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千年的玄奘雕像和他身后的大慈恩寺

合集下载

拜谒大雁塔——西安游记之二

拜谒大雁塔——西安游记之二

到达西安的当天下午,我就携妻挈女带外孙,去登大雁塔。

的哥把我们拉到了大慈恩寺门口,因为大雁塔在大慈恩寺之内。

在大慈恩寺门前广场,矗立着一尊高大的玄奘法师铜像,他气宇轩昂,神情坚毅,持锡杖,行单手礼,似乎还在游学求经。

玄奘法师与大慈恩寺有着很深的渊源,是大慈恩寺的首任主持,他开创的佛教宗派也被称为慈恩宗。

大慈恩寺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时为太子的唐高宗李治为报答慈母大恩修建的寺院,故名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当时长安最恢宏的寺院,有十三处院落,1897间房屋。

不过眼前的大慈恩寺就小多了,据说它只是当年寺院的西院,面积仅及原来的七分之一。

它的主要建筑基本都位于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

大慈寺的山门与一般寺院的一样,有3个门,中间的是空门,东边的是无相门,西边的是无作门,象征入门三解脱。

钟楼和鼓楼分列在主路的东西两侧,其中雁塔晨钟曾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

眼下晨钟暮鼓依旧,只是主持修建它的玄奘法师再也听不到它的声响。

大雄宝殿坐落在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台边有汉白玉雕栏,石阶中部还有类似丹陛的石刻,很有皇家气象。

殿内金碧辉煌,供奉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法相庄严,神态祥和,令人肃然。

法堂据说原为两层,楼上是藏经阁,楼下是法堂,不过现在只有下面一层了。

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玄奘法师没准就是在此处宣讲过他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法堂北面就是大雁塔了。

它像巨人一般矗立在寺院之中,是突兀在虚空,高标跨苍穹,看了让人震撼。

它为方锥形,七层,高64米,有现在楼房的二十多层高吧。

塔身由青砖砌筑,逐层收缩,塔顶为三重宝葫芦状塔刹,各层楼的四壁均辟券门,墙面上做了装饰性的砖砌檐柱、栏额,各层间为叠涩出檐,显得庄严古朴。

宝塔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年),初为五层。

武则天长安年间(701年704年)改建为七层。

在大慈恩寺落成前,玄奘法师在长安弘福寺译经,被大慈恩寺迎请为主持后,他将译场从弘福寺转到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大慈恩寺,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

位于古都西安南郊,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

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景点大慈恩寺位于古都西安市内,是国务院确定的汉传地区佛教重点寺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点。

寺院创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园648年)。

唐高宗为太子时,为纪念其亡母文德皇后,报答慈母的养育恩德而建造此寺,故名“慈恩寺”。

建于隋朝无漏寺旧址上。

这里地处长安城南风景秀丽的晋昌坊南望南山,北对大明宫含元殿,东南与烟水明媚的曲江相望,西南和景色旖旎的杏园毗邻,清澈的黄渠从寺前潺潺流过,正合太子“挟带林泉,各尽形胜”之意。

历史渊源初创及规模是唐高宗即皇帝位前为其母文德皇后所建的一所愿寺。

大慈恩寺唐贞观十年(636)六月己卯,太宗文德皇后崩,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

贞观二十二年,高宗李治在春宫,以其母文德皇后早弃万方,一心“思报昊天,追崇福业。

”于是于六月庚辰,使中大夫守右庶子高季辅宣令说:“寡人不造,咎谴所锺。

年在未识,慈颜弃背。

终身之忧,贯心滋甚。

风树之切,刻骨冥深。

每以龙忌在辰,岁时兴感。

空怀陟屺之望,益疚寒泉之心。

既而笙歌遂远,瞻奉无隶。

徒思昊天之报,罔寄乌鸟之情。

窃以觉道洪慈,实资冥福。

冀申孺慕,是用皈依。

宜令所司,于京城内旧废寺,妙选一所,奉为文德圣皇后,即营僧寺。

寺成之日,当别度僧。

仍令挟带林泉,务尽形胜,仰规忉利之果,副此罔极之怀。

”根据此令,有司于是仔细普查京城各处形胜,并最后决定在宫城南晋昌里面对曲江池的“净觉故伽蓝”旧址营建新寺。

寻访古塔之长安护国兴教寺玄奘塔

寻访古塔之长安护国兴教寺玄奘塔

寻访古塔之长安护国兴教寺玄奘塔在古都长安,盛唐时期佛教传承可谓百花齐放,各宗各派均在唐都占有一席之地,前面说到的净土宗香积寺、华严宗华严寺如此,如今说的法相宗护国兴教寺如此,以后还要说的密宗大兴善寺、法相宗大慈恩寺亦如此。

据载,护国兴教寺为盛唐樊川八大寺院之首,始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

玄奘法师圆寂后,初葬于白鹿原,五年后由于高宗思念深切,令迁葬于长安城东南的少陵塬,建设灵塔并依塔建寺,当时是规模宏大,殿宇宏伟,规制精密,法相庄严。

然不过百余年后,历经安史之乱、吐蕃攻唐等战乱,寺院除灵塔外毁废殆尽,呈现出'塔无主、寺无僧、游者伤目’的局面。

后穆宗时期,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重建,并亲题'兴教’寺名,再次奠定寺院兴盛基础。

