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必须掌握的常考语文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必备知识点大全
![小学六年级必备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bebd5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8.png)
小学六年级必备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1. 五方读物:了解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2. 古诗词:学习背诵中国古代优秀诗词作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3. 成语故事:了解常用成语及其内涵,如《井底之蛙》、《画蛇添足》等。
4. 排比句:学习并运用排比句,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5. 短篇小说:阅读与分析短篇小说,如《荷花淀》、《完美的婚姻》等。
二、数学知识点1. 整数运算:掌握加减乘除整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如正负数相加、相乘等。
2. 分数运算: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
3. 小数运算: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如小数相加、相乘等。
4. 平面图形:认识与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5. 单位换算:学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如米与千米、升与毫升等。
三、科学知识点1. 植物生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要素,如种子发芽、光合作用等。
2. 声光电:学习与掌握声音、光线以及电力的基本知识与特性。
3. 天气气候:了解不同季节的气象变化、天气的形成原因及预测方法。
4. 地心引力:认识地球引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探究万有引力定律。
5. 太阳系与星座:了解太阳系的组成与行星运行规律,同时学习星座的基本知识。
四、社会知识点1. 中国地理:掌握中国的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重要地理要素。
2. 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各大洲的位置、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
3. 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的时间顺序、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4. 文化遗产:认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京剧、传统节日等。
5. 环保知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与防止措施。
五、英语知识点1. 日常用语:学习基本的英语会话用语,如问候、购物、询问信息等。
2. 词汇积累:扩展词汇量,学习常用单词的拼写和词义。
3. 句型构建:掌握常用句型的结构,如一般现在时、过去进行时等。
4. 阅读理解:培养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学习通过阅读获取信息。
202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5篇)
![202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04d4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b.png)
202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5篇)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积累词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每篇课文后面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正确地读写及积累。
【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
例“凝神谛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注意力仔细地听”。
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
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
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一、辨析词义辨析词义的方法: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
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
“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
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
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
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
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二、用词造句要做到: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整。
三、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多义词复习指导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言的一大特点。
在小学阶段,只要学生了解这一特点,并能在理解词语的基本义的基础上,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建议】1、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c4032269eae009591bec2b.png)
精心整理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 志、(后)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七)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八)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九)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十)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十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三)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八)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九)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二十)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删缺乏谓语: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删去“为”或句尾加上“而奋斗”)缺乏宾语: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
(句尾加上“方法”)(2)成分搭配是否妥当主谓不当:现在,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动宾不当: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主宾不当:他的家乡是广东顺德市人。
定中不当: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3)语序是否合理例:每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应该是“都希望将来”)例: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
(“尖刻”改为“尖锐”)(二十四)句式变换:①主动句和被动句互换例:战士们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主动句)例: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战士们击退了。
