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赛试题 答案
2019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基础篇35)
![2019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基础篇35)](https://img.taocdn.com/s3/m/06e4c21e2f60ddccda38a0f6.png)
2019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基础篇(35篇)01多言何益[原文]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释文]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叫声。
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
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字词]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蛙。
黾、蛙的一种。
(可以理解为蛙和蝇)5.恒:常常。
6.观:看,看到。
7.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
恒,常常。
鸣,啼叫。
在黎明按时啼叫。
8.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9.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0.擗(bì):同‚敝‛,困、疲劳。
11.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12.日夜:每日每夜13.然而:即使这样,但。
14.不:通否,没有02对牛弹琴[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释文]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
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
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字词]①操:琴曲。
②犊(dú):小牛。
③掉尾:牛因听到蚊、虻(牛蝇)的叫声,便摇尾驱赶。
④奋耳:竖起耳朵。
牛因听到小牛的叫声,便竖耳细听。
⑤蹀躞(diã xiâ):小步徘徊。
03反裘负刍[原文]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 初中阅读翻译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 初中阅读翻译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fc68123169a4517723a3d8.png)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初中阅读翻译及答案【三】21.★病痞【原文】余病痞①且悸,谒医视之,曰:“唯伏神②为宜③。
”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
召医而尤④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戚然慙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人者众矣,又谁辨焉!(选自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十八·辨伏神文》)【注释】①痞:肚子里生的硬块。
②伏神:中药名,外形似芋。
③宜:合适。
④尤:指责⑤病:危害。
⑥诸:之于。
【参考译文】我得了腹内郁结心悸反常的病,到医生那看病,说:“只有茯苓适合治疗。
”第二天,到市场上买,煎好服下了,病加重。
叫来医生责问他缘故,医生要求观看药渣,看后说:“唉!全是老芋头啊,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
你自己糊涂,却反而怪于我,不是过分吗?”我忧愁惭愧,愤恨忧心,将这类事推而广之,那么世上像这样以芋头出售害人的人很多,又有谁来分辨呢!【阅读训练】1.解释:(1)谒:请,拜访;(2)宜:合适;(3)诸:之于;(4)尤:指责;(5)鬻:卖;(6)病:危害2.翻译: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译文: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烹而饵之”中的“饵”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C.其一犬坐于前。
(《狼》)D.予分当引决。
(《指南录后序》)答:B(饵:服;前:走上前;均为名词作动词。
)(斗:想北斗星;蛇:像蛇;犬:像狗一样;分(fèn):按名分;均为名词作状语。
)4.从全文看,“鬻药者”得逞的原因是:买药者的无知(或:“子之懵也”。
)·22.★司马光勤学【原文】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bb2c8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2.png)
中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优秀的古诗⽂,不仅会丰富我们的语⾔材料,开拓我们的阅读视野,⽽且将会改善我们为⼈处世的质地,提升我们的⽂化品味,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我们的民族⾃豪感。
下⾯是⼩编为您整理了“中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部诗歌总集,⼀共有(B)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 2、成语"七⽉流⽕"出⾃《诗经》,它是⽤来形容(B)A、炎炎夏⽇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 3、名句"众⾥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那⼈却在灯⽕阑珊处"(⾟弃疾《青⽟案〃元⼣》)中"灯⽕阑珊"是指(B)A、灯⽕辉煌B、灯⽕即将熄灭C、灯⽕忽明忽暗D、灯⽕次第闪烁 4、李清照的《如梦令》⾥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的⽣活⽅式被现代⼈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的⽉份是(B)A、⼋⽉B、九⽉C、⼗⽉D、⼗⼀⽉ 6、诗句"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D)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7、"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种不是?(D)A、⿁节B、死节C、冥节D、寒⾷节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编插茱萸少⼀⼈。
"这⾸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这个传统节令是(D)A、中秋B、七⼣C、清明D、重阳 9、姜夔词"纵⾖蔻词⼯,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蔻"指(B)A、男⼦⼗三四岁B、⼥⼦⼗三四岁C、男⼦⼗五六岁D、⼥⼦⼗五六岁 10、诗句"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6-30(含1-30课答案)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6-30(含1-30课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0fbc70f78a6529657d5375.png)
16.牛首马肉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①,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②。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释】①灵公:齐国的国君。
丈夫:男子。
饰:服饰。
②相望:互相看见。
形容接连不断。
极言其多。
【文言知识】宾语前置句。
文中“莫之服”是个倒装句,应按“莫服之”理解,意为没有人穿它了。
它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种,在否定句中当代词充当宾语时,宾语可以置于谓语前。
又,“时人莫之许也”,应按“时人莫许之也”理解,意为当时的人们没有承认这一点的。
其他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未之见也”“勿之欺”等,同样都是这一类的宾语前置句。
【思考与练习】1.以下成语和晏子无关的是()。
