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中考物理 力、重力、摩擦力复习学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第一章:力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
2. 掌握力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牛顿第二定律、功和能的计算等。
3. 分析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热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温度、热量、比热容等。
2. 掌握热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热量传递的计算、热能的转换等。
3. 分析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电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第一章:力学基础1.1 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定义,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解释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 力的计量介绍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并解释1N的定义。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对力的认识,如拉力、压力等。
第二章:运动和力的关系2.1 运动的概念解释物体位置变化的含义,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即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2.2 力与运动的关系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的概念。
分析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如加速度和减速度。
第三章:重力与摩擦力3.1 重力的概念解释重力的定义,即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引导学生理解重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3.2 摩擦力的概念讲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分析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摩擦力的增大和减小。
第四章:浮力4.1 浮力的概念解释浮力的定义,即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力。
引导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即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4.2 浮力的计算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即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第五章:简单机械5.1 杠杆的原理解释杠杆的分类,包括一、二、三类杠杆。
引导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即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5.2 滑轮和斜面的原理讲解滑轮和斜面的作用,即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分析滑轮和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六章:压强与浮力6.1 压强的概念解释压强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即压强等于力除以受力面积。
6.2 压强与浮力的关系讲解液体和气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原因。
分析压强对浮力的影响,如液体密度和深度对浮力的影响。
第七章:牛顿第二定律7.1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解释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引导学生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7.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讲解如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受到的力。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章节一:力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单位。
2. 掌握力的分类,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介绍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单位:介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N)。
3. 力的分类: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提问学生对力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讲解力的单位,介绍牛顿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4. 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示进行解释。
5. 练习题: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和判断不同类型的力。
章节二:力的作用效果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形状改变和运动状态改变。
2. 掌握力的作用原理,包括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1. 力的作用效果:介绍力对物体的形状改变和运动状态改变。
2. 力的合成和分解:讲解力的合成原理,力的分解原理。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提问学生力对物体有什么作用效果,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
2. 讲解力对物体形状改变的作用效果,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3. 讲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用效果,如加速、减速、改变方向等。
4. 讲解力的合成原理,通过图示或实验演示力的合成过程。
5. 讲解力的分解原理,通过图示或实验演示力的分解过程。
6. 练习题: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力的合成和分解原理。
章节三:摩擦力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介绍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讲解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和摩擦系数有关。
3. 摩擦力的分类:讲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提问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力学部分1. 重点概念:力、质量、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2. 重点公式:F=ma、G=mg、F=μN、s=ut+1/2at^2。
3. 复习方法:通过例题解析,巩固基本概念和公式,提高应用能力。
二、复习内容:热学部分1. 重点概念:温度、热量、比热容、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
2. 重点公式:Q=cmΔt、Q=mL、Q=mh、Q=mΔH。
3. 复习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热学概念,掌握热量计算方法。
三、复习内容:电学部分1. 重点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2. 重点公式:I=V/R、P=UI、W=UIt、Q=I^2Rt。
3. 复习方法:通过电路图和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电学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内容:光学部分1. 重点概念:光线、反射、折射、透镜、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
2. 重点公式:n=sin i / sin r、1/f=1/v-1/u。
3. 复习方法:通过图像和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光学概念,掌握光学公式。
五、复习内容:实验与探究1. 重点内容:力学实验、热学实验、电学实验、光学实验。
2. 复习方法:回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注意事项:1. 每个章节安排2-3个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问、讨论。
3.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适量练习,巩固复习效果。
六、复习内容:声学部分1. 重点概念:声音、音调、响度、音色、声速、回声、共鸣。
2. 重点公式:v=fλ、p=F/S、d=vt。
3. 复习方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声学概念,掌握声学公式。
七、复习内容:现代物理初步1. 重点概念: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核、粒子、光子、电子。
2. 重点公式:E=mc^2、λ=h/p。
