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荣超中学高中粤教版物理必修一教学案:第2章 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 [ 高考]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微型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学案粤教版必修1(2021

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微型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学案粤教版必修1(2021

2018-2019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微型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学案粤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微型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学案粤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微型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学案粤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微型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1。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 )A。

6 m B.8 mC。

4 m D.1.6 m答案A解析方法一基本公式法: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 t=at,得a=错误!=错误! m/s2=4 m/s2.第1 s 末的速度等于第2 s初的速度,所以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s2=v1t+错误!at2=4×1 m+错误!×4×12 m=6 m,故选A.方法二比例法:由s=错误!·t得第1 s内的位移s1=错误!×1 m=2 m.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得,第1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比为s∶s2=1∶3,则s2=3s1=6 m,A正确.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题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2。

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4 m/s,则物体经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 )A.2 m/s B 。

广东省惠东县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中物理粤教版课件必修一第二章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

广东省惠东县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中物理粤教版课件必修一第二章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
题? 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刹车距离=34m, 大于25m,所以 会出现安全问题。
刹车距离 现场模拟
知识小结精讲:
反应距离:车速x反应时间 即S反=vt 刹车距离:刹车时间内前进的位移

S刹=
0
v0 2a
2
停车距离:S停=S反+S刹
安全距离 停车距离,汽车才安全
交流讨论
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1 a t2 (62 1 322) m 6 m
2
2
例题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 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 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 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
(1)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2)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
车祸猛于虎 吃人没商量
自主学习完成下面题目:
例题1、某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 25m处有危险并以-10m/s2 匀减速刹车;
(1)若马上制动,停车距离为多少?该汽车行驶会不会 出现安全问题?
停车距离为20m,小于25m,故无安全问题 (2)若司机反应时间为0.7s,该汽车会不会出现安全问
追到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解:(2)设追上设所用时间为t1
此时: S汽=S自
1 2
at12

v自t1
t1 4s
这时距停车线距离为: S v自t1 6 4m 24m 这时汽车的速度为: v汽 at1 3 4m / s 12m / s
本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如数学分析法、图像法!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 车行驶安全
学习目标:

粤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1《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说课稿

粤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1《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说课稿

粤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1《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基本规律,并能应用到具体问题中;3.能够通过实验和图表分析,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4.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基本规律;•运用实验和图表分析的方法总结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辨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差异。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投影仪•实验装置和器材,包括平衡木、光电门等•学生课本和练习册•学生实验记录表•教师备课课件和教案•其他辅助教学工具(如白板、彩笔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并提问: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存在,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激发他们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0分钟)•利用教师备课课件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并解释其中的关键术语,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根据教材的内容,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等。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二次函数的关系,以及在实际物理问题中如何应用这些规律。

3. 实验探究(3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观察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记录实验数据。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并分析图表中的规律。

•帮助学生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与理论讲解中所学的规律进行对比。

4. 拓展应用(20分钟)•要求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题目,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不同类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应用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课件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课件
(2)货车在整个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
20
2
m/s=10 m/s.
(3)因为 5 s>4 s,所以货车在 4 s 末已经停止运动,则货车经过 5 s 后的位移为
20
s= ×4
2
m=40 m.
答案 (1)10 m/s
(2)10 m/s
(3)40 m
探究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情境探究
在某次短距离起飞过程中,战 机只用了10 s就从静止加速到起飞速度288
(3)0.495
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
实例引导
例题(2020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期末)数字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
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2,计
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5×10-2 s、t2=3×10-2 s,从光电门1到光电
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Δt=0.15 s,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
其方向与v0方向相反.
(2)特殊情况
1 2
①当v0=0时,vt=at,s= 2 at (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当a=0时,vt=v0,s=v0t(匀速直线运动).
2.用速度—时间图像求位移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面积”在时间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
在时间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通过的路程为时间轴上、下方“面积”绝对值
1.实验原理与方法
(1)用数字计时器测量小球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
(2)小球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计算出小球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代替
瞬时速度.
(3)利用v-t图像探究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2.实验器材:倾斜直槽、小球、光电门两个、数字计时器.

