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选择题
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
![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1923d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9.png)
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1.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XXX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春秋时期有公、XXX、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XXX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XXX、XXX、XXX等。
C.子:古代对长辈的的尊称。
D.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选C.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执事:是执行法律与裁决的官吏。
B.大夫:官职等级名。
XXX时,XXX、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C.《战国策》是中国现代的一部汗青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XXX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D.《战国策》是中国现代的一部汗青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XXX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选A.执事:任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3.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XXX:现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XXX为XXX。
B.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C.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欢畅;羽,声调平和。
选D.现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腔调悲凉;羽,音调激愤。
4.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B.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C.XXX: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势。
文化常识考试题型及答案
![文化常识考试题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bf60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1.png)
文化常识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BCD2.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一天?A. 正月初一B. 正月十五C. 腊月三十D. 腊月初八答案:A3. 以下哪位诗人不是唐代的?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4.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梅花D. 荷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端午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重阳节答案:C6.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二胡D. 钢琴答案:D8. 中国的长城始建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以军事才能著称的?B. 诸葛亮C. 岳飞D. 李白答案:D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2. 中国的国宝动物是________,它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动物。
答案:大熊猫3.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它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答案:北京4.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人们有赏月、吃________的习俗。
答案:月饼5.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________。
答案:殿试6.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____。
答案:屈原7.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________的习俗。
答案:菊花酒8.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________的发明对世界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6693f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3.png)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紫钗记》答案:B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答案:B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XXX好问B.XXXD.XXX答案:A4.“滥竽充数”出自哪部书?答案:C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答案: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6.XXX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条B.10条C.15条D.22条答案:A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答案:A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答案:CA.XXX佛山镇9、“爆仗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XXX”,这里的“XXX”指的是什么?АXXXC.洒D庄稼答案:C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答案: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织D.双手相狐11、我国的京剧脸语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答案:AA.忠职正直B阴险狡诈C.神怪形条D.凶尽残忍12、以下哪项不属于宋朝五大名窑?答案:BA汝窑B.耀州窑C定窑D.钧窑1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里包孕多少首完全的诗?A.300首B.305首C.350首D.500首答案:B15.《孙子兵书》的作者是谁?答案:AA.XXXB.XXXC.XXXD.XXX16、喝念做打是中国戏曲扮演的四种艺术手腕,也是戏曲扮演的四项根本功,共中"做"指的是什么?答案:BA.西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D.武打技艺17、成语“机不可失"出自XXX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我待D.失之不再答案:A18、XXX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晚春B.仲夏C.XXX.深秋答案:A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站午市D.七夕节答案:B20.“竹林七贤”中不包孕以下哪位?A.XXXB.向XXX.XXXD.XXX答案:C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XXXB.XXXC.XXXD.XXX答案:A2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XXX五岳不包括以下哪座山?A.XXX.高山D.黄山答案:D23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B.XXXD.已答案:A2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答案:BA.赤眉起义B.XXX起义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25.被后世称为“XXX”的是谁?答案:DA.XXXB.XXXC.XXXD.XXX2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汗青上的哪位才女?A.XXXB.XXXC.XXXD.XXX答案:C2XXXXXX27、下面哪个成语与XXX有关?答案:C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D.—诺千金28、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A.XXXB.XXXC.XXXD.XXX答案:B29、西湖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答案:AA.XXXB.XXX.XXXD.XXX30.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是谁?答案:AA.XXXB.XXX.XXXD.XXX3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什么样的品质?答案:AA.为政清简B.安然长乐C.恬淡名利D.骄奢淫逸32在古代,人们怎样尊称对方的妻子?答案:BA.令爱B.令正C.令堂D.令尊33、以下哪位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答案:BA.XXXB.XXXC.XXXD.诸遂良34、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答案:BA,两位B.三位C.四位D.五位35、XXX在《·赤壁怀古》中提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以"羽扇纶巾"形容的下面哪位历史人物?答案:BA.XXXB.XXXC.XXXD.黄盖36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答案:BA.来俊臣B.XXX.XXXD.XXX3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XXX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XXXB.XXXC..XXXD.XXX答案:B38目前经常利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文雅和浅显的文艺作品,叨教这两个成语最后指的是什么?答案:CA.文章B.画作C.乐曲D.刺绣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AXXXB.XXX.XXXD.老子答案:B40、“杏林”指代的是什么?答案:B3fǔXXXA.教育界B.医学界C.