3. 复习方法:通过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现代物理的基本概念。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2)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3)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学会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3)教育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功、能等;2.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力定律、相互作用定律;3. 摩擦力、重力、弹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作用;4. 浮力、压强、大气压等与力相关的现象;5.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模型等辅助工具,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运用力学知识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5.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 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4.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力学知识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资源1. PPT、教学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2.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斜面等;3. 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教师自编或选用教材配套练习题;4.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分类和测量方法。
2. 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掌握重力、摩擦力、浮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4.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 力的分类和测量3. 牛顿三定律4. 重力、摩擦力、浮力5. 力学应用实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复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分类和测量(10分钟)1. 复习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2. 复习力的测量: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牛顿三定律(15分钟)1.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
2.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复习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常见力(10分钟)1. 复习重力:G=mg,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 复习摩擦力: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复习浮力:F浮=G排,浮力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相等。
五、力学应用实例(10分钟)1.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2. 举例说明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巩固力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力学知识的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3.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力的概念、分类、测量、牛顿三定律、常见力和力学应用实例,使学生对力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练习指导,提高学生的力学知识水平。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教学案
文档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九章《力与运动》。
该章节主要包括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重力、惯性以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等知识点。
具体内容涵盖: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4. 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重力的作用点。
5. 惯性: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大小、惯性的应用。
6. 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方向,学会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 掌握重力的概念、方向、大小和作用点,能够计算重力对物体的影响。
4. 理解惯性的概念和大小,学会利用惯性解决问题。
5. 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能够分析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重力的计算、惯性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运动和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推门、拉抽屉等,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引发对力的思考。
2.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作用对象、力的单位。
3. 讲解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 讲解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性质。
5. 讲解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重力的作用点。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计算重力对物体的影响。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单位及作用效果;(2)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3)学会使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物体受力情况;(4)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单位(1)介绍力的概念,解释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介绍牛顿作为力的单位,让学生掌握牛顿的定义及符号表示。
2. 力的作用效果(1)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重力(1)介绍重力的概念,解释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讲解重力的方向、作用点,让学生掌握重力的基本特性;(3)介绍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重力的计算方法。
4. 弹力(1)介绍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让学生掌握弹力的特点;(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判断弹力的存在。
5. 摩擦力(1)介绍摩擦力的概念,解释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2)讲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基本特性;(3)介绍摩擦力的分类,让学生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作用效果;(2)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4)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2. 难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运用;(2)摩擦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措施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力的作用效果;2. 利用实验道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存在;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摩擦力
专题复习摩擦力一、同步知识梳理1、摩擦力(1)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2)三要素:①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③作用点:接触面(3)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面上存在压力;③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4)分类:①静摩擦力:物体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②滑动摩擦力:物体在滑动的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③滚动摩擦力:物体在滚动的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1)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与接触面面积无关。