(被动句)A、主动句变换为被动句方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加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后不变。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37411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8.png)
一、词语辨析1.近义词辨析例如:懒惰和懒散、壮丽和宏伟、诚实和真诚等。
2.反义词辨析例如:今天和昨天、好和坏、黑和白等。
3.形近词辨析例如:笨和笛、街和街、乱和鸾等。
二、句子成分1.主语:句子中表示动作的主体。
2.谓语: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内容。
3.宾语:句子中接在动词后的补充说明。
4.状语: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5.定语: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三、成语和谚语1.成语:通过多个字组合而成的固定搭配,具有特定的意义。
例如:一心一意、晴天霹雳、不耻下问等。
2.谚语:具有简练表达智慧的格言或警句。
例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君子之交淡如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
四、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他是我的知己,像一颗流星划破黑夜。
2.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张的描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如:他跑得飞快,像一道闪电一样。
3.排比: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进行排列,起到强调或对比的作用。
例如:既要爱国,又要爱家乡;既要听话,又要有主见。
五、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他是我的知己,像一颗流星划破黑夜。
2.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张的描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如:他跑得飞快,像一道闪电一样。
3.排比: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进行排列,起到强调或对比的作用。
例如:既要爱国,又要爱家乡;既要听话,又要有主见。
六、阅读理解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推理等。
例如: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判断对错、选择合适的答案等。
例如:理解古代诗词、文章和典故等。
七、作文写作1.格式要求:包括书信、日记、小说、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
2.内容要求:要求语言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感情真实。
3.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修饰。
2024年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2024年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0995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c.png)
一、字音知识
1.声母、韵母和声调
2.同音字
3.多音字
4.字的读音变化规律
二、字形知识
1.偏旁部首
2.字的结构和构造
3.字形的写法和笔画顺序
4.字与字的组合
三、字义知识
1.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
2.多义字和义项
3.词的辨析
4.词的引申义
四、词语知识
1.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词的搭配
3.词的辨析和造句
4.词义的引申和联想
五、词汇积累
1.词语的理解和积累
2.形成自己的词汇网络
3.阅读中的词语辨析和积累
六、语法知识
1.词语分类和变化
2.词性的概念和辨析
3.词的构词规律
4.词语的语法功能
七、句子知识
1.句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句子的分类和结构
3.句子成分的认识和辨析
4.句子的语法功能
八、语篇知识
1.语段的结构和特点
2.语篇的逻辑关系
3.故事的时态和情节安排
4.语篇的文体特点
九、阅读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阅读方法的训练
3.阅读策略的养成
4.阅读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以上是2024年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主要知识点。
教材内容还包括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作文技巧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阅读理解和动手表达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语文知识梳理,六年级考点梳理手册语文
![六年级语文知识梳理,六年级考点梳理手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0f27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0.png)
六年级语文知识梳理,六年级考点梳理手册语文六年级语文备考总复习知识点:字一、笔顺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
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先横后竖十一十先撇后捺人丿人从上到下主亠从左到右川丿先外后里再封口田先中间后两边山从外到里向二、汉字结构独体字:天、木左右结构:说、你上下结构:忠、秀左中右结构:谢、做上中下结构:意、喜全包围结构:国、园半包围结构:同、凶品字结构:森、晶三、查字典查字典一般采用音序查字、部首查字和数笔画查字三种方法,以哪一种为好,这要因字而定,一般说来,熟字查音序,生字查部首,没有部首用数笔画查。
查字典要注意选择义项。
给多义字定义项要从词的整体考虑,有时需联系上下文。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修辞方式就是修饰词语,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有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重复、设问、引用、比较、借代、反讽、真实、互文、类比等。
1.比喻:说白了就是比喻,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以一物解释另一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短语或句子进行排比,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句: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强调语气,带有询问的期待。
说白了,句子里有问有答。
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个意思相反的词或句子表达意思。
9.对比:把事物的正面和负面或者事物的正面和负面放在一起比较。
10.对偶:用两个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要直接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是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4b7c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d.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毯tǎn(地毯、绿毯、毛毯)陈chén(陈旧、陈列、陈述)裳shang(云裳、衣裳、红裳)虹hóng(霓虹、彩虹、长虹)蹄tí(牛蹄、马蹄、蹄子)腐fǔ(豆腐、腐败、腐烂)稍shāo(稍等、稍微、稍纵即逝)微wēi(微妙、微笑、轻微)二、多音字行(háng)(一行)(xíng)(行动)勒(lè)(勾勒)(lēi)(勒马)蒙(mēng)(蒙骗)(méng)(蒙受)(měng)(蒙古族)三、近义词渲染—烘托热闹—喧闹明朗—晴朗奇丽—瑰丽疾驰—飞驰回味—体味境界—境地拘束—拘谨四、反义词迂回—径直拘束—自然洒脱—拘谨舒服—难受羞涩—大方五、理解词语清鲜:清爽新鲜。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柔美:柔和而优美。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六、词语拓展绿草如茵、绿意盎然、绿意葱茏青山绿水、披红挂绿、绿盖叠翠七、句子解析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全”和“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77e3f5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3.