商界D.曲艺界41、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答案:AA.《山海经》B.《世说新语》C.《封神演义》D.《左传》42.《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答案:BA.气候酷热似火B.气候逐步转凉C.流星反常呈现D.气候逐步转暖43上面哪个是农历XXX的别称?答案:C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44.“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描述的是汗青上哪位书法家的字?A.XXXB.XXXC.XXXD.XXX答案:C45.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谁?答案:A注:XXX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C.一位诗人D.八位诗人4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答案:XXXXXXB.XXX.XXXD.XXX47.以下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XXX的故事?答案:A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XXXB.XXX.XXXD.老子答案:B4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答案:BA.21点至23点B.23点至波展1点C.凌展1点至3点D.凌晨3点至5点50.唐宋八人人中不包孕以下哪一位?答案:BA.XXXBXXXC.XXXD、XXX51.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答案:CA.早上B.中午C.傍晚D.XXX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XXX生麻中,不扶而直答案:BC.XXX,偏生暗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经典?答案:AA.《孟子》|B.《庄子》C.《荀子》D.《老子》4dā54,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XXXB.XXXC.XXXD.XXX答案:B55,文学史上被称作“XXX”的是XXX和谁?A.XXXB.XXXC.XXX.XXX答案:B56.XXX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XXX 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谁?答案:CAXXXB.XXXCXXXD.XXX57、文人对各栽种物有自己的偏幸,XXX喜爱菊花,XXX 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成什么?答案: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60,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A.期颐B.耄耋C.花甲D.古稀答案:A61.“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答案:BA.同伙B.学生C.同事D财产62.“XXX”形容的是我国古代哪位画家的笔法?A.XXXB.XXXC.XXXD.XXX答案:B63、俗称“金銮殿"的是以下哪座大殿?答案:A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养心殿64、“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的什么礼节?A.从丈夫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B.从妻子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C.从夫妻头上各取一些头发,合而作一结D.把头发都剪掉65,“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答案: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浩瀚宫殿D.艳丽的地方66.《西纪行》中XXX的原型是谁?答案:A5XXXXXXlíA.XXXB.XXX.XXXD.道明僧人67.XXX曾御封“三绝" ,除XXX的诗和XXX的草书外,另有什么?答案:AA.XXX的剑舞BXXX的画 C.XXX的曲D.XXX的棋6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答案:BA.忠义B.孝悌C.礼义D.廉耻69.以下植物中,不该当呈目前《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哪个?A.菊B.XXX..竹D.松答案:A70.“楚河”和“汉界”在本日的哪个省?答案:BA.XXX.河北D.湖读71.“鼎”的最后用处是什么?答案:CA.祭祀用礼器B位置意味物C.烹煮用具D家居粉饰72.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答案:AA.十个B十二个C.六个D.三十二个73.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哪个?答案:BA.颐和园B圆明园C.静明区D.西花园74.“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答案:AA.象形字B.表意字C.形声字D.假借字75.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答案:B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7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答案:A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77、下列哪个不是南京的别称?答案:CA.建康B.XXX78、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是哪一部?答案:BA.《古今图书集成》B《永乐大典》C.《太平御览》D.《册府元龟》79.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人人”这幅春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答案:BA.XXX、XXX、XXXB.XXX、XXX、XXX6XXXC.XXX、XXX、XXXDXXX、XXX、XXX8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答案:CA.XXXB.XXX.XXXD.XXX81、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C.古代的一种告别礼仪D绘画的一种方法答案:A82.成语“白驹过隙”一般用来比喻什么?答案:BA.速率缓慢B韶光飞逝C.世事变革D.变革多端83.XXX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答案:BA.鹤B.鹅C.鸡D鱼84、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答案:C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8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答案:AA.《三都赋》B.《长六赋》C.《两都赋》D.《二京赋》86、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共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A.长度B面积C.容积D.重量答案:D87、《红楼梦》的作者XXX是家喻户晚的文学家, "XXX"是他的什么称谓?A.名B.字C.号D.姓答案:C 8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XXX"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答案:BA.XXX和XXXB.XXX和XXXCXXX和XXXD.XXX和XXX8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XXX有关?答案: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90.“孔门四教",详细指的是什么?答案:B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C.仁、义、礼、信D.文、忠、智、礼91,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共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7fǔA干B.XXX.都是D.都不是答案:A92.《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忍?答案:AA.上古B.崇尚C.官名D.顺序93、下面哪向话出自《孟子》?答案:D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2c7c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d.png)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被誉为“诗仙”的中国古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杜牧答案:D3.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是: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D二、填空题4. 中国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类型,其中“净”指的是______。
答案:花脸5.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硕英和______。
答案:荀慧生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
8. 请列举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及其主要习俗。
答案: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讲究茶道、茶艺,强调茶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茶的种植、加工技术以及茶道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五、判断题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答案:正确11.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清朝,盛行于北京。
答案:错误(京剧起源于明朝,盛行于北京)六、连线题12. 将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代表作品连接起来。
A. 李白 1. 《红楼梦》B. 曹雪芹 2. 《将进酒》C. 罗贯中 3. 《三国演义》D. 吴承恩 4. 《西游记》答案:A-2 B-1 C-3 D-4七、翻译题13. 将下列古文名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答案: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八、案例分析题14. 分析《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8f3480f705cc17552709d8.png)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14.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有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7.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文化常识选择题