A.张袂成阴B.南橘北枳C.比肩继踵D.一鸣惊人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①好()②之()③见()④何()⑤而()⑥逾()3.翻译:①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晏子所言“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是运用______的说理方法,指出齐灵公在这件事的处理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5.晏子的方法为何能奏效?请从“国人”的心理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含参考答案)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f9d5d2b4daa58da1114ad2.png)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参考答案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1.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diéxiè]垂羽翼。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节选)[三国]曹操)或“强乐还无味(蝶恋花[宋]柳永)”!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6.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7.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8.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9.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1.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12.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5.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1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7.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8.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19.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20.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2.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23.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成语并非出自《列子》的是(D)。
A.歧路亡羊B.杞人忧天C.愚公移山D.刻舟求剑解析:A.《列子·说符》B.《列子·天瑞》C.《列子·汤问》D.《吕氏春秋·察今》27.以下不属于纪传体断代史的一项是(A)。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解析:A.通史28.下列有关“三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东汉末年到曹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是建安文学的代表B.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C.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D.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七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七言诗的发展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九年级(初三)组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九年级(初三)组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36484ac9b89680202d8254c.png)
2009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九年级(初三)组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A(2分)2.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每句1分)3.(1)水味(只答对一个不得分)(1分)(2)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每空1分)4.(1)“承受”改为“承蒙”(1分)(2)去掉“郑重承诺”(1分)(3)将“你”改为“您”(1分)5.(1)他们笑武官无知,将孟获说成是孟子的后代。
(2分)(2)文官故意将孔明说成是孔子的后代,以讽刺武官将孟获说成是孟子的后代的无知。
(2分)二、6.(1)D(1分)(2)áo(1分)(3)B(1分)7.看远看透看淡(每空1分)8.示例:人生似一首歌,应该多一些高亢的音符,少一些沙哑的音阶。
(2分)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绚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格调。
(2分)9.A —d B—c C—b D—a10.寓意:将车钥匙的形状用山峰来表现,意思是,开动你的吉普车,就能尽情地行使于崎岖的山脉中。
形象化的创意,把吉普的良好功能尽情地描摹出来。
(3分)广告语:拥有这样一部吉普车,整个生活会像探险一样。
(1分)11.(1)武松(1分)(2)林黛玉(1分)(3)赤壁之战(1分)(4)如意金箍棒(1分)12.(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每句1分)13.(1)丙→甲→乙→丁(每填正确两项得1分)(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分)三、(一)14.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4分)(二)15.赠送(1分)喜欢(1分)16.是助长我过错的人(2分)17.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
(3分)18.①对你甜言蜜语、百般讨好的人千万不要轻易接近。
2020年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年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004a33a98271fe910ef963.png)
2020年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参考答案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1.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diéxiè]垂羽翼。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节选)[三国]曹操)或“强乐还无味(蝶恋花[宋]柳永)”!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6.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7.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8.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9.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1.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12.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5.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1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7.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8.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19.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20.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2.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23.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成语并非出自《列子》的是(D)。
A.歧路亡羊B.杞人忧天C.愚公移山D.刻舟求剑解析:A.《列子·说符》B.《列子·天瑞》C.《列子·汤问》D.《吕氏春秋·察今》27.以下不属于纪传体断代史的一项是(A)。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解析:A.通史28.下列有关“三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东汉末年到曹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是建安文学的代表B.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C.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D.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七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七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及答案解析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c885a9b9f3f90f77c61b41.png)
20**第*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及答案解析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诗词讲义汇编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诗词讲义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298d5c21a37f111f0855b75.png)
