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基讲义本知识及油水井动态分析
油藏动态分析讲义-PPT精选文档
![油藏动态分析讲义-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a1642f4ad51f01dc281f19b.png)
3 、 试井测试资料 a) 试油、试注资料; b) 试井、分层测试资料; c) 泵工况、动液面资料。
7
7
油、水井单井动态分析基本资料
4、流体性质资料
a) 原油性质及高压物性分析资料; b) 天然气性质分析资料; c) 地层水性质分析资料; d) 注入水水质、水性分析资料。
5 、 动态监测资料
a) 压力资料; b) 产液剖面分析资料; c) 含油饱和度测井资料; d) 吸水剖面分析资料; e) 工程测井分析资料。
2 、 油田稳产阶段分析重点
3、 油田递减阶段分析重点
a) 分析产量递减的规律,确定产量递减类型; b) 预测今后产量、含水的变化及可采储量; c) 提出控制油田产量递减的有效措施。
22
22
讲义提纲
动态分析基本概念和方法
动态分
23
动态分析要求
a)历史与现状相结合,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 b)单井分析与油藏动态相结合,处理好点面关系,统筹兼顾,全 面考虑和分析问题;
济效益的目的。
24
24
动态分析目标
a) 油藏特征及开采特点清楚;
b) 油藏开采动态变化原因清楚; c) 现阶段调整挖潜的基本做法和效果清楚; d)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清楚; e) 剩余油分布状态及调整挖潜的对象和目标清楚; f)开发调整工作部署及开发趋势清楚。
25
25
20
20
不同开发阶段分析重点
1 、 油田开发初期和上产阶段油田开发分析重 点
a) 分析比较钻井后的油田地质特征与方案编制时变化 情况。主要分析比较构造、储层厚度、孔渗饱参数、油 水界面、流体性质等; b) 油、水井投产和投注后油层能量的变化、油井产 液能力、初期产量、初期含水是否达到方案指标要求, 注水井吸水能力是否满足产液量需要,油田注采系统是 否适应,能否达到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设计的生产压 差能否实现;采油工艺是否配套; c) 利用系统试井等动态监测资料分析油水井对应关 系,观察和分析采油井见到注水效果的时间和见效特点, 即分析合理注采比、采油速度、储量动用程度、分层吸 水、产出状况、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等。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d3417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3.png)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第一节油水井动态分析一、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产液(油)、含水和压力等情况的变化,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通过不断的注采调整,保证油、水井在产油、注水、含水和压力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从而合理地开发油藏。
单井分析将地下、井筒、地面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地下分析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循着先地面、再井筒、后地下的分析程序逐步深入地搞好分析;油、水井分析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通过分析,提出经过优选的措施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产能,达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采油井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地下的原油通过采油井采出地面,要通过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即油流在一定压力差的驱动下,经过油层岩石的孔隙,从油井井底周围的油层流向井底的油层渗流阶段和油流从井底通过井筒流向井口的举升阶段,而后再输送到集油站。
所以,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油层、井筒、地面三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单井动态分析亦应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油井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热洗、清蜡制度及合理套压的选择等。
1、热洗、清蜡制度其总的要求是保证油流畅通,自喷井无蜡阻、抽油机井示功图和电泵井电流卡片无结蜡显示。
在此前提下,使清蜡热洗次数达到最少(即为热洗、清蜡周期合理)。
2、合理套压的控制合理总的来讲,也影响着泵效的大小。
套压高低直接影响着动液面的高低,的套压应是:能使动液面满足于泵的抽汲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的套压值(或范围)。