![文化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e42e3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4.png)
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答案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答案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答案A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转载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答案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答案C “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答案A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答案C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答案C “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答案A “左迁”必是降职;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C.床:古代的坐具;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答案D皇帝的庙号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答案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答案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 时正;13.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答案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帝后的死当称为“崩”;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答案A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亚年间”1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答案B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1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答案C晦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辰时即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7 时正至上午9 时正;十二时辰制: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21时至23时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答案A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答案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答案A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答案D “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21.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B.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答案C“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答案A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答案C解析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答案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2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答案C解析“致仕”指辞官或退休;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答案C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答案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答案D“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答案D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答案B 应为“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答案C“除”,任命官职;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答案C左迁是贬官;3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答案D论语不是“六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3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答案D“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3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小正确的一项是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迂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B.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C.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日“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答案A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3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从“薄父死山阴”的交待来看,薄姬的父亲不是官宦,也不是读书人,只是个普通的百姓而已;B.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曰庙,后殿曰寝,合称寝庙;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用于祭祀其祖先的礼制性建筑;C.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D.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答案C灞桥折柳送别是唐朝的习俗;3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B.“外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C.“临幸”,专有名词,特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D.“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答案D博士:文中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文化常识题
![文化常识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2ee37c9b6648d7c0c74613.png)
一、选择题(20)1、关于“二十四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它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被称为“正史”。
B. 它起于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C. 《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D. 其中《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被称为“前四史”。
2、下列表示官职变动的词汇,正确的选项是()A. “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
B.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指做官。
C. “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
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而“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3、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错误的是()A.南宋四大书院有: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B.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C.“五湖”是指: 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江苏太湖、江苏洪泽湖、安徽巢湖:“四海”是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四大名亭有:醉翁亭(安徽滁州)、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4、关于称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日“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练习题含答案
![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d8863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f.png)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时男子20岁,需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B.丁父忧,指遭逢父亲的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如若父母去世,需要辞官守孝。
C.征,指的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D.上巳,指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重要的节日。
【解析】选C。
C项,征,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沿海一带。
B.“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官吏举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
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解析】选C。
