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认知心理学_知觉

合集下载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知觉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知觉
感受野的研究 感受野:在感觉系统中,能够引起某
一神经细胞反应的受刺激区域,称为 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特征觉察器:在大脑中存在着专门负 责对外部刺激信息特征加工处理的特 殊细胞。
简单细胞: 脑中那些对投射到眼睛视网膜上各种
简单的光线模式最为敏感地作出反应的 细胞。 复杂细胞: 复杂细胞的功能与简单细胞相同,但是 它们不像简单细胞那样受视网膜上的位 置的严重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复 杂线条觉察器细胞要最好地作出反应, 则只需要线条的方位和亮度合适,而线 条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则并不重要。 超复杂细胞
刺激呈现时间
呈现时间分为短、中、长3种。 短的呈现时间达到60%正确辨认率所需 的时间,长的时间为达到90%正确辨认率所 需的时间再加5ms,中等呈现时间为短-长 的呈现时间的中点值。 全部实验应用的呈现时间范围为3585ms。
认知心理学所理解的知觉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 即在已贮存的知觉知识经验的参与下,理 解当前刺激的意义。
简言之,知觉就是对刺激意义的理解, 这种刺激意义的理解(获得)就是当前刺 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Warren等(1970)的音素恢复效应
实验
实验时:让不同的被试分别听一个不同的句子, 如:
实验研究
Tulving, Mandler & Baumal(1964) 在 字词识别实验中,通过改变刺激呈现 时间来研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通过改 变作为上下文的字词的数目来研究自 上而下加工。
刺激材料 一些句子,如: The huge slum was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自下而上加工
1、从视觉输入开始 以视觉的再现结束。
2、视觉输入传递顺序, 分为高低阶段。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概念、问题解决、推理和言语等。

下面我们逐一来看看其主要内容。

1、知觉: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应地被看作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相对而言,感觉信息是具体的、特殊的,知觉信息是较抽象的、一般的。

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A、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并因此具有间接性质。

然而,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争论。

但是心理学早就确定了许多事实,如斑点图的知觉,言语对知觉的影响,定势效应等。

B、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体现为上下文的作用。

当前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总的看来,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

人在知觉时,接收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的假设,或者激活一定的知识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

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

Bruner和Gregory的看法,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

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做出正确的解释,这被称作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照这个学说看来,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刺激的上下文和有关的概念都激活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短短而形成各种假设。

知觉因而是以假设为纽带的现实刺激信息和记忆信息相结合的再造。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知觉时意识不到假设的参与,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在弱的照明下看东西,有时是可以体验到这种假设考验的。

假设考验说赋予知觉老实巴交主动性和智慧性的色彩,是目前在认知心理中有相当影响的知觉理论。

知觉的假设考验说是一种建立在过去经验作用基础上的知觉理论。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方法1+知觉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方法1+知觉

反应倾向
六、特征说
模式的元素可以被称为特征,在模式识别时先抽取对象
的特征,再对这些特征进行合并,然后再进行匹配。 优点:1、有更强的适应性; 2、可以极大地减轻记忆的负担; 3、使模式识别带有更多的学习色彩。 七、特征分析理论 鬼域 八、模式识别的近期理论 1、视觉计算理论 对零交叉的检测就是视觉系统对二维 表面轮廓或边界的检测。 视觉图像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表征二维特性的要素 图(计算阶段) 表征2.5维要素图(符号处理阶段) 表征三维要素图(确认阶段)
第三节 结构优势效应

字词优势效应 客体优势效应 结构优势效应 构型优势效应 字母优势效应 一、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 高于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鲁米尔哈特和赛普尔用借助于上下文进行推理来解释字 词优势效应,强调上下文及有关缀字规则的知识的应用; 推论说 梅兹和约翰逊等人用字词与字母的编码不同来解释。字 词是语音编码的,而字母是视觉编码的,视觉编码易受 视觉掩蔽的干扰,而语音编码则不会; 编码说 内温的实验也可以对此作出解释,字词是整体,字母是 局部,整体加工优先于局部。
科林的实验改变了掩蔽刺激,发现当掩蔽刺激
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规律时,客体优势效应就 没有了。他假设人有两种知觉系统, 一是特征系统,主要反映刺激的基本特征,不 受上下文的影响; 二是客体系统,它将刺激的诸特征整合为三维 客体的总体特征,它可以被三维的、结构严谨 的刺激所激活。 三、构型优势效应 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 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 , );(),)
2、成分识别理论 物体是通过确认其组成的几何离


