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进修目的及要求.docx
微生物学教学实习报告
![微生物学教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aeeb5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9.png)
微生物学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微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微生物学教学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内容包括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微生物鉴定、微生物生理生化实验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循实验室规程和操作要求,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
1. 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在实习初期,我学习了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包括无菌操作、微生物的接种、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方法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熟练掌握了实验室基本技能,为后续实验打下了基础。
2.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实验。
通过采集不同环境样本,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得到纯化的微生物菌株。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运用PCR技术进行基因扩增与检测,进一步明确了微生物的分类地位。
3. 微生物鉴定在分离纯化实验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微生物鉴定实验。
通过观察菌落特征、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了鉴定。
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证实了我对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掌握程度。
4. 微生物生理生化实验此外,我还参与了微生物生理生化实验,了解了微生物的代谢途径、生长条件等。
通过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的微生物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在实践操作中,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掌握了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
其次,我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
最后,我在团队合作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会了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例如,在实验操作中,我发现自己在细节处理上仍有疏漏,需要更加细心严谨。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室规则及注意事项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室规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9eca7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b.png)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室规则及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要求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目的,在于验证有关理论,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无菌操作,建立无菌观点,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操作,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独立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实验形式分教师示教和学生操作两种,前者主要验证理论,后者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反复练习,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从而掌握一些临床微生物学检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此外,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验室规则及注意事项一、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时,须时刻牢记实验的对象是病原微生物,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自身有可能招致感染,且有可能将病原微生物传给他人。
因此决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和冒任何不必要的危险。
进入实验室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进入实验室时必须穿白大衣,离室时脱下反折,白大衣要经常清洗消毒。
2.书包、衣物等勿带入实验室,必要的文具、实验指导、笔记等带入后,放在指定的地方。
3.在实验室内不准吃东西、喝饮料和吸烟,不可把任何东西放入嘴中,也不要用手抚摸头面等部位。
4.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安静,禁止高声谈话,不准打闹嘻笑。
5.必须按照老师指定的方法,小心地处理传染性材料、培养物和污染的物质,要正确地使用存放污染器材的各种消毒容器。
6.必须谨慎操作,避免任何有菌材料的溅出,若不慎污染了工作台、手、眼、衣服和地面等处,应立即报告老师,以便及时作适当处理。
7.培养物和传染性材料须放在工作台的安全部位,尽可能保持台面的清洁整齐。
8.爱护公物,合理使用实验材料和器材,如不慎损坏了某些器具,应及时报告老师,听候处理。
9.每次实验完毕后均用消毒药水擦洗工作台面,并用紫外线灯照射过夜。
10.实验完毕后清理台面,将需培养的标本及时放入培养箱。
关闭水、电、煤气和门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1.离开实验室前,应用消毒液(2%来苏尔或0.1%新洁尔灭)将双手浸泡5-1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室规则及注意事项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室规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26cd1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8.png)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室规则及注意事项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微生物在人体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实验是医学微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实验室规则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1)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征,掌握基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2)学习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和实验操作;(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2.实验要求(2)精确记录实验数据,准确并规范地填写实验报告;(3)遵守实验室规则,严格遵循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二、实验室规则1.实验室开放时间实验室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08:30-17:30,周六至周日不开放。
2.实验室装备使用(1)学生在使用实验室设备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资质证书;(2)使用实验室设备时要注意操作规程,禁止随意调试和拆卸实验室设备;(3)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和归位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环境卫生。
