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cnmo
• 1、概念(a) • 区域( Region ):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有: (b)
(l )界线有实有虚。 (2) 内部相对一致,区间差异明显。 (3)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 (4 )、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地域 景观特征
人口分布
农业区 聚落规模较小,
域
以平房为主,周
围农田环绕,一
点状
• 交通运输
线状和网络状
• 城市和工业
面状
• 城一,线路较少, 城市区域狭小;
中期:交通交织成网,城市区域扩 大;
晚期:交通网络稠密,线路四通八 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活动2:
观察图1-9,分析湖南省人口和产业 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谈一谈导致这些变化 的主要动力.
度和对外联系等。
3、区域的类型(a)
乡村 地域
城镇 地域
范围
产业结构特 点
作用
3、区域的类型(a)
乡村 地域
城镇 地域
范围 大
小
产业结构特 点 以农业生产 活动为主
以非农业生 产活动为主
作用
是城镇地域发 展的基础和依 托 对乡村地域产 生广泛和持续 的带动作用
4、空间分布形式: (a)
• 农业
派田园风光
工业区 聚落规模较大,
域
厂房林立,道路
纵横交错
城市区 建筑物高大密
域
集,人流车流不
息,经济活动繁
忙
产业活 对生态
动
环境的
影响
地域 景观特征
农业区 聚落规模较小,
域
以平房为主,周
围农田环绕,一
派田园风光
工业区 聚落规模较大,
域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简介ppt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1、前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
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 2、工业化初期阶段
开始拥有单个强有力的中心。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
轴线及其网络
轴线,由点状要素组成。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有长度和方 向,有一定的质量和标准,有密度的概念。
其中,交通线路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是空间经济活动的 基础和空间经济活动横向扩展的先决条件。
可以抽象为线状要素的地物主要有:交通运输线,包括高速 公路、各种等级公路、铁路、航道、管道、运河和大型水渠等 。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简介
2020/5/23
**
[3]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目录
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二、增长极理论 三、核心-边缘理论 四、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五、圈层结构理论
-
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1、空间结构概念 广义概念 广义即地域结构,指区域系统内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 化政治等方面的物质空间实体的空间关系的总称。包括区域自 然空间结构、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 狭义概念 狭义指人类经济活动作用于一定地域范围所形成的组织形 式,即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
-
2、构成要素及组合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节点 点是最基本的空间结构因素,是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最 基本组成元素。 有明确的位置、有大小和形状、集聚性、节点内部有明确 的功能区,有数量和质量的概念。起主导作用。 适合以点状模式来表达的地物有:城市、集镇、聚落、工 矿点、风景区、旅游点等。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基地非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
点线型的网络结构
①河流网络,呈典型的树枝状结构,网络中的点和线有明显的功能等级,为无环网的连接图。 ②界线网络,呈栅栏型结构,交界处存在界面效应和交错过渡性特征,从边界到区内节点可能存 在经济梯队。如在某些存在经济联系的边境地区,统一而均质的区域基底被某种分界线(国境线) 分割开,两侧的生产区和生产区从属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分界线两侧,城市的经济活动指向等 都受到相反的经济引力作用,没有越过分界线而融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一直特殊的以分界线为 明确边界的许多独立但相连的网络结构。③道路网络,呈环网状结构,网络中的点于线存在功能 等级,不同节点及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 点点型韦伯结构
3.以城镇为中心的环状土地利用模式探讨
以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利用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 出郊区以土地作为最主要生产资料产业的各种经营方式的纯收益函数,进而得出经营地带的 划分。 4.最佳规模问题。 以农业区位论和集聚效果理论为基础,认为空间集聚的效果并不总是随着集聚规模的扩 大而递增,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的“门槛值”,可能会产生诸如出行距离增大、交通费用增加、 公共设施边际效益递减等一系列集聚不经济现象,因此,集聚规模经济的转折点即为企业、 居民点乃至城市的最佳规模。 5.空间互动研究
3、对空间结构的作用
( 1)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2)促使邻近区社会经济活动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增加了空间配置资 源的有效性(如容易建立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利于彼此开展合理的分工联系 等)。
(3)造成了邻近区各种经济活动的激烈竞争,减弱了空间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空间结构优化界定
2.轴线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连接节点之间的线状经济景观,称为轴线
第8章第3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理论
从全球范围的区域发展来看, 点轴式空间结构具有普遍性,尤其 在城市带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 这一特征更为显著。
东京 横滨
大阪
名古屋 京都
冈山
神户
图8-16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的点轴式空间结构
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4种:
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经济轴线; 沿大江(河)分布的经济轴线; 海岸经济轴线; 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经济轴线
19
(三)网络式空间结构
◆ 网络的形成过程:点轴系统发展过程中,轴线上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增强,一个 点与周围多个点发生联系,相应建设多个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结点(极 核)是网络的心脏。
◆ 各种流通网络,对产业布局影响最大的是交通网络。网络开发模式一般应用于经 济发达地区。新区的开发一般采取点轴开发模式。当新、老点轴逐渐扩散和交织, 就会在空间上形成网络结构。
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平衡状态”。 34
【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
❖名词:
1. 双核模式
❖简答 1. 中心—外围理论(兰大2019,10分) 2. 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模式及弗里德曼