(2)物体间接触面粗糙程度越高,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间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把滑动变为滚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3、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摩擦力: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使接触面间彼此脱离。
(2)减小摩擦力: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二、同步题型分析题型1:摩擦力的产生例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答案】D题型2:摩擦力的分类例1: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滚动摩擦力的有 ( )A.用卷笔刀削铅笔,刀口与铅笔之间的摩擦B.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小孩与滑梯之间的摩擦D.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之间的摩擦【答案】D题型3: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例1: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砂子 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绳子 D.鞋底上有高低不平的花纹【答案】B三、课堂达标检测检测题1: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答案】D检测题2: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 )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 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答案】D检测题3: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答案】A检测题4: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不妥当的是 ( )A.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B.两个物体之间若没压力,即使表面粗糙也没有滑动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增大重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答案】D检测题5:为了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人们采用了下面一些做法:①自行车车胎表面有花纹:②螺丝刀的木柄刻上一排凹槽;③移动笨重的箱子时,在箱底垫上几根铁管;④农用脱粒机的轮上常涂上皮带蜡。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3)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4)学会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运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2)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3)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4)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2)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和分析;(3)解决实际问题时,力的合成与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2)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二力平衡的条件;(3)提问:什么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它们是如何产生的?2. 课堂讲解:(1)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2)学生动手操作,演示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3)提醒学生关注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力的现象,试着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的掌握情况;2. 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学生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和分析能力;4.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情况;5.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 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 让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4. 让学生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5.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其分类2. 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三要素4.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5.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三要素、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2. 难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进行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 讲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力的种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
3. 讲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分析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 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概念、条件、平衡力的判定、平衡力的应用。
5. 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弹力的计算、摩擦力的计算。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三要素、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8.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力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力的作用效果和三要素的影响。
2. 设计互动环节,如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重力、弹力、摩擦力)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重力、弹力、摩擦力) 018编写:孙昌会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日期中考要求;1、了解重力形成的原因、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和重力方向的特点。
2、认识弹力和摩擦力。
3、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常用方法。
一、基础训练:1.(2012南允)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通常g=9.8N/kg,其物理意义是,一个质量为60kg的同学受到的重力G= ,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重力的施力物体。
2.(2012温州)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 ( )3.(2012泰州)在下列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夹取食物时筷子与食物的摩擦B.机器转动时转轴受到的摩擦C.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 D爬竿时手与竿的摩攘【答案】B4.(2012滨州)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在新用的拉链上抹一点石蜡B.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C.拧矿泉水瓶盖时,往往在手与瓶盖之间垫上一块布D.为了擦净玻璃上的污渍,要用力压抹布【答案】A29.小玲把一个物体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称量,静止时示数为5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并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成正比B.称量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D.若使用前指针未在零刻线处就开始称量,则物体的实际重量小于5N5.(2012株洲)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块的三次实验如图8所示。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比较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答案】压力甲、丙31、如下4图所示,用绳子系住小球,靠在墙上,小球重16N,绳受到20N拉力,试画出物体受到力的示意图.32、(2)如图所示,弯杆末端连接有一个小球,小球保持静止状态.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33、汤匙在手指尖上平衡,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力、重力、摩擦力、压强等;2.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熟悉力学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提高解题技巧;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力的作用效果: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力的分类:按性质和按效果分类。
