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设计理念及抗震验算

合集下载

浅论桥梁抗震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浅论桥梁抗震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浅论桥梁抗震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过交通事业也随着得到了比较全满的发展。

众所周知,交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重大自然灾害的生命线。

我国河流众多,桥梁工程是公路路程的咽喉,能够保障公路的通畅。

但是桥梁一旦受到地震的影响出现了損坏或者坍塌,将会给周边的居民和国家带来不可小觑额的经济损失。

所以,完善桥梁抗震的设计岁保障桥梁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在桥梁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选择桥梁的位置在选择桥梁的桥址时,设计人员应该尽量避免将桥梁建设在相对松软的场地,应该选择抗震系数比较高,且较为坚硬的场地。

像人工填土地、粘土地或者根基不稳的场地都是较为危险的地区。

硬粘土、基岩以及碎石类地基是桥梁施工最理想的地方。

拱桥还要注意尽量避免建立在断层之上,若有必要,需要对其进行地震安全测评。

2.对桥型的选择桥型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施工地的地质条件、地形地势以及桥梁工程的实际规模,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桥型、桥墩以及桥梁的基础形式。

施工单位要尽可能的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测量技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建筑成本降到最低,将建设质量提到最高。

还可以多加利用先进的混凝土建设架构。

3.对桥孔的布置对桥孔的选择,需要有利于抗震的布局,桥孔应该尽量避免与高墩或者大跨度的桥梁结合。

桥孔比较适宜自重较轻、架构相对简单、质量分布比较均匀、重心相对较低的桥梁。

二、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则桥梁的抗震设计,其合理性要求,设计桥梁需要使桥梁结构的强度、刚度及其延性等指标实现最佳的结合,此外,还要将设计方案设计的即经济有能够达到抗震的指标。

这就要求桥梁设计师要深入了解施工地的地质结构,以及桥梁结构对地震的反应,还需要具有科学合理的创造力,对于一些落后的规范要勇于挑战。

桥梁抗震的设计要遵循以下的原则:合适的建设场地、注重桥梁的整体性与规则性、提高桥梁结构的构件强度、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三、桥梁抗震设计的措施1.基础抗震措施设计师在加强基础抗震的措施是,可以采取减轻桥梁上部的自重和荷载,以防止桥梁受地震的影响出现永久性的变形。

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震设计

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震设计

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震设计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桥梁抗震设计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中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一、地震力的计算桥梁的抗震设计首先需要计算地震力。

地震力的计算一般采用地震反应谱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地震作用的时间历程转换为最大加速度、加速度峰值、速度和位移的变化曲线。

根据地震反应谱,可以估计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二、结构设计在桥梁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地震力计算结果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强度:桥梁的各构件和节点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下的荷载,并保证不发生破坏。

2. 刚度:桥梁的刚度对于减小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

通过增加桥梁刚度,可以减小桥梁的变形和振动。

3. 韧性:桥梁的韧性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出现破坏时的变形能力。

增加桥梁的韧性可以减小破坏的可能性,并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

4. 阻尼:桥梁的阻尼对于减小地震响应同样很重要。

通过增加桥梁的阻尼,可以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度。

三、土壤-结构相互作用土壤-结构相互作用是桥梁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土壤对于桥梁的刚度、阻尼和能量耗散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准确评估桥梁的地震响应,需要考虑土壤的动态反应。

常用的土壤-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包括:弹性地基理论、半空间理论和数值模拟等。

四、桥梁抗震措施在桥梁抗震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采用适宜的结构形式:合理的结构形式对于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很重要。

例如,钢筋混凝土桥梁比砖石桥梁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2. 设置防护装置:在桥梁结构中设置防护装置,如减震器、阻尼器等,能够有效减小地震响应。

3. 加固改造:对于现有桥梁,可以通过加固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

常用的加固措施包括:加固柱、增加剪切墙、加固梁、加固桩等。

4. 高质量工艺: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结构的强度和韧性。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分析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分析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分析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工程,其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桥梁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桥梁抗震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设计要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桥梁抗震设计的理论基础1.1、地震力的作用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发生的一种地质现象,俗称地震。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当地震波传播到地表时,会给建筑结构施加地震力。

地震力是地震波在地表上引起的结构振动力,是地震对建筑物产生影响的一种表现形式。

1.2、桥梁的地震响应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动力响应。

水平方向的动力响应会引起桥梁的水平位移和扭转,而垂直方向的动力响应会引起桥梁的竖向变形。

桥梁在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地震力作用。

桥梁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在地震发生时,保证桥梁的结构安全性和功能完整性,尽可能减小地震对桥梁的损害。

2.1、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桥梁抗震设计过程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分析桥梁受力情况,确定桥梁的内力和位移。

静力分析可以为后续的动力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地震响应谱是描述地震波地面运动与结构物动态反应关系的一种图表,通过地震响应谱分析可以确定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最大加速度等参数,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精确的数值分析结果。

时程分析是通过数值模拟地震波在结构物上的作用过程,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详细分析。

时程分析可以模拟地震波的实际运动特性,对于具有复杂结构和受力情况的桥梁来说,时程分析的结果更为准确。

2.4、模拟地震动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需要使用合适的地震动记录,通过模拟地震动对桥梁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模拟地震动的方法包括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获得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

