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解析版)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2019威海中考)下列制取物质的过程均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工业制氧气、实验室制氧气B. 海水制“碱”、海水淡化C. 以石英砂等物质为原料制玻璃、制高纯硅D. 利用二氧化碳制干冰、制碳酸饮料【答案】C【解析】解:A、工业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海水淡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以石英砂等物质为原料制玻璃、制高纯硅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利用二氧化碳制干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2019临沂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瓷碗破碎B. 酒精挥发C. 石蜡熔化D. 菜刀生锈【答案】D【解析】解:A、瓷碗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2019聊城中考)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B.酒精挥发C.煤气燃烧D.水果榨汁【答案】C【解】解:A、分离液态空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水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4.(2019滨州中考)“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B.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答案】B【解析】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用途- 【中考化学 全盘复练】(全国通用)(原卷及答案)
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1、物质的变化 分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 的变化。
的变化。
本质区别没有 。
。
微观理解 构成物质的粒子, 没有变化,变化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
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 ,变成了其它物质的粒子。
宏观现象 通常是 和 、 的改变。
常伴随 、放热、颜色变化、 、生成沉淀等现象。
能量变化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 变化, 、热能和等。
举例水的三态变化、 等。
钢铁生锈、 、光合作用、酿酒/醋、食物变质等。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有 。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是指 就表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 中变现出的性质,如: 、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的,如:物质的 、 、状态、熔点、沸点和 等。
(2) 是指在 中表现出的性质。
如: 、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 ,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 ,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 ,变化体现 。
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 的语言中有“可、易、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 ;而“镁条燃烧”则是 。
3、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 ,用途反映 ;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1、【命题解读】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及用途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变化的判断、化学性质的判断、物理性质的判断、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应关系的判断,常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古诗词、成语、实验等以文字或图片结合的形式呈现。
2、【解题技巧】(1)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关键是:从宏观上抓住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从微观上把握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考点归纳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的变化,只是在、和大小的改变。
比如:、玻璃破碎,冰融化和水结冰等。
(2)化学变化是的变化,也叫。
比如:葡萄酿酒、光合作用、木柴燃烧和金属生锈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现象,同时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等。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饱和联系区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的变化的变化外观特征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
、和大小的改变联系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就表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中变现出的性质,比如:、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另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比如:物质的、、状态、熔点、沸点和等。
(2)、化学性质是指在中表现出的性质。
比如:、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而“镁条燃烧”则是。
3、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反映;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考点讲解考点1:判断物质变化【例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B【解析】A.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初中化学中考考点解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考点解析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
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 B.成型C.晾干 D.烧结【解答】解:A、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结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B.水变成水蒸气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解答】解:A、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3.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解答】解:①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死灰复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火烧赤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⑤沙里淘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⑥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⑦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⑧花香四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⑨玉石俱焚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4.下列工艺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 B.裁剪窗花C.雕刻玉石 D.编织竹篮【解答】解:A、烧制陶器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裁剪窗花只是将纸裁剪成不同形状,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雕刻玉石只是形状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编织竹篮只是把竹子编成不同形状,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复习讲义)-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复习讲义【要点归纳|典例解析】考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考点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考点3:纯净物和混合物1.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氧气(O 2)、水(H 2O)等。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如空气、海水、合金等。
考点4:单质和化合物1.按组成元素的种数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铜(Cu)、银(Ag)、氮气(N 2)等。
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3.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KClO3等。
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CH4)、乙醇(C2H5OH)、蛋白质等。
(2)无机化合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有些含碳化合物也属于无机物,包括CO、CO2、H2CO3、Na2CO3(碳酸盐)和NaHCO3(碳酸氢盐)等。
【易错辨析】(1)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时不看元素种类,看物质种类。
相同的元素可组成不同的物质,如H2O和H2O2等。
(2)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