后历经千年朝代更迭,护国兴教寺也是几度兴衰。

虽宋、元、明、清数次修葺重建,但清同治年间的战火,还是彻底摧毁寺院,至民国时,兴教寺外无围墙,内无殿宇,只有慈恩塔院三塔残立于少陵塬畔。

长安护国兴教寺山门牌楼长安护国兴教寺大雄宝殿长安护国兴教寺卧佛殿长安护国兴教寺慈恩塔院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安护国兴教寺,是在民国重修基础上,经过建国后几次修葺,特别是近年来扩建形成的,再次迎来了寺院辉煌。

寺院整体坐北朝南,以塬地势而建,中间为寺院本体建筑,左右建设东西跨院,寺内古木森森,颇具曲径通幽之感,殿宇结构严谨,又不失祖庭庄严之气。

寺院中院自山门起,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大雄宝殿、法堂和卧佛殿。

西跨院为僧侣修行之所,东跨院为慈恩塔院。

著名的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灵塔,位于长安护国兴教寺慈恩塔院正中,是现存最早的楼阁式方形砖塔,早在1961年,就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安护国兴教寺玄奘塔长安护国兴教寺玄奘塔长安护国兴教寺玄奘塔长安护国兴教寺玄奘塔长安护国兴教寺玄奘塔唐高宗麟德元年,玄奘圆寂于玉华宫,高宗尊玄奘'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的遗言,将其遗骨安葬于长安东郊浐水岸边的白鹿原。

大慈恩寺有哪些值得一游的景点

大慈恩寺有哪些值得一游的景点

大慈恩寺有哪些值得一游的景点大慈恩寺,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还拥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点。

一进大慈恩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雄宝殿。

这座殿宇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等众多佛像,佛像造型精美,神态慈祥。

在大雄宝殿中,你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庄严,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大雁塔是大慈恩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必游的景点之一。

它始建于唐代,是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

大雁塔塔身七层,外观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

登上大雁塔,可以俯瞰整个西安市区的美景,远处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城墙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

每一层塔内都保存着珍贵的文物和佛教经典,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除了大雄宝殿和大雁塔,寺内的藏经楼也值得一探究竟。

这里收藏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珍贵的古籍,是佛教文化的宝库。

在藏经楼中,你可以看到古老的经书,感受佛教智慧的博大精深。

大慈恩寺的园林景观也别具一格。

寺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漫步在园林中,听着鸟儿的啼鸣,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让人身心愉悦,忘却尘世的烦恼。

还有寺内的钟鼓楼,也是一大亮点。

钟鼓楼造型精美,结构严谨。

清晨,钟声悠扬,唤醒沉睡的城市;傍晚,鼓声阵阵,为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

在大慈恩寺,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这些壁画和雕塑生动地展现了佛教故事和传说,艺术价值极高。

它们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让人不禁赞叹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另外,大慈恩寺的僧侣们每日的诵经礼佛活动,也为这座寺庙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游客们可以在一旁静静地聆听,感受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总之,大慈恩寺的每一个景点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欣赏。

无论是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喜欢历史建筑和园林景观的朋友,大慈恩寺都能给你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西安大慈恩寺内部参观需要了解什么

西安大慈恩寺内部参观需要了解什么

西安大慈恩寺内部参观需要了解什么西安大慈恩寺,这座古老而庄严的佛教圣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当您踏入大慈恩寺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宁静的世界。

那么,在进行内部参观时,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呢?首先,了解大慈恩寺的历史背景是至关重要的。

大慈恩寺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而修建的。

它是唐代长安的三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

走进大慈恩寺,您会看到气势恢宏的建筑。

其中,大雁塔是大慈恩寺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塔最初是为了保存玄奘西行带回的经书、佛像和舍利而建。

了解大雁塔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能让您更好地欣赏其独特的魅力。

它是楼阁式砖塔,塔身七层,通高约 64 米。

塔身线条简洁明快,比例适度,造型古朴庄重。

在参观大慈恩寺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其佛教文化内涵。

寺内供奉着众多的佛像,每一尊佛像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象征。

比如,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展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和慈悲精神。

了解佛像的名称、姿态和所代表的意义,能让您对佛教的教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另外,大慈恩寺的佛教仪式和活动也是值得了解的一部分。

例如,寺庙可能会举行诵经、法会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是佛教信仰的体现,也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同时,注意参观时的礼仪和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

保持安静和庄重是基本的要求。

不要在寺内大声喧哗或追逐打闹,以免影响其他游客和寺内的修行者。

在进入殿堂时,要遵循从左到右的顺序,不要随意触摸佛像和法器。

如果想要拍照留念,要注意是否有禁止拍照的标识。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了解大慈恩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大慈恩寺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和保护。

了解寺庙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能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在参观过程中,您还可以留意寺内的碑刻和题字。

这些碑刻和题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它们可能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也可能是对寺庙历史的重要记载。

玄奘负笈图身份之谜

玄奘负笈图身份之谜

玄奘追踪记——《玄奘负笈图》身份之谜杜南发《玄奘负笈图》(又称《玄奘取经图》),是很著名的玄奘画像,几乎各种有关玄奘的书籍,都会看见这一幅画像。

画中的玄奘大师,赤足芒履,身负满载佛经的行笈,前悬灯盏,生动表现了玄奘日夜兼程、坚定取经的形象,使人们对这位跋涉数万里、历尽艰辛的文化交流使者产生由衷的崇敬和钦佩。