3.实验室安全(1)实验室进入前必须穿戴实验斗篷、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2)实验结束后必须洗手,并做好实验台面和器材的清洁工作;(3)对于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实验,需要两人互相检查和确认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三、注意事项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查看实验指南,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实验步骤;(2)检查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完整性和可用性;(3)清洁实验台面,并准备所需的清洁消毒用品;(4)穿戴合适的实验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品。
2.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细心、耐心,并注意实验安全;(2)严禁饮食、吸烟或涂抹口红等行为;(3)注意实验器材和实验台面的清洁和整理;(4)在实验中遵循实验步骤,严禁修改或省略步骤。
3.实验后的工作(1)清洗和归位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2)保存和整理好实验数据,并根据要求填写实验报告;(3)关闭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电源,确保实验室安全。
微生物个人进修工作总结
![微生物个人进修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fdd0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0.png)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微生物进修学习已经告一段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深入微生物领域,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现将我的进修工作总结如下:一、进修目标与计划本次进修,我明确了以下目标:1. 深入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了解微生物学的前沿动态,拓宽研究视野;3. 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针对以上目标,我制定了详细的进修计划,包括:1. 参加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2. 阅读国内外权威期刊,关注微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3. 参与实验室科研项目,提高实验操作能力;4.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二、进修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参加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我对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实验技能方面:在实验室的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各种微生物实验技术,如微生物培养、分离纯化、鉴定、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等,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 科研能力方面:通过参与实验室科研项目,我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等,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4.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方面:在进修过程中,我与同学、老师、实验室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反思与展望回顾这一年的进修历程,我深感收获颇丰。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1. 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2. 实验操作技能还需进一步加强;3. 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计划如下:1. 深入学习微生物学相关理论,拓展研究视野;2. 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科研能力;3.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4. 争取在微生物学领域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进修目的和要求范文
![进修目的和要求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731b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1.png)
进修目的和要求范文一、进修目的进修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职业需求。
通过进修,可以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渠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进修目的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专业知识:进修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在专业领域中更具优势。
2.学习新技能:通过进修,我们可以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例如,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或者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和创新。
3.拓展专业视野:进修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新的研究方向、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拓宽我们的专业视野,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
4.提升职业竞争力:进修可以让我们在求职或者升职时更具竞争力,更容易脱颖而出。
通过获得新的证书或者参加专业认证考试,可以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修要求进修不仅仅是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提出高要求,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以下是我对自己的进修要求:1.学习态度:对待进修要持之以恒的态度,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不拖延,不浮躁,保持专注。
并且,在学习中保持求知欲和钻研精神,主动去寻找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2.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将学习计划分解为小目标,并逐步实现。
同时,要不断评估和调整学习计划,确保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3.学习方法:学会高效的学习方法,善于总结和归纳,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作学习笔记,参加讨论和交流,利用互联网资源等。
另外,还要培养自己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有选择地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4.实践应用: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主动参与项目或者实验,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且,要不断整理和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微生物实验室进修计划内容
![微生物实验室进修计划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71e897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f.png)
微生物实验室进修计划内容
第一阶段:基础培养技术
1. 熟悉常规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及其作用
