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古诗《池上》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古诗《池上》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古诗《池上》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古诗《池上》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池上》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池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音乐、图像)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21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出示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师:对,是这样的原因。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二、读诗。

1、师: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诗:《池上》(板书课题),这首诗大家都已经预习了,那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它的作者吗?师:同学们说得很清楚,看来课前预习花了很多工夫。

老师课前也搜集了有关资料,比较简洁,大家一起读一读。

老师出示:(生齐读)2、师:了解了作者,现在来读诗,大家会读吗?要不,你们先在下面练习一下吧。

(学生先练读,老师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读准后鼻音:撑、艇、萍)3、师:光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大家看,这两首诗的节奏会一样吗?为什么?(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知识。

)师:《池上》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浮、萍、踪、迹”4个生字,正确书写“采”。

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重点难点1.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诵读体会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谈话:我知道小朋友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呢?2.今天我们又要研究一首新的古诗《池上》。

(板书课题《池上》)3.师简介作者。

二、初读感知,感受节奏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检查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

3.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踪、迹、浮、萍”。

(我看见小朋友们都坐得端端正正,说明大家已经读好了。

老师要检查了,谁来挑战呢?)(1)出示“撑小艇”。

抽两个孩子拼读,要求读好后鼻音。

以词带句,齐读“小娃撑小艇”。

(2)出示“踪迹”。

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平舌音“踪”,重点识记“踪”。

以词带句,齐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3)出示“浮萍”。

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后鼻音“萍。

”(“浮”左右布局三点水,申明它和水有关;“萍”上下布局草字头,申明它和植物有关。

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东西)结合浮萍的图片认识“浮萍”。

浮萍是漂泊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精确朗诵诗句“浮萍一道开”。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5.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1)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配音范读)(2)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教给你们一个小诀窍: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样会破坏诗的韵味。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精选3篇)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精选3篇)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精选3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篇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池上》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 ;2、能认识古诗中 5 个生字;3、会写 2 个生字:首、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 2 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 5 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

首踪迹浮萍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

重点理解“偷采、不解”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 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一)先学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11古诗二首 池上 教学设计.doc

11古诗二首 池上 教学设计.doc

《池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诗二首》是统编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的内容。

古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语文园地里的读读背背出现过,而《古诗二首》出现在本册书的课文部分。

对于“夏天”这一题材的古诗,在上册书也有接触过。

第六单元围绕“夏天”这一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

《古诗二首》中的这两首诗《池上》《小池》都有中国画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描绘了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叙事,后者写景,课文配的插图能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

其次这两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仗工整,适合学生吟诵积累。

《池上》这首古诗,秉承白居易诗作通俗平易的叙事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

《池上》有五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首、踪、迹、浮、萍”,两个要求学生会写的字“首、采”。

诗中景物与画中景物一一对应,诗画融合清新雅致,给学生以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采”。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撑、采、浮萍、踪迹”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中蕴藏的夏日的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又到了江南采莲的季节了,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嫩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莲肉,嫩嫩的,甜甜的。

可好吃了呢。

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十分茂密。

哇,你看,调皮的鱼儿也来凑热闹了,正在莲叶间做游戏呢,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哪首诗?《江南》生背诵江南。

2.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小朋友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池上”就是在池塘之上,在池塘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二)、正确读诗,读中识字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读啊?打开书本67页,大声自由地读一读吧,要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古诗。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11古诗二首池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11古诗二首池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11古诗二首池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池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学生能认读“娃、艇、莲、踪”,并能正确书写“小、回、解、萍”四个生字。

(2)理解诗意:学生能理解诗句意思,知道“偷采白莲回"和“不解藏踪迹”的含义。

(3)情感体验: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描绘的童真童趣,产生对乡村儿童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描绘诗中“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感受诗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体会“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的天真无邪,理解儿童的纯真心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①教师展示一幅池塘中莲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画上有什么特别的植物呢?"②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莲”的话题,简单介绍莲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故事引入①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或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发现白莲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小艇"和“偷采白莲”的想象。

(3)读题感知①教师板书课题《池上》,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提问:“从题目中,你能猜到故事会发生在哪里吗?"②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简单点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的主题——池塘中的小艇和白莲。

(二)初读感知(1)朗读体验①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关注学生对“艇、踪”等生字的发音,适时纠正。

②教师示范朗读,强调“撑、偷、回"等动词的重音,以及“小艇、白莲”等名词的停顿。

(2)节奏感知①学生跟读,教师指导“偷采白莲回"这句的连贯性,以及“不解藏踪迹”后的稍作停顿,感受诗的节奏感。

②分组比赛朗读,教师评价各组的节奏感,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3)情境想象①学生闭眼聆听教师再次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池塘、小艇和白莲的画面。