1.人日思归2.桃花溪3.送灵澈上人【译文】青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身背斗笠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4.新嫁娘【表修手法·白描】5.宫词二首(其一)6.马诗二十三首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7.泊秦淮【译文】水雾和月色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玉树后庭花》。
8.淮上与友人别【译文】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渐渐染上暮色,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9.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译文】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10.从军北征【译文】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
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11.渔翁【诗歌体裁·古体诗】回望天边,只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12.子夜吴歌13.感遇十二首(其一)【译文】14.渡荆门送别【译文】1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译文】1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17.终南山18.蜀相【译文】19.与诸子登岘山【译文】20.野望21.塞下曲(其二)22.西塞山怀古23.春游湖了油灯上结出的灯花。
【文化常识·围棋】【译文】26.青玉案【译文】2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8.蝶恋花29.天仙子【译文】30.[双调]庆东原·江头即事31.月出【译文】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32.李延年歌【译文】33.沙上鹭【译文】沙洲上有一只白鹭,振翅欲飞,引吭高歌。
古诗文阅读大赛
![古诗文阅读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f34cf9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0.png)
古诗文阅读大赛引言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激发人们对于古诗文的兴趣,促进古诗文的传承和发展,我校决定举办一场古诗文阅读大赛。
本文档将介绍本次大赛的目的、赛制和奖励,供参赛选手和相关人员参考。
目的本次古诗文阅读大赛旨在通过比赛形式,提高选手对于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培养他们对于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并促进古诗文的传承和弘扬。
赛制报名和初赛1.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为本学期第一周的周一至周五。
2.报名方式:选手需填写报名表格,并将其提交至文化艺术协会。
3.初赛内容:初赛将主要考察选手对于古诗文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
初赛题目将由组委会提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并提交答案。
4.初赛评选:初赛结束后,根据选手的成绩情况,评选出晋级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1.决赛时间:决赛时间为本学期第三周的周六。
2.决赛形式:决赛将分为口头答题和现场朗读两个环节。
口头答题环节将通过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选手需对抽到的古诗文进行解读和回答问题。
现场朗读环节则是对选手朗读表演技巧和语音语调的考察。
3.决赛评选:决赛结束后,根据选手在口头答题和现场朗读环节的表现,评选出前三名,并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奖励个人奖励1.决赛前三名将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并获得精美纪念奖品和荣誉证书。
2.所有参赛选手将获得参赛证书,以表彰他们对于古诗文的热爱和参与。
学校奖励1.本次大赛获奖选手和优秀参赛选手将被推荐参加全市古诗文阅读大赛。
2.学校将对于表现出色的文化艺术协会成员予以奖励,并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和宣传。
结语通过本次古诗文阅读大赛,我们希望能够提高选手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相信通过这样的比赛形式,将为选手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学术水平的舞台,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本次古诗文阅读大赛!。
2019古诗文大赛 1.初赛试题 答案
![2019古诗文大赛 1.初赛试题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ab787ce87101f69f31956f.png)
学习资料之 2019 古诗文阅读大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预初、初一学生完成1-71题,满分100分初二、初三学生完成1-73题,满分120分完成时间均为90分钟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1.2.___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3.荷笠带斜阳,_青山独归远。
4.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6.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7.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8.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0.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4.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5.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6.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7.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18._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9.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5.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心。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不属于墨家学说观点的是()。
A.兼爱B.非攻C.节用D.中庸答案:D(儒家)27.以下不是编年体史书的是()。
A.《资治通鉴》B.《战国策》C.《左传》D.《春秋)答案:B(国别体)28.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的是()。
A.司马相如B.曹植C.阮籍D.屈原答案:D29.格律诗中被称为“颈联”的是()。
A.第一联B.第二联C.第三联D第四联答案:C30.以下有关“用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典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B.典,即典例故实,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C.典故都在古代典籍中有确定的出处D.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答案:C(不一定都有明确的出处)31.下列对菊花的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意蕴表述不正确的是()。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15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15](https://img.taocdn.com/s3/m/5dd09380770bf78a64295475.png)
1.多言何益禽子问曰①:“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黾②,日夜而鸣.,舌干檘③,然而人不听之。
今.观鸡时夜而鸣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清·孙诒让《墨子后语》)【注释】①禽子:禽滑(gǔ)厘,字慎子,春秋时期战国魏人,墨子弟子。
②蛙黾(měng):蛙。
黾,蛙的一种。
③檘:同“敝”,困乏、疲劳。
④时夜:意为按时在黑夜结束的时候。
【文化常识】《墨子》。
墨翟及其后学的言论、著作集,墨家经典著作。
共71篇,今存53篇。
每篇又分上中下,内容一致而详略有异。
其中《尚贤》《兼爱》《非攻》等篇,体现了墨子的基本主张。
