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练笔有效性的思考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练笔有效性的思考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受以往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以读听为主,写作不足,自主思考能力匮乏,从而练笔能力弱,缺乏练笔主动性。
不少语文课堂穿插的练笔环节生硬而呆板,学生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大大降低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本文就这一现象,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举例,针对性地提出有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练笔有效性的相关举措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练笔;有效性引言: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练笔是加强学生“读听写作”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提升学生小学语文综合能力的必要措施。
回顾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听得懂写不出”这類练笔能力弱的问题,这和小学语文课堂上练笔环节设置过于生硬呆板有一定的联系。
不知何时起,小学语文练笔环节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不少学生把练笔当成一种学习任务,一到小练笔环节就思绪全无,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最后机械式地完成质量堪忧的练笔作业,造成课堂练笔有效性急剧下降,失去了课堂练笔的真正作用。
由此看出,加强课堂练笔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练笔有效性的关键措施。
一、调动情感共鸣,合理增加练笔创作小学是学生情感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认知进一步的丰富,极易从小学语文课文中激发共鸣引发情感体验,更能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本质情感。
那么在学习课文时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就是练笔创作的绝佳时机。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第七课《妈妈睡了》里,关于妈妈午睡的描写生动且传神,父母是学生最亲近的人,也是学生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学习此篇课文时,读到“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她真该好好睡一觉”时,学生的情感共鸣会在这一刻被激发,从而脑海中想到自己妈妈睡觉的模样,这个时候可以停顿片刻后,教师再用轻柔的嗓音慢慢询问:“同学们,爸爸妈妈是最爱我们的人,你们还记得,你们的妈妈睡觉时是什么模样吗?现在我们拿出纸笔,将妈妈睡着的模样慢慢地用几句话写出来……”,温暖的话语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脑内回想,浮现出母亲午睡时的画面来,学生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描写这一画面,自此巧妙地将小学语文课文与小练笔环节完美衔接了起来,学生灵感充足下笔自有神,因为情感共鸣引发的画面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会主动练笔创作,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也能得以提高[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一、序言(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我校是一所处于城乡交界的公办小学,学生受地域及文化条件限制,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在语文学习上习作能力的差异尤为明显。
一部分学生写起作文就头痛、没兴趣、没信心,教师指导作文、批改作文煞费苦心,也无济于事,有的急与求成的家长干脆让孩子背现成作文,更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
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积极的表达欲望,即使写了,也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语言干涉,内容虚假。
交上来的作文东拉西扯,白话连篇。
这显然跟学生平时好词好句的积累有关,和学生平时写作素养有关。
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也缺少题材,指导形式单一。
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通过一两节的作文课,就想把所有的作文技巧,所有的作文思路都教给学生,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学生本身存在差异性,好的学生能很快进入作文状态,而一般的学生,他们需要长时间的语言沉淀,忽然之间就让他们写出一篇好作文来,这几乎不可能。
而小练笔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缺。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笔有小巧灵活的特点,有着促进阅读感悟的深化、习作能力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板块化、教学方式的改变等多种功能,因此老师们喜欢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练笔环节。
然而通过平时的听课、调研发现,课堂练笔环节出现的“时机把握不当,切入不够准确,形式比较单调,练后轻视交流、评改”等弊端,导致练笔效果的低下。
我们认为有效课堂练笔应具有落点选择准确,时机把握恰当,形式设计适宜,重视交流与反馈等特征。
基于语文阅读课堂练笔出现的弊端导致低效的或“无效”的课堂练笔实践,我们认为要迫切提高练笔的实效性,因而我们学校实施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阅读教学”:指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
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听话、说话、作文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语文(心得)之小练笔课题总结
语文(心得)之小练笔课题总结语文论文之小练笔课题总结小练笔是新课改后语文教研课上经常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语文实践训练形式,这种训练既能巩固语文阅读课上所学知识,又为后面的习作训练打基础、做准备,还简单易操作,深受广大一线教师欢迎。
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把小练笔这种好的训练方法使用好,让它更实用,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1.情感交融之处“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的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浓浓深情,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
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常常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而感动,此时如果相机设计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如:在学习《中彩那天》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把想到的写下来,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当时家里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方面写成200字左右的一段话。
2.知能转换之处何为知能转换?即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转换为能力。
语文教学中,我们也时常引导学生实现知能转换,教师时常引领学生,针对课文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反复“咬文嚼字”外,还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训练点”,进行仿写。
这样的仿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感知中,从“依葫芦画瓢”开始,学会创生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
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是我要学生学习作者采用排比的方法,按这种构段方式来写自己观察到的一处景物,如:湖岭的水、石、树、花等。
文中的动词使用准确、生动,富有特点,因此我就让学生写写生活中一些活动场景,也用上准确生动的动词进行描写,有章可循,学生自然乐意写。
3.情节空白之处纵观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课文中也运用“空白”的艺术,给大家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精心挑选有一些有价值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发挥合理想象,弥补这些“空白”,进一步深化课文的主题,增大语言训练的力度。
