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大全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高考总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高考总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1.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2.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3.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一、世界第一大洲1、地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全马上既要进行地理学科的会考了,你准备好了吗?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欢迎阅读!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地壳和地壳变动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人们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地壳内部圈层的主要特征。

1)地壳。

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地壳的厚度不均,其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6千米。

2)地幔。

地幔位于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以上。

地幔为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

地幔又有上地幔和下地幔之分。

上地幔比较复杂,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而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圈),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发源地之一。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3)地核。

从古登堡面至地球的核心是地核。

地核又可分成外核和内核两个部分。

地下2 900千米~5 000千米深处为外核。

外核的物质接近液体,横波不能通过。

5 000千米以下的深部是内核,内核的物质为固态。

据推测,地核的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

2.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地壳的化学组成。

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的含量,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7.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约占四分之一强。

(2)地壳的结构。

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叫硅铝层,下层叫硅镁层。

硅铝层的成分主要是硅、铝,这层的化学成分及某些物理性质与花岗岩极为相似,所以又叫花岗岩层。

硅镁层中的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这层的化学成分及某些物理性质与玄武岩相似,所以又叫玄武岩层。

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普遍存在。

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3)矿物。

地壳中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完全版)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完全版)

地理复习资料[[完全版]]!!!一、自然地理(一)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

1)天体。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所有天体都是物质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有各自的特点。

除以上自然天体外,还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

2)恒性。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它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质量巨大、能自己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

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氦。

3)星云。

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它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主要组成成分是氢。

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

4)星座。

为了便于认识恒星,人们把天球分为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叫做星座。

根据国际上规定,全天共分成88个星座。

每个恒星都有它所属于的一个星座,星座中所包括的主要亮星,构成各自独特的图形。

如大熊星座的七颗亮星构成勺子形(中国称其为北斗七星)。

(2)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是宇宙间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表:太阳地球———月球太阳系行星和卫星其他八大行星和卫星小行星银河系彗星流星体(陨星)总星系行星际物质恒星世界(包括其他恒星、星云;星际物质)河外星系2.太阳和太阳系。

(1)太阳。

1)太阳概况。

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即一个天文单位。

太阳的半径约为700 000千米,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

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

太阳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

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8倍。

2)太阳的外部结构。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清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清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清版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换。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以及各自的特征。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河流的类型与特征:山地河流、平原河流等。

- 湖泊与地下水的分布和特点。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布局的因素:气候、土壤、市场等。

- 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地理:- 工业的分类与特点:重工业、轻工业等。

- 工业区位因素:原料、能源、市场、交通等。

-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1. 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资源、政策、地理位置等。

- 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欧盟、东盟等。

- 区域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2. 交通运输:-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特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 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与优化。

-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 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 旅游规划与环境保护。

五、环境地理1.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赤道略大于两极。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经过地球上特定点与东经0度子午线之间的角度,纬度是指特定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

-时区与时间:为了统一各地时间,全球根据经线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度,即一小时。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是地球的三个主要内部层。

2.人口与城市:-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人口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结构指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的分布情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体系与城市规模:城市体系是指由不同等级城市组成的网络,城市规模一般用人口数量来衡量。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城市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但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压力。

3.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围绕在地表上空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统称为对流-平流系统,其它两个是中间层和外层。

-气候与气象:气候指长期平均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气象是研究气候现象的科学。

-水循环与水资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是指供人类使用的水的总量。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是指利用土地和水培养植物、饲养动物以获得食物和其他产品的活动,农村发展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

-工业与工业区位:工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劳动和技术转化成产品的经济活动,工业区位是指工业建设选择的地理位置。

-交通与交通运输:交通是指人员、物品和信息在空间上的流动,交通运输是指人员、货物和信息等在空间中的运输活动。

4.经济地理:-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区域发展指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差异和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发展考察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总高考地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和资料,就能事半功倍。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汇总的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1、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包括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等。