“在各乡举行”错,应该是“在各省省城举行”。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理寺,中国古代官署名,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大理寺卿。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
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
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
D.权,古代表示兼代某一官职的词语,此类词语还有领、署、知、摄、行、判、守。
【解析】选D。
D项,“知”,主持,掌管。
不是代理、兼任的意思。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取的名号,文中高祖、太宗、隋文帝都是庙号。
B.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是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C.弱冠、及笄,古代分别指男子和女子成年的年龄,男子加冠和女子插簪是成年的标志。
文化常识100道选择题及答案精编
![文化常识100道选择题及答案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a6433af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f.png)
文化常识100道选择题及答案精编文化常识100道选择题及答案精编0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02. 王先生的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贺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0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0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0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06. 《三十六计》是表达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以下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0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0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适宜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0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0. 我国古代有许多计量单位,比方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1. 以下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合适采纳水墨画来表现?〔C〕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 以下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A、乌B、巫C、肖D、萧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A、男角B、女角1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16. 假设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纳,按照正文局部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A、50元B、100元C、200元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表达名家的这一特点?〔A〕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进行 ?〔C〕A、早上B、中午C、黄昏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以下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22.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洵23. 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24.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25. 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6.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27. “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 、众多宫殿D、漂亮的地方28.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29. 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文化常识 选择题
![文化常识 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cd18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4.png)
文化常识选择题文化常识选择题参考内容1. 以下哪个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a) 比萨b) 哈雷泽c) 希望d) 尼罗河文明答案:d) 尼罗河文明参考内容:世界四大古文明分别是尼罗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
尼罗河文明指的是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是迄今为止最早的统一国家文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条件。
2.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a) 世界卫生组织b) 联合国c) 国际奥委会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 联合国参考内容:联合国是一个由193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
其宗旨包括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强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促进人权等方面的合作。
3. 以下哪个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a) 印刷术b) 电子计算机c) 粉笔d) 银行答案:a) 印刷术参考内容: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其中,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其发明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和交流方式,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 以下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a) 伊斯兰教b) 佛教c) 基督教d) 天主教答案:c) 基督教参考内容: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拥有超过20亿的信徒。
基督教源自于耶稣基督的教诲,其信仰体系以《圣经》为依据,信徒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等地区。
5. 以下哪种乐器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铃铛b) 琵琶c) 小提琴d) 高音喇叭答案:b) 琵琶参考内容:琵琶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其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琵琶是一种有四根弦的弹拨乐器,外形类似于现代的吉他。
它在中国音乐和戏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上是文化常识选择题的参考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0道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选择题
![100道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e28842011ca300a6c390fe.png)
1.传说春节的来由是为了驱赶一个怪兽,人们张灯结彩,放鞭炮。
这个怪兽是?(C )A.麒麟B.蒲牢C.年D.龙2.“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这说的是春节哪项习俗?(A )A.守岁B.拜年C.馈岁D.别岁3.新年伊始人们都喜欢张贴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顺利如意。
以下哪项不属于“福”字的传统含义?(C )A.“寿”,即长寿长命百岁B.“富贵”,即财多物丰C.“靓”即美丽俊俏D.“康宁”,即健康无疾患4.按古人说法,大年初三这一天又被称为什么?(B )A.大年朝B.小年朝C.顺星节D.破五5.以下哪项不是古代春节的习俗?(D)A.洒扫除尘B.贴门神C.守岁D.吃巧果6.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以下哪项不是“破五”的习俗?(C )A.吃饺子B.迎财神C.赏花灯D.送穷土7.今年是农历什么年?(C )A.乙亥年B.丁亥年C.己亥年D.辛亥年8.在我国传统习俗中,以下关于春联的正确说法是?(C )A.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下联,平声(一、二声)为上联B.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上联,平声(一、二声)为下联C.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上联,平声(一、二声)为下联D.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下联,平声(一、二声)为上联9.“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双手相握10.下列诗句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A.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D.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C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12.《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B )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紫钗记》13.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B)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1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 )A.元好问B.柳永C.晏殊D.