其散文虽保留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作者已自觉运用逻辑理论进行论证,常以设问、设难法使论述深入。
多用比喻,文意晓畅。
【思考与练习】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①言()②鸣()③今()④益()2.翻译:唯其言之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说理方法,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不属于墨家学说观点的是()。
A.兼爱B.非攻C.节用D.中庸2.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②、孤犊之鸣③,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④。
(选自《牟子理惑论》) 【注释】①公明仪:战国时音乐家。
清角之操:古曲名,这里代指高深的曲子。
②虻(méng):牛蝇。
③犊:小牛。
④蹀躞(diéxiè):小步走。
【文言知识】掉。
文言中的“掉”与现代汉语中的“掉”含义相差很大。
上文“即掉尾奋耳”中的“掉”,指“摆动”“摇动”,句意为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
中学生古诗文知识考试试题(真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知识考试试题(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3f14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1.png)
中学生古诗文知识考试真题一、文化常识1.〃岁寒三友〃指的是(1 [单选题]*A松、竹、梅√B松、兰、梅C松、竹、荷D.菊、竹、梅2.以下诗句中描写上元节的是()。
[单选题]*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C.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D.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9.古代的〃冠礼〃是()时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
[单选题]*A.男子十八岁10男子二十岁√C.女子十五岁D.女子十八岁4.我国古代对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如果有个老人满IOO岁,我们称为()之年。
[单选题]*B.古稀C.期颐√D.花甲5.纪日匀对联:〃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指多少岁?[单选题]*A.120B.130C.141√D.1316.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称为()。
[单选题]*A.出殡B. 丁忧√C夺情D.归宁7.下列不属南京别称的一项是()。
[单选题]*A建康8.江宁C.白下D.临安√8.〃宣纸〃得名于它的(1 [单选题]*A.用途C.产地√D手感9.今天的广东肇庆以出产文房用品()而著称。
[单选题]*A.歙(sh4)砚B.澄泥砚G兆河砚D.端砚√10.下列古代词语后来被新词所取代,取代正确的一项是(1社稷庠序高堂黎庶[单选题]*A.国家学校父母百姓√B.国家书房上房人民C.宗庙学校殿堂平民D.祖国学校朝廷百姓11.与〃知音〃这个典故相关的两位人物是()。
[单选题]*A.伯牙和钟子期√B.管仲和鲍叔牙C.苏轼和苏洵D.诸葛灵和庞统12.人们常以〃管鲍之交〃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以下与之类似的故事是()。
[单选题]*A.陈雷胶漆√C.君子之交D.雪夜访戴13.以下成语不是出自《列子》的是(1 [单选题]*A.愚公移山B.朝三暮四VC.歧路亡羊D.杞人忧天14.下列不属于官职名的是()。
[单选题]*A.韩昌黎VB.王右军C.杜工部D.颜太师15.以下故事中主人公并非王羲之的是().[单选题]*A.雪夜访戴√B.东床快娟C.入木三分D.以书易鹅16. 〃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中〃右军〃指的是书法家()。
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含答案)
![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b08e85b84ae45c3a358c94.png)
一、默写题(共25分,每题1分)1.__________________,岁月忽已晚。
2.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
3.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5.同来望月人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6.夜深知雪重,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春来还发旧时花。
8.潮落夜江斜月里,__________________。
9.撩乱边愁听不尽,__________________。
10.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
11.骁腾有如此,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13.长江一帆远,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苍苍横翠微。
15.荷风送香气,__________________。
16.树阴满地日当午,__________________。
17.交情得似山溪渡,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9.__________________?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0但去莫复问,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2.一春鱼雁无消息,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而重寸阴。
24.日计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25.失之东隅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关于“四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把所有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B. 经部包括儒家经传和小学方面的书C.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也包括地理书、科技著作D.子部收录诸子百家的著作和类书;集部包括诗、文、辞、赋总集和专集等27.以下句中的“谢”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薛谭乃谢求反B.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C.父斥之,儿谢D.帝怒,群臣谢去28.古代父母变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称为()A.出殡B. 丁忧C.夺情D.归宁29.古代的“冠礼”是()时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
上海市鲁迅中学2022高一语文上学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鲁迅中学2022高一语文上学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e53ee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3.png)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A项,临安指杭州。故本题选A项。
5.以下哪一个人最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 )
1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中的“屠苏”指的是( )
A 对联 B. 苏州 C. 酒 D. 房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屠苏”指的是一种酒,故本题选C项。
11.《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牧 D. 李商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作者是晚唐诗人杜牧。故本题选C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阴、怅、寥、廓。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初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答案
![初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e0997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1.png)
初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题答案学习资料之 2019 古诗文阅读大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预初、初一学生完成1-71题,满分100分初二、初三学生完成1-73题,满分120分完成时间均为90分钟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1.2.___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3.荷笠带斜阳,_青山独归远。