套压太高,迫使油套环形空间中的动液面下降,当动液面下降到深井泵吸入口时,气体窜入深井泵内,发生气侵现象,使泵效降低,油井减产,严重时发生气锁现象。
发生这种情况时,应当适当地放掉部分套管气,使套压降低,动液面上升,阻止气体窜入泵内。
对于一口抽油机井来讲,该不该放套管气,首先取决于套管气是否影响深井泵工作。
油藏动态分析讲义-PPT精选文档
![油藏动态分析讲义-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a1642f4ad51f01dc281f19b.png)
6 、 编制归纳的资料
a) 采油井及注水井措施效果分析表; b) 采油井注水见效及见水数据表; c) 采油井单井开采曲线; d) 注水井单井注水曲线; e) 注水井全井、分层指示曲线; f) 产液剖面变化图; g) 含油饱和度变化图; h) 吸水剖面变化图。
8
8
油田(开发单元)开发动态分析基本资料
2、 井组注采平衡和压力平衡状况的分析
a) 分析注水井全井注入量是否达到配注要求,对应 分析各采油井采出液量是否达到配产要求,分析井组 注采比变化原因; b) 分析注水井各层段是否按分层配注量进行注水; c) 对比注采井组各油井产液量变化情况,分析各 油井采液强度与油层条件是否匹配; d) 分析注采井组油层压力平衡状况。
开发单元(油田)开发动态分析
1 、 开发单元措施效果分析
a) b) c) d) e) 注采系统完善、加密调整及效果分析; 提液及效果分析; 油层补孔及效果分析; 油、水井油层改造及效果分析; 其它措施效果分析等。
a) 分析产量指标变化情况:油量、气量、液量、水 量等; b) 分析开发指标变化情况: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 率、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注水利用率、水驱指数等; c) 分析管理指标变化情况:油水井综合利用率、油 水井免修期、躺井率、注水层段合格率等。
3 、 油井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
热洗清蜡制度,合理套压的控制等。
14
14
油、水井单井动态分析
注水井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1 、 注水井油层动态分析
a) 注入层位变化情况分析; b) 注入压力变化情况分析;
c) 注水量变化情况分析;
d) 注水分层吸水量变化情况分析; e) 注采比的变化和油层压力情况分析;
1、 编制归纳的数据表
油水井动态分析资料.
![油水井动态分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1ff968855270722182ef79f.png)
油井含水上升原因
水洗井 导致的 含水上 升
边底水
油藏含 水上升
层间干扰
管外窜
槽,水 层窜通
砂埋油藏
封隔器失 效或底部 封堵措施 失效
5、气油比变化分析 气油比反映每采出1t原油所消耗的气量,一个油藏所含油、气数量有一定的比 例,这是原始油气比;油井投产后,当地层压力和流压都高于饱和压力时,产 油量和生产气油比都比较稳定;随着压力的下降,气油比逐渐上升,当地层压 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气油比就会很快上升。气油比高,地层能量消耗就大,原 油脱气严重,粘度增高,原油流动性能变差,降低油井的产量。 此外,油层和井筒工作状况也影响气油比的升降变化。如油层或井筒结蜡,或 井下砂堵等,改变了油流通道,使油的阻力增加,产油量下降,气油比上升。
工艺因素
回压上升 油嘴堵塞 井筒内结蜡 套压与动液面不匹配 泵效降低
管线结蜡、沉砂、管线变形、阀门误 控制等。 检查油嘴,清除保温套前后杂物(砂、蜡 或其它杂物)更换合格(防堵)油嘴。
分析示功图图形及载荷(电流)变化情 况判断是否结蜡。
因套压高,动液面在泵进液孔附近, 使泵的充满度低,油井产液量下降。
1、产油量变化 首先要对采油井的日产油量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阶段对比分析,得出该井产油 量的变化趋势(上升、稳定、下降)。 2、液量、含水变化 产油量变化直接的因素是液量、含水率的变化,产液量越高,且含水率越低, 则产油量越高。通过对比确定导致产油量下降的直接因素是液量下降或含水上 升,随后最重要的是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变化原因剖析,同时对其它动态指标进 行分析。 3、液量上升原因分析 原因分为两类:一是井筒、泵况等工艺因素变化,二是地质因素变化;
单井动态分析所需的资料
动态分析所需资料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2254a5d0d233d4b14e69e6.png)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油田开发分析一般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分析方法。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井分析(油井、水井)、井排及排间(行列注水)分析、区块分析(不同构造部分的油藏或断块)及全油田分析。
不同类别的分析其目的、要求及所取资料是不尽相同的。
一、单井开采动态分析1、目的:为合理开发油田服务及更好的完成原油生产任务。
2、具体要求:(1)、收集每口井的全部地质和技术资料,建立油水井井史档案;(2)、建立健全单井生产动态资料,包括产量、压力、检测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建立油水产出、注水账目等进行单井动态分析;(3)、根据油水井目前生产情况,结合全油藏特征,对油井生产能力进行评估。