3.1、合理的结构设计桥梁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截面尺寸,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3.2、良好的材料选择桥梁抗震设计中应选用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材、抗震混凝土等,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公路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震力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是为了保证桥梁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充分发挥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

一、设计要点1.建立合理的地震动力学模型:对于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首先要进行地震动力学分析,建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模型。

在进行地震动力学模型分析时,应考虑到地震动的频段特性、地震动的荷载形式以及土(场)基地效应等因素。

2.选择合适的荷载组合:在进行荷载组合时,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地震作用特点,选择合适的地震荷载组合。

地震荷载组合应包括惯性荷载、附加荷载和额外荷载等。

3.合理选取桥梁的抗震设防烈度:为了确保桥梁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应根据桥梁的使用功能和地震区的地震烈度等级,合理选取桥梁的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时还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安全等级。

4.合理选用桥梁结构形式及材料:在选择桥梁结构形式和材料时,应综合考虑桥梁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

一般情况下,对于长大桥、特大桥和重要桥梁等,应优先考虑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和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可靠性的材料。

5.合理设置桥梁的支承方式:在设计桥梁的支承方式时,应考虑地震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支承方式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一般来说,采用承台-支座-桩基或橡胶支座等形式,可以有效减小桥梁结构的刚度和应力,并提高桥梁的整体稳定性。

二、计算分析1.地震荷载计算:地震荷载计算主要包括地震动力学分析和结构响应计算两个方面。

在地震动力学分析时,可以利用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来建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模型,计算得到地震荷载的频谱特性和时程特性。

在结构响应计算时,可以采用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桥梁结构的变形、应力和位移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2.桥梁抗震能力评估: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应根据桥梁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荷载等,进行桥梁的抗震能力评估。

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探讨

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探讨

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探讨桥梁在地震和强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抗震和抗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天气条件可能给桥梁结构带来巨大的破坏风险。

在进行桥梁抗震和抗风设计时,需要考虑桥梁材料的强度、结构的刚度以及桥梁的几何形状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探讨桥梁抗震和抗风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首先,桥梁抗震设计是为了使桥梁能够在地震中保持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到地震引起的地震力和动力效应。

地震力是指地震引起的作用力,而动力效应是指地震波所产生的动力荷载对桥梁结构的作用。

为了抵抗这些力量和效应,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增加桥墩的承受能力、加固桥梁结构内部的连接部分、采用一些减震设备等。

此外,还应根据地震水平和桥梁的重要性确定设计参数,以确保桥梁在地震中能够承受相应的力量。

其次,桥梁抗风设计是为了使桥梁能够在强风条件下保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强风可能产生强大的风载荷,在桥梁表面、顶部和侧面产生巨大的压力。

为了抵抗这些风载荷,可以采用一些措施,如增加桥墩的宽度和高度、采用空气动力学构件以减少风阻力、使用减压通风口等。

此外,还应考虑到桥梁在不同风向下的稳定性以及风应力对桥梁材料和连接部件的影响,以确保桥梁在强风中能够承受相应的力量。

在进行桥梁的抗震和抗风设计时,可以应用一些设计方法来评估桥梁结构的性能。

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地震和风载荷的时间历程分析。

通过对地震波和风速的变化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得到桥梁结构在地震和强风条件下的动态响应。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来建模和分析桥梁结构的行为。

通过将桥梁结构划分为多个小元素,并对每个小元素进行力学分析,可以得到桥梁结构在地震和强风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参数。

此外,还可以使用试验来评估桥梁结构的性能,例如通过对小样品进行抗震和抗风试验来研究桥梁的破坏机制和受力特点,以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

综上所述,桥梁的抗震和抗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抗震和抗风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和风载荷的作用,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桥梁抗震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桥梁抗震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桥梁抗震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在地震发生时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地震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桥梁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桥梁抗震性能的理论研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首先,需要对地震波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频率、振幅和相位,这些因素都会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对地震波的频谱分析,可以了解其能量分布情况,从而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基础。

在理论研究中,结构动力学是一个关键的领域。

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振动,而结构动力学则研究这种振动的规律和特性。

通过建立桥梁结构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桥梁在地震中的响应至关重要。

另外,材料力学在桥梁抗震理论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桥梁所使用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在地震作用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

研究这些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模式,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有限元分析方法是目前桥梁抗震理论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可以将复杂的桥梁结构离散为多个单元,通过求解方程组来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利用有限元软件,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桥梁结构、不同的地震工况,从而为设计提供详细的分析结果。

除了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也是评估桥梁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振动台实验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将桥梁模型放置在振动台上,施加模拟的地震波,可以直观地观察桥梁结构的振动情况和破坏模式。

在实验中,模型的制作至关重要。

模型需要按照一定的相似比例缩小,同时要保证材料特性和结构细节的相似性。

这样才能使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桥梁的抗震性能。

另外,传感器的布置也是实验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在桥梁模型的关键部位布置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可以获取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加速度等数据,为分析结构的响应提供依据。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地震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严重影响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因此,对桥梁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是保障桥梁安全的关键。

一、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其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当地震波到达桥梁所在地时,会对桥梁结构产生多种影响。