4.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6.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7.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8.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0.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4.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5.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6.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7.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18._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9.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5.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心。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不属于墨家学说观点的是()。
A.兼爱B.非攻C.节用D.中庸答案:D(儒家)27.以下不是编年体史书的是()。
A.《资治通鉴》B.《战国策》C.《左传》D.《春秋)答案:B(国别体)28.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的是()。
A.司马相如B.曹植C.阮籍D.屈原答案:D29.格律诗中被称为“颈联”的是()。
A.第一联B.第二联C.第三联D第四联答案:C30.以下有关“用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典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B.典,即典例故实,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C.典故都在古代典籍中有确定的出处D.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答案:C(不一定都有明确的出处)31.下列对菊花的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意蕴表述不正确的是()。
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eb5b4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1.png)
欢迎阅读小学生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6分)1.填颜色:(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一屋贫。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2.填数字:(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一里江陵一日还。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填植物:(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补充句子(10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江上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o(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5)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o三、古诗文中“游”名胜。
(10分)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o(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o(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X(10分)1、《渔歌子》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志和。
(2、《过故人庄》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
(3、《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4、“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5、《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五、填空(12分)1.《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出O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本诗描写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诗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O3、不久我们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欢迎阅读欢迎阅读欢迎阅读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之 2019 古诗文阅读大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预初、初一学生完成1-71题,满分100分初二、初三学生完成1-73题,满分120分完成时间均为90分钟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1.2.___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3.荷笠带斜阳,_青山独归远。
4.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6.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7.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8.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0.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4.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5.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6.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7.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18._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9.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5.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心。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不属于墨家学说观点的是()。
A.兼爱B.非攻C.节用D.中庸答案:D(儒家)27.以下不是编年体史书的是()。
A.《资治通鉴》B.《战国策》C.《左传》D.《春秋)答案:B(国别体)28.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的是()。
A.司马相如B.曹植C.阮籍D.屈原答案:D29.格律诗中被称为“颈联”的是()。
A.第一联B.第二联C.第三联D第四联答案:C30.以下有关“用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典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B.典,即典例故实,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C.典故都在古代典籍中有确定的出处D.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答案:C(不一定都有明确的出处)31.下列对菊花的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意蕴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示隐者的超然洒脱B.“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比喻志士的坚贞高洁C.“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表达游子的感时伤怀和思乡之情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高士的弧标亮节、卓尔不群答案:D(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32.以下有关“五言绝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旧体诗范畴。
