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化学高考备考专题讲座(教师培训提升)课件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化学备考策略课件:解读高考试题,优化备考方略(共54张PPT).ppt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 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 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 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 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三、对2020年高考化学几点思考
加强研究、合理规划、科学实施、悉心指导,提升学生知识水 平,提高学生学科能力,规范学生应试行为,争创2020年高考优 异成绩!
4.根据学情状况,定位教学标高 (1)结合学生基础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 (2)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精选训练习题和测试试题 (3)把握不同教学阶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四、2020年高三化学备考复习建议
5.分析调研考情,增强规范得分意识 (1)分析学生的答卷行为,确定适合学生的答卷策略 (2)分析学生的答题行为,指导学生答题方法 (3)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集中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4)以教材为规范蓝本,杜绝学生无谓失分
四、2020年高三化学备考复习建议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1)工具性知识,要使学生理解,教会学生应用策略 (2)元素及化合物,要强化记忆,教会学生研究方法 (3)理论性知识,从感性到理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实验性知识,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四、2020年高三化学备考复习建议
常设问题
1、化学试剂的选择 2、变量控制问题 3、完善表格和图像信息 4、完善探究过程和实验操作
二、2019年高考化学化学试题和考情分析
二、2019年高考化学化学试题和考情分析
二、2019年高考化学化学试题和考情分析
必考题之二——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
1、以某物质为载体 2、以某类物质为载体 3、以构—位—性为载体 4、以化工流程为载体 5、以应用技术为载体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 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 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三、对2020年高考化学几点思考
加强研究、合理规划、科学实施、悉心指导,提升学生知识水 平,提高学生学科能力,规范学生应试行为,争创2020年高考优 异成绩!
4.根据学情状况,定位教学标高 (1)结合学生基础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 (2)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精选训练习题和测试试题 (3)把握不同教学阶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四、2020年高三化学备考复习建议
5.分析调研考情,增强规范得分意识 (1)分析学生的答卷行为,确定适合学生的答卷策略 (2)分析学生的答题行为,指导学生答题方法 (3)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集中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4)以教材为规范蓝本,杜绝学生无谓失分
四、2020年高三化学备考复习建议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1)工具性知识,要使学生理解,教会学生应用策略 (2)元素及化合物,要强化记忆,教会学生研究方法 (3)理论性知识,从感性到理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实验性知识,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四、2020年高三化学备考复习建议
常设问题
1、化学试剂的选择 2、变量控制问题 3、完善表格和图像信息 4、完善探究过程和实验操作
二、2019年高考化学化学试题和考情分析
二、2019年高考化学化学试题和考情分析
二、2019年高考化学化学试题和考情分析
必考题之二——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
1、以某物质为载体 2、以某类物质为载体 3、以构—位—性为载体 4、以化工流程为载体 5、以应用技术为载体
2019届高考化学考点知识总复习课件17.ppt
4 4n+m 4n 4+m
32 72 列方程得 4/32=(4+m)/72,解得 m=5,即氢原子数的平均值是 5,由于乙烷和丙烯均含有 6 个氢原子,
所以利用十字交叉法 [答案] B
,可计算出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1/(1+3)×100%=25%。
一 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串联物质的量的计算