分析不同工作制度下的产量变化,为配产配注提供依据;(4)、对未来油井生产动态进行预测;(5)、通过油井产状和试井资料,可以分析其周围井之间的连通情况,流层渗透率及渗流特征参数的计算;(6)根据生产特征判断油藏驱动类型,自然水驱及人工注水的必要性;(7)、为油田动态分析提供各项资料;3、油井分析所需资料油井产状分析是油田分析的基础(最小单元),也是做好油田开采工作的重要指标。
因为油井产状变化受到多项因素影响。
所以所涉及的资料也比较广泛。
下面列举油井分析所需各项资料:1)、基础井史资料(1)、井号(类型):(2)、开采层位及投产日期(曾经动用及目前动用);(3)、开采层位深度及海拔;(4)、完井方法记录:油套管规格、下入深度、射孔规格、曾射后封、卡层情况;(5)、必要的图幅:井位图、构造图、剖面图、连通图、井身结构图、单井开采曲线图;2)、开采层的性质及参数资料(1)、开采层岩石性质;(储油气岩石主要是砂岩和碳酸岩即都是沉积岩)、孔隙度(岩石孔隙的总体积和岩石总体积之比)、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作用下,储油岩石具有流体通过的的能力)、饱和度(某流体体积占岩石空隙体积的百分数)(2)、开采层油层厚度(砂层、有效厚度);(3)、油层有效孔隙度;(4)、油层有效渗透率;(5)、油层原始油、水饱和度;3)、试油及原始压力资料(1)、开采层、油层原始压力;(2)、投产初期地层压力;(3)、初期试油成果:试油时间、方法、工作制度、参数产量、静压、油气比、原油性质、含砂等;(4)、压力恢复曲线及解释资料;(5)、投产后增产措施资料:压裂强度、压裂参数、压裂规模等,酸化液性质、配方、规模等。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dcb444852458fb770b5617.png)
油水井动态分析(地质部分)一、油水井动态分析基础知识1、地质油藏基础知识(1)油田地质基本知识包括地质构造、储层特性、流体性质、油藏驱动类型、储量等基本概念和应用,具体可参考石油工人技术等级培训教材。
(2)油田开发基本知识包括开发方式、注水方法、配产配注、试井、注水开发三大矛盾等基本概念和应用。
(3)油水井资料录取标准①油井的油压、套压、流压、静压、产量、气油比、含水、分层产量和分层压力录取标准;②水井的注水量、油压、套压、泵压、分层注水量、洗井录取标准;③油水井地层压力、生产测井、聚合物浓度监测、示踪剂检测、水质化验等资料录取方法和应用。
2、有关指标的计算包括日产液量、日产油量、油气比、综合含水率、日注水量、注采比、采油速度、采出程度、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油(水)井资料全准率等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具体意义。
3、配套图表绘制与应用常用的图表有:构造井位图、油水井连通图、单层平面图、开发现状图、油井生产数据表、注水井生产数据表、动态监测及分析化验数据表、水质分析化验数据表、单井开采曲线、井组注采曲线。
二、油水井动态分析思路方法1、油水井动态分析思路油水井动态分析的原则是立足于单井、着眼于注采井组,围绕注水开发存在的三大矛盾,明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开发对策。
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程序是先收集资料,并将其整理填入表格,绘制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变化原因,最后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调整措施。
2、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1)资料的收集和整理①静态资料所处油藏的地质特征、油井的生产层位和水井的注水层位②动态资料油井动态资料:产能资料,包括油井的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和日产水量,这些资料可以直接反映油井的生产能力。
压力资料,现在一般用动液面和静液面表示,它们可以反映油层内的驱油能量。
水淹状况资料,指油井所产原油的含水率和分层的含水率,它可直接反映剩余油的分布及储量动用状况。
原油和水的物性资料,是指原油的相对密度和粘度、油田水的氯离子、总矿化度和水型。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6a730cc77da26924c5b065.png)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第一节油水井动态分析一、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产液(油)、含水和压力等情况的变化,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通过不断的注采调整,保证油、水井在产油、注水、含水和压力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从而合理地开发油藏。