【新教材】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1)-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1)-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本节内容是全章的核心,是运动学重点内容之一,上一节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现象以及特点,本节课进一步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深入研究,本节课是对上一节课的推广和拓展,这是高一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为此,本节课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at2,并利物理观念:能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 t=v0+at;s= v0t+12用相关公式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科学思维:从现象入手,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相关现象,从而形成相关的物理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历经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感受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增强合作意思。

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重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导(难点)一、情景导入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紧急刹车的事件:假如你自己开车以30m/s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前面有辆车子突然停下来,于是你开始紧急刹车,刹车是的加速度为6m/s2,为了避免意外,你至少与前车保持多远的距离?学习了本节之后,我们就会明白高速公路上保持安全车距的重要性。

二、新课探究探究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匀变速运动中的速度特点,那速度与时间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能不能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2.小组合作:阅读教材第37页,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

3.归纳小结: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v t−v0可得:tv t=v0+at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a不变,故其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

例题一: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与时间t的数值关系为v=6–2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速度大小为2 m/sB. 加速度大小为4 m/s2C. 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大小为4 m/sD. 物体运动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A、根据v=v0+at=6﹣2t得,质点的初速度v0=6m/s,加速度a=﹣2m/s2, A、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v=6-2x1=4(m/s);C符合题意;D、当t=3s时,物体速度减少到0,此后物体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 D不符合题意.探究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匀变速运动中的位移的特点,那位移与时间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能不能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2.小组合作:阅读教材第38页,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WORD教案02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WORD教案02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WORD教案02★新课标要求1、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刻的关系,位移与时刻的关系,体会公式表述和图象表述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应用规律奠定基础,体会数学在处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所用的实验和推论方法,体会科学推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2、在把握相关规律的同时,通过对某些推论的导出过程的经历,体验物理规律“条件”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确专门多规律差不多上有条件的,科学的推理也有条件性。

★复习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复习提问、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一)投影全章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图象位移-时刻图象意义:表示位移随时刻的变化规律应用:①判定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定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③比较运动快慢④确定位移或时刻等速度-时刻图象意义:表示速度随时刻的变化规律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③判定运动性质④判定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大小等要紧关系式:速度和时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位移和时刻的关系:位移和速度的关系:atvv+=2vvv+=2021attvx+=axvv222=-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那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点g不相同,在通常的运算中,g取9.8m/s2,粗略运算g取10m/s2自由落体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不多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0取作零,用g来代替加速度a就行了(二)本章复习思路突破Ⅰ物理思维方法l、科学抽象——物理模型思想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为了研究的方便,抓住要紧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想模型,把实际复杂的问题简化处理。

高中物理粤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 2.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教案

高中物理粤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 2.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教案

高中物理粵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 2.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教案第一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一、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运动,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

上一节初步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与归纳,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特点。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结合物体在斜面上的具体运动,初步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2、通过对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观察,知道小球运动的特点,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到初步的实验结论,并做出解释.3、通过对小球在斜面上运动实验事实的抽象概括、分析归纳、科学推理,经历模型建构过程,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4、通过对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观察与思考,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特点,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一般过程.三、教学重难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重点)2.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难点)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后, 认为从静止开始,在相同的时间内, 速度变化相同的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从倾斜直槽滚下的小球的运动就是这样的运动.现在我们就从这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开始学习.二、新课探究探究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1. 提出问题:小球沿倾斜直槽向下运动时,其速度变化有什么特点?2.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第32 页,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

3.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小球沿倾斜直槽运动的速度变化特点4. 归纳小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加速度恒定。

练习1.物体沿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每隔2s 测一次速度,测量的数据依次为1m/s,2m/s,4m/s,7m/s…物体的运动性质为(A.匀速直线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变加速直线运动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增量不同,则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探究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特点1. 提出问题:小球沿倾斜直槽向下运动时,其位移变化有什么特点?2. 观察与思考:观察教材第34 页,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

精选教育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复习课导学案).doc

精选教育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复习课导学案).doc

2019精选教育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复习课导学案)1第二章复习课课型:复习课主备人: 审核人:郭名瑜复备人: 搜索编码:2019BX129班级:姓名: 组名(别):评价等级:【学习目标】1.能够对本章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比较;2.能够独立完成本章知识网络。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翻看本章所有学案,浏览课本本章章节目录,理顺、强化、拓展本章知识。