近年来高考题常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高三第1轮总复 习 ·化学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 用
阶段性复习课一
热点专题系列(一)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核心地位 物质的量是贯穿整个中学化学始终的重要基本概念。在高考中,对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的考查每年必 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各种题型中,与多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最经典的考查方式是以物质的量 为中心的基本计算和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考查。
2. [2011·四川高考]25 ℃和 101 kPa 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 32 mL 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
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 72 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
A. 12.5% [解析]
B. 25%
C. 50%
D. 75%
点燃 4CnHm+(4n+m)O2――→4nCO2+2mH2O ΔV
2Na2O2 + 2CO2===2Na2CO3+O2差量 化学 计量数 2 2 2 1
物质 的量n 2 mol 2 mol
2 mol 1 molΔn=1 mol
质量m 156 g 88 g 212 g 32 gΔm=56 g
气体体积V 标准状况 44.8 L
22.4 LΔV=22.4 L
32 72 列方程得 4/32=(4+m)/72,解得 m=5,即氢原子数的平均值是 5,由于乙烷和丙烯均含有 6 个氢原子,
所以利用十字交叉法 [答案] B
,可计算出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1/(1+3)×100%=25%。
一 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串联物质的量的计算
近年来高考题常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高三第1轮总复 习 ·化学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 用
阶段性复习课一
热点专题系列(一)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核心地位 物质的量是贯穿整个中学化学始终的重要基本概念。在高考中,对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的考查每年必 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各种题型中,与多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最经典的考查方式是以物质的量 为中心的基本计算和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考查。
2. [2011·四川高考]25 ℃和 101 kPa 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 32 mL 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
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 72 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
A. 12.5% [解析]
B. 25%
C. 50%
D. 75%
点燃 4CnHm+(4n+m)O2――→4nCO2+2mH2O ΔV
2Na2O2 + 2CO2===2Na2CO3+O2差量 化学 计量数 2 2 2 1
物质 的量n 2 mol 2 mol
2 mol 1 molΔn=1 mol
质量m 156 g 88 g 212 g 32 gΔm=56 g
气体体积V 标准状况 44.8 L
22.4 LΔV=22.4 L
2019年高考化学考前解读及备考策略PPT PPT 课件
也就是说,从平均值看,名校毕业生的 收入就 已经遥 遥领先 好几倍 ,更不 用说那 些高薪 行业的 实际收 入差距 了。 好的大学,不一定保证每一个人都会有 高收入 ,但他 的确能 够为你 提供通 向高收 入的第 一块敲 门砖。 2 开学季前几天,老家的一个远房表兄传 来消息 ,刚满 17岁的 表侄小 立不愿 意再继 续读高 三,准 备辍学 去打工 。 表兄很是着急,把家族里学历比较高的 我也搬 了出来 ,希望 我能劝 劝小立 。 “我虽然这些年到处打工也挣了一些钱 ,但这 样挣钱 太辛苦 了,我 不希望 他重走 我的老 路,” 堂兄苦 口婆心 ,一再 强调, “你一 定要好 好劝劝 他:不 上学以 后没有 出路。 ” 刚开始我和这位00后表侄在微信上聊的 时候, 非常话 不投机 。 我问他:不想读书是不是觉得功课太难 了? 他答道:也没有多难,就是不想太累了 ,高考 复习很 无聊。 我劝他:再坚持几个月,苦一阵子熬一 熬就过 去了。 他回答得很干脆:太没劲!考上又能怎 么样? 现在我 家邻居x x大学 毕业上 班了, 挣的还 没我爸 高呢! 我再问他:你爸爸现在一身伤病常年要 吃药, 你不是 不知道 吧,还 有,你 爸爸为 了多挣 点钱, 一年到 头在外 面跑, 只有过 年才能 回家一 趟,这 些你也 很清楚 吧? 他无话可说了。 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不得不扎他一句 : “如果现在你连高考都比不过别人,凭 什么以 后你能 比别人 成功? ” 微信那头一阵静默。 