4.文本延伸之处在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一些课文结尾常常余意未尽,给学生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续写的空间,此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沿着原文思路或是根据课文创设新的情境,进行课堂练笔,既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又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说过,世界上有个美丽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
那就是我们古老而美丽的汉字。
然而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刚开始学习汉字的一年级孩子就受到无纸、少纸的时代冲击。
《浙江日报》上曾刊登过一篇报导《电脑越打越快,文字越写越差》。
随着计算机迅速地走进家庭,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写字教学正在逐渐被忽视,原来教室墙上或橱窗里的学习成果都是手写的,现在大多是打印的。
沪上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合格的占70%-80%,一些高中生甚至连升学考卷上也信手涂鸦。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写字教学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写字往往成为了一种教学的点缀,一些观摩课、公开课上更难得一见写字教学的影子。
在这些严峻的事实面前,写字教学面临的冲击越来越大。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最为关键,只有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接受科学的写字教学指导和规范的训练,才能在今后的书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课题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1998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提纲》,其中明确了对写字教学的高度重视。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为了完成学段目标,让孩子们在写字起步阶段扎扎实实地练好字,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我们结合校本实际,开展了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研究,从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课堂教学三个层面,探究良好写字习惯形成规律,识字、写字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写字教学的方式、方法。
《日记(小练笔)对习作教学的影响》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日记(小练笔)对习作教学的影响》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如东县洋口小学张培凤一、问题的提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时,很多学生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新意不够,缺乏童真,“旧貌未能换新颜”.作文教学,着实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
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为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
我们认为:体验是唤起学生写作的灵魂所在,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力量源泉。
有了体验,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勤写日记(小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捷径,写日记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引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极好的练笔方式。
日记(小练笔)写什么,怎么写,如何让学生写好日记(小练笔),有效提高习作水平是我们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研究对象及步骤研究对象:如东县洋口小学2014三、四年级学生研究步骤: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11~2014。
12)收集有关信息,进行课题学习、计划制订、落实方案组、明确职责,展开课题申报和开题活动。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研究阶段2015。
01~2015.05)收集整理资料,寻求解决的对策。
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15.06~2015。
07)成果展示,总结活动收获.三、研究方法文献法:学习日记(小练笔)教学理论,特别是日记(小练笔)教学资源、指导方法的论述和观点,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它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一、序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我们所在的公办小学位于城乡交界处,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在语文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有些学生写作文时缺乏兴趣和信心,教师指导和批改也无济于事,有些家长甚至让孩子背现成的作文,而缺乏系统的阅读计划更是普遍存在。
这些问题都与学生平时的词汇积累和写作素养有关,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缺少题材和指导形式的多样性。
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只有一两节课,教师往往想把所有的作文技巧和思路都教给学生,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小练笔成为了弥补这个空缺的好方法。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小练笔具有促进阅读感悟、提高作能力、板块化课堂研究和改变教学方式等多种功能,因此老师们喜欢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练笔环节。
然而,通过平时的听课和调研,我们发现课堂练笔环节存在着“时机把握不当、切入不够准确、形式比较单调、练后轻视交流和评改”等问题,导致练笔效果低下。
我们认为有效的课堂小练笔应具有准确的落点选择、恰当的时机把握、适宜的形式设计和重视交流和反馈等特征。
由于语文阅读课堂练笔出现的弊端导致低效的或“无效”的课堂练笔实践,我们认为迫切需要提高练笔的实效性。
因此,我们学校实施了研究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阅读教学”指的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
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听话、说话、作文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实践活动。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则起着引导和点拨的作用。
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这个研究项目中,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制定、修改和完善研究方案,组织实施活动,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
我们积极进行课后反思,改进活动方案,补充内容,并收集处理有关资料,形成阶段报告和论文。
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小学生作文现状亟待改变。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感到作文难题重重。
此外,我们也发现,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缺乏条理和层次,随意性很强。
有时候,在三年级和五六年级阅读教学中进行的小练笔竟没有多少差别。
因此,我们必须对各年段阅读教学中穿插的小练笔进行统筹策划,做到条理化、层次化,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小练笔的作用,真正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2.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仍不尽如人意。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积累明显不足,入不付出的矛盾较为突出。