单井分析将地下、井筒、地面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地下分析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循着先地面、再井筒、后地下的分析程序逐步深入地搞好分析;油、水井分析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通过分析,提出经过优选的措施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产能,达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采油井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地下的原油通过采油井采出地面,要通过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即油流在一定压力差的驱动下,经过油层岩石的孔隙,从油井井底周围的油层流向井底的油层渗流阶段和油流从井底通过井筒流向井口的举升阶段,而后再输送到集油站。
所以,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油层、井筒、地面三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单井动态分析亦应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油井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热洗、清蜡制度及合理套压的选择等。
1、热洗、清蜡制度其总的要求是保证油流畅通,自喷井无蜡阻、抽油机井示功图和电泵井电流卡片无结蜡显示。
在此前提下,使清蜡热洗次数达到最少(即为热洗、清蜡周期合理)。
2、合理套压的控制合理总的来讲,也影响着泵效的大小。
套压高低直接影响着动液面的高低,的套压应是:能使动液面满足于泵的抽汲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的套压值(或范围)。
套压太高,迫使油套环形空间中的动液面下降,当动液面下降到深井泵吸入口时,气体窜入深井泵内,发生气侵现象,使泵效降低,油井减产,严重时发生气锁现象。
发生这种情况时,应当适当地放掉部分套管气,使套压降低,动液面上升,阻止气体窜入泵内。
对于一口抽油机井来讲,该不该放套管气,首先取决于套管气是否影响深井泵工作。
油藏工程基础及动态分析(现场员工培训)PPT76
![油藏工程基础及动态分析(现场员工培训)PPT76](https://img.taocdn.com/s3/m/06aa6236f705cc1754270941.png)
1.动态分析概念 2.动态分析方法 3.实例分析
1
1
黑箱一个,没有任何信息, 猜想箱里有什么 ?
黑色系统:没有任何信息,去预测
2
2
箱里有部分信息, 猜想箱里有什么 ?Biblioteka 灰色系统:有部分信息,去预测
3
3
箱子全透明, 猜想箱里有什么 ?
白色系统:有全部信息,去预测
4
4
一、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生
合计 545.3 39.97 4138.22 6.52 131.02 26.82 295.3 13.54
数据来自开发生产专业信息系统
产
资
料
处
理
某油田:
开 发 井:4口水平井
动用探明储量:**×104m3
目前累积采油:**×104m3
采出程度:13.54%
综合含水:26.82%
21
21
日产油(m3/d)
13
13
油井措施
14
14
注水井措施
注水井措施大至分为以下类型: 改善注水:调剖/调驱、细分注水 增加注水:增压注水、酸化、压裂等
15
15
二、油气田动态分析
1.动态分析概念 2.动态分析方法 3.实例分析
16
16
基本方法
17
17
基本方法
18
18
2.1 资料搜集与常规分析 2.2 试井解释方法及其应用 2.3 数值模拟分析及其应用 2.4 产量预测方法
2.2 试井解释方法及其应用
常规试井分析包括压力降落测试、压力恢复试井、双 重介质油藏试井等等;现代试井分析包括DST测试、干扰 试井、脉冲试井、数值试井等等。在生产油气田主要用到 压力恢复试井及钢丝作业中的井筒压力梯度测试。
油藏基本知识及分析
![油藏基本知识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c939966bec0975f465e28a.png)
较低。当然油井的生产能力还与生产压差、
油层厚度和原油性质有关。但渗透性的好 坏是影响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1、渗透率 渗透率是指液体流过岩石的难易程度, 是表示储油岩渗透性大小的指标。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渗透率单位是平方 米,以符号m2来表示;或二次方微米,以符 号µ 2来表示。 m 1µ 2=1.01325达西=1013.25毫达西。 m
多种流体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4、相对渗透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的比值叫相对渗透
率。
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绝对渗透率
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反映了岩石的物理性 质。岩石的有效渗透率,除了反映岩石的物理 性质以外,还与流体的性质及流动特性有关。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4、相对渗透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油层的有效渗透率是在不断发生