李煜1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C )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16.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 )A.8条B.10条C.15条D.22条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代的是什么?(A )A.月亮B.姻缘C.人名D.地名18.木板年画发源于四大古镇中的哪个?(C )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佛山镇19.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A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C.刚正沉稳D.忠厚老实2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A.十五岁B.二十岁C.十六岁D.十八岁2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 )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2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B )A.300首B.305首C.350首D.500首。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900df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1.png)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好的,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创建的40道关于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的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古代官职的称谓?A. 状元B. 进士C. 太守D. 太师2. 《红楼梦》的作者是哪位清代作家?A. 曹雪芹B. 蒲松龄C. 鲁迅D. 老舍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周易》B. 《道德经》C. 《论语》D. 《大学》4.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5.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A. 清明B. 立夏C. 小满D. 芒种6. 下列哪项不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内容?A. 诗赋B. 策论C. 绘画D. 法律7.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由哪位作家所创造?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8.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哪位宋代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电磁波10.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春节的前一天?A. 端午节B. 中秋节C. 重阳节D. 除夕11.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白居易13.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A. 立秋B. 白露C. 寒露D. 霜降14. 下列哪项不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形式?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口试15.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哪位明代作家?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16.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17.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A. 立冬B. 小雪C. 大雪D. 冬至1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无线电19.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春节的后一天?A. 元宵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20.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2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白居易22.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开始?A. 立春B. 雨水C. 惊蛰D. 春分23. 下列哪项不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内容?A. 经义B. 策论C. 绘画D. 法律24. 《水浒传》的作者是哪位明代作家?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2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白居易26.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A. 立夏B. 小满C. 芒种D. 夏至27. 下列哪项不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形式?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笔试28.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由哪位作家所创造?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2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白居易30.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结束?A. 立秋B. 白露C. 寒露D. 霜降31.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磁悬浮32.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春节的后两天?A. 元宵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33.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词中之龙”?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3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白居易35.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结束?A. 立冬B. 小雪C. 大雪D. 冬至36. 下列哪项不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内容?A. 经义B. 策论C. 绘画D. 法律37.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由哪位作家所创造?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8.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哪位宋代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39.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结束?A. 立春C. 惊蛰D. 春分40. 下列哪项不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形式?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口试答案:1. A2. A3. A4. A5. B6. C7. B8. A9. D10. D11. A13. A14. C15. A16. A17. A18. D19. A20. B21. A22. A23. C24. C25. A26. A27. C28. B29. A30. C31. D32. A33. C35. A36. C37. D38. A39. C40. D。
文化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文化常识选择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35401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2.png)
文化常识选择题及答案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古代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b.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存有“仞”“钧”“樽”等。
c.山东省别称“齐”“鲁”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
d.古人以九为阳。
九月初九存有两个九,所以叫做重阳。
【答案】b。
解析:盛装名酒的专用木容器”。
本义:盛酒器。
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2.下面文化常识观点恰当的一项就是()。
a.“至和元年”中“至和”是宋神宗的年号。
b.古代男子至二十岁行冠礼,后人常用“加冠”则表示男子难成年。
c.“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春秋》《周易》。
d.月盼总在农历每月初十前后,因此,常表示农历初十为"盼日"。
【答案】b。
解析:a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c《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d望月,满月。
月满之时,通常在月半,故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
3.以下文化常识定义不恰当的一项就是()。
a.河、江,古代专指黄河和长江。
河北、河南,古时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b.在古代宴席的四个座位中,以东T6670最尊像,次向为南,再次向为西向,北向就是侍坐。
c.《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所以称“四库”。
d.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去表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所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答案】b。
解析: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4.以下关于戏剧科学知识的解说员,不恰当的一项就是()。
a.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和其他造型成分等艺术手段,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的综合性艺术。
b、《盘夫索夫》就是一出元杂剧,全名《感天动地盘夫索夫》,就是元代知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
