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合集下载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第九章软体动物门(Mollusca)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掌握无齿蚌、乌贼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3、了解多板纲、腹足纲、瓣鳃纲和头足纲的主要特片及软体动物经济意义教学重点:门及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腹足类身体不对称的起源引言复习提问:真体腔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软体动物为动物界第二大类群,其结构进一步复杂,机能更趋于完善。

与环节动物的相似点在于:次生体腔、后肾管、螺旋式卵裂、个体发育中具有担轮幼虫等,但有很多进化性的特征。

软体动物包括乌贼(头足纲)、河蚌(瓣鳃纲)、田螺(腹足纲)和较不常见的角贝(掘足纲)、石鳖(双神经纲)等,是无脊椎动物中除节肢动物门以外最大的一门。

从外表上看,它们形态差别很大。

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身体没有环节,并可以划分为头、足和内脏团3部分。

还具有皮肤扩张的外套膜,并且通常有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贝壳。

体腔很退化。

间接发育的具担轮幼虫期。

第一节代表动物和主要特征一、代表动物——河蚌(无齿蚌)河蚌是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水底泥沙中,营埋栖生活,以微小生物及有机碎片为食,它行动迟缓,生活被动,与此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形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外形(图:河蚌外形)河蚌没有明显的头部,整个身体被两侧对称的贝壳所包,身体两侧对称,左右侧扁,壳分前端和后端,前端盾圆,后端较尖,在壳的背方隆起来形成壳顶,以壳顶为中心,在壳的表面有许多呈同心环排列的生长线,壳顶附近的背缘上常有齿和齿槽构成铰合部,而河蚌铰合部无齿,故又称无齿蚌,铰合部外侧有具弹性的韧带,其作用与闭壳肌相反,依靠弹力使两壳张开。

壳的内面肌肉附着的肌痕(图),外套痕,(有些种类具外套窦)壳前方有3个肌痕(最大的为前闭壳肌,其后上缘为前缩足肌痕,后下缘为伸足肌痕),壳后端有2肌痕(椭圆形较大为后闭壳肌,其前上缘较小的为后缩足肌痕)。

(二)内部结构1.外套膜整个身体分为贝壳部分和软体部分,在贝壳和软体之间有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而成的,在外套膜内的软体部分称内脏团,在内脏团与外套膜之间有一空腔称外套腔,外套膜内面上皮具纤毛。

动物学 6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动物学 6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双神经纲,掘足纲)或消失(如瓣鳃纲) 双神经纲,掘足纲)或消失(如瓣鳃纲). 口腔有: 口腔有: 颚片:坚强,位于口腔前部; 颚片:坚强,位于口腔前部 颚片 齿舌:带状,位于口腔底部,由许多分离的角质 齿舌:带状,位于口腔底部, 齿舌 齿片固定在一个基膜上构成,依附在一对似软骨片 齿片固定在一个基膜上构成, 的组织上,这种组织有伸缩肌, 的组织上,这种组织有伸缩肌,依靠肌肉的伸缩能 使齿舌得以锉碎食物. 使齿舌得以锉碎食物. (2)足:运动器官,由于生活方式不同,有不同形 足 运动器官,由于生活方式不同, 如块状(如蜗牛),斧状(如河蚌), ),斧状 ),柱状 状,如块状(如蜗牛),斧状(如河蚌),柱状 (如角贝),长腕(如乌贼),有的种类足退化 如角贝),长腕(如乌贼),有的种类足退化 ),长腕 ), 如牡蛎). (如牡蛎). (3)内脏团:是背面的隆起部分,包括大部分内脏 内脏团: 内脏团 是背面的隆起部分,
覆瓦状排列的贝壳,足块状.全部为海产, 覆瓦状排列的贝壳,足块状.全部为海产,已知现 存种类约600多种及化石种类约 多种及化石种类约350种.,我国沿海 存种类约 多种及化石种类约 种, 常见各种石鳖. 常见各种石鳖. 3.无板纲(Aplacophora) 无板纲( 无板纲 ) 身体呈蠕虫状,体表无贝壳, 身体呈蠕虫状,体表无贝壳,体壁中有石灰质或角 质骨刺,腹中央有一腹沟, 质骨刺,腹中央有一腹沟,有的种类在腹沟中有一 个小形带纤毛的足.已知约250种,我国南海海域 个小形带纤毛的足.已知约 种 79m深处曾采得龙女簪(Proneomenia). 深处曾采得龙女簪( 深处曾采得龙女簪 ) 4.腹足纲(Gastropoda) 腹足纲( 腹足纲 ) 头部发达,足块状发达位于身体腹面; 头部发达,足块状发达位于身体腹面;通常有一个 螺旋形的贝壳,所以又称为螺类. 螺旋形的贝壳,所以又称为螺类.有的种类发育经 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 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本纲是软体动物中种类 最多的类群,分布广泛,已知现存种类约75000, 最多的类群,分布广泛,已知现存种类约 , 化石15000种.常见种类有各种蜗牛,田螺等. 化石 种 常见种类有各种蜗牛,田螺等.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消化管发达, 由口、口腔、胃、肠、肛门构成。 少数寄生种类退化。 具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等 。 口腔内常有颚片及齿舌。颚片一个或成对,可辅 助捕食。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结构,可锉碎食物。
11
软 体 动 物 的 齿 舌 :
12
(四)呼吸系统:


具专职呼吸器官。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 ;陆生种类外套腔内部 一定区域的微血管密集成网,形成肺,不过这 种"肺" 只能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所 以这些陆生种类多数在夜间或阴天活动。
35


36




37
丽 蚌
珠 蚌
38


39


40
七、头 足 纲
外套膜有发达的肌肉,足特化为腕(8、10或更多 条)和漏斗,闭管式循环系统,脑有中胚层形成的软骨 匣保护; 原始种类有贝壳,多数种类贝壳被外套膜包被或退 化。全部海产,运动迅速。 现存约650种,化石种类9000多种。常见种类如乌 贼、章鱼等。
15
(六)排泄系统:



两种类型: 1、后肾管:有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于围心腔,称
肾口;另一个开口于外套腔,称肾孔。
2、围心腔腺: 也有排泄的功能,可将代谢产物
排于围心脏内,由后肾管排出体外。
16
(七)神经系统:

典型的软体动物主要有 4对神经节,其间有神经相互 连接。

1 脑神经节:位于食道背侧,发出神经至头部及体前
乌贼的直肠有一支管,末端膨大为囊状,称墨囊, 内有墨腺分泌墨液用以自卫。
41
42


43

动物学 10第十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动物学  10第十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 珍珠的形成
• 由珍珠质层形成。 • 外套膜受到微小沙粒等异物侵入刺激,受刺激处的上皮细胞即以异物为 核,陷入外套膜的上皮之间结缔组织中,陷入的上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 珍珠囊,由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将核包住,逐渐形成珍珠。
(四)消化系统 四 消化系统
由口、口腔、胃、肠、肛门构成 1.消化管发达,除双壳纲由于头部退化没有口腔外,其它软体动 物都有口腔. 2.多数种类口腔内有唾液腺,口腔壁有颚和齿舌(radula)。 • 颚位于口腔的前背部,有刮食物的作用; • 齿舌 齿舌为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由有规律排列 的角质齿片组合而成。摄食时由于肌肉的伸缩,角质齿片作 前后活动而将食物锉碎舐食。齿片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 是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 3.胃 3.胃 典型结构包括晶杆、晶杆囊、胃盾。 • 胃盾 几丁质,双壳纲和一些腹足纲动物具有,保护胃的分 泌细胞,有的形成角质和石灰质的咀嚼板。 • 晶杆 多数植食性种类的胃的一部分形成晶杆囊(style sac),内有一胶质棒状结构的晶杆(crystalline style)。 晶杆的一部分在胃内释放出消化酶,并搅动食物,帮助消化。 • 肝脏、胰脏: 肝脏开口于胃或肠的前端,头足类一般还有胰 肝脏、胰脏: 脏。
2.“肺 2. 肺”
• 陆生或淡水种类(椎实螺、大蜗牛、蛞蝓kuoyu)无鳃,以外套膜形 成的“肺”进行呼吸。
软体动物栉鳃的原始结构图 (C.P.Hickman,1995)
软体动物-肺螺亚纲内部结 软体动物- 构图(C.P.Hickman,1995) 构图
(七)排泄器官 七 排泄器官
• 由中胚层和外胚层共同发生形成的,有2个开口:一个 开口在体腔内,另一个开口于体表。 • 肾脏 • 腺质部分 腺质部分:富血管,肾口具纤毛,开口于围心腔。管 管 状部分:薄壁管,内壁具纤毛。肾孔开口外套腔。 状部分 • 肾口 肾口具纤毛,可以收集体腔中的代谢产物。 • 肾口之后是肾脏的腺体部分,其中有很多血管,血液 中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肾脏,最后经肾 脏的膨大部分——膀胱,由肾孔排出体外。 • 围心腔腺 • 位于围心腔内,是围心腔表皮分化形成的分支状腺体, 也有排泄的功能。