在中国,这画像是在一块石碑上的线刻画,石碑就在西安城南的护国兴教寺,几年前,我曾在寺内玄奘舍利塔后面正中间的“大遍觉堂”里,看过这块石碑,碑上刻着“玄奘负笈图”五字篆书,题字说明这是1933年一位欧阳渐居士所绘并请人所刻。

但是,这块石碑其实只是摹刻,真正的原画,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玄奘负笈图》原画,工笔重彩,色泽典雅,据记载,是宋代无名画家所绘,传是由当年到中国的日本僧人带回国,流传迄今。

这幅画,虽然到处可见,但有关它的研究文章却难得一见。

最近,因为中国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应邀来新,举行《玄奘与鉴真》文化讲座,报章刊登多次刊登此画,引起我对这幅画的兴趣。

仔细看了原画,却赫然发现,这幅著名的《玄奘负笈图》,画中人物,竟然很可能不是玄奘!1,画上奇怪现象从绘画风格看,《玄奘负笈图》确是一幅古画,年代至少应在明朝或更早,但其画法和内容,在传世中国历代人物画中,却甚独特,或许因为这是属于一幅宗教画而非文人画之故(我也怀疑它有可能是日本镰仓时代宮廷绘所绘師的作品)。

画中的玄奘,一身行脚僧装扮,颇符合古代僧人的行头,例如画中最引人瞩目的玄奘身背那件行笈,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可见有一位背负类似行笈的僧人,在大街上行走,证明这确是宋代云游僧人的行具。

画中玄奘,右手拿着拂尘,沈从文在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曾经研究过这幅图,他说这在古代又称“蝇拂”,并得出唐代和尚必手持蝇拂的结论,其作用是可以拂去灰尘,又可以拂赶飞虫蚊蝇;唐代的蝇拂有马尾、牦牛尾、棕丝几种,一般大德高僧手中拿的应当是棕拂,表示素朴。

画中玄奘的左手,许多描述这幅画的文字都说是“手持一卷经书”,乍看似乎如此,但如仔细看在他宽大的僧袖后,却露出一截长棍,可知道这其实是一把称为“角杖”的手杖,在明朝画家戴进的《溪边隐士》图中,就有这种手杖的样式。

【写景】大慈恩寺_1000字

【写景】大慈恩寺_1000字

【写景】大慈恩寺_1000字大慈恩寺位于中国南京市,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

寺庙建筑壮观,环境幽静,历史悠久,是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当我踏入大慈恩寺的门前,立刻感受到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

寺庙门前的一对石狮子雕像仿佛在守护着寺庙的安宁。

透过石门,一座宏伟的大雄宝殿遥遥可见,屹立在眼前。

大雄宝殿巍峨壮观,金碧辉煌,殿内供奉的佛像栩栩如生,庄严肃穆。

殿前的铜制香炉冉冉升起的香烟,弥漫着一种神圣的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静下心来。

寺庙内的空气清新,花草绿树繁茂,古树参天,宛如一幅自然风景画。

漫步不时能听见枝头鸟鸣,给人一种无尘世的感觉。

寺内的小院里,渲染着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气息。

庭院内的水池,碧波荡漾,偶尔几只游鱼探出水面,增添了一份生机勃勃的朴素美感。

山门两旁的斋堂,宽敞明亮,里面摆满了红木桌椅和茶几,供信徒休憩。

斋堂外的走廊上挂满了悬挂的经幡,绚丽多彩,迎风飘扬。

走廊两旁则是修道者的房间,深藏在青葱的绿树中,宛如世外桃源。

寺内还有一座佛塔,传说其中有一尊西天取经的唐僧法器。

每逢佛诞,香客络绎不绝,烧香许愿,祈求菩萨保佑。

夜幕降临时,大慈恩寺更是别有韵味。

殿内燃起了香炉,熏香飘溢;灯火通明,散落着暖暖的光芒。

殿前的水池倒映着夜空中的明月,宛如一面银镜,泛着微波荡漾。

屋檐上的彩灯闪耀,给整个寺庙增添了一份祥和与神秘。

大慈恩寺的氛围宁静悠远,仿佛是一个可以倾诉的信念的港湾。

信徒们来到这里,倾诉心灵,祈愿福报。

大慈恩寺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寄托。

大慈恩寺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南京的兴衰变迁,寺内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历史的痕迹。

寺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昭示着佛教文化的悠长历史和绵延不绝的传承。

现在的大慈恩寺不仅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更是一座历史建筑的馆藏之地,一座文化遗产的宝库。

寺内的文物、古籍、碑碣等历史遗迹,无一不展现着古代佛教文化的辉煌。

大慈恩寺不仅是佛教信徒的圣地,更是游客休憩的胜地。

南京大报恩寺的简介

南京大报恩寺的简介

南京大报恩寺的简介
大报恩寺,又称玄奘之路、玄奘之心、大慈恩寺、大报恩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占地面积约10公顷,是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由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孙徐辉祖主持建造。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大报恩寺扩建工程告竣,改名“大报恩寺”。

当时规模宏大,有十三座殿堂,供奉着佛像和佛塔等,还有藏经阁、钟楼、鼓楼、御书楼等建筑。

明代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徐辉祖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大报恩寺和昭明太子读书堂,成为当时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在此举行过多次祭典。

—— 1 —1 —。

大慈恩寺内部有哪些值得一见的地方

大慈恩寺内部有哪些值得一见的地方

大慈恩寺内部有哪些值得一见的地方大慈恩寺,这座位于西安的古老寺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当你踏入寺门,仿佛穿越时光,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宁静的世界。

