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4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重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1、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
写成算式就是5+3=8(m)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
写成算式就是(-5)+(-3)=-8(m)师生共同归纳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哪个方向运动了多少米?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
写成算式就是5+(-3)=2(m)师生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经过两次运动后,物体又回到了原点。
也就是物体运动了0m。
师生共同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教师:你能用加法法则来解释这个法则吗?学生回答:可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来解释。
一般地,还有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2、充分利用资源
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校、社区和家庭等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 首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学生 的需求。其次,积极发掘和利用社区、家庭等资源,丰富课程内容的形式和来源。 例如,可以邀请社区专家、学者或家长参与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辅导工作,为校本 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方法
1、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内容应该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应用等方面的内 容。同时,应该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 数学知识。此外,还应该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数学 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2、教学方法
在校本课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案例分 析等。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实践能力。同时,应该注重教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 到学习中来。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促进教育公平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开 发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课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2、提高教育质量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在传统的课程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 地接受知识,而校本课程则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三、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策 略
1、提高教师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水平。同 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课程开发的团队力量。此外,鼓励教师参 与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等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通过这些措施,提 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为校本课程的高质量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总结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总结数学是人类发明的精神工具,它拥有无与伦比的独特性,使我们能够使用它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课程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数学课程具有丰富的内容,涉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数学解决等方面,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和基础。
因此,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概要性分析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布局、主要内容和学习效果,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布局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首先,在初步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例如数论、运算、代数、几何等。
在这方面,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有:自变量、函数、坐标系、概率统计等,这些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支持。
其次,在中级阶段,学生需要学习更具技术性的数学知识,例如叙说性和证明性的数学问题。
在这方面,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多边形的拓扑、统计学、微积分等,学习这些内容将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和基础。
最后,在高级阶段,学生可以学习更具深度和复杂性的数学知识,例如抽象代数、运筹学等。
在这方面,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图论中的图、概率论和统计学、函数逼近等,这些都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此外,初中数学校本课程还涉及数学思维和数学解决等方面的内容。
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看,学生可以学习建模、分析和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使数学概念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
从数学解决的角度来看,学生可以学习实际问题的求解、模拟与预测等数学解决方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借助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学生获得了较多的知识,提高了数学理解能力和解决能力。
在数学实践方面,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实现知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在数学思维方面,学生也可以培养分析、解释、推理等能力,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最后,在数学解决方面,学生通过数学解决方案,可以对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保证。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方案(5篇)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方案(5篇)第一篇: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方案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本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利补充,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思、乐中用,让有才华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场所,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使用二、课程目标:1、本课程要求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亲自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自由思维、平等讨论和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某各时期数学发展的历程,对数学知识框架的形成有个简单的了解。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融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有很大的价值。