第Ⅰ部分【课前预习案】一、预习导学【知识梳理】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平均速度理解公式: 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差不变: 二、讲解总结:第II 部分【堂中探究案】一、合作探究【基本题型一】: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例1】一条铁链长5m,铁链的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下落,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m处A点所用的时间为多少?(g 取10m/s 2)【基本题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例2】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内的位移为5m ,求:①第10s内的平均速度②第10s内的位移③前10s内的位移【基本题型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例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D、E、F、G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 ,则C 点的瞬时速度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 B. C. D. E. F.G.1.3cm3.10cm5.38cm8.16cm11.45cm15.26cm【基本题型四】:追及问题【例4】十字路口信号灯由红灯变为绿灯,一辆小汽车从静止开始已3m/s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辆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从小汽车旁边匀速驶过.请你分析一下两车的运动情景,并求出汽车追上自行车所用的时间和相距最远距离.二、课堂小结第III部分【堂尾评价案】一、当堂检测与训练1.(单选)金属片和小羽毛在抽成真空的牛顿管内下落的实验说明( )A .物体越重下落越快B .同一地点真空中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大小无关C .同一地点,不论有无空气,物体下落快慢均与重力无关D.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无空气阻力时下落快慢与高度有关2.(单选)A 、B、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质点自A 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速度为v,到C 点时速度为v 2,则AB 与BC两段距离之比为( )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特点:定义:数值:自由落体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注意:A .4:1B.3:1C.2:1D .1:13.(单选)图1示的各v -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4. (多选)从一座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忽略空气阻力。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 粤教版 必修1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 粤教版 必修1
学习重点: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的推导和运动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与应用。
学习难点: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运动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学习任务驱动,问题分析和公式推导为方式,以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运动图象物理意义为核心,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公式推导、图象分析和对问题的交流讨论,会用公式法和图象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了解微积分的思想,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1.能根据加速度的概念,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能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3.会用公式法和图象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了解微积分的思想,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领略运动的艺术美,保持对运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3.学生进入教师个人主页的讨论区,进行探讨研究。
1.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反馈。
2.教学要求具有层次性,才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3.充分利用网络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自主性。
操作讨论
加速度时间图象
介绍 图:
引导学生对书本
方法点拔讨论分析。
问题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位移公式: 。
当 时, 。
拓展一步:位移公式的 图推导。
位移 等于 图象与时间坐标所围成的面积。
问题8:如何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规律?
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图:
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图:
引导学生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
认识理解 图。

粤教版必修一《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WORD教案04

粤教版必修一《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WORD教案04

粤教版必修一《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WORD教案04学习目标:1. 明白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不多规律。

2. 把握速度公式的推导,并能够应用速度与时刻的关系式。

3. 能识别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刻图象。

学习重点:1. 推导和明白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学习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明白得。

要紧内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匀加速直线运动:2. 匀减速直线运动:二、速度与时刻的关系式1.公式:at v v t +=02.推导:①由加速度定义式变形:②也能够依照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和矢量求和的方法推出: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刻内速度的改变量,且时刻t 内速度的改变量△V=at ,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 0,则t 秒末的速度为V t = V 0+△V= V 0+at3.物理意义:4.由数学知识可知,V t 是t 的一次函数,它的函数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直线斜率等于a ,应用速度公式时,一样取V 0方向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0,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0。

【例1】汽车以4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 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问10s后汽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解: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91540=+=at v v t km/h 三、位移与时刻的关系1.公式:2021at t v s += 2.推导:依照速度-时刻图象也能够推导出位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刻-图象与时刻轴所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

运用几何求面积的方法可推导出位移公式。

3.由数学知识可知:s 是t 的 二次函数,它的函数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应用位移公式时,一样取V 0方向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0,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0。

【例2】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为4m/s ,加速度为2m/s 2,第一秒内发生的位移是多少?解:512211421220=⨯⨯+⨯=+=at t v s m 四、一个有用的推论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动身,消去时刻,能够推出1.公式:as v v t 2202=-2、匀变速直线运动三公式的讨论at v v t +=02021at t v s += as v v t 2202=-1).三个方程中有两个是独立方程,其中任意两个公式能够推导出第三式。

高中物理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 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粤教版高中第一