那么,大慈恩寺内部究竟有哪些值得一见的地方呢?首先,不能错过的便是大雄宝殿。

殿宇巍峨,气势恢宏,它是整个寺院的核心建筑。

走进大雄宝殿,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金身塑像,佛像法相庄严,慈悲的目光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

周围的壁画精美绝伦,讲述着佛教的经典故事,色彩鲜艳而不失庄重,线条流畅而富有神韵。

在烛光的映照下,这些壁画仿佛活了起来,带你走进那古老的传说之中。

大雁塔是大慈恩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必看的景点之一。

这座七层楼阁式砖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

登上大雁塔,俯瞰整个西安城,那种壮阔的景象令人心潮澎湃。

远处的古城墙、繁华的街市尽收眼底,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塔内还保存着众多的佛教文物和珍贵的典籍,每一件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大慈恩寺的藏经楼同样值得一游。

这里收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和珍贵的古籍,是佛教文化的宝库。

步入藏经楼,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宁静。

书架上摆满了整齐的经书,泛黄的书页散发着岁月的痕迹。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古人对佛法的虔诚和追求。

寺中的禅院也是一处宁静之所。

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清幽的环境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僧侣们打坐修行,他们专注的神情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禅院中的池塘里,锦鲤嬉戏,荷叶田田,为这一方天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还有那古色古香的偏殿,虽然规模不大,但每一间都独具特色。

有的供奉着观音菩萨,有的展示着佛教的法器和文物。

这些偏殿的建筑风格精致典雅,木雕、砖雕工艺精湛,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大慈恩寺的园林景观也别具一格。

曲径通幽的小路旁,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

大雁塔——自驾陕西

大雁塔——自驾陕西

大雁塔:自驾陕西从西安博物院出来,我们又来到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

现在的大雁塔,在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内,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以千年古塔大雁塔为轴心,主要由大雁塔南广场、大雁塔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和大慈恩寺等六大部分组成,其中,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占地共约500亩。

该景区是一处佛教圣地,国家4A级景区。

来到大雁塔南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广场中央矗立的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

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玄奘铜像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祖庭,是他主持的译经道场——大慈恩寺,以及他所修建的大雁塔。

慈恩寺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初名“无漏寺”,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长孙皇后追荐冥福,扩修了寺院,改名“慈恩寺”。

唐代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南晋昌坊东半部,约398亩,总共1897间,僧众300,为长安规模宏伟之佛教寺院之一。

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正在弘福寺译经的玄奘担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

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逐渐荒芜,经历代多次维修,至公元1446年,才奠定了今日寺院的规模。

现在寺院的范围东西阔160米左右,南北长318米左右,共计93亩,该寺院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大雁塔及玄奘三藏院。

东西两侧分别为方丈院、僧院、寺管院、文管院等。

大慈恩寺寺门上,悬挂着江泽民题写的寺匾。

走进山门,可以看到钟、鼓二楼东西对峙,东侧钟楼内也悬挂有一口铁铸的“雁塔晨钟”。

据说,“雁塔晨钟”原物毁于战火,现在的“雁塔晨钟”重铸于公元l548年,重15吨,钟上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的大字。

钟鼓楼前的高台上,是大慈恩寺的主殿——大雄宝殿。

“大雄”,是对佛陀的尊称之一,是说释迦牟尼佛能降服一切烦恼和魔众。

西安地铁壁画引争议:玄奘与千年后的泰姬陵同框

西安地铁壁画引争议:玄奘与千年后的泰姬陵同框

西安地铁壁画引争议:玄奘与千年后的泰姬陵同框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第07期2017年2月,西安地铁大雁塔站的一幅壁画引发众多关注。

画中,发生于公元600多年的玄奘求经的故事与建于公元1600多年的泰姬陵同时出现在一幅壁画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史雷鸣率先在网上提出质疑:“对于类似大雁塔这样的历史名胜和类似玄奘这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的周边公共文化艺术创造,应该被严肃认真对待。

”也有网友表示此举有损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

对此,2月13日,地铁文化墙设计方回应称:“壁画《天竺佛光》具有现代装饰壁画的视觉艺术特征,画面强调时空观的交错视觉表现,这与传统画面的表现形式有着极大区别。

传统画面往往集中表现发生在一个时间节点下的人物和场景。

”多维解读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多把关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因为“穿越”而引起争论,已非首次。

曾有一座城市在设计“李白举杯邀明月”雕塑时,让李白举着比他早两千多年的商代铜爵;古装剧里,主角们也常在历史经纬中“游走自如”——有些故事设定在汉朝以前的影视剧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台词却时有出现。

这些案例都表明,在向大众传播历史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时,有一些机构缺乏对文化的责任感和敬畏感,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可以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却不能忽略真实的分量,否则很容易闹出乌龙和笑话。

要讲清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精神追求,第一要务就是秉持严谨认真的责任心,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证精神,切不能率性而为。

从网友们关心大雁塔站壁画的妥与不妥上,我们也能感知到,大众对真实准确的文化知识有着极高的关注和渴求。

因此,在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公众也期待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包括个体,都能真正重视“学术负责人”所蕴含的责任与价值,减少甚至避免类似的乌龙与谬误。