考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例1】(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怀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下列土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辰溪酸萝卜B.溆浦枕头粽C.新晃风干牛肉D.靖州杨梅酿制酒【答案】B【解析】A、酸萝卜的腌制过程中生成酸性的新物质,化学变化;B、枕头粽的制作过程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C、风干牛肉的熏制、发酵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D、杨梅酿制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化学变化;故选B。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梳理
答:不一定。
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2和O2的混合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能既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如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但溶于水的同时,有少量的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H2CO3.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如干冰的升华等。
brightoto 最后编辑于 2008-11-12 10:35:55
4.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溶解、升华都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液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之为凝固,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物质在发生这些形态变化时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
5.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武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B.高粱酿酒C.玻璃破碎D.干冰升华2.(新疆)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葡萄酿酒C.西瓜榨汁D.玻璃破碎3.(广东)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4.(重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酒精挥发C.火柴燃烧D.铁器生锈5.(日照)下列方案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D.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羊毛线和腈纶线6.(攀枝花)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凉水冻冰C.黄瓜切片D.辣椒剁碎7.(桂林)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饭菜变馊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8.(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9.(上海)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食物变质10.(绵阳)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关系(a、b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A.AB.BC.CD.D11.(济南)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12.(菏泽)在下列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菠萝榨汁B.海水晒盐C.谷物酿酒D.石头雕像13.(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棉花纺成线B.棉线织成布C.棉布制成衣D.棉衣着了火14.(台州)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15.(德阳)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B.用食盐制得纯碱C.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D.将石油分离制得汽油16.(济宁)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A.食盐做调味品和防腐剂B.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C.汽油洗除衣物上少量油污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17.(临沂)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纸张燃烧C.葡萄酿成酒D.水结成冰18.(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铸成锅B.瓷碗破碎C.粮食酿醋D.石蜡熔化19.(贵阳)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纸张燃烧C.冰雪融化D.玻璃破碎20.(成都)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水凝成冰21.(山西)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香水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变质D.铁钉生锈22.(滨州)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全部B.①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②④23.(聊城)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冬瓜腐烂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24.(济南)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纸张燃烧C.葡萄酿成酒D.水结成冰25.(青岛)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海水晒盐C.玻璃破碎D.蜡烛燃烧26.(威海)远到恒星、行星,近到数目、花草,物质世界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①烘烤食物②钢铁生锈③擦燃一根火柴④干冰升华⑤瓷碗碎了⑥杜鹃开花⑦沙子变成了沙雕⑧化石燃料的形成.A.①②④⑥⑧ B.①②③⑥⑧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7.(义乌市)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这种变化属于变化,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溶解时要用搅拌.28.(江西)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败 D..29.(淄博)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态氮做制冷剂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30.(宁波)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31.(呼和浩特)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乙醇可作燃料B.氧气用于炼钢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32.(泰州)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能溶于水C.易挥发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3.(连云港)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碘酒作消毒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活性炭作吸附剂D.碳酸钙作补钙剂34.(娄底)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能升华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35.(兰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挥发性 B.溶解性 C.稳定性 D.导电性36.(黑龙江)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37.(南宁)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38.(本溪)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氮气用作保护气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D.氧气用于炼钢39.(南昌)下列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A.牛奶 B.氮气 C.玻璃 D.氧气40.(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银用于制作导线41.(福建)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42.(包头)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白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稀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苏打水用于缓解胃酸过多43.(济南)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B.稀盐酸用来除铁锈C.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碳D.用石墨制作电极材料44.(青岛)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沸点B.颜色、状态C.密度、硬度D.可燃性、还原性45.(青岛)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46.(烟台)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错误的是()47.(广安)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由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氯化氢,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只写2点)(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8.(南昌)以化合价位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1)E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写出它的一条物理性质;(2)如图中可表示K2SO4,这种盐的点是(填字母);(3)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4)写出由B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9.