高中物理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 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粤教版高中第一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习目标:1.[物理理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与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等,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2.[科学思维]掌握用v ­t 图像的应用,并能利用几个公式解决物理问题,能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3.[科学探究]学会用公式法和图像法,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科学态度与责任]体验用物理规律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物理科学的兴趣.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38页上方与下方及40页的“讨论与交流〞并梳理必要知识点. 教材P 38上方的“讨论与交流〞提示:1.①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匀速直线运动;③匀减速直线运动.交点表示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2.0~1 s 匀加速、1~2 s 匀减速、2~3 s 反向匀加速、3~4 s 匀减速,都是直线运动. 教材P 38下方的“讨论与交流〞提示:是,因为纵坐标是速度、横坐标是时间,乘积就是位移. 教材P 40“讨论与交流〞不是,因为t 停=6va=3 s 即3 s 就停下来了,在计算中用时间t =3 s 才可以.v =v 0+at =0,s =v 0t +12at 2=(6×3-12×2×3×3)m=9 m.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t -v 0t,变形可得: v t =v 0+at .2.位移公式:由s =12(v 0+v t )t 和v t =v 0+at 可得s =v 0t +12at 2.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 2t -v 20=2as .4.平均速度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t 2=v 0+v t2.说明:这些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用v ­t 图像表达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斜率就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不变.3.以初速度v 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位移的大小等于阴影梯形的面积. 说明:v ­t 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速度公式v t =v 0+at 适用于任何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长,那么物体的末速度一定越大.(√) (3)位移公式s =v 0t +12at 2仅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位移就越大.(√)2.(多项选择)在公式v =v 0+at 中,涉及四个物理量,除时间t 是标量外,其余三个v 、v 0、a 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三个矢量的方向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他两个量的方向与其相同的取正值,与其相反的取负值,假设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取负值B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取正值C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取负值D .无论在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均取正值BC [假设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表示初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为正值,假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加速度为负值,故B 、C 正确.]3.(多项选择)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s =4t +4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为m 和s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v 0=4 m/s ,a =4 m/s 2B .v 0=4 m/s ,a =8 m/s 2C .2 s 内的位移为24 mD .2 s 末的速度为24 m/sBC [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s =4t +4t 2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s =v 0t +12at 2相对比可得v 0=4 m/s ,a =8 m/s 2,选项A 错误,B 正确;2 s 内质点的位移s =4×2+4×22(m)=24 m ,选项C 正确;由v t =v 0+at =4+8t ,可得2 s 末质点的速度为v t =(4+8×2) m/s=20 m/s ,选项D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歼­20飞机在第11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进行飞行展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在某次短距离起飞过程中,战机只用了10秒钟就从静止加速到起飞速度288 km/h ,假设战机在起飞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请探究:(1)歼­20飞机的加速度是多大? (2)在这10秒内,歼­20飞机飞行的位移是多大?提示:(1)由题意得v 0=0,v =288 km/h =80 m/s ,t =10 s 由公式v =v 0+at 得a =8 m/s 2. (2)由x =12at 2得x =400 m.(1)v t =v 0+at 和s =v 0t +12at 2既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式中s 、v 0、v t 、a 都是矢量,通常情况下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a 取正值;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a 取负值.计算结果假设s 、v t 大于零,说明其方向与v 0方向相同;假设s 、v t 小于0,那么说明其方向与v 0方向相反.(2)特殊情况①当v 0=0时,v t =at ,s =12at 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当a =0时,v t =v 0,s =v 0t (匀速直线运动). 2.用速度—时间图像求位移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面积〞在时间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在时间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通过的路程为时间轴上、下方“面积〞绝对值之和.[例1] 一火车以2 m/s 的初速度、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 s 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多少?[思路点拨] 先选定正方向再用公式v =v 0+at 和s =v 0t +12at 2求解,第5 s 内位移是前5 s 内位移减去前4 s 内位移.[解析] 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那么v 0=2 m/s ,a =0.5 m/s 2. (1)由v t =v 0+at 知,v t =2 m/s +0.5×3 m/s=3.5 m/s.(2)前4 s 内位移s 1=v 0t +12at 2=2×4 m+12×0.5×42 m =12 m. 由v =s 1t 知v =124m/s =3 m/s.