首先是水平地震力的作用。

水平地震力会使桥梁产生水平位移和加速度,导致桥墩、桥台等构件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

如果这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不足,就可能发生开裂、屈服甚至破坏。

其次是竖向地震力的影响。

虽然竖向地震力通常比水平地震力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近断层地震或大跨径桥梁中,竖向地震力也不可忽视。

它可能导致桥梁支座脱空、梁体与墩台的碰撞等问题。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起地基土的液化、滑坡等现象,削弱桥梁基础的承载能力,导致桥梁整体失稳。

二、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为了确保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多道防线原则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多个抗震防线,当第一道防线失效后,后续的防线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例如,墩柱可以作为第一道防线,当墩柱破坏后,支座、伸缩缝等构件能够起到一定的耗能作用。

2、能力设计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桥梁结构的各个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屈服和破坏,避免出现脆性破坏和不合理的破坏模式。

例如,应确保桥墩的塑性铰出现在预期的位置,并且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3、整体性原则注重桥梁结构的整体性,使各个构件之间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抵抗地震作用。

例如,通过合理设置系梁、盖梁等构件,增强桥墩之间的连接,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三、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1、静力法静力法是一种简单的抗震设计方法,它将地震作用等效为一个静态的水平力,作用在桥梁结构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则、简单的桥梁结构,但对于复杂的桥梁结构,其计算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1. 桥梁抗震设计理念:桥梁抗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地震发生时,确保桥梁结构能够安全地承受地震力的作用,避免结构破坏或倒塌。

2.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强度设计、刚度设计、能量耗散设计和容限状态设计等。

3. 强度设计:强度设计是指根据地震力要求确定结构的强度,确保桥梁在地震力作用下不会发生破坏。

通常采用抗震设防烈度等级来确定设计地震力。

4. 刚度设计:刚度设计是指通过控制桥梁结构的刚度,使其能够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足够的变形和位移,分散地震能量,减少对结构的破坏。

5. 能量耗散设计:能量耗散设计是指通过设计合理的耗能装置,将地震能量引导到可控制的耗能装置中,从而减少对桥梁结构的破坏。

6. 容限状态设计:容限状态设计是指在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仍然能够保持可用性和安全性,不会发生严重的破坏。

7. 桥梁抗风设计理念:桥梁抗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桥梁结构能够抵御风力的作用,避免结构受到风灾的影响。

8. 桥梁抗风设计方法:桥梁抗风设计方法包括风洞试验、计算模拟等。

9. 风洞试验:风洞试验是通过建立模型,在风洞中模拟不同的风速和风向条件,测试桥梁模型在风力作用下的响应,从而得到设计所需的抗风能力。

10. 计算模拟:计算模拟是通过建立桥梁结构的数值模型,在计算机上模拟不同风速和风向下的风力作用,分析桥梁结构的响应。

11. 桥梁抗震设计中的设计地震力:设计地震力是指根据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确定桥梁结构所需的地震力。

12. 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土动力性能:土动力性能是指土壤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位移特性,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13. 桥梁抗震设计中的结构可靠性:结构可靠性是指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包括结构的强度、刚度和位移控制等。

14. 桥梁抗风设计中的风压计算:风压计算是确定桥梁结构受风力作用下的压力分布和大小,从而进行结构设计。

15. 桥梁抗风设计中的风荷载选择:风荷载选择是根据所在地区的设计风速和风向,确定桥梁结构所需的抗风能力。

桥梁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近年来,地震频发成为世界各地存在的一种巨大自然灾害。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对结构物的影响,桥梁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桥梁抗震性能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加固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桥梁的抗震性能。

抗震性能是指桥梁在地震发生时所能承受的震动力量和保持结构完整性的能力。

桥梁结构应该在地震发生时能够稳定地工作,从而保证交通通畅和人员安全。

抗震性能的评估主要包括震害程度、结构位移、结构应力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看桥梁抗震性能分析的方法。

依据桥梁的复杂性和地震作用的多变性,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时程分析法和模态分析法。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适用于简单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该方法通过将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划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部分来进行计算。

根据充分弹塑性分析法,我们可以确定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而制定相应的设计和加固措施。

时程分析法则更加适用于结构体系复杂、地震作用急剧变化的桥梁。

该方法基于地震波在结构中的传播特点,以时间为基准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时程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分析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情况,从而进一步评估抗震性能。

模态分析法是一种把桥梁结构的反复频率和模态形式作为分析的基础方法。

通过计算得到桥梁结构的模态响应,可以确定其在不同频率下的位移和应力响应。

模态分析法主要适用于设计复杂的大跨度桥梁,对于预测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有更高的准确性。

在分析桥梁抗震性能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加固措施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改善桥梁的抗震位移能力、增加结构的抗震受力能力和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桥梁的抗震位移能力来提高其抗震性能。

例如,在桥梁的支座处增加摩擦阻尼器或液体阻尼器等装置,可以有效地减缓桥梁结构的变形速度,从而降低地震作用对其产生的影响。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桥梁结构的抗震受力能力来提高其抗震性能。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分析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分析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分析一、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1. 地震的特点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现象,其特点是瞬间发生、剧烈震动和长时间持续。