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西南大学,15分)
第八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极核式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点轴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
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理论
弗里德曼核心-边缘理论【①前工业化阶段、②过渡阶段、③工业化阶段、④后工业化阶段】
图8-22 怀化周边城市分布关系
➢ 赣州位于长沙、南 昌、厦门、广州、 深圳等大城市所构 成圆形区域的几何 中心位置。
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强调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的协调性,提出可持续发展的 空间组织模式和策略。
04 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 理论的关联
区域空间结构对空间组织的影响
空间分布与集聚
01
区域空间结构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程度,影响空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空间组织模式,如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 网络开发模式等。这些模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
03 空间组织理论概述
空间组织理论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空间组织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 和利用空间资源,以促进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的理论。
特点
空间组织理论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实 践性等特点。它涉及地理学、经济学、 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强调空间资源的 优化配置和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环境治理与修复
运用空间结构理论,分析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制定针对性的 环境治理和修复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廊道与绿地系统规划
结合空间组织理论,规划生态廊道和绿地系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区域空间结构是由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 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具有动态性、开 放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
空间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观点
中心地理论
以城市为中心,研究城市与周 边地区的空间关系,提出城市 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的观点。
空间结构理论
关注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性和 层次性,研究空间结构的优化 和重组问题。
区位论
强调区位因素在空间组织中的 重要性,认为区位选择是经济 活动空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3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第三节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一、增长极理论(一)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二)增长极的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三)增长极理论评价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三、圈层空间结构理论(一)圈层空间结构的理论内涵(二)区域圈层结构空间特征(一)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区域经济增长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及其所在的经济区位(空间),这个创新性行业的集聚点便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在空间布局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域组合的重心。
(一)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增长极通过乘数效应、极化-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新增长极的形成和旧增长极的衰落都会改变区域原有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二)增长极的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1.极化效果: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原因: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二)增长极的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2.扩散效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原因: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中心经济“外溢”作用、政府调节(二)增长极的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
✓极化方式有向心式极化、等级式极化、波状圈层式极化等。
✓扩散方式包括核心扩散、等级扩散、波状圈层式扩散和跳跃式扩散等。
(三)增长极理论评价✓增长极理论属于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的集聚经济规律✓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
第5章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第5章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是地理学中研究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框架。
其核心是通过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相互关系来揭示地理系统的结构和演化规律。
本文将探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区域、空间结构、空间分异等。
区域是指具有一定地理范围和相对封闭性的空间单元,可以是城市、国家、地区等。
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包括各要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空间分异是指区域内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差异性或多样性,可以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集聚性等方面。
7区域空间结构详解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略) 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略)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各国各地区的空间结 构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均质空间结构-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 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区域空间结构演变 的一般规律。