三、方法和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材,挖掘知识交叉点,确立活动课实施进度。
2、制定学期活动课实施方案。
对每一节活动课都确定活动目标、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并以课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3、精心设计活动课教案,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也需要师生双边的配合。
四、活动课安排表:周次活动内容 2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追求真理的先驱——无理数的诞生数学世家的光荣-一函数的出现富兰克林的遗嘱与拿破仑的诺言智力测验中的逻辑推理托尔斯泰的割草问题有趣的“蝴蝶定理” 妙在“设元” 离奇的算题螺旋梯的最优设计韩信分油缺乏算计的干果小贩真实的电话号码三张卡片的骗局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 15 七巧板 16 怎么会相等第二篇: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一、课程背景在以“升学”为目标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只重视“纯数学”类型所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海式”的灌输和训练,使数学作为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被淡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被忽视。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课程包括代数、几何、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每一个内容模块都需要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确保学生逐步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
2. 教学方法(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师讲授与学生合作: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更具体、直观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评价标准1. 能力培养(1)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代数、几何、函数、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点。
(2)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分析。
2. 学习态度(1)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学业水平(1)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使其能够具备进一步学习数学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要求1. 教学资源(1)教师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
(2)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用于辅助教学和多媒体资源的展示。
(3)教学素材:包括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素材,用于辅助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操作。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材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践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材有时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开发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一、确定教材定位和目标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材的定位应为辅助性教材,旨在补充传统教材的不足,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教材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拓展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分析学生需求和学习内容在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学生需求和学习内容是两个关键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习难点以及对数学知识的需求等。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学习内容,确定教材的知识点、难度和趣味性。
三、设计教材结构和内容在分析了学生需求和学习内容后,我们需要设计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结构上,教材可以包括基础知识、拓展知识、练习和实践等部分。
内容上,可以选择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深入剖析重难点在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深入剖析重难点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数学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
五、实践运用与反思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校本课程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教材的使用情况。
对于教材中的不足之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还需要对教材的使用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总之,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明确教材定位和目标、分析学生需求和学习内容、设计教材结构和内容、深入剖析重难点以及实践运用与反思总结等环节,我们可以逐步完善教材,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引言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我们制定了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指导学校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
2. 课程目标本次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课程设置3.1 课程大纲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将初中数学课程划分为七个单元: - 第一单元:数与式 - 第二单元:图形的性质 - 第三单元:分数与小数 - 第四单元:比例与聚会 - 第五单元:方程与不等式 - 第六单元:平面图形 - 第七单元:统计与概率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分别对应一定的教学时数。
3.2 教学大纲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详细列出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以供教师参考和实施教学。
