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第八章第二三四节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集权主义2.自由主义3.新闻事业4.新闻体制二、简答题1.简述集权主义传播事业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2.简要阐明集权主义新闻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封建时期的英、法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3.《公报》4.《信使报》5.《学者报》6.黎塞留7.皇家出版法庭二、简答题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2.评析英国封建时期的印刷行业特许独占制度。

三、论述题1.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2.试分析英国都铎时期特许垄断出版管理体系的观念、特征、功能与历史影响。

第二章贵族分封制传播事业体系德意志封建时期的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手抄新闻(新闻信)2.古登堡3.《法兰克福新闻》周报二、论述题1.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

2.为什么说近代德意志新闻传播体系能够成为人们分析新闻事业形成机制的一个“历史标本”?第三章殖民地型传播事业体系北美十三州传播事业史(1607-1765)【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内外公共事件》报2.《波士顿新闻信札》3.《新英格兰报》4.曾格案件二、简答题1.詹姆斯·富兰克林对美国早期新闻事业的贡献是什么?2.曾格案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三、论述题1.试评析曾格案件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2.试评析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第二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史(17世纪中叶——20世纪末叶)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米尔顿2.托马斯·杰斐逊3.约翰·密尔4.《论出版自由》5.《论自由》二、论述题1.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怎样的基本矛盾?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大致轨迹怎样?2.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米尔顿和杰斐逊分别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应该给予怎样的历史评价?第四章渐进的改良之路英国资本主义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1640-1861)【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威克斯2.“知识税”3.《福克斯诽谤法案》4.“朱尼尤斯信件案”5.秘密津贴制度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课程学时: 51 学分: 3 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时间:二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大纲执笔人:罗融融大纲审定人:刘汉光《中外新闻传播史》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外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规律、问题。

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史实、认识关系、审视得失、反观当今,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学会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认识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的关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基本的史实,吸取经验和教训;2、进一步认清当今新闻传播事业的现象、问题和趋势;3、培养学生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近代的新闻传播;媒介发展与传播霸权;中国新闻改革的历程。

2、教学难点:在《中外新闻传播史》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反观当今、进行价值判断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帮助学生梳理重要的历史事件、挖掘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思维方式。

实践环节主要有课堂讨论和课下作业。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1、关于新闻史及其历史分期1.1历史是什么了解0.51.2 三种新闻定义和三种新闻史了解 11.3 我们所理解的新闻史和新闻史分期了解0.52、新闻起源时期的人类社会发展与信息传播2.1 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了解0.5 2.2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的变革掌握 12.3信息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理解0.53、新闻起源时期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3.1 先秦与秦汉的信息传播:从口传到文字理解0.5 3.2 三国至唐宋:“报状”与印刷小报掌握 2 3.3 元明时期:新闻传播的萌芽与传播控制掌握 14、新闻起源时期西方国家的信息传递4.1 希腊、罗马时期的信息传递:从口传到文字了解0.5 4.2 中世纪欧洲的信息传递:从教会统治到多元化理解 1 4.3新闻传播的萌芽:印刷机和“手抄新闻”掌握 1 4.4 封建王权与信息传播:利用与控制了解0.55、西方国家新闻传播的出现与初步发展5.1 新闻产生的土壤和近代报刊的出现掌握 1 5.2 专制与反专制:争取新闻自由掌握 1 5.3政治工具:西方社会革命时期的报刊了解0.5 5.4西方国家新闻传播体制的初步建立了解0.56、从独立报刊到大众报刊:西方报刊新闻的成熟6.1 工业革命:社会变迁与新闻需求的扩大理解0.5 6.2 从独立报刊到大众报刊掌握 1 6.3通讯社的出现:原因和影响掌握0.5 6.4 记者、报道内容和新闻文体了解0.5 6.5 19世纪末西方经济的发展与媒介产业化了解0.5 6.6 新闻传播中的逆流:黄色新闻的泛滥掌握 17、中国近代的新闻传播:从萌芽到产生7.1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及特点了解0.5 7.2 清朝前中期的新闻传播与信息控制了解0.5 7.3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掌握 4 7.4近代中国报业的转变和初步发展掌握 48、媒介变革与传播的时空压缩8.1 媒介变革的基础和动力理解0.5 8.2 广播的发明和广播电台的设立掌握 2 8.3世界广播业的发展理解 1 8.4 电视时代的到来掌握 1 8.5 世界主要电视国家简介了解0.5 8.6媒介的三足鼎立与媒介特性分析掌握0.59、主要西方国家新闻的发展:理念和社会作用9.1 从垄断到国家垄断的西方国家了解0.5 9.2 主要西方国家的报刊、广播与电视新闻了解 1 9.3 西方国家的新闻专业化与传播理论理解 1 9.4西方国家媒体与西方社会了解0.510、中国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10.1 中国现代社会的革命与变迁理解 1 10.2 新中国建立前的新闻传播掌握 4 10.3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新闻传播掌握 4 10.4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媒体的新闻传播理解 111、信息社会的到来:媒介发展与传播霸权11.1 信息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理解0.5 11.2 当代社会的新媒介:国际电视、网络媒体与媒介融合理解0.5 11.3 从传播国际化到传播全球化理解0.5 11.4世界传播差距与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理解0.512、主要西方国家新闻传播的变化12.1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理解0.5 12.2西方国家媒介政策的调整及媒介结构的变化理解0.5 12.3 媒介商业化与产业化理解0.5 12.4 对西方媒介商业化的思考理解0.513、中国新闻传播的改革与发展13.1中国新闻改革的社会背景理解0.5 13.2中国新闻改革的历程:成就与问题掌握0.5 13.3中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了解0.5 13.4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媒体的发展了解0.5五、考试范围与题型1、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1)新闻起源时期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 10%(2)西方近代报刊产生的历史背景 15%(3)黄色新闻的泛滥 20%(4)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25%(5)电子媒介产生的历史背景 15%(6)中国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 15%2、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1)名词解释 20%(2)简答题 30%(3)论述题 50%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刘笑盈著.《中外新闻传播史》(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年5月第2版2、参考资料:(1) 谢金文著.《中外新闻传播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2)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3版(3) 陈力丹王辰瑶著.《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2版。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总结和解释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知识点。