农业社会,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土地和动植物为劳 动对象,这时的区域空间结构表现为地区差异不 十分明显的均质化,其中有若干地方中心存在, 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 近代工业的出现,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同时也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均质化格局。 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 进行配置,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 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 地域上表现为极核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的意义 通过增强和深化本区域的网络系统提高区域内各 节点间、各域面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 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使“点” “线” “面” 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整个区域得到有效 的开发,使本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通过网络的向外延伸,加强与区域外其他区域经 济网络的联系,并将本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 周区域扩散,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调动更多 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线的特点——根据组成要素的数量、密度、质量 及重要性等,线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同类但不 同等级的线之间往往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它们相 互连接,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某一种经济活动。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
概念——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络 是连接空间结构中点与线的载体,网络的意义在于 它能够使连接起来的点和线产生出单个点或线所不 能完成的功能。 类型: 单一性网络: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所组成,如交通 网络、通讯网络、能源供给网络等。 综合性网络:由不同性质的点与线组成。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
扩散机制的类型:
就近分散: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 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跳跃式分散:跳跃式扩散是从集聚地区越 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 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是按照城市等级体系 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 随机扩散:随机扩散是一种无规律的扩散。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首先,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在区域空间 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强度不一。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 在一定的惯性,都有一定有限度。集聚超过 一定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遏制 集聚的进一步进行。反之亦然。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 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点、线、网络和域 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 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区域空间结构就 是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 一起构成的。
(一)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
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 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类型——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 点,城市等。 重要性——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 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 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一) 区位指向
概念: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 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 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主要是受其 区位指向的制约,表现出点状、线状、面状分布 形态。这些空间形态就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构 成要素。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一)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1)点的形成:资源、区位促成点的发展。 (2)增长极形成:点进一步发展形成增长极。 (3)极化作用:资源和要素向增长极集聚。 (4)极核式空间结构形成:增长极 腹地 (5)空间特征: 原始均衡(低水平均衡) 非均衡
区域经济 第六章 区域空间结构的开发模式
三、网络开发模式(是点轴开发模式的延续) (一)网络开发模式概述 在经历较长时期的增长极开发和点轴开发阶段形成的 发达地区,一般经济发达。但伴随日积月累,形成潜在 的衰退因素。因此,要对原有大城市集聚区进行整治地 同时,又要全面开发新区,新区的开发,一般也是采取 点轴开发的形式,而不是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 断交织,将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 (二)网络开发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力 发达地区之所以采取网络开发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的 驱使因素。 第一,缩小地区差异。 第二,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
第六章 区域空间结构 的开发模式
6.1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人们进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范围。这些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以点、线、面三 种空间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三种空间形式是研究区域 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点状要素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经济活动内聚力的作用而产 生的极化作用,使经济活动向区域的经济中心集中, 这样的中心被称作点。点是组成线和面的基本元素。 点状区域一般都是发展条件较好且较早地发展成城市 的地方。点的主要特征包括:
(三)增长极开发模式的区域选择 增长极开发模式通常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四)增长极开发模式在中国的适用区域 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环境条件及资源优势,选择适合本区发 展的增长极类型,是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和贫困山区在进行区域 经济开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1、城市依托型增长极 2、资源综合开发型增长极 3、外向型增长极。 二、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开发模式的延伸) (一)点轴开发模式的形成 工业点(增长极)逐渐增多,在点与点之间,由于经济联系的 加强,必然会建设各种形式的交通通信线路将这些工业点联系起 来,这些线路就构成了轴线。这些轴线首先是为工业点服务而产 生的,但它一经形成,就对人口和产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吸引 企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工业点,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此即点轴开发模式。
区域空间结构
政治与政策因素
政府规划
政府规划对区域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如城市规划、土地利 用规划等。
政策导向
政策导向如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也会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 影响。
技术与交通因素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如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等对区域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可以促进区域之 间的联系和交流。
交通发展
交通发展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对区域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可以促进区域 之间的经济活动和人员流动。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降水等对区 域空间结构也有影响,如气候适宜的 地区更适合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
人口与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的密度和变化趋势对区域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人口密集的地区通常 经济活动更活跃。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通常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和更高的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空 间结构有重要影响。
总结词
区域协同发展旨在促进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 的合作与协调,实现区域整体发展。
详细描述
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交 通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 服务共享等措施,推动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 的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区域
整体竞争力。
智慧城市与智能化区域空间结构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
城市发展与空间结构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某城市经历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化。初期,城市以市中心为核心,随着人口和产业的增长 ,城市逐渐向外扩张,形成了多个副中心和卫星城。这种变化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压力等问题,但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
南和华南部分省市地区
4.四大板块 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5.主体功能区划
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
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
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我国的几种经济区划方案
1.六大经济区
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2.三大地带
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3.七大经济区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东南沿海
地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北地区、西
扩散的最典型的空间特点是距离衰减规律,
即扩散的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空间扩散的范围和强度随距离的增加和时
间的延续而减小是空间扩散现象的基本特 征和规律。一个完整的空间扩散过程由四 个典型的扩散阶段构成,即扩散的起始阶 段、近距离迅速扩散阶段、远距离迅速扩 散阶段和扩散的饱和阶段。
空间扩散的过程
1.空间集聚
空间集聚是指空间的集中,即距离的缩短 和地理范围的缩小,它是经济活动的一种 重要现象。影响集聚的基本要素有运输成 本、规模经济和马歇尔源于一个特定地方的技术、发明、新产品 和新现象等逐渐被其他地方接受、采纳或 应用的空间过程,即空间扩散。
第三,产业转移的完成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 ,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 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空 间转移。
第四,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阶段 的技术。
(三)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的特点
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 的新热点。 第二,国家产业出现跳跃性转移。
第8章第1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4.区域的社会经济中心都具有扩散功能,产品流、资金流、 人流、技术流、信息流、政策流等各种“流”由中心点 (区)向周围流动。
5.渐进式扩散实质是点–轴渐进式扩散。
2.试述上述理论在区域规划应用中的一般步骤。
➢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 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 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 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 然后,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第八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
[教学目的]:
❖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组成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产业区位指向、集 聚与扩散机制、空间近邻效应
❖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材料:按照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中心城市将构筑“一带、三轴、六区”
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一带”即构筑沿江文化旅游功能发展带; “三轴”即构筑都市服务拓展轴、新兴产业拓展轴和国家级产业发展轴; “六区”即六大功能区,赣州古城文化振兴区、蓉江新城现代服务业聚集 区、北部高端产业聚集区、南康产业聚集区、赣县产业聚集区、上犹生态 休闲旅游区。未来,赣州中心城市将建设成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 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国家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产业集聚就是在集聚经济作用下的现代区域经济增 长的一种重要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域,同一产业或 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能使得该区域的经济 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