4. 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 -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新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 实践与演示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数学模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 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表达能力。
-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评价体系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我们制定了初中数学的评价体系。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5篇)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5篇)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篇1)设计说明: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看到物体的面。
教材以这些为起点,安排学生看一看、画一画。
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
这样,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形”与“体”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发展其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大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纸各一张,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纸各数张。
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各一个,钉子板,每个四人小组一张吹塑纸,印泥(有需要的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今天第三只小猪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房子)师:小猪的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搭起来的?你会分分类吗?(学生把积木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类)二、操作感知,探索新知1、自主操作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学具袋里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其中的一个面,跟旁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感觉到的,看到的。
生1:我拿的是长方体,这个面是长长方方的,摸起来是平平的。
生2:我拿的是正方体,它的面都是方方的,摸起来是平平的。
生3:我拿的是圆柱,(手指圆柱底面)这里是圆的,摸起来平平的;(手指侧面)这里摸起来弯弯的。
师: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些面都在物体上,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它们记在纸上呢?生:(考虑后回答)有!师:请小朋友先独立想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用你们准备的工具试一试,比一比,哪个小组办法多。
中学数学校本课程
中学数学校本课程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中学数学校本课程应运而生。
课程目标
中学数学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表达能力;
- 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拓展数学应用领域;
- 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课程内容
中学数学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数的概念和运算;
- 代数式和方程;
- 几何图形和变换;
- 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 统计与概率。
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中学数学校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数学研究兴趣。
教学方法
中学数学校本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不同的研究需求和兴趣爱好,包括:
- 讲授法:通过讲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概念和方法;
- 经验教学法: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 项目研究法:通过开展数学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
中学数学校本课程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与目标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校初中数学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科学、高效的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基本数学技能和数学思维。
二、课程内容本校初中数学课程涵盖了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数与代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代数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等。
2. 几何与测量: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尺寸与形状的测量等。
3. 数据与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图表的构建与分析、统计概率等。
4. 函数与图像:函数的概念、函数图像的表示与分析、函数关系与应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活动:结合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和数学软件,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四、评价与考核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1. 日常评价:通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掌握情况。
2. 考试评价:结合综合性考试和单元测试,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的掌握情况。
3. 课程项目评价:通过参与课程项目、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保障教学效果,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教辅:选取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和教辅材料,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和练习内容。
初中数学校本教研课程(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校本研究,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二、课程目标1. 提高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2. 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3. 通过校本研究,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课程内容1. 初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3)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策略2. 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1)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3)数学教育心理学3.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化(1)教学目标的确立(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3)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4. 校本研究与教师成长(1)校本研究方法与技巧(2)教师成长路径与策略(3)校本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式(1)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初中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2)研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实践: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教学时间(1)集中培训: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集中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1-2天。