动物学6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动物学6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异物,就会刺激珍珠层的分泌,而形成珍珠。 5.体腔和循环系统 • 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围心腔及生殖腺和
排泄管的内腔。初生体腔则存在于各组织器官 的间隙,内有血液流动,形成血窦。 • 开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在循环过程中不是始终 在封闭的血管中流动,这种循环方式称为开管 式循环系统。 (1)结构: • 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包括心室:1个,壁厚,能 搏动,为循环动力。心耳:1个或成对,有瓣膜 防止血液倒流。 • 血管:动脉、静脉。 • 血窦:是初生体腔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5
外套膜有发达的肌肉,足特化为腕(8、10或更 多条)和漏斗,闭管式循环系统,脑有中胚层形成 的软骨匣保护;原始种类有贝壳,多数种类贝壳被
12
外套膜包被或退化。全部海产,运动迅速,现存约
650种,化石种类9000多种。常见种类如乌贼、章
鱼等。
三.软体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1.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系统发生中有共同的起源。
• 血液:无色,少数显红色或青色。 (2)血液循环的方向: 大部分足、内脏血 血窦 集中于静脉 肾静脉 (排泄废物) 鳃血管(气体交换) 心耳 心室 6.排泄系统
基本上是后肾,即是由中胚层和外胚层共同发生 形成的。 排泄器官有2个.即(1)围心腔腺:由围心腔表皮分 化,有许多毛细血管充满血液,依靠血液渗出 排泄废物 入围心腔 肾脏 排出。(2)肾脏: 肾口 肾主体 膀胱 肾孔(在外套腔)。肾主 体有很多血管,通过渗透进入肾脏。 7.呼吸系统 • 水生种类:鳃呼吸。是由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6

PCB

A
开关 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 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 类型,尽量选择平头 类的按键,以防按键 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进化
经济意义 有益方面
有害方面 ຫໍສະໝຸດ [编辑本段]概述 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门的第二大门。该门动物身体柔软,左右对称,不分节,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等五部分组成。因大多数软体动物体外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所以通称贝类。该门动物共分8纲,有10余万种,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到处可见,例如鲍鱼、宝贝、田螺、蜗牛、蚶、牡蛎、文蛤、章鱼、乌贼等。由于软体动物大多数贝壳华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又较易捕获,因此远在上古渔猎时期,就已被人类利用,其中不少可供食用、药用、农业用、工艺美术业用,也有一些种类有毒,能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损坏港湾建筑及交通运输设施,对人类有害。
3、内脏囊:位于身体背部,包括胃、肠、消化腺、心脏、肾脏、生殖腺等内脏器官,为外套膜和贝壳所包被。多数种类的内脏囊为左右对称,但有的扭曲成螺旋状,失去了对称形,如螺类。
4、外套膜:是身体背部皮肤皱褶向腹面延伸面形成的一种保护器官,由内、外表皮、中间的结缔组织和少数肌肉纤维组成。外套膜与内脏之间有外套腔,外套腔内有鳃和口、肛门、肾脏、生殖腺的开口。外套膜的边缘构造很复杂,常具各种形状的触手,有的种类有外套眼。外套膜内表皮细胞具纤毛,纤毛摆动,造成水流,使水循环于外套腔内,借以完成呼吸、排泄、摄食等。左右2片套膜在后缘处常有一二处愈合,形成出水孔(exhalant siphon)和入水孔(Inhalant siphon)。有的种类出入水孔延长成管状,伸出壳外称为出水管和入水管。
1、眼:软体动物眼的构造,从最简单的色素凹陷直到复杂的具晶体和网膜结构的都有。眼通常1对,位于头部两侧,有的生于触角顶端。头部不发达或头部退化的类群无头眼,但石鳖类的贝壳表面有微眼,瓣鳃纲很多种类有外套眼。

软体动物门名词解释

软体动物门名词解释

软体动物门名词解释
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动物界里的一个门,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软体动物门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仅次于数量最多的节肢动物门,其已确认的物种数量大约有十万多种。

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适应力很强,能适应很多很多不同的环境,其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流、湖泊,从平原到山脉,陆地、淡水和咸水多种栖息地中都有大量的软体动物门的成员,例如蜗牛、河蚌、海螺、乌贼等物种。