因此,小练笔能够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社会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相对于大作文来说,小练笔不受篇幅、命题的限制,灵活性强,训练形式多样,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更紧密,能及时地记录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从素材、方法、阅读等方面为大作文打好基础,从而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基于以上考虑,结合自身多年来中年级的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特申报此课题《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实践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和自身更好地发展。
4.本课题中的小练笔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充分挖掘课文中与生活中可供练笔的训练点,进行的一种作训练。
相对于一个单元一次的“大作文”来说,小练笔不受篇幅、命题的限制,灵活性强,训练形式多样,与阅读教学和学生生活结合更紧密。
5.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支持小练笔的训练方法。
小练笔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发展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创新表达;注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因此,小练笔训练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现代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理念精髓是关注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
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课堂小练笔研究结题报告范本(通用版)3篇
课堂小练笔研究结题报告范本(通用版) 3篇Sample report on the conclusion of class practice writing (gene ral version)汇报人:JinTai College课堂小练笔研究结题报告范本(通用版)3篇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效果研究结题2、篇章2: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结题报告3、篇章3:“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篇章1: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效果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二、课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
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课课通》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因此,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孩子喜读乐写,每个语文教师都在为之不断努力。
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来呢?我们是否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写作的素材?是否可以让孩子从写一段话开始对写作真正地感兴趣?是否可以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写作服务呢?在教材中灵活巧妙地融进“小练笔”训练,加大小练笔的密度,提高小练笔的质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低年级写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低年级写字指导研究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写字指导研究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指导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篇二:《加强低年级写字指导的研究》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铅笔字书写方法的指导研究》结题报告本文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写字兴趣出发,以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学习正确的写字方法为抓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字能力,并且发挥教师的评价的作用,使低年级学生喜欢写字,写好字。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的强化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
实践证明,在低年级就严格训练学生写好字,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
学生通过写字养成的细心、沉着、注意力集中等心理素质又能对其他课程产生良好的影响,让学生终生受益。
一、课题的提出新课标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组成员王宝顺先生认为:只有方方正正写字,才能堂堂正正做人。
字定得规范端正,好比人的衣着整洁,作风严谨,面目可亲,是一种文明,是一种气质,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当前写字教学的现状是:有的学校没有写字课,有的课表上有写字课,却形同虚设,常常挪作他用。
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即使认识到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写字教学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它的短期成效远远没有音乐、美术或其他课外活动明显,所以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没有把写字课当作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因而,现在小学生写字存在着:低年级学生字迹还算工整,但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却占着相当大的比重,握笔姿势不正确的竟占8%左右。
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字迹变的越来越潦草,字的间架结构不合理,笔画不规范,错字别字连篇,更谈不上行款和讲求速度了。
开展小型写字教育活动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开展小型写字教育活动研究的结题报告庄河市黑岛镇中心小学孙守兵一、课题的界定1. 写字教育活动:本课题研究中的“写字教育活动”是指为了实现写字教育的基本目标,在小学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开展的各种与写字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它包括写字课教学活动、语文课中的写字指导活动和十五分钟的午间练习活动及其他学科作业书写指导活动等。
2. 小学班级开展小型写字教育活动:本课题中的的“小学班级开展小型写字教育活动”是指在全日制小学阶段中的普通班级里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简便、易于策划实施的写字教育活动。
二、理论依据1.活动课程理论。
活动课程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助性课程形态。
2.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这一理论将进一步使我们满怀信心地认识到,写字教育活动将对提升小学生的写字素养起到的巨大作用。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有关小学写字教学的阐述: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当前小学写字教学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加之电脑的普及、推广应用,现在不少学校的写字教学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现状: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生参与面不广、普及性不够。
比较单纯地重视写字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写字教学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相关精神品质塑造。
在学校中,要求和指导学生写好字往往是低年级重视,中高年级有所淡化;语文老师重视,其它学科老师相对不重视;语文课内重视,语文课外忽视。