2. 第二章:重力与摩擦力重力的概念和计算;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重力和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第三章:压强与浮力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第四章:简单机械杠杆的分类和特点;滑轮和轮轴的原理和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
5.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观察力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力学现象;3. 采用实验法,进行力学实验操作和观察;4.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力学公式的运用和解题能力;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力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物理力学部分;2. 教辅资料:力学练习题和实验指导书;3.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4.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六、第六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七、第七章:动能和势能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势能的概念和计算: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
八、第八章: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能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量转化的效率计算。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力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
2. 掌握力学的基本定律,如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守恒定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回顾: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
2. 力学基本定律讲解: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守恒定律。
3. 实验操作练习:测定物体的重力、测量摩擦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难点:力学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2. 实验法:进行力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复习力学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力学基本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验:安排力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4. 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章:机械能与能量守恒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
2.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和分类:动能、势能、机械能。
2. 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机械能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
3. 实验操作练习:测定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难点: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机械能的概念和定律。
2. 实验法:进行机械能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复习机械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能量守恒定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课:力、重力、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及计算,以及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的关系,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进行深入探究。
-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关系,以及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的正相关关系。设计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5.反思与总结:
-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本章节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学生针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布置应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作业既能够巩固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书面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进步,了解力学在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
3.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的计算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安徽省铜陵市中考物理力、重力、摩擦力复习学案
重力、摩擦力课型设置【自研45分钟+展示5+40分钟】一、【考纲要求】: 1.力的概念的理解2.正确作出力的示意图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4.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二、【课堂流程·操作规范】自研:要求安静、独立、自主,除课本外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备彩笔一盒)完成思维导图的建构和学道的其他板块。
互动:班级内,师友小对子之间针对板块二——板块三的内容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共同提升。
展示:教师在巡查的过程中,把握学情,对板块三和板块四的内容确定攻关内容,各小组内部就需攻关内容展开讨论并进行小展示,力争人人过关。
再根据本堂课的实际情况确定大展示的方案(问诊式、巡展式等)。
三、【定向导学·合作探究·展示反馈】★板块一◤自主认知整体建构◢回忆所学内容并查阅八下 6.1-6.4节内容。
围绕力、重力、滑动摩擦力为主题,以你喜欢的图形及颜色,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
★★板块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重点实验典例剖析◢在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请认真阅读本单元的文本内容,并完成右边的内容。
学法指导:1.紧扣课本中对力的相关知识定义去理解力。
2.抓住重力1、阅读课本P3图6-2和图6-3内容明确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和。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般指:和)2、阅读课本P5活动2内容后填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力之间的特点是:。
3、阅读课本P6活动3内容后填空:力的三要素:。
4、阅读课本P8内容写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范围内,弹簧的跟它受到的成正比。
5、阅读课本P13-15内容,明确重力的方向:,建筑工人利用来判断墙砌的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的知识,利用这个知识还可以检查桌面。
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重力的计算公式:其中g=9.8N/kg (粗略计算时g取)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接触时一定会有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不接触时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D.手拍打桌子时,手只可能是施力物体2、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字典受到桌面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桌面受到字典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安徽省铜陵市中考物理 浮力和升力复习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学案