a
9
区域经济集聚的空间表现:
(1)导致区域经济的极化现象; (2)加剧区域经济成长的空间差异与非均衡; (3)在地域间产生了发展上的“马太效应”
a
13
点轴理论
对区域开发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运输通道被成 为生产轴(沃尔.松世)。
随着连接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形成新的优势 区位,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从而 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 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使该地区出现工业化和城 镇化的趋势。
a
14
扩散效应
相对均衡的高 级有序状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a
1
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 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 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
a
2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形成 和发展的。主要有:
1、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2、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 3、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原料地指向。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 量的原料,某些经济活动的区位趋向于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原料地指向。如高 物耗的钢铁、建材、木材加工、重型机械制 造、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基本上都是原料 地指向。
a
5
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或者是需要获得稳定的 动力供给,它们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选择在 或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如高耗能的火力 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 生产、石油化工等都属于燃料动力指向。
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经济意义-模式与演变-发展机制)
➢ 区位指向
含义
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位指向的制约而布局,构成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态
类型 自然条件和资源指向(农业、矿业);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 能源动力指向(火力发电、冶金);劳动力指向(廉价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 市场指向(服务业、食品饮料业);运输指向(物流、鲜活产品、精密仪器等)
• 工业化在优势地区聚集 • 形成城市增长极和农村
的腹地 • 经济不平衡加剧
扩散、三元结构 形成阶段
• 城市向周边扩散 • 形成城乡边缘区 • 从而形成核心——城
乡 边 缘 区 —— 外 围 三 元经济结构
区域空间一体化
• 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基 本消失
• 以区域城市体系为核 心和骨架,实现地域 结构的均衡一体化
目录
CONTENTS
区域空间结构
01 基本要素 02 经济意义 03 模式及演变 04 发展机制
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
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
为什么要研究区域空间结构
• 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 实现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 • 最大限度克服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 • 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
➢ 集聚与扩散机制
集聚: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加速集聚进程
扩散: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集聚的主要方式
扩散的主要方式
集聚机制的形成
•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 经济活动对聚集经济的追求
• 高水平稳定平衡
两种重要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第六章区域空间结构2
◎ 经济活动内在联系的要求;
◎ 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3) 集聚机制对空间结构的作用:
◎ 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是促进具有增长 中心作用地区形成、发展的主要力量; ◎ 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和不平衡性, 引发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上的“马太效应”
2、扩散效应 1)含义: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 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互补性:当某一区域有剩余的某物质恰为另 一区域需要时,这两区域互补,存在的前提 是自然资源和人文、经济资源的区域差异;
移动性:物质要素在两地之间的运动。要素须具 备可移动性,移动须克服的主要障碍是距离。 距离增加,移动的时间和成本的耗费必然增加, 即空间相互作用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中介机会:例 x 和 y 之间具有互补性和移动性, 便显出二者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空间相互关联,然 而,如果出现 z ,z 和 y 之间也具有互补性和移 动性,那么 z 就介入x、y 之间的联系,而且, z 、y 接近,这就大大限制了x、 y 之间的要素流 量。类似 z 这样的点的存在,称为中介干扰机会。 三者共同影响着空间相互作用。
2)形成的原因 ◎ 避免集聚不经济
指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 生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 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 负面约束现象
◎ 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A. 避免高度的竞争压力而迁出集聚区 B. 企业为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而向外扩散 C. 经济结构转换中被淘汰产业的向外扩散◎ 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作用;(五)自组织效应
在区域空间的演化过程中,由于空间结构 自身调节机制所带来的某种程度的守恒与 封闭性,使得结构变化得以被限制在一定 的边界之内,而一旦调节机制失控或由于 外部势力的干预,则可能导致原有内在转 换规律的变更,并进而改变原有结构而形 成新的结构,这就是自组织效应。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二)空间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3.以城镇为中心的环状土地利用模式探讨 以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利 用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出郊区以土地作为最 主要生产资料产业的各种经营方式的纯收益函数,进而得 出经营地带的划分。 4.最佳规模问题。 以农业区位论和集聚效果理论为基础,认为空间 集聚的效果并不总是随着集聚规模的扩大而递增,当规模 扩大到一定的“门槛值”,可能会产生诸如出行距离增大、 交通费用增加、公共设施边际效益递减等一系列集聚不经 济现象,因此,集聚规模经济的转折点即为企业、居民点 乃至城市的最佳规模。