(2)分散研讨:每月至少组织1次分散研讨,每次研讨时间为半天。
(3)实践反思: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每周进行1次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的改进。
(2)结果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生成绩、同行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五、课程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校本教研工作顺利开展。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研(3篇)
第1篇一、前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我校开展了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研活动。
本文将从校本课程教研的背景、目的、内容、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校本课程教研的背景1.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2. 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
数学校本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数学校本课程教研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校本课程教研的目的1.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四、校本课程教研的内容1. 选题与设计: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及教材特点,确定校本课程主题,设计课程内容。
2. 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索适合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3. 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
4. 教师培训与交流:组织教师参加校本课程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5.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内容。
五、校本课程教研的实施过程1. 选题与设计: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兴趣和需求,提出校本课程选题,进行课程设计。
2. 教学实施:教师按照校本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4. 教师培训与交流:组织教师参加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初中七年级数学校本课教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校本课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有理数的乘法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 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
2. 投影仪或黑板。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相关知识:回顾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
2. 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有理数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乘法运算呢?乘法运算的规则又是怎样的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有理数的乘法概念:有理数乘法是指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
2. 讲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a) 同号相乘:两个同号的有理数相乘,结果为正数,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b) 异号相乘:两个异号的有理数相乘,结果为负数,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c) 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三、实例讲解与应用(15分钟)1. 举例讲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投影展示。
2. 让学生上台演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并解释运算规则。
3. 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商品的折扣价、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滑行距离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示,使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对有理数乘法运算规则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序言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
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
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
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
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
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
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数学上有很多知识是和对称有关的。
对称给人协调,平稳的感觉,象圆,正方体等,它们的形式是如此的匀称优美。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序言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
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
”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
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
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我们的数学校本课程方案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般项目和基本具体方案。
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概况:本课程由XXX等老师具体负责实施。
本课程在初一、初二、初三级部实施。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如下:目标: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运算:整数、有理数、小数、分数、比例、百分数等。
2. 代数:方程、不等式、函数、多项式等。
3. 几何:图形的性质、坐标系、相似与全等等。
4. 数据与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