后来,小立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告诉家 人他会 继续读 书,备 战高考 。 从十八线小城出身,依靠读书这条独木 桥,到 如今过 上在旁 人眼里 还不错 生活的 我,只 想用自 己的亲 身经历 ,告诉 小立这 样的年 轻人: 在本该吃点苦的年纪,千万不能选择安 逸,否 则只会 错过最 好的改 变命运 的机会 。 现在不读书,不吃苦,换来的是一生辛 苦。 3 这个世界有许多你不得不承认,也必须 要遵循 的铁律 ,其中 一条就 是: 你现在不勉强自己,以后生活会勉强你 。 名嘴窦文涛说过他自己的经历: “你知道如果我不勉强自己,顺其自然 是一种 什么样 的生活 吗? 那就是我们家三个大老爷们,睡到快吃 午饭再 起床, 中午吃 一大盆 饺子, 吃完了 躺在沙 发睡一 下午, 晚上再 接着吃 ,吃完 继续睡 !” 三十多年前的1985年,不甘心得过且过 的窦文 涛,放 弃了接 班父亲 在工厂 里当工 人的机 会,勉 强了自 己一把 。 他苦读三年,从湖北考入武汉大学新闻 系,毕 业后进 入媒体 打拼。 时至今日,窦文涛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 知名主 持人, 他的节 目影响 着成千 上万人 。 窦文涛以前在农村生活过很长时间,为 此他也 常常自 嘲说小 时候见 识不够 多。 但他无论是读书期间,还是毕业工作后 ,从来 没有停 止过学 习提升 自己。 有一次,鲁豫曾经问他: “你为什么还要勉强自己去学那些建筑 、历史 、诗词 名画呢 ,你本 身并不 那么喜 欢,顺 其自然 不好吗 ?” 窦文涛回答: “我就是想勉强一下自己。我想看看除 了吃饭 睡觉晒 太阳, 还有没 有别的 有意思 的事情 。” 蔡康永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 他在《给残忍社会的善意短信》中这样 说到: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 遇到一 个你喜 欢的人 约你去 游泳, 你只好 说:我 不会耶 。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 一个很 棒但要 会英文 的工作 ,你只 好说: 我不会 耶。” 前半生越嫌麻烦,后半生就越多麻烦, 不请自 来,甩 都甩不 掉。 4 网上一直流传着马云对年轻人的一句忠 告: 干着我80岁就能干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 份奖学 金,不 过没试 过的生 活,整 天挂着 QQ, 刷着微 博,逛 着淘宝 ,玩着 网游, 干着我8 0岁都 能做的 事,你 要青春 干嘛? ” 这段话的出处到底是不是马云,已经不 重要了 ,重要 的是, 他说明 了一个 道理: 现在的不读书,不吃苦,让你轻松一阵 子,但 等以后 堕入平 庸,再 无翻身 机会之 时,你 所面对 的问题 和麻烦 ,却是 一辈子 的。 不读书,在现在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 代,失 去的是 尝试改 变的机 会。 我的那位表兄,他和我哥哥是初中同学 ,曾经 信奉读 书无用 论,高 中没读 完就去 上海打 工了。 最初那几年,他做学徒工挣的钱都比我 们家族 任何一 个上班 族都要 多,也 很是让 他和他 的家人 引以为 傲了一 阵子。 但几年后,他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伤 了腰, 从此再 也不能 干重活 ,工作 也不固 定,全 国好多 个地方 跑来跑 去,做 各种小 生意养 家糊口 。 现在,年龄大了,日子却越来越辛苦了 。 而我哥哥和他们班大多数同学则按部就 班完成 了学业 ,毕业 后有的 去了大 城市, 有的继 续读书 深造当 上了大 学老师 ,还有 的成为 公务员 ,虽然 收入也 不一定 很高薪 ,但至 少能保 证自己 和家人 衣食无 忧。 没有学历背景,没有抓住改变自己命运 的机会 ,一直 是堂兄 的心病 ,所以 这些年 他一直 不遗余 力敦促 自己的 儿子好 好读书 ,通过 教育改 变自己 乃至整 个家族 的命运 。 尝尽人生冷暖的堂兄,在吃过生活的各 种苦头 后才发 现,人 活在什 么样的 圈子里 ,就会 有什么 样的人 生格局 。 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先不说能不能上 名校, 一旦他 脱离学 校,没 有机会 提升学 历,掌 握技能 ,一辈 子也难 有机会 进入更 高的圈 子了。 考上大学,进入名校,就是融入圈子, 提升层 次的最 好途径 。 名校,给你的绝不是一张文凭,或者一 份高薪 ,而是 区别于 普通人 的人生 轨迹, 给你更 多选择 的机会 。 这世上没有哪条路是所谓人生捷径,而 读书, 才是真 正相对 轻松的 那条路 。 只有它,不计较你的出身,贫富和家境 ,只看 重你的 付出和 努力。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起点,但读书和教 育,可 以改变 转折点 ,让我 们有更 多的选 择权和 自主权 。 人生之路,方能越走越宽。 我不这么选择,而是去走另外一条路 ,也许 我会不 一样。 不管是 事业有 成的, 还是看 起来生 活安逸 的,好 像大家 都不太 满意自 己的状 态。 如果每个人在出发时都能清楚知道现在 走的这 条路不 适合自 己,我 相信很 多人会 放弃这 条路, 去尝试 另外那 条未知 的路。 但当我们在另外一条路上开始过上了另 一种生 活,又 发现那 不是自 己喜欢 或是想 要的, 甚至觉 得比以 前更加 糟糕, 不知道 我们会 不会更 加后悔 ?· 很多人都不容易满足。自己拥有的,总 是觉得 还不够 好;自 己得到 的,总 是觉得 还不够 多。自 己没有 的,看 见别人 拥有了 ,很嫉 妒;自 己没得 到的, 看见别 人得到 了,很 在乎。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人们总是从自己选 择的人 生,看 向自己 没有选 择的另 一种人 生,感 到羡慕 ,感到 后悔。 人性的 不满足 ,让很 多人无 法真正 享受他 们所选 择的幸 福。 2 �
2019版高考化学专题复习ppt1(46份) 人教课标版17
栏目索引