子及其关系而得到识别的。 3、 相互作用激活理论 一般假设: (1)知觉加工发生在一个分层次的加工系统中, 每个层次都形成具有不同抽象水平的输入表征。 (2)视知觉是平行加工的。 (3)知觉本质上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自上 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同时起作用,通过复 杂的限制作用共同决定我们的知觉。 (4)不同知识来源的相互作用,可以用类似于神 经元的简单的兴奋与抑制激活来实现。 4、拓扑学理论

第二章 知觉2

第二章 知觉2

第二章知觉第一节知觉概述一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例:当我们行走在林荫道上,不仅看到各种颜色,听到各种声音,闻到各种气味,而且认识到这是美丽的街心花园,那是汽车在行驶,人群川流不息,即在我们头脑中产生了花园、汽车、人群的整体形象。

这就是知觉。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离开了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

外部世界的大量刺激冲击我们的感官,我们倾向于有选择地输入信息,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映象。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观事物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这些加工过程提供额外的解释,成功地为我们在环境中导航。

二知觉的生理机制50年代以来,由于感受野的研究,人们对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的功能,有了新的进一步的了解。

在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存在着各种特征觉察器,它们分别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作出反应。

在进行特征觉察的同时,人的神经系统也在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上实现着对刺激性质的整合和综合。

以视觉系统为例,外侧膝状体细胞在网膜上的感受野为“中心周围”对抗的圆形感受野,它接受来自网膜感觉器和视神经节细胞的输入信息,并对细小的光点敏感。

当一系列外侧膝状体细胞会聚到同一“皮层简单细胞”上,并和这个细胞发生突触联系时,便形成了皮层细胞左一右排列的感受野,它对光棒或直线敏感。

在这里,皮层细胞又整合了外侧膝状体输入的信息,并对直线作出反应。

在皮层细胞更高的层次(复杂细胞和超复杂细胞)上,由于皮层细胞的整合水平的提高,因而对刺激特征的分析也变得更概括、更一般化了。

现代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揭示了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分析、综合机能。

感觉皮层的一级区实现着对外界信息的初步分析和综合。

这些区域受到损伤,将引起某种感觉的丧失。

认知心理学1-4章

认知心理学1-4章

认知心理学第一章绪论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50 年代中期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对象1.研究范围: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2.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Newell 和Simon 认为无论是有生命的(人)或人工(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都是操纵符号的,符号是模式,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一些符号通过一定联系而形成符号结构,符号和符号结构是外部事物的内部表征,一个符号结构可以标志另一个符号结构,或标志一个程序,信息加工系统得到某个符号就可得到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进行该符号所标志的操作,信息加工系统也就是物理符号系统或符号系统。

目的在于强调这种符号系统确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或者在现实世界中是可以实现的。

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加工器(包含 3 个因素:一组基本信息过程、短时记忆、解说器)二、认知心理学的实质1.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2.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3.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问题被称作心理学中的“心理主义” 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方法抽象分析法:不管应用哪一种方法,认知心理学都强调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一、减法反应时实验1.研究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如识别、短时记忆2.由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 提出,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补充资料:色彩功能 • 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
但接触红色过多时,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 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红色。 • 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 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 • 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 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 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 • 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 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 定的克服作用。 • 蓝色: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 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 静。 • 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 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 靛蓝色: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 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 安全感。
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蓝绿 色;黄色——蓝色
三、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的现象。
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味觉、嗅觉和皮肤觉 都存在感觉对比。
四、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
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
量的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要增加6克才能感觉到 重量的改变。 K=?
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
• 视觉(亮度) • 动觉(重量) • 痛觉(皮肤灼痛) • 听觉(音调) • 触觉(皮肤压力) • 嗅觉(天然橡胶气味) • 味觉(盐咸味)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

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2、Newell 和 Simon 认为,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其一般结构如图所示:3、唐德斯减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及应用①实验逻辑: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之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问。

②应用(经典实验):库珀、谢帕德的表象心理旋转实验;波斯纳证明短时记忆包括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的实验;科拉克、蔡斯的句子-图画匹配实验;4、斯腾伯格加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及应用:①含义:完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

②前提条件: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的。

③实验目的:加因素法实验所侧重的不是区分出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而是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并辨认它们各自的前后顺序。

④实验逻辑:若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则它们是作用于同一加工阶段的;若两个因素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即相互独立,则它们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⑤应用: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提取过程中,有四个独立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刺激编码阶段)、识记项目的数量(顺序比较阶段)、反应类型(决策阶段)、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反应组织阶段)。