(福建)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50.(漳州)科学家证明了“一氧化氮气体分子是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信号分子”,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经,难溶于水,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回答一点即可),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的理由是.(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1.(济宁)下面几种物质的具体应用,分别利用的性质是:(1)干冰用于人工降雨;(2)“金粉”(黄铜粉)用于装帧烫金;(3)紫甘蓝汁液用作酸碱指示剂;(4)浓硫酸用作干燥剂.52.(河池)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14年10月3日至12日在广西体育馆举办,小林同学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发现体操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粉末搓手.他查阅资料后得知这种白色粉末是碳酸镁,微溶于水.请同学们结合短文的信息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碳酸镁的一种物理性质:.(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酸镁的一种化学性质:.(3)小林想(选填“能”或“不能”)用熟石灰代替这种白色粉末搓手,理由是.(4)小林还发现体育馆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因而防止金属生锈很重要.请写出防止钢铁生锈的一种可行的方法.53.(滨州)现有七种物质:①硝酸钾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聚乙烯⑤生石灰⑥氯化钙⑦碳酸钙.试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1)常用作干燥剂得到是;(2)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3)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4)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54.(泰安)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广西桂平市白沙镇第三初级中学中考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复习考点分析考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1、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主要是物质的大小、粗细、形状、聚集状态的变化等。
如水结冰,水变成水蒸气,木材做成桌椅等都是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
如冰→水→水蒸气,冰、水、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的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是,总会伴随着如发热、吸热、放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
(3)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发生了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解为,这些又重新构成新的(或者构成物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进行重组,重新构成新的物质(或分子)。
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变化时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考点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光泽、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还原性发、稳定性、酸碱性等。
考点四: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1、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本身并未发生变化。
2、物质的变化是个过程,物质在变化中,原来的一模一样的物质不存在了。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
4、变化与性质的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用“易”、“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
如“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性质;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
中考化学考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化学考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019年中考化学考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基本考点
考点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化学变化与能量(实际应用考点)
(1)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
[全]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附考点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附考点解析)1.(2020广东广州)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炭黑制墨B.粮食酿酒C.胆矾炼铜D.燃放烟火【答案】A【解析】A、炭黑制墨,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粮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胆矾炼铜,产生新物质铜,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燃放烟火,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0四川内江)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黑火药爆炸B.湿法炼铜C.高粱酿酒D.指南针指引航海【答案】D【解析】A、黑火药爆炸,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湿法炼铜,铁把铜置换出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利用磁性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3.(2020内蒙古通辽)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稀释酒精C.碘溶于酒精D.酒精消毒【答案】D【解析】A、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稀释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 不正确;C、碘溶于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酒精消毒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4.(2020辽宁沈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干冰升华C.光合作用D.石蜡熔化【答案】C【解析】A、汽油挥发只是汽油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不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从固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B不属于化学变化;C、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的生成,故C属于化学变化;D、石蜡融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D不属于化学变化。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三年真题(2021-2023)专项汇编—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三年真题(2021-2023)专项汇编—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2023天津真题】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星火燎原C.积土成山D.沙里淘金【答案】B【解析】A、滴水成冰是物质状态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星火燎原发生了燃烧,过程中有物质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积土成山,是物质形状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3江苏连云港真题】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粮食酿酒D.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A、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湖南株洲真题】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答案:A。
4.【2023福建真题】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A.海水晒盐B.干冰制冷C.风力发电D.火箭发射【答案】D【解析】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B、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C、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D、火箭发射,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是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选项正确。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知识点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知识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中考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一、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没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2.物质的性质分类:-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测定,不改变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如颜色、密度、相态等。