地震震级的大小可以通过地震矩表征,地震矩的大小取决于地震破裂面积、断层滑动距离和地壳岩石的弹性模量等因素。

对于桥梁结构来说,地震荷载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需要根据地震的概率和强度进行考虑。

2. 桥梁结构的受力机理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将受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地震力作用,水平向地震力是最主要的,其大小取决于桥梁结构的质量、减震设备、地震波传播路径等因素。

在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可能发生屈曲、剪切、扭转和弯曲等受力情况,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构造,以保证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地震的特点和桥梁结构的受力机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总结为: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构造、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强连接部件的抗震能力、减少结构的柔度和加强刚度、采用适当的减震和隔震措施、提高结构的延性和可修复性等。

1. 地震动力分析地震动力分析是桥梁抗震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确定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包括结构的位移、加速度、速度和应力等。

常用的地震动力分析方法包括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和频域分析等。

响应谱分析是一种简化的地震动力分析方法,通过地震响应谱和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结构响应的计算;时程分析是一种基于地震波时程的详细动力分析方法,可以考虑结构的非线性性和耗能能力;频域分析是一种将结构的动力响应转化为频域参数的方法,可以提供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情况。

2. 结构抗震评定结构抗震评定是指在地震动力分析的基础上,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检验。

包括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等级、评定结构的抗震能力、验证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等。

结构抗震评定的方法包括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和时程分析等,其中弹塑性分析是一种考虑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和耗能能力的方法,可以提供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和破坏状态。

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为解决桥梁建设中的抗震设计与抗风设计问题,通过对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安装反式橡胶支架和防落梁装置两级抗震设防,采用增大截面法对大跨度索结构桥梁进行加固。

本文首先分析桥梁重要性分类,其次探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最后就桥梁结构抗风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结构;抗震设计;震害;设防引言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桥梁成为社会交通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但在桥梁运营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会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稳固性,继而诱发桥台滑移、桥墩开裂等安全问题,使桥梁使用期间的安全风险增加。

为此,相关人员应优化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并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设防措施增强桥梁工程的抗震性能,完善其安全性能。

1桥梁重要性分类桥梁重要性分类是抗震加固评估的基础。

美标将桥梁分为重要桥梁和标准桥梁两类。

桥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便可定为重要桥梁,重要桥梁以外的桥梁为标准桥梁。

(1)提供生命安全的桥梁,如提供医院应急服务通道、承担电力、用水管道服务的桥梁。

(2)损坏后带来巨大经济影响的桥梁,如交通大动脉枢纽等对当地经济至关重要的桥梁。

(3)被当地应急救援部门定义为关键桥梁的桥梁。

(4)为民防、消防、公共卫生机构提供重要交通保证的桥梁。

(5)国防、军事、战略支援运输的桥梁。

2桥梁结构抗震设计2.1主梁与支座加固目前,桥梁主梁结构加固方法主要包括增大截面加固与粘贴钢板加固。

为提高主梁的抗震能力,在梁板下部增加钢筋以提升其结构延性,增加桥梁下部界面以提升结构整体性能,扩大梁板受力面积。

如果主梁梁底加固一般采取粘贴钢板措施,要明确钢板锚固位置,加固桥梁支座部分时应选择减震支座或选择挡块限制结构纵向位移,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冲击,防止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落梁现象。

2.2位移抗震设计方法位移抗震设计方法是一种新的抗震理念,设计思路是结合桥梁抗震设计目标与设防措施进行抗震设计,具体的设计方式可分为直接设计、间接设计两种。

桥梁结构抗震能力验算

桥梁结构抗震能力验算
上部结构设计:主要由恒载、活载、温度作用等控制。
墩柱设计:在地震作用下将会受到较大剪力和弯矩作 用,由地震反应控制。
另一方面,在强震作用下,通常希望在墩柱中(而不是 在上部结构)形成塑性铰耗散能量,以降低对结构强度 的要求。
墩柱的剪切破坏:脆性破坏,伴随着强度和刚度的急 剧下降。 墩柱的弯曲破坏:延性破坏,多表现为开裂、混凝土剥 落、压溃、钢筋裸露和弯曲等,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
图5.1给出了得到广泛认可的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 曲线,其1 xr
(x c / cc)
(5 1)
式中:fcc 是约束混凝土的峰值纵压应力,εC为混凝土 的纵向压应变,εCC为相应于 fcc 的纵向压应变。
f c 、εCO分别为无约束混凝土的圆柱体抗压强度
延性可分为材料、截面、构件和整体延性等。 延性—般可用以下的无量纲比值μ来表示,其定义为:
式中,Δy和Δmax分 别表示结构首次屈 服和所经历过的最 大变形。延性系数 通常表示成与变形 有关的各种参数的 函数,如挠度、转 角和曲率等。
5.2.2 墩柱容许的最大塑性转角
通过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可得到结 构在强震作用下危险截面的最大塑性转角θp及相应的 轴力水平。
应力—应变关系为: 由平衡条件得:
求和下标j表示截面的第j种材料,Aj为相应面积,积分 号中不是两项相乘,而是函数关系。
由(5.5)和(5.6)可得M—φ关系,一般如下图所示,求解 通常采用数值解法。
对确定的轴向力Np,计算M—φ关系的步骤为:
(b) 选择参考轴,一般选截面形心轴,假定其应变为ε0; (c) 由式(5.4)求出各条带(窄条)的应变ε;
其保守估计值为:
其中,εsu为约束箍筋在最大拉应力时的应变;ρS是