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一环,它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和增进了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中外新闻传播史的发展过程和关键事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现象、分析媒体角色以及思考其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首先,在“2.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部分,我们将概括国内和国外新闻传播史中的重要要点。

然后,在“3. 解释说明中外新闻传播史要点”部分,我们将对这些要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

最后,在“4. 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读者深入探讨。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框架,帮助他们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发展历程和关键事件。

通过本文所呈现的概述和解释说明,读者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对媒体与社会关系、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传媒产业演变等方面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新闻传播史对我们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做出有益的决策和行动。

2.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2.1 国内新闻传播史要点:国内新闻传播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通讯方式,如信鸽传递信息、火焰传递信息等。

然而,现代国内新闻传播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重要阶段:- 中国最早的新闻发行机构可以追溯到明朝的“都察院”,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新闻机构始于清朝晚期和民国初期。

- 新闻纸媒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40年,当时英国人在上海创办了《北华捷报》,成为中国第一份现代报纸。

- 中国第一份由政府主办的报纸是1902年创办的《京报》。

- 新闻界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量党派刊物和独立媒体。

- 建国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时期,所有中文媒体被国家控制,并服务于党和政府宣传目标。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精选文档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精选文档
崔林 clwood263 Cucs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 摄)、 编(播)、 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董桥
重要的是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脉络和 主导倾向,理解传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 作用的基本因素。
绪论
古代新闻传播 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报业 政党报刊西方现代包哦也 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金林 高教 外国新闻事业史 邓超然等 人大
推荐:
“古之时,本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 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 之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则求食,饱则 弃余; 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班固《白虎通·号》
传播是人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上古时 期已有传播结果存在,如舜任命龙为纳言 之官。
口语传播已有非常严密的编码系统,语 言,艺术都已非常成熟,如诗经,荷马史 诗。 口语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 相同的时间空间,反馈非常及时。
什么是传播?
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要素:传者、内容、受众、媒介、效果 (反馈)
历史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去?
往事?

记忆?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历史绝不是锁在书本里的僵死知识,而是
融汇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的记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资料来源:1979年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
信息基础设施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国现代的乡邮递员
外国新nalism & Communication
对电讯基本设施的投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一、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需要
• 好奇心、新闻欲、本能 • 生存需要 • 生产需要 • 生活需要
外国新闻传播史
6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23
人的出现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达尔文与贵夫人的对话
• 人类起源于非洲
“在世界上每一个大的区域里,现存的哺育动物 都与在同一区域的产生出来的物种关系密切.非洲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1、社会条件对新闻事业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重点)物质条件的制约;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制度条件的制约。

2、人类新闻传播的几个阶段:非语言传播时代,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铅火传播时代,光电传播时代,数字传播时代等。

3、中国古代的盲人弹唱,古希腊的行吟诗人属于口头传播形式。

4、粘土产自古代两河流域,纸草产自古代尼罗河流域,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简产自古代中国。

5、主体传播手段之外的辅助手段有:烽火报警、结绳记事、实物表意、图画传声、击鼓传讯等。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近代报刊的六大标准:机器印刷;以同一名称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期;连续出版;刊登大众感兴趣的题材;公开出售;及时性。

2、近代报刊产生的前提是什么?(重点)近代印刷技术的发明和传播;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社会信息需求旺盛。

3、笛福创办的报刊名叫《评论》。

4、世界第一张日报是德国的《新到新闻》,创刊于1656年。

5、17-18世纪世界报刊进化的轨迹是什么?(重点)报刊从一般书籍中分离出来;报纸与杂志开始分家;报纸自身的进化也十分明显(刊期不断缩短,内容日益丰富,表现手段日趋多样化)。

6、专制政府对近代报刊的控制的手段有哪些?(重点)检查制度;特许出版制度;知识税;津贴制度;严刑峻法。

7、《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英国政论家、诗人弥尔顿。

8、汉密尔顿曾为曾格辩护,曾格创办的杂志名叫《新闻周刊》。

第三章大众化报纸的兴起1、《常识》的作者是美国革命家、思想家潘恩。

2、《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

3、卢梭的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4、法国主要革命报刊《人民之友报》的主编是马拉。