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练笔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练笔的有效性研究小练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一直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练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但是关于小练笔的有效性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论。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小练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本文将针对这一议题展开研究,并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和思考。
小练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一直备受争议。
有些人认为小练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小练笔只是机械性地重复书面训练,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小练笔的设定是否合理,小练笔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小练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和影响。
小练笔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小练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这些都是小练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作用。
小练笔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小练笔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小练笔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小练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
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学生在小练笔练习中的表现和反馈,更加深入地了解小练笔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影响。
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小练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小练笔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影响,从而为我们改善小练笔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提高小练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需要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共同探讨和研究小练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使小练笔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
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作者:周晓娟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10期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转变教学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语文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每个小学生都必须要学习语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是通过课堂小练笔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小练笔教学。
关键词小练笔;语文课堂;策略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140-0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和写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教学内容,但是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问题,很多教师对于写作教学都有一种不知道如何入手的感觉,感觉教学内容太多而且知识点比较杂,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
小学生对写作有一种畏惧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学生的知识面太狭窄,脑子里没有东西,因此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第二个原因就是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不高,甚至对写作有一种抵触心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的利用小练笔的方式进行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拿起笔进行写作,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充分的表达出来。
一、读中促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和写这两个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这两部分分开,要将这两部分进行充分的结合,要做到读中促写,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材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在语文课本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好词好句的专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将词句进行简单的背诵或者将词句整理到摘抄本上,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往往都记不住几个词汇,就算记住了也不知道词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就不能将词汇进行合理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练笔训练的有效性研究报告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练笔训练的有效性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练笔训练的有效性。
通过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本研究评估了小练笔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及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小练笔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的建议。
引言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还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练笔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实践。
然而,关于小练笔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评估小练笔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并为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观察,收集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练笔训练的相关信息。
然后,设计了一份包含填空、选择和简答题的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对小练笔训练的感知和反馈。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某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共计200人。
此外,还收集了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客观指标。
结果与分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发现实施小练笔训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大多数学生认为小练笔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也显示,实施小练笔训练的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未实施该训练的班级。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小练笔训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显示出积极效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小练笔训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观察,也发现实施小练笔训练的班级学生在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方面表现更为活跃和出色。