5、“开窗”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比较直接的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的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所以称为开窗实验应用汉密尔顿和霍克基的字母转换实验,证明了字母转换作业分为三个阶段,即编码阶段、转换阶段和存储阶段;6、1967年,奈瑟尔出版《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串讲笔记

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串讲笔记

绪论1.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

2.认知的范围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表象、语言、问题解决和推理等。

3.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或途径。

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简史1.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学习和记忆的法则。

2.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把人的记忆比喻成鸟舍,而回忆就像从鸟舍中捕捉出这只鸟进行检查一样。

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和生理学中独立出来。

4.冯特提出,心理学应该使用一种叫内省的技术,内省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冯特的仔细的严格的方法,在很多方面类似于今天的认知研究。

不过,冯特特别指出,象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不适合用内省技术来研究。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构建了2000多个无意义音节。

(节省法)6.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心理学家的是威廉詹姆斯,他出版了《心理学原理》,这本着作被描述成“可能是美国最重要的心理学论述。

7.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起了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它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者认为内省法过于主观,是不科学的,意识太模糊以至于不能恰当地进行研究。

事实上,对可观察的行为的强调,使得行为主义者拒绝任何和心理事件有关的名词,如注意、表象、观念或思维。

但是,行为主义却把注意看成是心灵主义的概念,认为科学心理学中不应该有注意的地位。

8. 在欧洲,重要的新的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这一流派强调,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格式塔心理学着名的论调。

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顿悟”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当你努力解决一个问题时,问题的各个部分最初看起来彼此无关。

然而,随着突然的“顿悟一闪”,各个部分就会配合在一起产生解决办法。

大部分早期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完成的9. 一些心理学家把1956年9月11日确定为认知心理学的生日,许多重要的研究者出席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讨论会。

认知心理学-2-知觉

认知心理学-2-知觉
(一)涵义
1、整体 加工:先整体 后部分 2、局部 加工:先部分 后整体
(二)实验研究
Navon(1977)的实验 P29
2013/9/24
55
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实验1(Navon,1977)
【Navon的实验】 让被试短暂注视由许多小字母组成的大字母,同 时尽快判断听到的字母是什么。 大字母代表整体特征, 小字母代表局部特征。
2013/9/24
32
2、论据 外部刺激与知觉经验并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感觉刺激的维量是模糊的,具有双关性 质;感觉输入也是模糊和片段的( Rock,1983)
双关图 知觉恒常性
尽管落在视网膜上的图象发生了变化,知觉到的物体 并没有改变
2013/9/24
33
2013/9/24
34
2013/9/24
2013/9/24
66
一、模式识别
什么是模式?
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 构,也可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2013/9/24
67
一、模式识别
什么是模式识别?
确认所知觉到的模式是什么,并将它与其他模式 区分开来。
2013/9/24
68
一、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的基本种类: 按感觉通道划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按模式本身的特点:
将知觉作为一个动态的组织过程
通过研究下述问题对这个过程进行描述:图形与背景
的关系;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13/9/24
图形与背景: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我们总是有选择地把 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 景。
2013/9/24
9
2013/9/24
经验?刺激?

认知心理学2

认知心理学2

Company Logo
知觉是自动的吗?
请你环顾四周,注意你所看到的物 体。你看到了什么
从认知的角度来讲刚才你已经完成了一项令人惊异 的成就:在知觉中你接受了感觉的输入,并富有意 义的解释了。即:你已经感知到了模式、物体、人 ,以及你周围世界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你自身 并不认为这有多么了不起—毕竟你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神经科学家发现:我们大脑中负责视觉信息 加工的皮层就占到所有大脑皮层的一半。
4)知觉的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自下而上和自上 而下的加工。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知觉加工的 过程对这两种加工有不同的侧重。 艾森克对于知觉直接理论和间接理论的看法。 特尔文等的字词识别实验
(二)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知觉过程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整 体和部分的知觉问题:对于一个客体,是先知 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还是先知觉整体 ,再由此知觉各个部分? 纳文:总体特征优先理论
感觉和知觉的差别
实例:把一个手指放到面前尽可能远的地方,然 后把手移近面孔。当手越靠近面孔时,手指在你 视野中占据的面积越来越大。而你手遮住黑板的 面积也越来越大。是手变大了吗? 你当然马上会回答不是。而这个例子中,我们就 可以见到感觉和知觉的一些差别,你的手越靠近 ,那么手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影像就越大。可是你 的知觉加工会告诉你:尽管手投射到视网膜上的 影像变化了,但是你的手和面前的黑板的大小是 都没有变化的。
支持该理论的证据:人的深度知觉来自于物体本 身的结构级差。即物体距离近的部分纹理细密、 细节清晰,距离远的部分纹理粗大、细节模糊, 这成为人们判断深度的直接依据。
4、验证实验:“视崖”实验
吉布森的知觉理论认为知觉是人与 外界接触的直接产物,它是外界物 理能量变化的直接反映,不需要思 维的中介过程。他认为,在长期进 化过程中,因适应环境需要,人类 和其他动物一样逐渐形成了一种根 据刺激本身特征即可直接获得知觉 经验的能力。换言之,知觉是先天 遗传的,不是后天学习的。他与妻 子埃莉诺合作采用视崖(visual cliff )的设计,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