(3)第5 s 内的位移等于前5 s 内位移减去前4 s 内位移s 2=v 0t ′+12at ′2-s 1=2×5 m+12×0.5×52m -12 m =4.25 m. [答案] (1)3.5 m/s (2)3 m/s (3)4.25 m[例2] 如下图是一质点在0时刻从某一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0~2 s 内的位移与2~4 s 内的位移相同B .0~2 s 内的加速度方向与2~4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4 s 末再次经过出发点D .6 s 末距出发点最远C [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质点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图像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图像在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据此可知,质点在0~2 s 内的位移与2~4 s 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位移不相同,故A 错误;质点在0~2 s 内沿负方向运动,在2~5 s 内沿正方向运动,在5~6 s 内沿负方向运动,根据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可知,2 s 未质点距出发点最远,4 s 末回到出发点,故D 错误,C 正确;在v ­t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质点在0~2 s 内的加速度与2~4 s 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错误.]选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解题的策略(1)理解各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特点和应用情景.(2)认真分析条件(必要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看条件和哪个公式的特点相符,然后选择用之.(3)对不能直接用单一公式解决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要多角度考虑公式的组合,选择最正确的组合进行解题.[跟进训练]1.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 2,求: (1)物体在2 s 内的位移大小; (2)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大小; (3)物体在第二个2 s 内的位移大小. [解析] (1)由v 0=0,t 1=2 s 得x 1=12at 21=12×1×22m =2 m.(2)第1 s 末的速度(第2 s 初的速度)v 1=v 0+at 2=1 m/s故第2 s 内的位移大小x 2=v 1t 3+12at 23=⎝⎛⎭⎪⎫1×1+12×1×12 m =1.5 m.(3)第2 s 末的速度v 2=v 0+at ′=1×2 m/s=2 m/s , 这也是物体在第二个2 s 内的初速度 故物体在第二个2 s 内的位移大小x 3=v 2t ″+12at ″2=⎝⎛⎭⎪⎫2×2+12×1×22 m =6 m.[答案] (1)2 m (2)1.5 m (3)6 m2.(多项选择)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下图,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两物体两次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在1 s 末和4s 末C .乙在前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ABC [由v ­t 图像可知,甲以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1=2 m/s 2,2~6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1 m/s 2,选项A 、C 正确;t 1=1 s 和t 2=4 s 时两物体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0~6 s 内甲、乙的速度方向都与正方向相同,选项D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一只宠物狗和主人游戏,人抛出一小球,让狗叨回来,假设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请探究:(1)假设狗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跑了20 m 的位移时速度为10 m/s ,试求其加速度; (2)试求这段时间内狗儿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 提示:(1)由v 2=2ax 可得a =2.5 m/s 2(2)由v t 2=v 0+v t2=5 m/s.t 0公式表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加速度的关系,通常称为速度—位移公式.在问题不涉及时间或不需要求时间时,用这个公式求解通常比较简便.2.平均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推导:由s =v 0t +12at 2①平均速度v =s t =v 0+12at ②由速度公式v t =v 0+at ,当t ′=t 2时v t 2=v 0+a t2③由②③得v =v t 2④又v t =v t 2+a t2⑤由③④⑤解得v t 2=v 0+v t2⑥所以v =v t 2=v 0+v t2,同时s =v t =v t 2t =v 0+v t2·t .3.中间位置的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这段位移中初、末速度的方均根. 如下图,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A 到B ,C 是其中间位置,设位移为s ,加速度为a ,那么v 2s 2-v =2a ·s 2① v 2t -v 2s 2=2a ·s 2②由①②解得v s 2=v 20+v 2t2.[例3] 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1=2 m/s 2,加速一段时间t 1,然后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4 m/s 2,直到速度减为零,整个运动过程所用时间t =15 s ,那么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A .15 m/sB .20 m/sC .7.5 m/sD .无法求解[思路点拨] ①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②物体匀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匀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B [设最大速度为v m ,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v m =a 1t 1,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v m =a 2t 2,所以整个运动过程的时间t =t 1+t 2,以上各式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 m =20 m/s ,故B 正确.]在上题中,物体的总位移是多大? [解析] 在加速阶段v 2m -0=2a 1x 1 得x 1=100 m在减速阶段0-v 2m =-2a 2x 2 得x 2=50 m总位移x =x 1+x 2=150 m [答案] 150 m [跟进训练]3.如下图,物体A 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滑下s 1后,又匀减速地在水平面上滑过s 2后停下,测得s 2=2s 1,那么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 1与水平面上加速度a 2的大小关系为(物体A 滑入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变)( )A .a 1=a 2B .a 1=2a 2C .a 1=12a 2D .a 1=4a 2B [设物体运动到斜面末端时速度为v ,那么有v 2-0=2a 1s 1①同理在水平面上有0-v 2=-2a 2s 2② 解①②得a 1=2a 2. 选项B 正确.]1.物理观念:两个公式、三个推论. 2.科学思维:公式用v ­t 图像的应用. 3.科学方法:公式法、图像法.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 .相同时间内速率的变化相同 D .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B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恒定的,即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B 正确.] 2.