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黑子、耀斑等。

熟悉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普通性、特殊性。

2、地球的圈层结构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知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

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3、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掌握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熟悉大气的垂直分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特点。

4、大气受热过程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

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热力环流明白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等现象。

6、风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包括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学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7、水循环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如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8、海水的性质熟悉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9、海水的运动了解海浪、潮汐和洋流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

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对气候、渔场、航行等的影响。

10、常见的地貌学习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11、植被与土壤认识不同类型的植被,了解其与环境的关系。

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和主要类型。

12、气象灾害了解台风、寒潮、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13、地质灾害熟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和防范方法。

二、人文地理1、人口掌握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其特点。

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城市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全)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全)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系统●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能观测到的距离——150亿光年●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行星的特点: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够清除自身公转轨道周围物体●哈雷彗星周期——76年●陨石种类有三种: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天体系统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太阳系●宇宙年:2.5亿年●行星运动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太阳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距离太阳最近的横恒星——比邻星●太阳的外部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里向外)温度变化:越来越高●太阳活动:黑子(光球);耀斑、日珥<红色火焰>(色球);太阳风(日冕)●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 11 年●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无线电、使天气气候异常、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光只有一个地球●八大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类地行星)其中土星卫星数目最多,水星金星没有卫星,木星体积质量最大,火星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地球自传与公转周期适●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月球●月球上没有声音,没有散射光,表面温差大,起伏不平,有环形山●月球运动周期:恒星月27.32日月相●月球本身不发光●朔望月29.53 日新月(初一、三十,大潮,日食,月球在日地之间)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地球在日月中间)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日食与月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分月全食、月偏食月球与潮汐●两次潮水间时间间隔12小时25分。

太阳引潮力不及月球1/2。

●大潮: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相互叠加小潮: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相互削弱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太空探索的的历程● 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 1961年加加林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1969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第一个脚印●中国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太空探索的意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专题4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相比,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等);太阳活动(黑子、耀斑等)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各圈层的特点。

例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等。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等)。

3.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如,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

地理复习资料高中

地理复习资料高中

地理复习资料高中地理复习资料高中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地理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地理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1.地球的结构与构造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层,由固态和半固态的岩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

2.板块构造与地震地球的地壳被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

板块运动造成了地震的发生。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会造成地表的震动和破坏。

3.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主要受到纬度、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和倾斜有关。

4.地球的水文地球的水文包括水循环、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从地表蒸发,形成云层,再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的过程。

河流是地表水流的一种形式,湖泊是由河流水域形成的水体。

冰川是由积雪逐渐压缩而形成的大型冰体。

地下水是地表水渗透至地下形成的水体。

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内的居民总数。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发达、社会功能较为复杂的地区。

2.农业与工业农业是指利用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农产品的活动。

工业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和人工劳动生产商品的活动。

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两个重要支柱。

3.交通与通信交通是指人和物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联系。

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资源与环境资源是指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三、地理技能1.地图阅读与制图地图是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工具。

高考地理总复习(完整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完整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完整版)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高一地理复习资料(全)

高一地理复习资料(全)

高一地理复习资料(全)第一单元宇宙环境1.宇宙的基本学问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的基本学问地球的地位: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一般性: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与各自的成员地球的特殊性: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中心天体:太阳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缘由:①宇宙环境的缘由: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②地球自身的缘由:相宜的日地距;相宜的体积与质量3.太阳的能量来源与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4.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记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色球层耀斑最剧烈的太阳活动显示注: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5.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周期:1个恒星日 6.地球自传的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二地方时产生(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昼夜更替的周期与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积累状况7.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即自西向东)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与大致日期周期:1个恒星年速度的改变: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黄赤交角的作用: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第1页黄赤交角的大小:23°26〃画图留意:画出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来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安排改变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与周期:——以1回来年为周期,在南北回来线间来回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重点:问题探究:黄赤交角的改变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改变?参考答案: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太阳公转轨道面之间的斜交存在夹角,太阳的回来运动是在黄赤交角之间进行的,在两条回来线之间出现了太阳的直射现象,所以夹角的存在使地球有了四季和五带的改变。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图文结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图文结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图文结合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图。