②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小娃"偷采白莲时的小心翼翼和天真无邪。

(4)字词理解①教师点出“小艇”和“白莲"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这两个词。

古诗池上教案5篇

古诗池上教案5篇

古诗池上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池上教案5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教案的设计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古诗池上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2课《古诗二首》(2016部编)本文两首古诗都是描写儿童生活。

《池上》像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一片浮萍,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

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池》描绘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池上》一、故事导入,激趣入境: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

思考:“池上”是什么意思?3.出示课文插图课件,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说出图画大意。

二、诵读古诗,识字学词:1.出示学习要求。

自学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课文。

二读:画出生字,记住字形。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3.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三、理解古诗,质疑问难:1.出示插图,《池上》这首诗,写的就是图上的事。

请大家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3.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偷”“不解”“浮萍”的意思。

4.小组合作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5.全班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6.指导朗读:全诗语速平缓,语气轻松活泼。

要读出小娃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形象。

7.指导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四、指导写字,总结诗文: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优质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池上》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拼音认读4个生字;会写“采”这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进而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感受诗中的童趣【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采“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难点】抓住“偷采”、“藏踪迹”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

【教学方法】边读边想,边看边想,合作探究,解决疑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荷塘美景图,感染气氛,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预设)生1:因为可以去游泳。

生2:可以。

生3:还可以。

2、师: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

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想看吗?那待会儿你看到什么就大声地说出来,好不好?(课件展示: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课堂结合在一起,转变学生对学习古诗学习枯燥的感觉,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心理基础。

】3、师: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生1:我最想说‘我好像去荷塘划船!’生2:好美的荷塘啊!。

4、板书课题5、齐读课题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1、课件出示诗歌,教师范读2、学生初读诗歌,引入生字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面对低年级的孩子,喜欢鲜艳的色彩,漂亮的事物,丰富多彩的活动。

因此,在认识生字词这一环节时,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图片的形式,计了荷花藏字、认读生字词的形式,激发学生认知兴趣,提高课堂效果】3、去拼音识字,巩固生字,指导书写【课件演示、指导书写,能更清晰直观地让学生掌握书写生字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字的印象。

】浅析“踪迹”“浮萍”的含义4、归纳识字方法,引入“采”的读写师:那“采“这个字你该怎么记住它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

5、书空、练习6、整诗朗读(点名读、齐读)三、诗情画意,诵读诗句,体会意境1、感受诗意,诵读诗句2、理解人物,感知心情师:谁来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娃娃?师:小娃娃偷偷地采了白莲,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师:小船在水面上留下了痕迹,小娃娃藏也藏不住的时候,他心里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带着这种感受来读。

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3篇)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1、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

语文课堂总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思路进行教学,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希望学生都能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对古诗的浓厚兴趣。

我想古诗教学应体现“诵读为本,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原则,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古诗文化准备。

2、享受孩子的童年,那是因为孩子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创造。

《池上》“偷”字用得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这种真实传递给孩子,就构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三个生字“撑、艇、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文字、图像)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课前准备:展示拍摄的荷塘美景,感染气氛,激发兴趣。

1、孩子们,夏天快要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2、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它做为见面礼给你们带来了,愿意和老师一块分享快乐吗?看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吧!(课件展示: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3、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和谐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的结合,转变了学生对学习古诗那“之、乎、者、也”的枯燥感觉,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心理基础。

《池上》优秀教案(通用8篇)

《池上》优秀教案(通用8篇)

《池上》优秀教案《池上》优秀教案(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池上》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池上》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小朋友的质朴、纯洁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洁与快乐,与古诗意境发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疑惑”、“躲藏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同学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这就是《池上》。

﹙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俺国唐代有名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安排初学。

要求: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测诗意。

说一说——用自身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

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躲藏。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外表绿色,反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

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⑶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身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池上教学设计(共7篇)

池上教学设计(共7篇)

池上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生字认读和书写:采、藏、踪迹、撑、艇、浮萍、道、解;首、采。

2.理解“撑、采、小艇、解、踪迹、开”的含义。

读通诗句,知晓诗意。

3.通过朗读和对诗人写作背景的理解,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喜欢之情。

12.《池上》教学设计〔一〕引出课题1.《古诗二首》是哪二首?〔1〕第一首是《池上》,第二首是《小池》。

〔2〕首是一个量词。

一〔首〕诗一〔首〕歌2.《池上》和《小池》中都有一个“池”字。

〔水池、鱼池、莲花池〕师:图片上这个蓄满水的池子,就是水池。

当池子养满鱼,这就是一个鱼池。

当池子长满莲花,便成了一个“莲花池”。

师:看到这个莲 b 花池,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师:美丽的莲花池上面有一个得意的孩子,构成一幅动人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池上》这一首诗,看看莲花池上的小娃在做什么。