03认知心理学-知觉概论

03认知心理学-知觉概论

四、不可能图形
At other times, we perceive what cannot be there
(4)图形识别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 图形是什么。 是形状知觉中比特征分析更高的阶段,要求对复合特征 进行加工,具有序列搜索的特点。 同时具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
在绿“O”黄“V”中搜索黄“O”,这时只搜索O的圆形特征
和黄的颜色就不够了,必须同时搜索具有这两种特征的目
呈现一组图形,要求被试判断是否有目标图形“O”。被 试能很快发现目标图形,与V的数量多少无关。(平行搜索) 目标与背景图形的差别仅在于原始特征水平上,目标 图形是曲线,背景图形是直线,此时,视觉系统不需要注
视每个图形,图形的原始特征似乎是自动出来的。
(2)图形和轮廓
轮廓是图形及其背景的分界面。
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的可能解释: 当视野中存在不完整因素时, 视觉系统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
网膜上投影小,砖的密度显得大。
运动视差: 运动视差:人与环境中物体相对运动时,近处物体看上去
移动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看上去移动慢,
方向相同。
原因:同一时间内距离不等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运动范围
不同,近处物体视角大,在网膜上移动范围大,
远处物体视角小,在网膜上移动范围小,所以产
生不同速度的印象。
运动透视:人向前移动时,近处物体流动速度大,远处 物体流动速度小。飞机在机场降落的景象。
,在注意的参与下,人们可能知觉到事物的整体。
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如向一个 人呈现两个无意义的词,“dax”和“kay”。如果这个
人处于分心状态,他可能报告说他看到了英文单词
“day”。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47、典型性效应:即当一个项目是某个范畴的典型成员时,被试的判断更快。属于特征比较模型。P136
48、范畴大小效应:指当一个项目所属范畴的成员数目少时,被试的判断更快。属于语义记忆的特征比较模型。P136
49、网络模型:语义记忆的网络模型假定,在记忆中,概念象网一样地组织,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特定概念的意义,信赖于它相联系的概念。P137
第五章
26、多重存储模型:该模型假设,记忆由三种记忆存储构成,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该模型有时也称作双重记忆模型。P101
27、工作记忆:是我们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存储和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工作记忆更象是一个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105
11、自上而下的加工模式: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期望能够引导我们对客体知觉。这样,除了自下而上加工之外,模式识别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过程,即自上而下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这种加工强调概念和高水平过程对模式识别的影响。P33
12、词优效应:是指同出现在非词(即一串无关的字母,如orwk)中相比,当一个字母(如k)出现在词(如work)中时,我们对它的识别更快、更准确。P34
第一章
1、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P11
2、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这种计算机科学关心如何通过创建计算机程序,来让计算机显示出典型地只和人类相联系的智能行为。纯粹的人工知能是一种探索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途径。P15
第二章
3、知觉:是使用我们先前的知识,收集并解释我们的感觉所登记的刺激的过程。P23
第三章
13、Stroot效应: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为完成任务,被试不得不面临一种选择,即不得不从印刷颜色和意义两个维度中选出印刷颜色这一维度。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然而词本身的意义作为分心刺激干扰了被试对印刷颜色的命名。P55

心理学基础(1-6章)

心理学基础(1-6章)

第二章认知心理第一节注意1、注意的定义注意(attention)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具有两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不能同时反映所有对象,而是有选择性地反映某个对象同时忽略其他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聚焦于一定对象上,同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以使对象得到清晰的反映,并抑制无关活动。

2、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的意识水平,可将注意划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个体本身的状态:个体的需要和兴趣、个体的身心状态。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加深对活动目的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同干扰做斗争。