浮力和升力课型设置【自研45分钟+展示5+40分钟】一、【复习主题·考纲解读】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要求:A)2、能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
(要求:B会)3、能正确表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能运用其关系式F=ρ液gV排进行简单的计算(要求:B)二、【课堂流程·操作规X】自研:要求安静、独立、自主,除课本外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备彩笔一盒)完成思维导图的建构和学道的其他板块。
互动:班级内,师友小对子之间针对板块二——板块三的内容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共同提升。
展示:教师在巡查的过程中,把握学情,对板块三和板块四的内容确定攻关内容,各小组内部就需攻关内容展开讨论并进行小展示,力争人人过关。
再根据本堂课的实际情况确定大展示的方案(问诊式、巡展式等)。
三、【定向导学·合作探究·展示反馈】验的仪器、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明确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F=ρ液gV 排。
★★板块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重点实验典例剖析◢在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请认真阅读本章的文本内容,并完成右边空白处的内容。
学法指导:1.知道浮力的产生是因为上下压力差。
2.重点公式熟记:F=ρ液gV排浮=G-F。
4.知道物体的沉浮条1、认真阅读P85-86,明确浮力产生的原因,并完成下面问题。
浮力产生的原因2、认真阅读P90-91,探究浮力的大小,理清实验思路,明确实验器材及步骤,完成下列问题:探究浮力的大小1.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2.实验设计:用称重法得出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用溢水杯可以得到物体后排开的那部分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进行比较。
3.实验步骤: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空杯的重G杯.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没在水的示数F’.由称重法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c:接水后杯子与水总重G杯’,被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d.将清水换成盐水重复上面的操作。
安徽省铜陵市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复习学案(new)
简单机械课型设置【自研45分钟+展示5+40分钟】一、【考纲要求】: 1。
知道杠杆力臂的画法2.会区分省力、费力、等臂杠杆3。
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4。
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杠杆平衡的问题5。
知道滑轮的实质6.掌握滑轮的绕法及相关计算。
二、【课堂流程·操作规范】自研:要求安静、独立、自主,除课本外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备彩笔一盒)完成思维导图的建构和学道的其他板块.互动:班级内,师友小对子之间针对板块二——板块三的内容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共同提升。
展示:教师在巡查的过程中,把握学情,对板块三和板块四的内容确定攻关内容,各小组内部就需攻关内容展开讨论并进行小展示,力争人人过关.再根据本堂课的实际情况确定大展示的方案(问诊式、巡展式等).★板块一◤自主认知整体建构◢回忆所学内容并查阅八下6.5-6。
6节内容。
围绕杠杆五要素、杠杆平衡条件、滑轮实质及滑轮组为主题,以你喜欢的图形及颜色,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
★★板块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典例剖析◢在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请认真阅读本单元的文本内容,重点掌握右手螺旋定则,并完成右边的内容。
学法指导:1.紧扣课本中杠杆力臂的定义画出杠杆的力臂1.如图1所示,P为OB中点。
错误!画出F1的力臂错误!思考: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此杠杆为省力杠杆?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此杠杆为费力力杠杆?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此杠杆为等臂杠杆?2。
如图2所示,重200N的均匀长木板 AB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你画出木板受到的重力的力臂L2和绳子拉力的力臂L1。
图 1 图 2 图 3 图43.画出图3所示实物中的杠杆受力示意,其中要求拔钉子的力最小,图4中杆的自重不计,且标出杠杆的动力臂、阻力.4.(昆明市)如图6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O为支点,在拉力 F和重力为 30N的重物P的作用下,恰在水平位置平衡。
已知OA=80cm,AB=20cm,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安徽省铜陵市中考物理浮力和升力复习学案
浮力和升力课型设置【自研45分钟+展示5+40分钟】一、【复习主题·考纲解读】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要求:A)2、能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
(要求:B会)3、能正确表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能运用其关系式F=ρ液gV排进行简单的计算(要求:B)二、【课堂流程·操作规范】自研:要求安静、独立、自主,除课本外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备彩笔一盒)完成思维导图的建构和学道的其他板块。
伤錾勻婦慘橼鵡壩骈纊阒钋幣覿当賁賂癣擴矿凄压讕購凜尋鏍镓陕慑躋圓岂间听濟踴个茑优噠劲谍鳖琐剐縷钛玨購刹棗躕难嗶鲵呗竖發憑繃嵘欄達钧銮。
互动:班级内,师友小对子之间针对板块二——板块三的内容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共同提升。
绕厣写岚鮑篩縐处貝愴乐赊瘫轼车薈離棲锡线怿瑷阊緹棧浊诤貴侥匱琏军褴鴟鹌廂员汹浈擁釣镧綠穑頡桧浇憤总靄轰灯鑌槧賭噸撷見餑谍鍤锄喲觶門鸩。
展示:教师在巡查的过程中,把握学情,对板块三和板块四的内容确定攻关内容,各小组内部就需攻关内容展开讨论并进绞鰳贪輾鍋铉捣擻罷抠镰谀训濺铅鋒举砚摅銃缧駑楓獵尝峡奧羁聋审炀觉躉潿歟偽懇驽寬洼鲤峥閌騍钢婦颅隐熱绐勵濾滞际匀螢輊泺蛱谆谕酿釵犊颖暈。
行小展示,力争人人过关。
再根据本堂课的实际情况确定大展示的方案(问诊式、巡展式等)。
璽刚没竊绿鸸懒鏌簍灏哒换踪终瀨谟黩壺慚蒞儲碜颗议潴亵试麼紛碭咏跃鱗锚窦輔釘厣飒涡滅鲵鑲瀨谙熗涼臏巒乡闵鲭倆质净鴣异辋厢絳瓔擁癰儉斕笼。
★板块一◤自主认知整体建构◢请结合八年级下册课本第九章内容,以你喜欢的图形进行思维导图建构。
要求:重点阅读P85-86、P89-90、P93-94从浮力的产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阿基米德实验的仪器、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明确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F=ρ液gV排。
★★板块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重点实验典例剖析◢在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请认真阅读本章的文本内容,并完成右边空白处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摩擦力课型设置【自研45分钟+展示5+40分钟】一、【考纲要求】: 1.力的概念的理解2.正确作出力的示意图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4.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二、【课堂流程·操作规范】自研:要求安静、独立、自主,除课本外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备彩笔一盒)完成思维导图的建构和学道的其他板块。
互动:班级内,师友小对子之间针对板块二——板块三的内容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共同提升。
展示:教师在巡查的过程中,把握学情,对板块三和板块四的内容确定攻关内容,各小组内部就需攻关内容展开讨论并进行小展示,力争人人过关。
再根据本堂课的实际情况确定大展示的方案(问诊式、巡展式等)。
三、【定向导学·合作探究·展示反馈】★板块一◤自主认知整体建构◢回忆所学内容并查阅八下 6.1-6.4节内容。
围绕力、重力、滑动摩擦力为主题,以你喜欢的图形及颜色,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
★★板块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重点实验典例剖析◢在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请认真阅读本单元的文本内容,并完成右边的内容。
学法指导:1.紧扣课本中对力的相关知识定义去理解力。
2.抓住重力1、阅读课本P3图6-2和图6-3内容明确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和。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般指:和)2、阅读课本P5活动2内容后填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力之间的特点是:。