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电线杆共用5 s 时间,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 2,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 ,那么汽车经过第1根电线杆的速度为( )A .2 m/sB .10 m/sC .2.5 m/sD .5 m/sD [根据v =v 0+at ,得v 0=v -at =15 m/s -2×5 m/s=5 m/s ,D 正确.]3.如下图,一辆正以8 m/s 的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 m/s 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那么汽车行驶了18 m 时的速度为( )A .8 m/sB .12 m/sC .10 m/sD .14 m/sC [由v 2-v 20=2as ,得v =v 20+2as =82+2×1×18 m/s =10 m/s ,故C 正确.] 4.(多项选择)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 ­t 图像如下图,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g 取10 m/s 2)()A .小球下落的高度为1.25 mB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C .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瞬时速度的大小为5 m/sD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大小为5 m/sABD [由图及题意可知,0~0.5 s 的图线表示小球自由下落,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球自由下落的高度h ,那么有h =12×5×0.5 m=1.25 m ,故A 正确;0.5~0.8 s 的图线表示小球反弹,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h ′,那么有h ′=12×3×0.3 m=0.45 m ,故B 正确;小球在0.5 s 末第一次反弹,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瞬时速度大小为3 m/s ,故C 错误;小球在0~0.5 s 内自由下落,由图读出下落的最大速度大小为5 m/s ,故D 正确.]5.如下图,你坐在沿直线行驶的汽车中,能看到:汽车启动时,速度计的指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刹车时,速度计的指针逆时针方向转动.问题:(1)如何根据此现象判断汽车的运动是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如果汽车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如何变化?word提示:(1)假设速度计的指针随时间均匀变化,那么汽车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计的指针随时间变化不均匀,那么汽车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加速度不变.- 11 - / 11。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第4节.docx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第4节.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1.在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s=16t-2t2(s,t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 A.16 m B.32 m C.48 m D.64 m【解析】由s=v0t+12at2与s=16t-2t2对照得v=16 m/s,a=-4 m/s2又v2t-v20=2as所以s=v2t-v202a=0-1622×(-4)m=32 m.【答案】 B2.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4-5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图2-4-5A.甲在乙之前2 mB.乙在甲之前2 mC.乙在甲之前4 mD.甲在乙之前4 m【解析】在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即为该段时间内的位移.由图象知s甲=2 m,s乙=6 m,而3 s末两车相遇,故甲出发前应在乙前方4 m.【答案】 D3.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突然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就紧急制动,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止共用t=10 s时间,前进了s=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A.1.5 m/s B.3 m/sC.4 m/s D.无法确定【解析】从静止到最大速度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2.从最大速度到静止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平均速度为v/2.由s=v2t,可以求得v=3 m/s,B对.【答案】 B4.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 )A.3 s B.4 s C.5 s D.6 s【解析】由位移公式得:s=v0t-12at2,解得t1=3 s,t2=5 s,因为汽车经t0=va=4 s停止,故t2=5 s舍去,应选A.【答案】 A5.(2013·广东台山一中检测)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2-4-6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2和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的结论正确的是( )图2-4-6A.0~t2,v=v12B.t1~t2,v=v1+v22C.t1~t2,v>v1+v22D.t1~t2,v<v1+v22【解析】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等于位移大小,显然,0~t2时间内,v≠v12,A错误;t1~t2时间内的位移小于同条件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v<v1+v22,B、C错误,D正确.【答案】 D6.(2012·广东阳江高一月考)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道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加速度2a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为x,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发生碰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x B.32x C.2x D.52x【解析】因后车以加速度2a开始刹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12x;在前车刹车滑行的时间内,后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2x,所以,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2x+12x-x=32x.【答案】 B7.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2-4-7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选项中所示的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中正确的是( )图2-4-7【解析】v-t图象的斜率对应各时间段的加速度,C项正确.【答案】 C8.(双选)如图2-4-8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2-4-8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 .如果距停车线5 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解析】 若汽车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则2 s 后的速度v =v 0+a 1t 1=8 m/s +2×2 m/s =12 m/s ,故汽车在2 s 内一定不会超速,在2 s 内的位移x 1=v 0+v 2t =8+122×2 m =20 m ,则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A 正确,B 错误;若汽车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减速到0所用时间为t 2=v 0a 2=1.6 s ,在此时间内行驶的位移为x 2=v 202a 2=822×5m =6.4 m ,C 正确,D 错误.