“玄奘偶遇泰姬陵”源于缺乏文化敬畏心文化墙设计方的解释有些牵强,更何况是在西安地铁大雁塔站的壁画,所以其更应如实呈现玄奘去印度取经的历史画面。

介绍玄奘雕像的文章

介绍玄奘雕像的文章

介绍玄奘雕像的文章
玄奘雕像是一座纪念唐代高僧玄奘的雕像,由建筑大师张锦秋创意、著名雕塑家陈启南设计。

这座雕像有多种形式和尺寸,其中一座高5米的青铜材质雕像位于西安大雁塔南门前,身披袈裟,手持禅杖,目视前方,仪态庄严。

另一座高9米的青铜雕像则位于大雁塔南广场,栩栩如生地表现了玄奘三藏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面向东方朝拜佛祖的形象。

公元2000年为唐代高僧玄奘诞辰一千四百周年,为了纪念他一生砥砺前行、弘扬佛教文化的精神和贡献,多地竖立了玄奘雕像。

这些雕像不仅是对玄奘个人的纪念,更是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弘扬。

玄奘是陕西渭南人,在唐太宗时期曾三次赴印度取经,共13年之久,并将
所得经典翻译成中文。

因此,他被誉为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三藏法师”。

他的精神和贡献不仅在佛教界,更在整个中华文化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玄奘雕像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它不仅是纪念玄奘个人的象征,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

西安最值得一游的古代宗教圣地遗迹有哪些

西安最值得一游的古代宗教圣地遗迹有哪些

西安最值得一游的古代宗教圣地遗迹有哪些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漫长的岁月中,宗教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蓬勃发展,留下了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宗教圣地遗迹。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西安那些最值得一游的古代宗教圣地遗迹。

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大慈恩寺。

这座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佛教寺院,是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

大慈恩寺是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

走进大慈恩寺,庄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寺内的大雁塔更是其标志性建筑,它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

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多次加盖,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

登上大雁塔,俯瞰整个西安城,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大唐的繁华与昌盛。

塔内还保存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如贝叶经等,这些都是佛教文化的瑰宝。

除了大慈恩寺,西安还有另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大兴善寺。

它始建于晋武帝泰始二年,距今已有 1700 余年的历史。

大兴善寺是中国佛教密宗的祖庭,寺内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庄严的佛像,香火旺盛。

寺中的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和壁画,艺术价值极高,展现了当时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宁静与祥和,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道教在西安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中楼观台就是道教圣地之一。

楼观台位于周至县境内,相传是老子讲授《道德经》的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说经台是楼观台的核心建筑,老子曾在此为尹喜讲授道德经。

台基高耸,气势雄伟。

周边还有许多古建筑和碑刻,记录着道教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来到楼观台,仿佛能与先哲对话,领悟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八仙庵也是西安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它又称万寿八仙宫,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观院。

八仙庵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

庵内殿宇宏伟,古木参天。

每逢初一、十五,香客云集,热闹非凡。

这里供奉着八仙等道教神仙,展现了丰富的道教信仰和文化内涵。

西安最值得一去的宗教朝圣胜地有哪些

西安最值得一去的宗教朝圣胜地有哪些

西安最值得一去的宗教朝圣胜地有哪些西安,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宗教文化的繁荣之地。

在这里,众多宗教朝圣胜地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探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安那些最值得一去的宗教朝圣胜地。

佛教圣地——大慈恩寺大慈恩寺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是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

这座寺庙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而修建。

走进大慈恩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山门。

寺内的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大雄宝殿庄严肃穆,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等众多佛像,佛像神态安详,工艺精湛,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大雁塔是大慈恩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西安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它是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修建的。

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多次加盖,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

登上大雁塔,俯瞰西安城的繁华景象,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大慈恩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也是一座文化宝库。

寺内保存着众多的佛教文物和经典,如贝叶经、舍利子等,吸引着众多学者和信徒前来研究和朝拜。

道教圣地——楼观台楼观台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是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

相传,老子曾在此著述《道德经》,并在此讲经说道。

楼观台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溪流潺潺。

景区内的建筑大多依山而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说经台是楼观台的核心建筑,这里是老子讲经的地方。

台内保存着众多的碑刻和文物,记录着楼观台的历史和道教文化的发展。

在楼观台,还可以参观上善池、炼丹炉、吕祖洞等景点,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

此外,这里还经常举办道教法事和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道教信徒和游客前来参与。

伊斯兰教圣地——化觉巷清真大寺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化觉巷内,是中国四大清真大寺之一,也是西安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年),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西安最值得一游的寺庙有哪些值得一探的秘密

西安最值得一游的寺庙有哪些值得一探的秘密

西安最值得一游的寺庙有哪些值得一探的秘密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寺庙众多,每一座都仿佛是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人们去翻阅。

在这些寺庙中,有几座尤其值得一游,它们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首先要说的是大慈恩寺。

这座寺庙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

大慈恩寺的秘密之一,在于它与玄奘法师的深厚渊源。

玄奘法师取经归来后,就在此翻译佛经,弘扬佛法。

寺内的大雁塔,最初便是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修建。

登上大雁塔,俯瞰西安城的繁华,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玄奘法师为传播佛法的坚定信念。

而塔内保存的文物和壁画,更是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历史。

另一个值得探寻的寺庙是大兴善寺。

它是“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也是隋唐皇家寺院。

大兴善寺的秘密在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神秘的密宗文化。

寺庙的布局严谨,殿宇巍峨,展现出唐代建筑的雄浑大气。

而密宗文化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其修行方法和教义,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神秘。