Midas 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

Midas 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

SRSS(平方和平方根法)适用: 平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QC (完全二次项平方根法)适 用:扭转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 法。
模型特征值分析
在进行反应谱分析之前要计算模型的振型:首先c在结构类型中将模型定义为3D的,勾选将自重 转化为质量,同时还要将外荷载转化为质量(自重不必要转化)。
采用多重Ritz向量法进行特征值分析,水平向 各取40阶振型,保证振型参与质量达到90% 以上。
类型 Ⅰ
类型 Ⅱ
规范流程图参照:11抗震设 计规范81-83页
规范中延性设计理念的体现
目 录
• 一、延性设计理念
• 二、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 三、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 四、结论
1. 工程案例
城市主干路上的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2孔20米的简支梁, 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墩柱一体。顶部设有盖梁,柱高30米。
Midas 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
目 录
• 一、延性设计理念
• 二、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 三、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 四、结论
目 录
• 一、延性设计理念
• 二、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 三、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 四、结论
1. 抗震设计规范
《公路桥梁抗震细则》 2008年
2. 反应谱分析
A 类规则桥梁 , E1 பைடு நூலகம் E2 地震 均选择MM法
地震反应谱的确定
根据设计参数,选择 E1 地震 动反应谱参数。
E1地震作用下反应谱设计参数
E2地震作用下反应谱设计参数
反应谱荷载工况定义
一般情况下,城市桥梁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直线桥可分别考虑顺桥向X和横桥向Y的地震 作用,横桥向在输入的时候,地震角度填写90度。

Midas-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资料讲解

Midas-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资料讲解

• 一、延性设计理念
目录
• 二、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 三、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 四、结论
1. 荷载工况
完成反应谱分析后,需要定义混凝土的荷载工况,一般点击自动生成。规范选择城市桥梁抗震设 计规范。
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2. 后处理验算
点击设计-RC设计
①RC设计参数
这里的规范同前,也需要选 择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运行后可在结果-振型中查看周期 与振型。 同时点击自振模态可以输出周期 与振型的数据表格。
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3. 抗震分析前处理步骤
总结
模型建立
振型分析
重点:(1)支座连接 (2)桩基模拟
重点:(1)转化质量 (2)分析类型
反应谱分析
重点:(1)设计数据 (2)组合类型
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规范流程图参照:11抗震设 计规范81-83页
延性设计理念
• 一、延性设计理念
目录
• 二、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 三、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 四、结论
1. 工程案例
城市主干路上的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2孔20米的简支梁, 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墩柱一体。顶部设有盖梁,柱高30米。
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调整系数是在特性---截面管理器---刚度中设置。 Civil中的调整刚度是通过边界条件的形式添加的,所以先定义一个刚度调整的边界组。注意在相应 的施工阶段要激活,否则不予考虑。
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 一、延性设计理念
目录
• 二、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 三、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Midas-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资料讲解

Midas-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资料讲解

• 四、结论
反应谱抗震验算主要桥墩强度验算,能力保护构件的验算参照规 范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置验算。 在验算分析参数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防止程序无法 进行验算。 验算内容和注意事项见附件。
规范流程图参照:11抗震设 计规范81-83页
延性设计理念
• 一、延性设计理念
目录
• 二、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 三、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 四、结论
1. 工程案例
城市主干路上的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2孔20米的简支梁, 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墩柱一体。顶部设有盖梁,柱高30米。
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模型特征值分析
在进行反应谱分析之前要计算模型的振型:首先c在结构类型中将模型定义为3D的,勾选将自重 转化为质量,同时还要将外荷载转化为质量(自重不必要转化)。
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采用多重Ritz向量法进行特征值分析,水平向 各取40阶振型,保证振型参与质量达到90% 以上。
E1 E2(弹性) E2(弹塑性)
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②RC材料性能 参数
注意:进行抗震设计的混凝土 材料及钢筋材料特性必须选择 JTG04(RC)规范,否则程序 提示“抗震设计单元材料选择 不正确”(结构分析时可不受 此限制)。
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③RC设计截面 配筋
注意:程序默认只有竖直的单 元才进行RC验算,如果在截面 列表中未出现截面说明有水平 的单元与竖直的单元共用一种 截面。 另:进行抗震设计的盖梁截面 必须是“设计截面”中的截面, 其他构件截面必须是“数据库/ 用户”中的截面,否则程序提 示“抗震设计用数据不存在”。
运行后可在结果-振型中查看周期 与振型。 同时点击自振模态可以输出周期 与振型的数据表格。

桥梁抗震隔震技术与设计原理

桥梁抗震隔震技术与设计原理

桥梁抗震隔震技术与设计原理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人们建造的桥梁往往面临着严峻的抗震挑战。