学习兴趣的培养小练笔训练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具有积极作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参与小练笔训练,认为这种训练方式既有趣又有挑战性。
“依托教材,提高学生小练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依托教材,提高学生小练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提要】针对现行作文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1、教材习作目标不明;2、老师习作指导不力;3、学生习作情感不足;4、习作评价功能不强。
我们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小学作文教学效果和现状的调查研究;(2)深入挖掘,掌握随文练笔的教学时机。
(3)读写结合,探索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
(4)研究策略,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
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载体,随文练笔因为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练点上组织有层次的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板块。
本课题具有三大创新之处:1、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让文本成为习作的典范和习作的秘笈,使学生发展语言积累,学习写作方法,让随文练笔真正收到实效。
2、学生在随文练笔的基础上,对同一类型的文章的选材、布局谋篇等进行整合,写出个性化作文。
3、通过研究,提炼出可供借鉴与操作性强的“依托文本资源有效练笔”的策略与范式。
【关键词】教材小练笔实效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校进行了《“依托新教材,提高学生小练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后删去题目中的“新”字)的课题研究。
课题立项以来,在校领导高度的重视下,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严格管理,认真研究,大胆实践,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听、说、读、写等基本功,写作,是小学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许多高年级老师常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苦恼,高年级学生不乏构段成篇的能力,但所写的内容往往空洞枯燥,缺乏个性。
单靠每单元一次的作文训练,是不可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已经注意引导学生随文练笔,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设计的随文练笔随意性大,缺少系列的、整体的训练目标;二是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致使训练低效甚至无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一、序言(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我校是一所处于城乡交界的公办小学,学生受地域及文化条件限制,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在语文学习上习作能力的差异尤为明显。
一部分学生写起作文就头痛、没兴趣、没信心,教师指导作文、批改作文煞费苦心,也无济于事,有的急与求成的家长干脆让孩子背现成作文,更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
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积极的表达欲望,即使写了,也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语言干涉,内容虚假。
交上来的作文东拉西扯,白话连篇。
这显然跟学生平时好词好句的积累有关,和学生平时写作素养有关。
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也缺少题材,指导形式单一。
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通过一两节的作文课,就想把所有的作文技巧,所有的作文思路都教给学生,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学生本身存在差异性,好的学生能很快进入作文状态,而一般的学生,他们需要长时间的语言沉淀,忽然之间就让他们写出一篇好作文来,这几乎不可能。
而小练笔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缺。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笔有小巧灵活的特点,有着促进阅读感悟的深化、习作能力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板块化、教学方式的改变等多种功能,因此老师们喜欢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练笔环节。
然而通过平时的听课、调研发现,课堂练笔环节出现的“时机把握不当,切入不够准确,形式比较单调,练后轻视交流、评改”等弊端,导致练笔效果的低下。
我们认为有效课堂练笔应具有落点选择准确,时机把握恰当,形式设计适宜,重视交流与反馈等特征。
基于语文阅读课堂练笔出现的弊端导致低效的或“无效”的课堂练笔实践,我们认为要迫切提高练笔的实效性,因而我们学校实施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阅读教学”:指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
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听话、说话、作文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课题研究之小学生写字品质的评价研究”实验结题报告
“小学生写字品质的评价研究”实验结题报告一、实验一般程序总结(一)、做到有计划地进行。
计划首先要搞清实验做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这是必须弄清楚的,本学期这一点基本做到了。
学期初能制定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写字实验计划,简化了以往实验头绪过多的现象,克服了什么都要抓,什么都抓不好的缺点。
简洁实验计划的制定,为本学期实验工作的开展铺平了道路,决定了本学期实验效果,起到了未雨绸缪、磨刀不误砍柴功作用。
(二)、抓教师练字,言传身教。
本学期我校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对所教课文中,学生要练的字,事先进行描红临写,体会写字的甘苦,体会写字的坐写姿势,更体会怎样才能把一个字写好,笔画多长,粗细、运笔方向、位置及整个字的特点等。
平时工作中通过这一举措,让每个教师对自己所要教的字,对学生所要写的字都了然于心、胸有成竹,为教好学生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同时让教师养成教字先备字的习惯。
我们还要求教师上课、改作业等各个环节,都注意为学生做表率,批写评语、黑板板书字迹工整规范有体。
(三)、实验取得怎样的效果都取决于实验教师本人的素质,因此对实验教师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学期我们抓住了这一瓶颈,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学校请有书法特长的教师撰写这方面的指导讲座材料,给教师进行宣讲引导。
通过讲座首先让教师弄清我们要搞什么实验,通过实验要寻找什么,其次让教师弄清实验怎么做,抓住哪些事情做。
这不仅需要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而且甚至于要引导他们研究思考讨论,最终形成一致的意见,为实验工作的有的放矢、思路清晰地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抓总结提高,经验在于总结,总结可以发现不足和正确。
本学期我们不仅要求实验教师进行总结,学校在学期结束也进行了总结。
缺点是:1、对实验各环节思考不缜密,每个环节做什么、怎么操作还不清;2、教师提高还不够,练字热情还不高,不少教师为了完成任务;3、对班级学生存在什么问题抓不住。
优点是:1、基本搭起了实验研究的框架,为下一步继续研究创造了条件;2、通过实验教师们抓写字教学有了自己的做法,学生写字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课堂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研究报告
《通过课堂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研究报告《通过课堂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作文“无病呻吟、无米之炊”的现象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叫难、学生惧怕的事,有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表达欲望。
一写起作文来,学生总感到脑子空空的,无话好写,或是有话不知怎么表达。
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是流水帐一样,内容空洞,思想匮乏,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实感,为了使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往往要花大量时间去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感悟的能力,用以拓展学生的习作资源。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光靠一学期7—8篇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作文能力是靠多练练出来的。