而在海洋生物当中,比重占约20%几的软体动物更在所有动物中排名第一位。

7软体动物门Mollusca

7软体动物门Mollusca
5 根据硬壳与软体的特征,分为十个纲:
2020/6/15
软体动物
11
第一节 概述
分为十个纲:
单板纲 腹足纲பைடு நூலகம் 多板纲 双壳纲 无板纲 头足纲 掘足纲 竹节石纲 喙壳纲 软舌螺纲
2020/6/15
软体动物
12
腹足纲--(1)基本特点
此类动物因足生长在腹 部而得名。
腹足纲动物的头部两侧 对称
软体动物
20
2020/6/15
软体动物
21
第二节 双壳纲(Bivalvia)
全部为水生,其中80%为海生 生活方式有底栖固着、爬行、游泳、穴居等 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具双壳,名双壳纲 由于其头部退化有无头纲之称 足位于身体的腹部,斧状,又名斧足纲 在软体和外套膜之间的外套腔中有瓣状鳃,又
2020/6/15
软体动物
24
双壳类外部形态
2020/6/15
软体动物
25
2 外部构造
(1)喙 ——壳体最早形成的壳尖为喙 。 前转——多数指向前方 正转——指向上方 后转——指向后方 (2)壳顶区——包括喙在内的壳体最大弯曲区。 (3)后壳顶脊——自喙向后腹方伸展的一条隆脊。 前壳顶脊
较少见。 壳顶所在一侧为背,开口一侧为腹。另有前缘和后缘之分
2020/6/15
软体动物
26
(4)基面——喙与铰合线之间的平面或曲面叫基面。 新月面——喙前基面常呈心形,称新月面 盾纹面——喙后基面常呈长矛状,称盾纹面
后壳面——后壳顶脊与后背缘之间的壳面
2020/6/15
软体动物
27
(4)基面——喙与铰合线之间的平面或曲面叫基面。 新月面——喙前基面常呈心形,称新月面 盾纹面——喙后基面常呈长矛状,称盾纹面

动物学 6软体动物门(Mollusca)共16页文档

动物学 6软体动物门(Mollusca)共16页文档
•贝壳构造 :
(1)角质层:由贝壳素构成,薄而透明,有色泽。 保护钙质不被酸溶解。
(2)棱柱层:厚,由柱状的碳酸钙晶体构成.,呈 方解石构造。
(3)珍珠层:片状的碳酸钙构成,晶体呈文石结 构,有珍珠光泽。
•珍珠的形成:整个外套膜的外层细胞都可以分泌 文石结构的碳酸钙,使珍珠层可以不断加厚。在生 长中,如果外套膜和贝壳间进入了沙粒或其它
精,也有体内受精。 • 生殖腺为葡萄状腺体。双壳类雌雄异体,从外
形上难以辨认雌雄,一般精巢白色,卵巢黄色。 • 受精—如河蚌,生殖导管短,生殖孔开口于
肾孔附近,无交接器,无交配现象。生殖季节 (春,夏),精子随水流如水中,再流入雌蚌 的鳃水管。当雌性成熟卵排出,经鳃上腔与精
•大多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trochophoro larve) 和面盘幼虫(veliger larva)时期。陆生种类、头 足类、一部分腹足类:为直接发育。淡水蚌类有特 殊的钩介幼虫(glochidum),可作暂时性寄生于 鱼鳃。 二.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体;乌贼则呈筒状,包住整个内脏团仅露头部)。 4.具有贝壳
大多数有1—2或多个贝壳,且不同种类贝壳形 状变化较大(如腹足类为螺旋形;瓣鳃类两片为瓢 状;掘足类筒状)。贝壳是保护器官,足部和头部 有肌肉与贝壳相连,活动时,头足伸出壳外,危险 时缩入壳内。研究此类动物的学科称为贝类学.
•贝壳成分:碳酸钙(占95%)、贝壳素(少量);
已知约11.5万种,分布广泛。根据它们的贝壳、 足、神经、、鳃、等特征分为7个纲。 1.单板纲(Monoplacophora)
为原始贝类。目前已发现8种。特点:两侧对称, 腹部有足,有一个帽状贝壳,全部海产。新蝶贝 (Neopilina galathea Lemche)是其代表动物. 2.多板纲(Ployplacophora)

动物生物学10 软体动物

动物生物学10 软体动物
晶杆由粘蛋白组成,有丰富的酶。
纤毛滤食蛤类的胃和晶杆结构21
肠:胃后为细长的肠道,盘曲在内脏团中,后端 折向背方,形成直肠。直肠进入围心腔,穿过 心脏,以肛门开口于出水管旁。
特点:(肠壁无肌肉,不能蠕动;肠道无消化腺, 只能吸收已消化的营养物质)。
肝脏:消化腺,褐色葡萄状,一对,有肝管通入 胃中,是胃的主要消化腺(含淀粉酶、蔗糖 酶)。
• 足块状,多具螺旋形外壳; • 雌雄异体或同体,有的种类为卵胎生。 • 海产种类具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 已经记录75000种现存种类和15000种化石种类。
A:蜗牛 Fruticicola sp.;B:瓶螺 Ampulla priamus;C:红螺 Rapana venosa;D:蜘蛛螺 Lambis sp.;E:马蹄螺 Trochus sp.;F:宝贝 Cypraea sp.;G:滨螺 Littorina sp.;H:背尖贝 Notoacmea habei;I:鲍 Haliotis sp.;J:丽口螺 Calliostoma sp.;K:冠螺 Cypraeacassis sp.;L: 饵螺 Trophonopsis echinatus。
• 河蚌的主要呼吸器官是瓣鳃,是外套膜 内侧皮肤折叠形成的。
• 河蚌的鳃由内、外两对鳃瓣组成,分列 在内脏团的两侧。
• 每侧两片鳃瓣,共四片; • 一个鳃瓣由内鳃小瓣和外鳃小瓣组成。
• 鳃上腔:两鳃小瓣的前、后缘及腹缘相 互愈合,背面分开,形成鳃上腔;
• 鳃丝上被有纤毛:纤毛的摆动不受神经 控制,但与水温、含盐量有关;
河蚌雌雄异体,外形无明显的区别;雌雄生殖腺都 位于内脏团中,足的上方,呈葡萄状,形态相似。
生殖腺成熟时,卵巢呈淡黄色,精巢呈乳白色。 经过短的生殖导管,生殖孔开口于肾孔后下方的鳃 上腔内,很小。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Mollusca)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现存种类约13 万种,此外还有约35000 种的化石种类,在种数上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第二大门。