(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既有预定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通常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成,浓厚的直接兴趣则是转化的条件。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提高活动效率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所能维持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但一般而言,人的注意很难长时间地对某一特定对象保持不变,而是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现象,这叫作注意的起伏现象。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并随着活动的进行变化注意的具体对象。

(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实验研究表明,注意的广度受到刺激物的特点、个体的知识经验以及任务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对于简单任务,注意的广度大约为7±2,即5〜9个;而对没有意义联系的符号的注意广度大约在4〜6个。

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 模式识别

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 模式识别

– 特征分析说 —— 模式可分解为诸特征
– 模式识别时,由特征觉察系统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解, 与长时记忆中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和匹配
• Lindsay和Norman(1977):构成所有26个英文字母的特征共有 7种,即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直角、锐角、连续曲线和不 连续曲线
第二章 模式识别
25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
– 难题:
• 无法确定一个客观事物模板的数量及其变式 • 大脑中贮存有多少模板?这些模板的检索方式与速度如何?
第二章 模式识别
22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
• 2、原型理论
– 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 而是原型(Prototype) – 原型是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反映 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 模式识别时,刺激只需与原型近似匹配即可 – Posner等(1967):原型实验 —— 证实原型的存在
– 1990:端点和结合点在图形辨认中的重要性
• 符合格式塔的连续性原则和间隙填充原则
– 局限性:
• 对不规则物体的解释 • 几个物体同时呈现时,边缘信息识别困难
第二章 模式识别
32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
• 6、视觉拓扑学理论
– 陈霖(1982) – 在视觉处理的早期阶段,视觉系统首先检测的是图形
的大范围的拓扑性质,而非局部几何性质;
• 知识表征:已有的知识经验
• 易化作用:加快速度,提高正确率
• 补充作用:填补感觉信息的缺失 • 期待作用:预测环境中将呈现的信息
– 人鼠两歧图
第二章 模式识别
35
三、模式识别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模式识别

• 一、知觉与模式识别 •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 • 三、模式识别的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学 知觉

认知心理学 知觉

预加工(Preprocessing)过程
如果事先不知道待识别的模式是什么,那 么依据什么来调整刺激的外形、大小或方 位呢?
二、原型说
(一)基本思想
–原型(prototype):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 物体、一个类别或范畴内所有个体关键特征 的表征,它反映的是一类物体所具有的基本 特征。原型不仅是对一类刺激的概括,也是 这类刺激在头脑中的最优代表。
二、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 1、假设考验说
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在接收或搜寻 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 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 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 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 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
花瓶? 侧影?
隐匿图形 你觉得这仅仅是一些斑点吗?
(二) “泛魔堂”模型(“魔城”模型)
通过特征分析识别一个字母R
(三)特征分析的生理学依据
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Hubel & Wiesel
(四)特征分析的行为学证据
Neisser(1964)英文字母扫描实验 固定影像与静止影像的实验
(五)特征分析说的评论
优点:避开预加工、减轻记忆负担、带有学习色彩 缺点:缺乏自上而下的过程
模板匹配的基本思想:模式的识别需要刺激与模板相匹配,
而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
(二)模板匹配说的解释力与缺陷
• 1 对刺激的加工是从局部特征还是从总体特 征开始的? • 2刺激和模板要能进行比较,两者的编码是 怎么样的? • 3刺激与记忆中的各种模板的比较是同时进 行的,还是一个个相继进行的?
• •因变量:源自– 靶子词识别率结果:– 随呈现时间增加,靶子词识别率上升。 – 有上下文的始终优于无上下文的,但两者差距随呈现时间延 长而缩小

第二章心理学流派(认知主义)

第二章心理学流派(认知主义)
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你离自己有多远?离别人就有多远?
认认真真做你自己!
(A)诱发事件、想法或感受(发生在我产生困扰情绪或自我挫 败行为之前) (C)后果或状态——困扰的情绪或自我挫败的行为(这是发生 在我身上,也是我想改变的)
(B)信念—— 非理性信念指 导致上述后果 的信念。选出 与上述事件有 关的信念
D)辩论——针对 ( E ) 有 效 的 理 每项你选出的非理 性信念——用于 性信念展开辩论。 取代非理性信念。 例如,为什么我必 例如,我希望做 须做得非常好呢? 得好但不是必定 为何我必须获得别 如此。 人的认可或接纳呢?
--是的。
--要不要在你身上贴张纸:不要看我。 --那别人都要来看我了。 --那你原先别人都在看你是否为真。

