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1-5章解答
光学教程第四版姚启钧课后题答案
光学教程第四版姚启钧课后题答案第一章:光的自然现象与光的波动性第一节:光的自然现象光的自然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例如光的折射、反射、散射等。
这些现象是由于光的特性造成的,其中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就是光的波动性。
第二节: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指的是光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过程符合波动方程。
光的波动性是由光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所引起的。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光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光速,即约为3.00×10^8 m/s。
第三节:光的波动方程光的波动方程描述了光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情况。
光的波动方程可表示为d^2E/dt^2=c^2(d^2E/dx^2),其中E为电场强度,t为时间,x为空间坐标,c为光速。
通过解光的波动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光波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等信息。
第二章:光的几何光学第一节:光的几何模型光的几何模型是基于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而建立的模型。
根据光的几何模型,光线传播遵循直线传播路径,光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改变。
第二节: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光的几何光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同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光的反射定律在镜面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第三节: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是光的几何光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定律。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在两个介质中是常数。
光的折射定律在透明介质之间的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棱镜的折射、光的全反射等现象中都能看到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第三章:光的色散現象與光的干涉第一节:光的色散現象光的色散現象是指不同频率的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现象。
色散可以分为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正常色散是指频率越高的光速度越快,反常色散则相反。
第二节: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并产生干涉现象的过程。
根据干涉的性质,干涉可以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
在构成干涉的情况下,光波叠加会增强或减弱光的强度,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完整版)《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放入玻璃板后像移量为:
凹面镜向物移动 之后,物距为 ( )
相对 点距离
10、欲使由无穷远发出的近轴光线通过透明球体并成像在右半球面的顶点处,问这透明球体的折射率应为多少?
解:
由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解得:
11、有一折射率为 、半径为 的玻璃球,物体在距球表面 处,求:⑴物所成的像到球心之间的距离;⑵像的横向放大率。
则在玻璃片单位长度内看到的干涉条纹数目为:
即每 内10条。
10、在上题装置中,沿垂直于玻璃表面的方向看去,看到相邻两条暗纹间距为 。已知玻璃片长 ,纸厚 ,求光波的波长。
解:
当光垂直入射时,等厚干涉的光程差公式:
可得:相邻亮纹所对应的厚度差:
由几何关系: ,即
11、波长为 的可见光正射在一块厚度为 ,折射率为 的薄玻璃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
⑵
5、(略)
6、高 的物体距凹面镜顶点 ,凹面镜的焦距是 ,求像的位置及高度,(并作光路图)
解:
由球面成像公式:
代入数值
得:
由公式:
7、一个 高的物体放在球面镜前 处成 高的虚像。求⑴此镜的曲率半径;⑵此镜是凸面镜还是凹面镜?
解:⑴
, 虚像
由
得:
⑵由公式
(为凸面镜)
8、某观察者通过一块薄玻璃板去看在凸面镜中他自己的像。他移动着玻璃板,使得在玻璃板中与在凸面镜中所看到的他眼睛的像重合在一起。若凸面镜的焦距为 ,眼睛距凸面镜顶点的距离为 ,问玻璃板距观察者眼睛的距离为多少?
解:⑴
⑵由光程差公式
⑶中央点强度:
P点光强为:
3、把折射率为 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
光学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改用2700nmλ=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7050640100.080.04r y cm d λ-∆==⨯⨯=⑵由光程差公式⑶中央点强度:204I A =P 点光强为:221cos 4I A π⎛⎫=+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7610m-⨯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δ'=-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
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7050500100.1250.02r y cm d λ-∆==⨯⨯=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由题意,设22122A A =,即122A A =代入上式得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θ。
解:700,20,180,1nm r cm L cm y mm λ===∆=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6、在题1.6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 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 ,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 。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之欧阳道创编
《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改用2700nm λ=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7050640100.080.04ry cm d λ-∆==⨯⨯= ⑵由光程差公式⑶中央点强度:204I A =P 点光强为:221cos 4I A π⎛⎫=+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