二、教学方法1. 注重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讲解、举例、讨论、实验、游戏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倡合作学习和交流。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三、教学手段1.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保证课程的全面展开。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配备足够的教学设备和材料,确保教学条件的完善。
四、评价方式1.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日常学习表现、作业、测验和考试。
2.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以上是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全面有效的教学措施,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挖掘并发展他们的潜能。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
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将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培训和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数学知识,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七、家校合作鼓励学校和家庭的良好沟通与合作。
学校将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解决。
六年一贯制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标准
六年一贯制初一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的教学责任并不全是让学生学会多做几道数学题,而是要以数学教学内容为载体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掌握好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数学课程理念的关键点:1、数学课程目标:由双基变四基,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10个)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数学课程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1、强调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明确基本技能要求;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在不同题型中,尝试用不同的数学思想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
比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整体带入思想、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值法、不完全归纳法、排除法等。
2、鼓励借助显示情境,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基本活动经验;借助显示情境了解代数式的意义;根据问题中的大小数量关系,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能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讨论。
3、新增选内容,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分层要求,使各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思维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拓展,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
4、更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对一些问题进行估计,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不是要求学生对结论死记硬背,比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而不是死记定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加强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性教学;数学建模思想正式成为数学的课程核心概念,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也被明确列为初中阶段主要的数学模型。
教材以大量的内容,让学生体会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或有效的工具,体会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数学关系的有效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序言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
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
”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
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
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我们的数学校本课程方案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般项目和基本具体方案。
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概况:本课程由XXX等老师具体负责实施。
本课程在初一、初二、初三级部实施。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授课对象:初一、初二、初三学生授课时间:星期三课外活动,一课时。
授课地点:教室数学校本课程总的内容:一、目标: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一、课程介绍:1、生活中的数学以体会数学与人、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使学生感触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以创设情景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氛围为基础,使学生在一个浓郁的学习气氛中互学互助,每个人都要获得成功,每个人都要进步。
2、趣味规律数学数学趣味性和规律性很强,找到一些数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数学思想方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依据启发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增补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扩展教材把数学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走进生活,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以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指示,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在趣味性的引导下,学生兴趣盎然,带给学生更多的思索和启发,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经过趣味实验,还初步掌握了数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到了深究其理和创新实验的乐趣。