香积寺也是西安不可错过的寺庙之一。

它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

香积寺的秘密在于其宁静祥和的氛围和对净土信仰的坚守。

走进寺内,远离城市的喧嚣,心灵瞬间得到平静。

寺中的佛像庄严肃穆,香火缭绕,让人不禁沉浸在对净土世界的向往之中。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来信徒们对净土的虔诚追求。

罔极寺也是一处别有韵味的所在。

这座寺是唐朝太平公主为其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

罔极寺的秘密在于它所承载的皇家亲情和历史变迁。

曾经的皇家寺庙,如今虽已褪去了昔日的辉煌,但那份尊贵和历史的厚重感依然存在。

寺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唐、宋、明、清等多个时期的特点,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和岁月的沧桑。

除了以上这些,西安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寺庙,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秘密和魅力。

这些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它们见证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和希望。

屹立千年的玄奘雕像和他身后的大慈恩寺

屹立千年的玄奘雕像和他身后的大慈恩寺

屹立千年的玄奘雕像和他身后的大慈恩寺就在西方还在争论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曾经到达过东方之时,中国的一位僧人却在公元627年独自西行,穿越沙漠,翻过雪山,历尽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往来于中国和印度大陆之间,这段非凡的传奇之旅被写成一本书,《大唐西域记》,早于马可波罗几百年,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一位佛教历史名人,玄奘。

玄奘西行的路线是从唐长安城出发,穿越河西走廊,过星星峡、流沙河,进入哈密,再穿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登上帕米尔高原,翻越兴都库什山达坂,进入印度。

今天,当我们在地图上寻找玄奘西行路线时,依然会觉得不可思议,一出阳关,便进入使人谈而色变的大沙漠莫合延啧和白龙堆,没有生命,偶尔见到一颗枯死的胡杨,已经死了一千年,沙丘在狂风中转瞬就换了位置,会让人迷路致死。

茫茫沙海中,可以做路标的,唯有死人惨白的枯骨,无声的诉说着可怕的过去和依然可怕的现在,而玄奘竟然独自一人,依仗着一匹老马走了出来,直到抵达印度那烂陀寺,最为神圣的佛国。

自此,丝绸之路又成了一条向西天取经之路,一条自觉的文化交流之路,玄奘对外来文化主动迎取,索求真理的态度,也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决定了盛世唐朝博大、积极、自信的胸襟和气度。

在西安大慈恩寺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尊青铜玄奘塑像,他手持芒杖,端严若神,1300年前,他用17年时间,行程5万里,终于把佛经和佛国文化的精髓带回中国,安放在大慈恩寺内,这是千年之前一个僧人对于信仰的实践,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于生命与信念的拷问。

从今天回溯历史,人们不禁要追问:玄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要西行取经?这条西行路留下了怎样的精神密码?历史总会在团团迷雾中遗留下一些碎片,犹如一条线索,引领后人通往文明的谜底。

还记得那个唐僧么?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他带领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得真经,这个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孤身西行求法,身边除了尸骨亡灵,风沙黄土,陪伴他的只有一匹识途老马,根本没有团队。

寻找玄奘在关中的印记

寻找玄奘在关中的印记

关中,就是陕西的关中平原,有着“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的盛名。

玄奘法师回国后在此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勤奋的身影在关中留下不朽的印记。

大慈恩寺与大雁塔大慈恩寺是中外闻名的古刹,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该寺是唐高宗李治即位前,怀念去世的母亲文德皇后,为报恩祈福,在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支持下,于公元648年建造一所寺院,起名大慈恩寺。

这座皇家寺院宏伟壮丽,是当时长安城规模最大的寺院。

大慈恩寺建成后,玄奘法师被任命为大慈恩寺首任住持,他在此翻译佛经,弘扬佛法长达11年。

因此大慈恩寺成为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

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佛像以及舍利等佛教珍宝,玄奘法师提议在大慈恩寺里面修建一座佛塔,公元652年在他的亲自督建下,佛塔建成。

这座佛塔就是名扬天下的大雁塔,也称慈恩寺塔,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1961年被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大雁塔作为丝绸之路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慈恩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玄奘三藏院、大雁塔、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群落。

山门三间,坐北朝南,中间门额题写着“大慈恩寺”。

大雄宝殿东门的两旁有清代《重修慈恩寺碑》和《重修大塔寺遇仙桥记》两座石碑,西门前则有明代《辛酉举人题名记》和《雁塔题名记》两座石碑。

藏经楼存有《碛砂版大藏经》、《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供奉着一座明代阿弥陀佛坐像。

殿中还有一个玄奘法师亲自供养的石雕佛座。

弘福寺弘福寺是唐太宗为母亲穆太后建造的一所还愿寺,建于公元634年,位于唐长安城朱雀门西的修德坊。

弘福寺是玄奘法师归国后译经弘法事业的起点。

公元645年,玄奘法师学成载誉归来,带回的所有佛舍利、佛像、佛经等,都安放在弘福寺。

后来,玄奘法师又在此组织译场,共翻译佛经178部,著名佛学经典著作《瑜伽师地论》100卷就是在弘福寺翻译完成。

将梵文佛经译成中文的同时,他还将中国的《老子》、《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播到印度。

最新的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范文最新的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范文(一)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之是大雁塔景区和曲江旅游区,首先我们来到之是大雁塔景区. 大雁塔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由前面之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广场和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五百亩。

《西游记》里之唐僧可谓家喻户晓,他之原型就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与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有着十分密切之联系。