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ry cm d λ-∆==⨯⨯=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由题意,设22122A A =,即12A A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θ。
解:700,20,180,1nm r cm L cm y mm λ===∆=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6、在题1.6 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 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 ,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 。
光学教程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2/77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为0.022伽的双缝上,在距离180伽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UH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人= 500〃w?改用=700Z?/H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曲,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纽?,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点离中央亮纹为0.1〃切问两束光在P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厂50解:(1)Ay = -^2 =——X640X10"7=0.08C/Wd0.04(2)由光程差公式(3)中央点强度:Z o = 4A2Z \P 点光强为:I = 2A2 1 + cos-< 4丿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6X10-7,/?解:“ = 1.5,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F = (〃一l)d4、波长为500〃也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和的双缝上。
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肋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50解:Ay = -^-/ = x500xl0_7 = 0.125c/??d0.02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由题意,设厝=2念,即% = 代入上式得5、波长为700///H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纽?,棱到光屏间的距离乙为180s?,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初,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8。
解:2 = 700/?w? r = 20cg厶=1 SOcm, Ay = lmm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6、在题1.6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加,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肋。
光学教程第四版姚启钧课后题答案
目录第一章光的干涉 (3)第二章光的衍射 (15)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27)第四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49)第五章光的偏振 (59)第六章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70)第七章光的量子性 (73)第一章光的干涉.波长为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的双缝上,在距离处的光屏1nm 500cm 022.0cm 180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nm 700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又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级亮纹位置的距离.2解:由条纹间距公式得λd r y y y j j 01=-=∆+cm 328.0818.0146.1cm146.1573.02cm818.0409.02cm573.010700022.0180cm 409.010500022.018021222202221022172027101=-=-=∆=⨯===⨯===⨯⨯==∆=⨯⨯==∆--y y y drj y d rj y d r y d r y j λλλλ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两狭缝间距为,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nm 640mm 4.0.试求:(1)光屏上第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p 点离中央亮条纹为cm 501,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mm 1.0解:(1)由公式λdr y 0=∆得=λd r y 0=∆cm 100.8104.64.05025--⨯=⨯⨯(2)由课本第20页图1-2的几何关系可知52100.01sin tan 0.040.810cm 50y r r d d dr θθ--≈≈===⨯521522()0.8106.4104r r πππϕλ--∆=-=⨯⨯=⨯由公式得(3)2222121212cos 4cos 2I A A A A A ϕϕ∆=++∆=8536.042224cos18cos 0cos 421cos 2cos42cos 422202212212020=+=+==︒⋅=∆∆==πππϕϕA A A A I I pp .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3在的位置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6×10-7m .解:未加玻璃片时,、到点的光程差,由公式可知为1S 2S P 2rϕπλ∆∆=Δr =215252r r λπλπ-=⨯⨯=现在发出的光束途中插入玻璃片时,点的光程差为1S P ()210022r r h nh λλϕππ'--+=∆=⨯=⎡⎤⎣⎦所以玻璃片的厚度为421510610cm 10.5r r h n λλ--====⨯-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狭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解:6050050010 1.250.2r y d λ-∆==⨯⨯=mm122I I =22122A A=12A A =()()122122/0.94270.941/A A V A A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θ。
光学教程习题解教材