【答案】 AC9.(2012·广东清远高一期中)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2-4-9所示.两图象在t =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中可能的是( )图2-4-9A .t ′=t 1,d =SB .t ′=12t 1,d =14SC.t′=12t1,d=12S D.t′=12t1,d=34S【解析】假设t′=t1,由v-t图象可知在t1时刻v甲=v乙,由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若在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也就不会存在第二次相遇,与已知条件矛盾.t=12t1时,v乙<v甲,故若t′=12t1,则有相遇两次的可能.由v-t图象知,t=t12时,x乙=12·v12·t12=v1t18=S4,x甲=v·t12=vt12=S,两车相遇,则有x甲=x乙+d,解得d=34S,故D正确.【答案】 D10.一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60 m内停下来,若以15 m/s 速度行驶时,可以在37.5 m内停下来,假设在这两种情况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与刹车产生的加速度都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多少?【解析】设反应时间为t,加速度的大小为a.当初速度v1=20 m/s时反应距离s1=v1t=20 t①刹车距离:s2=v212a=2022a②停车距离:s=s1+s2=20t+2022a=60 m③同理当v2=15 m/s时停车距离s′=s1′+s2′=15t+1522a=37.5 m④解得t=1 s a=5 m/s2.【答案】 1 s11.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会发生“追尾”事故——后面的汽车撞上前面的汽车.请分析一下,造成“追尾”事故的原因有哪些?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车速限制为120 km/h.设某人驾车正以最高时速沿平直高速公路行驶,该车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司机的反应时间(从意识到应该停车至操作刹车的时间)约为0.7 s,请分析计算行驶时的安全车距.【解析】120 km/h=1003m/s,0.7 s内匀速行驶,位移s1=1003×0.7 m≈23.3 m设刹车后到停止位移为s2,据v2t-v20=2as知(1003m/s)2=2×5 m/s2×s2解得s2≈111.1 m所以安全车距为s=s1+s2=134.4 m.【答案】原因:①车速快;②车距过小;③司机反应慢;④车的制动性能差.134.4 m12.(2012·肇庆高一检测)卡车以72 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遇情况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6 m/s2,求:(1)4 s内的位移;(2)若正前方30 m处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2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问是否会发生事故,为什么?【解析】(1)设卡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卡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a =-6 m/s2,又卡车速度v0=72 km/h=20 m/s由v t=v0+at得:卡车停下来的时间t1=vt-v0a=0-20-6s=103s<4 s由此可判断4 s后卡车已经停止,由v2t-v20=2as得:s=v2t-v202a=02-2022×(-6)m≈33.33 m(2)由(1)得卡车3 s后速度为2 m/s,这段时间卡车位移s 1=v23-v202a=22-2022×(-6)m=33 m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段时间的位移s=vt=2×3 m=6 m2位移差Δs=s1-s2=(33-6) m=27 m<30 m所以不会发生交通事故.【答案】(1)33.33 m (2)见解析【备课资源】(教师用书独具)汽车交通事故与限速由力学原理可知,任何物体只要运动,就具有动能.动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利用得好,可以使机动车克服阻力,维持正常行驶,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对机动车本身和周围的人和物造成损害,能量越大,造成的损害越严重.由于动能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机动车速度增大,其能量将急剧增大,造成损害的危险也急剧增大.在一项研究中指出:碰撞速度为30公里/小时,仅有5%的行人会因碰撞而死亡;但是,碰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和70公里/小时时行人死亡的可能性分别高达45%和85%.交管部门对道路限速的重要原因是,驾驶人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有可能低估交通事故的风险和严重程度,而高估自身及所驾驶车辆的安全性,从而采取不合适的驾驶速度.进行道路限速也是对他们进行提示的必要手段.特别是机动车在夜间、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行驶,更容易发生事故,规定一个合理的行驶速度尤其重要.交管部门规定最高限速的研究方法,可以用常见的“木桶原理”加以解释: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把机动车的最高安全车速看做木桶的最大容量,车辆技术状况、道路条件、环境和天气状况、交通条件、驾驶人自身特性看做构成木桶的5块木板.很明显,道路条件、环境和天气状况、交通条件、车辆的技术状况及驾驶人自身特性都将构成这一路段最大安全车速的限制条件.机动车在同车道行驶时,前后两车之间必须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该距离称为安全行车间距,其值大小与车速、驾驶人的反应时间、车辆性能和道路条件等有关.车速越高,安全行车间距要求越大.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必须根据安全行车间距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车辆行驶速度,保持必要的行车间距,确保行驶安全.为了确保安全,遇不良天气,首先应当考虑放慢车速,然后在较低的车速上确定应保持的安全车距.如何确定安全车距呢?最保险也容易记的是借用高速公路上有关前后车安全距离的规定,即本车的实际行驶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公里,就与前车保持多少米以上的车距.例如,某车的行驶速度是50 km/h,与前车应保持的安全车距是50 m以上;80 km/h,应保持的安全车距是80 m以上.如果气候不好,如雨雪天,路面比较滑,安全车距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延长2~3倍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
惠东荣超中学
编者:梁凤军指导老师:赖顺安
一、课程导入2分钟
在马路上,我们常会见到一些有关交通安全的标语“减速慢行勿争先关照生命到永远”“如果你不想去医院,请勿超速驾驶”“拒酒千里外安全万里行”“喝酒过多伤肝,酒后驾车要命”为什么超速和酒后驾车易发生车祸呢?(展示车祸的图片)
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行驶的特点和安全行驶的常识.
2.能用匀变速运动规律处理汽车的刹车与启动问题
3、掌握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匀速运动物体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自主教学10分钟
自学课本上P40-P41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某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25m处有危险并以-10m/s2匀
减速刹车;
(1)若马上制动,停车距离为多少?该汽车行驶会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2)若司机反映时间为0.7s,该汽车会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答:(1)停车距离为20m,小于25m,故无安全问题
(2)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刹车距离=34m,大于25m,所以会出现安全问题。