今天参观完这里,大家就可以有一个十分清晰之了解了。

现在我们所处之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矗立之就是玄奘法师之高大铜像。

你看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仗,步伐坚定,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经之路途上。

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之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

他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

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

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

贞观三年,为解决佛教中之疑难问题前去佛教之发源地天竺,即今印度取经,著《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取经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

公元645年在被授予佛教界最高称号“三藏法师”后,返回长安,潜心翻译佛教经典20xx年。

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在玄奘铜像之身后,就是大慈恩寺,即玄奘开创之慈恩宗之祖庭。

慈恩寺,又名无漏寺,是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之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之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

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 亩,是现在寺院面积之7倍。

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之门口,大家看,门匾上“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之大字是江同志亲自题写之。

寺院之正门又称为山门,也叫三门。

中间之是空门,东边之是无相门,西边之是无作门,象征入门三解脱。

所以人们常将出家作各尚叫作坠入空门。

我们现在就从这里进入寺院吧,而是继续我们之参观。

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

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

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闻名、最宏丽的佛寺,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创建慈恩寺。

玄奘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成为唯识宗祖庭。

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又是玄奘亲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始终受到国内外佛教界的重视。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陕西大慈恩寺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到西安巡游时,您肯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

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屹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闻名的慈恩寺。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筑寺院,敕赐“慈恩”。

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美丽,为唐都长安最雄伟、最壮丽之佛教寺院。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巡游一番。

【慈恩寺石狮子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筑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

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

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猛的石狮子。

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依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

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消失。

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

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

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晰雕造于何年何时。

大雁塔及曲江新区(解说词)

大雁塔及曲江新区(解说词)

大雁塔及曲江新区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将大家去西安著名的大雁塔景区及曲江新区参观游览。

大雁塔是一处佛教圣地,是我们中国首批4A级景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雁塔景区整体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大雁塔、大慈恩寺、南北广场、东西两苑。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在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玄奘法师的青铜雕像,大家请看他,右手持锡杖,身披袈裟、气宇轩昂、迈着坚定的步伐,正风尘仆仆地赶往于取经的途中。

而在他身后,就是由他亲自主持设计并参与劳动建造的大雁塔和他做过首任住持的大慈恩寺。

各位游客请随我继续向前走。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慈恩寺的山门。

之所以称之为山门,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寺庙坐落于深山之中,故称山门。

佛门之中因有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象征入门三解脱,所以又称之为三门。

大家看,山门的顶上悬挂着一面大匾,上书几个大字“大慈恩寺”,是由江泽民同志亲笔所题。

慈恩寺创建于公元589年,初名无漏寺。

648年,李治做太子的时候为了感念慈母的大恩大德,遂在无漏寺的基础上修建了今天的大慈恩寺。

唐代慈恩寺的规模极大,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仅为当年的1/7。

在唐代,大慈恩寺是一个非常好的看戏和观赏牡丹的地方。

各位游客,现在在我们右手边的就是大慈恩寺的钟楼,左手边是鼓楼。

钟楼内悬挂着一口铁铸的“雁塔晨钟”,鼓楼内悬挂着一面大鼓。

钟鼓是佛教的大型法器,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即所谓“晨钟暮鼓”。

各位游客,现在在我们的正中就是慈恩寺最核心的建筑之一: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三身佛,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卢舍那佛,东为应身释迦牟尼佛。

三身佛两侧侍立着释迦牟尼的两大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

东西两边列坐的是十八罗汉。

中间供台后的两尊涂金彩塑菩萨,西边是文殊,东边是普贤。

说到释迦牟尼,他又称释迦牟尼如来,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他创立了现在影响全球的佛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屹立千年的玄奘雕像和他身后的大慈恩寺
就在西方还在争论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曾经到达过东方之时,中国的一位僧人却在公元627年独自西行,穿越沙漠,翻过雪山,历尽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往来于中国和印度大陆之间,这段非凡的传奇之旅被写成一本书,《大唐西域记》,早于马可波罗几百年,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一位佛教历史名人,玄奘。

玄奘西行的路线是从唐长安城出发,穿越河西走廊,过星星峡、流沙河,进入哈密,再穿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登上帕米尔高原,翻越兴都库什山达坂,进入印度。

今天,当我们在地图上寻找玄奘西行路线时,依然会觉得不可思议,一出阳关,便进入使人谈而色变的大沙漠莫合延啧和白龙堆,没有生命,偶尔见到一颗枯死的胡杨,已经死了一千年,沙丘在狂风中转瞬就换了位置,会让人迷路致死。

茫茫沙海中,可以做路标的,唯有死人惨白的枯骨,无声的诉说着可怕的过去和依然可怕的现在,而玄奘竟然独自一人,依仗着一匹老马走了出来,直到抵达印度那烂陀寺,最为神圣的佛国。

自此,丝绸之路又成了一条向西天取经之路,一条自觉的文化交流之路,玄奘对外来文化主动迎取,索求真理的态度,也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决定了盛世唐朝博大、积极、自信的胸襟和气度。

在西安大慈恩寺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尊青铜玄奘塑像,他手持芒杖,端严若神,1300年前,他用17年时间,行程5万里,终于把佛经和佛国文化的精髓带回中国,安放在大慈恩寺内,这是千年之前一个僧人对于信仰的实践,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于生命与信念的拷问。

从今天回溯历史,人们不禁要追问:玄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要西行取经?这条西行路留下了怎样的精神密码?
历史总会在团团迷雾中遗留下一些碎片,犹如一条线索,引领后人通往文明的谜底。