正六边形市场区结构
◎ ◎
一、空间结构概述
(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
2、基地非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
点线型的网络结构
①河流网络,呈典型的树枝状结构,网络中的点和线有明显的功能等级,为 无环网的连接图。②界线网络,呈栅栏型结构,交界处存在界面效应和交错过渡 性特征,从边界到区内节点可能存在经济梯队。如在某些存在经济联系的边境地 区,统一而均质的区域基底被某种分界线(国境线)分割开,两侧的生产区和生 产区从属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分界线两侧,城市的经济活动指向等都受到相反 的经济引力作用,没有越过分界线而融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一直特殊的以分界
要素及其组合 点——点 点——线 点——面 线——线 线——面 面——面 点—线—面 空间子系统 节点系统 经济枢纽系统 城市-区域系统 网络设施系统 产业区域系统 宏观经济地域系统 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 空间组合类型 村镇系统、集镇系统、城市体系 交通枢纽、工业枢纽 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 交通通讯网络、电力网络、给排水网络 作物带、工矿带、工业走廊 基本经济区、经济地带 等级规模体系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简介
(2)下过渡区域。 其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
2、重点发展点(城镇)的选择
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2)城镇的发展现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重点发展点(城镇)的确定,通常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理论发展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 圈层结构理论
(三)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的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现在来看,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1、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二、增长极理论
两点说明: 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 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其作用力的大小不等
(三)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 1、极化作用(回流效应) —规模效应、集聚经济效应 2、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极化中心带动和促进作用、外溢作用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如国家对西部已投资了大约1万亿元的资金,然而这 些资金的大部分通过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又回到了东 部。
前苏联:为了应对“冷战”,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国防 工业、航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这时的国防工业、航 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就表现为一的“奇异点”,并 形成“黑洞”效应,吸噬其他产业领域创造产值的能 量。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三次产业的结构与国家财力、 人力、物力的分布,以及社会关系的构成和社会各个 群体的利益分配,都受制于应对“冷战”的需要。由 于一个明确的经济增长指向,不遗余力地朝这个指向 发展,这个指向的发展越迅猛,为了满足这个无底的 “黑洞”,原本是支撑这一发展的基础产业不仅没有 同时被带动起来,反而因高端产业的发展而削弱,导 致高端产业与低端产业的比值和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这就是经济增长中的“黑洞”效应,形成经济增长中 能够吞噬增长成效的深渊。
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且 (GI+G2)/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域内有两个 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 的经济核心,而其他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则明显偏小。福 建、广东、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浙江六省区属于这 种类型。 半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 (GI+G2)/G值小于0.20。其特点是:省域内虽然有 两个地位突出、规模相当的大城市,但是其核心性不强。 广西、河北和河南三省区属于这种类型。 多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G3 /G1值大于0.50,以/GI值大于0.40,且 (GI+G2+G3+G4)/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 域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 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的经济核心。江苏和山东两省属 于这种类型。
对点、线、面三种要素的空间组合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 始终存在着两种空间相互作用,即集聚 与扩散。其作用效果分别称为集聚效应 和扩散效应。
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方向相反,两者关 系有三种情况: 其一是聚集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导致经济中 心缩小。中国历史上许多经济文化名城,最后 都消失了,就在于扩散效应大于聚集效应。
S 1
E4
E3
1/2
E1 E2
0
QS Q0 Q’
Q’’
1
Q
战斧图
例如:西部大开发国家投入不 少资金、出台不少政策,但效 应没有到达临界点,并没有从 根本上改变区位;
一些地方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 式优化区位,往往效果不明显。
发达地区的黑洞现象
黑洞:广义相对论语言的一种特别致密的 暗天体,其物质特别致密,黑洞中隐匿着 巨大的引力场,因引力场特别强以至于包括 光子在内的任何物质只能进去而无法逃脱。
其二是聚集效应等于扩散效应,经济中心大 小保持不变。我们看到某些村庄几十年就是这 么大,就是说这个村庄吸引来的经济能量和放 射出去的经济能量同样大。
其三是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经济中心就 不断扩大。
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是指区域经济诸 要素在空间中的流动导致在区域上的密集 化过程,具体表现为地域核心的形成。主 要源于外部经济效应。
空间经济力量的循环累积因 果关系
外生变量作用下人口迁入——本地市 场效应增大——企业聚集——价格指 数效应增加——人口继续迁入 外生的非对称性——内生的非对称性
突发性聚集
如果产业为均衡分布且贸易自由度很小, 则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不会影响产业的区位, 但贸易自由度变化到某一临界值后,贸易 自由度稍微增加,就发生突发性聚集,因 为此时所有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是稳定的。
T字型发展战略:一级轴线为海岸带与长江
沿岸(玉树--丽江—攀枝花—成都--重庆—宜 昌—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 二级轴线为陇海线、西江—南昆线、黄河上中 游地带、北同蒲—太焦—焦枝线、哈大线、胶 济线、成渝线
该理论在1987 编制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 纲要》中的到了体现,国家把沿海、沿江(长 江)、沿河(黄河)区域作为我国发展的一 级轴线,确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推进顺 序。