=70%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18、综合含水:油田月产液量中产水量所占
的百分数。 19、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时含
水率的上升值。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某油藏地质储量100万吨,月产液量5000吨,
月产油量2000吨,计算油藏的综合含水。
综合含水=月产水量/月产液量
=(5000-2000)/5000 =60%
径大,孔道也大,孔隙度也就大。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3、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 (2) 胶结方式对孔隙度的影响 砂岩主要胶结物是泥质和灰质。灰质中主要是 石灰质和白云质。通常用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含量 来表示岩石的胶结程度。胶结物含量高,岩石比 较坚硬;胶结物较少,岩石就比较疏松。灰质胶 结比泥质胶结牢固。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含油饱和度是指油层孔隙中的石
油体积与油层有效孔隙体积的比值。
油藏地质动态分析
![油藏地质动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6e146b1eb91a37f1115c36.png)
4 4 * 4 .2 * 5 4 4 * 4 .2 * 5 3 8 * 4 .2 * 5 3 8 * 4 .2 * 5 3 8 * 4 .2 * 5 3 8 * 4 .2 * 5 3 8 * 4 .2 * 5 3 8 * 4 .2 * 4 3 8 * 4 .2 * 4 3 8 * 4 .2 * 4 3 8 * 4 .2 * 4 3 8 * 4 .2 * 4 3 8 * 4 .2 * 4
3
B 工作制度 4 4 * 4 .2 * 5 4 4 * 4 .2 * 5 4 4 * 4 .2 * 5 4 4 * 4 .2 * 5 日产 液t 18.7 16.3 14.2 12.6 10.4 8.8 6.5 6.1 5.8 5.7 5.3 4.9 4.3 4.1 4.2 3.8 3.2 日产油 t 15.9 13.8 11.8 10.5 8.6 7.1 5.2 4.9 4.6 4.5 4.2 3.9 3.5 3.2 3.3 3 2.5 含水 % 15.0 15.3 16.9 16.7 17.3 19.3 20.0 19.7 20.7 21.1 20.8 20.4 18.6 22.0 21.4 21.1 21.9 液面 m 1285 1459 1687 1683 1691 1695 1698 1702 1720 1715 1786 1790 1772 1762 1751 1743 1720 工作制度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4 4 4 * 4 .2 * 5 4 4 * 4 .2 * 5
油水井动态分析课件
![油水井动态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9fd3c9de80d4d8d05a4f9f.png)
二是,注水方式不合理,多层注水井受各层物性 差异不同应采用分层注水方式进行注水,若对层间差 异大井仍采用合注方式就是注水方式不合理,注水井 层间、平面吸水差异都可造成油井水淹。应采取分注 措施控制高渗透层注水,加强低渗透层注水。
于注采平衡情况和层间差异的调整程度。一个方向特别是主要来水 方向超平衡注水必然造成油井含水上升;一个或多个层高压、高含 水,必然干扰其他层的出油,使全井产量下降。
含水率的划分:
1、无水期开采阶段:含水率≤2%
2、低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2%~20%
3、中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20~60% 4、高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60~
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
三)动态分析的分类 1、单井动态分析
按开发单元 的大小分类
2、井组动态分析 3、区块动态分析 4、油田动态分析
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
(二)井组动态分析
井组——以注水井为中心,与周围相关油井所构成的 油田开发基本单元。
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 油水井相应资料对注水井及对应油井进行生产能力、注 水能力、注采比、压力变化、油水井连通状况、注水见 效状况等进行分析,找出变化原因制定下步调整挖潜措 施。
(1)水源分析。油井中的水一般包括两类,即地层水和 注入水
a 油层有底水时,可能是油水边界上升或水锥造成 b 离边水近时,可能使边水推进或者是边水舌进造成。这 种情况通常在边水比较活跃或油田靠弹性驱动开采的情 况下出现。 c 水层窜通:夹层水或上下高压水层,由于套管外或地层 原因引起的水层和油层窜通 d 注水开发油田,可能是注入水推至该井。 e 油井距边水、注入水都比较近时,总矿化度长期稳定不 变的是边水,总矿化度逐渐降低的是注入水。 f 油井投产即见水,可能是误射水层,也可能是油层本身 含水(如同层水或是主要水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