还记得那个唐僧么?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他带领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得真经,这个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孤身西行求法,身边除了尸骨亡灵,风沙黄土,陪伴他的只有一匹识途老马,根本没有团队。

有人说,玄奘的行动是对中国人探险精神的有力证明,事实上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里并不缺少积极出走的本性,夸父逐日,周穆王驾车拜谒西王母,人类文明的进程,从来都是各个文化之间相互冲突、借用、营养和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

在玄奘所处的时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蓝图正在迅速壮大,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旅与使团中夹杂着佛教徒,最初翻译佛经给中国人看的是大月氏人、安息人和于阗人,他们对汉语和梵语都是一知半解,许多佛经译得不确切,这激发了玄奘为寻求真理前往印度,百折不挠的大英雄气概。

初唐时代,西北边陲烽烟不断,朝廷明令百姓不准出关,玄装只能偷渡出关,他昼伏夜出,曾经
四天五夜滴水未进,遭遇过盗贼、雪崩、追捕……共游历了138个国家,一位印度学者曾说:如果说征服者通过战争征服,给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的话,那么,和平的使者则不顾个人安危得失,不远千山万水,传播和平的声音。

中国著名佛教徒玄奘就是这样一位和平的使者,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

公元645年,玄奘谢绝了印度戒日王和师友的挽留,带着657部佛教经典,150粒如来舍利(佛骨)和佛像等佛教宝物,回到祖国,欢迎他的队伍从朱雀街到弘福寺,绵延数十里,万人空巷争睹大师风采。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唐僧取经归来还少一难,于是渡河时老龟发怒,师徒落水。

当年玄奘大师归国时确曾遇见风浪和盗贼,两头驮经的大象溺水而死,损失了不少经卷。

经过这些意外,玄庄对带回长安的经卷倍加爱护,奏请朝廷批准,亲自主持、设计、督造,甚至搬运砖石,在大慈恩寺里建起了一座砖塔存放经卷,这座塔高64米,共7层,伫立在西安已有1000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著名诗人写过一首诗,说来到西安,看见这座塔就禁不住跪拜下去,这就是后来被誉为唐代佛塔之冠的大雁塔。

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大雁塔,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其价值远远超越了历史。

应该说没有玄奘就没有大雁塔,当大师远去之后,大雁塔作为一个凝固的精神符号留存下来,传世千年,这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从宗教角度看,是对于玄奘的精神临摹,从历史角度看,是永恒不灭的生命图像。

诗人的跪拜,是在跪拜这个民族挽回的历史,挽回的生命和挽回的珍藏。

今天,在大雁塔底层的砖龛中,我们能看到两块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千百年来被奉为书法经典,唐太宗李世民在碑文中盛赞玄奘法师,尊他为法门领袖,“松风明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意思是说,松风明月也比不上玄奘那样清丽华美;仙露明珠岂能比得上玄奘那样光彩明亮。

玄奘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取经和译经,他生于河南,辗转各地,但他生命中最耀眼的时光是和大慈恩寺联系在一起的。

大慈恩寺是玄奘取经归国后第一个落脚点。

这是唐代长安城内规模最大的一个寺院,面对终南山,东邻曲江水,在唐代已是游览的名胜之地,也是佛教学术气氛最浓的寺院,玄奘在此翻译佛经1335卷,共计130余万字,开辟了一个新译时代,并且与弟子窥基法师创立了法相宗,使自己的佛学思想向海外流动,2002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名人”。

当年,玄奘在大慈恩寺制定出“五不翻”原则,直到今天仍在沿用,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说:“佛经翻译事业,至玄奘已登上顶峰,再没有佛经译家能超过他。


这幅玄奘负笈图就珍藏在大慈恩寺的法堂内,玄奘肩负取经背篓,足蹬麻鞋,一盏佛灯照亮征程。

梁启超先生曾谈到:一千多年前,中华学子西行求法的留学运动中,以一人孤征者为最多,而玄奘之独往独来,最足为此精神之代表,是“千古之一人”。

当历史事件像风卷残云一般地被时间带走以后,人类的目光可以借助理性的力量,去透视隐藏在每一个事件背后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印度僧王达摩帕尔说:“玄奘依然活在每一个印度人的心灵深处,倘若没有他珠玑般的著作,我们印度的历史就不会完整。


在佛教东传的历史中,从被动的“接”到主动地“取”,文化在玄奘西行的道路上轰轰烈烈的碰撞融合,这是一个优美迷人的历史文化大动作,作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符号,玄奘、大雁塔、大慈恩寺延绵至今,历经风雨和朝代更迭而不朽,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将外来文化的精华消化,吸纳到自己的肌体中,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秘诀。

鲁迅先生说:“玄奘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精神的代表。

” 今天,玄奘的顶骨被分成几份,藏于世界上八个地方,人们为了供奉他的灵骨,致使其播迁过程变得曲折复杂,这恰好印证了人们对于玄奘精神的自觉传播与供奉。

从历史中的玄奘到小说中的唐僧,意味着一种民间精神和殿堂精神的大融合已经形成,从印度的那烂陀寺到中国的大慈恩寺,佛教换了一个血型,呈现出生命力的奇迹,这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繁荣。

一道佛教及其文明中国化的大幕,千年之前,由一个名叫玄奘的僧人在大慈恩寺缓缓拉开,此后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唯有精神的融合,才是文化的最终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