5、大众化报纸的特点是什么?(重点)超党派独立;经济上自给自足;报道面的拓展:社会新闻成为主体;面向中下层读者,通俗平易;报纸价格低廉。

6、大众化报纸产生的条件有哪些?(重点)民主政治秩序的建立;商品经济发展;传播技术的革新;教育普及与潜在读者群的成长。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背 保皇分子势力猖獗
大陆军一连串的军事失败使人民情

绪低落
内 批判英国殖民暴行,主张北美独 激励人民奋起作战
容 立,建立共和政体,号召人民拿
起武器
影 “独立”二字深入人心,革命浪 军心大振,扭转不利局势
响 潮势不可挡
2.爱德华• 开夫——《绅士杂志》
①1731 年,创刊《绅士杂志》,以刊登国会消息出名,是英国第一份以“杂志” (Magazine)做刊名的刊物。 ②英国第一份综合性月刊 ③是英国杂志史上发行最久、最富盛名的权威月刊 ④该刊以“合众为一”为信条
②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一次成功斗争,启发引导了人民 的新闻出版自由意识。
③辩护律师汉密尔顿的答辩,为争取出版自由斗争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 页.
思考题:1.试分析集权主义报业理论,与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手段。
集权主义报业理论:①报纸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被视为是政府的一项垄断的权利, 一般人若要经营这一事业,必须获得政府的特许。②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基本体 系形成于16、17 世纪,若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代,集权主义传播思想的代表人 物有柏拉图、韩非子、马基雅维利。③随着近代报业的诞生,君主们终于利用所 谓“神授“的权力,全面的掌控报刊出版系统。④从近代报刊进化的历史来看, 统治者对报刊的控制理由从未消失,但专制政府在行使控制权时,超过必要限度, 沦为滥用武力的暴政。因此,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在历史上备受批评。⑤集权主义 报业理论是世界新闻传播史上四种最具代表性的新闻理论之一,在17 世纪末期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兴起后,逐渐丧失了市场。 手段:特许出版制度 新闻检查制度 知识税与津贴制度 严刑峻法
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的疆域,至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 《每日纪闻》在内的信息传播系统,而罗马帝国的灭亡,也与其扩张过甚、传

中外新闻传播史 复习大纲

中外新闻传播史 复习大纲

中外新闻传播史复习大纲期末考试题型:1.选择题(5题,每题1分,共5分)2.填空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3.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4.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5.材料题(1题,每题12分,共12分)6.论述题(1题,每题13分,共13分)第一章:1.理解不同传播媒介(口语、文字、印刷)的特点2.理解信息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二章:1.理解古代官报的出现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2.“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3.宋代的邸报和小报4.明代邸报的发行5.理解我国古代历史时期报纸发展缓慢的原因第三章1.《每日记闻》和新闻信2.“印刷机”和“手抄新闻”的出现3.封建王权对信息传播的利用与控制第四章:(本章应重点复习)1.近代报刊出现的原因2.了解德国、荷兰、英国最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报刊3.重点掌握《论出版自由》与“曾格案”4.了解法国大革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报刊5.理解英国新闻传播体制的初步建立6.理解政党报刊及其特点第五章:(本章应重点复习)1.重点掌握大众报刊及其在各国的发展2.重点掌握四大通讯社及“三社四边协议”3.理解黄色新闻的诞生及其评价4.了解赫斯特和普利策第六章:(本章应重点复习)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和《遐迩贯珍》2.理解在华外报的作用3.重点掌握史量才和《申报》4.重点掌握第一次办报高潮中具有代表性的报纸5.理解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与对中国报业的贡献6.重点掌握“苏报案”7.重点掌握维新派报刊与革命派报刊之间的论战8.了解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破坏(癸丑报灾)9.了解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第七章:1.了解美国最早的广播电台以及美国的三大广播公司2.了解炉边谈话以及肯尼迪和尼克松的电视竞选3.了解BBC和NHK4.了解三大媒介的发展趋势第八章:1.理解西方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2.理解西方新闻理论中的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3.了解水门事件第九章:1.理解新闻与宣传的关系2.重点掌握苏联宣传型新闻体制第十章:1.了解第三次办报高潮中具有代表性的报纸2.理解第三次办报高潮中报刊的特点3.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注意:(1)每一章节中会有一些思考题,那些都是要掌握的;(2)ppt不是唯一的复习工具,还有教材;(3)请进行系统性的复习(不要只背一两个知识点),这样才能够掌握整体知识框架,使用理解式记忆的方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注意所学知识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词语,比如“第一份”、“首个”、“开创了”等。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第一节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口头新闻时代学术界一般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的新闻传播的历史,称之为口头新闻时代。

二、语言的形成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

二、古代西方的手书新闻传播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公告式的,即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另一种是私人新闻信。