练得最有效的形式就是小练笔,抓好小练笔的训练,可以减缓作文训练的坡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这一股春风,我们欣喜地发现,小练笔以其短小、灵活、速效的优势迅速挤进了语文课堂,且大有安营扎寨之势。
它给语文习作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注入了一泓活水,使我们大家耳目一新。
近几年来,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小练笔。
于是,各种赛课、公开课中,小练笔成了必要的点缀,各种各样的小练笔蓬勃发展、层出不穷,真可谓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小篇幅的写作训练;小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强有力措施。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的目的通过探索进行有效小练笔的训练形式、内容、操作方法、训练量等,让课堂小练笔有机地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
结合实践,以挖掘、延伸教材为立足点,以着重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性、情味感、独特感为方向,解决学生的素材问题,并有效的进行语言训练,以期达到“唤醒期待、以期达到“唤醒期待、捕捉时机、提升表达”的效果。
(二)、研究的意义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必须转变阅读与写作脱节的惯常做法为读写紧密结合的方式。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课题总结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课题总结篇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十分钟小练笔策略探究《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在高效课堂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市提出了半小时课堂的理念。
“半小时课堂”的理念是我们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最早提出来的。
“半小时课堂”就是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精简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保每位学生在每堂课里都有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练习的时间和机会,切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半小时课堂除了要求我们教师有一个简约有效的教学设计外,还要重视剩余十分钟的作业设计。
语文半小时(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课题总结)课堂中,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剩余的十分钟时间内设计小练笔的环节,怎样能使这十分钟的小练笔更有效率,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
如有有效的十分钟小练笔的策略和方法,一定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课题界定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所谓“课堂十分钟小练笔”就是指授完新课的基础上,或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堂课文中的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和表达,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在阅读课上,根据学习的规律,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均衡读写训练,沟通读写联系,增强作文体验。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
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有了他喜欢表达的角度,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二、课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
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课课通》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因此,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孩子喜读乐写,每个语文教师都在为之不断努力。
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来呢?我们是否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写作的素材?是否可以让孩子从写一段话开始对写作真正地感兴趣?是否可以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写作服务呢?在教材中灵活巧妙地融进“小练笔”训练,加大小练笔的密度,提高小练笔的质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课题的界定1、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
2、小练笔:就是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它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
3、课堂小练笔有效性的研究: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把阅读、习作、生活三者结合起来,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引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表达方式,培养习作兴趣,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实现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步。
四、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
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课课通》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因此,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孩子喜读乐写,每个语文教师都在为之不断努力。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力求改变过于追求量化定性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来。
(一)怎样精心选择落笔点,让课堂小练笔独具魅力(二)探索新课程下“课堂小练笔”的途径和方法1、在实验中,狠抓了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
2、实验中确定了具有不同难度的随文练笔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3、在实验中将小作文与大作文结合起来,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序列。
这里的“小作文”指“课堂小练笔”。
课堂上的写话训练作为“大作文”的补充性和完善性训练,注意在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大、小兼顾、详略搭配,尽量使“辅助性”的课堂小练笔训练与单元教材的习作要求相一致。
(三)研究课堂小练笔的训练方式(四)新课程下课堂小练笔的教学模式五、课题的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课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明显告诉广大语文老师,应该好好利用教材资源为作文教学服务,让学生将从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迁移和运用到习作中去。
2、指导性理论《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丰富的积累”。
积累对于作文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仅包括字、词、句,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积累,还包括对经验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及灵感的积累。
而“小练笔”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的积累方式。
积累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
语文学习除了语言积累,还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
一个人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程度和观察角度直接影响到他对这一事物的看法和理解程度。