3.诗四句〔二〕小娃撑小艇1.出示图片师:小娃在干什么呢?2.正音、释义:撑小艇3.诵读小娃撑小艇〔三〕偷采白莲回1.看图说话: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1min预设:采莲蓬、采莲花2.你还可以用“采”组什么词?……1min预设:采蘑菇、采药、采花师:花开了,咱们可以去采花。

蘑菇长大了,咱们可以去采蘑菇。

果子成熟了,咱们可以去采果子。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棵果树,上面有个红果果,谁能帮我采下来?〔指生采果子〕……0.5min师:大家瞧〔指屏幕〕,这就是小朋友采果子的样子,用手把果子摘下来。

其实,这就是古时候的“采”字。

渐渐的,上面的手变成了“爪字头”,下面的果树变成了“木”,变成了咱们如今的这个“采”字。

让我们一起写写“采”字吧。

……1min 3.小娃偷采白莲的心理活动白莲和莲蓬可以随意采摘吗?不能,所以小娃采的时候在想什么? 3.小娃是如何采摘白莲的怎么“采”?预设:偷偷地、悄悄地、轻轻地4.欣赏白莲,配乐渲染白莲之美。

……2min【得意的小娃】怎么“采”?预设:渐渐地、轻轻地……1min 5.朗读:偷采白莲回。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优秀教学教案(优秀8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优秀教学教案(优秀8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优秀教学教案(优秀8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优秀教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池上》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娃娃生活的一件小事: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高兴极了,竟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回家去,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

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

第二句的“偷采”和第三句的“不解”,把一个顽皮、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知识目标:借助拼音认读5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写出8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以及对美好童年的珍视。

教学重点:认读5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写出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品析人物,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边读边想,边看边想,合作探究,解决疑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谈感受2、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上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2、师: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

(揭示课题)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课件展示学习要求:自由读《池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自读检查;①合作学习字词,指出需要注意哪些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我们要注意哪些生字娃娃的名字,还要注意哪些生字娃娃的外貌呢)②学生当小老师教读生字,重点指导“萍、艇、撑、踪”等平翘舌音的读法,教写生字,注意“萍”是上下结构的字,“艇”右边是“廷”。

③点名读古诗(正音,理清节奏)④齐读古诗三、诵读诗句,品析人物孩子们,生字娃娃我们都已经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认识诗中的那个小朋友吧。

《池上》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池上》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池上》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池上》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池上》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池上》的教学设计篇1这是21课《古诗两首》中的首。

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乡村小儿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后,不知道藏匿行踪悠然冲开浮萍的情景,突出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

本诗对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

于是教学时我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孩子通过自读感悟,讨论体会到小儿的天真可爱。

一、以古诗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过或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孩子们说得很多。

2、说说这些诗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儿童?(天真、活泼、可爱)二、学习古诗《池上》1、出示《池上》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读到了什么?指名说,并读出来。

孩子们说读到了可爱,顽皮2、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了他的这一可爱、顽皮?孩子们自由读着。

生:我从“不解藏踪迹”中读到的。

看这个小孩子偷采了莲耦,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由船把浮萍分开后留下的一条水路。

生:我觉得不是想要,而是不知道要隐藏,这样才突出小孩子的可爱。

生:我也赞成他的意见,你看图上,小孩子看到船工过后留下了一道水路,一点也不着急,反而有高兴的神色,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

如果像**所说,那小孩子看到身后的水路,应该很着急才是。

师:说得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希望我们同学在回答时也要像他们一样,说得让人信服。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

那个孩子应该不是采的莲耦,要是那样的话,他一个人很危险的,下河到水底去采,他妈妈能放心吗?生:噫,那时候的小孩子都会游泳的。

生:是,我也认为小孩子不是采的耦,而是莲蓬,你们看他的小船上放的都是莲蓬。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不仅要善于从文字中找到答案,还要善于观察课文给我们的插图。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 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古诗二首》中的《池上》。

此诗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荷塘的宁静美景,通过对荷花、蜻蜓、鱼儿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池上》;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并能用图画或语言描绘诗中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通过观察和想象,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热爱。

教学难点1. 诗中意境的理解与感受。

2. 诗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与运用。

3. 学生的朗读与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诗歌内容、解释重点词语。

2. 诗歌朗读录音,用于指导学生朗读。

3. 画纸、彩笔,用于学生创作描绘诗中意境的图画。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展示夏日荷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荷塘的兴趣,导入新课《池上》。

2. 初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解析课文: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解释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4. 朗读体会: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5. 观察想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荷塘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意境。

6. 创作表达:学生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自己心中的荷塘,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感受自然。

板书设计1. 课题:《池上》2. 诗歌内容:分行书写诗歌全文。

3. 重点词语:列出并解释诗中的重点词语。

4. 诗歌意境:用图画或简短文字描绘诗中意境。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池上》。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古诗二首》 《池上》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古诗二首》 《池上》人教部编版