[《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 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r y cm d λ-∆==⨯⨯=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r y cm d λ-∆==⨯⨯=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r y cm d λ-∆==⨯⨯= ⑵由光程差公式210sin yr r d dr δθ=-== 0224y dr πππϕδλλ∆==⋅=⑶中央点强度:204I A = P 点光强为:221cos4I A π⎛⎫=+ ⎪⎝⎭012(10.8542I I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7610m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61061061010.5d m cm n λ---==⨯⨯=⨯=⨯-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
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 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改用2700nm λ=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r y cm d λ-∆==⨯⨯= ⑵由光程差公式 ⑶中央点强度:204I A =P 点光强为:221cos 4I A π⎛⎫=+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
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r y cm d λ-∆==⨯⨯=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由题意,设22122A A =,即12A A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θ。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 百度文库《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光的干涉1 、波长为的绿光投射在间距为的双缝上,在距离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 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改用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2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两狭缝间距为,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试求:⑴光屏上第 1 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 P 点离中央亮纹为问两束光在 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 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⑵由光程差公式⑶中央点强度:P 点光强为:3 、把折射率为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 5 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解:,设玻璃片的厚度为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4 、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的双缝上。
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倍,在离狭缝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由题意,设,即代入上式得5 、波长为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棱到光屏间的距离为,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
解: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6 、在题 1.6 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 S 到观察屏的距离为,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
劳埃德镜长,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
⑴若光波波长,问条纹间距是多少?⑵确定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大小,此区域内共有几条条纹?(提示:产生干涉的区域 P 1 P 2 可由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得)解:由图示可知:①②在观察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为 P 1 P 2 间即,离屏中央上方的范围内可看见条纹。
7 、试求能产生红光()的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膜厚度。
已知肥皂膜折射率为,且平行光与法向成 30 0 角入射。
光学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总4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 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r y cm d λ-∆==⨯⨯=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r y cm d λ-∆==⨯⨯=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r y cm d λ-∆==⨯⨯= ⑵由光程差公式210sin yr r d dr δθ=-== 0224y dr πππϕδλλ∆==⋅= ⑶中央点强度:204I A =P 点光强为:221cos 4I A π⎛⎫=+ ⎪⎝⎭012(10.8542I I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61061061010.5d m cm n λ---==⨯⨯=⨯=⨯-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
光学教程习题解
光学教程习题解————————————————————————————————作者:————————————————————————————————日期:[《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 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r y cm d λ-∆==⨯⨯=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r y cm d λ-∆==⨯⨯=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r y cm d λ-∆==⨯⨯= ⑵由光程差公式210sin yr r d dr δθ=-== 0224y dr πππϕδλλ∆==⋅=⑶中央点强度:204I A =P 点光强为:221cos4I A π⎛⎫=+ ⎪⎝⎭0122(1)0.8542I I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7610m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61061061010.5d m cm n λ---==⨯⨯=⨯=⨯-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为0.022cm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 nm改用2700 nm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两狭缝间距为0.4mm,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y 直-50640 10 7 0.08cmd 0.04⑵由光程差公式⑶中央点强度:I。