2. 掌握常规微生物培养基的准备步骤
3. 学习常用微生物的种植方法,如细菌瓶种植、平板标本种植等
4. 熟悉细菌动态观察的方法,如生长曲线绘制
5. 掌握实验室培养常见微生物的型态鉴定方法
第二阶段:细菌鉴定技术
1. 学习细菌鉴定的常用生化鉴定方法,如加酸生成气体、磷酸酯水解等
2. 掌握细菌鉴定的常用血清学鉴定方法
3. 学习使用生物素实验技巧进行细菌鉴定
4. 学习经典微生物鉴定书和数据库中的资料
5. 熟悉实验室常用的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工作流程
第三阶段:临床微生物检验技能
1. 掌握临床常规细菌培养鉴定流程和方法
2. 学习临床重要病原菌的培养检出方法,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 熟悉临床标本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4. 掌握临床试剂质量控制流程
5. 学习临床检验报告书写格式和流程。
微生物的实习报告
![微生物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de7b7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4.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学的实际应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微生物实习,以下是实习报告。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等实验技术;3. 了解微生物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实习地点为XX大学微生物实验室。
四、实习内容1. 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生理、遗传等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对微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
首先,我们学习了如何制备培养基,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然后,我们学习了如何接种微生物,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最后,我们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对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纯化。
3. 微生物的鉴定在微生物鉴定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微生物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生化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微生物鉴定的基本方法,如显微镜观察、革兰氏染色、淀粉水解实验等。
4.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实习期间,我们还了解了微生物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例如,微生物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微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
五、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2. 掌握了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等实验技术;3. 加深了对微生物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的认识;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微生物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微生物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实用的实验技能。
微生物科室实习报告
![微生物科室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d009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1.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在医学、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于XX年XX月至XX年XX月在XX医院微生物科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3. 熟悉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流程,提高微生物检验技能。
4.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微生物实验室参观与学习实习期间,我首先参观了微生物实验室,了解了实验室的基本布局、仪器设备、工作流程等。
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显微镜、细菌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微生物检验基本操作在微生物检验方面,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样品采集与处理:学习了不同样品的采集方法,如血液、尿液、粪便等,以及样品的处理过程。
(2)培养基制备:掌握了各类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营养肉汤、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等。
(3)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学习了常用的微生物分离与纯化方法,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
(4)微生物鉴定:掌握了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如显微镜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
3. 微生物检验项目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以下微生物检验项目的操作:(1)细菌培养:对血液、尿液、粪便等样品进行细菌培养,观察菌落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2)真菌培养:对皮肤、毛发等样品进行真菌培养,观察菌落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3)病毒检测:对病毒感染样品进行病毒检测,如HIV、乙肝病毒等。
(4)药物敏感试验:对细菌、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4. 实习总结与交流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加科室的讨论和交流活动,与同事分享实习心得,共同探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的问题。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微生物学试验目的与要求
![微生物学试验目的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c50235502768e9951e73886.png)
CH3COCHOHCH3CH3COCOCH3(二乙酰)
NH2N-C-CH3
CH3COCOCH3+HN-C(胍)NH-C(红色化合物)+2H2O
NH2N-C-CH3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斜面18~24小时培养物。
2.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四、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查
(一)单糖发酵试验(示教)
【原理】
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糖分解酶,故分解各种糖后的产物也不相同,有的产酸,有的尚有气体形成,借此可鉴别各种细菌。单糖发酵试验在肠道病原菌的鉴定中尤其重要。
单糖发酵管是将葡萄糖、乳糖或麦芽糖等加入蛋白胨水培养基内,使其最终浓度为0.75~1%,并加入一定量的指示剂及一只小倒管。接种细菌并孵育一定时间后,若该菌具有分解某种糖的酶,分解产酸就会使指示剂变色。如指示剂为酸性复红则变为红色;溴甲酚紫则呈黄色。若有气体形成,则小倒管内有气泡集聚。
(七)硫化氢试验(示教)
【原理】
某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遇铁(如硫酸亚铁)或铅离子,则形成黑褐色的硫化亚铁(或硫化铅)沉淀物,黑色沉淀物愈多,表示生成的硫化氢量愈多,硫化氢试验用的培养基中含有硫代硫酸钠,它是一种还原剂,能保持还原环境,使形成的硫化氢不再被氧化。
【材料】
4.划线完毕,将琼脂平板培养基覆盖皿盖,并在培养皿底玻璃面,用记号笔