-化学性质: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有关,只有进行化学反应才能观察到,如燃烧、腐蚀等。
3.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外观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如与酸、碱反应等。
4.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含有酸性物质(如盐酸、硫酸等)溶解的溶液,可以与碱反应。
-碱性溶液:含有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溶解的溶液,可以中和酸。
-中性溶液:pH值为7的溶液,如纯净水。
二、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有两种基本类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物质的组成不改变,如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物质,如燃烧、腐蚀等。
2.化学变化的特征:-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气体释放:气体的释放是化学变化的一个常见特征。
-颜色变化:物质的颜色发生明显改变。
-沉淀生成:在溶液中生成的新沉淀。
-火焰的产生:在燃烧反应中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火焰。
3.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发生前后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生成物:反应结束后生成的物质。
4.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反应:反应物的摩尔数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变。
-配平方程式: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相等。
5.常见的化学反应:-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中考化学考点复习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新课标版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透视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涵义及推断(会推断和区分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推断,依照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用处;3.化学根本反响类型的断定;4.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分析与推断;5.燃烧及一般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原理的应用;6.缓慢氧化与自燃的推断。
近几年中考,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推断,几乎是必考知识点。
命题通常以“以下各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是”方式出现,标题中的“各种变化”,一般都是典型的物质变化实例,如冰雪融化、铁锅生锈等等。
有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题比拟少见,相对较热的考点是物质的性质与用处关系的识别。
试题多为给出了几种物质的用处,要求识别哪些用处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选择题,或者是要求识别哪种物质具有此种用处的选择题。
四种根本反响类型及其应用是常考知识点,命题多为“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推断反响类型”,或者是“给出几个反响物,按所要求的类型书写化学方程式”。
氧化剂、复原剂的推断是常考知识点,命题常以“在XX(新情景)反响中,复原剂(或氧化剂)是”方式出现。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也是相对较热的考点,命题多为跟燃烧与灭火有关的现实咨询题。
本专题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方式调查,中考中所占分数约为4~10分。
●名师串讲○知识图解图1-1○重点讲解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典例]生活中的以下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玻璃破裂B. 牛奶变酸C. 铜器生锈D. 木柴燃烧[思路串讲]该题调查的考点是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看变化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要紧紧抓住变化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这一关键。
玻璃破裂属于物质的状态变化,并无其他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牛奶变酸本质为“酸”后的物质用处已不再同前,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铜器生锈即铜变为铜绿,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柴燃烧后有新物质——灰烬生成,因而是化学变化。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B.食物腐烂C.纸张燃烧D.钢铁生锈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3.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
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B.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D.用干冰冷藏的食品4.当你在复印材料时,经常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臭氧的气味。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反应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D.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B.玻璃破碎C.牛奶变酸D.燃放烟花6.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A.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失B.木材做成课桌C.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7.“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8.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属于氧化物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可以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发生了物理变化9.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汗水的挥发B.蛋白质的水解C.葡萄糖的氧化D.油脂的消化吸收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慢慢融化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C.电灯泡通电发光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1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会减少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C.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D.更多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1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B.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C.海水晒盐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二、多选题1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B.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铁两种固体粉末(观察颜色)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15.(多选)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活性炭作吸附剂C.天然气作燃料D.氮气用作保护气16.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17.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工业污水需要处理后才可以排放D.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18.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A.氧化镁B.二氧化锰C.碳酸氢铵D.氧化铜19.下列关于化学发展的看法错误的是()A.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提升人类健康水平C.有助于人类开发新能源D.帮助人类研制电脑软件三、填空题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________ 21.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放入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 .22.生活处处化学,请列举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四种化学制品________ .23.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3.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2年月日计划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3.2物质的变化&性质【中考导航仪】2:复分解反应(条件):生成物中如果有或有或有,则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2.非基本反应类型(特征反应)⑴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仅以得氧、失氧的观点了解)①氧化反应:物质跟 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物质得氧它就被氧化了。
例如:S + O 2 = SO 2( 被氧化) 2CuO + C = 2Cu + CO 2↑ ( 被氧化)●氧化反应有两种: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酿酒等)一般情况下,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 ②③②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走的反应。
物质失氧(部分失去或全部失去)它就被还原了。