4A2P点光强为:I 2A2 1 cos—4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 6 10 7m解:n 1.5,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 n 1 d4、波长为500nm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的双缝上。
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y 500 10 70.125cmd 0.02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由题意,设A2 2A;,即A A 代入上式得5、波长为700nm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为180cm,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
解:700nm,r 20cm, L 180cm, y 1mm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6在题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
劳埃德镜长40cm,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
⑴若光波波长500nm,问条纹间距是多少⑵确定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大小,此区域内共有几条条纹(提示:产生干涉的区域P1P2可由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得)P2解:由图示可知:500nm 500 10 7cm, d 4mm 0.4cm, r° 1.5m 150cm①y P 150500 10 70.01875cm 0.19mm d 0.4②在观察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为RP2间即P2R 3.45 1.16 2.29mm,离屏中央1.16mm上方的2.29mm范围内可看见条纹。
光学教程第四版姚启均 课后习题答案
1-1解:∵λd r yyy jj 01=-=+∆∴ 409.010*******.018081≈⨯⨯=∆-y cm 573.010*******.018082≈⨯⨯=∆-y cm 又∵λd r j y 0= , 2=j ∴81210)50007000(022.01802)(-⨯-⨯⨯=-=∆λλd r j y≈0.327 cmor: 328.02212≈∆-∆=∆y y y cm1-2 解: ∵ .0⎪⎭⎫ ⎝⎛=∆λd r y λd r j y 0= j=0,1 ∴ (1)cm 08.0104.604.050)01(5=⨯⨯⨯-=∆-y (2)4104.650001.004.020225ππλππϕ=⨯⨯⨯⨯=⋅=⋅=∆-r dy j(3) 2cos 412221ϕϕ-=-A I214A I =-412πϕϕ=-854.08cos 24cos 22≈==ππI Ip1-3解:∵d n d nd )1(-=-=δ)22(πδλπϕ⋅==∆j而:λδj =∴cmmnjd46710610615.110651---⨯=⨯=-⨯⨯=-=λ1-4 解:cmdry125.010500002.05080=⨯⨯==∆-λ23221222:943.023221221222212122121minmaxminmax21212=+=+=≈=+=⎪⎭⎫⎝⎛+⎪⎭⎫⎝⎛=+-==∴==III IVorAAAAIIIIVAAIIAIΘ1-5 解:λθsin2rlry+=∆Θ()'18122.00035.0sin0035.01070001.0202180202sin=≈==⨯⨯⨯⨯+=∆+=∴--oyrlrθλθ1-6解:(1)mmmm d r y 19.01875.0105002215007≈=⨯⨯⨯==∆-λ[利用2,220λδπδλπϕ-=⋅==∆y r d j 亦可导出同样结果。
] (2)图条)(1219.029.2)(29.216.145.3)(45.355.02)4.055.0()()()(16.195.01.14.055.0255.012212211≈=∆∆=∆=-=-=∆=∴≈⨯+=⋅+=+=≈=+⨯=+⋅==y l N mm p p p p l p p mm A a B C tg B C p p mm C A a B Btg p p θθΘ即:离屏中央1.16mm 的上方的2.29mm 范围内,可见12条暗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教程》(姚启钧)1-5章习题解答第一章 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r y cm d λ-∆==⨯⨯=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r y cm d λ-∆==⨯⨯=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r y cm d λ-∆==⨯⨯= ⑵由光程差公式210sin yr r d dr δθ=-== 0224y dr πππϕδλλ∆==⋅= ⑶中央点强度:204I A =P 点光强为:221cos4I A π⎛⎫=+ ⎪⎝⎭012(1)0.8542I I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7610m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61061061010.5d m cm n λ---==⨯⨯=⨯=⨯-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
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r y cm d λ-∆==⨯⨯=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12min2min1221Max Max A A I I V I I A A ⎛⎫ ⎪-⎝⎭==+⎛⎫+ ⎪⎝⎭由题意,设22122A A =,即12A A =0.943V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θ。
解:700,20,180,1nm r cm L cm y mm λ===∆=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72sin 20180sin 700100.003522200.1r L y r r L r y λθθλ-+∆=++==⨯⨯=∆⨯⨯180sin 0.003560123.14θθ'≈=⨯⨯B6、在题1.6 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 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 ,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 。
劳埃德镜长40cm ,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