常见动物有:蜗牛、螺类、河蚌、乌贼等。

软体动物具有一些与环节动物相同的特征,如次生体腔、后肾管、担轮幼虫等,因此认为是由环节动物演化来的,是朝着不太活泼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支动物。

第一节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本门动物的各类群之间形态差异很大,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身体柔软、不分节、可分为头部、足部、内脏团 3 部分。

1、头部:位于身体前端,有的种类(运动敏捷的种类) 头部明显,有口、眼、触角等感觉器官。

如乌贼、田螺、蜗牛等。

有的种类(行动迟缓的或营固着生活的种类) 头部退化,甚至消失。

如石鳖、河蚌、角贝、牡蛎等。

2、足部:位于身体的腹面,为运动器官,常因种类不同而在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腹足纲(螺类、蜗牛等): 足呈块状,用来爬行。

多板纲(石鳖等): 足也呈块状,但用来附着。

掘足纲(角贝等): 足呈圆柱形,用来挖掘水底泥沙。

瓣鳃纲(河蚌、珍珠贝、蛤蜊等): 足呈斧形,坚硬而富含肌肉,用来挖掘泥沙。

头足纲(乌贼、章鱼等): 足和头合并,足演化成腕,用来捕捉食物。

3、内脏团(visceral mass):除头和足外,身体的其他部分即为内脏团,是内脏器官所在的部分,常位于足的背面。

大多数种类的内脏团为左右对称,但有的扭曲成螺旋状,失去了对称性,如螺类。

二、外套膜(mantle):由内脏团背面的皮肤形成皱褶,向腹面延伸,常包围整个内脏团和鳃。

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称外套腔(mantle cavity), 此腔与外界相通,腔内常有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细胞组成,外层细胞的分泌物能形成贝壳;内层细胞具纤毛,纤毛的摆动能造成水流,使水循环于外套腔内,借以完成呼吸、排泄、生殖等。

三、贝壳(shell):体外具贝壳是软体动物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软体动物的科学也称“贝类学”(Malacology)。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前鳃亚纲:鲍鱼、钉螺、 田螺、马蹄螺等 后鳃亚纲:海牛、海兔等 肺螺亚纲:椎实螺、蜗牛、 蛞蝓等。
14
15
16


3、掘足纲:
1)代表动物:角贝 2)特点:象牙状两端开 口的贝壳,头不明显, 足圆锥形,用于挖掘泥 沙,使身体其半部埋在 泥沙里。无鳃,用外套 膜呼吸。海产。经济意 义不大。
17
9

7、神经系统不同种类差异大: a 最低等为梯形神经; b 四对神经节和神经索 c 发达的神经系统:

头足纲有发达的脑,且有软骨包围。
10

8、生殖与发育

软体动物多为雌雄异体,少为雌雄同体,多为异体受精。 个体发育除了头足类和某些腹足类为直接发育外,其他 种类发育多经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淡水种类具勾 介幼虫。(腹足纲、头足纲直接发育)
11
主要纲的分类鉴别特征比较
体制 多板纲 两侧对称 腹足纲 不对称 贝壳 8片 1个 头部 不明显 明显 足 柱状 块状 鳃 6-数十对 1对 代表动物 各种石鳖 田螺、鲍 鱼、宝贝
掘足纲 两侧对称
瓣鳃纲 两侧对称
1个
2片
不明显 柱状
退化 斧状

2对
角贝
珠蚌、扇
贝、蛏、牡蛎
头足纲 两侧对称 有壳亚纲 无壳亚纲 1 无或有内壳 发达 腕状 无吸盘 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盘 2对 1对 鹦鹉螺 乌贼、章 鱼、长蛸
二、主要类群