三、中国古代的手书新闻传播甲骨文——金文——岩刻——汉代邸报——布告、露布——进奏院报(定本)——宋代邸报、小报——塘报、旗报、牌报——京报小报:不定期发行的非官方报纸。

1566年,威尼斯政府在与土尔其的战争中经常发布一种叫做《消息公告》的手抄新闻。

起初是在公共场所当众朗读,并向听众收取一个威尼斯铜币,后来,gazeta 一词成了欧洲近代报纸的通称。

第三节主题传媒之外的辅助手段主要有:结绳记事、实物表意、图画传声、烽火报警、击鼓传讯等。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第一节近代报业的萌芽和发展一、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A、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B、近代报刊产生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于新闻信息的需要。

C、邮政事业的产生是近代报业诞生的第三个重要条件。

二、早期的新闻印刷品成为报纸具备的条件有如下几点:A、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次;B、必须是用机械手段生产的(有别于手写的“新闻信”、“新闻书”);C、凡是愿意付费者,不论属于什么阶级或是有什么特殊兴趣,一概可以买到;D、必须刊登公众感兴趣的事情(有别于某些宗教性的或商业性的出版物);E、必须对只具备普通文化水平的公众有吸引力;F、必须及时,至少就当时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相对及时的;G、它还必须具有持续出版的稳定性三、定期刊物的出现1615年,爱格诺尔佛·莫尔创办了著名的《法兰克福新闻》,该报每周一期,每期刊有数条新闻,被人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莫尔本人亦被人们尊称为“德国报业之父”。

1621年8月13日,英国出版商尼古拉斯·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

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

④《察世俗》的意义 察世俗》
首先,从当时的社会影响来看, 察世俗》 首先,从当时的社会影响来看,《察世俗》传教 的作用不大。 的作用不大。 其次, 其次,马礼逊和米怜的办报目的虽然不是立足于 新闻传播,但其关注受众的思想、 新闻传播,但其关注受众的思想、运用大众传媒 的能力, 的能力,体现出他们已具有近现代大众传播的观 所以《 虽然是宗教杂志, 念,所以《察世俗 》虽然是宗教杂志,但以之 为近代报刊之发轫,是当之无愧的。 为近代报刊之发轫,是当之无愧的。 最后, 米二人在创办《察世俗》时不避艰难, 最后,马、米二人在创办《察世俗》时不避艰难, 不顾生死的执著精神, 不顾生死的执著精神,同样值得后世报人以为榜 样。
④突出特点 :
《万》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是它的变法宣 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 传和西学介绍。 传和西学介绍。 首先, 1889年 万国公报》复刊后, 首先,变法宣传 。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后,内容 虽有关于宗教宣传的,但并不占主要地位, 虽有关于宗教宣传的,但并不占主要地位,而增设的论 说立论范围广,并鼓吹变法革新和传播西方社会科学, 说立论范围广,并鼓吹变法革新和传播西方社会科学, 对中国的维新便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甲午海战后, 对中国的维新便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甲午海战后, 有关时政和鼓吹变法的政论文章就明显增多。 有关时政和鼓吹变法的政论文章就明显增多。林乐知和 李提摩太都写了不少涉及外交、政治、经济、 李提摩太都写了不少涉及外交、政治、经济、社会等方 面的文章,强调变通之法 。《万》的变法宣传在中国 面的文章, 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 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此后中国维新之士都醉心于变 从表面上看, 法 ,全国兴起维新变法的思潮 。从表面上看,《万》 的变法宣传与中国爱国志士的维新运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的变法宣传与中国爱国志士的维新运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但实质上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但实质上两者有明显的区别,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是为了 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促使中国日益强盛, 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促使中国日益强盛,向资本主 义的方向发展, 义的方向发展,而《万》所宣传的变法主张是建立在殖 民主义利益基础上的。 民主义利益基础上的。他们希望中国走殖民地而非资本 主义的道路。 主义的道路。

(完整word版)中外新闻史笔记整理

(完整word版)中外新闻史笔记整理

新闻传播的起源一口头传播时代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特点:以口头语言传播为主,非语言传播为辅。

由于口语传播有局限性: 1.传播范围有限 2.导致新闻失真为了弥补口语传播不足,产生了以下3种非语言传播。

1 标记传播是指借助一定的物体或符号为载体,传递或保存音讯的传播方式,结绳记事。

2 声光传播是指以声音和光线为传递信息载体的传播方式,烽火报警,击鼓传讯。

3 图式传播是指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音讯,记载事实的传播方式。

二手写传播时代文字的诞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并为手写新闻传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罗马:公元前59年《每日纪事》尤里乌斯•凯撒公元前6年《每日纪闻》屋大维报道内容:帝国政事、战争消息、刑事案件、名人言论、宗教活动、议会记录等。

中国:汉代:邸报→唐代:进奏院状→宋代:定本制度小报欧洲文艺复兴:Venice Gazette威尼斯小报法国在15世纪《偶然》《小报》刊载新闻和论战文章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一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1.印刷术的发明为印刷新闻传媒奠定了基础,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2.社会信息需求的旺盛。

(环球航行,全球市场与殖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3.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