注明接种菌名,接种者姓名及班级、日期等(以后凡接种的培养皿、试管等,均要照此要求,用记号笔注明)。将培养皿倒置放进孵育箱培养,这样可避免培养过程中凝结水自皿盖滴下,冲散菌落。
5.37℃孵育24小时后取出,观察琼脂平板表面生长的各种菌落,注意其大小、形状、边缘、表面结构、透明度、颜色等性状。
微生物进修内容及要求
![微生物进修内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ab4469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a.png)
微生物进修内容及要求
微生物学进修是针对人工与生物有关知识研究提供的全面性研究。
进修学生可以了解微生物在生物学、医药学、发酵业、环境工程、食
品安全和培养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这一研究主要涉及到微生物的
分类学、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领域中的应用。
学生将掌握微生物
学的基本理论,并学习实验技术和细菌的分析技术,以及使用微生物
学工具,如实验培养和分子诊断。
另外,学生还将学习利用新兴技术,如抑素及代谢等,以改善微生物特性;运用抗生素特性和抗生素抵抗
机制来控制病原菌;运用细菌技术进行食品误义;使用微生物学来揭
示新的复杂的药物,以及研究微生物的行为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卫生微生物进修学习计划
![卫生微生物进修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3cd9b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4.png)
卫生微生物进修学习计划英文回答:Sanitation Microbiology Advanced Study Program.Introduction.Sanitation microbiology is a specialized field that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microorganisms in relation to sanitation and public health. As an advanced learner inthis field, you should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microbial ecology, epidemiology, food safety, and sanitation practices. This study program is designed to enhance you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se areas to prepare you for a successful career in sanitation microbiology.Curriculum.The sanitation microbiology advanced study program consists of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courses as well as research opportunities. The curriculum includes:Microbial Ecology: Study the diversity, distribution, and interactions of microorganisms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including food, water, and soil.Epidemiology: Investigate the patterns, causes, and control of microbial diseases, including foodborne and waterborne illnesses.Food Safety Microbiology: Focus on the identification,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microbial hazards in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Sanit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Learn the principles of sanitation and hygiene, including disinfection, sanitation methods, and waste management.Microbial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Develop skills in the detection,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using advanced molecular techniques.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Evaluate and assess microbial risks and develop strategies for their mitigation and control.Research Opportunities.In addition to coursework, the program encourage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proje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xperienced faculty. This provides hands-on experience in conducting research studies, analyzing data, and presenting findings. Students may choose to conduct research in areas such as:Food safety microbiology.Waterborne disease surveillance.Antimicrobial resistance.Bi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Career Opportunities.Graduates of the sanitation microbiology advanced study program will be qualified for a wide range of careers in:Public health agencies.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Water utilities.Environmental consulting firms.Research institutions.Academia.中文回答:卫生微生物进修学习计划。
微生物校内实习报告
![微生物校内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e009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2.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学的实践应用,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微生物校内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活动旨在让我们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微生物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等基本操作技能。
2. 掌握微生物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4. 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培训(1)无菌操作:学习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包括消毒、灭菌、无菌室操作等。
(2)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学习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和方法,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
(3)微生物培养:学习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如液体培养、固体培养等。
2. 微生物在食品领域的应用(1)食品微生物检测:学习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
(2)食品发酵:学习食品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如酸奶、酱油、醋等。
3.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1)微生物药物研究:学习微生物药物的研究方法,如抗生素、疫苗等。
(2)微生物基因工程:学习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如重组DNA技术、基因克隆等。