3、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利用特殊情况探索一般规律的过程,经历分情况探讨论的过程,经历将生疏的、繁杂的、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用数与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位的探索过程,经历用整体思想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经历多种策略解决统一问题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明确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于用更好地解决问题策略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目录勾股定理的证明 (6)生活中的轴对称 (21)探究活动(设计花坛) (26)镜子改变了什么 (27)频率与概率 (28)几何就在你的身边 (32)一个小数点与一场大悲剧 (34)压岁钱”与“赈灾小银行” (36)建议班级购买一台饮水机 (38)巧用数学看现实 (41)怎样烧开水最快最省煤气 (44)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50)探讨出租车司机的生意经 (54)最高的与最矮的 (57)表面涂漆的小积木的块数 (59)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 (62)怎样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65)勾股定理的证明【证法1】(课本的证明)做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再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 的正方形,把它们像上图那样拼成两个正方形.从图上可以看到,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a + b ,所以面积相等. 即abc ab b a 214214222⨯+=⨯++, 整理得 222c b a =+.【证法2】(邹元治证明)以a 、b 为直角边,以c 为斜边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21. 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 、F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 、G 、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Rt ΔHAE ≌ Rt ΔEBF , ∴ ∠AHE = ∠BEF . ∵ ∠AEH + ∠AHE = 90º,∴ ∠AEH + ∠BEF = 90º. ∴ ∠HEF = 180º―90º= 90º. ∴ 四边形EFGH 是一个边长为c 的 正方形. 它的面积等于c 2. ∵ Rt ΔGDH ≌ Rt ΔHAE , ∴ ∠HGD = ∠EHA . ∵ ∠HGD + ∠GHD = 90º, ∴ ∠EHA + ∠GHD = 90º. 又∵ ∠GHE = 90º,∴ ∠DHA = 90º+ 90º= 180º.∴ ABCD 是一个边长为a + b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2b a +.∴()22214c ab b a +⨯=+. ∴ 222c b a =+.【证法3】(赵爽证明)以a 、b 为直角边(b>a ), 以c 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 21. 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 Rt ΔDAH ≌ Rt ΔABE, ∴ ∠HDA = ∠EAB . ∵ ∠HAD + ∠HAD = 90º, ∴ ∠EAB + ∠HAD = 90º,∴ ABCD 是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c 2. ∵ EF = FG =GH =HE = b ―a , ∠HEF = 90º.∴ EFGH 是一个边长为b ―a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2a b -.∴ ()22214c a b ab =-+⨯.∴ 222c b a =+.【证法4】(1876年美国总统Garfield 证明)以a 、b 为直角边,以c 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 21.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Rt ΔEAD ≌ Rt ΔCBE , ∴ ∠ADE = ∠BEC . ∵ ∠AED + ∠ADE = 90º, ∴ ∠AED + ∠BEC = 90º. ∴ ∠D EC = 180º―90º= 90º. ∴ ΔDEC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等于221c.又∵ ∠DAE = 90º, ∠EBC = 90º, ∴ AD ∥BC .∴ ABCD 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221b a +.∴ ()222121221c ab b a +⨯=+. ∴ 222c b a =+.【证法5】(梅文鼎证明)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 把它们拼成如图那样的一个多边形,使D 、E 、F 在一条直线上. 过C 作AC 的延长线交DF 于点P .∵ D 、E 、F 在一条直线上, 且Rt ΔGEF ≌ Rt ΔEBD , ∴ ∠EGF = ∠BED , ∵ ∠EGF + ∠GEF = 90°,∴ ∠BED + ∠GEF = 90°, ∴ ∠BEG =180º―90º= 90º. 又∵ AB = BE = EG = GA = c , ∴ ABEG 是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 ∴ ∠ABC + ∠CBE = 90º. ∵ Rt ΔABC ≌ Rt ΔEBD , ∴ ∠ABC = ∠EBD . ∴ ∠EBD + ∠CBE = 90º. 即 ∠CBD= 90º.又∵ ∠BDE = 90º,∠BCP = 90º,BC = BD = a .∴ BDPC 是一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 同理,HPFG 是一个边长为b 的正方形.设多边形GHCBE 的面积为S ,则,21222ab S b a ⨯+=+abS c 2122⨯+=,∴ 222c b a =+.【证法6】(项明达证明)做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b>a ) ,斜边长为c . 再做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 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多边形,使E 、A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过点Q 作QP ∥BC ,交AC 于点P . 过点B 作BM ⊥PQ ,垂足为M ;再过点 F 作FN ⊥PQ ,垂足为N .∵ ∠BCA = 90º,QP ∥BC , ∴ ∠MPC = 90º, ∵ BM ⊥PQ , ∴ ∠BMP = 90º,∴ BCPM 是一个矩形,即∠MBC = 90º. ∵ ∠QBM + ∠MBA = ∠QBA = 90º,∠ABC + ∠MBA = ∠MBC = 90º, ∴ ∠QBM = ∠ABC ,又∵ ∠BMP = 90º,∠BCA = 90º,BQ = BA = c , ∴ Rt ΔBMQ ≌ Rt ΔBCA . 同理可证Rt ΔQNF ≌ Rt ΔAEF .从而将问题转化为【证法4】(梅文鼎证明). 【证法7】(欧几里得证明)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 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H 、C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结 BF 、CD . 过C 作CL ⊥DE , 交AB 于点M ,交DE 于点L .∵ AF = AC ,AB = AD , ∠FAB = ∠GAD , ∴ ΔFAB ≌ ΔGAD ,∵ ΔFAB 的面积等于221a,ΔGAD 的面积等于矩形ADLM 的面积的一半,∴ 矩形ADLM 的面积 =2a . 同理可证,矩形MLEB 的面积 =2b .∵ 正方形ADEB 的面积= 矩形ADLM 的面积 + 矩形MLEB 的面积∴ 222b a c += ,即 222c b a =+.【证法8】(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证明)如图,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AC 、BC 的长度分别为a 、b ,斜边AB 的长为c ,过点C 作CD ⊥AB ,垂足是D .在ΔADC 和ΔACB 中,∵ ∠ADC = ∠ACB = 90º, ∠CAD = ∠BAC , ∴ ΔADC ∽ ΔACB .AD ∶AC = AC ∶AB , 即 AB AD AC •=2.同理可证,ΔCDB ∽ ΔACB ,从而有 AB BD BC •=2.∴ ()222AB AB DB AD BC AC =•+=+,即 222c b a =+.【证法9】(杨作玫证明)做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b>a ),斜边长为c . 再做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 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多边形. 过A 作AF ⊥AC ,AF 交GT 于F ,AF 交DT 于R . 过B 作BP ⊥AF ,垂足为P . 过D 作DE 与CB 的延长线垂直,垂足为E ,DE 交AF 于H .∵ ∠BAD = 90º,∠P AC = 90º, ∴ ∠DAH = ∠BAC .又∵ ∠DHA = 90º,∠BCA = 90º, AD = AB = c , ∴ Rt ΔDHA ≌ Rt ΔBCA . ∴ DH = BC = a ,AH = AC = b .由作法可知, PBCA 是一个矩形,所以 Rt ΔAPB ≌ Rt ΔBCA . 