合理信念
• “为什么人们一定要公平地对待我?” • “这是在那里学来的?是谁说如果我不能每件事 情都成功,我就会成为大输家?” • “如果我不能获得我想要的那分工作,我可能会 很失望,但是我还能承受得起” • “如果生活不能总如我愿,那也没什么可怕,只 是不太称心而已”。
训练认知调整
•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失恋的女孩, 在公园里因为心有不甘而哭泣。一个哲 学家知道她为什么而哭之后,没有安慰, 而是笑道:“你不过是损失了一个不爱 你的人,而他损失的是一个爱他的人。 他的损失比你大,你恨他做什么?不甘 心的人应该是他呀。”
要治本, 就要靠增强自信,靠认知,靠 理智。 辩证法。辩证地看一件事,比 如看问题不要绝对,绝对化了就 容易出事。
认知行为理论
代表人物:贝克、埃利斯
观点:认为个体不是受事情的困扰,而是受到 他们对事情看法的困扰。(如信息加工错误)
一位心理学博士曾写到: 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对真诚和 欺骗、坦率与圆滑、单纯与世故、高尚与卑鄙的人的认识极 端化了:认为真诚之人就一直得真诚,卑鄙之人就一直是卑 鄙无耻之徒。这种认识使黑白、是非本不完全分明的世界变 得僵死、刻板,于是造成我们心理上的认知失调,所以就愤 愤不平,郁郁寡欢,因而高喊“民风日下,人心不古”。

心理学C证面试试题参考教案

心理学C证面试试题参考教案

心理学C证面试试题参考教案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1 心理学的定义解释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强调心理学在人类发展和生活质量中的重要性1.2 心理学的分支介绍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主要分支讨论各个分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认知心理学2.1 感知与知觉解释感知和知觉的概念探讨感知和知觉的认知过程2.2 记忆与学习讨论记忆的类型和过程介绍学习理论及其应用第三章:发展心理学3.1 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发展探讨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挑战3.2 智力发展解释智力测量的方法和理论讨论智力发展的因素和影响第四章:社会心理学4.1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探讨群体动力学和群体行为的特点分析社会影响和从众行为的原因和影响4.2 人际关系与沟通介绍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沟通技巧讨论冲突解决和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的策略第五章:心理测量学5.1 心理测量原理解释心理测量的概念和原则强调心理测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5.2 心理测量工具与应用介绍常用心理测量工具和技术讨论心理测量在临床、教育和职业领域的应用第六章:心理评估6.1 评估方法与技术介绍心理评估的工具和技术,包括问卷、面试和观察等强调评估过程中应考虑的文化和个体差异6.2 心理评估的应用讨论评估在心理咨询、临床诊断和教育评估中的应用分析评估结果的解释和报告的重要性第七章:心理治疗与咨询7.1 心理治疗方法概述介绍心理治疗的种类,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等强调个体差异在选择治疗方法时的考虑7.2 咨询技巧与伦理讨论咨询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和建立治疗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心理咨询的伦理原则和实践标准第八章:心理障碍8.1 常见心理障碍介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障碍讨论心理障碍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8.2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解释心理障碍诊断的过程和方法强调鉴别诊断的重要性,以避免误诊和漏诊第九章:心理干预与预防9.1 心理干预策略介绍心理干预的类型和实施方法,如个体和群体干预强调心理干预的目标和效果评估的重要性9.2 心理疾病预防讨论心理疾病预防的策略和措施强调早期识别和干预在预防心理障碍中的作用第十章:心理学的职业发展10.1 心理学职业路径介绍心理学专业的职业选择,如临床心理学家、咨询师、教育心理学家等强调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在心理学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10.2 心理学职业伦理讨论心理学职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决策强调遵守伦理规范在维护公众利益和职业声誉中的作用第十一章:心理学的科研方法11.1 心理学研究设计介绍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和调查设计强调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11.2 数据收集与分析讨论心理学研究中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强调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统计推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2.1 教育心理学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讨论教育心理学在提高学习成效和教学方法中的应用12.2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解释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实践应用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培训中的心理学原理第十三章:心理学的跨文化视角13.1 文化心理学探讨文化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讨论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13.2 多元文化心理咨询介绍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的原理和实践强调尊重文化差异在心理服务中的重要性第十四章:心理学的法律和伦理问题14.1 法律心理学讨论心理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如犯罪心理分析和法庭咨询强调法律心理学在司法判决和犯罪预防中的作用14.2 伦理问题与责任介绍心理学专业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责任强调遵守伦理规范和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性第十五章:心理学的前沿议题15.1 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讨论心理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发展强调跟进最新研究对于保持专业知识更新的重要性15.2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分析心理学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鼓励对未来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探索和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针对心理学C证面试试题,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概述、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与咨询、心理障碍、心理干预与预防、心理学的科研方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学的跨文化视角、心理学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以及心理学的前沿议题等十五个章节。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认知和认知心理学?认知:认知是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广义:一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狭义:指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原因是什么?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外部原因:(1)“三论”的影响(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2)计算机科学的影响(3)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4)社会的实践教育和对智力的开发需要3、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一)认知心理学否定了行为主义,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是心理学研究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包含如下:(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化模拟等方法。