B.五言绝句的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C.五言绝句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入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D.五言绝句成熟于晚唐,此后许多诗人都尝试过这种体裁答案:A(B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古绝不需要讲“粘对” C 一般只能押平声韵,D成熟于初唐)33.以下有关“送别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时候离别之际,人们都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B.送别诗或表达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或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挂念,或表达一种激昂的情绪,等等C.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流水等。
诗歌题目通常有“赠、别、送”等字眼D.代表诗篇有:《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友人》(李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等答案:A(不一定“都要”吟诗话别,也有设酒饯别、折柳相送等)34.以下对“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翻译正确的是()。
A.现在各位白白地得到了野兽,功劳是猎狗的B.现在各位只是捕到野兽罢了,功劳是猎狗的C.现在各位白白地得到了野兽,是和猎狗一样的功劳D.现在各位只是捕到野兽罢了,是和猎狗一样的功劳答案:D35.和“至今匣藏”词性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岁赋其二B.驴不胜怒,蹄之C.父利其然也D.空乏其身答案:A(“匣”“岁”名作状)36.以下和“鼻之力为耳目所分而不得专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终莫知其为丑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圣人非所与熙也答案:B(被动句)37.下列句子中的“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中的“则”用法相同的是()。
A.人则无法家拂士B.战则请从C.至则无可用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答案:B(就)38.以下对句中的“以”解释正确的是()。
A.以告飞卫——把B.昌以氂悬虱于牖——把C.以睹余物——来D.以目承牵挺——来答案:A(B用C而、然后D用)39.对“乃炽火使釜水百沸”中的“使”解释正确的是()。
A.派,差谴B.假使C.出使D.令,让答案:D40.以下选项中和“逾月,而国莫之服”的句式不相同的是()。
A.时人莫之许也B.异哉,其人之颈也C.古之人不余欺也D.宋何罪之有答案:B (B是主谓倒装,其余是宾语前置)41.以下选项中的加点词反映的语言现象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B.而明年..无鱼C.四望皎然,因起彷徨..D.简练..以为揣摩答案:C(彷徨古今同义,其余古今异义)42.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和“凡饮之者皆病瘿”中的“病”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吾义.固不杀人B.稍稍宾客..其父C.一狼洞.其中D.驴不胜怒,蹄.之答案:D(“义”是名词作状语,其余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4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始生,其.音如钟/以刀磨其.胁曰B.公从子存仁为.贼所得/顾为.此灭族事耶C.我愿代之./贼怒,系之.柱D.以.刀磨其胁曰/太祖以.束帛召公答案:B(介词,被/动词,做。
A代词,他。
C代词,他。
D介词,用。
)44.以下诗句中并非描写杭州西湖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C.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答案:D(写洞庭湖)45.以下对《新嫁娘》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洗手作羹汤”表现了新媳妇第一次做羹汤的郑重其事B.“先遣小姑尝”的用意是用自己的好厨艺讨好小姑子C.这首诗情景交融,生动地展现了新嫁娘的日常生活D.诗人表达了对新嫁娘在婆家委曲求全的生活之同情答案:A(B用意是通过小姑子来了解婆婆的口味以讨好婆婆;C主要表现手法是白描;D“同情”与诗歌内容不符)46.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与李白《子夜吴歌(其三)》相同的是()。
A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B.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答案:D(A表达的是对亡妇的思念;B表达的是幽居宫女的寂寞;C表达的是对兄弟的思念)47.下列句中的“合”字与“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中的“合”意思不同的是()。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B.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C.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庄《菩萨蛮》)D.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答案:C(应该。
其余是“合拢、聚拢”的意思。
)48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与“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相同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B.怀日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答案:B(用典)49.下列诗句所表达的哲理,与徐俯《春游湖》所写的春游之趣相通的一项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C.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答案:D(“绝处逢生”)50.以下对句子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一波才动万波随:指文思涌现,浮想联翩。
还比喻跟风者纷纷行动B.姜桂之性,到老愈辣:比喻事情拖延得越久越棘手C.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事情越接近完成越困难,越要认真应对D.蜗牛角上争何事:表示为人不必斤斤计较答案:B(比喻人到老来更加刚强)三、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学习资料之 2019 古诗文阅读大赛51.“史学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和_________,他们编写了两部不朽的史书;“文章西汉两司马”指的是辞赋家_________和史学家司马迁。
答案:司马光司马相如52.《资治通鉴》的得名是源于宋神宗认为这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53.沈括是北宋政治家和_________家,其代表作是《梦溪笔谈》,其中“梦溪”两字源于他的自号_________。
答案:科学梦溪丈人54.“四书”包含了《礼记》中的两篇《》和《》。
答案:大学中庸55.在古代,年老而没有妻子的男人叫“_________”,年老而没有丈夫的女人叫“_________”,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
答案:鳏寡56成语“下帷绝编”中“下帷”的典故与_________(姓名)有关,“绝编”的典故与_________(姓名)有关。
答案:董仲舒孔子(孔丘)57.“社”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_________”,“稷”在古代汉语中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义项。
古时的君主为了析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后来“社稷”就被用来借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土地神五谷之神国家58.白居易是唐代_________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在《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_________”的诗歌创作主张。
他作品集中的“长庆”两字是_________。
答案:新乐府歌诗合为事而作年号59.李贺诗想象丰富,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_________”。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_________主义诗人。
答案:诗鬼浪漫主义60.“_________”运动是安史之乱后,韩愈、柳宗元发起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强调要有“_________”(韩愈《答李翊书》)和“_________”(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的独创精神。
答案:古文务去陈言词必己出61.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苏轼评说王维诗歌的名句是:“味摩诘之诗,_________;观摩诘之画,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