c.元曲是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艺术宝库的明珠,包括杂剧和正剧两部分。
d.京剧已经同国画、中医一起,并说我国的三大国粹。
文化常识选择题
![文化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9862aaf7ec4afe05a1df46.png)
文化常识选择题(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文化常识练习一2016.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文化常识 选择题
![文化常识 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8d396565ce0508773213c3.png)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童子”,此处指童子科考试。
童子科是古代选拔神童的制度,汉代已有,开始以荐举为主,后来增加了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神童称为童生。
B、“疏”,是古代臣下向帝王进畜的奏章的一种,用以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进行说明,也可以用来陈情,与对经书作注解的注疏不同。
C、“大中祥符”是宋代的一个年号。
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帝王在位期间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有一个帝王使用。
D、《春秋左传》是对《春秋》进行阐释的一部经典作品,在古代典籍中,隶属于四大部类中的经部。
这里的“传”指解释经义的文字。
参考答案:A、没有考取秀才的考生无论多大都叫童生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
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
B、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
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
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
参考答案:A、“未冠”不是“弱冠”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札,表示已经成人,但体魄还未强壮,所以称作弱冠。
B、道:文中指古代行政区划名,在汉朝才开始出现,后各朝代“道”的管辖范围不尽相同。
C、义仓:旧时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
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D、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伯、侯、子、男。
参考答案:D、应为“公、侯、伯、子、男”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中的“关”就是指此关。
(完整版)文化常识选择题
![(完整版)文化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e1cab2a8956bec0875e30c.png)
中国文化知识题目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 三个月B. 三年C.三个季度D. 三十年2.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 文姬归汉B. 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 楚汉相争3.龙门石窟位于以下哪个省:(A)A. 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4.以部下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B)A. 《嫦娥奔月》B. 《孟姜女》C.《田螺姑娘》D. 《山海经》5.中国的三教合一指的是哪三种宗教?(D)A.佛教,道教,基督教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C.道教,儒家,基督教D.儒家,佛教,道教6.地动仪发明于哪个朝代(B)A. 西汉B.东汉C.西晋D. 东晋7.中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起来共有多少个?(B)A .31 个B .32 个C .30 个D .29 个8.《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 )A. 纪传体通史B.编年史C.国别史D. 编年体通史9.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哪个朝代:(C)A . 宋朝 B.元朝 C.唐朝 D.清朝10.李清照词:“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是什么花?(C)A. 腊梅花B. 黄花C.菊花D.丁香花11.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A)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1B.春节,元旦,中秋节C.清明节,中秋节,春节D.元宵节,端午节,春节12.中国的六大古都是:(B)A .北京、西安、成都、开封、南京、杭州 B.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C.北京、西安、开封、南京、洛阳、武汉 D. 北京、西安、天津、洛阳、杭州、开封13.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 .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14.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什么时期:( A )A .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15.耄耋之年指的是(D)A .五六十岁B .六七十岁C.七八十岁 D .八九十岁16.属于四大名绣的是( A )A .蜀绣B.鄂绣C.赣绣D.豫绣2。
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含答案
![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b5d2b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b.png)
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含答案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含答案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紫钗记》「 B」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 B」一衣带水: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
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
(注:"水 "原指长江)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B.柳永C.晏殊D.李煜「 A」"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4."滥竽充数"出自哪部书?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 C」"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 C」孙思邈,京兆东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人们尊称为"药王"。
6.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条B.10条C.15条D.22条「A」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
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动身生地震的方向。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 A」《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 "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奇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高考文化常识选择题
![高考文化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def2f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4.png)
高考文化常识选择题1、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A、15岁、20岁、30岁、40岁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D、13岁、20岁、30岁、50岁2、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3、“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
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
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正对着太阳,为阳。
反之亦然。
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
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4、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前四史”是指:()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5、《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是指:()A、仁、义、礼、智B、经、史、子、集C、诗、书、礼、易D、礼、乐、书、数6、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8b623451e79b89690226ae.png)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 《金陵记》B. 《石头记》C. 《西厢记》D.《紫钗记》答案:B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A、黄河 B.长江 C.淮河D、珠江答案:B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B.柳永C晏殊 D.李煜答案:A4.“滥竽充数”出自哪部书? 答案:CA.《孟子》 B. 《墨子》C. 《韩非子》 D. 《庄子》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 答案: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6.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条B.10条C.15 条D.22条答案:A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答案:AA.《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汉书》 D. 《后汉书)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 答案:CA.