即PB = CA = b ,AP= a ,从而PH = b ―a .∵ Rt ΔDGT ≌ Rt ΔBCA , Rt ΔDHA ≌ Rt ΔBCA . ∴ Rt ΔDGT ≌ Rt ΔDHA .∴ DH = DG = a ,∠GDT = ∠HDA . 又∵ ∠DGT = 90º,∠DHF = 90º,∠GDH = ∠GDT + ∠TDH = ∠HDA+ ∠TDH = 90º, ∴ DGFH 是一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 GF = FH = a . T F ⊥AF ,TF = GT ―GF = b ―a .∴ TFPB 是一个直角梯形,上底TF=b ―a ,下底BP= b ,高FP=a +(b ―a ).用数字表示面积的编号(如图),则以c 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543212S S S S S c ++++=①∵()[]()[]a b a a b b S S S -+•-+=++21438 =ab b 212-, 985S S S +=,∴ 824321S ab b S S --=+= 812S S b -- . ②把②代入①,得98812212S S S S b S S c ++--++==922S S b ++ = 22a b +.∴ 222c b a =+.【证法10】(李锐证明)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 、b (b>a ),斜边的长为c . 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 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用数字表示面积的编号(如图).∵ ∠TBE = ∠ABH = 90º, ∴ ∠TBH = ∠ABE . 又∵ ∠BTH = ∠BEA = 90º,BT = BE = b , ∴ Rt ΔHBT ≌ Rt ΔABE .∴ HT = AE = a . ∴ GH = GT ―HT = b ―a . 又∵ ∠GHF + ∠BHT = 90º,∠DBC + ∠BHT = ∠TBH + ∠BHT = 90º, ∴ ∠GHF = ∠DBC . ∵ DB = EB ―ED = b ―a , ∠HGF = ∠BDC = 90º,∴ Rt ΔHGF ≌ Rt ΔBDC . 即 27S S =.过Q 作QM ⊥AG ,垂足是M . 由∠BAQ = ∠BEA = 90º,可知 ∠ABE= ∠QAM ,而AB = AQ = c ,所以Rt ΔABE ≌ Rt ΔQAM . 又Rt ΔHBT ≌Rt ΔABE . 所以Rt ΔHBT ≌ Rt ΔQAM . 即 58S S =.由Rt ΔABE ≌ Rt ΔQAM ,又得QM = AE = a ,∠AQM =∠BAE .∵ ∠AQM + ∠FQM = 90º,∠BAE + ∠CAR = 90º,∠AQM = ∠BAE ,∴ ∠FQM = ∠CAR .又∵ ∠QMF = ∠ARC = 90º,QM = AR = a , ∴ Rt ΔQMF ≌ Rt ΔARC . 即64S S =. ∵543212S S S S S c ++++=,612S S a +=,8732S S S b ++=,又∵ 27S S =,58S S =,64S S =,∴8736122S S S S S b a ++++=+ =52341S S S S S ++++ =2c ,即 222c b a =+.【证法11】(利用切割线定理证明)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BC = a ,AC = b ,斜边AB = c . 如图,以B 为圆心a 为半径作圆,交AB 及AB 的延长线分别于D 、E ,则BD = BE = BC = a . 因为∠BCA = 90º,点C 在⊙B 上,所以AC 是⊙B 的切线. 由切割线定理,得AD AE AC •=2=()()BD AB BE AB -+ =()()a c a c -+ = 22a c -, 即222a c b -=,∴ 222c b a =+.【证法12】(利用多列米定理证明)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BC = a ,AC = b ,斜边AB = c (如图). 过点A 作AD ∥CB ,过点B 作BD ∥CA ,则ACBD 为矩形,矩形ACBD 内接于一个圆. 根据多列米定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线的乘积等于两对边乘积之和,有BD AC BC AD DC AB •+•=•,∵ AB = DC = c ,AD = BC = a , AC = BD = b ,∴ 222AC BC AB +=,即 222b a c +=, ∴ 222c b a =+.【证法13】(作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证明)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BC = a ,AC = b ,斜边AB = c . 作Rt ΔABC 的内切圆⊙O ,切点分别为D 、E 、F (如图),设⊙O 的半径为r .∵ AE = AF ,BF = BD ,CD = CE ,∴ ()()()BF AF CD BD CE AE AB BC AC +-+++=-+= CD CE += r + r = 2r,即 r c b a 2=-+, ∴ c r b a +=+2.∴ ()()222c r b a +=+,即 ()222242c rc r ab b a ++=++,∵ab S ABC 21=∆,∴ ABC S ab ∆=42, 又∵ AOC BOCAOB ABC S S S S ∆∆∆∆++= = br ar cr 212121++ = ()r c b a ++21= ()r c c r ++221= rc r +2,∴()ABC S rc r ∆=+442, ∴()ab rc r 242=+, ∴ 22222c ab ab b a +=++, ∴ 222c b a =+.【证法14】(利用反证法证明)如图,在Rt ΔABC 中,设直角边AC 、BC 的长度分别为a 、b ,斜边AB 的长为c ,过点C 作CD ⊥AB ,垂足是D .假设222c b a ≠+,即假设 222AB BC AC ≠+,则由AB AB AB •=2=()BD AD AB +=BD AB AD AB •+•可知 AD AB AC •≠2,或者 BD AB BC •≠2. 即 AD :AC ≠AC :AB ,或者 BD :BC ≠BC :AB .在ΔADC 和ΔACB 中, ∵ ∠A = ∠A ,∴ 若 AD :AC ≠AC :AB ,则 ∠ADC ≠∠ACB . 在ΔCDB 和ΔACB 中, ∵ ∠B = ∠B ,∴ 若BD :BC ≠BC :AB ,则 ∠CDB ≠∠ACB . 又∵ ∠ACB = 90º,∴ ∠ADC ≠90º,∠CDB ≠90º.这与作法CD ⊥AB 矛盾. 所以,222AB BC AC ≠+的假设不能成立.∴ 222c b a =+.【证法15】(辛卜松证明)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 、b ,斜边的长为c . 作边长是a+b 的正方形ABCD . 把正方形ABCD 划分成上方左图所示的几个部分,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ab b a b a 2222++=+;把正方形ABCD 划分成上方右图所示的几个部分,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2214c ab b a +⨯=+ =22c ab +.∴ 22222c ab ab b a +=++, ∴ 222c b a =+.【证法16】(陈杰证明)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 、b (b>a ),斜边的长为c . 做D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b>a),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E、H、M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用数字表示面积的编号(如图).在EH = b上截取ED = a,连结DA、DC,则AD = c.b+―a = b.∴DM = EM―ED = ()a又∵∠CMD = 90º,CM = a,∠AED = 90º,AE = b,∴RtΔAED ≌RtΔDMC.∴∠EAD = ∠MDC,DC = AD = c.∵∠ADE + ∠ADC+ ∠MDC =180º,∠ADE + ∠MDC = ∠ADE + ∠EAD = 90º,∴∠ADC = 90º.∴作AB∥DC,CB∥DA,则ABCD是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BAF + ∠FAD = ∠DAE + ∠FAD = 90º,∴∠BAF=∠DAE.连结FB,在ΔABF和ΔADE中,∵AB =AD = c,AE = AF = b,∠BAF=∠DAE,∴ΔABF ≌ΔADE.∴∠AFB = ∠AED = 90º,BF = DE = a.∴点B、F、G、H在一条直线上.在RtΔABF和RtΔBCG中,∵ AB = BC = c ,BF = CG = a ,∴ Rt ΔABF ≌ Rt ΔBCG .∵ 54322S S S S c +++=, 6212S S S b ++=, 732S S a +=,76451S S S S S +===,∴6217322S S S S S b a ++++=+ =()76132S S S S S ++++=5432S S S S +++=2c∴ 222c b a =+.生活中的轴对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之中,对称给人以平衡与和谐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