1、双神经纲:
(1)代表动物:石鳖 特点:身体椭圆形,背腹扁平。贝壳八片,覆瓦状。头部不明显,无眼 和触角。足扁而宽,占整个腹面。有外套沟。神经系统呈梯形。海产。 600种。无经济意义。
13
2、腹足纲: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环棱螺属Bellamya
贝壳中等大,圆锥形或 低锥形,螺面近乎平直。 体螺层大,具环棱。脐 孔窄小。壳口卵圆形, 口缘薄利,上端角状。 分布广数量多,可供食 用和饵料用。
螺蛳属Margarya
螺壳长,壳质厚而坚实、 壳顶钝,壳面具环肋, 珠粒状突起或棘状突起。 每两螺层之间,具一阶 梯平面。为我国特有的 属种,分布于云南省的 湖泊内。个大肉美,云 南大量捕食。
钉螺属Oncomelania
贝壳塔形,螺层膨突, 壳顶尖,壳面平滑或 有肋。脐孔不显著, 壳口卵圆形。厣角质。 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 宿主。
沼螺属Parafossarulus
贝壳卵圆锥形,质 坚厚,螺塔高,螺 层略凸,具螺棱或 螺旋纹。具脐缝。 壳口卵圆形,口缘 厚。厣石灰质。
肋蜷科Plenroseridae
4. 大多数海产种类间接发育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 淡水蚌类,发育经过一个具双壳的钩介幼虫期。少数软 体动物(头足类和部分腹足类)直接发育。
第一节 无板纲Aplacophora
1. 体呈蠕虫形,左右对称,无 介壳。
2. 头部不明显,无眼和触角, 具齿舌。
3. 足退化,身体腹面有一条纵 走的腹沟,内有纤毛,用于 爬行。
束等,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常作为分类的依据。 4. 头小,在腹面的前方,呈圆柱形,具一短吻,无眼和
触角。 5. 头后为足,足与外套间有一窄沟,称外套沟。 6. 鳃呈羽状,位于外套沟内,其数目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全为海产,世界性种类,通常以潮间 带的种类和数量为多,行动缓慢,常 用足附着在岩石缝间、珊瑚或海藻 上,白天很少活动。以藻类为饵, 少数种类亦兼食小型动物。本纲种 类体小,无大经济人价值,仅少数 大型种类可作食用。此外,有些还 可作药用。常见红条毛肤石鳖。

9.软体动物门

9.软体动物门

红螺
方斑东风螺
浅缝骨螺
鹬头骨螺
笔 螺
瓜 螺
织锦芋螺
字码芋螺
金 唇 榧 螺
台 湾 榧 螺
笔螺
织锦芋螺
斑鹑螺
蜘蛛螺
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
贝壳一般不发达,有退化倾向,亦有全缺者。除 捻螺外都无厣。外套膜大多消失。侧脏神经索 不扭成“8”字形。鳃和心耳一般在心室后方, 故名之。雌雄同体,两性生殖孔分开。海产。 分为8个目。
本章要点:
•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重点)
•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难点) • 腹足纲 • 瓣鳃纲 • 头足纲 • 软体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柔软不分节,由4部分构成:
• 头部:生活方式不同其发达程度不同。
退化或消失:河蚌
不发达: 发达: 石鳖 乌贼,田螺,蜗牛
• 足部:生活方式不同其形态不同。 斧状,叶状,柱状,腕状。 • 内脏团:位于足背侧,多数种类左右对称, 少数扭曲呈螺旋状。
(八)神经系统
• 较高等的种类有4对神经节 脑神经节:发出神经到头部及体前部,司感觉 足神经节:发出神经至足部,司运动和感觉
侧神经节:发出神经至外套膜和鳃 脏神经节:发出神经到各内脏器官 特点:神经系统有集中的趋势,有的种类形成了 脑,外有软骨包围,如头足类。 • 已分化出触角、眼、嗅检器、平衡囊等感觉器官。
• 消化道最大的特点:动物界中最早出 现大型消化腺的动物(唾液腺、肝 脏)。
(五)体腔及循环系统
• 体腔 • 次生体腔退化,仅残留围心腔、生殖和排泄器官 的内腔。 • 初生体腔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形成血 窦。 特点:真体腔和假体腔并存。 •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及血液组成。 特点:具有真正的心脏。一般为一心室二心耳。

