 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 扁 桃 体 、 小 肠 的 派 氏 集 合 淋 巴 结 ( Peyer’s
淋巴细胞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 上腔静脉 越HEV,返回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 血液循环,穿
参加再循环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70%-80%)和记
忆性B细胞,一个再循环周期约需24~48小时。
二、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eing) 淋巴细胞表面表达归巢受体(homing
(二)骨髓的功能
•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三)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成
• 1、造血干细胞的起源 • 2、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CD34+、 CD117+、Lin• 3、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免疫细胞的生成 • 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 髓样干细胞及其分化: • 淋巴样干细胞及其分化:
5、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Thymic Tissue Architecture
• is made up of various cell type derived from different origin • has three distinct components: subcapsular cortex, cortex and medulla • Development of T cells or thymucytes are found embedded in an epithelial network known as thymic stroma • The thymic anlage provides an inductive environment that allows precursor T cells to rapidly expand and differentiate.
2、淋巴结的功能
1)过滤作用 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等有害物质随淋巴液进入淋 巴结,MΦ 吞噬清除抗原性异物。正常淋巴液的滤过清除率 达到99.5%,但对病毒及癌细胞的清除能力较差。 2)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 胞约占25%。 淋巴细胞中T细胞约占75%,B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