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1、描写人物仪表、容貌、体态:仪表堂堂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眉清目秀如花似玉2、反映人物优秀品质: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视死如归拾金不昧临危不惧3、带有“鼎”的成语:鼎足之势钟鸣鼎食人声鼎沸三足鼎立一言九鼎4、带有数字的成语:一干二净两面三刀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九牛一毛5、历史故事的成语:按图索骥程门立雪班门弄斧兵不厌诈三顾茅庐6、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大公无私承前启后翻天覆地弄假成真舍近求远7、带有一对近义词的成语: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七拼八凑胡言乱语8、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惊弓之鸟9、形容很专心的成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一志目不转睛10、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头重脚轻口是心非耳闻目睹11、描写春天的词语: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色满圆春意盎然鸟语花香12、描写夏天的热:赤日炎炎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大汗淋漓13、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寸草不生连绵起伏14、描写水的成语:水平如镜波澜壮阔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波涛汹涌17、表示心情的成语:高兴:兴高采烈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心旷神怡沾沾自喜伤心:垂头丧气心灰意冷悲痛欲绝心如刀绞万箭穿心18、表示说话的成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对答如流喋喋不休19、带有动物名称的:闻鸡起舞、狐假虎威、胆小如鼠、龙飞凤舞、画蛇添足20、描写人物神态的:手舞足蹈眉开眼笑愁眉苦脸目瞪口呆垂头丧气21、描写自然环境的:雨:和风细雨风雨交加狂风暴雨急风暴雨暴风骤雨花:百花齐放百花盛开百花争艳花红柳绿五彩缤纷天气:风和日丽骄阳似火秋高气爽天寒地冻滴水成冰22、含有夸张手法的成语:怒发冲冠一目十行一日千里一字千金百发百中一日三秋2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七上八下心急如焚24、反映技艺高超的成语:技压群芳技压群雄声情并茂神通广大炉火纯青25、反映朋友间情谊深厚的成语:深情厚谊、情同手足、情深义重同甘共苦肝胆相照26、反映景色优美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翠_流27、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人如潮涌28、形容情况险急:危在旦夕、迫在眉睫、命悬一线、火烧眉毛刻不容缓29、反映场面热闹繁华的成语: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水泄不通人声鼎沸人山人海30、有比喻的成语:归心似箭、视死如归、胆小如鼠、守口如瓶31、含有“不”的成语:与众不同宁死不屈水泄不通目不识丁力不从心32、描写地形地貌的成语:连绵不断高耸入云危峰兀立拔地而起一望无边33、含有人物的成语:江郎才尽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塞翁失马、孟母三迁34、描写冬天的词语: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瑞雪纷飞冰天雪地35、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蜻蜓点水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6、多字格成语: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既来之,则安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铃还须系铃人吃一堑,长一智一不做,二不休37、“想”的成语:深思熟虑胡思乱想朝思暮想左思右想异想天开38、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1、课外俗语:(1)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小学六年级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cb1ed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c.png)
小学六年级知识点汇总一、语文知识点1. 词语辨析在小学六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词语的辨析,包括近义词、形近词、同义词等。
例如:木桌和木椅的区别、迅速和快速的区别等。
2. 课文阅读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课文来培养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作文写作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作文写作技巧,例如写人物描写、记叙文、议论文等。
他们需要注意文章结构、主题句、过渡词等要素。
4. 古诗词背诵小学六年级的课程中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学生需要进行背诵和理解。
二、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有所了解,并能进行相互之间的转换。
2.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是六年级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运算符号及其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 几何图形六年级学生需要了解平行线、垂直线、镜面对称等几何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简单的图形。
4. 数据统计学生需要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并能从图表中读取相关的信息。
三、英语知识点1. 词汇和句型小学六年级英语中,学生需要积累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并能够正确运用基本句型进行日常表达。
2. 听力和口语学生需要借助听力材料,提高对英语语音、语调的理解,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英语短文、故事,学生需要培养对英语文本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包括理解主旨、找出关键信息等。
4. 写作技巧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英语写作技巧,包括书信、日记等,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科学知识点1. 自然界常识学生需要了解天气、季节、植物生长等自然界的常识,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
2. 器械使用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仪器、器械,并了解其基本原理。
3. 生物科学小学六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学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知识,如动植物的分类、生长发育等。
4. 环境保护学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学会履行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基础知识(六年级复习必备)
![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基础知识(六年级复习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1d47b3e6a0116c175e0e480d.png)
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基础知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75c008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b.png)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1一、拼音: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见附件一)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