专题十三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栏目索引
知识清单
考点一
一 钠的性质、制取、保存及用途
钠及其化合物
<基础知识>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二
NaOH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 解,易溶于水并放热,水溶液有涩味。
2.化学性质
NaOH来源广泛,是一种最常用的一元强碱,有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1 3
栏目索引
例 (2017湖南湘中名校联考,16)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现有一定
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
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 L-1的NaOH溶液,所加 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
栏目索引
具体反应有:
Al(OH)3+OH-
Al(OH)3+3H+ Al3++3OH- Al +4H+ O 2 Al3++4OH-
+ Al O 2 +H +H2O
O Al 2 +2H2O
Al3++3H2O Al(OH)3↓ Al(OH)3↓
Al3++2H2O Al +2H2O O 2 4Al(OH)3↓
+ 2Al +H O;Al(OH) +3H 2 3 O 2
Al3++
3H2O,Al(OH)3+OH-
专题十三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栏目索引
知识清单
考点一
一 钠的性质、制取、保存及用途
钠及其化合物
<基础知识>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二
NaOH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 解,易溶于水并放热,水溶液有涩味。
2.化学性质
NaOH来源广泛,是一种最常用的一元强碱,有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1 3
栏目索引
例 (2017湖南湘中名校联考,16)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现有一定
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
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 L-1的NaOH溶液,所加 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
栏目索引
具体反应有:
Al(OH)3+OH-
Al(OH)3+3H+ Al3++3OH- Al +4H+ O 2 Al3++4OH-
+ Al O 2 +H +H2O
O Al 2 +2H2O
Al3++3H2O Al(OH)3↓ Al(OH)3↓
Al3++2H2O Al +2H2O O 2 4Al(OH)3↓
+ 2Al +H O;Al(OH) +3H 2 3 O 2
Al3++
3H2O,Al(OH)3+OH-
2019届苏教版高考一轮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三+第14讲 专题提升
专题二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提升
第14讲
专题网络
栏 目 导 航
专题整合
专题整合
微小专题 微小专题1 常见物质的制备 一、 合金 概念 性能
两种或两种以上 合金是指______________ 的 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
非金属 金属(或金属与_______) 熔合 能或机械性能 金属特性 而成的具有________ 的物 低。 (1)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_____ 大。 (2)硬度和强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___
铝合金 铜合 青铜、黄 金 铜、白铜等
密度小、强度高、可塑性好、易于 建筑业、容器、包装业、 成型、制造工艺简单 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交通运输、电子行业 电器、电子工业
三、 金属冶炼方法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 主要冶炼方法 电解法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强→弱 弱→强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物理方法 Hg Ag Pt Au
活泼金属还原法
热分解法
微小专题2 部分金属离子的测定 一、 常见的两种氧化还原滴定
高锰酸钾法 原理 还原剂和高锰酸钾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 氧化剂:O2、 Cu2+、 ClO
-
碘量法
可以测定的物 还原剂:Fe2+、H2C2O4、 质 指示剂 终点颜色变化
- C2O2 4 、H2O2
2
、
- CH3COOOH、NaNO2、Cr2O2 7 等
Ⅲ . 取 25.00 mL 溶液 A 于锥形瓶中,加入稍过量的 KI 溶液 (2Cu2 + + 5I -
- - - - 2- ===2CuI↓+I3 ),用 0.100 0 mol· L-1Na2S2O3 溶液滴定(2S2O2 + I ===S O + 3I )到 3 3 4 6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提升
第14讲
专题网络
栏 目 导 航
专题整合
专题整合
微小专题 微小专题1 常见物质的制备 一、 合金 概念 性能