二定期刊物的出现时间上最早德国1615年艾格诺尔佛•莫尔(德国报业之父)《法兰克福新闻》(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英国1621年8月13日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尼古拉斯•鲍尔尼和托马斯•艾克尔)1665年《牛津公报》后改名为《伦敦公报》(作为政府公报一直发行至20世纪)1704年丹尼尔•笛福(英国报业之父)《评论》周刊(政论杂志的鼻祖)三日报德国1656年蒂莫泰斯•里兹赫《新到新闻》(世界上第一家日报)1660年莱比锡印刷局长《莱比锡新闻》(世界上第二家日报)英国1702年3月11日爱德华•马莱特《每日新闻》(第一个提出客观报道)1730年真诺《每日广告报》(第一张现代新型日报)法国1777年元旦巴黎《法国新闻》(法国第一家日报)集权主义报业集权主义报业理论思想来源:柏拉图,中国的韩非子,文艺复兴时代的马基雅里(集大成者)。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
9
GDP对各国电视事业的影响
国家
国家数 有电视的 有彩色电视的国家 国家数 数
GDP低的国家 45
28
3(占国家数的6%)
GDP中等的国 56
56

发达国家 27
27
33(占国家数的59%) 24(占国家数的89%)
资料来源:1979年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
信息基础设施
中国现代的乡邮递员
11
对电讯基本设施的投资
第三节 手书传播时代
一、文字创造和书写材料的发明 二、古代西方的手书新闻传播 三、古代中国的手书新闻传播
39
一、文字的创造和书写材料的发明
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 文字的演化:
图画--象形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
书写材料的演进 文字发明的意义
40
1、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梁]萧统<文选序>: “式观元始……世质民淳,斯文未
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 焉。”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 第三节 手书新闻时代 第四节 主体传媒之外的辅助手段
3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一 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需要 二 社会条件对新闻事业的制约 三 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
外国新闻传播史
• 物质条件的制约 • 精神条件的制约 • 制度条件的制约
7
物质条件的制约
物质条件的制约
GDP
信息基础设施
传播技术
8
GDP对新闻事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国家
GDP

中外新闻传播史 习题库(附答案)

中外新闻传播史 习题库(附答案)

填空题(第1章)1.中国古代经典称:“上古结绳面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发明家改进了造纸技术,以树皮、破布、废麻为原料,于公元105年制成了质量完好的纸张。

3.孔子编辑而成的,虽然记载历史,但从内容上看,不少篇章酷似现代新闻标题或导语。

4.古代希腊著名的史诗,和《奥德赛》,是行吟诗人历代累积的成果。

5.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口头传播之外,又发明了结绳纪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图画传声等传播方式。

6.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思想的新工具。

7.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由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8.纸张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9.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不久,就创办了。

10.公元前6年,恺撒的外甥又创办了《每日纪事》。

11.大约在《每日纪事》、《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的。

12.到了唐代,邸演变为,邸报亦由此演变为进奏院状。

13.唐代玄奘的真实地报道了其足迹所至的100多个国家的新闻,增长了人民的见识。

14.在15、16世纪之交,德国富格尔家族雇人将所得到的消息抄写,编辑成对外出售。

填空题(第2章)15.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16.约在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17.近代报刊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

18.法国的邮政制度形成于统治时期的1464年。

19.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印刷品出现于公元11世纪的。

20.1482年发行于德国奥格斯堡的,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印刷品。

21.欧洲人最早看到的印刷物是入侵欧洲时带出的纸币和纸牌。

22.根据近代报业的标准,只有在公元初期出现的定期新闻刊物,才能称得上是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23.1615年,爱格诺尔弗·莫尔创办的,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24.1621年8月,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中国篇第一章古代名词解释1.进奏院状(重点):是从唐朝开始使用的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的雏形状态的官报,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传播工具。

2.开元杂报:是唐代开元年间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

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

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孙樵特点:(1)没有报头,开头和结尾还保留官文书痕迹(2)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长官的(3)进奏官们自行采集所有信息。

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

3.邸报:是起源于宋代的一种定期发行的,读者包括各级官员和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定本”制度:中国最早的新闻审查制度。

4.小报:是始于宋代的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5.报房京报:北京民间报房所出报纸的统称,基本上是官报的翻版。

读者绝大部分是朝野的官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6.东西方小报的对比(1)内容:我国小报内容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法国《小报》则以刊载社会新闻和怪诞的连载小说为主(2)诞生时期:我国小报在宋朝,法国《小报》在近代(3)小报不定期,不合法(4)印刷方式:小报有手写有印刷,《小报》首先采用高速轮转印刷机第二章近代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重点):1815年8月5日—1821年12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报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创办人:威廉·米怜地点:马六甲内容:主要阐释基督教义,以及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