⑴若光波波长500nm λ=,问条纹间距是多少?⑵确定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大小,此区域内共有几条条纹?(提示:产生干涉的区域P 1P 2可由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得)解:由图示可知:7050050010,40.4, 1.5150nm cm d mm cm r m cm λ-==⨯====①70150500100.018750.190.4r y cm mm d λ-∆==⨯⨯== ②在观察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为P 1P 2间010.750.22 1.160.750.2P P mm -=⨯=+020.750.22 3.450.750.2P P mm +=⨯=- 即21 3.45 1.16 2.29P P mm =-=,离屏中央1.16mm 上方的2.29mm 范围内可看见条纹。
212.29120.19P P N y ===∆P 2 P 1 P 0题1.6图7、试求能产生红光(700nm λ=)的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膜厚度。
已知肥皂膜折射率为1.33,且平行光与法向成300角入射。
解:2700, 1.33nm n λ==由等倾干涉的光程差公式:22λδ=222λλ=426d nm ==8、透镜表面通常镀一层如MgF 2( 1.38n =)一类的透明物质薄膜,目的是利用干涉来降低玻璃表面的反射。
为了使透镜在可见光谱的中心波长(550nm )处产生极小的反射,则镀层必须有多厚?解: 1.38n =物质薄膜厚度使膜上下表面反射光产生干涉相消,光在介质上下表面反射时均存在半波损失。
由光程差公式:122nh δλ==555099.611044 1.38h nm cm n λ-====⨯⨯9、在两块玻璃片之间一边放一条厚纸,另一边相互压紧,玻璃片l 长10cm ,纸厚为0.05mm ,从600的反射角进行观察,问在玻璃片单位长度内看到的干涉条纹数目是多少?设单色光源波长为500nm解:02cos602on hδ=+相邻亮条纹的高度差为:605005001012cos60212oh nm mm n λ-∆===⨯⨯⨯可看见总条纹数60.0510050010H N h -===∆⨯ 则在玻璃片单位长度内看到的干涉条纹数目为: 1001010N n l === 即每cm 内10条。
10、在上题装置中,沿垂直于玻璃表面的方向看去,看到相邻两条暗纹间距为1.4mm 。
已知玻璃片长17.9cm ,纸厚0.036mm ,求光波的波长。
解:当光垂直入射时,等厚干涉的光程差公式: 22nh λδ=+可得:相邻亮纹所对应的厚度差:2h nλ∆=由几何关系:h H l l ∆=∆,即l h H l ∆∆= 40.1422210.00360.563110563.117.9l n h n H cm nm l λ-∆=∆==⨯⨯⨯=⨯=11、波长为400760nm :的可见光正射在一块厚度为61.210m -⨯,折射率为1.5的薄玻璃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
解:61.210, 1.5h m n -=⨯=由光正入射的等倾干涉光程差公式:22nh λδ=-使反射光最强的光波满:足22nh j λδλ=-=()4172002121nh nm j j λ==⨯++5,654.5j nm λ==6,553.8j nm λ== 7,480.0j nm λ== 8,423.5j nm λ==12、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反射镜M 2移动0.25mm 时,看到条纹移过的数目为909个,设光为垂直入射,求所用光源的波长。
解:光垂直入射情况下的等厚干涉的光程差公式:22nh h δ== 移动一级厚度的改变量为:2h λ∆=60.25109092nmλ⨯=60.25102550.0909nm λ⨯⨯==13、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平面镜的面积为244cm ⨯,观察到该镜上有20个条纹,当入射光的波长为589nm 时,两镜面之间的夹角为多少?解:由光垂直入射情况下的等厚干涉的光程差公式: 22nh h δ==相邻级亮条纹的高度差:2h λ∆=由1M 和2M '构成的空气尖劈的两边高度差为:2010H h λ∆=⨯∆=710589100.0001472530.3944H rad α-∆⨯⨯''==== M 1M 21M2M '14、调节一台迈克耳逊干涉仪,使其用波长为500nm 的扩展光源照明时会出现同心圆环条纹。
若要使圆环中心处相继出现1000条圆环条纹,则必须将移动一臂多远的距离?若中心是亮的,试计算第一暗环的角半径。
(提示:圆环是等倾干涉图样,计算第一暗环角半径时可利用21sin ,cos 12θθθθ≈≈-的关系。
)解:500nm λ=出现同心圆环条纹,即干涉为等倾干涉 对中心2h δ=72210001100050010 2.5100.252h h cm mmλ--∆=∆=⨯⨯⨯=⨯=15、用单色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亮环的直径为3mm ,在它外边第5个亮环的直径为4.6mm ,所用平凸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1.03m ,求此单色光的波长。
解:由牛顿环的亮环的半径公式:r =()22132122j R r λ⎛⎫+== ⎪⎝⎭()222 4.62(5)122j R r λ⎛⎫++== ⎪⎝⎭以上两式相减得:12.1654R λ= 3312.160.590310590.345 1.0310mm nm λ-==⨯=⨯⨯⨯16、在反射光中观察某单色光所形成的牛顿环,其第2级亮环与第3级亮环间距为1mm ,求第19和20级亮环之间的距离。
解:牛顿环的反射光中所见亮环的半径为:r=即:2r=3r=19r=20r=则:) 2019320.160.4 0.4r r r r r mm ∆=-==-==第2章 光的衍射1、单色平面光照射到一小圆孔上,将其波面分成半波带。
求第k 个带的半径。
若极点到观察点的距离0r 为1m ,单色光波长为450nm ,求此时第一半波带的半径。
解:由公式2011HR k r R λ⎛⎫=+ ⎪⎝⎭对平面平行光照射时,波面为平面,即:R →∞20H R kr λ=26301450101100.45H R kr λ-==⨯⨯⨯⨯=H R =2、平行单色光从左向右垂直射到一个有圆形小孔的屏上,设此孔可以像照相机光圈那样改变大小。
问:⑴小孔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得此小孔右侧轴线上距小孔中心4m 的P 点的光强分别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⑵P 点最亮时,小孔直径应为多大?设此光的波长为500nm 。
解:⑴04400r m cm ==H R ===当k 为奇数时,P 点为极大值 当C 数时,P 点为极小值⑵由()112P k A a a =±,k 为奇,取“+”;k 为偶,取“-”当1k =,即仅露出一个半波带时,P 点最亮。
10.141,(1)H R cm k ==,0.282D cm =3、波长为500nm 的单色点光源离光阑1m ,光阑上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0.5mm 和1mm 的透光圆环,接收点P 离光阑1m ,求P 点的光强I 与没有光阑时的光强0I 之比。
解:()12321190.50.510111115001011H H R mmRk r R λ--=⨯⎛⎫⎛⎫=+=+=⎪⎪⨯⎝⎭⎝⎭()223222901110111145001011H H R mmR k r R λ--=⨯⎛⎫⎛⎫=+=+= ⎪ ⎪⨯⎝⎭⎝⎭ 即从透光圆环所透过的半波带为:2,3,4 设1234a a a a a ==== 234P A a a a a =-+= 没有光阑时()111,2,01122P k k PA a a k a A a a '=±→∞→'== 光强之比:2204112I a I a ==⎛⎫ ⎪⎝⎭4、波长为632.8nm 的平行光射向直径为2.76mm 的圆孔,与孔相距1m 处放一屏,试问:⑴屏上正对圆孔中心的P 点是亮点还是暗点?⑵要使P 点变成与⑴相反的情况,至少要把屏分别向前或向后移动多少?解:由公式2011HR k r R λ⎛⎫=+ ⎪⎝⎭对平面平行光照射时,波面为平面,即:R →∞2290 2.7623632.8101H R k r λ-⎛⎫ ⎪⎝⎭===⨯⨯, 即P 点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