阅读教学中“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
常见的做法是,从课文中领悟规律,掌握写法,外向迁移写作片段或文章。
3、生活是作文之源。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基本理论对作文教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作文的过程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
4、丁有宽先生在其“读写结合”实验中指出: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
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
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
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
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丁有宽老师“读写结合”的实验使我们深受启发,如何活用课文资源,挖掘课文中最有利于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并能给学生习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因素,让学生在习作时不但能模仿,更能创造,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促进他们接受知识,进行内化,形成能力是教育的目的,而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
在研究中,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为他们创造自我发展、互相交流,评价的机会,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2、开放性原则课堂小练笔的研究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研究中,应强调学生探究文本,深化文本,参与实践,感悟人生。
3、科学性原则科学的安排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都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联系学生实际组织教学活动。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没有一种教学措施能比让学生多写更有助于改进教学效果。
具有一定的习作理论知识后,形成和提高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上“小练笔”的反复训练提高习作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小练笔的思维过程,也是言语意识过程。
学生言语意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
七、个人课题的研究过程(一)三(1)班作文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我通过问卷调查、师生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作文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都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但平时看课外书少,多数学生一学期只看2-3册,在学校订的报纸杂志也就当天翻翻,过后就仍在一旁了;在看书是否对作文有帮助的问题上,只有40%的学生认为有点帮助,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40%的学生不知道作文内容写什么,承认作文中存在虚假内容(自己瞎编的),还有30%的学生抄一篇应付了事;95%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作文困难,20%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作文极为困难,认为根本写不好作文;50%的学生害怕写作文。
分析学生的作文现状,了解他们潜在的学习需要,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采他山之石,海纳百川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调查后,根据调查情况较系统地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有感而发随机而作》,出自《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刊社2006年—2007年各期;钟启泉主编《教育方法概论》,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出版;《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中关于小学语文小练笔的文章与著作;经常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形成课题的资料库;求购有关小练笔教学著作,进行系统阅读思考。
最后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的研究目标与方向,增强课题研究意识。
(三)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写随笔1、行为矫正法——加强积累(1)制定“小步子”目标。
即将复杂的问题、行为,划分为几个小部分(即“小步子”),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经过努力可以顺利解决。
(2)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2、认知调整法——相信自己3、学生中心法——提升自我学生中心法是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方法。
其主导思想为,每个人都有能力解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
因此,在指导小练笔过程中,教师并不起主导作用,只起指导和帮助的作用,教师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创设和谐的小练笔研讨氛围。
采取师生共评,同学互评等方法评论小练笔,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中提高作文水平。
(2)指导个别学生写小练笔时,教师多问他小练笔中几个为什么,让他能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小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这一工作要求教师应有两方面的素质:(1)真诚、坦率。
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的作品登上“小作家作品栏”。
(2)尊重。
教师要尊重全体学生,相信他们完全有解决问题,提高小练笔水平的能力。
4、创设情景法——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法的主导思想是让学生行动起来。
通过游戏、操作、实验等,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直接感知“说”、“写”的内容,引起思考,同时,一边做,一边通过内部言语,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清楚,这就使“说”和“写”有了清晰的条理。
在创设情景时,教师可事先布置观察任务,也可以在活动之后,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创设的情境如果是新颖的,有趣或有意义的,学生很容易激发写作动机,提高小练笔兴趣。
(四)怎样精心选择落笔点,让课堂小练笔独具魅力进行“课堂小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
“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课的精彩。
1、拨动情弦,以情促思文本中能拨动学生心弦,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地方,往往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我们可加以引导,让学生与文本生发“高端对话”。
既达到内化文本语言之目的,又能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2、补充空白,释放精彩教材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
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标点等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
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空白,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把“空白”补出来。
这样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更能提高练笔的效率。
(1)填补语言我们的课文中有好多人物对话的设计,作者匠心独运,有的写得很详细,有的却寥寥数语含义包含其中。
(2)想象拓展有些课文由于表达的需要,有些部分省略了一些内容。
因此,我们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
(3)续写结尾,深化感悟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
3、拓展文本,促进共鸣4、技能迁移,体情悟道练笔的点要选在技能迁移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