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特别受重视,利用被试的出声思考也得到了发展。

(1)减法反应时实验减数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2)相加因素法实验(3)“开窗”实验(4)出声思考(5)计算机模拟第二章知觉1、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觉的基本看法是什么?第一:知觉是寻求对信息的最佳解释过程。

第二:知觉过程具有积极主动性和选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VMXEW EWVMIX EXWMVI IXEMWV VXWEMI MXZEWI VIMEXW IVMXEW EWVMIX EXWMVI IXEMWV VXWEMI MXVEWI B
Selfridge的“鬼城”模型
• 该模型以特征分析为基础,将模式识别 过程分为4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些 “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这些层 次顺序地进行工作,最后达到对模式的 识别。
实验结果 听第一个句子的被试倾向于将缺失字母(即 *eel )的词听成wheel; 听第二个句子的被试则会听成heel; 听第三个句子的被试会听成peel; 听第四个句子的被试会听成meal。
2、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 (1)假设考验说
•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 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 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 解释。
实验过程
每次实验时,先给被试呈现一个注视点,然 后短暂地呈现上述刺激材料中的一种,紧接着呈 现掩蔽刺激( )和供选择的两个字母。这两 个字母的位置对应于所要测试的刺激材料中的字 母位置。 被试任务:回答这两个字母中的哪一个是刚 才在刺激材料中的这个位置上看见过的,记录其 正误。 实验过程分有先行信息(Precue)和无先行信 息(Postcue)两种。
实验研究
Tulving, Mandler & Baumal(1964) 在 字词识别实验中,通过改变刺激呈现 时间来研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通过改 变作为上下文的字词的数目来研究自 上而下加工。
刺激材料 一些句子,如: The huge slum was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认知心理学所理解的知觉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 即在已贮存的知觉知识经验的参与下,理 解当前刺激的意义。 简言之,知觉就是对刺激意义的理解, 这种刺激意义的理解(获得)就是当前刺 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Warren等(1970)的音素恢复效应 实验
实验时:让不同的被试分别听一个不同的句子, 如: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table. 在每个句子中, *表示某个字母缺失。
• 试想一下拼图游戏:最初阶段, 只有一些拼块的形状和颜色配合 逐步地思考拼到哪里?几个拼 块相互拼接,在尝试错误中不断 尝试。接下来,这回大致有个整 体的轮廓了,可以预测所要描述 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案,这回,根据已有的这方面知 识,开始寻找可以拼的拼块。
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Navon(1977)区分总体特征 (Global Feature)和局部特征,前者 可看作整体,后者可看作部分。例如, 一个大的字母“H”可由一些小的字母 “S”构成。这样,大的字母“H”就 是整体或总体特征,小的字母“S”就 是部分或局部特征。
二、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1、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 和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 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 工
• 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
• 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 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 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 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第二章 知觉
• • • •
一、知觉的概念和理论 二、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三、模式识别 四、结构优势效应
一、知觉的概念和理论
• 1、知觉的概念 • 2、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假设考验说