因此,桥梁抗震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桥梁抗震隔震技术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桥梁抗震隔震技术主要是通过减小地震对结构的作用,保证桥梁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抗震隔震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减震技术,通过改变桥梁结构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减小地震力对桥梁的冲击力;另一种是隔震技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将桥梁与地基分离,减小地震对桥梁的传导。

在桥梁设计中,抗震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般来说,桥梁的抗震设计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地震活动区域确定,根据地震活动区域确定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

其次是地震力计算,根据地震参数计算桥梁在地震中的作用力。

再次是结构设计,根据地震力和结构特性,设计出能够满足抗震需求的结构形式。

最后是抗震设计验算,通过静力和动力的分析,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具体的桥梁抗震隔震技术应用中,减震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减震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桥梁的阻尼特性,降低地震冲击力。

常见的减震技术包括粘滞阻尼器、内装式阻尼器和液压缓冲器等。

粘滞阻尼器是一种基于粘滞阻尼原理的抗震装置,它主要靠弹性材料的变形和粘滞力的产生来吸收地震能量。

内装式阻尼器是一种内部设置在桥梁构件内部的减震装置,它能够有效减小桥梁的刚度和减震特性。

液压缓冲器是一种利用液体的稳定性和吸能特性的抗震装置,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

隔震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桥梁抗震技术。

隔震技术主要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将桥梁与地基分离,减小地震对桥梁的传导。

常见的隔震装置包括橡胶隔震支座、铅芯隔震梁和滑移面隔震梁等。

橡胶隔震支座是一种利用橡胶材料的弹性变形和能量耗散能力来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的装置。

铅芯隔震梁是一种利用铅芯材料的高阻尼和变形能力来分离桥梁和地基的装置。

滑移面隔震梁是一种利用滑动面的变形特性来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冲击力。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发生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桥梁的抗震能力,设计师们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用合适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桥梁在地震中能够稳定可靠的承受荷载。

本文将探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原理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原理是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择,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来提高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度设计:在抗震设计中,需要根据桥梁的荷载特点和地震影响,确定合适的结构强度。

通过合理的截面尺寸和钢筋布置,确保桥梁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2. 刚度设计:桥梁的刚度决定了其在地震中的变形能力。

设计师需要通过优化结构形式和加强桥墩、桥面板等部位的刚度,来提高桥梁的整体抗震刚度。

3. 隔离设计:在桥梁抗震设计中,隔离设计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采用隔离装置,可以降低地震能量的传递,减小桥梁的震动响应,保证桥梁的安全性。

二、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常用方法1. 弹性设计:弹性设计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它通过弹性分析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并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合适的设计参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震烈度较小的区域。

2. 弹塑性设计:弹塑性设计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它考虑了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弹塑性分析,设计师可以得到桥梁在地震中的耗能能力和破坏模式,从而确定合适的抗震措施。

3. 减震设计:减震设计是一种逐渐兴起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它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将地震能量引导到减震装置中,从而减小桥梁的震动响应。

常见的减震装置包括摩擦减震器、液体阻尼器等。

三、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实践应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在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某高速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弹塑性设计的方法,通过弹塑性分析得到了桥梁的抗震性能。

为了提高桥梁的整体抗震能力,设计师还在桥梁的墩柱上设置了减震装置,以吸收地震能量。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及抗震措施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及抗震措施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及抗震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规模持续扩大,设计施工得到突破性进行,桥梁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需要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

文中以桥梁结构为着手点,分析做好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抗震措施地震区的桥梁结构设计覆盖面较广,应充分兼顾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结构安全是首要设计目标,应确保在地震条件下结构依然可维持稳定或是最大限度减小震害,从而给车辆的通行营造安全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社会经济损失。

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思路和原则1.1 设计桥梁结构抗震时的思路就目前的桥梁抗震结构的设计来说,设计抗震结构的目标是“轻度地震桥梁不坏、中度地震桥梁可修、重度地震桥梁不倒”。

具体来说就是,当发生轻微地震时,造成的场地运动要在桥梁的正常工作范围之内,要保证桥梁在这个阶段各个结构不受到损坏,或者是轻微损坏;中度地震发生时,桥梁会进入到非正常工作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桥梁的各个结构会发生损坏,但是各项功能仍能正常进行,经过后期的维修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当重度地震发生时,桥梁的结构可能会造成很大破坏,但是桥梁的大体形态不发生改变,更不会造成倒塌,经过抢修,仍然能够进行限速通车。

1.2 桥梁抗震结构设计的要点各个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各不相同,对于一些地震高发地区的桥梁建设,还有地震发生强度较高的地区的桥梁建设,设计人员以及工程人员要根据地震发生的形式,切实设计桥梁的抗震结构。

这样有针对性设计桥梁抗震结构会更加有效果。

一般情况下,桥梁抗震结构的主要设计原则大致有:①在满足桥梁结构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桥梁的结构重心下移,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对桥梁造成的破坏提高桥梁的抗震效果;②桥梁的高度要在一定范围内,桥梁如果过高会更加容易在地震中造成振动,影响到桥梁下半部分结构的刚度,从而影响到桥梁的抗震效果;③一定要加固桥梁的地基,以免在地震中发生场地的大幅度位移,导致桥梁的破坏;④桥梁的长度要尽可能保持适中,在整体结构上也要尽可能对称,研究分析表明,对称的桥梁抗震能力普遍高于不等跨桥梁。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详细)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详细)