(二)点轴理论
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轴,即生长轴。 以沃纳·松巴特为代表提出的“生长轴”理论,成 为点轴开发理论关于“轴”的内涵功能的理论前提。 生长轴理论的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 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 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 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 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 口向交通线聚集并产生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经 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
发达地区的黑洞现象:1,它是在经济增长中借助惯性 的力量聚集而成的“奇异点”;2,它具有无比强大的 吸噬力,且只有入口,没有出口;3,它因为无比强大 而往往是经济增长中的某一增长极,但由于它只有入口 没有出口不仅没有带动整个经济同步增长,反而使经济 增长的梯度结构愈加畸形;4,它的增长加剧了经济问 题、经济矛盾社会化,致使人们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 质疑。
(三)核心——外围地理论
核心——外围地理论是美国城市
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
于是1966年提出的。
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区所组成 的。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 组成。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核心 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或吸收创新,主导 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当核心区在形成过 程中达到能够维持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 显著,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 社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著,从而增强对外围区的 吸引力。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 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 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 级核心区成长。就这样,通过核心区与外围区的相互 作用,逐步形成一个功能化、互相依存的城市体系, 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评判双核结构方法: 指标:第一,G2/G1值(G1、G2分 别表示省域内经济规模首位城市、第二 位城市的GDP) 第二,G1/G值(G表示全域GDP) 。 标准:
标准:
单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1/G值大于0.25,且 G2/G1值小于0.60。其特点是:省域内有一个强 大的经济核心,而其他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则明显弱小。 甘肃、海南、湖北、吉林、陕西、宁夏和云南七省属 于这种类型。 半单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小于0.60, 且G1/G值小于0.20。其特点是:虽然省域内有一 个经济龙头城市。但该城市在全域中的地位不突出。 安徽、湖南、江西和山西四省属于这种类型。 准单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小于0.60, 且G1/G值大于0.20,小于0.25。其特点是:省 域内有一个经济龙头城市,但其在全域中的地位还不 够突出。贵州、四川和新疆三省区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经济要素一旦在空间集聚,各企业 就能通过基础设施的共享、生产成本的集约、 市场规模的扩大、技术力量的不断增强、信 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生产服务行业的配套 建立等方面,向周边形成集聚力量。
如何看待江西的区位优势? 如何看待深圳在全国的率先发展?
空间经济的非均衡力
非均衡力:集聚力与扩散力(排斥力) 相对大小 集聚力: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价 格指数效应 扩散力:市场拥挤效应
地物,比如城市、集镇、聚落、工矿点、风 景区、旅游点、绿洲、小湖和孤山等 ; 线状要素适合表达纵深延展的地物,如交 通运输线,包括高速公路、各种等级公路、 铁路、航道、管道、运河和大型水渠等; 面状要素适合表达同质而具有空间广延性 的地物,如经济区、文化区等各种类型分区, 国家、各级行政区域,规划的城市平面,大 洋、海、大湖、平原等。
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1、增长极理论
2、点轴理论
3、核心-外围理论 4、倒U型理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 些地区和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的作用: 吸引和扩散作用
(1)技术的创新与扩散 (2)资本的集中与输出 (3)规模经济效益 (4)凝聚经济效果
第三讲
区域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二、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四、区域空间结构演进规律
一、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指某一时空范围内,自 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空间结 合,反映了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与地球 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 组成要素:点、线、面
点状要素适合表达内聚型而没有广延性的
“π”字型发展战略:
国家的开发重点除了“—”“L”(沿海 和长江流域)以外,还应把陇海—— 兰新作为另一条“π”字型开发轴线, 形成一条“π”字型的区域开发格局, 在充分发挥东部重点开发作用的同时, 把一、三线地区的核心地段紧密联系 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发挥新亚欧大陆 桥的作用。
1)必须聚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 (2)必须有规模经济效益 (3)需要适宜的周围环境
1966年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 极理论发展到区域空间布局上,完善了增 长极理论。他把增长极定义为:“增长极 是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 发展”。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 是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 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 一种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 动建立。
荆 州
岳 阳
南昌
益 阳
长沙
鹰 潭
湘 潭 株 洲 衡 阳
吉安市
双核结构模式
双核结构模式所揭示的是某个区域中两个不同功能的 城市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具体而言,在同一个区域 中,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所以能形成一种固定 的空间结构现象,就在于这种空间组合可以实现区位 上和功能上的互补。原因在于,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 域充分发挥作用,在其他因素相同时,其对区位的最 基本要求是趋中性,即应当尽可能位于所在区域的几 何中心。然而,与区外交往的需要,则拉动中心城市 的区位向区域边界方向推移,以致有不少区域中心城 市位于区域边界上,显然,这虽然利于与区外的交往, 但并不利于对所在区域的带动。而双核结构则兼顾了 上述两个方面的需要。因此,双核结构实现了区域中 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