3、阅读课本P6活动3内容后填空:力的三要素:。
4、阅读课本P8内容写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范围内,弹簧的跟它受到的成正比。
5、阅读课本P13-15内容,明确重力的方向:,建筑工人利用来判断墙砌的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的知识,利用这个知识还可以检查桌面。
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重力的计算公式:其中g=9.8N/kg (粗略计算时g取)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接触时一定会有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不接触时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D.手拍打桌子时,手只可能是施力物体2、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字典受到桌面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桌面受到字典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这两个力是一对。
3、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A.浆对水的作用力B.水对浆的作用力C.浆对船的作用力 D.人队浆的作用力4、使用扳手拧生锈的螺丝时,手握的位置越靠近扳手的末端,使用时越省力。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5、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做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是实验,记录如下:拉力/N1 2 3 4 5 6 7 8 9 10弹簧长度/cm6.7.8.9.10.011.012.013.114.315.6⑴根据实验数据,能制作一个测量范围是多大的弹簧测力计?理由是什么?⑵当悬挂物体后,弹簧的长度为8.5cm时,问该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多少?的三要素去理解重力。
3.通过实验探究明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表示。
6、阅读课本P18-19内容明确实验操作要领。
完成下列内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无关。
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实验操作中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6、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1/6。
在地球上用弹簧秤称得物重是9.8牛顿,问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量,物重是多少?质量是多少?7、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D.重垂线一定经过物体的重心8、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摩擦,转笔刀削铅笔时,笔刀与铅笔之间的擦擦是摩擦。
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的摩擦是摩擦。
9、学习过“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强发现实验室里有如图10所示的铁块和木块。
他想比较一下铁块表面和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因为要比较两者表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做实验时,应保持不变。
②先将木块叠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它们。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0所示,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N。
③然后,(填两物块的放置情况),重复上述过程,这次测得的摩擦力为2.4N。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的表面粗糙程度大一些。
★★★板块三聚焦中考真题再现◤知能转化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掌握方法◢解题技巧:1.力的示意图要标出力的三要素,一定不能忘记力的大小要标出2.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大小的判断要抓住运动状态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去解决,千万不能自己想当然的去做!3.做实验题时一定要有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1.自行车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它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B.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前进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自行车不用踩也会前进是因为自行车的惯性D. 上坡前用力猛踩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A.在B点保持静止B.沿BE方向运动C.沿BC方向运动D.沿BD方向运动3.如图28所示的装置,物块M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吊盘。
小聪用它做实验时发现:当在左盘中放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200g的砝码时,物块M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盘中的原有砝码都不变,使物块M最终可以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案是(滑轮的摩擦不计)()A.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B.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C.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D.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4.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4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
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4乙所示。
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B.在0~2s内拉力F等于7NC.在0~6s内拉力F等于5ND.在2~6s内拉力F等于7N砝码典题解析·方法归纳:典题解析·方法归纳:★★★★板块四◤原创题目拓展迁移举一反三总结提升把握趋势决胜中考◢1、缝衣针的表面磨得的光滑发亮是为了,急刹车时,紧握车闸把是通过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有滚珠轴承,它可以变摩擦为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程老师命题2、(1)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①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②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③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⑵假如没有重力,请你写出两个可能出现的情景①②⑶一根筷子在水中很难立起来,若在筷子的一端缠绕细铁丝后再把它放入水中,筷子就会立在水中了。
这是因为:3、宇宙飞船处于失重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杯中的水倒出来将竖直下落B.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量C.可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D.正立和倒立时宇航员一样舒服汪老师命题4、如图4所示,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陈老师命题5、(1)如图5(1)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5(2)所示,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图4 图5(1)图5(2)6、如图11物体A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王校命题7、如图12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 N.实测物体物质量m(kg)重力G(N)比值G/m(N/kg)比值G/m的平均值(N/kg)物体10.10.99 9.9物体20.21.96 9.8物体30.32.91 9.7★★★★★命题趋势1、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2、力的示意图,如画重力、摩擦力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及增大减小的方法试题将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为主,也可能会渗透在计算与推导题中考查。
难度与往年相当。
★★★★★★自我反思与总结明得失,知进取。
反思课:总结归纳出力臂的画法及最小动力画法的方法。
记录自己做错的题目以及关于本节的计算题。
方法提升:需培辅内容:★★★★★等级评定等级评定:(等级设定:A B C D 标准:工整性、专业性、丰富性、正确性、拓展性、创新性要求:红笔批阅,有理有据)理由(或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