5 桥梁抗震设防分类
6 抗震设防目标
采用两水平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思想
7 抗震重要性系数Ci
桥梁分类
A类 B类 C类 D类
E1
重要性 系数
重现期
1.0
475年
0.43(0.5) 75年(100年)
0.34
50年
0.23
25年
E2
重要性 系数
重现期
1.7 1.3(1.7)
1.0
2000年
1000年 (2000年)
10 地震作用
当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应同时输入三个方向分量的一组地震动时
程计算地震作用效应. 进行直线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时,可分别考虑沿顺桥向和横桥向两
个水平方向地震输入. 进行曲线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时,可分别沿相邻两桥墩连线方向和 垂直于连线水平方向多方向地震输入,以确定最不利地震水平输入
方向.
➢ 地震作用可以用设计加速度反应谱、设计地震动 时程和设计地震动功谱表达.
➢ 桥梁结构地震作用考虑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公路桥梁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直线桥可 分别考虑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地震作用.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的拱式结构、长悬臂桥梁结构和大 跨度结构,以及竖向作用引起的地震效应很重要时,应同时 考虑顺桥向X、横桥向Y和竖向Z的地震作用.
➢ 地震作用分量组合
采用反应谱法或功率谱法同时考虑三个正交方向的地震作 用时,可分别单独计算各方向地震作用产生的最大效应,然 后组合.
2.1 旧规范的局限性
采用综合影响系数考虑结构进入塑性 (延性),但塑性铰保证延性的细节构造 不明确,综合影响系数取值模糊并且明显 不合理. 对于墩柱抗剪、基础抗震设计和验算没 有规定,实际应用时存在错误,没有引入能 力保护设计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引起的破坏
Lateral Restraint 横向的约束
We learn from failures 我们从失败中学习!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地震的观察完全改变了地震设计的理念。
从如何去抵抗一个地震力 改变成 如何去适应地表的位移
如何去适应地表的位移 基本对策: 隔震 减震 延性
如何去适应地表的位移 基本对策: 隔震 使地震的波动尽量不传到结构上; 减震 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减低结构的反应; 延性 使结构可以承受地震的变形。
时间 2010.04.14 2010.03.04 2008.10.06 2008.05.12 1999.09.21 1996.02.03 1988.11.06 1985.08.23 1976.08.16 1976.07.28 1976.05.29 1975.02.04 1974.05.11 1973.02.06 1970.01.05 1966.03.08 1955.04.15 1955.04.14 1950.08.15
要预防地震产生的灾害, 首先就是要研究地震的特性!
地震
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
构造地震是现代地壳运动所产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90% )、 危害最重的地震。它产生于板块边缘和板块内部的活动构造带。
岩石圈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应变能不断积累,一旦达到岩体强度极限 ,就会发生突然的剪切破裂(脆性破坏)或沿已有破裂面产生突然错动(粘滑 ),积蓄的应变能就会以弹性波的形式突然释放使地壳震动而发生地震。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地震的观察完全改变了地震设计的理念。
地震后结构物的损坏情况:
地震引起的破坏
Bearing Restraint 支座位移的约束
We learn from failures 我们从失败中学习!
地震引起的破坏
Vertical movement 垂直方向的移动。
We learn from failures 我们从失败中学习!
减隔震 的基本原理
周期延长 加 速 度 谱
阻尼减少 周期 (T)
加速度反应谱
减隔震 系统的组成
· 柔性支承装置 (橡胶支座、滚轴、滑板、缆索悬吊);
· 阻尼装置(滞回阻尼、摩擦阻尼、粘弹性阻尼、粘滞阻 尼);
A 弹塑性阻尼装置
B 摩擦阻尼装置
C 粘弹性阻尼装置 D 粘滞阻尼装置
耗能装置的滞回曲线
新中国部分地震灾害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地震名称 青海玉树县 台湾高雄 西藏当雄
四川汶川 台湾集集 云南丽江 云南澜沧耿马 新疆乌恰 四川松潘 河北唐山 云南龙陵 辽宁海城 云南大关 四川炉霍 云南通海 河北邢台 新疆乌恰 四川康定 西藏察隅
三大特性:振幅、频谱、持时。
反应谱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地震作用下某种反应量的最大值与体 系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曲线。
反应谱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地震作用下某种反应量的最大值与体 系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曲线。
讨论:反应谱反映的是地震动特性还是结构特性?
反应谱是某一地震作用下不同动力特性的单自由度结构反应最大 值的集合。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震级是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
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目前我国采用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烈度表,共分12度。
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
(1)地震震级;
(2)震源深度;
(3)震中距离;
(4)土壤和地质条件;
基岩 VS 软土?