汉口镇 B.景德镇 C.朱仙镇 D.佛山镇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А苏州B房屋 C.洒D庄稼答案:C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 答案: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双手相狐11、我国的京剧脸语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 答案:AA.忠职正直B阴险狡诈 C.神怪形条 D.凶尽残忍12、下列哪项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 答案:BA汝窑 B.耀州窑C定窑 D.钧窑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A.300首B.305首C.350首D.500首答案:B15.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答案:AA.孙武B.孙朕C.孙权D.孙良16、喝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共中"做"指的是什么? 答案:BA.西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D.武打技艺17、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我待D.失之不再答案:A18、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晚春B.仲夏C.孟夏D.深秋答案:A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站午市D.七夕节答案:B20.“竹林七贤”中不包括以下哪位?A.山涛B.向秀C.谢灵运D.阮籍答案:C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李商隐B.骆宾王C.王昌龄 D.李白答案:A2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共中五岳不包括以下哪座山?A.泰山B.华山C.高山D.黄山答案:D23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wù B.戍s hù C.戌q u D.已yǐ答案:A2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答案:BA.赤眉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25.被后世称为“梅妻鹤子”的是谁? 答案:DA.梅尧臣B.晏yàn殊s hū C.苏舜shùn钦qīn D.林逋bū2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才女?A.朱淑真B.卓文君C.李清照D.蔡文姬答案:C27、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答案:C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 D.—诺千金28、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皇B.武则天C.唐太宗D.赵匡胤答案:B29、西湖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答案:AA.白居易B.李白C.苏东坡D.杜甫30.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是谁? 答案:AA.李煜yù B.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3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什么样的品质? 答案:AA.为政清简B.平安长乐C.淡泊名利D.骄奢淫逸32在古代,人们怎样尊称对方的妻子? 答案:BA.令爱B.令正 C.令堂 D.令尊33、以下哪位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答案:BA.颜真卿B.赵孟頫fǔC.柳公权D.诸遂良34、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答案:BA,两位 B.三位 C.四位 D.五位3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以"羽扇纶巾"形容的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B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黄盖36成语“请君入瓮", “请”的是谁? 答案:BA.来俊臣B.周兴C.李林甫D.赵高3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杜甫B.李白 C..白居易 D.李商隐答案:B38现在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答案:CA.文章B.画作C.乐曲 D.刺绣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A孔子 B.屈原C.孟子 D.老子答案:B40、“杏林”指代的是什么? 答案:BA.教育界B.医学界C.商界D.曲艺界41、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 答案:AA.《山海经》 B. 《世说新语》 C. 《封神演义》 D.《左传》42. 《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 答案: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D.天气渐渐转暖43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 答案:CA.杏月 B.桃月 C.榴月 D.荷月44.“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吴道子答案:C45.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答案:A 注:朱耷dā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C.一位诗人D.八位诗人4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答案:CA陆游 B.岳飞 C.辛弃疾 D.李清照47.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答案:A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答案:B4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答案:BA.21点至23点B.23点至波展1点C.凌展1点至3点D.凌晨3点至5点50.唐宋八大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位? 答案:BA.韩愈B李白 C.柳宗元D、苏轼51.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答案:CA.早上B.中午C.傍晚D.黎明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莲生麻中,不扶而直答案:BC.公生明,偏生暗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经典? 答案:AA. 《孟子》|B. 《庄子》C.《荀子》D.《老子》54,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欧阳修B.欧阳询 C.欧阳锋 D.欧阳生答案:B55,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A.李贺B.李商隐C.李约D.李询答案:B56.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谁? 答案:CA司马相如 B.崔莺莺C白居易 D.杜甫5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什么? 答案: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58. 《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哪一部文学经典? 答案:AA. 《诗经》B.《陌上桑》C. 《楚辞》D. 《孔雀东南飞》59.“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A.伍子胥B勾践C夫差 D.范蠡lí答案:B60,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A.期颐B.耄mào耋d iéC.花甲D.古稀答案:A61.“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答案:BA.朋友B.学生 C.同事D产业62. “吴带当风”形容的是我国古代哪位画家的笔法?A.张僧繇yáoB.吴道子C.顾恺之D.吴昌硕答案:B63、俗称“金銮殿"的是以下哪座大殿? 答案:A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养心殿64、“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的什么礼节?A.从丈夫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B.从妻子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C.从夫妻头上各取一些头发,合而作一结D.把头发都剪掉65,“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答案: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66.《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谁? 答案:AA.玄奘B.鉴真C.义净法师D.道明和尚67.唐文宗曾御封“三绝" ,除了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外,还有什么?答案:AA.袋旻mín的剑舞B吴道子的画C.李龟年的曲D.顾师言的棋6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 答案:BA.忠义B.孝悌C.礼义D.廉耻69.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哪个?A.菊B.梅C..竹D.松答案:A70. “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 答案:B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读71. “鼎”的最初用途是什么? 答案:C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D家居装饰72.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答案:AA.十个B十二个 C.六个 D.三十二个73.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哪个? 答案:BA.颐和园B圆明园 C.静明区 D. 西花园74. “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答案:AA.象形字B.表意字C.形声字D.假借字75.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答案:B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 《南柯梦》7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答案:A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77、下列哪个不是南京的别称? 答案:CA.建康B.江宁C.吴中D.