10软体动物门

10软体动物门
• 软体动物中最高等的类 群,现存约 600 种。 • 常见的有:乌贼、章鱼、 柔鱼等。
主要特征 1.体左右对称。 2.头部发达,有一对发达的眼。 3.原始种类具外壳,一般为内壳或无。 4.足着生于头部,特化为腕和漏斗。 5.闭管式循环,直接发生。
(一)代表动物——乌贼
1.外形 头:5对腕,一对眼,眼下有嗅觉陷。
最大的特点:动物界中最早出 现大型消化腺。
蜗 牛 齿 舌 图
蜗牛(Cittarium pica) 齿舌(K.Sandved)
• 软体动物的消化腺有:肝脏、唾液腺、胰脏。
其中肝脏最发达,开口于胃或肠的前端。
三、体腔与循环系统:
• 软体动物的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有围心腔、 生殖腺和排泄器官的内腔。 • 初生体腔被结缔组织所填充,其空隙没有分布血管, 血液在空腔中流动,便形成了血窦。循环系统为开 放式循环系统 (血流阻力大,循环效率低) 。
贻贝 : 固着生活,附着于岩石上。
牡蛎:固着活,生活于浅海。
扇贝 :贝壳呈扇型,固着生活。
珍珠贝:
• 两壳不等,壳内 珍珠层极厚。是 世界上著名的生 产珍珠的贝类。
• 我国广东、海南 已人工养殖。
船蛆 :
• 钻蛀船只和港口的木 材建筑。
• 由于长期穴居,身体
细长,呈蛆状。贝壳 退化。
八、头足纲 (Cephalopoda):
3、内脏团 (visceral mass):
• 常位于足的背面。 • 大多数种类的内脏 团为左右对称,但 螺类扭曲成螺旋状, 失去了对称性。
4、外套膜 (mantle):
• 由内脏团背面的皮肤形成皱褶,向腹面延伸,常 包围整个内脏团。 • 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称外套腔 。
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细胞组成,外层细胞的分泌