(5)建筑物的性能等。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震级是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 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目前我国采用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烈度表,共分12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定性的认识地震后,接下来需要 定量的评估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
地震动
如果我们把地表的波动纪录下来,就可以得到如下的地震波的 “加速度”和地面的“位移”在地震中的变化。
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目前我国采用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烈度表,共分12度。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震级是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
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目前我国采用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烈度表,共分12度。
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 (1)地震震级; (2)震源深度; (3)震中距离; (4)土壤和地质条件; (5)建筑物的性能等。
神庙 地板 碎石
基岩
隔震
其实,两千多年前,希腊工程师,埃天诺斯就有这个认识。 阿波劳神庙的地基建造在一层碎石上。这神庙今天还没有因地震而倒塌!
The Temple to Apollo, at Bassai, Greece.
神庙 地板 碎石
基岩
隔震
减震 的基本原理
利用特制减震构件或装置,使其在强震时 率先进入塑性,产生大阻尼,大量消耗进入结 构体系的能量。
X型钢挡块
新型桥梁横向减震钢阻尼器
减隔震 装置
· 支座+粘滞阻尼器
阻尼器的工作机理
延性 的基本原理
材料、构件或结构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情况下的非 弹性变形能力,包括: l 承受较大非弹性变形,同时强度没有明显下降的能力; l 利用滞回特性耗散能量的能力。
延性 的基本原理
延性构件 — 桥墩 能力保护构件 — 横梁(盖梁)、基础、墩柱抗剪 、支座
隔震 的基本原理
利用隔震装置,阻止地震能量进入主体结构。
隔震 的基本原理
事实上,地表的变形是有限的。最后还是回到原 来的位置不远的地方。
其实,两千多年前,希腊工程师,埃天诺斯就有这个认识。 阿波劳神庙的地基建造在一层碎石上。这神庙今天还没有因地震而倒塌!
The Temple to Apollo, at Bassai, Greece.
伤残人数 8000 96 19 37万 110305 3706 7751 200 34 16.4万 2482 29579 1600 2756 26783 51395 - 224 -
倒塌房屋(间) 90% -147 779万 11万 48万 22.4万 3万 5000 530万 42万 111万 2.8万 4.7万 33.8万 400万 200 636 -
减隔震设计的桥梁,其基本周期原则上应为不采用 减隔震装置时基本周期的两倍以上。
延性设计 + 减隔震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桥梁抗震验算
抗震设防标准确定
地震动输入选择
规范 安评报告
抗震概念设计
延性抗震设计
减隔震设计
装置及参数选择 布置方式
动力特性 反应谱
时程分析
地震反应分析
抗震性能验算 通过
抗震措施
修改设计参数 不通过
减隔震设计适用条件:
l 上部结构连续,下部结构刚度较大,结构基本振动周期比较短; l 桥梁下部结构高度变化不规则,刚度分配不均匀; l 场地条件比较好,预期地面运动特性具有较高的卓越频率。
减隔震设计不宜采用的条件:
l 地震作用下,场地可能失效; l 下部结构刚度小,桥梁的基本周期比较长; l 位于软弱场地,延长周期可能引起地基和桥梁共振; l 支座中可能出现负反力。
这样一来,可以说这两个方法是
“刚性的” 和 “柔性的” 刚性的抗震设计策略: 把结构造得尽量的刚强,来抵抗地震引起的动力。
柔性的抗震设计策略: 把结构造得尽量的柔软,来适应地震引起的波动。
对付地震通常有两个不同的策略
“刚性的” 和 “柔性的”
刚性的抗震设计策略: 把结构造得尽量的刚强,来抵抗地震引起的动力。
结束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流程图
多级设防的抗震设计思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l 单一水准设防,一阶段设计 l 双水准设防、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 l 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 结构在受到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达到一组预期的 性能目标。
对付地震通常有两个不同的策略 “刚性的” 和 “柔性的”
刚性的抗震设计策略: 把结构造得尽量的刚强,来抵抗地震引起的动力。
大约 1975 年 前 通用的策略
从前的设计都认为结构在地震时所受到的是一个力。 金门大桥原来的地震设计,只假设一个等于5%重力的水平力!
对付地震通常有两个不同的策略 “刚性的” 和 “柔性的”
震级(M) 7.1 6.7 6.6 8.0 7.3 7.0 7.6 7.4 7.2 7.8 7.4 7.3 7.1 7.9 7.7 7.2 7.0 7.5 8.5
死亡人数 2220 -9 8.7万 2412 311 743 70 38 24.2万 98 1328 1423 2175 15621 8182 18 84 4000
高阻尼橡胶支座滞回曲线
减隔震 装置
· 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
PTFE支承材料 关节式摩擦滑块
不稳定 随遇稳定
镀铬钢球形曲面
FPI 隔震装置构造示意图
稳定
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
1 抗剪螺栓
4 四氟滑板 7 防尘密封装置
2 限位装置
5 中座板 8 下座板
3 球面不锈钢滑板 6 上座板
减隔震 装置
· 支座+钢阻尼器
为什么基础不能作为延性构件?
避免这样 的破坏
桥墩的补强
减隔震设计与延性抗震设计的比较
原理类似:(减小地震反应)
1) 延长周期避开地震能量集中的周期范围 2) 增大阻尼耗散能量
实施方法不同:
延性抗震设计:选定结构部位形成塑性铰来延 长周期并耗能,结构损伤不可避免,震后修复 比较麻烦; 减隔震技术:设置减隔震装置来延长周期并耗 能,可以避免损伤,减隔震装置替换较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