金陵78、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是哪一部? 答案:BA.《古今图书集成》B《永乐大典》C. 《太平御览》D. 《册府元龟》79.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 答案:BA. 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8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答案:CA.诸葛亮B.曹操C.刘备 D.周瑜81、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C.古代的一种告别礼仪D绘画的一种方法答案:A82.成语“白驹过隙”一般用来比喻什么? 答案:B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 C.世事变化D.变幻莫测83.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 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答案:BA.鹤B.鹅C.鸡 D 鱼84、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 答案:CA京剧 B.黄梅戏C.昆曲 D.越剧8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答案:AA.《三都赋》 B.《长六赋》C.《两都赋》 D.《二京赋》86、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共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A.长度B面积 C.容积 D.重量答案:D87、《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晚的文学家, "雪芹"是他的什么称谓? A.名B.字C.号D.姓答案:C8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答案:B A.牛郎和织女 B.唐玄宗和杨贵妃C马相如和卓文君 D.梁山伯和祝英台8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答案: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fǔ沉舟90.“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B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C.仁、义、礼、信D.文、忠、智、礼91,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共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干B.戈 C.都是 D.都不是答案:A92.《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忍? 答案:AA.上古B.崇尚C.官名D.顺序93、下面哪向话出自《孟子》? 答案:D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fda40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7.png)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好的,我明白了您的要求。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40道关于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的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汉字的造字法?A. 象形B. 指事C. 形声D. 象征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无线电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聊斋志异》4.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电灯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A. 岳麓书院B. 白鹿洞书院C. 嵩阳书院D. 应天书院6.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A. 岳阳楼B. 滕王阁C. 鹳雀楼D. 蓬莱阁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石窟?A. 莫高窟B. 云冈石窟C. 龙门石窟D. 乐山大佛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孟姜女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珍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C. 湘绣D. 汴绣11.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扇?A. 团扇B. 折扇C. 羽扇D. 麻将扇1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计算机1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A. 岳阳楼B. 滕王阁C. 鹳雀楼D. 泰山14.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石窟?A. 莫高窟B. 云冈石窟C. 龙门石窟D. 乐山大佛1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武则天16.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珍1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C. 湘绣D. 汴绣1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扇?A. 团扇B. 折扇D. 麻将扇1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计算机20.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A. 岳阳楼B. 滕王阁C. 鹳雀楼D. 泰山21.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石窟?A. 莫高窟B. 云冈石窟C. 龙门石窟D. 乐山大佛2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B. 王昭君C. 貂蝉D. 武则天2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珍24.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C. 湘绣D. 汴绣2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扇?A. 团扇B. 折扇C. 羽扇D. 麻将扇26.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计算机2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A. 岳阳楼B. 滕王阁C. 鹳雀楼D. 泰山2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石窟?A. 莫高窟B. 云冈石窟C. 龙门石窟D. 乐山大佛2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D. 武则天30.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珍31.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C. 湘绣D. 汴绣3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扇?A. 团扇B. 折扇C. 羽扇D. 麻将扇3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B. 火药C. 印刷术D. 计算机34.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A. 岳阳楼B. 滕王阁C. 鹳雀楼D. 泰山3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石窟?A. 莫高窟B. 云冈石窟C. 龙门石窟D. 乐山大佛36.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武则天3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珍3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C. 湘绣D. 汴绣3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扇?A. 团扇B. 折扇C. 羽扇D. 麻将扇40.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计算机答案: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常识题目
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2.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甘肃
C.陕西
D.山东
4.下列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B)
A.《嫦娥奔月》
B.《孟姜女》
C.《田螺姑娘》
D.《山海经》
5.中国的三教合一指的是哪三种宗教?(D)
A. 佛教,道教,基督教
B.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 道教,儒教,基督教
D. 儒教,佛教,道教
6.地动仪发明于哪个朝代(B)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7.中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起来共有多少个?(B)
A .31个
B .32个
C .30个
D .29个
8.《史记》是中国第一部(A)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史
C.国别史
D. 编年体通史
9.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哪个朝代:(C)
A .宋朝 B.元朝 C.唐朝 D.清朝
10.李清照词:“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是什么花?(C)
A.腊梅花
B.黄花
C.菊花
D.丁香花
11.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A)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B.春节,元旦,中秋节
C.清明节,中秋节,春节
D.元宵节,端午节,春节
12.中国的六大古都是: (B)
A.北京、西安、成都、开封、南京、杭州 B.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 C.北京、西安、开封、南京、洛阳、武汉 D. 北京、西安、天津、洛阳、杭州、开封13.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
14.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什么时期:(A)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
15.耄耋之年指的是(D)
A.五六十岁B.六七十岁C.七八十岁D.八九十岁
16.属于四大名绣的是(A)
A.蜀绣B.鄂绣C.赣绣D.豫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