传播方法:采用本土化策略,处处附会儒学,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

2.《蜜蜂华报》1822.9.12—1823.12.27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为什么要学新闻传播史?
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学习新闻传播史是为了理解现在新闻业 的发展状况,并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服务 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坐标
强调两点:
更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要学会的是如 何用历史的方法(也就是历史性的分析)方法 来观察和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以及找到自己 的生存坐标。 重要的是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脉络和主导 倾向,理解传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 本因素。
崔林 clwood@ s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手机 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 摄)、 编(播)、 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董桥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1. 时间型媒介:绘画媒介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 —— :德国科学家斯巴恩 在巴西河岸上看到土人画的一条鱼,按 图索骥,在河中打到了鱼
1. 媒介发展史上的启示
1信息要突破时间限制(在时间轴上延伸),必 须占据一定的空间,这称作突破时间按的空间 成本。 2信息传播过程中,突破空间需要消耗时间, 突破时间需要空间,这种双向的矛盾和规律被称 作“时空互为成本”
3.每种媒介对于时间或空间成本的依赖 也称作“媒介的偏向” 4.空间型媒介:烽烟和旗鼓
传播是人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上古 时期已有传播结果存在,如舜任命龙为 纳言之官。
口语传播已有非常严密的编码系统,语 言,艺术都已非常成熟,如诗经,荷马史 诗。 口语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 相同的时间空间,反馈非常及时。

新闻传播学之中外新闻史总结

新闻传播学之中外新闻史总结

2018考研新闻传播学之中外新闻史总结一、中国新闻史部分主要考试内容:(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主要内容包括:1、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2、我国最早的报纸;3、宋代的邸报和小报;4、定本制度;5、明清的官报和《京报》。

(二)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主要内容包括: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鸦片战争前的外文报刊;5、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办报活动;6、《字林西报》;7、《万国公报》;8、《申报》和中文商业性报刊;9、对外国人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

(三)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主要内容包括:1、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2、王韬和《循环日报》;3、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4、梁启超和《时务报》;5、维新派的其他报刊和报人;6、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7、维新派的办报思想;8、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四)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主要内容包括:1、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2、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3、《苏报》和“苏报案”;4、《民报》;5、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6、章太炎的报刊活动;7、革命派国内报刊的大发展;8、清政府的报刊出版法律;9、革命派的办报思想;10、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11、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12、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13、癸丑报灾;14、民初著名记者。

(五)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主要内容包括:1、《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2、《每周评论》;3、学生报刊的涌现;4、《新青年》的改组;5、《共产党》月刊;6、工人报刊的出现;7、五四时期办刊业务的改革;8、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六)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主要内容包括:1、《向导》周报;2、《先驱》等青年团机关报刊;3、党领导下的工人报刊;4、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5、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6、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7、从北伐战争到“四一二”政变前后的革命的报刊;8、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发展;9、封建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摧残;10、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11、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12、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出现。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第四编变化中的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第一章信息社会:媒介发展与传播霸权一、信息社会与经济全球化丹尼尔·贝尔前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很低,主要以农业、渔业、采矿等消耗天然资源的经济部门为主的社会形态。

工业社会:大机器工业生产取代了以往的农业、手工业生产。

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部门主要以制造业即第二产业为主。

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主要经济部门是以加工和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第五产业,诸如运输业、公共福利事业、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卫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

阿尔文·托夫勒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奈斯比特我们正处在工业时代后的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伦理道德变革的原动力,它把世界历史带入一个大调整大转折时期,为人类社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1.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2.特点:(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5)信息全球化伴着这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面临新问题,挑战和机遇并存。

3.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初级信息化大众传媒高度普及个人媒介工具开始多样化高级信息化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上星开始国际化,以CNN为始新媒介出现,蓬勃发展从智者-阿帕1985年,美国科研主干网NSFnet1990年,万维网1993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8年,联合国提出“第四媒体”概念(特点)网络新闻的类型:复制传统媒体新闻加工整合自采独创网络新闻发展的制约因素:权威性和可信性质量原创性和采访权4.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交流、融合、冲突全球化政治层面: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削弱而相互见的倚赖加强经济层面: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化范围得到优化配制文化层面:信息传递的空前活跃以及以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二、全球传播与文化霸权(一)全球传播:国际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中外新闻传播史--大众化报刊的勃兴

中外新闻传播史--大众化报刊的勃兴

中外新闻传播史--大众化报刊的勃兴大众化报刊的勃兴报刊作为启迪民智或大众教育的工具,在新闻史上并非自古就有的。

19世纪以前,报刊作为交流工具,一直是上流社会的精神特权,一般的下层民众是无由问津的。

因为这种报刊除了价格昂贵,下层民众在经济上难以承受外,其高雅深奥的内容,晦涩难懂的文字,也是得民众望而却步。

虽然报刊在人类历史的进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对当时的普通民重而言,它仍是一种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存在。

这总情形下,自然不能归结于报界本身,而是由客观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19世纪中期,伴随着工业革命和政治民主化的进展,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涌现出了第一批面向普通大众的报纸,从而在根本上改变的近代报业的结构和性质。

一,大众化报刊的历史条件1,政治民主化的完成近代大众报业以新闻自由为基础,而新闻自由又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所以民主的政治秩序实乃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诸如发行特许制的取消,新闻检查制度的废除,言论编辑政策的确立,均依赖于民众政治的完成。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均获得成功,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学说深入人心,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秩序已经基本确立。

公民的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大多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法制的保障。