例如: CuO + H 2 = Cu + H 2O ( 被还原)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⑵放热、吸热反应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 的变化。
有些反应能 热量(如碳等的燃烧,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等),有些反应 热量(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⑶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
在所以的复分解反应中,中和反应优先发生,且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 会、易、难”等字眼。
如:⑴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⑵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重点疑点讨论1.仅通过下列现象就一定判断某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吗?判断变化的依据是什么?A 、产生气体的变化B 、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C 、发光发热的变化2.变化与性质有何区别和联系?3.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吗?哪些物质燃烧能产生火焰?4.燃烧、点燃、加热和自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爆炸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吗?燃烧一定引起爆炸吗?缓慢氧化一定能引起自燃吗?6.CO 2 + Ca(OH)2 = CaCO 3 ↓+ H 2O 是复分解反应吗?举例说明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归类?(提示:CuO + CO = Cu + CO 2 3CO + Fe 2O 3 = 2Fe + 3CO 2)7.“Cu+2AgCl=CuCl 2+2Ag”的反应是否正确?为什么?8.在金属动顺序表中氢排在铁的后面,为什么Fe 3O 4 + 4H 2=3Fe+4H 2O 反应还能发生?金属活动顺序表在什么范围内使用?【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卷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2.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刻舟求剑C.百炼成钢D.大海捞针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晾干湿衣服B.橙子榨汁C.瓷碗破碎D.纸张燃烧4.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5.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C.粮食酿醋D.活字印刷6.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铝用于制造铝箔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C.稀盐酸用于除锈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9.在我国制碱工业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莫言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屠呦呦10.最早通过定量实验测定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门捷列夫C.拉瓦锡D.阿伏加德罗11.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性质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状态B.导电性C.硬度D.可燃性1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器破碎B.牛奶变酸C.蜡烛熔化D.酒精挥发1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14.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15.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6.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B.洗涤剂洗碗C.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D.自制汽水17.下列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净水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D.金属用于制造软具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石蜡熔化,酒精挥发,胆矾研碎,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专题04质量守恒定律-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专题复习
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
例如:。
(2)化学变化:。
例如:。
(3)判断依据:。
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
例如:。
(2)化学性质:。
例如:。
(3)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典例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百炼成钢D.日照香炉生紫烟【答案】C。
【解析】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百炼成钢的过程包含着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日照香炉生紫烟属于光的散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典例2】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B.用碱和树叶制作“叶脉书签”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答案】B。
【解析】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用碱和树叶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碱与叶肉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渍,是利用将其摩擦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典例3】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B.《淮南万毕术》——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D.《天工开物》—— “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答案】D。
【解析】A、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发生了两个化学变化,先生成汞,再合成丹砂,故C错;D、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是由于水分蒸发,析出晶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 正确。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专题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分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分子的分化,原子重新组合为新分子或物质。
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而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发生变化,一般只是排列或空隙发生变化。
3.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密度、挥发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助燃性、酸性、腐蚀性、毒性、稳定性等。
典型习题:1.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冬天的早上,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窗花”B .牛奶防止时间过长而发生结块C .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中暴晒发生爆胎D .玻璃杯打碎3.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 .利用生铁制炒锅B .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 .米酿成醋D .榨取果汁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5.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灯泡通电发光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湿衣晾干D .食盐水的蒸发6.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箭发射B .煤的燃烧C .风力发电D .酸雨侵蚀炸药钢水钢锭干冰CO2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8.如图所示是一把铁制剪刀。
它的下列自述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我的造型既特殊又美观B.我能剪出各式各样的服饰C.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D.我惧怕潮湿的空气,在那里我会变得十分难看9.下列叙述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C.铜棒投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10.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瓦斯爆炸 B.牛奶变酸C.铁生锈 D.霓虹灯通电发出红光2.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化学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3.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黄色的火焰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焰分成三层4.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在发现准晶体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5.厨房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 B.水果榨汁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天然气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7.下列叙述中,均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铁易生锈,二氧化碳易液化B.O有氧化性,H有可燃性22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D.金属能导电,HCO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328.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B.工业上用稀硫酸来除铁锈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浓硫酸使纸张变黑C,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9.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收集到新制的炭黑。