4. 微生物在环保领域的应用(1)废水处理:学习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2)土壤修复:学习土壤修复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如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我们学习了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为实习打下了基础。
2. 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实习计划,分组进行操作训练,包括无菌操作、微生物分离纯化、微生物培养等。
3. 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方面,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相关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微生物学实验目的与要求
![微生物学实验目的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54a3df8a300a6c30d229f03.png)
微生物学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一) 把握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甲型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区别。
(二) 熟悉三种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的区分;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的形状特点。
(三) 了解病原性球菌的形状、染色性。
内容(一) 病原性球菌的形状及染色性(示教)。
(二) 葡萄球菌培养及生化特性(示教)。
(三)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操作)。
(四) 链球菌的培养与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示教与操作)。
(五) 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区别(示教)。
(六) 脓汁或咽拭子分离培养(操作)。
一、病原性球菌的形状及染色性(示教)1.葡萄球菌的形状及染色性(示教)【材料】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染色示教片。
【方法】油镜观看细菌的形状、排列及染色性。
2.链球菌的形状及染色性(示教)【材料】乙型链球菌血清肉汤培养物制作的革兰染色示教片。
【方法】油镜观看链球菌的形状、大小、排列及染色性。
3.肺炎链球菌的形状结构及染色性(示教)【材料】肺炎链球菌革兰染色示教片、肺炎链球菌荚膜示教片。
【方法】油镜观看二张示教片中肺炎链球菌的形状结构特点及其染色性。
4.脑膜炎奈瑟菌的形状及染色性(示教)【材料】脑膜炎奈瑟菌革兰染色示教片。
【方法】油镜观看注意形状、大小、排列以及染色性。
5.淋病奈瑟菌的形状及染色性.【材料】淋病性尿道、阴道脓汁涂片〔革兰染色〕。
【方法】油镜观看细菌形状、排列、在细胞内或外及染色性。
二、葡萄球菌培养及生化特性(示教)【材料】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血琼脂平板培养物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甘露醇管【方法】1.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血琼脂平板培养物,观看二种葡萄球菌单个菌落的形状、大小、表面、边缘、透亮度、颜色及溶血性(如颜色不易区别时,可用滤纸片揩抹菌落观看)。
2.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甘露醇发酵管,观看二者对甘露醇的分解情形。
三、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一样实验室都依照以下特点,其中尤以血浆凝固酶试验意义最大。
微生物学试验目的与要求
![微生物学试验目的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2c3adc281c758f5f61f673b.png)
实验三细菌的变异性目的了解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异现象,并通过耐药株筛选,转导等实验,加深对遗传型变异机制的理解。
内容(一)形态的变异(示教)(二)鞭毛的变异(示教)(三)细菌耐药株的筛选(操作)(四)半乳糖发酵基因的转导(示教)一、形态的变异(示教)【原理】细菌在一定环境下有相对恒定的形态和结构,外界环境改变可引起形态变异。
本实验应用人工方法,导致细菌形态改变。
如将无毒鼠疫杆菌培养于含高盐的培养基中,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态;又如将某些菌孵育于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经过一定时期可发生L变异。
【材料】1.菌种:鼠疫杆菌(无毒株)琼脂斜面18~24小时培养物。
2.培养基:3~6%氯化钠血琼脂斜面培养基。
3.载玻片、革兰染液。
【方法】1.接种鼠疫杆菌于3~6%氯化钠血琼脂斜面上。
2.28~30℃孵育3天,取出作涂片,革兰染色后与未变异株的示教片作对比观察。
二、鞭毛的变异(示教)【原理】有鞭毛细菌如变形杆菌,在培养基表面可形成迁徙生长性菌膜;如培养在含0.1%石碳酸培养基上,细菌不能产生鞭毛,没有迁徙现象而呈现单个菌落。
【材料】1.菌种:普通变形杆菌的琼脂斜面18-24小时培养物。
2.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0.1%石碳酸琼脂平板培养基。
【方法】1.分别在琼脂平板和0.1%石碳酸琼脂平板的边缘四端点种变形杆菌,勿将细菌划开。
2.37℃孵育24小时后观察菌落有无迁徙现象。
四、半乳糖发酵基因的转导(示教)【材料】1.菌种:(1)供体菌E.coli K12(λ)gal+为“F”菌即溶原性大肠杆菌。
(2)受体菌E.coli gal-为“S”菌。
2.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双倍肉汤培养基、含镁离子的缓冲液,半乳糖EMB 培养基。
3.器材:氯仿、培养皿(6厘米、9厘米)、试管、离心管、离心机、橡皮塞、三角烧瓶、滴管、吸管(10、5、1毫升)、涂布棒(或棉拭)。
【方法】1.实验前一天预先分别接种F、S菌于1毫升肉汤管内.经37℃孵育18小时。
微生物学目的与要求内容
![微生物学目的与要求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1fe9ca49ec3d5bbfc0a7458.png)
接种后逐日观察动物发病情况。
(二)小白鼠鼻内接种(录像)
【材料】
小白鼠、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病毒悬液、无菌小试管、无菌毛细管、麻醉用乙 瞇、棉球及小玻瓶。
【方法】
3.用小锻子挑去方形卵壳和撕去卵膜,再用无菌吸管,吸取冇蜡汕少许,滴入2滴,石蜡油在气室面的卵膜上很快散开,使膜透明,这样在鸡蛋照明灯或检蛋灯 上,可清楚地观察到整个鸡胚。
4.用无菌1毫升注射器抽取少许流感病毒液体,将鸡蛋直立于照明灯或检蛋灯 上,针头自窗口对着鸡胚直下,穿过绒毛尿囊膜,羊膜腔、推动注射器,注入0.1〜0.2毫升,针头刺入时注意勿伤及鸡胚本身,最好从小鸡的颈部空隙中插入。
(二)羊膜腔接种法\迅|豕丿
【材料】
副流感病毒10一3稀释液、9〜10H龄鸡胚、灭菌液体石蜡、其余同《尿囊腔接 种法》。
【方法】
1.所用鸡胚在使用前一天,将鸡胚直立卵盘培养,使其胚胎向上,便于操作。
2.接种前检査鸡胚生活情况,并用铅笔画出天然气室和胚胎的位置,然后用磨 蛋器沿天然气室的边缘和胚胎位置近处,锯一方形小窗(每边约1厘米许,如图10-3 )o
2.取出小白鼠,左手将小白鼠固定,固定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白鼠的头部, 左手手掌轻轻按住小白鼠的体部。
3.右手以棉签確以碘酒,消毒小白鼠颛部皮毛(不碰到眼)。
4.右手拿注射器在小白鼠额部(眼与耳根连线的中点略偏耳朵的方向)刺入, 进入颅腔,进针2〜3毫米,不要插得太深,注射最为0.02〜0.03毫升。
3.麻疹病毒包涵体(示教)
(二)病毒的培养法(录像)
1.病毒的动物接种法
微生物实习目的
![微生物实习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d5ab4c5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2.png)
微生物实习目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微生物实习目的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1、实习目的这次认识实习是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所进行的实践环节。
通过到工厂生产环节的实习和观摩进一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将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并为本专业后续《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我们对发酵、药品等企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实习内容2.1 实习单位简介2.1.1湖北安琪酵母股份公司湖北安琪酵母股份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研究天然酵母,并进行规模化制造的专业化公司,酵母产业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酵母行业唯一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涉及酵母及深加工产品、生物制品、食品添加剂、豆制品、奶制品、调味品、粮食制品的生产、销售;生化产品的研制、开发;生化设备、自控仪表、电气微机工程的加工、安装、调试;经营本企业自产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道路货物运输服务。