软体动物1

软体动物1

体长圆形,长10mm,宽6mm。壳表通 常白色,但常因栖息环境而壳片上复 有一层桔黄色的沉积物。头板略成半 圆形,有为数众多的放射肋和排列不 甚规则的生长线。中间板短而宽,中 央部特别大,表面有纵的具有颗粒的 肋,翼部较小,略高于中央部。尾板 比头板稍大,尾壳顶位于中央偏前, 尾板中央区微小,有纵肋,后区多具 与中间板相似的有颗粒的放射肋。
单板纲动物的内部结构
多板纲 Polyplacophora
身体呈椭圆形,左右对称,体背长有8块呈覆瓦状排列的 壳板板状的贝壳,又称“多板类”。
多板纲Polyplacophora 的背腹面观
足宽大,用以匍匐爬行于海底岩礁等硬物上。具齿舌
并用以刮食海藻,俗称石鳖(chiton)。全部海生,一般体长
本纲动物的形态结构大都与多板纲相似,但它只有一 个帽状的贝壳,而且有些器官有较明显的分节现象,这 与腹足纲或多板纲都不相同,所以单独列为一纲。目前 这类动物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深海陆续发现了8种,这 一类“活化石”的发现,对探讨贝类的起源与进化,提 供了新的材料。
单板纲动物的一般外形
化石种类
现生种类
region)伸长形成身体的大部分,纤毛环前区(prototrochal
region)退化。沉入水底为幼体,但幼虫眼仍保留一段时间。
担轮幼虫及变态
三、多板纲的分类
全世界约有500多种,我国只报道39种。
分目检索表:
1(2) 壳板无嵌入片…….鳞侧石鳖目Lepidopleurida
2(1) 贝壳有嵌入片…….石鳖目Chitonida
两侧,开口于食道的起始处,分泌消化酶使淀粉分解为右
旋糖,胃周围也有消化腺,呈淡绿色葡萄状。觅食时,下
齿舌囊伸出口外,以寻觅海藻等,然后通过齿舌的刮取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4)基面——喙与铰合线之间的平面或曲面叫基面。 新20月21/2面/8 ——喙前基面常呈心形,称新月面 盾纹面——喙后基面常呈长矛状,称盾纹面
后壳面——后壳顶脊与后背缘之间的壳面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8
(5)耳——以足丝附着的双壳类,在喙的前端和后端各有一个 翼状伸出部分称为耳。可分为前耳和后耳;一般后耳大于前耳。 耳凹—202—1/2/耳8 与壳体之间的槽状凹陷。
2 适应能力强,陆上和海洋均有分布,如蜗牛、田螺、 乌贼等。
3 身体可分为头、足、内软体脏动物门团Mo和llusca外套膜四部分,外套膜 包裹内脏团并能分泌钙质硬壳。
4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以外套膜(微血管)呼 吸。
5 根据硬壳与软体的特征,分为十个纲:
11
第一节 概述
2021/2/8
分为十个纲:
9
第六章 2021/2/8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第一节 概述及腹足纲 第二节 双壳纲(Bivalvia)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第三节 头足纲(Cenhalopoda)
10
第一节 概述—软体动物的一般特征
2021/2/8
1 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数量多、分布广,已知现生及 化石共约12万种,占动物总数11%。
构造类型?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4
2021/2/8
构造类型?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5
2021/2/8
构造类型?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6
2021/2/8
构造类型?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7
2021/2/8
构造类型?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8
2021/2/8
第六章
软体动物软体动门物门Mo(llusca Mollusca)
旋转形。
13
腹足纲 2021/2/8
--(1)基本特点
腹足类是一类对各种环境都能适应的类型,海
洋、淡水及陆地都可见到腹足类动物,随环境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的不同,壳形、壳面装饰等变化很大。
分布时代:寒武纪至现代,但以新生代为主。
14
腹足纲--(2)外形 2021/2/8
腹足类外
176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0
2021/2/8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1
第二节 双壳纲(Bivalvia)
2021/2/8
全部为水生,其中80%为海生 生活方式有底栖固着、爬行、游泳、穴居等 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具双壳,名双壳纲 由于其头部退化有软无体动头物门M纲ollus之ca 称 足位于身体的腹部,斧状,又名斧足纲 在软体和外套膜之间的外套腔中有瓣状鳃,又
形多种多样 ,有锥、塔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盘、球、
陀螺状等。
15
腹足纲--(3)基本构造
2021/2/8
胎壳:螺壳上最早形成 的部分,光滑。
螺环:螺壳沿中轴旋转 3600
体螺环:最后一个螺环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容纳头足之处
螺塔:除体螺环之外的 螺环总和
缝合线:螺环和螺环之 间的接触线
24
2021/2/8
双壳类外部形态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5
2 外部构造
(1)喙 ——壳体最早形成的壳尖为喙 。 2021/2/8
前转——多数指向前方 正转——指向上方 后转——指向后方 (2)壳顶区——包括喙在内的壳体最大弯曲区。 (3)后壳顶脊——自喙向后腹方伸展的一条隆脊。 前壳顶脊
沟、缺口、裂带等构 造。
18
腹足纲--(4)壳饰
2021/2/8
壳饰分为横向壳饰 (和缝合线垂直) 和纵向壳饰(和缝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合线平行)。
壳饰有纹、线、肋 、刺、网等
19
腹足纲--(5)定向
2021/2/8
顶部向上,旋轴 直立
壳口向着鉴定者 壳口在旋轴的右
侧为右旋壳,在 左侧为左旋壳
16
腹足纲--(3)基本构造
2021/2/8
在螺环的中央垂直切面 上,螺环外廓如有棱, 称其为肩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螺环在旋转时,如其内 壁相互接触,形成实心 的部分,称轴;如不接 触则成一孔,称为脐孔
17
腹足纲--(3)基本构造
2021/2/8
体螺环的开口处称为 壳口,形态多样 此外还有:前沟、后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有名瓣鳃纲
22
第二节 双壳纲(Bivalvia)
2021/2/8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3
二 外部形态及构造
2021/2/8
1 壳形 侧视的形态:圆形、三角形、卵形、扇形、壳菜
蛤形、四边形、偏顶蛤形、不等壳形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两瓣壳一般相互对称、大小相等。但每个壳瓣一 般前、后不对称。固着、躺卧、漂浮生活者壳形 变异而不对称。
较少见。 壳顶所在一侧为背,开口一软体侧动物为门M腹ollu。sca 另有前缘和后缘之分
26
(4)基面——喙与铰合线之间的平面或曲面叫基面。 新20月21/2面/8 ——喙前基面常呈心形,称新月面 盾纹面——喙后基面常呈长矛状,称盾纹面
后壳面——后壳顶脊与后背缘之间的壳面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1)同心饰 ——有同心线、同心脊、同心褶或同 心层;
(2)放射饰——有放软射体动线物门、Mollu放sca 射脊、放射褶等;
单板纲 腹足纲
多板纲 双壳纲
无板纲 头足纲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掘足纲 竹节石纲
喙壳纲 软舌螺纲
12
腹足纲--(1)基本特点 2021/2/8
此类动物因足生长在腹 部而得名。
腹足纲动物的头部两侧
对称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在生长发育中内脏囊发
生扭转,外套膜也随之
扭转,因此其外壳也成
讨论 2021/2/8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其构造 有的向复杂化发软体动展物门M;ollusca而有的向简单 化发展。
1
腔肠动物门要点回顾 2021/2/8
四射珊瑚硬体构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四射珊瑚构造类型
2
2021/2/8
构造类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3
2021/2/8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9
2 外部构造
(6)2足021/2丝/8 凹口——右壳前耳下方的凹缺(深一些?) 足丝凹曲——左壳前耳下方的凹缺(浅一些)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30
2021/2/8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31
3 壳饰
2021/2/8
双壳类壳饰分为同心饰、放射饰和网状壳饰三 类。按其强度及粗细,壳饰有线、脊、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