在这里,自由报刊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些许第四权力,第四等级的影子。

它不仅能够避开政治权力的直接干预,维持其独立自主的政治法律地位,甚至能够代表民意监督权力。

这种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成为大众报刊发展的沃土。

此外,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激发了公众对社会信息的高度需求。

主权在民的政治假设和公民选举的政治现实,使得公众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

于是,大众化报纸正式与草根民主结缘,它们彼此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了近代西方社会代议民主的一道亮丽景观。

2,城市规模的扩张近代报纸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没有商品交换,贸易的繁荣和全球市场化的趋势,就不可能有报业的突破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新闻媒介还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 息。”因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比过去任 何时候都迫切地需求最近的消息,以了解新近的 变动。所以最新的消息和意见,必须广为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
20
四、社会责任理论的改进方法
为了改进新闻工作实践,以实现社会责任理论的 理想,固然需要新闻界自身的努力,但是公众和 政府也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外国新闻传播史
16
3、社会责任理论的新要求
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了现代社会对于新闻媒介的五 大要求:
第一,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 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这就要 求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不能说谎,必须把 事实当作事实,把意见当作意见。不仅仅客观地 报道“事实”,而且还必须报道“事实的真象”。
刊能够不受特殊利益的压迫。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2、社会责任理论对此的评价
社会责任理论接受了这六项任务。但是它不满意 报刊业者对这些任务的解释,不满意报纸执行这 些任务的方式。如社会责任理论接受报刊有为政 治制度服务、启发公众和保卫个人自由的作用, 但它认为报刊在执行这些任务时有欠缺;它承认 报刊有为经济制度服务的作用,但是它不愿意把 这一任务置于促进民主和启发公众的作用之上; 它也接受报刊有供给娱乐的作用,但是附有条件, 即这种娱乐必须是“好的”娱乐;它赞成报刊作 为一个机构需要保持财政上的自给自足,但是它 又认为在必要的情况下,某些个别的新闻工具可 以不必一定要在市场上寻找出路。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一、社会责任理论的来源
1、自由主义报业理论与自由报业的发展 自由竞争与早期报业的繁荣 报纸商业化、产业化 报业集中与集团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3
一、社会责任理论的来源
2、自由报业的弊端
报刊为它自己的目的使用其巨大的力量。报刊老板特别在
报刊为大商业效劳,而且有时让广告户控制其编辑方针和 编辑内容;
外国新闻传播史
10
其四,社会责任理论认为,新闻自由并不是传统 自由主义理论所说的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而是 附有义务的道德权利。所谓义务,一是对自己的 良心尽责,二是对他人和社会尽责。只有负起相
应的道德义务,才能享有一定的道德权利。
外国新闻传播史
11
其五,社会责任理论还不赞成传统的自由主义理 论关于人性的观点。自由主义理论主张,人是有 道德的有理性的人,他倾向于寻求真理、服从真 理。社会责任理论则认为,人并不是生来就会寻 求真理、服从真理的。人的目标在于满足自己的 “直接需要和欲望。”所以应该倡导道德和责任,
第二节 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是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世界新闻 传播事业的理论基础。它来源于自由主义理论, 却又明显不同于自由主义理论,所以学术界又称 之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在世界新闻学术史上,它 与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 并列为四大报业理论之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一、社会责任理论的来源 二、两种自由主义理论的比较 三、社会责任理论对新闻媒介的要求 四、社会责任理论的改进方法 五、对社会责任理论的评价
外国新闻传播史
7
其一,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自由就是摆脱一 切外在限制的绝对自由。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这样还 不够,这只是一种消极的自由,“免于……的自 由。”它认为自由的实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摆脱外界的限制,二是具有行动所必需的手段。两 个条件具备,才算是积极的自由,有“做……的自 由。”如果没有必需的手段,“新闻自由对于一个 不掌握传播工具的人来说是相当空洞的权利。”同 样,如果不解除外部加诸新闻媒介的重重限制,新 闻自由也是一句空话。
外国新闻传播史
17
第二,新闻媒介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 的讲坛。”这一要求意味着大的新闻机构应当把 自己看成是公众讨论的公共传递者,意味着大的 报刊应当刊登一些与自己的见解相反的意见,而 不放弃自己的主张。报刊应设法表达一切重要的 观点,而不是仅表达出版者或从业人员所同意的 观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报刊的控制权已经掌
外国新闻传播史
21
对于新闻界自身而言,在其提供公众所需要的消 息和讨论的内容时,应当具有职业精神,应该担 负起公共传递者的责任,“应当刊登一些在经济 上得不到直接报偿的高尚内容,应当互相进行严 格的批评,并且应当设法提高工作人员的才能。 广播工作应当取消广告户对节目的控制。”
外国新闻传播史
22