2、影响汽车刹车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客观因素:路面、轮胎、汽车刹车系统(鼓刹或盘刹、刹车辅助、主动刹车技术等)
主观因素:驾驶员的反应和操作
3、为什么酒后驾驶危险?
驾驶员刹车需要一个反应的时间,这个时间平均约为0.5~1.5s,而驾驶员醉酒了以后的反应时间则至少会增加2~3倍,大大增大了刹车距离。

三、小组讨论(8分钟)
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1)甲乙物体各自的运动的特点?(即做什么运动)
(2)在0—4s内甲乙物体在什么时刻相距最远?
此时有什么特点呢?
(3)甲乙能不能相遇,如果能,在什么时候相遇?
参考答案:
(1)甲是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2)在t=2s 的时刻相距最远。

这时V 甲=V 乙
(3)一定能,在4s 的时候相遇,因为在4s 的时候甲和乙经过的位移相等!
四、反馈精讲 10分钟 预设反馈: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基本解决自主教学习题。

预设精讲:1、反应距离:车速×反映时间 即S 1=vt
2、刹车距离:刹车时间内前进的位移
即 S 2=
3、停车距离:S=S 1+S 2
安全距离 停车距离,汽车才安全
展示光盘动画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预设精讲例题: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 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
(1)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2)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 追到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解:(1)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大,设所用时间为t
(2)设追上设所用时间为t1,此时
这时距停车线距离为:
这时汽车的速度为:
五、当堂训练 10分钟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点,出一些题目,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

达到了解汽车行驶的特点和安全行驶的常识,以及能用匀变速运动规律处理汽车的刹车与启动问题。

由速度公: 2
2v a -≥
23/ 6/ ==6m/s a m s v m s v v ==自自汽6 23v v at t s s a =⇒===汽汽2211 (6232) 6 22S S S v t a t m m =-=-=⨯-⨯⨯=自自汽最远距离 12111=S 42S at v t t s ⇒=⇒=自自汽134/12/
v at m s m s ==⨯=汽16424S v t m m ==⨯=自
1.一辆汽车以20 m/s的初速度作匀减速刹车,若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4 m/s2,求8 s后此汽车的速度和位移。

答案:5s已停下,因此8s时的速度也为0。

8s时的速度也是5S的位移,为50m
2、奥迪R8跑车从108km/h匀减速刹车,刹车距离为37.5m,不计反应时间,(1)求R8刹车的加速度
(2)用同样的加速度刹车,求R8从86.4km/h刹车至停止的距离
(1)-12 m/s2
(2)24m
作业:
课本42页第1题。

练习:完成《三维设计》相应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