比例尺、图例和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投影:由于地球是一个三维球体,将其展开为二维地图需要进行投影。

常见的投影方法有墨卡托投影、兰伯特投影等。

4.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河流的类型:内流河与外流河。

- 湖泊的分类:淡水湖与咸水湖。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

-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老龄化、城市化。

- 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城市问题、城市规划。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 工业布局: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 工业区位因素: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

3. 交通运输- 交通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

- 交通网络:国家交通网、城市交通网。

- 交通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原理:通过卫星或航空器搭载的传感器远距离感知地表信息。

- 遥感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功能: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展示。

- GIS应用: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环境评估。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原理: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地面定位和导航。

- GPS应用:导航定位、精准农业、交通管理。

高三地理复习资料

高三地理复习资料

高三地理复习资料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篇一」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地球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12、地表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至零;13、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一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为15°/h;14、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大小即为当地的纬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15、在地球公转运动中,近日点(1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值,远日点(7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小值;1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17、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直射赤道;18、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约每天移动0.26°,每月移动8°;19、晨昏线的判读: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线为昏线;在侧视图中,左夜为晨,右夜为昏;在晨昏线上的点,如果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晨线,如果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昏线;20、太阳高度判断:昼半球中太阳高度>0,夜半球中太阳高度<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21、在光照图中,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22、在光照图中,晨昏线上纬度点(即转折点)所在经线地方时要么为0时或24时,要么为12时;如果该转折点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昼,则过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如果该转折点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夜,则过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⑵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⑶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⑸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⑹七大洲地形特色:亚洲:①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①地势低平。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地理常识大全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地理常识大全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地理常识大全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地理常识大全
大气环境与天气
1. 我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别特征是什么?
2. 暴风雪和冰雹的形成原因和区别是什么?
3. 什么是静电偏转?雷电的形成与防范措施有哪些?
4. 什么是地球公转、自转?地轴倾角和四季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5. 三种地形形态(山地、高原、平原)的特征是什么?地形变
化对气候和水资源的影响是什么?
水资源及利用
1. 陆地总面积与水资源总量的比例是多少?机械取水方式和供
水方式有哪些?
2. 人均水资源量统计和国际组织推荐的最低水资源标准是什么?
3. 什么是“水土流失”?这种现象如何影响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
地球的构造与变化
1. 地球内部构造如何分类,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有何关系?
2. 如何判定岩石的形成时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观察到地球的变化与演化?
3. 大陆漂移理论,它是如何被提出来的?目前有哪些新的证据证明它的正确性?
希望这份高中地理常识大全能给高考的你提供帮助,加油!。

地理复习资料大全高中

地理复习资料大全高中

地理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高中生来说,地理是一门必修课程,它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更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复习地理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地理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是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

在复习地球与地图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了解地球的构造有助于理解地球上的地理现象。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变化,公转则导致了四季的交替。

复习地球的运动有助于理解气候和季节变化。

3. 地球的经纬度和地图投影:经纬度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个点位置的坐标系统,地图投影则是将三维的地球表面展示在二维的地图上。

了解经纬度和地图投影有助于读懂地图和进行地理定位。

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

在复习自然地理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重要,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复习水资源有助于理解水循环和水污染等问题。

2.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短期的天气现象。

复习气候和气象有助于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原因。

3. 地球的岩石和地质:地球的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了解地球的岩石和地质有助于理解地震、火山和地质灾害等现象。

三、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研究的是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和影响。

在复习人文地理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人口与城市:复习人口和城市有助于理解人口分布和城市化进程。