两种或两种以上 合金是指______________ 的 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
非金属 金属(或金属与_______) 熔合 能或机械性能 金属特性 而成的具有________ 的物 低。 (1)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_____ 大。 (2)硬度和强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___
铝合金 铜合 青铜、黄 金 铜、白铜等
密度小、强度高、可塑性好、易于 建筑业、容器、包装业、 成型、制造工艺简单 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交通运输、电子行业 电器、电子工业
三、 金属冶炼方法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 主要冶炼方法 电解法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强→弱 弱→强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物理方法 Hg Ag Pt Au
活泼金属还原法
热分解法
微小专题2 部分金属离子的测定 一、 常见的两种氧化还原滴定
高锰酸钾法 原理 还原剂和高锰酸钾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 氧化剂:O2、 Cu2+、 ClO
-
碘量法
可以测定的物 还原剂:Fe2+、H2C2O4、 质 指示剂 终点颜色变化
- C2O2 4 、H2O2
2
、
- CH3COOOH、NaNO2、Cr2O2 7 等
Ⅲ . 取 25.00 mL 溶液 A 于锥形瓶中,加入稍过量的 KI 溶液 (2Cu2 + + 5I -
- - - - 2- ===2CuI↓+I3 ),用 0.100 0 mol· L-1Na2S2O3 溶液滴定(2S2O2 + I ===S O + 3I )到 3 3 4 6
名师讲座系列:高考命题分析与2019高考化学备考建议课件(教师培训提升)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 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考试命题应注重紧密联系社 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命题原则: “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 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 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
1展现成果,突出贡献,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以我国古代化学化工成果为情境命制 试题,全国II卷第26题中提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 用金属锌的国家”,全国III卷第35题中提到“《中华本草》 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碳酸锌)入药,可用于治 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消碳反应
CH4(g)=C(s)+2H2(g) CO2(g)+C(s)=2CO(g)
Δ H/(kJ·mol−1)
75
172
催化剂
33
91
活化能/
X
(kJ·mol−1)
催化剂
43
72
Y
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 X____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___。在反应
全国II卷第8题和全国IV卷第12题,以雾霾形成机理的最 新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雾霾形成过程中无机颗粒物的 化学基本概念,分析雾霾酸度增大的催化过程和机理。
(全国II卷) 8.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 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能力 -- 思维、应用 核心素养 -- 阅读、表达
二 理解基本原理
化学基本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 ---- 氧还:
氧化性离子:MnO4- Cr2O72- BrO3- NO3- ClO还原性离子:I酸性离子: H+ “两性”离子: HCO3常见难溶物: AgCl 常见络合物: S2Al3+ HSFe2+ Fe3+ CO32HPO42SO32Fe2+ SO32NO2Cu2+ AlO22.酸碱中和反应 ---- 酸碱: NH4+ ClOHC2O4FePO4 碱性离子: OH- PO433.沉淀溶解反应 ---- 沉淀: BaSO4 CaSO3 MgCO3 CuS Fe3+ C2O42-
D. 2Fe3+ + 2I- = 2Fe2+
+ I2
例.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
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x=0.4a,2Fe2+ +Cl2=2Fe3+ +2ClB.x=0.6a,2Br-+ Cl2=Br2 + 2Cl-
3 – 学科核心素养
理科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数学抽象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数学运算
数学建模 数据分析
物理:物理观念
化学:宏观与微观 实验与创新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证据与模型
科学态度与责任
变化与平衡 精神与责任