公众对于报刊的义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履行。第 一,非营利机关应当帮助报刊来执行其任务。例如 大学可以为对商业通讯工具无兴趣的听众开设广播 电台或摄制电影。第二,教育机关应当在公众通讯 领域内创立进修、研究和批评性的出版物等中心; 现有的各新闻学院应当使学生受到最广泛的教育。 第三,应当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来鉴定报刊活动,
鼓励人民去运用理性。
外国新闻传播史
12
上述的区别,或者说修正和发展,集中到一点, 就是要求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的时候,要克 尽“对社会和公众的义务和责任。”自由以负责 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必须服务社会,借以保证它 们的存在。可以说,传统自由主义理论的矛头是 指向政府,要求政府保证新闻媒介的自由;而社 会责任理论的目标,则是新闻媒介,要求新闻媒 介对公众负责,体现公众的自由权利。这是两者
外国新闻传播史
9
其三,在新闻媒介与政府的关系上,社会责任理 论主张,政府不能只允许自由,它还必须促进自 由。政府应该使报刊作得尽善尽美。如果自由报 刊和社会生活中的自我修正特征,不足以保证社 会从媒介取得它所需要的好处,那么政府就应该 加以帮助。政府可以采取几种步骤,如制订法律、 禁止诽谤或政府自办官报,来充补现有的新闻事 业。反之,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则把政府看成是 新闻自由的敌人。他们所谓的自由,就是不受政 府限制的自由。
外国新闻传播史
2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社会主义的新闻价值观 新闻媒介的性质和使命,工具论评述 新闻自由观念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特色和思想基础
外国新闻传播史
27
第四节 大众传播学的形成
大众传播学最初形成于美国 拉扎斯菲尔德、盖勒普和拉斯维尔的贡献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及其研究领域
外国新闻传播史
6
二、两种自由主义理论的比较
社会责任理论来源于自由主义理论,也可以说是 自由主义“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枝。” 它 坚持和保留了自由主义报业理论的基本精神,始 终强调“新闻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基础”,“思想 自由是各种自由中最可宝贵的”,它促进并保护 其他各种自由等。但是为了挽救西方新闻自由的 危机,医治西方自由报业的弊端,社会责任理论 又对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作了一番修正和发展。 所以这两者之间,又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外国新闻传播史
5
在美国,以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首的新闻 自由委员会,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和前景进行 了深入的调查。从1947年起陆续出版了一个总报 告《自由而负责的报刊》和六个分报告,标志着 社会责任理论的出现。同年,该委员会的一个委 员威廉·霍京的著作《新闻自由:原则的纲要》, 将社会责任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在英国, 1947年,议会设立的皇家报刊委员会,也就报业 垄断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其总结报告亦提出了不 少主张和建议,在一定的程度上补充和支持了美 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观点。由此形成了西方发达 国家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体系。
并且每年提出报告。
外国新闻传播史
23
至于政府对新闻媒介的责任,社会责任理论则主 张,政府可以鼓励人民创办新的通讯工业,可以 采取新的法律手段来制止长期地、公然地滥用新 闻自由,并且还可以从事通讯活动,以补私营通
讯工具之不足。
外国新闻传播史
24
五、对社会责任理论的评价
社会责任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它提出了自由 必须伴随以责任的观念,纠正了传统自由主义理 论绝对自由的错误;阐明了言论自由为基本的人 权,而新闻自由只是报人的权利,两者不可混为
外国新闻传播史
8
其二,社会责任理论认为,新闻自由涉及新闻媒 介所有者和公众两个方面。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 是把两者合而为一,认为新闻媒介获得了自由, 公众也就获得了自由。社会责任理论则认为,这 两者的利益、需求并非完全一致。首先应该强调 的是公众的自由。在新闻报道上,新闻媒介要向 公众提供获得日常消息的充分机会;在言论问题 上,新闻媒介要成为公众“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 坛。”
一谈;它鼓励推行报业自律制度,促进了报业的 真实和公正程度等。所有这些在一定的程度上, 反映了西方公众对现在新闻秩序的不满和革除弊 端、改变现状的愿望。
外国新闻传播史
25
社会责任理论的局限性。它主张新闻媒介为社会 政治服务,主张政府公开干预新闻传播等,其政 治倾向性非常明显。同时它开出的治疗自由报业 疾患的药方,也不对症,一些为它所深恶痛绝的 现象,如报刊为大商业效劳、被广告户控制等, 在社会责任理论盛行的时代,愈演愈烈。说到底, 这是由社会责任理论的阶级性所决定的。作为资 产阶级的报业学说,“怎么能既信奉上帝又礼拜 财神,而并行不悖?”换言之,在利润法则的驱动 下,新闻界是很难具备社会责任理论所要求的道 德水准的。
报刊的时事报道,时常更多地注意肤浅的和刺激性的事件, 而不注意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它的文娱材料常常缺乏积
报刊被一个社会经济阶级——笼统地说即“商业阶级”— —所控制,后来者就无法厕身这一事业。这就危害了自由 而公开的思想市场。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3、社会责任理论的萌生
面对自由报业的弊端和危机,传统的自由主义理 论无能为力。为了寻找出路,新闻界内外提出了 新闻媒介的道德责任问题。社会舆论要求新闻媒 介重视社会责任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本世纪40 年代后,美国和英国先后进行了两次有关新闻事 业的调查活动。
的根本区别。
外国新闻传播史
13
三、社会责任理论对新闻媒介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