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二、词语: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
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
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
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见附件二)三、汉字: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
(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四、句子: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
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
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d0f113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6.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常识大全集锦一、句子1、对子歌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2、关于天气的谚语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3、关于帮助的谚语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4、关于祖国风光的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三峡天下雄,剑门天下险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5、关于思想方法的谚语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6、关于团结的谚语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一花独放不是春,白花齐放春满园7、对联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浓烟淡远近秋。
(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江苏苏州沧浪亭)8、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 慌了神韩信点兵一一多多益善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包公断案一一铁面无私姜太公钓鱼一一愿者上钩小葱拌豆腐------- 清二白猪八戒插葱一一装象9、名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志者事竟成。
小学语文知识点笔记六年级
![小学语文知识点笔记六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c23b93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3.png)
小学语文知识点笔记六年级一、词语的选择和运用1. 词的相对难易程度2. 词的多义性3. 词语的辨析二、修辞手法1. 象征2. 比喻3. 夸张4. 排比5. 近义词的运用三、句子成分的识别和分析1. 主语3. 宾语4. 宾语补足语5. 定语6. 状语7. 表语8. 同位语四、句子成分的搭配和运用1. 谓语动词的选择2. 宾语的选择3. 定语的搭配4. 状语的选择5. 表语的搭配五、句子结构的变化规律2. 并列句3. 主从复合句4. 疑问句5. 祈使句6. 反问句六、修辞方法的运用1. 简练明确2. 排比句3. 修辞疑问句4. 反问句5. 倒装句6. 语序倒装7. 元宵佳节七、修辞方法的特点1. 图像感2. 豪放激情3. 文字精练4. 表现力强5. 表达情感八、词句修辞方法运用1. 提示意义2. 增强感情3. 掌握节奏4. 语言技巧5. 突出重点九、意象在语文中的应用1. 描写事物2. 表达情感3.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4. 创建艺术形象5. 营造氛围十、修辞效果的总结1. 通过词语的音、义、形、神来达到目的2. 严谨的表达方式3. 具备艺术性4. 让读者愉悦5.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以上是小学语文知识点笔记的内容,通过对词语的选择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句子成分的识别和运用,让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和有层次感。
对句子结构的变化规律的把握,使文章表达更加灵活多样。
修辞方法的运用和特点,以及词句修辞方法的应用,使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得到提升。
同时,通过意象的运用,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形象和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修辞效果的总结则是对以上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这是六年级小学语文知识点笔记的内容。
小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小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2cdea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4.png)
小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一、语文常识
•字词的基本概念:字、词、词语
•拼音与字母
•现代汉语的基本语音、语调和声调
•基本符号:标点符号和书写符号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阅读速度、准确度、连贯度的培养
•阅读中的细节理解、归纳概括、推理判断和评论鉴赏
三、汉字知识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汉字的构造和形体分类
•汉字的部首和偏旁
•汉字字义的基本概念
•常见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词语运用
•词语的搭配和用法
•词义辨析和多音字的认识
•常用成语和谚语的理解和应用
五、基础写作训练
•书写基本规范
•常用字的写法和笔顺
•书写技巧和文字设计
六、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古汉语的基本语音、语法和语态
•古代文学名篇和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七、修辞和文体技巧
•修辞和表现手法的分类和特点
•不同文体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式
•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要点和技巧
八、文学常识和鉴赏
•古今文学名著的阅读和欣赏
•文学流派和作品的鉴别和评价
•诗词、散文、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类型和特征
结语
以上为小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适用于六年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加强具体内容的练习和应用。
小学六年级文科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文科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c2a36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3.png)
小学六年级文科知识点汇总一、语文知识点1. 诗歌鉴赏:学会欣赏诗歌的美妙之处,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2. 阅读理解:学会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理解并回答问题,提炼主旨,分析作者意图等。
3. 写作技巧:熟练运用各类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 成语运用:了解常用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并且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能够恰当地运用。
5. 修辞手法:学会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6. 古诗文学: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和古诗词,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背后的历史故事。