片剂、冲剂、胶囊剂、原料药的生产、销售。
饲料添加剂;有机复混肥料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
公司拥有年产15000吨干酵母生产线及国内最大的酵母生产基地.2.1.2湖北金龙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金龙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啤酒产销量连续8年名列全国行业十强、位居湖北榜首的大型企业,主要产品有金龙泉系列啤酒,曼思莱系列葡萄酒,金龙泉系列纯净水,年啤酒生产能力达60万吨。
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2003年底加盟全球第一大啤酒酿造商英博集团,英博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为金龙泉做强做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导产品金龙泉系列啤酒先后荣膺42项国际国内大奖,被人民大会堂确定为宴会用酒,并于1995年10月1日荣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庆典国宴,产品畅销全国18各省市,并通过边贸辐射到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
微生物组实习报告
![微生物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a16ed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e.png)
微生物组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组学研究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组在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微生物组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微生物组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旨在掌握微生物组样品处理、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微生物组样品处理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微生物组样品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样本的采集、DNA提取、PCR扩增、文库构建等。
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各项操作步骤,并完成了多个样品处理任务。
此外,我还学会了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细胞形态,以便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
2. 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实习的第二、三周,我们重点学习了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
首先,我学会了使用FastQC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数据过滤。
接着,我掌握了使用比对工具(如Bowtie2、STAR)将过滤后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统计比对结果(如samtools、bedtools)。
此外,我还学会了使用各类软件进行基因注释(如GeneMark、Cufflinks)、功能分类(如Kraken、CLC Genomics Workbench)和物种分类(如MetaPhlAn、SINTAX)。
3. 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实习的第四周,我们开始学习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首先,我了解了微生物组数据分析的整体流程,包括数据处理、功能分类、物种注释、差异分析等。
接着,我学会了使用R语言进行微生物组数据的可视化(如ggplot2、plotly),并掌握了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如Pandas、NumPy)。
此外,我还学会了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SAS)进行微生物组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4. 实习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微生物组样品处理、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收获颇丰。
医学微生物实验室实习报告
![医学微生物实验室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e5228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a.png)
医学微生物实验室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医学微生物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医学微生物实验室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医学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医学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形态观察、生化反应鉴定以及菌株的分离和纯化等基本技术。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验室规则与安全常识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常识。
包括实验室着装要求、实验室内禁止食物和饮料、实验室垃圾的处理、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等。
同时,老师还强调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提醒我们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遵守实验室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细菌涂片制备及革兰染色法首先,我们学习了细菌涂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取样、涂片、干燥、火焰固定等步骤。
然后,我们掌握了革兰染色法的操作流程,包括初染、碘液固定、脱色、复染等步骤。
通过革兰染色法,我们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类,从而初步鉴定细菌的种类。
3.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我们可以了解细菌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特征。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识别不同种类的细菌,并了解它们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
4. 生化反应鉴定细菌的生化反应是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我们可以鉴定细菌的种类。
本次实习中,我们学习了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利用试验等常用的生化反应检测方法。
5. 菌株的分离和纯化在实验室中,我们学习了菌株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通过平板分区划线分离法、琼脂斜面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半固体穿刺接种法等方法,我们将混合菌株分离并纯化出单一菌株。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医学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细菌涂片的制备和革兰染色法,掌握了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和生化反应鉴定方法。
同时,我还学会了菌株的分离和纯化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 :标题 ]