刺激物说
1、知觉的概念
• 思考:普通心理学对知觉是怎样界定 的?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 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 的、整体的反映。
• 例如:A、G、B等字母。特征包括:水 平线、垂直线,大约45°度角的线、曲 线等。 • 特征分析说能够说明对于模式至关重要 的是那些特征间的关系。 例如:A. 处于两条大约45°的线在顶 部相交,而横跨的一条水平线与这两条 线都相交。
特征说的证据
• 神经生理学的证据 • 心理学的证据
神经生理学的证据
二、模式识别过程
• 分析 • 比较 • 决策
三、模式识别理论
• 1、模板说 • 2、原型说
• 3、特征说
1、模板说
(1)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 各样的过去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 本。这些袖珍复本即称作模板(Template), 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2)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 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 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 为与那个模板相同。 (3)模式就得到识别了。
老图形
原图形 (新) 32
畸变小
畸变大
错误率 (%)
20
44
56
反应时间 2.88 (秒)
2.93
3.62
3.75
3、特征说
• 特征说认为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 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 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 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 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 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 别了。
感受野的研究
感受野:在感觉系统中,能够引起某 一神经细胞反应的受刺激区域,称为 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特征觉察器:在大脑中存在着专门负 责对外部刺激信息特征加工处理的特 殊细胞。
简单细胞: 脑中那些对投射到眼睛视网膜上各种 简单的光线模式最为敏感地作出反应的 细胞。 复杂细胞: 复杂细胞的功能与简单细胞相同,但是 它们不像简单细胞那样受视网膜上的位 臵的严重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复 杂线条觉察器细胞要最好地作出反应, 则只需要线条的方位和亮度合适,而线 条在视网膜上的位臵则并不重要。 超复杂细胞
• 实验材料
12 34
1234
1234
1234
Neisser (1964) 的实验
材料:6个一行的字母,共用很多行。 被试任务:在所看的材料中(许多行字 母中),尽快地搜寻到一个特定的字 母(靶子)。(在下页材料中,靶子 字母都为Z。)
ODUGQR QCDUGO CQOGRD QUGCDR URDGQO DUZGRO UCGROD DQRCGU ODUGQR QCDUGO CQOGRD QUGCDR URDGQO a
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为要识别的靶子 词,在这之前的字词即为上下文。
刺激材料类型
无上下文 4字上下文 8字上下文 disorder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The huge slum was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靶子呈现时间:从0到140ms,梯度为20ms。
刺激呈现时间
呈现时间分为短、中、长3种。 短的呈现时间达到60%正确辨认率所需 的时间,长的时间为达到90%正确辨认率所 需的时间再加5ms,中等呈现时间为短-长 的呈现时间的中点值。 全部实验应用的呈现时间范围为3585ms。
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
当视觉的总体特征(大字母)与听觉刺 激相一致时,听觉辨别的速度加快;当视 觉的总体特征不同于听觉刺激时,听见辨 别就会受到干涉,速度就变慢了;但是, 听觉辨别的速度不受局部特征(小字母) 的影响。
三、模式识别
1、模式识别概述
2、模式识别过程 3、模式识别理论
一、模式识别概述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 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 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感觉 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 再决定它与长时记忆中哪个项目有着最 入开始 以视觉的再现结束。 2、视觉输入传递顺序, 分为高低阶段。 3、低阶段依赖视觉输 入;高阶段产生知 觉再现。 4、低阶段的结果,不 受高阶段影响。
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 processing)
•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 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 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 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支持实验
Posner(1967)利用9个点构成几种基本的 模式,如三角形、字母M或F以及随机点模式 。 在一组实验中,他们先让被试看16幅畸变模 式,这些畸变模式一个个地随机呈现,要求 被试将所呈现的每个畸变模式划入某个范畴 (原型),对他们的每次分类操作均给予反 馈。
练习完之后,要求被试对一组新的图形 进行分类,记录被试的错误率及正确反应 的时间。
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Stroop作业的一种变式-视 听干涉。先呈现一个视觉刺激,持续80ms, 在视觉刺激开始呈现后40ms,被试通过耳 机可以听到H或S的读音,按键作出相应的 反应,记录其反应时。被试要始终注视视 觉刺激,视听两种刺激的作用有40ms的重 叠。
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的关系
(1)一致:被试听到的和看到的字母相同; (2)无关:被试听到某个字母,但看到的 是长方形; (3)冲突:被试听到的是一个字母,而看 到的是另一个字母。
结果表明
随着呈现时间增加,靶子词的正确识别 率都逐步提高; 有上下文的靶子词的正确识别率均高于 无上下文的(甚至没有靶子词时,在有上 下文的条件下,被试还可以正确猜出一些 靶子词)。 较长的刺激呈现时间更有利于无上下文 的靶子词的识别,而上下文的作用这时却 减弱。
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的交互作 用
• 例子:
信息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自上而下加工
1、输入图形分成字母串; 2、将字母串与单词比较, 从而确定单词的意义。 3、对组成单词理解其意 义; 4、对不能组成的单词, 则返回最初阶段重复 加工,直到将字母串 全部组成单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