这个实验说明了()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D.蜡烛中含有炭黑10.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11.南京青奥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H]。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丙烷的化学性质的是83A.沸点为—42.1℃,易液化B.微溶于水,可溶于酒精C.易燃D.无色气体12.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1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14.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氧气:我液态时是淡蓝色的 B.铜:我能导电A.C.氮气: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铁:我会生锈15.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二、填空题16.只用Ca、C、O、Cl、H五种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填空:(1)各写出一个化学式:①氧化物________;②酸________;③碱________;④盐________。
(2)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①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黑色固体B在A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常坐灯泡的填充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燃着的B放入D中很快熄灭。
则:(1)四种物质的名称:A ;B ;C ;D 。
(2)写出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8.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①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④夏天仓库堆放的碳铵不翼而飞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用序号填空)19.(5分)现有①铁丝②硫磺③红磷④镁条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是;(2)常用做烟幕弹的是;(3)常用做照明弹的是;(4)常放在灯泡中防止钨丝被氧化的是;(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
空气的是.二氧.氮气;EB 碳酸氢铵;C.氧气;D20.选择合适物质,将其序号填入对应空格中:A 铜绿; G.高锰酸钾化碳;F.金刚石;;(2)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以用来划玻璃的是_______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4)紫黑色固体,常用来制氧气_______(3)一种化肥,受热易分解_______;。
6)绿色固体,加热时变黑______(5)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可以做温室气体肥料_______;(④味道⑤硬度等方面。
通过物质的哪③气味 (4.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往往包括:①颜色②状态21些性质可以很方便地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请将有关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2)铜和铝(1)盐水和糖水。
(4)水银和银酒精和白醋(3);三、简答题.右图是某保健品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22(1)该保健品的功能是,其主要成分中,提供钙元素的物质是;参与钙的代谢,促进其吸收的是;矿物质中的锌元素属于人体的元素(选填“微量”或“常量”)。
(2)服用该保健品后,有时会出现腹胀、打嗝的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该保健品还可以用于治疗症,但是患有严重胃溃疡患者最好慎用该药品,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g每片中钙元素的质量是.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
该小23 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如图所示)导出其中物质,点燃蜡烛,。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305506005石702750180015351400约883钠 97.8)和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火焰产生。
燃烧时温度有关。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4 24.(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Cl)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
氯气(材料I 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
氢气和氯气的混 Cl材料Ⅱ2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
等。
Ca(ClO)NaClO、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含氯元素的消毒剂有 Cl材料ⅢClO、222)实验室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1 。
()和基本反应类型(2“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角度分类,分别属于。
(选填字母序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A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D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四、推断题25.(6分)A、B、C、D、E、F、G七种元素中, A元素的单质能供给动植物呼吸;B的原子中没有中子;C是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和牙齿中;D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E、F是组成食盐的两种元素;人体中缺乏G元素会患贫血病。
以下物质是由这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是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若甲由四种元素组成,甲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若甲、乙两物质敞口放置均会变质,且变质后配成的两溶液又会反应生成甲。
则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甲能与不同类别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分别生成乙、丙,且乙、丙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A.瓦斯爆炸是由于瓦斯燃烧而造成的。
瓦斯燃烧时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牛奶变酸是牛奶经过反应生成呈酸味的物质。
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铁生锈过程中银白色的铁会变成红棕色的铁锈,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霓虹灯通电发出红光,并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B【解析】试题分析: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即反应物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故错误,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而化合反应强调的是物质的种类,与是否与氧反应无关,故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正确,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正确,D、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易察觉,故化学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正确,故选B考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3.C【解析】试题分析:实验现象描述包括通过眼、口、鼻、手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获得,而由现象推断出来的结论那就是实验结论,故选C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4.D【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故选D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5.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米饭变馊是缓慢氧化的结果,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水果榨汁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铁锅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煤气燃烧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6.A【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A、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的是它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是物理性质,C、生铁铸造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是物理性质,D、铜用于制造导线,是利用导电性,是物理性质,故选A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7.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