7. 标点符号运用: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正确插入标点,使语句更加准确和流畅。
二、数学知识点1. 四则运算: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 小数和分数: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能够进行小数和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计算。
3. 三角形与四边形:认识和了解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够判断形状和计算周长、面积等。
4. 数据统计: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并能够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
5. 时钟和日历:掌握时钟和日历的使用,能够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时间和日期。
6. 算术应用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数量关系:理解数量关系的概念,能够通过图表等形式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社会知识点1. 中国地理:熟悉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和主要河流山脉等地理知识。
2. 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位置、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
3. 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著名事件和重要人物,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4. 政治常识:了解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国旗和国徽,培养对国家的归属感和爱国情怀。
5. 人文地理: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民俗和社会习惯,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6. 经济常识:初步了解经济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货币和消费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合理消费观念。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8d52407fd5360cba1adb5b.png)
三一文库()/小学六年级〔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四)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五)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六)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七)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八)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九)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十)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十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三)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四)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五)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六)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十七)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八)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九)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二十)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一)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二)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776e11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2.png)
【导语】⼩学六年级的语⽂复习,需要将⼩学六年当中的所有语⽂知识进⾏⼀次系统的复习,并在复习中进⼀步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学六年级语⽂备考总复习知识点篇⼀:作⽂ 复习概要总结 (⼀)应⽤⽂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记、留⾔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
(⼆)⼤作⽂。
1、侧重叙事的记叙⽂。
①六要素:⼈物、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②记叙的顺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五种。
顺叙: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
2、侧重记⼈的记叙⽂。
①选择⾃⼰最熟悉、最了解、最有感情的⼈来写。
②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来写。
3、写景、状物的记叙⽂ ①抓住特征,准确描述。
②空间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到⼩,从⾥到外,从外到⾥等 4、提供材料的作⽂ 材料作⽂:扩写、续写、改写、缩写、看图作⽂等。
知识点总结 作⽂是字、词、句、段等语⽂知识的综合运⽤。
在⼩学阶段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
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整,注意不写错别字。
正确使⽤学过的标点符号。
会写常⽤的应⽤⽂:留⾔条、请假条、板报稿、⽇记、书信、通知及简单的读书笔记和会议记录等。
要写好⼀篇作⽂必须解决好以下⼏个⽅⾯: ⼀、审清题意。
即要看懂题⽬的意思和要求 第⼀,必须弄清题⽬要写的对象 如:《我这个⼩孩》和《邻居家的⼩孩》,虽然都是写⼩孩,但前者是写⾃⼰,后者却是写别⼈。
⼜如在状物的⽂章《我最喜欢的××》⼀题,仔细研究,它要求我们写最喜欢的东西或有趣的动物等。
如果按《我最喜欢的⼈--妈妈》来写这就弄错了写作的对象。
第⼆,必须弄清题⽬要写的范围 有的题⽬从时间⽅⾯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
有的从地点⽅⾯规定了范围,如《操场⼀⾓》、《在公共汽车上》。
有的从内容⽅⾯规定了范围,如《学洗⾐》、《植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必须掌握的常考语文知识点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分类: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
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一般—个别2现象—本质3原因—结果4概括—具体5部分—整体6主要—次要
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三十三、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2表讽刺或否定3表特定称谓4表强调或着重指出5特殊含义
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表注释2表插说3表声音中断、延续4表话题转换5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表内容省略2表语言断续3表话未说完4表心情矛盾5表思维跳跃6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六、其他:
(一)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
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便;就;于是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