可以了解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和城市规划等问题。

2. 农业与工业:农业和工业是人类的两大生产方式,复习农业和工业有助于理解食物生产和工业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大全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一、考试内容分析: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1)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小行星带的位置彗星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3、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5、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周期:1个恒星日6、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1)昼夜更替晨昏线的含义、位置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2)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7、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8、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1)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2)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3)周期:1个恒星年(4)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5)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春秋是其中的过渡三种四季;24节气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11、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二、考题分析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0%;会考综合题中第一题出自本单元;1、请参照《会考说明》中试题举例进行练习:附录一的题型示例P10的三、1;附录二P29的第Ⅱ卷中的1、附录三P53的第Ⅱ卷中的12、关于本单元综合题要掌握的基本点:图1 图2 (1) 会画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黄道面、赤道面 (2) 自转和公转方向 (3) 日期及节气(4) 该日直射点的位置、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5) 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6) 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今后的变化(7) 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少小时 (8) 公转速度的变化 (9) 能联系的知识点:北京何日早上6点升旗?(B 、D ) 北京人影渐长是哪一阶段?(从A 到C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 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 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 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原因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 当地球公转到(A/C )点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高)当地球运行到D 到A 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 从A 到B 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第二单元 大气环境一、考试内容分析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3、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压:高低压气流:气旋和反气旋图:会判断;会画风向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1)地理位置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B海陆位置: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3)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4)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1)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气候要素:气温、降水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温带气候分为三种: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2)气候成因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3)气候分布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二、例题分析(见《会考说明》的附录一、二、三中的相关题目)第三单元陆地与海洋环境1、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化学元素——矿物——矿产造岩矿物——岩石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2)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3)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1)内容: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2)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3、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其组成和过程图示: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 岩浆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必掌握的地理规律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

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

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

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

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

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小。

2.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1)规律: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

(2)公转速度变化图示:(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节气3月21日前后赤道春分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夏至9月23日前后赤道秋分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冬至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髙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同一天,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变化。

当太阳直射点在某地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

当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减小。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4.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纬度分布规律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一)2004.4.28说明:《会考说明》P2的四、考试内容是复习提纲,请注意参照提纲内容认真读课本内容。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一、考试内容分析: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1)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小行星带的位置彗星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3、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5、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周期:1个恒星日6、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1)昼夜更替晨昏线的含义、位置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2)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7、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8、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1)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2)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3)周期:1个恒星年(4)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5)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春秋是其中的过渡三种四季;24节气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11、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二、考题分析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0%;会考综合题中第一题出自本单元;52求学网教育论坛 免费学习资料1、请参照《会考说明》中试题举例进行练习:附录一的题型示例P10的三、1;附录二P29的第Ⅱ卷中的1、附录三P53的第Ⅱ卷中的12、关于本单元综合题要掌握的基本点:图1 图2 (1)会画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黄道面、赤道面 (2)自转和公转方向 (3)日期及节气(4)该日直射点的位置、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5)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6)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今后的变化(7)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少小时 (8)公转速度的变化 (9)能联系的知识点:北京何日早上6点升旗?(B 、D )北京人影渐长是哪一阶段?(从A 到C ) 当地球运行到A 点(或C 点)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 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 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 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原因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 当地球公转到(A/C )点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高)当地球运行到D 到A 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 从A 到B 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二) 2004/5/6说明:根据《会考说明》P2的四、考试内容所列出的提纲,认真读书和做题。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考试内容分析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3、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52求学网教育论坛 免费学习资料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 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图:会判断;会画风向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1) 地理位置A 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B 海陆位置: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2)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3)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4)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1)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52求学网教育论坛 免费学习资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2) 气候成因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3) 气候分布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二、例题分析(见《会考说明》的附录一、二、三中的相关题目)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三)2004/5/7注:《会考说明》中本部分内容是以新版教科书的编排为标准的,请以《说明》列出的知识点进行复习第三单元陆地与海洋环境1、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化学元素——矿物——矿产造岩矿物——岩石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2)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3)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1)内容: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2)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3、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其组成和过程图示: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52求学网教育论坛 免费学习资料沉积岩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 岩浆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