篇一:微生物进修报告
微生物进修报告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微生物室进修学习工作。
半年来,在带教老师的耐心的讲解和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工作,通过不断努力,自身工作
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就半年来的进修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理论知识学习情况:
1、强化基础知识学习。
为了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在工作之余我再次重温周庭银主编的《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 3 版)》、倪语星主编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周庭银及倪语星
主编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指导(第2版)》、陈东科主编的《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
验与图谱》等相关业务理论知识,通过自学,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为工作实践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知识交流。
在进修期间,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机会,主动诚恳地向专业老师请教,积
极学习,听取满主任讲课,开阔了自己的知识视野,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满主任曾从事 5 年微生物教学工作,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践技能,省内为数不多的微生物学知名专家学者。
二、工作业务实践情况:
经过半年来的工作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细菌检验业务技能,能够基本独立完成细菌检验
工作,其中包括:
1、细菌接种方面:熟练掌握痰、尿液、血液、胸腹水、脑脊液、分泌物以及组织等方面
的细菌接种和培养。
2、涂片染色方面:掌握一般细菌涂片染色、特殊细菌涂片染色和抗酸杆菌涂片染色。
3、细菌鉴定方面:能够识别和鉴定上呼吸道等标本的正常菌群;在镜
-b+b-cc+c 下能够识别G、G、G、G、真菌孢子等细菌形态;基本掌握细菌标本的鉴别和鉴
定。
三、今后工作设想: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细菌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工作实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
素质和技能。
相信在科室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以及自身的努力,个人业务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为医院工作以及为患者服务作出新的贡献。
2015年 11月 9 号
篇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 1.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
2.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用药的信息。
3.为医院感染提供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性动态信
息。
4.改进或更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要求 1.快速、准确地提出检验报告。
2.检验人员必须有较丰富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熟练、正确的操作
技能,必须养成有菌观点和无菌操作的习惯。
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必须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并参加和接受质量控制考核。
4.重视实验室消毒灭菌工作。
(三)诊断试验的选择原则
1.选择有鉴定价值的试验:要对两种细菌进行鉴定,须选择一项两种菌呈现绝然不同结果的
试验,即一种菌呈现阳性(阳性反应的菌株阳性率须大于90%),另一种菌为阴性(阴性反
应的菌株阳性率应小于10%),这项试验才有鉴定价值。
否则,就没有鉴定价值。
2.选择简易、快速、方便的试验:①鉴定一种细菌可能有多种特异的方法,没有必要逐一进行试验,
只选择其中一或两种达到目的即可,多选无意义。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耐热DNA
酶试验、甘露醇分解试验均阳性,只选较简单的凝固酶试验就足够了。
②选择操作简便、快
速的方法。
③选用复合培养基,一次操作可同时看几个生化反应,如克氏双糖铁(KIA ),动力靛基质脲酶(MIU )等。
3.综合考虑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所有阳性结果
数/所有感染病人数,试验敏感性越高,假阴性结果就越少。
特异性=阴性结果总数/未感
染病人数,特异性越高,假阳性结果越少。
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相互联系的,试验的敏
感性增加,会使特异性下降,反之亦然。
篇三:微生物学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一、微生物学实验内容与目的
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从土壤中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细菌染色及形态观察;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形态观察;微生物显微计数和大小测量; E.coli 生长曲线的测定;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的诱变育种;产淀粉
酶菌株的分离纯化;水和饮料中细菌学检查;食用真菌的采集、分离和培养;抗药性突变株的
筛选。
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实验项目,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微生物学实验
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学会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准备、操作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对实验原
理、方法和结果的正确理解,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能力。
二、微生物学实验室要求与安全
为了确保微生物学实验课质量,提高实验效果,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特提出如下要求,希望共同遵守。
(1)实验前须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写出实验设计方案。
在课
堂上注意聆听老师对实验内容的讲解,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以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必要时还须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
备工作。
(3)非必需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带入实验室的物品应远离操作区,放在指定的区域。
(4)实验室内不准大声喧哗、嬉戏,应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整洁和有序。
不准在实验室内
吸烟、饮水和进食,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头、面部,防止感染,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
风动。
(5)实验中注意正确使用试剂,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遇到仪器故障时请老师帮助解决,
切勿擅自折卸,否则因此而损坏仪器,应予以赔偿。
(6)用过的污染物品应放到指定的地点,经专人消毒灭菌之后再进行清洗,切勿乱丢或冲
入水池中。
禁止将本实验室的物品带出实验室外。
需送温箱培养的物品,应标记好材料名称、姓
名、日期后送到指定位置。
(7)实验过程中,切勿使用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药品接近火焰。
如遇火险,应关闭电
源,用湿布阻燃灭火,必要时使用灭火器。
(8)实验完毕后应将桌面整理清洁,试剂、仪器放回原处,并将操作台擦
拭干净,打扫卫生,关好水、电、门窗。
( 9)离室前脱下工作服,反折放在指定的地方;双手在2%来苏液中浸泡5min 左右,再
用肥皂、清水洗净,方可离开实验室。
《微生物进修目的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