生物:生命观念 理性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019化学高考备考专题讲座(教师培训提升)课件 深入理解原理注重知识应用
一 明确考查目标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
1 – 学科知识体系
化学学科理论知识
基本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酸碱中和、沉淀溶解、络合解离
基础理论: 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理 电离平衡: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pH计算 电化学原理: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及应用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2018年高考试题
1、全国卷(I):( 10 地区)
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西、广东、
安徽、福建。 2、全国卷 (II):( 10 地区) 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重庆、陕西、辽宁、吉林、 黑龙江、内蒙古。 3、全国卷(III):(5 地区) 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藏。 4、自主命题省份:(3 + 2 + 1 地区)
例.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
Co2O3 、 Cl2 、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3 Cl2 + 6 FeI2 = 2FeCl3 + 4 FeI3 B. Cl2 + FeI2 = FeCl2 + I2 C. Co2O3 + 6 HCl = 2CoCl2 + Cl2 ↑+ 3H2O
H2PO4- HSO3-
4.络合解离反应 ---- 络合:
Fe(SCN)63Ag(NH3)2+
例.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
浊液中
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 随后变为红褐色 褪色
2 – 学科能力结构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信息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 力。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 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 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 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 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 后变为红棕色
例.制备(NH4)2Fe(SO4)2·6H2O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
行处理。常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溶液中主要存
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A.通入过量Cl2:Fe2+、H+、NH4+、Cl-、SO42− B.加入少量NaClO溶液:NH4+、Fe2+、H+、SO42−、ClO- C.加入过量NaOH溶液:Na+、Fe2+、NH4+、SO42−、OH- D.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42−、Cl、OH-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应用
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 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 本方法和技能。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 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海南(全国卷IV) 。
化学命题导向
1 考查学科基本知识,延伸考查自学能力。 2 呈现真实问题,考查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质关联图形的题目。 4 注重实验,考查操作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 5 回归学科本源(基本反应和物质结构)。
必备知识
-- 结构、理解
C. x = a ,
2Fe2++2Br-+2Cl2=Br2 + 2Fe3++4Cl-
D.x=1.5a, 2Fe2+ + 4Br-+3Cl2=2Br2 + 2Fe3+ +6Cl-
例.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
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原子分子晶体结构
化学学科陈述知识
无机化学: 典型非金属:氯硫氮。典型金属:钠铝铁。 性质:氧还性、酸碱性、溶解性、络合稳定性。 有机化学: 典型有机物:烃、烃的衍生物、取代羧酸。 重要反应:取代、加成、氧化、聚合。 实验化学: 基本技能:仪器使用、检验鉴别、分离提纯。 实验探究:分析解释、条件控制、方案设计。 化学用语: 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