《12、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二、教材分析《池上》是小学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期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娃娃生活的一件小事: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高兴极了,竟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回家去,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

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

第二句的“偷采”和第三句的“不解”,把一个顽皮、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三、学情分析全班19位同学,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对古诗文显得陌生,尤其是古诗文的理解方面。

四、教学目标1、会认“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小儿天真、可爱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课文,体会诗中小儿天真可爱的性格特点。

难点: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以读为基础,结合图片采用组词法理解,加之于教师的引导完成对古诗的学习。

七、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提纲(1)、看图想一想图中画中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2)、自读课文,将不会读的字圈起来。

2、学生合作学习提纲(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同桌之间读文说一说课文的插图中有什么?图中的小孩在做什么?(3)、小组合作学习:用组词法说说诗文1、2句的意思。

3、教具、学具的准备。

《池上》图片。

八、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副画,看图想一想画中有什么景物?(荷花、荷叶、小船)有什么人?(小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幅画有关,打开课本67页,看着课文题目《古诗二首》。

(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提纲1请4-5位同学单独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将读错的字找出来,同学们一起纠错。

(请同学举手,说出错字,读出正确的音节,并读出正确的字)(三)、学习生字,积累词语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一年级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一年级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一年级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池上》。

2、学生能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中儿童的天真可爱形象。

3、认识诗中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童趣。

2、教学难点(1)感受诗中儿童的天真无邪形象。

(2)领悟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小朋友的世界,看看他在夏天的池塘里做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倾听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朗读,正音。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讲解生字的读音、结构和笔顺。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理解诗意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结合插图,理解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提问:小娃在做什么?他是怎么去采白莲的?(2)解释“撑小艇”和“偷采”的意思。

(3)指导学生想象小娃偷采白莲时的心情。

3、理解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提问:小娃采完白莲后发生了什么?(2)解释“不解”“藏踪迹”和“浮萍一道开”的意思。

(3)让学生体会小娃的天真无邪。

(五)朗读感悟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朗读,教师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3、全班配乐朗读,感受诗中的童趣。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说自己小时候做过的有趣的事。

2、引导学生想象小娃回到家后会发生什么。

(七)课堂小结1、总结古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鼓励学生多读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八)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池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池上公开课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池上公开课教案1

12、《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池上》是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描写夏天情趣的诗歌。

唐代诗人白居易运用白描的手法,传神地勾勒出一位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撑船偷采白莲,又不知道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

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小孩的喜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认读生字,读通诗歌,但是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和诗人感情的体会,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因此,情境的设置很重要。

由图文入情境,再由情境入生活。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熟读,积累古诗。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首、采”2个生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文和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从而体会文中儿童的天真可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

四、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2、理解诗意,感受诗情。

五、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主预习。

六、教学方法情境法、问答法、朗读法。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导语:同学们,美丽的夏天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边。

你们喜欢夏天吗?谁能说说你喜欢夏天的什么?2、多媒体出示图片,配乐欣赏老师也很喜欢夏天,喜欢夏天的池塘。

绿油油的荷叶,粉嘟嘟的荷花,还有好吃的莲蓬呢!就在去年夏天,老师去了咱们淮南的焦岗湖,欣赏了那儿美丽的景色。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些图片,想看吗?看了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3、揭示课题古往今来,时光流逝,但荷花的韵味犹在,莲蓬的香气犹存。

无数的诗人学者为它写下了千古名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池上》。

师板书课题4、指导书写“首”,并组词。

“首”是我们要学写的生字,要想写好这个字,得注意第一笔点和第二笔撇位于竖中线的两侧,第三笔横写得要长要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12课《古诗二首》(2016部编)
本文两首古诗都是描写儿童生活。

《池上》像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一片浮萍,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

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池》描绘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池上》
一、故事导入,激趣入境: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

思考:“池上”是什么意思?
3.出示课文插图课件,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说出图画大意。

二、诵读古诗,识字学词:
1.出示学习要求。

自学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

二读:画出生字,记住字形。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3.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三、理解古诗,质疑问难:
1.出示插图,《池上》这首诗,写的就是图上的事。

请大家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3.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偷”“不解”“浮萍”的意思。

4.小组合作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5.全班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6.指导朗读:全诗语速平缓,语气轻松活泼。

要读出小娃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形象。

7.指导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四、指导写字,总结诗文: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学《小池》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
1.复习巩固:教师引导背古诗《池上》。

2.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3.板书课题,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感知,学习诗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读古诗,相互纠正字音。

3.展示读古诗。

4.出示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三、品读诗文,走入情境:
1.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一、二句诗意。

3.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插图,你看看池塘里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三、四句诗意。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组织全班比赛背。

7.引导学生说说: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
8.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小池的样子。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这两首古诗有什么共同之处?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教学反思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